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忽悠,一定要打到天津,撤毁中国的大沽pào台,和议方能成就。

    他这兼职,新任两江总督薛焕也发现了,向皇帝做了汇报,问题是,清方拦不着。总之,四

    国列强又集合上阵了,英法上树,俄国给他们脚底下垫砖,扶他们往上爬,美提篮子接。

    7 月初,英法舰队纷纷北上。伊格那提耶夫与华若翰也纷纷跟上。伊格那提耶夫向中国政府

    提jiāo了愿意说合的照会,同时附送的有华若翰的照会。清政府对他们的照会回得很迟,7 月

    21 日才回复,而且专挑俄使回复,回得牛皮哄哄:谢谢你的美意,俺们没有失信于英法,上

    年大沽口事件是他们背约启衅,责不在我方,就不劳你调处了。 至于华若翰的照会,清方更

    牛皮了,直接表示拒收,认为美国照会应该由上海投递云云。这就是清方的不是了,欺负人

    家山姆大叔老实,上年委委屈屈的按中方条件换了约,不象俄国那样天天给中国政府找麻烦,

    于是清政府就单独挑出美国表示不挺!

    等清方回复的当口,7 月15 日北京东正教使团的修士大司祭固礼派人送来了情报,并向伊格

    那提耶夫建议:请极力说服英国人前来北京,中国已极度虚弱。

    问题是像咸丰这样的中国病人,越虚弱,症状却越是亢奋。当四国列强都摆好架势的时候,

    咸丰的亢奋劲儿虽然消去一些,在战与和上有些忽悠,但总体上还是红光满面的。何况可怜

    的皇上在7 月22 日和7 月27 日又先后接到了两广总督劳崇光和两江总督薛焕的情报呢?

    两广总督劳崇光汇报说:买了英文报纸,翻译了一下,报纸上说,英国国王不想打呢,怕中

    国不跟它和,所以才派兵呢。

    两江总督薛焕汇报说:我派人打听过了,第二次大沽之战是布鲁斯擅自开战。此次额使到来,

    重在主和。带兵来嘛,一则是自卫,二则以兵胁和呢。不要以为人家一带兵来就是主战。

    两人汇报的也对,带兵来不见得是打仗,更不见得是非要打,只要中方答应3 月份布鲁斯的

    那份照会,他们就不打了。问题是咸丰理解错误,他自作多情地认为,敢情英国想和啊。和

    这一次,我们又挨打了中英第二次鸦片战争始末

    112

    就和,我也退一步,让他们从北塘进京换约,少带俩人,非要坐轿,就让他们坐吧。咱也大

    方一回,不过只准他们在城外坐轿。傻皇上对3 月份的那份照会早忘后脑勺了。没办法,咱

    不知道啥叫最后通牒嘛。

    于是,咸丰就在这么一种稀里糊涂的状态中,迎来了第三次大沽口之战!

    北塘天津:一古脑儿地陷落了

    僧王在北塘没有设防,1860 年8 月1 日,英法联军开始在北塘登陆:不是叫我们公使走北塘

    吗?那我们就走给你看。

    登陆英军约1 万人,法军7 千多人,另有“中国志愿兵”2500 人。看到中国志愿兵,大家可

    能要愣。别愣,这是咱传统了。中国百姓这种国门前不分敌我的精神由来渐矣。远的,商纣

    王时代,10 万国民阵前倒戈,欢迎异族东夷周国的入侵。近的,日本侵华时期,中国伪军280

    万,希望中国与小日本大东亚共荣。

    为什么会这样呢?第一,中国政府从来没有把自己置到与国民共荣共享的境界,双方不是一

    个利益共同体。百姓着急了,日子不好过了,恨不得与汝皆亡呢。第二,百姓与政府为什么

    没法共荣共享呢?它是个体制问题,长远来讲是个文化问题。政府不是契约型政府,百姓享

    受不到政府的最低保障,甚至老受其恶吏与恶制的欺凌与虐待,也就没有维护它的义务与自

    觉。一有机会就想背离政府,战时更需要自我保护,自己找东西吃,所以一见有比自己政府

    象点话的组织,他会不由分说就投奔而去。总之,中国政府不是现代契约政府的情况下,要

    求国民片面地对政府效忠,有些苛刻。谁比谁傻呢?

    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中国就出现诸多jiān民。可以这样说,英国出现在哪个地方,哪个地方就

    会出现jiān民。第二次鸦片战争依然不例外。1856 年11 月,英方因亚罗号事件与叶名琛在广

    州发生第一次武装冲突的时候,中国方面就有一支1500 人的太平军支队乘船直闯广州,希望

    帮助英方打下广州城。出于对太平天国的不信仰,他们的好意被英方拒绝了。1857 年12 月,

    英方第二次攻击广州的时候,开始相信中国人了,招募了700 名苦力。一种说法是,他们全

    是广西的客家人。叶名琛对义军的镇压让他们愤怒,一愤怒,就都来帮英国人的忙了。另一

    种说法是,他们可能不是客家人,应是广东的下等人,被固定的报酬和周到待遇所吸引,所

    以就不考虑种族上的责任了。其实,不管这些苦力是广东人还是广西人,是客家人还是当地

    土著,反正他们都是汉人而不是满人。所以什么种族上的责任,在他们是无所谓的。即使是

    汉族人做皇帝,他们也无所谓。朝廷之事,ròu食者谋之,跟老百姓何干?专制恶政下,百姓

    的本质其实都是无政府主义者,愿意给谁干就给谁干!

