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大不同》 正文 第一章、秦始皇并非不懂治国 秦始皇,这个中国人民都耳熟能详的人物。虽然他生活的时代距今已经两千多年了,但围绕着他的故事仍然充满着神秘与未知。 现在一提起秦始皇,大家就会条件反射似的联想到一个称呼“千古一帝”,而“暴君”这个称谓似乎已经有点不合时宜了。 在新中国成立以前,人们对秦始皇的评价是褒贬不一的,存在着很大的矛盾。有一派观点认为秦始皇平定乱世,一统天下。正因为有他中国才结束了战国时的分崩离析,塑造了现代中国的雏形。也有一派观点认为他穷兵黩武c滥用民力,视人命如草芥。这两种观点相互对立,特点分明,不能相融。 然而当代人对秦始皇的评价普遍是褒大于贬的。在这里,有一个人不得不提,那就是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可以很肯定的说,毛是中国有史以来对历史了解最深的领导类人物。相比于那些以研究历史为职业的学者而言,毛可能是稍逊一筹的。但是作为一个权力的掌握者,毛的历史素养与同类人相比是无人能出其右的。 “劝君少骂秦始皇,焚书坑儒要商量”是毛主席针对郭沫若否定秦始皇的态度而作的诗。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对秦始皇翻了案,平了反。毛主席也曾说他是马克思+秦始皇。在毛时代,毛主席语录盛行的年代。你要是反对秦始皇就是反对毛主席,因为毛是认可秦始皇的。毛的一观点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很多人的观点,所以毛在恢复秦始皇名誉这件事上面是有大功劳的。 当然,除了秦始皇,还有曹操,毛都帮助他们恢复了名誉。在这一章我们只讲秦始皇,曹操会在以后的章节讲到。 即使这样,还有很多人都认为秦始皇打天下是没的说,虽然残暴但为了统一都是无可厚非的。主要让人诟病的是他坐天下的方法。 其实,细细品味。他治天下的作法都有很深的意义,绝对不仅仅是好大喜功。只是因为身后之事的绝对失算让他的光辉人生留下了偌大而长久的污点。 就让我们做一个这样的假设:李斯和赵高如实的按照秦始皇的遗嘱办事,让扶苏而不是胡亥继承地位。会怎么样呢? 众所周知,作为储君的扶苏被秦始皇派到上郡(今河套地区)和蒙括一起去修筑长城,抵御匈奴。原因是在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候,扶苏提出了反对意见。他反对他老爸厉行的严刑峻法,因而触怒了秦始皇。这是正史记载的说法。然而史书是后人编写的,其中的奥妙还待讨论。 秦始皇真的怒了吗?他因此讨厌这个儿子而打算惩罚他吗?答案是否定的。从他遗诏让扶苏继承帝位这个做法来看,他还是喜欢和信任这个儿子的。不然也不会把这千斤的重担让这个儿子去承担,要知道秦始皇有十八儿子,并不是没有选择。 首先,让扶苏戍边不是惩罚而是历练。正如贾谊在《过秦论》中所阐述的“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武功极盛的秦始皇是绝对不会让他的继承人是个不知兵革之利的懦弱文人。就像建文帝朱允炆那样。他是无论如何都不放心让一个没有军旅历练的人去接管这个刚从乱世中走出的天下的。其次,远离咸阳的政治中心对扶苏是有好处的。扶苏作为储君难免会被各派力量所拉拢,不利于政局的稳定。或成为众矢之的,像康熙的太子胤礽那样。所以说,让扶苏去戍边是秦始皇一种有预谋的安排。 太史公司马迁也在史记对扶苏的记载是“扶苏为人仁”。倘若扶苏继承了帝位会怎么做?按照他仁的性格,当然会偏儒轻法。废除秦始皇时代的严刑峻法,与民修养生息。即使不废除,也绝对不会像胡亥那样变本加厉。秦末之乱,始于陈胜吴广起义,是他们拉开了秦朝灭亡的序幕让秦走向灭亡。可是陈吴起义是在胡亥执政时期,始皇统一六国后,中原地区基本就没有战乱与暴动了。秦亡的责任全部算在始皇头上是不对的,始皇让这个王朝超负荷运转是不争的事实,但是葬送这个王朝的不是始皇,始皇并没有把这个国家带入不可逆转的困境。秦亡于胡。 倘若是扶苏继位,则断不会有陈胜吴广起义之事。其一,陈胜吴广是因为延迟日期担心被杀而被迫揭竿而起的。其二起义军当时打出的旗号就是扶苏和项梁。 说这样一个简单的原理吧!把两只手分别放入凉水和热水之中,过五分钟后把手拿出来一同放入温水中。这时放过凉水的手会感到热,放过热水的手会感到凉。秦始皇用暴力手段把这个国家由分裂带向统一,没有一次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再者,荆轲c张良等六国之士仍不满秦的统一,作乱行刺秦始皇。所以六国依附,皆迫于势,非本心也。 这点嬴政不会不知道,所以他要采取高压手段“以弱六国之民”。修长城,修灵渠,修直道,修骊山陵。北击匈奴,南驱百越。便应运而生了。 当扶苏继位后,从嬴政到扶苏这个转变,就如同把放在凉水里的手拿出来有放入了温水之中。其实温水的温度不是很高,但是手感到的却很温暖。超出了水的实际温度。这样,长期受嬴政高压政策统治下的六国人民会明显的感受到:扶苏与嬴政相比,比他老爸强多了。这样扶苏在人民群众中的地位一下子就上去了,更得民心了,这更有利于全国凝聚力的增强。于全国大一统更是益处多多。 可是历史不容假设,扶苏自杀胡亥继位。历史的车轮意外的扭转,让始皇的心血毁于一旦。非但没有让子孙后代“万世为君”,还让国家由统一再度转向动乱。 在寻找长生不老药这件事上,始皇固然有错。但是关于他治国的策略,乍看非良策,其实是别具一番苦心的。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 第二章、刘邦没有滥杀功臣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这句警世良言,是春秋末期越国著名的政治家c军事家范蠡说的。 第一个听到这句话的人,名叫文种。是越国的大夫,他和范蠡,一文一武,帮助越王勾践复国。卧薪尝胆的故事想必大家都知道,再这就不多费笔墨了。但文种和范蠡的下场,可能就有人不知道了。 范蠡善于识人,知勾践其人只可共患难,不可同享福。便欲弃之而去,临走之前范蠡告诉文种,让文种离开勾践。但文种不听,最终落得一死。而范蠡弃政从商,成为名甲天下的陶朱公。两者相较,虽然范蠡比文种下场好,但都遭勾践所不容。 当然,像范蠡那样的奇才寥若星辰。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大多数功臣都没能逃过君王的杀戮。前提是君王对他们已经起了杀心。说起杀功臣的君王,数不胜数,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杀功臣是常有的事。但说起滥杀功臣的,这个范围一下子就缩小了。比如刘邦c朱元璋这两位最为著名了。 朱元璋杀功臣,可以说已经接近变态的程度了。开国功臣几乎无一幸免,甚至连自己的亲侄子的不放过。到后期,朱元璋杀功臣完全是自己单方面的原因了,根本不管功臣是否有罪。所以说他滥杀一点都不为过。但是,要说刘邦滥杀功臣这个说法是不对的。不是因为刘邦没有做到像朱元璋那么绝情绝义,而是他们所杀的人本身就存在着极大不同。 人们经常说的汉初三杰:张良c箫何c韩信。其实张良c箫何与韩信有极大不同。首先张良c箫何是臣,而韩信是王;其次张箫二人是刘邦的嫡系,在刘邦做沛公时就跟着刘邦。而韩信却是从项羽那里过来的“叛将”的身份从半路参加进来的。在忠诚度上,韩信是不如张良与箫何的。再者,韩信手握重兵藩齐楚之地,一度不听刘邦调遣,本身就是一方诸侯。韩信和刘邦可以说是半君臣c半盟友的关系。韩信和彭越c英布等后被封为异姓王的人都是大同小异的。与刘邦的关系不能纯粹被定义为“君臣”,还存在着一部分“盟友”的关系。 有这样一个例子,荥阳大战后刘邦和项羽约定以鸿沟为界,西归刘邦,东归项羽。刘邦却采取张良和陈平的计策,觉得应该趁项羽衰微的时候把他消灭。于是背信弃义,用重兵把项羽围困在垓下。这时的项羽虽然人困马乏战斗力下降,但毕竟“羽之神勇,千古无二”想消灭项羽,刘邦的力量还是不足的。 那该怎么办呢?刘邦便想到了韩信c彭越。便差人命韩信c彭越来援,共同消灭项羽。可是韩信c彭越两人没有一个前来。这足以说明,韩c彭二人对刘邦仅是依附而不是听从。刘邦无奈,只得用张良的计策,加给韩信封地,又封彭越做梁王,他俩才都来。 当时的刘邦也不过是个汉王,而彭越是梁王,英布是淮南王,韩信是齐王,并且这个齐王是韩信在破齐之后没有经过刘邦同意自封的。他们的地位和刘邦相比,基本上是平起平坐的。他们投靠刘邦,也是投机行为,想捞取更多的政治资本,并不是出于忠诚。所以,这些人可以用来利用,他们有很大用处。不可以用来依靠,他们都是不可靠的,这点刘邦是清楚的。 刘邦与项羽不同,他认为“皇帝”的称号比“霸王”更显尊贵,便在翦灭项羽后称帝。其实刘邦比项羽高明,他知道:自封是不如众推的。于是在公元前202年2月,由齐王改封楚王的韩信和梁王彭越联合原来封的燕王臧荼c赵王张敖以及长沙王吴芮共同上书刘邦,请刘邦即位称帝。 刘邦开始假意推辞,韩信他们说:“大王虽然出身贫寒,但能率领众人扫灭暴秦,诛杀不义,安定天下,功劳超过诸王,您称帝是众望所归。”于是刘邦顺水推舟地说:“既然你们大家都这样看,觉得有利于天下吏民,那就按你们说的办吧。”2月28日,刘邦在山东定陶(今山东菏泽市定陶区)汜水之阳举行登极大典,定国号为汉。 可以说刘邦称帝,异姓王们出了很大的力,要不然他当不上皇帝。刘邦在诸王中地位也不像之前项羽那样特别突出,论个人能力的话,文武皆不行。但一旦称帝,身份自然尊贵。帝与王相比,档次自然高。但是身份这种东西是虚名,要是有人不服,皇帝还不如一个王。刘邦绝对不会忘记当初项羽分封十八路诸侯后,没过几年便天下大乱的经验教训。 纵观刘邦在称帝后所消灭的人,基本是都是异姓王。箫何c樊哙等虽说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但性命无虞,只是打击一下。中央体制内被杀的功臣屈指可数,相比朱元璋而言,刘邦还是很仁慈的。而那些异性王们基本都是落得惨死,死后被除藩c被夷族。唯一幸存的只有长沙王吴芮,然而长沙国也五世而亡。 其实异姓王名义上是臣子,实质上是诸侯。他们封邦建国割据一方,手握重兵虎视雄哉。这叫刘邦如何放心。异姓王的存在证明了统一的不彻底性,刘邦击败项羽只是平定了天下结束了动乱,是国家走向和平的一大步,尚不算是正真的统一。所以刘邦消灭异姓王,就如同秦始皇平定六国一样。不同的是,六国不是嬴政封的,而异姓王是刘邦自己封的。相同的是,六国和异性王都是阻碍统一的存在。 刘邦对待那些异性王确实非常残忍,韩信虽说是吕后杀的,但是刘邦下令夷其三族。彭越被杀后,让人剁成肉酱,分发给各路诸侯参观。虽然残忍,但是刘邦翦除异姓王不应该被称为滥杀功臣的卑劣行径,而是消灭不安定因素,统一天下的壮举。所以说,把滥杀功臣的罪名算到刘邦的头上,刘邦有点冤。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 第三章、晁错没有被错杀 刘邦剪除异姓王后,大封同姓王,他希望借此永保刘氏江山永不易色。相比于外人,有血缘关系做纽带,同姓比异姓应该可靠的多。所以他在被他消灭的异姓诸王的旧土上又陆续分封了九个刘氏宗室子弟为诸侯王,史称“同姓九王”。 可是,他失算了。或许在刘邦在位的时候,刘氏诸王会对中央政府俯首称臣。因为他们都受封于刘邦,大多数人都是刘邦的直系亲属,还不敢对中央政府有任何抵触。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血缘关系便会由亲变疏。即使是同姓,也会变得不可靠起来。 公园前154年,刘邦的侄子吴王刘濞就联合楚王刘戊c赵王刘遂c济南王刘辟光c淄川王刘贤c胶西王刘昂c胶东王刘雄渠等刘姓宗室诸侯王,以“清君侧”为名发动叛乱。这便是著名的“七国之乱”。这次叛乱是历史的必然,因为中央专制皇权和地方诸侯国势力的矛盾日益激化,必将引发一场风波。 要说七国之乱的主角,共四人汉景帝刘启c吴王刘濞c太尉周亚夫c御史大夫晁错。我们今天主要讲讲这个晁错。 历史上对晁错的评价基本是说晁错是个忠臣,为汉朝尽心尽力,力主削藩。最终却不得不死在他一直忠于的主子景帝刘启手上,是个悲壮的英雄人物。晁错当时因为削藩遭到好多人的反对,其中就包括他的父亲。最后他父亲因劝他无效而选择自杀,但这都没有阻止晁错对削藩的执着。我们可以说晁错不是个孝子,但他却是一个铮铮铁骨的忠臣,并且有着常人不及的深谋远虑。所以后来有史学家说,景帝杀晁错不对,是失策。原因是景帝决定牺牲晁错以换取诸侯退兵目的没有达到,并且还失去了一位治国安邦的人才。 其实不然,景帝杀晁错没有错杀,反而相当正确。在当时的环境下,汉朝要想维系统治晁错非死不可。其一,诸侯起兵打出的旗号是“请诛晁错,以清君侧”。而当晁错一死,这样的旗号已失去价值。正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晁错的死让诸侯国的起兵在道义上变得毫无意义。继续下去只能是将“清君侧”这种“正义”行为转化为叛乱,使七国联军在道义上陷入窘境。 所谓七国,必有七种思路,他们一定不是很团结,只不过因为利益相同不得不报团取暖。吴王刘濞与中央朝廷素来关系不好,又有“杀子之仇”,借“请诛晁错,以清君侧”之名起兵,行犯上夺权之实,当然在晁错死后必定不会退兵。然而其他诸侯国不一定会想吴国那样,毕竟皇帝只有一个。就算兵变成功,打到长安杀了刘启,新皇帝当仁不让一定是吴王刘濞,其他诸侯国说破天也只能是个诸侯国。诸侯们起兵的目的是反对朝廷的削藩,既然晁错已死削藩将停,还有什么必要继续起兵呢?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削弱了诸侯国的团结,减轻了平叛的阻力。 其二,晁错提出的削藩固然是正确的,这些独立王国日渐壮大必定会威胁汉朝中央政府。这是晁错的先见之明,但是削藩的手段却是错误的。相比于贾谊的“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和主父偃的推恩令,晁错的方式显得过激而愚蠢。 贾谊提出的“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策略,是把一些大国析为几个小国,以达到削弱诸侯国的目的。就以齐国为例,齐国在齐王刘肥死后被分为齐c城阳c济北c济南c淄川c胶西c胶东等七个诸侯国,以已故的齐王刘肥的诸子为王。