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空下,许仙透过窗户望着天上的星辰,他在发呆,也在想着怎么和贾政经来说他娘已经不在人间的消息,这有些太为难他了,贾政经应该很好骗的吧,许仙这样想,其实连他自己都不信。
小和尚慧聪将许仙送回家就走了,消失在了人群当中,他说他要去云游四海了,观音院不应该是束缚他的地方,他对许仙说,人生总有些东西要选择放下,有舍才会有得,你眼中的不幸,未必真是他人的不幸,一切顺其自然才是王道。
许仙想了想,还是觉得开始修炼好一些,毕竟小和尚的神通又一次给了他不小的震撼。
……
第二日,许仙去了一趟后院的贾政经家,许仙告知贾政经他娘有些重要的事情要去处理,可能很久才回来。
贾政经勉强的笑了笑,指着桌上的一封信,道:“我娘给我留信了,还给我留了许多银子,说是我爹生前留下的,让我好好读书,要是我能考上状元,我娘应该会回来看我。”
许仙看了信,的确是苏姨娘留下的,只不过信尾苏姨娘说,她...会回来。
贾政经盯着许仙的眼睛,瘦弱的肩膀上搭着一件薄衫,手上还抓着毛笔,“小乙哥,我娘会回来的,对吧?”
许仙想要略作轻松,但是怎么也轻松不起来,只好拍了拍贾政经的肩旁,肯定的说道:“嗯,苏姨娘肯定会回来的。”
贾政经闻言,从一旁又拿出了一本书,开始翻看起来,一边看一边用笔在一旁做着记录,许仙见状,替贾政经关好了院门,悄然离开。
……
接下来的日子,许仙越发的勤奋,白天好好跟着严夫子学习,夜里便努力修炼,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的过去。
直到腊月里冬至的到来。
冬日至,致天神人鬼。
寒冬腊月,连江南也不免有几分寒冷之意。
临近年关,许仙奉了姐姐许娇容的命令,去置办些年货,他姐夫李公甫如今深得新任钱塘知县杨知县的信任,已经升了钱塘县的捕头,原先的黄捕头年岁大了,给王县丞送了礼,由他儿子是空有一身力却使不出。
如今得了《剑经》,只要回去勤加修习,他日必有一番本事。
“小哥,清波门快到了。”船家的声音传了过来,许仙才发觉船儿都要靠岸了,看来那船家并不知道刚才自己的境遇。
许仙望了望那远处的清波门,又开口与船家道:“船家,我不上去了,掉头回钱塘门。”
船家笑道:“好咧。”
船儿离清波门越来越远,许仙心中道,他日若有缘再见月娘姑娘,一定教她大吃一惊。
……
仙音淼淼,雾海腾腾,西南绝巅青城山,号称当世五大仙山之一。
这一日,翠鸟蹄鸣,乌云密布,雷光闪耀天际,却不曾有雨水侵袭。
在群山环绕的绝壁之下,有一池湖水,散发着五彩神光,湖水四周花草山石应有尽有,湖水中央有一石柱高耸,其上放置着一颗散发着浓浓雾气的白色内丹。
这时,从云雾之间翻腾下一条丈余白影,那白影搅动风云,身绕雷光,一双赤红的双眼凝视着那石柱之上的白色内丹,随即吐出红色的信子,一道道雷光闪耀,那白色内丹被那莽莽白蛇吞入腹中。
白蛇之尾扫过那湖水边的山石,直接将山石震碎,随即她绕着石柱盘旋而起,蛇躯之上银光闪烁,片刻之后,只见那刚才还血口大开的白蛇首已然变成了一个绝美女子的面庞。
眨眼之间,一个倾国倾城,世上少有的绝美女子一跃在湖水畔。
那女子身无片缕,望着一旁山石边褪下的白蛇皮轻轻一笑,吹了一口仙气,一身白衣便着在了身上。
这时,天光早已大亮,阳光洒落在女子身上,似有神光,好似仙女下凡一般。
女子心情看起来十分不错,她轻舞在原地,窈窕的身段,显露无疑。
簌簌而流的溪水顺着峭壁流了下来,那女子一手拂过水畔,呢喃道:“一千七百年苦修,只差一步就能证道归真,到底差些什么呢?”
她掐指一算,忆起一千七百年前,她尚初通神智,勉强可以化为人形之时,不小心被一捕蛇人抓到,是一个小牧童从捕蛇人手中救下了她,当时她许下诺言,他日定要报答小牧童,此恩不报,恐怕难度仙门。
一千七百年过去,当初的小牧童早已不知转世投胎了多少次,这可怎么办才好呢?
想罢,她离地而起,飞天而去。
她已测算出,不日之内南海观世音菩萨要在峨眉金顶现身,她要去峨眉金顶恳请观音大士指点一二。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