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读书 > 玄幻小说 > 儒刀 > 《儒刀》正文 第二章:可怜的孩子们
    “冯大娘,茹女虎子怎么样了?”孙鸣眼尖,见到老妪眉头一皱,心下着急万分。

    一时间,众人眼光刷刷望向老妪。

    “对啊,到底怎么样了,快急死我了,大娘您倒是说句话啊。”一旁的黑子急不可耐,感觉空气都湿闷难耐。

    “这……”那个叫冯大娘的老妪眉头皱成川字,脸角更是数不清的褶子。

    “两个娃子都感染了风寒,男娃还好些,明早晨起开门时请城里大夫还能治治看,不过…”

    冯大娘声音顿了顿,望了望他们,眼神闪躲,似乎不太想说出来。

    但终究还是说出来了。

    “还有得救就好,可鸣哥,要请大夫,我们可一个子儿都没有。”一个孩子先是一阵高兴,但一想到钱就慌了神,急忙提醒道。

    “钱的问题,我来想办法解决。”孙鸣眉头皱起,咬了咬牙,似乎下定了某种决心。

    “对了,你刚才说不过,究竟不过什么呀?”黑子问。

    “这个…”冯大娘一时也不好明说。

    “大娘直言便可?”孙鸣显然也注意到前面的话。

    冯大娘摇了摇头,轻叹道:“不过,这女娃子烧得厉害,怕是捱不过几天了。”

    “什么。”众人一听,等其他人也纷纷泪潸然泪下,年纪小的已经开始呜呜哭泣。

    “大娘,我等几个都是从小玩伴,如果可以,我宁愿这个生病的人是我。”

    黑子难以置信,道:“大娘,我知道,你是骗我的,对吗?”

    “黑子啊,大娘真的没有骗你。我跟你说啊,这两个娃子感染的风寒非比寻常。”

    “若似以前一般,本地尚未发生洪灾之时,老身还可以到药店买些适用的药材。”

    “可如今洪灾之门一开,药店的相关重要药材已被乡人抢购一空,我如何给你弄来呀?”

    孙鸣明白了,神色愈发坚定起来,他唤了一声老妪:“冯大娘,请随我来。”

    “嗯?”孙鸣拉着祝大娘走出棚子。

    “求求您,您肯定有办法。我孙鸣在这儿给您跪下了。”

    只见孙鸣“噗通”一声跪在祝大娘的面前,眼睛通红,流着眼泪道。

    “我知道,您以前也治过这样的风寒。”

    “我黑子在这儿用性命给您保证。”他举起了手。

    “若是大娘可以施以援手,来世我孙鸣作牛做马,在所不辞。”

    “你这是干什么?这可使不得,你这不是为难老婆子吗?”

    “来,黑子,听话,快起来,快起来。”

    “行了,快起来。大娘给你想法子,给你想个救命的法子,这样行了吧?”

    “好。”黑子忙不迭答应,道。

    “我跟你说,千万别急。”冯大娘赶忙扶他起来。

    “据我所知,这距离岚州城数里之外有处名唤‘牛角山’的地方。

    “听城里的老药师说啊,这牛角山乃是灵气造化之地。

    “草药遍地可采,只要有人肯上山,采点对症的中草药,可稍微缓解一下病情……哎…”说到这儿,祝大娘忍不住叹息一声。

    “可现在河水暴涨,道路冲垮,根本无路可行,唉,这可如何是好!”

    冯大娘看着这些孩子年纪轻轻,却由于担心伙伴,而露出的悲伤欲绝的神情,心中没来由的一痛,不忍道。

    “牛角山…大娘放心,药材的事情我来搞定,请速将所需药材的名字和形状说来听听。”

    孙鸣沉吟一会儿,脸色不变,目光坚定道。

    “莫非你今天一定要去冒这个险?”

    “嗯!”

    冯大娘眉头皱得更深了,似乎知晓了他想干什么,既然他不想明说出来让其他人担心,可她也无能为力。

    “好吧,我这里有部分通用药典的书页,上面叙述了几种药材名目,你想办法找齐。”

    “当然,若是你运气极佳,能碰见更好的灵药,如人参鹿茸等等,采回来合锅炖了,效果自然更好。”

    “记着,这里面罗列的药材中,有不少是可以消炎止血的。”冯大娘提醒道。

    “多谢冯大娘提点,时候不早了,我马上出发,大黑,你照顾好伙伴们。还有,你哪有什么赚钱的办法,不要犯浑胡闹,等我回来想办法。”孙鸣先向冯大娘道谢,然后嘱咐黑子一句,安慰一下其他孩子,巴掌大的地方,全身上下也没有什么要紧的物什,不用准备什么包袱,空手上路。

    “鸣哥,你是要独自一人去牛角山,不过,我也不拦你,我也知道我拦不住,你一路小心,一定要活着回来。”黑子握住提步欲走的孙鸣的手,知晓他此次一去恐怕凶多吉少,可茹女病情却耽搁不了,最终面色沉重的点了点头。