这样,齐国旧地虽仍在齐王刘肥家族的手中,但是每个王国的地域和力量都已缩小,而且难于一致行动。不要说是诸侯们了,就算是一个小孩子,你凭空夺取他的东西他都不愿意,更何况是哪些老奸巨猾的诸侯们?动用中央政府权力直接从诸侯手中强制剥夺封地,本来就是加深和激化中央与诸侯国的矛盾。最终造成诸侯举兵,天下动乱的局面,晁错难辞其咎。决策的失误就足以判他死罪。并不是没有更好的方式,但晁错却一意孤行c刚愎自用,高估了中央政府的权威,低估了诸侯国的力量。 其三,晁错的死也加强了西汉王朝内部的团结。 晁错为人严厉c刚直c苛刻c心狠。为国深谋远虑,奋不顾身,长于谋天下,短于谋自身。因此与周围大臣关系并不融洽,甚至宛如仇雏,比如丞相申屠嘉c外戚窦婴c大臣袁盎等都与晁错有隔阂甚至怨仇。就在袁盎献策诛晁错的十多天后,时任丞相的陶青c中尉陈嘉c廷尉张欧联名上书,以晁错祸乱天下为由弹劾晁错,提议将晁错满门抄斩。当时没有一个人提出反对意见支持晁错,可见晁错人缘真的不怎么样。 其实,晁错固然有错,但也是为了大汉的天下。就是要处死,斩首c车裂皆可。为什么大臣们纷纷上书景帝要将晁错满门抄斩?只能说,恨他的人太多了,都希望他不要落得个好下场,而且翘首盼望着祸及子孙,以泄对晁错的愤恨。所以说晁错的死是“众望所归”。景帝只有杀了他,才能笼络住朝中诸大臣的心。形势所迫,不得已而为之。要是景帝顾及师生之情不忍杀老师晁错,那不是与大臣们为敌了吗?众意不可拂,英明的景帝是知道这个道理的。在当时那个外患严重的情况下,内忧万万不可再有。朝中大臣的不和就是最大的内忧,在内忧外患的夹击下,西汉王朝必亡。杀了晁错就是消灭了内忧,减少潜在的不利因素减轻了王朝所面临的危险。 综合以上三点所述,景帝杀晁错没有错,晁错死的也不冤,大汉王朝需要他献出生命。虽然他是一位能臣,只能说很遗憾。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 第四章、汉武帝算不上雄才大略 从秦始皇嬴政算起,到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中国的历史长河之中共诞生了四百零七位皇帝。人数不可谓不多。 但是一提起封建皇帝,人们总是会首先想到“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其实大多数皇帝都是很平庸的,杰出的只是那么几个人。“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就是杰出帝王的代表人物。 本章就来讲讲汉武帝刘彻。 中国人一听到汉武帝就会想到一个成语“雄才大略”。没错,纵观两汉四百年,最鼎盛时期就是汉武帝执政时期。因此有人说汉武帝是一位雄才大略的伟大君王。可是要知道这样的局面,这并不是武帝一人之功。 在说明论述前,我要说明一件事。汉武帝是杰出的君王这点无可厚非,他的很多创举极大程度的影响了后世。他在我心中的形象可以说是,中国历代非开国创业皇帝中最优秀的,没有之一。大家都知道,唐朝未建立之时,李世民便随父征战沙场所以也算开国创业皇帝。 言归正传,这章节并不是要否认刘彻的杰出,而是反驳“雄才大略”这个称号。这个称号有点言过其实了,过于夸大刘彻的个人能力了。因为刘彻好大喜功的个性,做得好与不好都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所以很多人误以为刘彻雄才大略。 看待一个人的好坏,应该看他做了什么而不是说了什么。评价一位君王也该如此。先来了解一下武帝继位初期的西汉国情。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后,因感天下疲敝,故推行休养生息的治国策略。后继者吕后(惠帝刘盈执政时期吕后才是权力的掌握者)c文帝刘恒c景帝刘启的推行休养生息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正因如此,文帝景帝时期出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 正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所以武帝接手过来的是一个强盛的好摊子。有钱好办事,历代祖宗的积蓄为武帝提供了一个非常有利的局面。可是五十四年后,当武帝把江山交给儿子昭帝刘弗陵时,近七十年积蓄挥霍一空,连年的战乱耗尽国力把国家几乎拖垮。幸好一代权臣霍光辅佐昭帝力挽狂澜,不然哪来的昭宣中兴的局面呢?前人砍树,后人遭殃。一个只顾眼前利益,不顾及后世长治久安的皇帝又怎能称得上是雄才大略呢? 人们推崇汉武帝,主要是迷信他的武力。崇拜他那句“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但是作为一个帝国的领导者,不能因为一时之忿意气用事。 汉武帝最大的功在军事,其最大的过也在军事。功即通过打击匈奴等战争,使西汉的版图扩大到了秦始皇统一六国时的一倍。过就是不知收敛,穷兵黩武过分迷信武力导致西汉王朝元气大伤,险些重蹈秦亡的覆辙。只知兵革之利,不知德威相济,正如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所评价的“略输文采”。刘彻本身不喜欢忍气吞声,而且当时的西汉已经有足够的财力物力让他放手拼搏了。他对匈奴的政策是因为巫蛊之乱后才改变的,对匈奴用兵长达四十四年之久,期间基本没有改变过。倘若没有文景时期积累的巨额财富,凭刘彻的性格和政策。早把国家带到了万劫不复的境地了。武帝时期国家强盛的光环很大程度上是先辈为他打造的。还是那句话“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好多人误把文景的功劳算到武帝头上了。 其次,就是汉武帝对待人才的问题。他可以任命骑奴出身的卫青担任大将军,启用年仅十七岁的私生子霍去病为将。这不得不说是他的过人之处。但是纵观武帝时期大臣们的境遇:汉武帝在位54年间共经历了十三个丞相,分别为:卫绾c窦婴c许昌c田蚡c薛泽c公孙弘c李蔡c庄青翟c赵周c石庆c公孙贺c刘屈氂c田千秋。除田千秋在汉武帝托孤留任外,其他十二位丞相被免职的七人,五人因犯罪自杀和下狱治罪。被免职的有两个人也是非正常死亡,一位窦婴先免职后弃市斩首示众,另一位田蚡是被惊吓患精神分裂症死亡。何况窦婴是刘彻的表叔,田蚡是刘彻的舅舅。武帝视臣子如草芥,任意杀伐。以至于造成了晚年身边几乎无人可用的局面。 武帝为人暴戾,大臣若有差错动辄灭族,做事不留余地,把事往绝里做。平定七国之乱的窦婴c上书《推恩令》提倡大一统的主父偃c仅以五千步卒与匈奴十几万大军作战而被迫投降的李广之孙李陵等。犯错是人之常情,可他们并无较大的严重错误,却为武帝所不容。就拿李陵来说吧,李陵为李家第三代,第一代李广和第二代李敢都是汉朝将领。这个军事世家为汉朝立下许多汗马功劳。但李陵被迫投降引起了武帝极大的愤怒,于是武帝下令诛灭李家全族一点情面的不留,李家全族被诛从此断子绝孙,让人不免感叹。这样的残暴皇帝,谁还敢去接近效命,这也使多少有才之人不能驱身凤池尽其才,搞得人人自危。 刚愎自用,不听劝谏。为了获得汗血宝马,劳民伤财远征大宛。结果却差强人意。有秦始皇的前车之鉴却迷信方士,追求长生不老。 喜欢任用外戚。因为宠爱卫子夫而启用卫青c霍去病。因为宠爱李夫人启用李广利。也许卫青c霍去病真的只是因为刘彻运气好。就拿李广利来说吧,资质平平能力低下却得到刘彻重用。打的仗基本都是败多胜少。有李陵这样的良将却不予以重任,偏偏重要李广利这样的草包。 武帝的杰出无可非议,可是说他雄才大略,就有点夸大其词了。在中国的历史上,真正称得上雄才大略的帝王只有两个人,他们分别是秦始皇嬴政c隋文帝杨坚。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 第五章、李广难封不仅是时运不济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要说西汉一朝的抗击匈奴的名将,人们立即会联想到卫青c霍去病c李广。他们三人都属同一时期的人,都是颇负盛名的将才。但相比于封候拜将的卫青c霍去病,人们对于李广更多的是“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同情。 李广年轻的时候,西汉王朝正处于韬光养晦的“文景之治”时期。除了七国之乱外,基本没有大规模的战争。因而没有给李广施展抱负的舞台,等到武帝执政时期,连年征战有打不完的仗时,李广已经垂垂老矣,难以再建功勋。 人们总是喜欢把卫霍李三人进行比较。个人认为,作为人臣排名应该是卫霍李,作为将才排名应该是霍卫李。李广政治素养比卫青差远了,军事才能和霍去病根本不在一个层次。李广和卫青霍去病相比较只有在资历上能碾压他们二人。李广当不上大司马,可能是因为他不像卫青霍去病那样出身外戚,与皇族有着别人难以企及的裙带关系。但是李广封不了侯就可不能因为自己不是外戚了,与自家人相比,都比不过。李广的从弟李蔡,在文帝时期与李广同为中郎,景帝时一同抗击匈奴,后被封乐安侯,武帝时官至丞相。二人相同的出身,相同的做官,相同的立战功,并且李蔡人品c才能c名声远不及李广,但李蔡的官名c爵位却远在李广之上。就连李广的儿子李敢以校尉身份跟着霍去病出征匈奴,“因夺左贤王旗,斩首多”,立下军功而赐爵关内侯。甚至李广的部属军吏也有不少以军功取侯。偏偏李广本人驰骋疆场,戎马一生,历文帝c景帝c武帝三朝,一直难以封侯。本人研究了一下李广,觉得他不能封侯具体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是缺乏政治觉悟,不守人臣之礼。李广年轻时跟随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在战争中立下了卓越功勋,按例本应加封爵位。可是由于李广没有看清当时皇帝和地方诸侯之间明争暗斗的复杂形势,私自接受诸侯王的封赏,使好事变成坏事,这也成为影响他终生仕途的阴影。 “七国之乱”被平定之后,曾经同汉景帝争夺帝位的梁王刘武私下接见了李广,并且“授广将军印”,李广很是高兴没有拒绝就欣然接受了。这完全没有把皇上放在心上,毕竟你李广是朝廷的人,皇上的人。无论是梁王是出于欣赏还是出于拉拢,在当时中央政府和地方诸侯斗争激烈的背景下私受诸侯封赏,是违反汉律犯了大忌的,这也让汉景帝刘启很不高兴,并对李广产生了“私党地方诸侯”的怀疑,“故还,赏不行”。李广的赫赫战功不仅没有得到封赏,还成为日后朝廷不加重用,始终不让他领兵超过万人的根源,导致了李广在与匈奴作战的过程中,只能利用有限的兵力长途奔袭,无法像卫青c霍去病那样组织大规模的作战,直捣龙城c封狼居胥c灭敌擒王的不世奇功,只好眼巴巴看着那些比自己能力低c资历浅的同僚和部属拜相封侯,而自己始终“官不过九卿”原地踏步。 二是讷口少言,不善交流沟通。《史记》中说李广“讷口少言,与人居则画地为军陈,射阔狭以饮,专以射为戏”。李广平时很少说话,不善于交流,很少和上级c同僚进行沟通,有时间就与士兵打成一片,经常在一起射箭为戏。《汉书》中说他“恂恂如鄙人,口不能道辞”。李广不但平时沉默寡言,关键时刻更加无话可说,犹如一位固执倔犟的犁地老牛。与李广同时代的霍去病,平时也不爱说话,可是当汉武帝为他建造府邸,并让霍去病前往观看时,霍去病却喊出了“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的壮志豪言,向汉武帝表明了自己忠君报国c将家事置于国事之后的态度,也正因此得到汉武帝的偏爱和重用,为他建功立业创造了机会。而李广一生为国家冲锋陷阵,将生死置之度外,但他从未说出过像霍去病这样的豪迈话语。因此,同样是沉默少言,李广和霍去病在汉武帝的心里就有了质的差别。元狩四年,在汉朝对匈奴的漠北之战中,李广也参与其中,这是他立功封侯的最后机会,可是他却因为迷失道路而在草原上瞎转悠,当卫青派长史质问李广迷路失道的原因,李广愤懑地不仅自己拒绝回答,也不让幕僚向大将军幕府解释。处在这样的环境里,加上缺乏良好的人际关系,最终导致战役失利的罪名自然落到了李广头上。最终李广不堪受辱而自杀,这样不知屈伸的性格与缺乏变通的智慧,导致他未能在争取封侯的道路上走得更远。英雄落幕,无限唏嘘。 三是能力有限,个人能力强,领导能力弱。“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说的就是李广把石头误认为老虎,全神贯注的射了一箭,结果把箭射入了石头之中的故事,这也是关于李广的传说之一。不论传说真伪,单凭这点可以肯定李广的单兵素质是非常厉害的。可是看一个将领的军事才能,是看他的指挥艺术而不是逞匹夫之勇。 晚年的李广作为大将,率军作战,总是败多胜少,基本没有可以用来夸耀的傲人战绩,多的是羞于启齿的败绩。如果说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汉武帝派出四路大军各领一万骑兵出征匈奴时,李广被名声所累受到匈奴单于的重点攻击而全军覆没是时运不济非李广之过,但是后来的频频失利又怎么说呢?曾经担任郡守时,李广亲率百余人追击匈奴射雕者三人。如此没有大局观,是他不能与卫青霍去病相比的主要原因。他镇守一方,保一方安宁应该是可以的。但是率军野战于戈壁沙场,李广的能力是备受质疑的。 太史公司马迁出于对李广的同情和与李广之孙李陵的友情,所以在史记中把李广描写成一位时运不济的悲剧英雄。其实他的悲剧不仅是因为时运,更多的在他的自身的缺陷。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 第六章、霍光很恋权 汉武帝临终前把小儿子刘弗陵扶上皇位,并让霍光c桑弘羊c金日磾,上官桀四人辅政。 其中霍光是武帝格外看重的人。所以还特意差人送霍光一副画《周公辅成王图》,寓意霍光能效仿周公那样辅佐自己的儿子,振兴被他折腾的虚弱的大汉王朝。当然,事实证明霍光也没有辜负刘彻的厚望,确实给大汉王朝带来了中兴。 霍光一生最重要的成就是两件事,一是开创昭宣中兴,二是废了皇帝。其中第二件事让霍光收获了“权臣”这个称号。 霍光对大汉王朝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他是大汉的好臣子,尽心尽力为国家的富强操劳。但他却是一个极度恋权的人,武帝驾崩后,霍光更多的忠于朝廷而不是皇帝个人了。因为他的权力欲让他不得不去挑战封建皇权。历代对霍光的评价都主要是讲霍光中兴之功,却很少提及他的恋权之过。 