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驻京
这后,叫他们看着是何体统啊,说不定由此滋生轻慢之心,从此对咱不再恭顺呢。
这一次,我们又挨打了中英第二次鸦片战争始末
77
之七,宗人府府丞钱宝青奏:桂良如果准许外使驻京,请皇上立即罢斥他。
之八,山东道御史陈奏:外使驻京那是不可能的!请皇上把桂良、花沙纳撤回来,另派忠
勇大臣前往查办。
可怜的咸丰,夹在中间不知咋办。一方面,前线谈判大员桂良、花沙纳、谭廷襄等人的每一
个奏报都在强调:如果不答应英法条件,决裂就在目前。而且,俄使说帮我们阻挡公使驻京
和内江航行的条款了,可是问问英方,人家说俄使根本没给他们说过,也不知咋搞的。反正
啊,主战不如主抚,咱不如先答应了吧。另一方面,后方一大帮子主战派嗷嗷叫,个个都象
爱国英雄。没有办法,咸丰只好下朱谕,令巡防王大臣、军机大臣、上折子的一干要人等开
会讨论最后的战和之计。皇帝的朱谕下得也有意思,很矛盾:
第一,要从长计议,不要光顾目前;
第二,战容易,但是战后防患难;
第三,如公使驻京,则贻患无穷,不如战;
第四,两害相形取其轻,应战则战,此时尚未到应战之时耳。
看皇帝的意思,这是两害相等没法取。战,他怕英法报复;不战,他怕公使驻京。
王大臣会议上,主和派的两位亲王-怡亲王载垣和郑亲王端华占了上风,他们是咸丰目前最
宠信的大臣也是后来咸丰临终前托付的顾命大臣人选。其实这俩人也是庸才,正因为知道自
己庸,所以身边弄了个肃顺,事事都讨他的主意。不过两个庸才至少面对了现实,或者说知
道咸丰的心病:战不难,但是战之后,沿海可虑,且上海的洋人与太平军联系起来,危害更
甚,还有,俄夷要是与英法南北哄抢起来,形势更为可怕。所以,开会的结果,清方决定跟
英法签字。
清政府内部吵吵的当口,英国的耐心也到头了,不想摇下去了,6 月25 日,英方弄出了一个
五十六条及专款一条,提jiāo清方,说明:不但没有商量的余地,而且一个字都不得改。桂良
没有办法,赶紧去求美俄替自己说情。美俄公使还真想帮忙,托葛罗去找英方说情。葛罗也
说情了,但是额尔金坚决不同意,并且由自己的弟弟普鲁斯给清方传话说:再不签字,将来
打到北京,提的条件比这还要多。桂良花沙纳一听,那就签吧。1858 年6 月26 日,中英天
津条约签订。咱看看英国都摇到那些果子吧,果子很多,咱拣酸的挑:
第一,南京条约仍然保留,虎门条约等并入新约。
第二,大清大英永远和好,按国际和好常规,双方可以任意互派外jiāo人员,分驻双方京都。
第三,大英公使及其眷属可以在京师长期居住,也可随时往来,总之,看本国政府的意思了。
第四,大英钦差大臣及其随员可任便往来,收发文件,行装箱囊不得有人擅行开拆。往来费
用由大英自理,与清政府无涉。
第五,大清特简内阁大学士尚书与大英钦差谈判,双方平等相待。大英领事与大清道台同品,
大英副领事与大清知府同品。双方平等相待。
第六,宗教自由。
第七,大英人民准持照前往内地游历、经商、传教。在通商各口百里之内,三五日可回者,
不用持照。持照由领事发给,地方官用印。
第八,除了南京条约所规定的五口外,增开牛庄(后改为营口)、登州(后改烟台)、台湾(台
南)、潮州(后改汕头)、琼州等处为通商口岸。长江一带各口,英国俱可通商。除镇江一年
后准许开口外,其它各口需在南京叛贼被肃清之后,但所开口岸不得超过三处。(这一条遭到
了马克思的嘲笑,认为所开口岸太少,而且只是“空洞的许诺,大部分连写约所用的羊皮纸
价格也不值”。 )
第九,原先值百抽五的进出口税,拟将有所修改。内地税值百抽二点五。具体章程,由中英
双方随后在上海修订。从现在起,新老通商口岸,限四个月为期,公示各地税目,以便汉英
商民均得通悉。
这一次,我们又挨打了中英第二次鸦片战争始末
78
第十,此后英国文书俱用英文书写,依然给中方配送中文版本。俟中国选派学生学了英文、
熟悉英文之后,即停止配送中文。自今以后,遇有言词辩论之意,以英文本为准。
第十一,此后各式公文,不论京内外,叙及大英官民,文书中不得提书夷字。(这一条遭到了
马克思的讽刺:“约翰牛并不坚持要称它为上国或圣朝,而只以在公文中除去夷字为满足,这
