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和坊南,织锦坊东,有一条小巷,曰剪子巷。此巷西接大油坊巷,东接东小星桥东街,于马道街平行。
在剪子巷中的一座院舍,一人坐在大门门槛上,细心擦拭佩剑。其一身青色交领袍子,头戴灰色方巾,脚上穿着方头布鞋,标准的书生打扮。
这书生不在家中读书,反而在擦拭一柄长剑,也是十分古怪。
“醉哥儿,你今天怎么一早就在擦剑?平日里,不都是晚上背着青姑娘,偷偷擦剑的嘛?”
路过的街坊邻居们见怪不怪,对他打着招呼。待离他远了些,这街坊在背后叹气,对着同伴嘀咕道:
“哎,青姑娘真是可怜,三十出头了还不嫁人。谁叫她摊上这么个傻弟弟,供他读了这么多年书,也未曾考个功名回来,就知道一天到晚摆弄那把破剑”
旁边人用身体挤了一下他,提醒道:“嘘,你小声点,千万别被青姑娘听见,不然她朝你发火,还得连累我。”
醉哥儿从不在乎路过街坊的态度,继续反反复复地擦着手中的佩剑,对他来说,这剑才是值得花心思对待的东西。读书是为了让青姐宽心,他只有在擦剑的时候,内心才是平静的。
这柄剑没有剑鞘,剑身上有几处锈斑,剑刃上也有些细小的缺口。它也不算是什么名贵好剑,只是一把普通上了年头的佩剑。若非醉哥儿日日擦拭、用心保养,只怕这剑早就锈掉了。
醉哥儿擦着擦着,忽然想到了什么,朝着屋内喊道:“青姐,昨日那位客人带来的好酒,是不是被你收起来了,一会取给我,我要用!”
醉哥儿左手拿住佩剑,右手从怀中掏出一块丝帛,丝帛应该有些年头了。这丝帛微微泛黄,上面的古隶,个别已经辨认不清了,丝帛边角还有残缺。
这丝帛上的内容,醉哥儿早就烂熟于心。现在这块丝帛对他来说,就只是用来包裹佩剑的一块布而已。
一个酒囊被人从屋里扔了出来,刚好稳当地落在了醉哥儿的腿上。醉哥儿咧嘴一下,用丝帛包裹、缠住佩剑。他轻轻放下缠好的佩剑,接着拿起酒囊晃了晃,笑得更开心了。
佩剑被放下,露出了剑柄上的“宋”字。刚刚醉哥儿左手握剑,恰好将这个字遮住了。平时醉哥儿用丝帛包裹佩剑,会将这个字一起包起来,今天他却未将这个字一起包住。
醉哥儿破不及待地打开酒囊,连灌三口酒下肚这才满足,口中赞道:“好酒,好酒!”
也许是醉哥儿喊得激动,闹出的动静太大。屋里的人不满意,所以发出一声冷哼。这一声冷哼,让他立刻收敛起来。醉哥儿缩了缩脖子,心虚之下,赶紧塞上了酒囊。
醉哥儿抓着酒囊,坐在门槛上发呆。
那名长乐街乞讨的乞儿,从小巷七拐八绕来到了剪子巷,见到了坐在门槛上发呆的醉哥儿。他快步门前经过,在醉哥儿面前留下一句话:“陆遗风,脸上有剑伤,长乐街!”,这声音恰好能让离得最近的醉哥儿听清。
醉哥儿得到消息,抬头看看天空,算算时间,觉得日头差不多。他慢慢地站直了身体,抖了抖长袍。
“醉哥儿,今天能不能,不要出门?”
从窗棂纸里见到醉哥儿突然起身,屋里的青姑娘忍不住了。她走到房屋门口,望着醉哥儿,出言挽留。
醉哥儿侧头望向另一边,眼神不敢直视她,回道:“青姐,这一天我等的太久了,况且我…”
青姐倚着房门,埋怨道:“为什么?过了这么久,这些人还要来打搅我们。”
“为什么?你还执迷不悟,天天抱着那把破剑,不累吗?”
“为什么?你就不能放下!”