霍光的恋权主要体现在一下几点。 一c发明内裤 几乎每个人都穿内裤,可是却很少有人知道内裤是霍光发明的。霍光为什么要发明内裤呢? 其实在古代,人们都是不穿内裤的,这样便于拉撒,可是这样也更利于性交。特别是在宫里,皇上身边女人又多。一个不小心就让一个女人麻雀变凤凰。皇帝刘弗陵身子骨弱,在繁育上本没有什么优势。当时的皇后又是霍光的外孙女,所以霍光不希望他将宝贵的精力浪费在其他女子身上,如果刘弗陵专宠上官皇后一人,怀孕的可能性会大大提升。生下来的孩子还是霍光的曾外孙子,又有血缘关系。这样刘家天子是霍家孙子,霍家的权势才能继续巩固。霍光不惜僭越插手皇家私事,打出爱惜皇帝龙体的借口限制佳丽们和昭帝同寝。 一条小小连裆内裤,也不可能真正拦得住。毕竟人是活的,能穿上去也就能脱得下来。可是在大司马大将军这样明显的示意后,意图再也明显不过了。又有哪个后宫女子还敢不要命冒险尝试呢?她们都清楚在掌权者的眼中,她们的命贱如蝼蚁。所以都规规矩矩,不敢对皇帝有任何图谋。这件事情虽小,霍光的恋权之心可见一斑。 二c废昌邑王刘贺。 汉昭帝刘弗陵死时仅二十一岁,没有留下任何子嗣。为什么没有留下子嗣呢?不是都把精力都放到上官皇后那了吗?难得是皇帝有生育障碍?其实不是,刘弗陵死时上官皇后才十四五岁。又不能碰其他女人,没有子嗣也说得过去。但帝国的事业还是要找人继承的。所以霍光找来了汉武帝的孙子c昌邑哀王刘髆的儿子刘贺来当皇帝。可是过了二十七天后刘贺却被霍光废了。罪名是刘贺在当皇帝这段时间内干了一千一百二十件不该干的事。很多人都说是刘贺混账,其实这是霍光的阴谋。 短短的二十七天,一千一百二十件错事,平均一天四十多件错事。这显然是胡编乱造,一个人再混蛋也不至于如此。再说当时作为群臣之首的大司马c大将军博陆侯霍光在做什么呢?为什么不劝谏?放任自由刘贺胡来吗? 其实刘贺来长安时带来很多自己的属臣,这些人算是刘贺的嫡系。他们一到长安就迫不及待上窜下跳,形成一个新的权力集团。权力总是有限的,新的权力集团必定会对旧的权力集团造成挑战而霍光,这个掌握朝廷实际权力的人,与刘贺集团之间必然要发生权力之争。霍光不可能任由权力被分割,在霍光看来刘贺并不是理想的合作者,他和汉昭帝不同,是有很强的自主性的。而刘贺也不可能去重用和信任霍光的,他会认为霍光是自己全面掌握帝国权力的绊脚石。这样就让霍光感到大权旁落的担忧。有人说霍光是为了大汉王朝的前途担忧,不得已废了刘贺。并且在送别已经重新变回昌邑王的刘贺的时候老泪纵横,说道:“臣下宁负大王,不敢对不起国家。” 但是霍光在废刘贺的同时,杀光了随刘贺一起来长安所带来的人,正所谓去其羽翼。说白了,霍光还是怕自己的权力被人分去,所以要斩草除根。所以用“捧杀”的方式结束了刘贺的皇帝生涯。而刘贺也知趣的回到封地去,过起了土皇帝的日子。 三c拥立势单力薄的刘病己为帝 刘贺被赶走后,霍光又得重新考虑皇位的人选了。在历经刘贺的经验教训后,霍光认识到新立之君最好不能有自己的力量,就是说越势单力薄越好,这样的话新皇帝就不得不去依附自己,这样自己的权力宝座就牢牢坐稳了。因此霍光决定拥立无权无势的武帝曾孙,戾太子刘据的孙子刘病己为帝。刘病己在巫蛊之乱时只是一个襁褓中的婴儿,没过过王孙贵胄的生活。虽在巫蛊之乱中侥幸存活,但与皇族无缘,存活民间人生坎坷。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才被霍光看中。 霍光是这样想的。一c刘病己生活在社会底层,虽说是帝王之后王室血脉,但实质上是一个平民。霍光拥立刘病己,让其从麻雀变凤凰。由平民摇身一变成为皇帝,怎么说对霍光也会心存感激,这样霍光在皇帝心中的分量和朝廷的地位自然会进一步提升。二c因巫蛊之乱,刘病己的家人基本都被杀光了,所以没有什么家族势力。这样的人好控制,有利于霍光继续大权独揽。 基于这两点,汉宣帝在霍光在世之时对霍光都表现的十分顺从。可是这也为以后霍氏家族的覆灭埋下了伏笔。 在霍光离世后,霍氏家族的势力或多或少都受到了影响。失去霍光的霍家已没有往昔的地位了,而汉宣帝也知道,铲除霍家势力的时候到了。 所以宣帝在霍光死后,一步一步的削弱霍家的势力,霍氏成员知宣帝对霍氏家族积怨已久,便一不做二不休,密谋发动政变。不料事情败露,霍氏集团被诛戮殆尽,连根拔起。 所以说,一个人在风光无限的时候不要太得意,更不要图一时痛快。还是要为后代多做打算。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 第七章、王莽不是奸贼 王莽,这个终结了西汉王朝的人在中国历史上的名声一直不太好,有一个成语一直是他的代名词——沽名钓誉。立国十五年而灭,时间太短,也使得他和他的新朝被遗忘在两汉之间。 相比起嬴政c曹操这些一流的历史人物,王莽与之相比只能是个二流的人物了。所以人们对他的了解就不是那么清楚了,正是因为不清楚所以对王莽的误解一直没有得到全面的认知。 其实,王莽是一个了不起的人。虽然他做过许多错事,但总的来说他并没有史书上描述的那样糟糕,他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人。及至近代,封建正统思想早已被淘汰。抛开王莽与汉朝王室的恩恩怨怨,人们对王莽的认知逐渐公允。首先是胡适对王莽的称赞:王莽是一千九百年前的社会主义皇帝。 胡适为什么这么说呢?王莽有三项重大的行政措施,一国有,二均产,三废奴。没错,这就是王莽在一千九百年前干的事。那个时候没有《共产党宣言》,没有社会主义。王莽却别出心裁的产生了社会主义思想。 他实行政府控制物价的办法禁止商人囤货居奇,利用政府权力努力平稳物价,增加国库收入。这有点像计划经济。他坚决主张废除奴隶制度,禁止奴婢买卖,这又充满了人道主义和自由主义。并且在新朝,朝廷可以为从事农商业的的人提供低息贷款,以帮助其维持生活。无业游民由官府强制安排工作,以让劳动力充分发挥作用。把山林川泽收归国有,土地回收重新分配。这简直可以说是社会主义的雏形了。 然而我们不经产生疑问?既然如此执政王莽为什么还会亡国身死呢?王莽的失败是其刚愎自用c能力不强导致的,但是他的远见卓识我们却不得不佩服。他是一个敢办事有魄力的人,但同时不会办事的人。 再来看看王莽执政时期所做的几件事,就知道他为什么会失败了。 一c屡次更改币制 王莽一共搞了四次币制改革,平均三年改一次。频繁地变更币制,根本是在扰乱经济秩序。把货币由大改到小,由优改到劣,由重改到轻。无形之中把民众手中的钱财转移到朝廷手中,这样国库收入是增加了,可是老百姓对这样的王朝已经失望透顶了。 二c对匈关系处理失策 汉匈关系无疑是两汉时期最主要的对外关系了,几十年的汉匈战争是两国都深受其害。所以昭宣时期以后,汉王朝对匈奴的政策一改武帝时期的武力征讨,两国又恢复和亲,因此汉匈之间保持了长时间的和平。可王莽却不顾实际,硬生生的要改变这种状态。他让使臣收缴了汉王朝发给匈奴的“匈奴单于玺”,重新颁发“新匈奴单于章”以试图降低匈奴的地位。这本就引起了匈奴的不满,而王莽仍不知改善与匈奴的紧张关系,反而下令分匈奴全国为十五个单于。这明显是要阴谋分裂匈奴,自然引起了匈奴单于的不满。这一导火索直接引发战争,匈奴开始袭扰边境,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这时,王莽又不得不去应付边境战争,对匈战争大量消耗军费,加重了老百姓的负担。最终当农民起义军风起云涌之际,王莽又没有充足的军事实力去镇压他们,导致王朝覆灭。 三c务虚不务实 王莽这个人对名看的非常重,这由他掀起的改名运动中便可窥探一二。 王莽要把匈奴改为“降奴”“恭奴”这种带有明显歧视的称谓。把高句丽要改成“下句丽”,把西域各国的”王”该封为“侯”。人都是好面子的,少数民族也不例外。这当然引起了周边少数民族的抗争,由此引发了本没必要发生的战争。空耗民力c物力c财力。 不仅是对外,对内也是大改特改。更改过去的官名,增加许多新官职使得官制混乱,行政效率低下。 被改的还有地名。改长安为“常安”,这看上去改动不大,倒也没什么。可是有的郡名一年五改,使得官吏和老百姓都不知道自己所在的地方叫什么名字,简直是荒唐。 四c刚愎自用,所用非人 王莽代汉自立之前,声誉显赫,上至皇帝c太皇太后,下至士大夫c平民都对王莽称赞有嘉。过高的声望使得王莽过于自信以至达到自负的程度。 大司马严尤上书建议停止对匈奴的战争,攘外必先安内,首先消灭农民起义军的力量。可王莽非但不听,反而免去了严尤的大司马官职。有人实话实说,告诉王莽农民起义是因为朝廷剥削严重,法令刻苦造成的时,王莽根本听不进去,反而免了说真话人的官职。 如此种种,以致于王莽身边再也没有人为他出谋定计了。在后期的他也怪可怜的,身边无人可用,都是阿谀奉承,见风使舵的奸佞小人。 还有一点不得不说,那就是王莽杀子事件。王莽的次子王获,因为杀了一个奴婢而被他逼迫自杀。有人说这是王莽沽名钓誉,也有人说:虎毒不食子,这更是王莽在废奴这件事上的坚定决心的体现。长子王宇因与王莽政见不合而被赐毒酒。四子因谋杀王莽,预备篡位而被杀。王莽一共干掉了三个儿子,和一个孙子,同样毫不留情。有人说王莽为了名连亲生骨肉都不放过。但有人说王莽是“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最好的践行者。 可惜为政之人只看能力,品行再好于治国理政无关。可惜王莽最后还是失败了,失败者在胜利者书写的历史中当然不会有什么好的形象。就算王莽为人品行端正,有君子风度。但后来人总想着法的去抹黑,何况他又落到了刘家人的手里了。所以王莽留下了迂腐c奸邪的历史形象。 他是一个理想丰满的社会改革者,也是一位恭谦清正c温文尔雅的儒生,却还是一个能力低下的执政者。三者结合,造就了王莽奇特的一生。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 第八章、曹操的无奈 说起三国,必谈曹操。说起曹操,必谈三国。 其实曹操到死都没有看魏蜀吴三国鼎立之势的最终形成,他的一生一直是属于汉朝的。但是因为人们总是习惯把黄巾起义后的东汉时期和西晋统一之前这段时期统称为三国时期。所以曹操就由东汉曹操转变成了三国曹操。 曹操在中国的历史上一直都是白脸奸臣的形象,曹操简直是奸臣的代名词。过去人们在茶馆听评书讲三国,每当听到刘备失败时无不报以同情,长吁短嘘。当听到曹操失败时无不欢欣鼓舞c拍手称快。曹操的传统形象可见一斑。这样的形象在中国维持了大概一千多年。直至新中国成立后,人们对曹操的认知才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变。这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了——毛先生。 曹操是毛点评最多的人物,毛本人对曹操是十分景仰推崇的。也曾把曹操出现在自己的诗中。“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抒发对魏武帝曹操的怀念。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这样一流的帝王毛都说他们“略输文采”和“稍逊风骚”。但是对曹操,毛从未发表过任何指责。 毛曾亲口说过:“曹操是了不起的政治家c军事家,也是个了不起的诗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创立魏国。他改革了东汉的许多恶政,抑制豪强,发展生产,实行屯田制,还督促开荒,推行法治,提倡节俭,使遭受大破坏的社会开始稳定c恢复c发展。”也正因为有领袖的最高指示,所以史学界学者c专家们闻风而动。郭沫若c翦伯赞等著名历史学家纷纷发表文章,从而在1959年形成了一股为曹操翻案之风。1959年8月11日,毛泽东在庐山会议上又说:曹操被骂了一千多年,现在应恢复名誉。自此以后,曹操便被恢复了历史名誉,由篡汉的奸臣摇身一变成为杰出的政治家c军事家c诗人了。就连京剧舞台上的曹操,也在眉心添加了一红点,用以表示好人身份。 为什么要说曹操无奈呢?其实站在曹操的角度来看,在那个群雄割据的乱世之中,要想翦灭群雄统天下就不得不“挟天子以令诸侯”。可是这样就不得不背负“不忠”的骂名。而且,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策略是成功了,但一统天下的事业却失败了,反而落了个“名为汉相,实为汉贼”的名声。 假使汉献帝不是落到曹操手中,而是落到袁绍c袁术c吕布c刘表手中那又怎么样呢?汉献帝依旧是个傀儡,那些军阀那个不是自己打天下的,没有人会把一个乳臭未干的孩子当做天子供奉起来的。那么“名为汉相,实为汉贼”的骂名就落到那个汉献帝的拥有者身上了。 汉献帝在董卓手上时,董卓被骂。汉献帝在曹操手上时,曹操被骂。这个结症就在汉献帝身上,他被谁攥在手上谁就注定被骂,就是这个道理。 不要因为汉献帝被董卓和曹操都挟持过就把董曹二人相提并论。董卓是十足的混蛋,为人残暴,且并无任何利国利民的成就可言。曹操就不同了,他的成就有目共睹。 首先是对待汉室的方面,董卓自行废立,废掉刘辩立刘协。最后又杀死刘辩和他的母亲,对汉室皇族任意杀伐。曹操不同,曹操并没有行过废立之事,并不以好恶任意废立皇帝,所以汉献帝一直是皇帝这点从未改变。对于汉朝皇室,只要不触犯自己的利益,还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其次,董卓把持朝政时滥施暴政,弄得民怨沸腾。最后由袁绍牵头的十八路诸侯公开讨董,天下形势比之前更加混乱了。而曹操把持朝政后,采取积极政策把自己的力量发展壮大。平吕布,剿公孙瓒,灭袁绍,一统中国北方。对结束分裂促进统一是有大功的。 因为汉献帝,曹操背负了汉贼c奸臣的骂名。可是为了平定天下他又不得不“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曾说:“我不在乎天下人怎么看我。”其实并不是他不在乎,谁人不想留一个美名千古流芳。他知道这骂名不是他能改变的了的,不如选择性忽略。这也多多少少体现了他对此的无奈。 还有就是,自始至终都没能完成统一中原的心愿。曹操面对的纷乱局面比其他任何一位一统天下的开国皇帝都艰难很多,汉廷内部反对曹操的力量很大,各地割据势力都十分有实力。曹操没有太多精力去组织开展一场有始有终的统一战争。奈何三国时期人才辈出,谋臣良将多如牛毛。又偏偏遇到了个才华横溢的周瑜周公瑾,阻挡了统一的进程和曹操的雄图大志。(演义有夸张成分,正史记载赤壁之战是周瑜的杰作,与诸葛亮关系不大)让曹操至死不能“不见九州同”。 赤壁战前,天下诸侯只有江东孙权c西凉韩遂马超c汉中张鲁c益州刘璋和一个刘备。