协助他面对问题,处理问题,进而改善工作绩效。
□ 东郭先生
春秋时期,有个东郭先生要到中山国去。
他早晨起来赶着瘸驴驮着图书在路上走。突然有一只狼跑到他面前,伸长脖子可怜地望着东郭先生,哀求他说:“先生,现在赵简子打猎正在追赶我,我眼看就没命了。如果您肯把我藏到口袋里,救我一命,您的恩德就好像让死者复生,使白骨生ròu了,我一定会报答您。”
东郭先生说:“啊呀!我私藏你这只狼,触怒了赵简子我可是要犯死罪的,他可是赵国的相国。到时候,我连我自己的命都保不住,哪里还能保得住你的xìng命呢?更不敢指望你报恩!不过,看你怪可怜的,即使有祸我也在所不辞。”
于是东郭先生就倒出袋子里的书,把狼小心翼翼往袋子里装,前边怕碰了狼的下巴,后边怕窝了狼的尾巴,装了三次才装好。然后把口袋放到驴背上,牵着驴躲到路边。
不一会儿,赵简子带着一群武士追来了,他看见狼突然失踪就有些怀疑,愤怒地拔出剑来砍断车辕一头,对着东郭先生骂道:“谁隐瞒狼逃跑的方向,就让他和这车辕一样。”
东郭先生急忙跪在地上说:“我早晨起来迷了路,怎么会知道狼的踪迹呢?您位高权重,我再愚蠢也不会隐瞒狼逃跑的方向。狼的本xìng贪婪狠dú,作恶多端,您除掉它是大快人心的事呀。再说大路岔道很多,谁知狼从哪条路逃走了。”
赵简子听了觉得东郭先生的话很有道理,便掉转车头走了。
过了一会儿,见赵简子走远了,东郭先生便把狼从口袋里放出来,让它赶快逃命。
狼得救了,却一点也没有像它承诺的那样报答救命恩人,反而咆哮着对东郭先生说:“现在我饿极了,如果吃不到东西饿死,那还不如死在猎人手里呢。既然你救了我,那就救到底,请把你的身躯献给我填饱肚子吧!”狼说着便扑向东郭先生。东郭先生和狼一边搏斗一边骂道:“你这个忘恩负义的狼,真是丧尽天良,我救了你一命,你不报答我就算了,竟然还恩将仇报!”眼看着东郭先生就快支撑不住了,满头大汗。狼很得意,因为它知道,东郭先生马上就会成为它的口中餐。
这时有个砍柴的老人经过,他看到这种情形,他立即劝住了狼,问狼:“你为什么要吃东郭先生?”
狼狡辩说:“是他想把我装到口袋里闷死。”
老人又问东郭先生:“你为什么要把狼装进口袋里?这好像就是你的不是了。”
东郭先生把刚才事情的经过对老人讲了一遍,老人这才明白了一切,对狼说:“我不信,这么小的口袋怎么会装下你这么大的狼?”
狼为了证明自己有理,又钻进口袋让老人看。
老人连忙把口袋用绳系住,然后拿起手中砍柴的斧头将狼砍死,并对东郭先生说:“对害人的禽兽决不能手软。”故事解读:
绝不能怜惜像狼一样的恶人,因为他们害人的本xìng是不会改变的。应用之道:
我们每个人都喜欢好人,欢迎好人,期望遇到好人,也想让自己成为好人!因为好人不具侵略xìng,不会伤害别人,甚至有时还会为了别人的利益而让自己吃亏!这种好人岂止用一个“好”字形容得了,简直可以说是一种伟大的人xìng。
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有人说:好事难为,好人难当。那么到底做好人是好还是不好呢?
事实上,要让自己做一个好人还是坏人,这是由一个人的xìng格决定的,而不是由意志可以决定的;换句话说,有人xìng本善,有人xìng本恶,而受教育及后天成长环境的影响,xìng本善的人有时也会呈现恶的一面,而xìng本恶的人有时也会不那么恶!xìng格形成的障碍和弱点,并不是想改变就可以改变的,因此对于做好人是好还是不好这一问题,我们只能这样回答:
做好人是一个人的xìng格决定的,想不做都不行,而做好人也有其人际关系上的价值,做好人是值得称道的,但是有一点我们要引以为戒:不可滥充好人!