    “好兄弟,你就放宽心,我肯定活着回来,我可不认为没有我,你能养活这么一大家子人。”孙鸣打趣一句,笑道。

    “保重。”两人痛快击掌,孙鸣赶忙上路。

    “你可以不怕死,我难道还能惜命吗?”黑子目送他走远些,便自言自语道。

    ………

    ………

    其实所谓棚户区的边缘,也就是洪水漫灌的边缘。

    洪水有如潮汐,有涨有退,涨潮一般集中在雨势凶猛的时候。

    中土天下之所以洪灾如此严重,和连降一个月的大雨有很大关联。

    降雨连日,人们出门的次数自然减少。倘若刚降暴雨时,黄河上游的堤坝可以及时加固,尽管仍然会发洪灾,但洪水来临保证不会像现在一样这么猛烈汹涌。

    可那时人人以为此次降雨应如往常一般,都习惯性的各扫门前水,连各省各府的官员也没放在心上,在没有真正威胁到自身利益的时候,他们通常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没曾想,这次竟然会遭遇两百年一遇的大洪灾。这雨昼夜不停的下,河水没来得及排泄梳理出去,河水一积累,便变成的积洪,为后来的龙王爷大发雷霆,突发洪灾埋下隐患。

    这样的天灾,隔着千山万水都可以听到哀鸿遍野。

    天灾人祸,这里的人祸可不单单指的是死人,更多指的是活人,人是善变的,都说衣食饱足方知德行。如果饭都吃不上,百姓哪一个会举着仁义礼智孝的五字锦旗给你撑场面,谁会管今天哪位王公大臣娶了多少房美妾佳姬,谁会管皇帝陛下乱七八糟的选官开科举懿旨。

    人变坏容易,变好就难了。所以,当有人置他们的生死于不顾的时候,百姓心里就会怨恨,他们不敢怨声载道,以达圣听。

    因为据传京城那位高德皇帝听信宠妃,竟然在一次接见东宫太子,商议国政的时候,一不小心把“强词夺理”的太子一脚踢死了。

    天灾人祸,易激民愤,东海沿海一代百姓纷纷造反,揭竿为旗,上书:“为民请命,替天行道。”,还派人撰写出“清君侧”的正义派缴文。

    自古以来,起义者都要有个好听的噱头,这样的话,百姓也更配合听话。不过这可不得了了,造反,你造谁的反,你反谁的造。

    料定这些人不成气候,虽然不太重视,但平时有事就端坐在金銮宝座上,没事就躲在后宫和贵妃躲猫猫的高德皇帝可真的坐不住了。

    芝麻绿豆大的官还认真保管自己的乌纱帽呢,何况是江山代代打,皇帝轮流坐的皇帝。

    皇帝派镇北将军郭宥,率本部精锐人马,前往东海镇压乱民。这让镇北将军多难办啊,北方大月氏虎视眈眈,狼子野心,把精锐一掉离,北方不就成了空壳子。

    郭宥大将军可不认为大月氏的土皇帝那么傻,反之,大月氏在中土耳目眼线众多。这不,大月国送来文告,说大月氏王子正准备南下狩猎,观游中土大温国。

    漓江水接黄河,虽然说处在中游位置,水势较下游还是平缓点,当然,这样的平缓是相对的,此时抬眼望去,漓江的水虽然说不上汹涌澎湃,但也是暗流涌动。

    孙鸣此时与黑子等人一一拜别,正准备把不知哪里找来的一块滚圆灰黑的木头疙瘩慢吞吞的推下水。

    他最后回头望了一眼,透过棚户区湍急的人流。

    只见城郭依旧,朦朦胧胧间,仿佛可以看到一个美妙的倩影在高耸城楼上远远注视着他。

    他擦了擦进沙的眼睛,乍一看,果然是幻觉。

    孙鸣脚面接触到水面,漓江冰冷的江水冻得他禁不住的哆嗦了一会儿,他定了定神,咬牙跳了下去。

    ………

    ………

    你饿吗?一个声音自脑海中升起。

    如果是来之前,孙鸣肯定毫不犹豫的就想回答,我很饿,并且又冷又饿又难受。

    不过现在的他比较之前,身体不再僵硬麻木,而是感觉身躯释放出痛感。

    孙鸣受伤了。

    他的胳膊和后背上都是血痕,本来就很破烂的上衣也被撕得不能再穿。

    伤口处逐渐溃烂,他的意识开始变得迷迷糊糊。

    不过他还是有点小兴奋,因为他这次收获颇丰。

    他用力的一咬舌根。

    他怕自己睡过去,然后再也醒不过来。

    他都在漓江上漂了一天一夜了。洪水不定期泛滥。

    他只能凭借求生的欲望和潜意识。随着波浪,如一根稻草一样沉浮。

    他牙齿在上下之间不断打颤,苍白的嘴唇尽力的摩擦着,希望因此可以获得些许的暖和。

    他双手冻泡得发白,见不到几丝血色,环抱着紫青色的滚木。

    他的右手掌紧紧攥着一片淡青色的皮毛,皮毛里隐约可见血迹,一把带着血珠的药草包在里头,药草发黄,但仍透着一股鲜嫩的绿色。除开药草,便是切成小块的肉片。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