赤壁战后曹操虽元气大伤,但韩遂马超张鲁最后都被曹操所灭,至于刘璋更是不值一提。曹操的实力是直接碾压这些人的。可以说,只要赤壁之战打赢孙刘联军,也就无人再是曹操对手了,横扫环宇不过是时间问题。 可天公不作美,流行的瘟疫大大降低了部队的作战能力,再加上北方士兵不习水战等其他种种不利因素。赤壁大败,火光之中“樯橹灰飞烟灭”。曹操无奈,统一的阻力太大了,失败也是在所难免的。 曹操在《龟虽寿》中写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从黄巾起义算起,到平定中国北方。这个时期,花去了曹操近三十年的时间。岁月已经把他的壮志豪情消磨的差不多了,他也发出了“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的感叹。 人老了,豪情不在。面对衰老的自己,不可推卸的骂名和如此艰难的天下形势。曹操也只是深深地无奈。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 第九章、走下神坛的诸葛亮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诸葛亮一直是智者和忠臣的化身。这主要是因为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把诸葛亮刻画的太过于美好了。当然演义或多或少的误导了人们的认知,然而真正的诸葛亮其实并不那么聪明,也不那么忠诚。那我们就来看看去掉罗贯中为他精心披上的外衣后的诸葛亮是怎么样的。 诸葛亮被人们津津乐道的那些神机妙算的谋略比如“草船借箭”c“借东风”c“三气周瑜”“六出祁山”等,被人们传颂着。 但史实证明,草船借箭是孙权的计策。借东风和气周瑜本来就是虚构的,至于六出祁山,基本没占到曹魏什么便宜。 首先说说诸葛亮的智谋,我们从三件事上分析。 一c赤壁之战 在中国人的概念中,诸葛亮是赤壁大战的绝对主角。其实不然,赤壁之战的主角只有两个人,那就是周瑜和曹操。赤壁大战不仅是北方士族集团与江东士族集团的较量,也是曹操和周瑜的较量,他们二位分别是作战双方的核心。诸葛亮在这里的作用根本就不突出。 有人不仅要问,孙权呢?刘备呢?他们怎么被忽略了,他们怎么不是核心? 其实根据当时的形势就可以分析得出。孙刘联军其实是以孙吴为主的,刘备所带领的部队本来就是已被曹操击溃的败军。且人数不过两万,这当中还有刘琦的一万人马。所以刘备当不了孙刘联军这个家的。至于孙权,当时只有二十六岁。年纪尚轻,经验不足。所以战争的指挥者只能是周瑜了。 赤壁战后,孙刘之间不可避免的产生了分歧。周瑜曾不免担忧的给孙权说“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c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并建议软禁刘备。其中也未提及诸葛亮,或许在周瑜眼中诸葛亮并非厉害角色,无需担忧。 所以说,诸葛亮在赤壁大战中并没有显示出过人的谋略。 二c六出祁山伐魏 诸葛亮本人擅长政务而非军事,这也是为什么当初刘备取西川时带的是凤雏庞统而不是卧龙孔明的主要原因了。 在当时魏强蜀弱的情况下,诸葛亮执意北伐。不顾实际情况,空耗蜀国国力。不发挥自己的长处修内政充实蜀国国力,而是一味北伐疲民弱国。 天下九州,曹魏独占六个,而蜀汉只有一个。实力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上,要不是诸葛亮早死使得北伐停止,以蜀国的国力能和曹魏耗多久呢? 当十七岁的刘禅问诸葛亮:“尚父,我们实力弱小,且魏国从未主动挑衅,而你却总是先动手打人家,为什么?”诸葛亮说:“陛下今年才十七,正值青春年少而老臣已经老了,再不北伐怕没机会了。” 一代人只能做一代人的事,北伐时机并不成熟,为什么不大力发展内政,给后人打下北伐基础呢?明知“益州疲弊”还要执意北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并不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该做的事,也说明诸葛亮缺乏远见。 三c用人失策 马谡失街亭是诸葛亮的败笔,这一点众所周知。 在军事用人方面,其实不仅仅是错用马谡。还有赵云c魏延。在北伐战争中,可以很明显的看到,蜀国的人才稀缺。赵云死时,诸葛亮只是默然落泪,而张飞之子张苞死时诸葛亮是失声痛哭。因为诸葛亮深知年轻将领对蜀国未来发展的重要性,蜀国的未来还要靠这些年轻人。 北伐赵云也参与了,但是未受重用,一直以偏师的角色出现。魏延虽自始至终参与北伐,但诸葛亮对其也是采取“不可不用,不可大用”的办法,使魏延难以展示才能。即使在死后,仍不把军权交给魏延。而是交给一个奸佞的小人扬仪手中,让其带军撤回成都。 蜀军出一次川不容易,第六次出祁山却因诸葛亮之死而终止。当魏延听到撤军命令时,不置可否的说了句:“丞相虽然死了,但我还在,我仍可以带领大军作战,怎能因为一个人的离去而荒废了天下大事呢?” 或许在诸葛亮心中,一切事情都要亲力亲为,对其他人不放心。 在任用行政人员时,然而蜀汉因为继承了旧制,主要人才渠道依靠荆州系,就是随刘备入川的那帮人。在益州一直是排挤益州本土的豪族士族,基本无视益州本土的巨大实力和潜力,未能从官职制度上位他们开拓入仕的途径,从而造成蜀汉中,后期人才严重匮乏,大致出现“蜀中无大将,蜀中无良臣”的局面,这是蜀汉政权最先灭亡重要因素之一。 诸葛亮在用人方面也是差的远的。 再说就是忠诚了,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可以说是忠臣的楷模了。白帝城托孤的事几乎是家喻户晓的,可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被刘备白帝城托孤的还有赵云。赵云一直是刘备的贴身保镖,在某种程度上是比关羽c张飞更值得信任的人。赵云对刘备来说,就是家臣。刘备对赵云说了什么,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分两次托孤明显是对诸葛亮的不信任。三国演义为了充分体现刘备和诸葛亮的君臣佳话,才将另一次托孤没有写出来。 后来在诸葛亮死后,刘禅取消了丞相职位的设置,诸葛亮的继任者蒋琬并没有继承诸葛亮的职位。也说明刘禅对诸葛亮的禁忌犹在。 刘备死后,刘禅让诸葛亮开府治事。从此以后“蜀中之事,咸决于亮”,一直到诸葛亮死后,刘禅才有了真正的权力。这一点像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皇室只是象征,由相行使权力。 诸葛亮难道不是一个独霸朝纲的人吗?明显是的。三国演义中,为了刻画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伟大忠臣形象,罗贯中只得把刘禅的形象刻画的昏庸无能,以一个接近弱智的人的形象出现。这样也就为诸葛亮的权臣形象做了改动,让人以为诸葛亮这样做是迫不得已的。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 第十章、被低估的伟大帝王杨坚 隋文帝杨坚,大隋王朝的开国皇帝,著名亡国之君隋炀帝杨广的父亲。但比起儿子杨广来,他的知名度并不高。可是他的功绩比起秦皇汉武c唐宗宋祖都不相上下,甚至有盖过这些人的趋势。 因为隋朝命短的原因,这个朝代显得不突出。不像秦汉c唐宋c明清那样显现。经常容易一笔带过,不管是官方教科书还是民间史书都是这样。 再者,隋文帝把皇位传给次子杨广,后来隋炀帝杨广倒行逆施,昏庸无道,横征暴敛,以至于百姓怨声载道,人人对其恨之入骨。自然,也使得他老爸隋文帝的形象也变差了。隋炀帝坑了隋文帝,也坑了隋朝,隋朝给人留下的印象就是残暴无道。那也使得伟大的开皇之治没有文景之治c贞观之治及康乾盛世被人铭记。 隋文帝这个人是了不起的,无论是从政治c文化c经济c军事c外交方面来说都是非常厉害的。隋文帝是历史上第一位禁止宦官c外戚和女人干政的皇帝。不但明令不允许太监参与朝政,甚至连太监读书识字也是不允许的,也不允许外戚干政执掌朝政大权,即便是与文帝始终夫妻恩爱的独孤皇后,文帝也只允许她提意见,不允许她直接干预国家大事,对太监c外戚c后妃执法极严,稍有违背本分即以国法处置毫不留情。这样是帝王,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是十分少见的。 在他登基以后,便在中央推行三省六部制,又将地方的州c郡c县三级制改为州c县两级制,简化官制以减少冗官冗员,提高地方行政效率。地方官吏概由中央任免,由此巩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来之不易的统一局面。 一改北周法律的混乱残暴,制定《开皇律》。《开皇律》将原来的宫刑c车裂c枭首等残酷刑法予以废除。减去死罪八十一条,流罪一百五十四条,徒c杖等罪千余条,。 刑罚也分为死c流c徒c杖c笞五种。之后的中国刑法,不管是《唐律》还是《大明律》都基本是这个套路。而且《开皇律》还规定一概不用灭族刑,这在动不动就要诛族的封建社会是很难能可贵的。 文化方面,隋文帝对汉文化的发展传承起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为春秋c汉代的文化典籍因五胡乱华几百年来的混战,大多焚毁c遗失大半,公元583年隋文帝下诏求书,以奖赏的方式鼓励民间献书,故而隋时的藏书量是中国历代最多的。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隋文帝其家族曾被北周赐姓普六茹,杨坚也称普六茹坚,小字那罗延。北周本来就不是汉人政权,所以对汉文化就不太重视。 无论是北齐还是北周,北朝的上层贵族曾经一度热衷于鲜卑化与西胡化。虽然北周武帝亲政之后,认识到汉化的重要性开始倡导汉化。但由于北周武帝早逝,北周的汉化进程一度搁浅。隋文帝创建隋朝后立即恢复了自己的汉姓,立即力行汉化。这对于从小生活在鲜卑文化影响中的普六茹坚来说并不容易,需要很大的魄力。 五胡乱华,中华大地分崩离析,一片狼藉。然而汉文明并未从此走向衰亡,反而在唐宋时期大放异彩,究其根本,隋文帝杨坚居功至伟。 很多人都不知道,中国公认最强盛的大唐盛世其实都没有隋朝富裕,这主要是得益于隋文帝的经济政策。农业方面,推行均田制,将豪强手里依附的人口解放出来,大大提升了国家的劳动力,也充分调动贫苦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整顿户籍,实行了“大索貌阅法”要求官吏经常检查人口,根据相貌来检查户口,使编户大增。而国家掌管的纳税人口数量也就增多,从而增加税收充实国库。 整顿货币,统一度量衡。由繁化简,使市场交易更加便捷。这也使隋文帝时期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银行——柜坊,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这是世界上最早的银行雏形,在人类金融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意义,开创了新纪元。大力倡导节约,减少对下层民众的剥削激发民众生产热情,这些都是隋朝富庶与强盛的原因。 军事方面,成就也是相当伟大的。从秦至今,要说真正意义结束百年乱世,并成功统一中国的人,只有嬴政c杨坚c司马炎c忽必烈四个人做到了。这些人或多或少都沾了先辈的光,才得以在军事上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但除了司马炎以外,其余三个人都是永远较为可观的军事才能的。 隋文帝对内首先废掉梁国,扩展隋的版图。其次出兵灭陈,实现南北统一。然而陈旧境自长江南岸到岭南,各地的士族c土豪们四处起兵叛变。并自称皇帝c大都督,聚众多至数万,少也有几千。他们攻陷州县,杀害地方官,甚至把他们抽肠割肉,残忍至极。杨坚派遣大将杨素率兵剿伐,一路入山区,一路沿海岸,击破各地叛军。隋用兵不过数月,陈旧境全部平定。 更多的原因是由于隋的制度得到多数民众的认同拥戴。出兵南下,武力统一,也打击了南方士族豪强积累已久的恶势力,使南北统一进一步趋于稳定,成功结束了中国两百多年的大分裂。 对外,隋文帝的北击突厥,打击了游牧帝国的嚣张,解除了帝国来自北方的巨大军事威胁,同时也稳定了东亚局势。为隋朝发展乃至中国后世安稳发展奠定了牢固基础。 外交方面,隋文帝本人被突厥尊为“天可汗”,也就是说隋朝皇帝还是突厥名义上的君主,这也是是中华天子兼异族国君的首例。第一次使琉球归附中国,成为中国的藩属。使中国在几百年饱受胡人欺凌,尊严尽丧的情况下,重新找到大国自信。 开凿大运河,废九品中正制,实行科举制。这些都是隋文帝的手笔,并且科举制度一直沿用到清末,大运河则到今天仍在发挥作用。 当然,人总是不完美的。隋文帝好猜忌苛察,容易听信谗言,到了晚年也曾犯过滥杀大臣的错误。他脾气暴躁,也多次在朝堂上打死人。但是,作为一代帝王,他的杰出是无可非议的。他所做的事情体现了他的远见,他才是正真的雄才大略,千古一帝。 可惜每谈论伟大帝王时,杨坚却被人们常常忽略。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 第十一章、急政而非暴政的杨广 说起隋炀帝杨广,人们印象中就会出现这样一个形象——大暴君。 若要是给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帝王以差劲程度为标准排个名次,杨广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名。 在普遍认知中,杨广有这么几个特点。一是好色,他奸污母妃,喜好搜罗民间绝色美女以供玩乐。二是好战,征讨契丹,三次远征高句丽,出兵琉球。三是残暴,说他弑父杀兄屠戮弟侄。四是滥用民力,复长城c修东都c凿运河c水殿龙舟下江南。 关于杨广的荒淫,唐代时所修的史书记载,杨广命侍从特制一种仅可睡卧一人的狭窄车厢,称之为“御女车”专用于奸污搜来的处女。然而事实是,杨广的后宫除原配萧皇后以外只有七个妃子。这在古代帝王中,算是很少的了。 