所谓滥充好人,至少有以下特点:没有原则、没有主见、不能坚持原则的好人,这种人不知是xìng格因素,还是有意以好人的姿态去讨别人欢喜,反正是对他人有求必应,也不管自己该不该去做;有时候,他也想坚持,可是别人声音一大,马上就软下骨来;因为缺乏原则与坚持,导致是非难分,当事情不能妥善解决的时候,便以牺牲自己来成全大家;他有时也想坏一点,可是还不到坏的程度他就开始自责,检讨自己……。
这种滥充的好人就像我们平时所说的“好好先生”一样,其得到的效应和真正的好人是不同的。好人是有原则的,所以当他人颂赞好人时,往往带着几分敬畏。但滥充的好人则不然,他在人际关系中,往往得到的是“不能担此大任”的评语,而且别人因为深知他的弱点,甚至会算计他、陷害他,得寸进尺,随yù索求,反正他不会反抗,不会拒绝!于是所有人都从他那儿得到了好处,唯独这个滥充的好人一点好处都没有!
照此看来,滥充好人实在不宜,那么怎样才能判断自己真正是个好人,还是在滥充好人呢?那些滥充好人者应该怎么办?
前面说过,一个人的xìng格决定了自己的行为,因此,滥充好人者可以从以下心理方面试着改变自己:
(1)了解自己滥充好人的苦果。
(2)了解拒绝和坚持并不一定会得罪别人,而且还能保护自己。
(3)学会拒绝和坚持。
(4)如果自己跳脱不出xìng格的限制,可请旁人不时暗示你、鼓励你,以强化你不滥充好人的动机和决心。
既然如此,当你下次面临他人的求助时,当你又再次施舍自己的仁善友爱之时,请考虑一下,你是否真正是一个好人?
□ 黑熊之死
狐狸和黑熊有仇,狐狸心里一直盘算着如何除掉黑熊。
一次,黑熊提出闯一闯蛇岛:动物们反对黑熊的冒险行动。
黄牛说,蛇岛是去不得的,那儿有dú蛇,一旦被它咬了会没命的。猴子说,它的一个同伴就是在蛇岛上被dú蛇咬伤,dú发身亡的,死得惨极了。鹰说,蛇岛上的dú蛇确实挺厉害,即使我们这些长翅膀的,想对付它们都十分谨慎,一疏忽就有生命危险。
这时,狐狸说话了,你们全是胆小鬼,dú蛇有dú不假,但在勇士面前,肯定会吓得屁滚尿流的,黑熊是谁!是英雄,胆大心细、勇不可当,只有黑熊才敢向dú蛇挑战,其他动物,全是窝囊废。
听了狐狸的一番话,黑熊飘飘然,心里舒服极了,一股热血直往上涌。黑熊心想:只有狐狸说了公道话,正确评价了自己的能力和本事,别的动物都不把我放在眼中,这次我偏要去蛇岛,震震dú蛇们,让大家开开眼界,长长见识。
于是,黑熊来到了蛇岛,众dú蛇发现有一个黑家伙来犯,一齐向黑熊发起进攻,黑熊防不胜防,被dú蛇咬得遍体鳞伤,不多久,dúxìng发作,瘫倒在地上。
临死的时候,黑熊口里叨念着:你这比dú蛇还dú的狐狸。
但是黑熊的醒悟已经迟了。动物世界的动物只知道dú蛇杀死了黑熊,却不知狐狸是杀死黑熊的主凶。
狐狸听说黑熊葬身蛇岛,哈哈大笑,说,这个蠢家伙,几句好话就给打发了,该死!该死!故事解读:
黑熊爱听好话,却没注意到好话后边暗藏的凶险,终于送了命。黑熊之死该引起那些爱听奉承话的人的警惕了。应用之道:
“迷汤”是人xìng丛林中有些人喜欢使用的一种武器。
何谓“迷汤”?“迷汤”是指任何让人听后足以神魂颠倒的言辞,也就是一片恭维与赞美之辞。当一个人向另外一个人进行赞美、恭维时,他就是在灌“迷汤”。
“迷汤”为何如此威力强大、效力无穷呢?
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存在着一个独立的自我,除了凡事先想到自我之外,也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自信自大的人需要这种肯定,自卑的人更是需要!自信自大的人听到别人对他的肯定,等于为自己的自信自大找到了一种更加强有力的依据。对于这种人,你还真说不得坏话!自卑的人通常条件较差,他更需要别人的肯定,以建立自己的信心,甚至连与事实不符的肯定他都信以为真!所以,“迷汤”人人爱喝,表面说不爱,心里却很喜欢,有的人喝了眉开眼笑,有的人则表情严肃,甚至发起脾气来,可是等你走开,他便笑了。
由于“迷汤”是用人xìng的弱点煎熬而成的,所以几乎无往而不胜,在历史故事中,有很多根本无德无才之人,他们却身居高位,就因为他会对皇帝灌迷汤。很多其貌不扬的人娶的竟是如花似玉的美人,其中有的也是因为会灌迷汤。现代官场,有些人也使用这种手段来应对上级,因此他们升官如坐电梯。
但使用这种武器也会带来后遗症,当你灌迷汤一再得逞时,就会养成一种习惯,你每天都要钻研灌迷汤的技巧,而荒疏了本身实力的提升,甚至得到“马屁精”的封号,到了这个地步,你的福气就转而为祸了。而且也总有在喝足迷汤之后而清醒过来的人,这种人会对你灌迷汤的技巧另眼相待,这一点是不能不引起注意的。
大体来说,迷汤人人爱喝,适度地、巧妙地给别人灌灌迷汤,也是人xìng丛林中的生存之道!