青姐连问三下,越说声音越小,最后一句话说完,人已经泣不成声。她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倚着门瘫坐在了地上。
二十年前母亲病逝,醉哥儿那年只有五岁。有人将一块白色丝帛、一柄佩剑,送到了醉哥儿手里。
这人给了醉哥儿一个选择,接受这些,就能了解自己的身世,背负起一切。或者可以选择拒绝,不明不白的安稳活一辈子。
醉哥儿接过了这些,那天青姐哭的特别厉害。也许是母亲的死,也许是醉哥儿的选择,让她哭哑了嗓子。
那日过后,青姐从未再流过一滴泪。可是今天,青姐又哭了,哭得如此伤心。
醉哥儿见青姐流泪,瘫坐在地,于心不忍,欲上前搀扶。可是,他想到自己肩负了二十年的使命,醉哥儿放弃了。
他紧紧捏住手中的酒囊,弯腰拾起了地上的佩剑,毅然决然地走出了大门,只是脸上已经布满泪水。醉哥儿头也未回,吟出一句:
“仰天流泪出门去,我辈岂是不义人!”
青姐看着醉哥儿走出大门,她的心又死一次。她只是个妇道人家,想要的不过是简简单单的生活,想要守护的不过是一份姐弟之情。可是,老天是如此不公平,一次又一次的从她身边夺走这一切。
青姐不懂男人,她不懂她的父亲,她也不懂醉哥儿。不懂在他们的心中,究竟最重要的是什么。为什么他们可以如此狠心,可以这么轻易地放弃。
青姐不想认命,重新鼓起力气,挣扎着爬起,扶着门站了起来。她跌跌撞撞的跑出了门,想要将醉哥儿追回来,可是人已走远。
“醉哥儿!”青姐不知道醉哥去了何处,只能挨着每条街巷,去问去找。
※※※※※※※※※※※※※※※※※※※※※※※※※※※※※※※※※※※※※※
长乐街南接糖坊廊,北接牛市,距剪子巷不过八百多步。一盏茶不到的功夫,就能轻松走到。
醉哥儿目的明确,他知道他要找的人一定在这条街上,只是不知何时会碰上。所以他走地很慢,确保不会错过任何一个人。
每行数十步,醉哥儿就会拿起酒囊,喝一小口酒。直到将酒囊里的酒喝完,他也仅仅是走出去五百步左右。随手丢掉酒囊,醉哥儿已经有了七八分醉意,但步伐依旧稳健。
醉哥儿擦了二十年的佩剑,压抑了二十年的内功修为,这一刻获得了彻底地释放。
白日当空,烈酒烧心,醉哥儿的气海丹田内,凝实郁结的真气终于化开了。
醉哥儿向前一步,全身的真气便攀升一截。五十步,内力小成,入了三流;再一百步,内力晋升一流;最后又用了一百五十步,内力到了绝顶这一层次。
三百步内,醉哥儿从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达到了武林中绝顶高手的实力。醉哥儿停下,望着手中佩剑,笑道:
“古有荆轲十步近无敌,今有我醉哥儿百步入绝顶!”
※※※※※※※※※※※※※※※※※※※※※※※※※※※※※※※※※※※※※※
《青天白日劲》,白色丝帛上记载的武功,是荆轲当年所用。其中有一套剑法,曰《青天剑》;一套内功心法,曰《白日劲》,所以合称为《青天白日劲》
《白日劲》修炼起来,要以特殊的手法,封住自己的气海丹田,让丹田真气只进不出,修炼内力就可以达到一日千里的效果。
可惜的是,丹田被封,平时根本用不了任何内力。就算练成天下第一的内力,若不能随意使用,也只能算是鸡肋。
虽然《白日劲》中,记载了使用内力的方法。但只有在正午时分,配上烈酒激引内力,可以解开丹田封锁,用出平日积攒的内力。这段时间气海大开,真气流失。用不了多久,多年积攒的内力又会付之流水。
这门内功实在可恨,仿佛是给了你一条通往上顶的捷径。等你真的要摸到山顶时,却发现这条路其实是死的,只能按原路返回。
《白日劲》,白日劲,白白日夜修炼内劲,这名字倒真的十分贴切。
荆轲也是天纵奇才,竟然能琢磨出这套功夫。多年日夜积累,只为换来一时片刻的爆发,这套功法绝对是最强的刺杀之法。
拼上自己的一切,只为杀掉一个人,这种内功当真值得练吗?究竟要下多大的决心,才能走到这一步!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