    这些苦力的任务是,人力运输工具。按马士的说法,这种运输队是在没有载重牲口的国家里

    组织使用的。英方攻袭广州时,这些苦力背着军火,紧跟在军队的身后。在西方人笔下,他

    们很具有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当他们中有人头被pào火掀掉的话,其余的苦力喊一声“哎哟”

    后,跟着就大笑起来,随即同过去一样欢乐地工作下去了。据说这一种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引

    起了英国人的钦佩。英国的官方报告中也提到“这些人是如何在愉快心情的气氛中工作,他

    们对于命令是如何服从,对于所受的照顾和恩惠是如何表示感激,这种善良的品行一贯地表

    现在整个战役中。”

    第一次大沽口之战时,英国两支舰船在奔赴白河的时候数次触礁,当地中国人“都自愿用拖

    船帮助外国人,他们对‘解放者’非常热情,甚至拒绝接受外国人的报酬”。 看样子,中国

    人中还有觉悟更高的,义务帮助外国人攻打他们的政府。这应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失误,全

    国君民信守一个有道者得之无道者失之的游戏规则。如果英国把中国的皇帝赶跑,自己坐上

    龙墩又执行仁政的话,那么它顶多是历史上的又一出武王伐纣。

    问题是英国不爱这一口,没有彼可取而代之,大丈夫生当如此的中国式农民理想,所以就这

    样变成了侵略者。否则至少相当于咸丰家的祖宗满清入关统一中原那样,来一出英夷入关一

    这一次,我们又挨打了中英第二次鸦片战争始末

    113

    统天下呢!

    这次,第三次大沽口战役前,英军路过香港,居然从这小小的岛上招募到了2500 名的中国苦

    力。这些苦力享受到的待遇当然不错。慷慨的英国人每个月给他们提供9 两银子的津贴、伙

    食,还有两身制服。比上大清的军饷与欠饷,跟大清的兵丁比起来,简直是国际白领与农村

    黑领的区别了。不过英法联军拒绝发给这帮志愿者qiāng支,只给他们一些竹棒。竹棒就竹棒,

    就是给根打狗棍,也不影响他们的热情,他们的热情都在工资上-人穷志短马瘦毛长,中国

    人都知道的。

    据英国方面说,这些苦力离开香港后,香港的犯罪活动大大减少。如果这样的话,英法联军

    所经之处就倒霉了。事实上英国人也发现,这帮中国苦力兵对自己的同胞比锡克教徒对自己

    的同胞还残忍。

    尽管如此,苦力还是有自己的优秀之处的,否则英国也不会招募他们。英国的一位将官对中

    国志愿兵高度赞扬:有团队精神。虽然目无法纪,心肠残忍,但是一个苦力比三个负重的动

    物还有价值,他们喂养简单,只要正确对待,是最好驾驶的。

    马戛尔尼当初出使中国,就羡慕过中国的苦力。当时他的船到通州,码头苦力一天就把他37

    船的东西全搬下来了。搬的利索不说,搬的时候还且呼且笑,遍洒劳动的欢乐,好象根本不

    知道自己是苦力似的。马戛尔尼感叹说:“此或中国政体之完备,及人民天赋独厚使然,非他

    国所能及也……国家有此种下流社会以为其基础,诚令人艳羡不置也。”

    看来,大清真的是世界上最对不起百姓的一种政府了。中国百姓很容易满足的,牛马般的日

    子对他们来讲就是享福了,问题是,政府老是让他们过着牛马不如的日子。也就是说,光干

    活,却吃不着草!跟这种政府,讲什么忠烈啊!