不过,在这里也必须提醒你,迷汤是补yào,但也是dúyào,它不一定很补,可是其dú却是天下之至dú,意志力、自省力较差的人,还会上瘾,一旦不喝就全身不对劲,而这时危险就来了,这危险不是必然,但绝对有可能出现,比如:
(1)喜欢喝迷汤,则必然会对灌迷汤者产生信任的感情,看不到、也不在乎他的缺点,若他对你另有所图,成功率会很高。
(2)迷汤有些是虚假的内容,你若喝了,会影响你的自我评价,促使你做出于己不利的事情。
(3)迷汤有麻醉的作用,让你感受到一种虚幻的快乐,并且影响判断的品质。
所以说,人间至dú是“迷汤”,兵不厌诈,在人xìng丛林里,人们也是无所不用,所以当你看到别人给你灌迷汤时,冷静地加以思考吧,如果你听了感到快乐,这正是对你的一种警讯!
□ 小耗子、小公鸡和猫
有一只小耗子什么也没有见识过,真没想到差一点儿被人逮住。下面是它向它的母亲叙述的历险记。
“我在翻越了国境的山脉之后,快步地奔跑着,自由自在极了。这时,有两个动物,忽然引起了我的注意。一个动物模样和蔼、厚道、亲切,而另一位则显得焦虑不安,好动好嚷,它的嗓子尖而刺耳,头顶上还长着一块ròu,它的胳膊使它能向空中腾起,尾巴上的羽毛展开,就好像要飞起来一样。”小耗子向它母亲描述的,原来是一只小公鸡,可是这只小公鸡却被描绘成了一只来自于美洲的动物。
小耗子继续说道:“它用胳膊拍打自己的两肋,发出了巨大响声,虽然众神保佑,我也称得上是一名勇士,但是在这样的噪声前,我还是害怕得一边在心里诅咒它,一边赶紧溜走了。要是它当时不在,我就可以和那个看上去非常和蔼的动物,jiāo上朋友了。它和我们一样也长着柔软的毛,身上长斑纹,长尾巴,对人恭敬,看人时眼神谦虚,但目光却炯炯有神。我想它一定和我们耗子很友好,因为它耳朵的样子,跟我们很相像。当时我正想走上前去和它说话,但就在这时,那个动物发出的一声巨响,把我吓跑了。”
耗子母亲回答说:“我的孩子,这个和蔼的家伙是只猫啊,这家伙长着一个虚伪的脸蛋,但心肠恶dú,想加害你的所有亲人。但是,另一个动物却完全相反,不仅不会加害于我们,而且到了某一天,还可能成为我们的美餐。至于猫呢,它们是靠吃我们来过日子的。在你的一生中你必须注意,千万不能以貌取人。”故事解读:
人不可貌相。事物的外在表象与其内在本质常常是不同的,有时恰恰相反,不要被外在的表象所迷惑,要学会透过表象辨认事物的内在本质。因此,在人际jiāo往中,我们不能以貌取人。应用之道:
很多攻击型的人并不会将他们的敌意直接写在脸上,这些人在一开始的时候并不会表现出他们的敌意,反而装出一副很友善的样子,让人产生错觉。这种人一般其实是比较胆小的,所以,他们通常较不会太明显地将他们的敌意表现出来,他们通常不敢大胆地表现出不满,是因为他们害怕因此触怒他人。
如果他们看起来友善,他们就可以为他们的所作所为辩解,说他们并不是故意要去害人,因此也比较不会和他人起正面冲突,因为和他们正面起冲突对他们比较不利,在大家都还看不出来他们的居心叵测时,他们就可以为所yù为地去陷害别人。
这种伪善型的人,他们在说话时,往往语气平和,面带微笑,不过,事实上,当他们看到别人被他们所玩弄,或是被他们的话或动作给弄得哭笑不得时,他们真是乐得不可开jiāo,他们其实胆子很小,不过也很坏,所以,根本不值得对他们太好,他们的所作所为通常是故意的,明知他们的做法会令别人不愉快,他们就是以此为乐,对付这种人最好的方式就是以牙还牙,千万不能示弱,否则将永远被他们玩弄于股掌。
□ 害人与防人
渔夫很早就起来去赶海,在黎明的微光中,他已经站在没膝的海水中,把捕捉到的海鲜熟练地扔进大篓子里并带回家。
就这样,在离大海不远的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