他仅有四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如果她荒淫而临幸了许多女人的话,那为什么这些女人没有被编入后宫之中呢?难道杨广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子女流落民间吗?这些女人也为什么没能给他生育呢?而且杨广也没有把这些女人杀掉,她们完全有条件给杨广生育子女。但却没有一个子女是杨广继位后出生的,只能说这根本是虚构捏造的。 比起生儿育女五十五个的康熙大帝,杨广的好色之说根本经不起推敲。完全是李唐王朝的抹黑捏造,以体现自己王朝的合法性。 其实说杨广好战是不对的,没有那个帝王希望自己的国家周边存在潜在的军事威胁。他的对外战争并非没有道理,他错就错在急战上。杨广是将青海纳入中国版图的第一人,也是出兵征服琉球的第一人。他在军事上是了不起的,可就是太急了。 征高句丽是对的,当时的高句丽已经是个军事强国了,并且威逼中土。对中国来说,这个威胁迟早要铲除掉的,这也是为什么后来李世民和他儿子李治非要拿下高句丽不可的原因。 高句丽可是军事强国,要征服它可不容易。这种不顾民力c动摇国本的对高句丽的战争就真的大错特错了。后来的事实证明,三征高句丽的损失使隋朝军队元气大伤。这也是隋军最后无力平定国内起义叛乱,最终导致亡国的重要导火索。当有人建议杨广“深根固本,为社稷之计”劝杨广退兵时,杨广却坚定的说:“不为后世忧也”。表示一定要在他手上解决高句丽这个难题,也正是他的急切害了他,害了隋朝。 还有就是“弑父杀兄”的罪名,至于隋文帝怎么死的,一直都说是杨广害死的。正史上记载,杨广得知隋文帝病危,就写信给杨素询问文帝后事和自己登基的事该怎么处理,送信的人误将信交给了文帝,文帝看后大怒,遂对杨广大为不满。 再加上杨广非礼母妃宣华夫人的事被文帝知晓,文帝更是要以长子杨勇替换杨广做继承人。杨广怕文帝对己不利,便命亲信张衡将文帝杀死。 之前讲过,杨广好色是虚造的。所以他根本不可能在大权未在手的重要时刻,去奸污一个比他大一辈的女人。再者,隋末民变中,反对势力如火如荼,但却没有一个人以弑父这一鼓动性极高的罪名对杨广进行声讨。 更何况自文帝病危后,朝廷的实际权力已经在杨广手中了。大臣们也懂得“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把队都站到了皇太子杨广这一边。那时的文帝只是一个没有权力,靠数日子活着的病人。即使他真的对杨广有什么不满,也已造不成威胁了。聪明的杨广又怎么会愚蠢的去杀掉对自己构不成任何威胁的父亲,落下不孝的骂名,受人以把柄呢? 至于杀兄,杨广是干了没错,且证据确凿。但杀兄和弑父相比,显然后者的罪名更重。在中国古代,杀兄的帝王屡见不鲜。比如曹丕c李世民c赵光义c朱棣c雍正。“无情最是帝王家”,皇室杀兄算不上什么大不了的事。这根本不是什么致命的罪名。 再就是滥用民力了,后世说杨广迁都洛阳是嫌弃大兴(隋时长安叫大兴)城太小,为了满足自己的玩乐不惜征调二百万民夫去营造东都洛阳。这一点根本是胡说,就隋唐时期的形势而言,洛阳在政治c军事c经济上的重要性是超过大兴的。唐朝时洛阳就作为东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武则天的武周政权的都城就是洛阳,难道唐朝皇帝经营东都和武则天定都洛阳也是为了玩乐吗? 在建造东都的同时,杨广又下令修运河,建造龙舟等各类船舰万艘。还派出男丁一百二十万修复长城。十年间,征发民力不下一千万人次。其实不管是修东都c凿运河c复长城。这些工程对国家都是利大于弊的,可是把这些工程在同一时期进行的话,明显是弊大于利的,甚至可以说是大错特错的。 杨广太急了,步子迈的太大了。有些事只能用走,可是他非要用跑。或许是不想活在父亲杨坚的阴影下吧,他太想证明自己了,太想建立空前绝后的事业了。修东都c凿运河c立科举c征高丽c复长城c弱豪强尽显文治武功。然而要把这么大这么多的事业在一代人的手中完成,几乎是不可能的。 从父亲杨坚手中接来的明明是一个强盛c富庶的国家,可短短十四年后,战乱c贫穷又再度降临华夏大地。再好的底子也经不起他这么透支,所以杨广被称为有史以来最大的败家子。 东都洛阳的重要功能在唐朝得以体现,大运河一直影响着中国的经济c交通,科举影响了中国后半段的封建社会。可惜隋朝亡了都看不到这些工程的作用的发挥,这些工程都在后世发挥着重要作用。要是他能缓一缓把步调放慢,隋朝的国祚不会只有仅仅的三十八年。 所以说,说杨广暴政是不对的。他就是太急了,这个教训这也教会我们一件事,做事不能太急。正所谓:欲速则不达。急则生乱。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 第十二章、篡位的李世民 唐朝的建立者是李渊,但大多数人总会觉得是李世民。因为李世民在唐朝的建立中发挥了的作用最大,所以无论是他的父亲李渊还是他的大哥李建成都显得有些暗淡。 李渊一直都被刻画成一个平庸和没主见的老好人形象,好像是沾了儿子的光才坐上皇帝宝座的。李建成更是以奸诈c狠毒c无功的形象存在着,是他的咄咄逼人才迫使李世民不得不下手杀了他的。 然而事实是这样的吗?显然不是的。李渊这个人做了仅九年皇帝,虽没有值得夸耀的文治武功,但却是中国古代开国皇帝中最短时间统一天下的,他以三万人的家底起事而终有天下。李建成也是历代开国太子中的佼佼者,他的军功c政建比同为开国太子的扶苏c刘盈c杨勇c朱标都优秀的多,也亲自带兵为李唐王朝建立过功勋。 自从玄武门之变后,虽然李世民“顺理成章”的成为皇太子,并在几个月后正式成为皇帝,但是李世民深知自己的皇位来路不正。毕竟“逼父弑兄”这种不孝不仁的做法很难让天下人心服口服。 于是李世民就开始命人有意的撰改史书,为自己谋得一个好形象。主要通过以下三点,为自己的谋反进行开脱。 其一就是晋阳起兵,李唐王朝的就是晋阳起兵。晋阳起兵是在李家化家为国,反隋自立进占长安的建唐过程中的,这其中起主要作用的到底是谁呢?史书上一直都说是李世民。 史书记载,晋阳县令刘文静和晋阳宫监裴寂都是李世民的好朋友。李世民就和刘文静密谋起兵。起兵反隋的计策谋定好后,李渊还并不知情。李世民想实情相告,又担心李渊不听。李世民私下找到裴寂商议,裴寂就选了晋阳宫的几个美女,乘李渊喝醉酒之后,陪他过夜。然后,裴寂把李世民的谋划告诉了李渊,李渊大惊。裴寂便以私侍宫女为要挟,逼迫李渊下决心起兵。李世民乘机向李渊汇报了整个计划。李渊开始时坚决不同意,还表示要把李世民送去报官。过一会儿李渊还是答应了起兵,对李世民说:“我爱护你,怎么忍心去告发你呢!” 这明显是想说,李渊并无反隋自立之心,相比于儿子李世民并无豪杰气概。晋阳起兵唱主角的完全是李世民,李渊只是一个糊里糊涂走上造反道路的人而已。李世民更是李渊走上“革命道路”的引路人。 其实正是李渊精心准备多时,筹划了晋阳起兵,将监视他的隋朝官吏耍得团团转;并通过和李密c突厥两方的外交手段,使得唐军再无后顾之忧;同时一路大肆封官许愿,以过人政治手腕近乎完整收服了整个关陇集团,方能势如破竹直取长安。 后世名声大噪的李世民此时一路随军征战,尚未政治独当一面,功劳贡献不过和太子李建成相当。 但李世民把自己刻画成事件的主角,无非是想告诉世人:天下是我说要打的,没有我哪里来的天下,所以我坐天下是理所应当的。 其二就是诋毁李建成。史载,当李渊知道太子李建成的死讯后,问裴寂等人该怎么处理时,萧瑀和陈叔达说:“建成与元吉本来就没有参与举义兵反抗隋朝的谋略,又没有为天下立下功劳。他们嫉妒秦王功劳大,威望高,便一起策划奸邪的阴谋。现在,秦王已经声讨并诛杀了他们,秦王功盖宇宙,天下归心,陛下如果能够决定立他为太子,将国家大事委托于他,就不会再生事端了。”高祖说:“好!这正是我素来的心愿啊。” 其实,李建成并非没有建树。只是相比于战功卓著的李世民,显得不出众罢了。 晋阳起兵后,面对李渊表现出的“叛乱”。西河守将却多次向隋朝廷表忠心,表示要挡住了李渊西取长安的道路,于是李渊派遣李建成前去平定西河,结果李建成只用了九天就平定了西河。这一战明显的展现了李建成的军事才华。 还有守潼关c平山贼c防突厥c擒斩刘黑闼平定山东等,这些都是李建成的功劳。或许李渊觉得太子作为皇位继承人,更应该身在朝中运筹帷幄而不是率军在战场上与敌搏杀的缘故吧,李建成的军功确实不如弟弟李世民,但这怎么能证明他在建唐的过程中一无是处呢?抹黑李建成无非是李世民想展现一副“能者居之”的姿态。 其三就是军功,在唐朝平定天下的过程中,大的战役主要包括秦王李世民率军平定薛举c薛仁杲父子c刘武周c王世充c窦建德c刘黑闼的战争,李孝恭c李靖平定萧铣c辅公祏的战争,吴王杜伏威平定李子通c林士弘的战争,太子李建成平定刘黑闼的战争。 但唐朝官方史书却这样描述,唐的统一战争是李世民一手策划的,即使不是李世民亲自参与指挥的战争,战争的指挥者和重要参与者也会被描述成与李世民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的人。俨然一副没有李世民就不可能有大唐江山的架势,一定程度上夸大李世民的军功。好像是告诉世人:江山是我打下来的,就应当我来做皇帝。 后世史书将李渊起兵建唐的功劳几乎归功于李世民,而李建成的功劳更是只字未提。民间流传的小说《隋唐演义》中说李建成政治c军事c文采皆不如李世民。还是害死罗成的大反派,其实罗成这个人物本身就是虚构的。目的就是凸显李建成的卑鄙c恶毒形象,为李世民篡位披上合法的外衣。 正是如此,所以从古至今,无论史学家还是普通民众对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通过不孝不仁的不正当手段夺取皇位的行为持理解c同情甚至赞赏的态度。 但究其本质,李世民终抹不去篡位的污点。这也是李世民的一块心病,所以他不惜通过贬低父亲和抹黑大哥的办法来树立一个少年英才c文韬武略c舍我其谁的英雄形象,尽量为自己的罪行谋取同情,以增强自己继位的合法性。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 第十三章、很有作为的李治 唐高宗李治,大唐帝国的第三任皇帝,中国古代唯一一位正统女皇帝武则天的丈夫。 他由父亲手中接过江山,经过三十四年的帝王生涯后,最后又把江山交给妻子手中。因夹在李世民和武则天这两个重量级帝王的中间,李治多少显现的有些平庸。很多人都认为他很懦弱c平庸,甚至不解为什么李世民要将皇位传给李治,就连毛泽东评也说李世民是“聪明一世,懵懂一时”。以至于江山易主,女皇出世,大唐江山险些覆灭。 其实,李世民并没有选错人,作为皇帝的李治无疑是优秀的。他聪慧勤政,内政和外交方面都是很有作为的,并非影视剧中所描述的懦弱c昏聩形象。 晚年的李世民不听劝告,大兴土木c两征高句丽。军事上虽然取得了一些胜利,但得不偿失。军费耗资巨额,民不聊生,以至于激化了阶级矛盾,结果引发农民起义。李治正式登基后立即下令:“罢辽东之役及诸土木之功。”以缓解社会矛盾,平抚农民起义。并在李世民死后,就把太宗朝时的三日一朝改为一日一朝,在执政方面比李世民还要勤勉。 李治统治期间,国家经济持续发展,全国人口数量从贞观二十二年(648年)的360万户,增加到永徽三年(652年)380万户。这足以说明当时百姓安居乐业,社会稳定。在面对执政后期的经济和财政危机时,也出台了一系列对应措施,虽未解决危机但却有力的遏制了危机的进一步深化。 和四处征战的父亲李世民一样,李治也喜欢东征西讨。通过平定漠北c出征西域c出兵辽东,灭亡高句丽等多次对外用兵,也使得在高宗一朝,唐朝的疆域面积达到了极盛的地步。昏懦的皇帝是不可能有这种胆量和作为的。 其次,在消灭元老大臣增强自身权力方面来看,李治也是高明的政治能手。 刚继位时的李治不过二十一岁,无论是能力还是威望都是显然不足的,这就不得不重用那些元老大臣,可是当李治羽翼已丰的时候就觉得很多事情受到元老派的掣肘,不能趁己心意,便想除去这个绊脚石。 于是李治采取了一个改立皇后的举动,一则把武则天这个政治能手推了上来;二则成功制造了武则天和元老派的矛盾 李治之所以把武则天立为皇后,并不是因为爱情。“无情最是帝王家”,在最“无情”的“帝王家”里长大的李治能有多多情呢?李治更是看重了武则天的政治能力。其实李治心里清楚,以武则天的身份为皇后,肯定会引起元老们的反对。这样也就制造了外戚和重臣之间的矛盾,他要借外戚的手除掉这些元老们。打破士族势力的威胁,从而直接掌握政权。 谈李治总是绕不开武则天这个人,有人说武则天的得势是因为李治,这点没错。要是没有李治二度召武则天入宫的话,她可能会做一辈子尼姑,更谈不上以后的改朝称帝了。 李治委托政事于武则天,虽然心甘情愿,但也不是完全放任。更何况,他还常常会命令皇太子监国,代他处理国政,而不是完全地依赖武则天一个人。在高宗一朝三十四年的时间里,李治一直都是掌握帝国最终决定权的人,他的地位是谁都取代不了的。即使武则天很强势,在当时还拥有一定的权力,但对李治还是得听命的,她的权力还不足以对李家天下造成什么重大威胁。毕竟天下姓李,她的权力都是来源于李治。 至于李治为什么心甘情愿要给武则天权力呢?主要是两点。 一c要对付朝中元老派 后世受正统观念的影响,为了维护李治的形象就把诛杀大臣的罪名都怪罪到武则天的头上。其实褚遂良也好长孙无忌也罢,元老派大臣都是李治铁了心要除去的。这些人都是李治除掉的,或者说是李治借武则天之手除掉的。元老派大臣们自持经验丰富c德高望重,又仗有先皇遗命,时常有如长辈之姿教导李治。然而,没有人愿意受压制。毕竟这褚遂良和长孙无忌两位是李世民临死时留给李治的顾命大臣,更何况,长孙无忌还是李治的亲舅舅。自己亲自动手有失偏颇,还会落下一个坏名声。 武则天一直是李治手中刀,在与元老派的斗争中,要是胜了自然最好。要是败了,无非把罪过都推到武则天身上,李治再除掉武则天顺便赢得元老派的支持。李治也是很腹黑的,腹黑的高明,以至于被人们低估。 二c李治身体欠佳,力不从心 到执政中后期,李治经常头晕目眩,影响处理政务。武皇后乘机开始参与国家大事。也正是因为李治的健康状况不佳,越来越多的事都得依仗武则天了。 自从李治死后,武则天的权力愈发膨胀。不但废立皇帝,还最终索性直接自己当皇帝。 李治是真的没有想到,他死时已经五十八岁的武则天会在七年后自立称帝。亏他还在死后下令“军国大事有不能决断者,请天后处理决断。”也正是他低估武后野心的缘故,使得大唐江山一夜之间变成大周江山。 武则天是奇人,对亲生骨肉冷血无情毫无母性。母亲抢儿子的皇位这种事,中国历史上也就这么一回,世所罕见,这也怨不得李治糊涂。 李世民毕生励精图治,开创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给儿子留下了一个殷实的家底。