在自称天朝的中国当局看来,约翰牛是如何卑贱啊” )
第十二,赔偿广州英商损失200 万两,军费200 万两。赔款付清之后,英军退出广州。(这一
条也遭到了马克思的讽刺,认为两笔赔款才折合133.4 万英镑,远少于第一次鸦片战争所得
的420 万英镑,“不像是兴隆的买卖”。更倒霉的是,赔款不拿到,还得驻军广州,“一定会使
支出更加超过收入,使得第二次对华战争得不偿失”。 )
第十三,双方立约,俟两国御笔批准,以一年为期,彼此各派大臣于大清京师会晤,互相jiāo
付。现下大清大英各大官先盖用官防,以昭信守。
条约虽然签了,但是桂良同志还留了一手,他在签约前上咸丰一道奏折,说:“此时英佛两国
和约,万万不可作为真凭实据,不过假此数纸暂且退却海口兵船。将来倘yù背盟弃好,只须
将奴才等治以办理不善之罪,即可作为废纸。”
晕,所有的手腕中,这条最馊。更晕的是,咸丰后来还真是照此路走下去了。咸丰后来被打
得很惨,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不守游戏规则。不守游戏规则,挨打挨得更惨而已,巴麦尊
所谓的每隔八年十年须揍大清一顿就是这个意思,不揍,清国君臣不长记xìng。
中英签约之后,法国赶紧也签了,早不想等英国了。时间是6 月27 日。条约42 款及补遗6
款,大致与英国一样。新开口岸比英国多了一个淡水;军费赔偿200 万两;马赖神父事件中
的西林县知县张风鸣革职,之后永不得从政。一个好好的革命干部,政治生涯从此结束!
至于签约的桂良与花沙纳,一世清名也完了。条约一签,有关他们的短信段子也出笼了:“柏
(贵)叶(名琛)于今难作颂,桂(良)花(沙纳)从此不闻香。”
事实一再证明,大清从林则徐开始,谁做外jiāo谁倒霉,不管你是硬的、软的还是明的、yīn的,
总之谁沾夷务谁倒霉。可以这样说,整个大清的外jiāo史,就是一部外jiāo家的个人倒霉史。没
办法,政府弱智,官员倒霉!官员弱智,政府倒霉,他们之间是互相成全的!至于谁是第一
位的因素谁是第二位的因素,估计跟鸡生蛋、蛋生鸡一样扯蛋,咱就不给它掰扯了!
上海:难缠的修约
英法联军得到了自己的目标,纷纷退兵了。
退兵前,他们做了一件事,让咱特不好意思。前面说过,夷人驻扎天津望海楼后,天津由大
盐商张锦文出面,弄个支应局,专门免费供应四强的吃喝日用。清政府之所以这样做,是有
多重考虑的:一是怕夷人找事。不理解才恐惧,天朝根本不知夷人到底是什么东西,只知道
他们是畜牲犬羊之xìng,不害怕才怪呢。所谓的鬼子鬼子,除了种族上的歧视外,其称呼中最
明显的倾向还是文化上的恐惧。中国人可以不怕人,但是却没有理由不怕鬼。二是怕自己的
百姓找事。事实上,张锦文除了弄个支应局供应洋人吃喝住用外,还弄个铺勇总局专管天津
治安。因为夷人一到,天津内部先乱。有冒充夷人吓唬百姓乘机做坏事的,有强盗小偷乘乱
出来做案的。甚至女黑老大都领着兄弟出来抢了。这女老大被称作“女棍黑姐”。三是,中外
之间互相找事。事实上,找的事也不少。从中方来说,天津百姓有拿石头砸夷人的,有抢夷
人帽子的,有抢夷人小狗的。甚至儿童都敢撕烂夷人的衣服、或者跟在夷人身后扔石子儿。
从外方来说,偶而也会出现一个洋强盗,或者一个洋小偷,甚至一个洋醉鬼。不过,在张锦
文的主持下,中西双方都妥善地处理了。四是,如果中外双方之间不找事,那就更可怕了,
中国百姓与夷人亲密接触后,不但影响咱风化,还影响咱民心-比如,中国女人为了看西洋
景,居然不再守fù道,公开跑大街上看洋男人了,成何体统?再比如,外国人见了咱乞丐光
着身子,居然把他们的洋装给他穿上了。结果这洋乞丐把咱国民都吓着了,张锦文赶紧派人
这一次,我们又挨打了中英第二次鸦片战争始末
79
把他的洋装脱了,另换上中国的衣服。
总之,出于多种考虑,清政府宁愿赔俩钱,也不愿意夷人亲自上街购买东西。而夷人出于多
种考虑,也同意了这种安排。但是他们并不乐意吃白食,尽管这是战争,但谈判之尾、临走
之前,他们却愣要掏钱。
最先表示要掏钱的是美国。不得不承认,美国真不是个东西,后来的庚子赔款,也是由它首