    没有更多的记载,来详细描写这帮苦力在战争中的功劳,他们是一个灰色的地带,没有多少

    人愿意了解并书写他们。所以,我们也就只能从历史的缝隙中偶而看到他们的身影了。

    现在,让我们转移目光,看看北塘的登陆行动吧。

    北塘虽有没有设防,但登陆还是花了10 天的时间。没办法,联军阵容庞大,光马匹就拖了将

    近3 千匹,亏了咱们的苦力军团。

    僧王战前在北塘埋的地雷没起作用。据说是当地老百姓的功劳,他们不愿自己土地上有地雷

    bàozhà,所以前去通知英法联军,告诉他们地雷埋在何处。所以大清的地雷战没有上演成。

    联军北塘登陆成功。军功章首先得记给俄国公使伊格那提耶夫一笔,他把逗留中国期间所得

    到的北塘至天津、天津至北京的防务情况全部提供给了联军,甚至还提供了一份详尽的北京

    地图。俄国驻北京的俄罗斯馆的教士们表现了卓越的克格勃才能,他们坐着马车在北京的大

    街上溜达,马车底下则安了计时器,回馆里一算,就绘制出北京地图了。所以伊格那提耶夫

    与英法合作愉快,倒衬得华若翰很没意思了。清政府也大约知道俄使不是好东西了,所以8

    月3 日单独照会美使,请华若翰帮忙调停。华若翰回复说:我倒愿意帮你们调停,遗憾的是

    我现在没这本事。这老实蛋回得也对,英法都登陆了,他还怎么着促进和平?正因为他是真

    心走和平路线的,所以英法公使都不稀罕他,加上国内形势有了问题,林肯做总统,南北要

    内战,所以几天后他干脆回国了。回就回吧,英法不会拦他的,反正他们有伊格那提耶夫一

    个人就够了。

    8 月3 日联军派出2 千人的先头部队,沿北塘和新河方向,侦察大沽后路布防。僧王pào台上

    望见,遂派出自己的蒙古马队前去迎截,双方接上了火。中方受伤三名,汇报说,敌方步兵

    骑兵均有伤毙。错,有伤没毙:敌方受伤十余名。这是英法联军占领北塘后与蒙古骑兵第一

    次jiāo锋。中方汇报成了一次大胜仗。其实是英法联军出来探路,任务完成,就撤了。这么一

    撤,把僧王给撤傻了,认为英法联军不过尔尔。给咸丰上奏说:他们来挑衅,所以不得不打

    他们。直隶总督恒福给美国公使的照会是:英法前来挑衅,我们不得不打,但是我们只迎敌,

    不进攻。这是我们大皇帝厚道。你们美国最好能出面调解一下,三日之内,如果英法没有回

    这一次,我们又挨打了中英第二次鸦片战争始末

    114

    信,我们就只好打了啊。还有,陆战不是水战,倘英法联军再次战败,想和就难喽,回去也

    不好jiāo差喽。 这一文一武两个傻冒,英法把棺材都给扛到眼前了,他们却仍处在林则徐那时

    的迷信中:夷人只擅水战,仗着船坚pào利;一下船,腰腿仆直,跌了爬不起来,没有陆战能

    力。

    8 月12 日,联军出兵8 千余人,分为两路攻扑新河、军粮城,蒙古骑兵2 千人分路迎战。不

    久,蒙古骑兵即退守塘沽。此役,僧王马队伤亡近400 人,联军伤亡不超过40 人。清方俘获

    联军士兵2 名,另有中国兵团苦力13 名。

    联军占领新河后,僧格林沁加强塘沽防务。因塘沽与大沽相距仅一河之隔,是大沽口北岸pào

    台侧后的重要屏障。8 月14 日,联军来攻塘沽,相持两时之久,清军兵力不支,由塘沽退至

    大沽pào台。

    僧王毛了。加强大沽南岸pào台的防务,命蒙古族将领、直隶提督乐善防守大沽北岸pào台。同

    时向咸丰上奏:“现在南北两岸唯有竭力支持,能否恪守,实无把握。”直隶总督恒福也毛了,

    给英法公使的照会,语气大变:“咱别打了好不好”?

    8 月18 日,双方第三次接火。8 月21 日,提督乐善驻守的石缝pào台上演了最悲壮的一幕。双

    方从早晨五时开战,六时石缝pào台的火yào库bàozhà,联军以为pào台没戏了,没成想乐善指挥人

    马仍在开pào。最后双方进行了ròu搏战。八时,pào台失陷,乐善同千余名官兵集体殉国。联军

    损失也不少,英方死22 名,伤179 名;法军死40 名,伤170 名。十时半,大沽北岸pào台全

    部失守。

    大沽口北岸pào台失守后,僧王知道完了,南岸pào台肯定守不住。但是原先把大话说出去了,

    守不住咋跟主子jiāo待呢?所以给咸丰上奏,要死战到底,咸丰一看坏了,你死了我还咋活呢?

    以国家依赖之身,与丑夷拚命,太不值了。天下根本不在海口,实在京师。撤吧,退守天津。

    怡亲王,那个跟僧王秘密见面设套的主儿,联合郑亲王端华与军机大臣等给僧王写信说:关

    键的时候,不妨先打白旗。估计这主儿心虚了,因为给英法公使设套的时候,有他的份儿。

    现在玩不过人家了,拉一个集体领导层出面给僧王擦屁股呢。僧王一看最高领导都叫自己撤,

    亲王们都叫打白旗呢,就啥也不说了,命令南岸pào台守军和蒙古马队撤回天津。直隶总督恒

    福在南岸pào台挂起免战白旗,给英法公使照会如下:贵将就是能打善攻,俺们服输了。我们

    已有钦差大臣来到,咱们谈谈吧。你们可以走大沽口了。 唉,早让人家走不就得了?现在爬

    进棺材了才答应人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