所以很多人认为李治只不过是一个坐享其成的“富二代”,依仗着父亲的原因才坐上这盛世之主的位子,从而忽视了他对这盛世所作出的贡献。 更是因为古代封建社会男权主义思想严重,女性的社会地位很低。所以人们对于一个被女人夺走江山的李治,总会有看不起的。这也形成了李治懦弱c惧内的妻奴形象。 这些评价都是有失公允的,我们应该清楚的知道李治的真面目,不为固有观念所左右认知。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 第十四章、自私的黄巢 作为著名的农民起义军领袖,黄巢是与陈胜吴广c朱元璋c李自成齐名的人物。 在中国,人们对于农民起义都给予很高的评价,赞扬他们敢于反抗的精神,因“义”而起兵。并且产生关于他们的民间小说。虽然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只有朱元璋一个人成功了,但是对于那些没有成功的,人们多半报以同情的态度。 因为人们都清楚,要不是被逼无奈迫不得已,没有人会去冒险提着脑袋去干“造反”的勾当。对于这一类人,人们总是想到水泊梁山上的林冲c武松或者是隋唐演义中秦叔宝c程咬金这样的侠义人物。 在中国封建社会影响较大的几个农民起义运动中,论学识其首领们都不及黄巢。陈胜吴广是农民,大字不识几个;赤眉c绿林都是饥民,文化水平低;黄巾军的张角不过是个迷鬼信神的半文盲。瓦岗寨的翟让还是朱元璋(朱元璋的文化水平是成年以后才慢慢提升上去的)c李自成都没有很高的学识。但黄巢与他们却不同,他不仅是起义军领袖,还是一位诗人,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这在农民起义军领袖中很少见。 黄巢的学识无疑是比较高的。论学识,黄巢还去长安考过科举呢!虽屡考不中,但并不代表他学识浅薄。能上科举考场,怎么的也有点才华的。 论动机,黄巢并不是走投无路,更多的是为自己的泄私愤。 陈胜吴广是因为延误日期,横竖都是一个死,不如死之前拼一把,所以选择揭竿而起。新朝末年的赤眉c绿林起义是由饥民组织起来的,要是肚子能吃饱,谁还去起义呢?。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更是因为连年天灾,再加上朝廷压迫导致的。瓦岗寨的翟让是因为犯了法,再加上民众对隋朝剥削的不满。元末农民起义,是元朝蒙古人欺压汉人太甚。李自成是因为身有命案,且明朝已经腐败透顶,所以举兵起事的。 总而言之,起义军的领袖人物都是在当朝活不下去的情况下,才选择造反的。可是黄巢却不是因为被逼,唐王朝并没有让他活不下去。 黄巢出身于世代以贩卖私盐为业的家庭,家境十分富足。在那个“盐铁官营”的封建社会,贩盐可谓是暴利行业,不愁生活没有着落。 本可以安稳c富足的做一个富家翁,但是黄巢却放弃安定c放弃财富而选择了起义。黄巢的起义动机,更多的是为了报复社会。 当年,最后一次科举考试名落孙山后,黄巢满怀愤恨地写了一首《不第后赋菊》,诗云:“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尽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这是一首充满杀气的诗,仿佛是在对李唐王朝c在对科举制度说:“等着吧,我终有扬名立万的一天,到那个时候我要攻破长安,让身披黄金铠甲的士兵占领这座城市,让一切都由我掌控。”就像赫鲁晓夫说的那句“我们要将你们埋葬”一样,表现着自己的憎恨。 科举考场的频频失利以及整个社会的黑暗和吏治的腐败,使他不仅对李唐王朝益发不满,也引发了他对所处的时代产生不满。也使黄巢产生了极端的复仇心理,使他在后来的战争中对社会不加选择地实施了破坏政策。 黄巢起义后,起义军所到之处,无不受到来自起义军的破坏和屠杀。黄巢在攻占广州后,下令制造屠城血案c劫掠财货,屠杀回教徒c基督教徒c犹太人及平民共12万人。 在粮食不够的情况下,他发明了一种名为“巨舂”的石制的机器,将活人粉碎,以人肉作军粮,供应他围城部队,以保证他起义军的战斗力。 胜利攻占长安后,出于报复心理,黄巢下令对唐宗室c公卿士族实行严厉的镇压政策,史料记载“杀唐宗室在长安者无遗”。宰相豆卢瑑c崔沆及左仆射于琮c右仆射刘邺c太子少师裴谂等藏匿民间,被义军搜出后“皆杀之”,一个都不放过。 在长安做皇帝时有人题诗讥讽黄巢不会做皇帝,因为查不出作者索性把长安城中三千多无辜的儒生都砍了头。杀了这么多儒生的根本原因是在于黄巢打心底看不起儒生,虽然自己曾经也身为儒生,参加科举。但是如今的自己敢于反抗,不像这些儒生,只敢动动嘴皮子嘟囔,甘做李唐王朝的顺民。 在黄巢称帝后,士兵则比明火执杖的强盗还要可恶的在长安街头杀人越货,争抢美女,殴打平民,到处扰民。但黄巢对士兵的行为采取默许的态度,继续放纵他们,最终导致自己民心尽失。在黄巢眼中,长安城的百姓和那些儒生一样,都是顺民,都该死。 黄巢攻克长安之后,并不去消灭分镇关中的唐朝禁军,乘胜追击逃跑的唐僖宗,最后被唐军卷土重来击败。也并不约束士兵,收拢民心。并不是黄巢目光短浅,贪图一时之乐。其实在他心里,做不做皇帝并不重要。难道自幼饱读诗书c精通史事的黄巢不知道养虎为患的道理?不知道“得民心者得天下”吗?显然不是,他就是想搞破坏,从而获得心理上的愉悦。或者说,这种仇恨已经让他迷失了。 最终,他完成了自己当年的壮志豪情。“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因为唐军进城后百姓都夹道欢迎,黄巢做出了惨无人道的决定,屠城! 大长安,最终被败退的黄巢带着强烈的报复心理,下令放火烧城。于是长安城在熊熊烈火中燃烧殆尽,一座具有千年历史的古城,千年的历史积淀,就这样化为灰烬,从此长安城与首都这个称号无缘。 自起义的十余年间,黄巢走一路害一路,给人民带来无穷的灾难。为此老百姓口中流传着一条谚语,足以说明老百姓对他的愤恨“黄巢杀人八百万——劫数难逃。” 黄巢为一己私愤,抱着仇恨社会的心里。打破憎恨旧社会,却又不开创个新社会。到头来不过是彰显自己的个人英雄主义,一种只顾自己情感,不管他人感受的错误做法。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 第十五章、政治家苏轼 在中国提及苏轼,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苏轼那杰出的文学造诣使他犹如一颗璀璨的明星,在文学的天空上闪闪发亮,光彩夺目。 他与父亲c弟弟合称为“三苏”却是三人之中文学造诣最高的。不管是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还是与著名爱国词人辛弃疾并称“苏辛”,都是苏在前。如果说李白是诗界的王者,那么苏轼就是词界的至尊。 他的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极其善长书法,为“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对于作画,尤为擅墨竹c怪石c枯木等。在美食方面也造诣颇深,发明创造了许多美食,而最著名的就是以他名号命名的美食“东坡肉”。 人们都知道苏轼是北宋乃至整个中国古代颇负盛名文学家c书法家c画家。但却不知苏轼也是一位政治家,并且相当杰出。 在以王安石为首的变法派和司马光主导的守旧派之间,苏轼认为王安石的变法操之过急于民不利,因而不加入变法派,也不同意司马光的墨守成规而不加入守旧派。因而政治生涯坎坷不平,一生也未入主中枢受重用。 在当时的朝廷上,要么是新派要么就是旧派。它们之间相互攻击,双方都本着“非我派类,其心必异”的思想,对非本部势力大加排挤,苏轼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受尽排挤,接连被贬的。 苏轼既没有王安石的激进盲目,也没有司马光的固执迂腐。相比于这两位大政治家,都能扬长避短,苏轼的政治远见可见一斑了。 因受两党排挤,所以苏轼一直在地方为官,一连任职许多地方。每到一地他都爱护百姓c居官清正c为民兴利除弊,政绩颇多,深得百姓爱戴。就像他《密州出猎》中所写的“为报倾城随太守”一样,百姓都愿跟随他c拥护他。 苏轼一生虽任职多地,但政绩最多的是在杭州太守任上。他带领民众浚治运河,方便交通,便利灌溉,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他还上书朝廷请求振济浙西七州,救了大量贫苦灾民。自捐黄金50两,建造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家公立医院“安乐坊”并传授自身所学医术,提高当地医疗水平,在三年内医愈千余人。 苏轼在杭州最大的政绩莫过于修建“苏公堤”了。由于当时西湖长期没有疏浚,淤塞过半,以致湖水逐渐干涸,湖中长满野草。既大煞风景也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于是苏轼下令动用民工二十余万,疏浚茅山c盐桥二河c修六井c筑西湖堤。后来继任的太守林希将其命名为“苏公堤”。 堤上有映波c锁澜c望山c压堤c东浦c跨虹六桥,其景古朴典雅美不胜收,是“西湖十景”之首。也正是因为苏轼的治理,使得西湖得以以美景之名传于世。杭州也因此有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称。 改任徐州期间,黄河泛滥,徐州城下水深二丈八尺九寸,水患严重。城中有钱人准备出城逃难,也导致百姓人心惶惶。为了稳定民心,苏轼亲自坐镇城门,并且下令禁止任何人出城。自己一直亲临城上抗洪一线,带领军民抗洪,甚至夜宿于城上。为防洪水入徐州,修筑木岸,筑高徐州城。随后筑起百丈长堤,抵御洪水。苏轼的徐州抗洪使他更受百姓爱戴,也受到神宗奖谕。 苏轼的爱民之情是发自内心的,并不是为了维护自己清官c好官的形象的。在他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之时,仅为黄州团练副使,虽然官小位卑但苏轼依然挂怀民间疾苦,不改赤子之心。 他痛感当地杀婴恶习,开办育婴堂,募集民间善款,救活了一大批弃儿。 在惠州,向太守建议捐资修建惠州东c西两座铁索桥,方便居民出行。在岭南等地打凿东坡井,解决当地百姓饮水问题。 不仅是行政民生,在军事方面苏轼也有所作为。杭州太守任上,他率兵平定盗贼,维护一方安宁。在登州时像朝廷上书《登州召还议水军状》,要求长时间固定驻军,多多教习水军,以用来加强海防建设防范海盗骚扰,上书得到皇帝的批准。在定州时,为增强边防力量,奏请弓箭社入户以巩固边防。此举充分发挥了边关百姓擅射的优势,发给百姓弓箭,人人皆兵。这对于“重文轻武”的宋朝来说,更进一步的增强了抵御外来侵略的力量。 到晚年时,年已六十二岁的苏轼再遭旧党迫害,被贬送到了偏僻荒凉的海南岛儋州(今海南儋县)。当时的海南岛可不是现在的旅游胜地,据说在宋朝,那是只有流放犯才去的地方。而放逐海南则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也就相当于英国人把罪犯流放到美洲大陆一样。 但苏轼却把海南当做第二故乡,他不仅将自己的医学c农业方面的知识传授给当地百姓,推动当地社会发展,还设坛讲学,大兴教育,以致海南第一个进士符确就是他的亲传弟子。因为有鼎鼎大名的东坡居士在这里办学堂c介学风,所以有许多文人雅士不远千里追至儋州,求学于他。这也使中原文化大量进入海南c影响海南,使海南这个“化外之地”诞生了具有本土特色的儋州文化。 直到今天,海南还流传着苏轼的许多传说,视他为教化海南的第一人。把苏轼看作是儋州文化的开拓者c播种人,对他怀有深深的崇敬。 苏轼一生都在地方为官,且官职最大不过太守,要以地位论,实在不能称之为“政治家”。但是苏轼却有着王安石c司马光等政治家都不及的高瞻远瞩c坦荡胸怀c坚毅果敢,因而笔者将其称之为政治家。 他的文章千古流芳,世所敬仰。以致于人们只晓得文人苏轼,却记不得好官苏轼。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 第十六章、司马光是庸臣 关于司马光,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他“砸缸救友”和主持编撰《资治通鉴》这两个故事了。 不错,“司马光砸缸”在中国家喻户晓,司马光则是留给世人以“神童”的形象。他不辞辛苦,历经十九年主持编撰的《资治通鉴》涵盖十六朝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历史。为史学界c文学界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他为人孝顺父母c友爱兄弟c忠君报国c取信于人,又恭敬节俭c温良谦恭c博学多才c刚正不阿。儒家更是把司马光奉为圣人,与孔子c孟子并称为儒家三圣。 司马光是当时很多人追捧的对象,许多人都崇拜他c敬仰他。可是他却是大宋王朝的掘墓人,以致外族南侵,大宋王朝偏安江南一隅。也使得自靖康之后一直到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前的这段时间内,汉族一直饱受少数民族压迫,抬不起头。 如若司马光一直专心治学c修身养性,足使他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一个好名声,可与司马迁c朱熹一样成为文人楷模。可是他偏偏要参与政治,误了自己误了国家。 宋朝在中国历史上一直都是以“弱宋”的形象存在的,宋朝是许多中国人都瞧不起的朝代。究其原因就是由赵匡胤所制定的“重文轻武”“强干弱枝”的国策所致。赵匡胤以武将身份篡夺皇位,自然担心有人向他一样黄袍加身。所以对武将和地方多加限制,以维稳统治。 可是到了宋朝中期,五代十国的乱局早已归入历史,正统观念又重新树立起来并且深入人心。赵宋王朝再也不用像开国初期那样对武将防的太紧,对地方限制太多,以致国防实力羸弱屡遭外族入侵而不能敌。 到宋神宗即位后,宋朝财政亏空严重。广大农民也因受不了豪强兼并c高利盘剥和朝廷赋税徭役的加重,在多地暴动反抗。再加上西夏c契丹屡屡犯边,大宋王朝正值内外忧患c积贫积弱c内外交困之际。神宗便对先代所制定的“祖宗之法”产生了怀疑,有意变法以壮大宋朝实力。 所以力排众议大胆任用王安石开启了历史有名的王安石变法。众所周知,王安石变法一直以来都受到极大的争议。当然笔者也承认王安石变法过于急躁,存在着很多问题和不足。