先提出返还给中国的,导致直到现在还有中国人念它的好。美国这次表示掏钱,是在6 月22
日。他们通知天津的支应局:俺们就要退兵了,支应局dài bàn的一切物价,请核定一下,我们
好在退兵之前jiāo清。张锦文的考虑是:美国给钱,肯定给不够数,莫如好事做到底,始终以
宾礼相待为好。因为支应局的开销大都来自于张锦文自己的钱,所以他慷慨地回复美国:所
有食物器具,均系馈赠。
美方一听,特感动。感动之后又要求当面感谢,并且拉上了俄国。张锦文就去见他们了。美
俄使者再三称谢:“叨蒙厚谊,感愧无既”,张锦文象第三者一样回复说:惟愿各安疆土,永
息干戈。至于那些小钱,不足介意!美俄说:代购的器具及房租等,我们还是要掏的。张锦
文再次象第三者一样表示:我本来就是给中美俄法英五国做调停的,现在五国既然合好了,
物价房租什么的,我都替你们掏算了。美俄说:不行,我们必需掏钱。你不肯收,那我们赏
钱给你们支应局的伙计吧。张锦文说:局里董事,都是邀集来的,不用给他们,你们实在要
给,不如给贫民吧。美俄使者说:这办法可行。回去后即差人送来175 两白银。张锦文马上
把它折换成铜钱,散发给天津贫民了。
几天之后,英国也来送钱了,送了900 两银子。张锦文还是不要。英方回复说:您不要,我
们直接送你们官方啊。张锦文看英国特诚恳,怕拂了人家的情意,就收下了。
最后送钱的是法国,送来洋银2100 元,折合中国白银大约300 两。
至于洋人所送之钱,是否与他们与享用的价值相符,咱就不得而知了。张锦文不在乎这个-
反正有的是钱,好歹买个急公好义的名声;咱政府也不在乎这个-反正羊毛出在驴身上,政
府自己不用出钱。
事后,天津百姓特感谢张锦文,跟他们的地方官反映:俺们想给张绅修建义祠。夷人一来,
合城惊慌。张绅毁家纾难,上报朝廷,下造桑梓。既安抚外夷,还防止内变,津郡数十万生
灵,免遭涂炭,有如再造啊。所以我们请大宪代我们恳求天恩,同意我们给张绅修建义祠以
表民心,否则俺们一颗感恩的心,感到什么时候为止啊!
天津百姓说的是真话,如果不是张锦文,天津不定怎么鸡飞狗跳呢。别说夷人骚乱,光内部
骚乱,百姓就招架不住。最后皇帝给张锦文的奖励是:着地方官送其花红匾额,以示鼓励。
谭廷襄奉旨送了,上写四个大字:尚义可风! 不过张锦文可能没想到,时至20 世纪,有中
华人民共和国学者称其为jiān商呢。咱就别跟这些学者一般见识了。你说外国人打过来了,政
府保不住百姓,百姓自己组织自救,叫哪门子汉jiān呢?这是1858 年,时间到了1860 年,英
法联军扩大鸦片战争,北上北京的当口,咸丰同志亲自跑了,北京同仁堂老板赶着鸡啊牛啊,
亲自给英法联军送呢。你说咸丰与同仁堂老板,谁更是汉jiān呢?总之,政府无能的情况下,
请不要苛责百姓,他们够意思了!
现在,我们掉转镜头,继续说英法退兵的事吧。
除了给张锦文送钱,英法退兵前还说了几句让清政府没意思的告别话。他们跟清方声明:听
说你们的新总督黄宗汉在广东发布告示,令百姓剿灭番兵,凡遇到外国独行兵丁,百姓们可
即时毙死。老实告您,广东那边如果俺们吃亏了,俺们还会打回天津的。
这就是咸丰的不是了。天津谈判期间,他就跟吃了yáo tóu wán似的。对于天津的谈判,一会儿想
接受,一会儿不想接受,左右矛盾中;对于广东的三绅团练,一会儿要他们收复广州,威胁
香港;一会儿叫他们按兵不动,前后摇摆中。他不知道天津的设防是否能抵挡住英法的进攻,
当然也不知道广东的团练是否能赶走英法的驻军。问题是,南边三绅不时上个奏折,把他们
这一次,我们又挨打了中英第二次鸦片战争始末
80
偶而的暗杀与伏击活动,汇报成扬眉吐气的大捷。所以,天津条约签订期间,咸丰不时的把
希望的目光瞄到广东那边。广东方面不愿意辜负皇帝的希望,时不时总得报个动静。这下夷
人就不愿意了,我们天津和谈呢,你们广东却不时的骚扰。再不老实,我们就重打回天津。
咸丰看到英法不愿意了,马上教黄宗汉说瞎话:你跟夷人照会一下,就说大皇帝本心和好,
断无与尔等兴兵之理,广州乡团人数众多,他们与尔国兵丁寻仇争斗,跟官方没有任何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