但是任何人都不可否认王安石变法的确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这在当时是有目共睹的。 可是司马光却装作没有意识到大宋王朝这巨大的危机,坚决反对变法。他反对的借口有两个,一是:祖宗之法不可变;二是:说王安石变法把本该属于百姓的财富强行掠夺到了国库,容易激起民变。 第一句话便足以证明他的迂腐,不知变通的愚庸。要知道世事无常变化万千,不同时代要有不同时代的治法,怎么可以墨守成规呢? 王安石的思想大致是“国本位”,认为国弱则民定弱,所以要首先让国家强大起来,再谈人民福祉。而司马光认为“民本位”国家不应太过扰民。 可后来的事实证明,王安石的做法是对的。 王安石变法失败后,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重掌朝政,变法尽遭废除。北宋又陷入了积贫积弱的困境,以致于金兵长驱直入南下入侵,灭亡北宋王朝。正所谓“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北宋的皇族c官吏c百姓都惨遭羞辱c抢夺和屠杀。王朝百年来积累的财富珠宝c古董字画都被掠夺一空,百年的繁荣毁于一旦。司马光的“民本位”不但没有得到实现,反而害国害民。 在宋神宗去世后,变法和变法派都失去了这强而有力的政治保障。新皇帝年幼,司马光得到高太后赏识重用,执掌朝政,俨然成为大臣之首。他上台后立马下令废除了王安石变法的所有内容,无论好坏。只是为了那一句“祖宗之法不可变”。 司马光掌握朝政大权之后,开展了针对当年改革派一系列的打击报复,甚至是同情改革派的中间人士也遭到了打击,如苏轼只是认为王安石变法有可取之处,并非皆不可取,就遭到了无情的打击。无论是好人坏人,还是百姓还是官员,只要是支持或同情王安石变法的,全部受到了严酷的迫害。 对于反对变法的,无论好坏一概重用。这也使一批阿谀奉承c见风使舵的奸佞小人得以趁机上位。特别是他重用了以蔡京为代表的一大批奸臣。使得从此之后的北宋朝堂之上乌烟瘴气,朝纲混乱,再也没有人有心思去心忧天下百姓的疾苦,只是争权夺利相互攻击。 宋神宗和王安石十几年的心血,被全部废除!复兴无望,本因丧子之痛卧病在床的王安石听到此消息后,更是沉重的打击,最终痛苦万分离开人世! 司马光的这些做法这也使得朝中再也无人敢提变法事宜,富国强兵成为一个向往而又禁忌的话题。司马光对变法派做的太绝,以致于两派之间水火不容,大宋王朝内部党争不断升级。再也没有精力解决国内矛盾与外敌入侵,北宋就这样一步一步坐以待毙走向灭亡。 要说对内残酷镇压变法派也就算了,对外更是献媚退让。变法之后的宋兵战斗力大有提高,宋神宗和王安石也都想试试变法的成效。于是出兵西夏,一来是为了拉长战略纵深,保整个西北的安全。二来大宋王朝一直没有产马的地方,西夏的草原正好可以为宋朝产马。 可是司马光竟然在与西夏并无军事冲突的和平情况下,把宋神宗和王安石时期夺取的西夏之地退还给了西夏!想用以德报怨c主动示好的方式换求大宋西北边境长期的和平稳定。可怜大宋众多将士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土地就这样被无情出卖,白白送人。 司马光只是一个迂腐的读书人,凭借自己的勤劳刻苦使自己得到史学大家之名。在国势已经到了刻不容缓之境地,他仍坚持宗法及伦理纲常治国。 司马光是有那么一点小聪明不错,但绝不是一位能安邦定国的政治家,比起王安石,他显得浅薄庸碌而刚愎自用。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 第十七章、赵构并不昏庸 宋高宗赵构,南宋王朝的开国皇帝。大概了解中国历史的人中,有极多人都看不起赵构,认为他软弱无能c昏庸无道c贪生怕死c畏敌如虎。特别是杀害了民族英雄岳飞,和重用奸相秦桧。 然而赵构真的昏庸无能吗?一个昏庸无能的人怎么会肩负起一个王朝的半壁江山呢?其实说他胆怯无能是不公道的。 靖康元年正月,金兵南下入侵北宋,攻至东京开封城下时。北宋朝廷向金求和,金人要求以亲王c宰相为人质,方可退兵。当时是亲王的赵构,得知金人提出的条件后,自告奋勇的站了出来,不计较个人生命危险,前往敌营甘为人质。在金营的十余天里,面对金人的盛气凌人和威逼赵构不为之所动,保持着自己的人格尊严。可见他并不是生来就对金心存畏惧,只是后来的形势让他丧失了他原先有的骨气。 要说赵构,也是厉害。面对国仇家恨,他却以委曲求全代替了一腔热血。如此忍性,实不多见。我们不妨看看当时赵构所面临的形势。 北宋灭亡后,赵构在南京重建大宋王朝,面对金的军事威胁,也启用了大量主战派比如宗泽c岳飞c韩世忠c吴玠c刘光世c张俊等抵御外悔。但连年战事,军费开支巨大,而这个新建立的政权并没有雄厚的家底。于是不得已向农民征了辽饷,农民不堪重负,爆发了多次农民起义。再又为了剿灭农民起义,又征了练饷。 这样外患未除而内乱又起,对王朝的命运不见得是件好事。此时的赵构不得不重新考虑自己的内外政策,尽量让宋朝的统治更为持久。 在当时,最好的选择就是金人讲和,而赵构也是这样做的。战场上巨额的财务来源,只能从老百姓身上搜刮得来。在国家动荡,内忧外患的南宋初年,赵构清楚的知道,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一旦爆发,南宋将永远失去统治权,金人要是趁机南下,宋朝连仅剩的半壁江山也难以保全。面对这样的局势,赵构决定向金议和。议和不仅可以减轻外部威胁,也减轻了朝廷和农民的负担,使朝廷有足够的精力去平定农民起义。而减轻负担后的农民也就不起义了,内部也就稳定了。但是这么做有一个代价,就是很没有尊严,而且显得赵构胆小无能畏敌如虎。然而中国人一直讲究“大丈夫能屈能伸”,确实赵构成功的做到了这一点,不得不佩服。 这不是软弱,这是权衡利弊后作出的妥协。何况在中国,“攘外必先安内”一直是屡试不爽的方法。赵构这样做无可厚非。 李清照嘲笑赵构,写下了“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千古名句。不得不说,这完全是妇人之见。事情未到不可挽回的地步,怎么能轻易孤注一掷呢?这样只能是让金人得到好处,成功的灭亡整个宋朝占领全部汉地。政治家有政治家的思维,这就是很多文人墨客很难在政治上大有作为的原因。 打仗是要靠钱的,没钱只能打败仗。在赵构执政期间,大力发展农业和海外贸易以拓展财源。在赵构的努力下,民众生活也算得上安居乐业,南宋的轻工业c文化产业c外贸c金融都非常繁荣,为应对北伐战争提供了经济保障。然而赵构却一直没有北伐,与金保持着和平。或许是避敌锋芒,或许是时机尚未成熟再或者是赵构已经麻木,他最终没有为民族大义去报国仇家恨。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是南宋诗人林升讽刺南宋统治者的苟且偷安,不思进取的诗句。我们不妨这样设想,倘若后来的南宋统治者能北伐中原,收复故土的话,赵构的历史形象或许会能更好一点。史书上会说赵构是如何韬光养晦如何忍受屈辱,置个人荣辱于不顾,为国家的长久大计牺牲自我。可惜,后来的统治者一代不如一代,这是大宋王朝的悲剧,也是赵构的悲剧。 再就是杀岳飞,这是赵构人生最大的污点,永远无法洗清的骂名。岳飞的死确实值得同情,有人认为杀岳飞其实是赵构在自毁长城,为了向金献媚。其实不然,杀岳飞是多方面考虑的 主要原因有三点,使赵构下定决心杀岳飞。 一c岳飞兵权过大 在南北宋交替的乱世中,出现了许多抗金武装。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就如岳飞“岳家军”c韩世忠的“韩家军”c刘光世的“刘家军”等。这些军队的士兵,绝大多数都是只知有主帅不知有朝廷的军队。这对中央政府无疑是个威胁,再加上岳飞连败金兵声名鹊起,投靠的人越来越多,壮大速度十分惊人,已经达到功高震主的地步了。这是赵构担心在意的。 再者赵构决议议和,也不再需要一位军事奇才为他北伐中原了。岳飞在赵构眼中显然是威胁大于用处,何况宋朝一直是防范武将的。 二c抗金最坚决,名气最大 岳飞的《满江红》里写到“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用以表明自己北伐驱金的决心。正是这坚定决心害了他,他的主战主张与赵构的“议和”策略完全背道而驰,也使得赵构不喜欢他。 更是因为岳飞名气大,所以枪打出头鸟。一来杀鸡儆猴,让韩世忠等人心生敬畏。二来杀岳飞就更能体南宋议和的诚心。 三c缺乏政治头脑 岳飞曾上书赵构,干预立储。虽然初心是好的,但犯了武将的忌讳。还有就是不给皇帝面子,赵构为了取得武将对“议和”的支持,对武将升官赐爵进行拉拢,唯有岳飞坚决抵制丝毫不给赵构面子。 还有就是迎二圣,更是提纸惹鬼,触碰赵构的底线。二圣要是回来了,赵构的处境是何等尴尬,岳飞实在是缺乏考虑。 杀了岳飞不但可以去退敌患,还可以去隐患,失一人而保全一君一国一朝,这笔买卖是划算。所以以“莫须有”的罪名杀死了岳飞。“莫须有”的真正含义是不需要有理由而不是书上说的大概有。 赵构也不是糊涂蛋,只是思维方式是以自己和自己的王朝为先考虑的。因此满身污泥,背负了许多骂名。他不是个好人,但勉强算个好皇帝。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 第十八章、无奈的万历皇帝 万历皇帝朱翊钧干了一件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事,那就是连续二十八年不上朝。这件事“彪炳史册”成为了万历皇帝的专利,也是万历皇帝“昏庸”的最佳见证。 明朝自朱元璋c朱棣后,后来的皇帝一个比一个昏庸,有差点被宫女勒死的,有封自己为大将军到处作怪的,有连续几十年不上朝的,有喜欢干木匠活,爱上自己奶娘的。总之千奇百怪,奇葩频出。在中国各朝各代中都很难找到与之相似的朝代。要是以皇帝浑蛋程度排名的话,相信明朝绝对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名。 后世普遍认为“明亡始于神宗”,神宗就是万历皇帝。因为明朝末代皇帝崇祯帝为人努力为政勤勉,所以普遍遭到同情,人们难免有些为崇祯开脱把罪名都怪到万历头上了。但比起那些糊涂蛋皇帝们,万历皇帝似乎并不糊涂,更像是在装糊涂。“怠政”更多的是一种有意的无奈之举。为什么怎么说呢? 一个皇帝要是真的什么都不干,那权力早都旁落了。可是万历虽然不上一朝,但明廷既无后宫干政也无宦官干政更没有权臣c奸臣摄政,万历皇帝自始至终都是大权在握的统治者。这足以说明,万历还是在治理这个国家着的,不上朝并不代表他不治国理政。 万历皇帝既然治国理政,那又为何不出宫门c不理朝政c不郊c不庙c不朝c不见c不批c不讲。摆出一副万事不理的样子呢?原因有三。 其一是身体不好,万历年纪轻轻就经常“头晕目眩”c“身体发软”c“目疾足痛”,足痛的原因是两腿不等长。后来病症程度越来越严重,尤其是后期,已经是精神恍惚步履艰难了,连耳朵都近乎失聪。他身体的糟糕并非虚报,在陵墓的建造上也能看出端倪。万历帝二十二岁的时候,就已经着手安排自己陵地寝宫的建造,并屡次视察与过问陵寝的建造情况。这足以证明,万历的身体状况糟糕程度,有随时驾鹤西去的可能。想做一个勤勉之君励精图治的条件是不具备的。 其二就是张居正事件打击过重。执政初期的万历励精图治,有一代明君之范,但自从张居正事件后,万历彻头彻尾的变了。变得荒于政事,犬马声色起来了。 张居正生前是万历的内阁首辅兼老师,国家的一切事物万历都依仗张居正,对张居正言听计从,奉若神明信赖有嘉。可是在张居正死后而万历逐渐成年亲政之际,在别人的揭发之下,万历发现了他最为尊重和景仰的老师私底下干了不少见不得人的勾当。 张居正口口声声圣人之言,经常教导训诫自己,可他却是这样令自己失望。万历感觉自己被最信赖的人欺骗了,而这种滋味一定不好受。在张居正事件后,万历的信仰开始动摇了。在张居正的教导下想做一个好皇帝的想法出现了危机,只要是张居正过去教自己的,无论对错,万历心里都产生了怀疑。怀疑的不仅仅是自己的目标,更是他依赖的官僚集团。这么信任的张居正都能骗自己,那其他人人肯定不用多说。 说到这有人不经产生疑问,不朝c不庙c不讲是因为万历皇帝身体残疾,两条腿一长一短有碍天子威严这可以理解。大明王朝是朱家的,张居正身为一个外人,所作所为让万历失望是在所难免的,但也不至于让万历放弃自己的国家呀!可是不批复大臣上奏的奏折,也不进行人事任免。以致于政府人员空缺严重,政府机关陷入瘫痪。这是他深为后人所诟病的地方,辩解不了的吧。 这就是万历“怠政”的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原因。其实,明末官僚队伍中党派林立,门户之争日盛一日,互相倾轧争权夺利。东林党c宣党c昆党c齐党c浙党等,党派众多派系复杂。这些人在朝堂上七嘴八舌,大多数都是以自己所在的派系利益为主,在这种情况下上朝议事不过是徒增烦恼,浪费时间根本没有效率。身为皇帝的万历看在眼里烦在心里,他打心底讨厌这些官僚可是又无能为力。索性眼不见心不烦,宣布“静摄”不再上朝,大家都少见面,这样做也有效的缓解了派系斗争。 至于不批复奏折,这样说过于笼统。万历皇帝要是不批复奏折,哪来“万历三大征”的完全胜利呢?只是大量他认为没必要不重要的奏折他都一律不予批复,造成了他不批的懒惰形象。 万历批复奏折是看质量的,那些无关紧要可有可无的奏折一般都是置之不理。对待紧急重要的奏折,万历也会表现出重视的态度。只是无关紧要的太多太多,正真有用的太少太少,所以造成了万历皇帝极少批阅奏折的现象。 前面说到明末派系斗争严重,官员上奏的奏折大多数都是揭发告状之类的,以求皇帝撑腰来壮大派系力量。这类的奏折万历不批,就是不偏袒任何一个派系,不让任何派系得势。这种做法虽然显得皇帝懒惰,但是不失一种手段。 至于说不任命大臣,导致政府机构瘫痪等罪名也是有待商榷的。万历深知“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道理,当官的都是为己敛财,少一些当官的也就少一些贪官。再说,大臣们举荐的官员都是有私心的,这也是他削弱官僚集团的一种方法。虽然可笑,但也说明他别有用心。其三就是对党争充满厌恶。 虽然从张居正事件以后,万历开始荒废政事。大明王朝在张居正手里好不容易得来“万历中兴”就这样由盛转衰。但是,万历皇帝要是勤勤恳恳,或许大明王朝更要提前灭亡几十年。严重的党争导致政府办事效率低下,官员们都是自私自利,这样的王朝岂能长久。 万历皇帝无疑是固执偏激的,做法太过任性了。但他并非碌碌无为之主,只是他所面临的党争局面太过严重且他本人也没有朱元璋和朱棣那样的雄才大略,这也使他难以成为一代英主。若执政在明朝前期,想必也是一代守成之君。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 第二十章、可怜又可恨的崇祯帝 崇祯皇帝朱由检可以说是中国历朝历代中有实权的末代皇帝中最受人同情的了。 因为崇祯励精图治c勤勉政事苦苦支撑大明王朝十七年。所以人们普遍认为,造成明朝灭亡的罪魁祸首不是崇祯。只是明朝积重难返,无力回天。 其实明末虽然弊病丛生,但也不至于这么快灭亡。很大原因就是因为崇祯的错误施政,使大明王朝过快的灭亡。同情崇祯的人只是看到崇祯勤政c不近酒色的一面,可却忘了崇祯刚愎自用c刻薄寡恩c生性多疑c过于古板的一面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崇祯虽然勤勤恳恳,洁身自好有着优秀帝王应有的人格品质,但是却没有优秀帝王应有的雄才大略。没有雄才大略也没关系,但却频频失政却让他加速明朝灭亡也让他成为了亡国之君。他在执政期间共做了四件错事。 一c过早的铲除魏忠贤 铲除魏忠贤一直是崇祯被人所称道的英明之举,怎么能是错事呢? 铲除魏忠贤看似英明实则愚蠢。魏忠贤虽然不是什么好人,但是不可否认魏忠贤确实是一个非常称职的领导。他维护大局c知人善任c赏罚分明,在魏忠贤把持朝政期间,国内稳定,辽东任命袁崇焕主事。边关虽时有战事,但国家并无大的动荡,这和那些迂腐无能又沽名钓誉的明末文官相比,魏忠贤绝对是皇帝治国理政的好帮手。在当时的情况下,去掉魏忠贤无疑是自断臂膀。 崇祯以为大明不振是因为阉党把持朝政,所以杀了魏忠贤,后来却发现肃清阉党并没有使大明王朝重振雄风,反而比之前更加混乱了。显然,问题不在阉党身上。崇祯后来对此是清楚的,这也是崇祯后期又继续重用宦官的原因。因为他也是清楚的,宦官比文官更可靠。 宦官把皇帝当主子,因为宦官知道自己只能依靠皇帝,因此他们忠心耿耿。而文官却把皇帝当老板,老板死了可以再换一个。魏忠贤虽然权倾朝野,可终究还是个阉人,他是不会使大明灭亡的。从太监陪崇祯死,文官集体投降李自成就可以看得出文官是多么的不可靠。 只是宦官因为生理缺陷总是遭人看不起而文官纸笔在手,掌握舆论撰写历史,所以宦官总是被描述的坏蛋透顶。所以人们“一致”认为,杀宦官除阉党是百利而无一害的“好事”。其实未必,还得看形势而论。 二c刚愎自用的实行错误的征税政策,引发农民起义 “明亡于流寇”一句话道出了明朝灭亡的真正症结所在。没错,满清虽然骁勇善战是明朝的一个巨大威胁,但相比庞大的明朝毕竟实力逊色很多,即使在军事较量上屡占上风,但想要打到北京一举灭亡明朝则显然是不现实的。由李自成攻破北京可以看出,最终打败明朝的不是满清而是农民起义军。虽然农民军在后期大量腐化,被满清消灭继而取而代之,但农民军在明朝灭亡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不可小觑。而农民起义军正是在崇祯年间大量兴起的。 因为气候原因,整个明末时期始终伴随着旱灾c寒流c蝗灾c水灾c鼠疫c瘟疫等,百姓原本就生活艰辛,可是崇祯不管不顾硬要从百姓身上搜刮财富。崇祯三年,强征“辽饷”,亩加征银三厘。部分农民不堪重负,纷纷暴动起义。 面对农民起义,崇祯不得不采取镇压手段,可镇压又需要钱。所以,崇祯十年,明廷为镇压农民叛乱,开征“剿饷”,每年加派银三百三十余万两。后来又加派练饷,每年征银七百三十余万两。这样做不仅没有使农民起义得到平息,沉重的赋税让农民纷纷参与到起义中去,剿匪反而越剿越多,使明朝得不偿失。 崇祯十年,兵部尚书杨嗣昌提出“四正六隅,十面张网”策略,限制农民军的流动性,各个击破,最后歼灭。此举在两年内颇见成效。张献忠兵败降明,李自成遭遇洪承畴c孙传庭的埋伏被击溃,带着刘宗敏等残部仅十七人躲到陕西的商山中。此时国内也暂时稳定,可是崇祯仍不吸取教训,农民军打到那里,废三饷就实施到那里的行为已经足以说明百姓是因为“三饷”而被逼作乱的。可崇祯不顾现实情况,控制收复那里,三饷就收到那里。此举也使李自成c张献忠得以得到继续获得农民支持,在短时间内重新卷土重来,直至攻入北京灭亡明朝。 三c不知变通,就虚避实 李自成曾在兵临北京城下时,派在昌平投降的太监杜勋入城与崇祯帝进行秘密谈判。李自成提出的条件为:一c请崇祯皇帝封李自成为王,将西北划归李自成管治;二c朝廷须拨给农民军军饷纹银一百万两,农民军立刻退守河南;三c农民军不听朝廷调遣,不接受皇帝召见,但农民军愿意为朝廷平定其它农民起义军,并愿意派兵阻止关外的清兵南下。 不管李自成出于什么目的,但不得不说这样的条件对崇祯和明朝来说无疑是一笔划算的买卖。李自成要是履行承诺,对明朝来说不但匪患暂时平息,外患得到治理江山也得到了喘息的机会。倘若李自成假心假意另有打算那也无妨,此时吴三桂正率兵勤王,由山海关向北京赶来。以谈判为契机,拖延李自成入城时间,也足使李自成丧失先机,吴三桂赶来后北京城内实力大增,到那时鹿死谁手胜负也未可知。 可是,崇祯一拖再拖c犹犹豫豫不表明态度惹恼了李自成。崇祯觉得自己以皇帝身份与匪讲和,有失皇家威仪,所以失掉了最后翻盘的机会。当然,李自成也不会给他再给机会了。 四c嗜杀寡恩,专断多疑 在崇祯执政十七年里,崇祯从未信任过任何人。前面说过,袁崇焕之死虽然很大程度都是袁崇焕自找的。可是在当时的情况下,只是关押就已经足够了,千不该万不该杀了袁崇焕。就算杀也不应该凌迟处死,袁崇焕再怎么说也是为朝廷立过大功的人。手段如此残忍,让整个辽东官兵都丧失对明朝的信心和平定满清的决心了。 不仅是手握重兵的将领,朝臣们也得不到崇祯的信任。崇祯在位的十七年中,他换了五十位内阁大学士,杀死两个内阁首辅。于是本来有希望的朝政在大臣们的集体沉默中慢慢失去挽救之机,一步一步走向沉沦,这个王朝是彻底凉了。可是崇祯到死都说“朕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和“诸臣误我”的论调。仍然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 崇祯的以上四点足使明朝加快灭亡步伐,明亡他难辞其咎。后世都同情崇祯皇帝,连同明朝的敌人李自成和满清都对崇祯报以同情。李自成攻破北京后下令厚葬了崇祯,并说崇祯不是昏庸的皇帝,只是手底下的大臣们太不是东西了。满清更是打着“为崇祯报仇”的旗号入主中原的,对崇祯的评价也算高。 可正是因为崇祯执政能力不强而又偏偏勤勤恳恳,励精图治,使得明朝灭亡的速度进一步加快。崇祯志大才疏,虽然道德操守方面是个好皇帝,但执政方面却是个可恨平庸皇帝。勤劳加平庸,因此我们可以以“庸碌”来形容崇祯。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 二十一章、命运多舛的吴三桂 提起吴三桂,人们就想起“汉奸”这个词。冠之以“大汉奸吴三桂”之名称呼。吴三桂的形象是反复无常c背信弃义的小人形象。 可是,笔者得说吴三桂是时代悲剧的产物,是悲剧式的人物。他要么生于明要么生于清,可惜他生在了明末清初这个乱世,要不定能成为国家的杰出人才。纵使不是英雄豪杰但汉奸这个罪名过于言重。 大众普遍认为吴三桂一生叛明c叛顺c叛清,是三国吕布式的反复无常小人。这根本就是冤枉。 吴三桂生于军事世家,年少时便跟随父亲c舅父征战沙场,能文能武可谓年少得志。每与清军对阵,吴三桂拼命冲杀,勇猛异常。凭借过人的军事才能,三十几岁时就已经是手握重兵的辽东总兵了,在山海关独当一面。但毕竟大明王朝气数已尽,一个小小的吴三桂还是挽救不了明朝灭亡的趋势。 在关外清兵的频频打击下,明朝损失严重,败亡之势日渐明显。自从袁崇焕被冤杀后,辽东诸将人心惶惶,都发出了“以督师之忠,尚不能自免,我辈在此何为?”的感叹,纷纷叛明投清。然吴三桂不为所动,一直坚持民族大义。变节投清的部属长官都向吴三桂写劝降信,都被吴三桂拒绝了。当时能做到这一点,吴三桂不可谓不忠。 直到一六四四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皇帝自缢殉国,大明王朝宣告灭亡。吴三桂都是大明王朝的人,并没有任何变节行为。 然而,大明亡了,崇祯皇帝已经死了,吴三桂已经失去了效忠的对象了。而接受了李自成的条件,选择归顺李自成不能说是变节,时代不同了,难道要吴三桂带领手下的将士去为那个已经走入历史的王朝殉葬吗?归顺李自成这一举动不是叛明。 可是后来吴三桂又站到了李自成的对立面,因此又多了一个叛顺的恶名。 吴三桂答应归顺李自成后,由山海关启程前往北京面见李自成。在去京的路上得知农民军在北京城里大肆抢掠,拷打明官的行为后大失所望。特别是在得知父亲被打,爱妾被淫的消息后更是怒发冲冠。此时的吴三桂心里已经摸清农民军只是一群乌合之众,人臣的本分使他又燃起了复辟明朝的想法,于是返回山海关,拒绝投靠李自成。可见此时此刻,他还是明臣啊! 投靠李自成的想法遂作废,且吴三桂也没有与李自成见面,进行正式归顺。之前只是通过使者之口表示归顺意愿。所以说他叛顺也是不成立的,既未归顺,何来背叛。 回到山海关的吴三桂深知自己实力弱小,无奈之下向作战多年的敌人乞师击李,即借清兵攻打李自成。并且以明臣的身份打出“复君父之仇”的旗号。只可惜“一片石大战”后,吴三桂在与农民军的交战中元气大伤。而此时狡诈腹黑多尔衮利用吴三桂所处的两难局面,逼迫吴三桂放弃联清击李的政策而彻底归顺清朝。吴三桂无奈,只得答应。但更多的是卧薪尝胆,意图东山再起卷土重来。 有人说吴三桂归顺满清后,对农民军和明朝残余势力血腥镇压,甘为满人走狗,忘了自己是汉人。其实这种说法也是不对的。 首先,对待农民军,吴三桂是一定要赶尽杀绝的,不管是作为明臣还是清臣,农民军都是吴三桂必须消灭的。借清军之手消灭农民军本来就是吴三桂复辟明朝的一个策略。 其次就是对待南明政权了,有人说既然吴三桂是被迫成为“汉奸”投靠了满清,那为何对待南明政权也是铁血无情呢? 其实刚开始,,吴三桂仍与南明政权保持着一定的联系。对南京的福王政权,甚至表示过:“不忍一矢相加遗”。可是南明内部政权林立党争不断,内讧不已,搜刮掠夺,无意抗清让吴三桂大失所望,朱家皇族尚且如此,我等人臣又抱什么希望呢? 于是吴三桂开始反复表明自己“矢忠新朝”了,他对复明已经不再抱有希望了。虽然南明政权与吴三桂之前效忠的大明王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这两个政权是有这本质的区别的。更何况他在此前已经委身满清了,不效忠南明政权也说的过去。再者,南明那种政权也不值得去效忠。 身为清臣的吴三桂无疑是忠诚的,他打完李自成后打张献忠,先后平定重庆c成都等两川重镇。南征云贵,攻打南明最后一个政权桂王永历政权,为清王朝统一中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当时洪承畴告诉吴三桂不要把南明消灭完,免得兔死狗烹。可是吴三桂不听,他认为自己既然已经身为清臣就应该为上分忧,怎么能耍小聪明为自己打小算盘呢!吴三桂对清无私,此举不可谓不忠。 可是吴三桂后来又举兵反清了,这使他有背负了叛清的恶名。 吴三桂叛清实出于被迫,当年多尔衮开出丰厚的条件:钱财c爵位c土地,应有尽有。答应给汉人降将划地封王,世袭罔替。可是到了康熙手里,乱世已定天下太平,于是清廷出尔反尔,要将这些特权收回。面对清廷的步步紧逼,吴三桂只得举兵叛乱。更何况清廷杀了吴三桂之子吴应熊和吴三桂之孙吴世霖,让吴三桂再也没有回头的机会。于是吴三桂一不做二不休,在六十七岁高龄登基称帝,与清廷分庭抗礼水火不容。 最后吴三桂病重而亡,反清宣告失败。康熙皇帝以胜利者的姿态说吴三桂:背累朝豢养之恩,逞一旦鸱张之势,横行凶逆,涂炭生灵,理法难容,神人共愤。让吴三桂,更加“臭名昭著”。 足见世人说吴三桂的三叛反复无常是不对的。吴三桂没有叛明也没有叛顺,他仅仅只是叛清而已,而且还是被逼的。 有人说,要不是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满清不会入主中原,汉人也就不会失掉政权了。这句话根本不对。即使吴三桂不放满清入关,满清也会趁中原大乱破关而入的,只不过迟上几年而已。只不过满清是在吴三桂的带领下入关的,所以这“汉奸”之名自然而然的落到了吴三桂的头上了。 吴三桂不是英雄豪杰,他只能被时势牵引,而不能英雄造时势。一生浮浮沉沉,受尽命运摆布。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 第二十二章、雍正帝很杰出 在中国封建社会历代王朝中,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国祚往往超不过一百年。因此有了“胡运不过百年”之说,但清朝却是一个特例,国祚不仅超过百年,更是跨越四个世纪,长达两百六十七年之久。 是什么原因让清朝摆脱“胡运不过百年”的魔咒呢?很多人都认为,这是因为清王朝实施了“剃发易服”的政策,断了中华千年道统从思想上奴化了汉人。而其他少数民族政权没有怎么做,因而在建立不足百年之时便被汉人推翻掉。其实,清朝之所以存在很长时间,很大原因是雍正帝的励精图治和力挽狂澜才使清王朝强行续命二百年。 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禛通常被认为是清朝十二位皇帝中性情最为暴戾,手段最为残忍的君主。雍正被黑化的十分严重,他杀兄弟c杀功臣的冷酷无情一直都是他鲜明的标志。他名声最臭,包括来位不正和无头死因都让雍正的形象一直灰暗不已。更甚者把他描绘成一个绿帽王,说乾隆不是雍正生的而是一个汉人的儿子。但当我们翻开历史就会发现,在治国理政方面,雍正是一位非常杰出的帝王。是很多帝王都不能与之相比的。 首先,雍正是一位非常勤奋的君主。能与之相提并论的恐怕只有平民出身的朱元璋了。众所周知,康熙是一位圣君,勤勉国事。但康熙在位六十一年期间所批阅的奏折都没有雍正在位十三年所批阅的奏折数量多。其勤政形象由此可见一斑,雍正绝对是清朝最勤政的皇帝了。 据传,雍正每天只休息四个小时。晚上十二点睡觉,早晨四点起床可是工作。并且不出巡c不狩猎,一心专于国事政务。就是放在青年人身上,这样的工作模式也是超负荷的,何况当上皇帝的雍正已经步入中年了。 人们口中通常说“康乾盛世”,往往忽略掉雍正在康熙和乾隆之间承上启下的价值。相比在位六十一年的父亲康熙和掌权六十三年的儿子乾隆,雍正短短十三年的帝王生涯显得微不足道。再加上康熙c乾隆都是好大喜功的人,东征西讨炫耀武力,显得雍正只是一个守成之君。很多人都说,雍正遇到了一个好父亲和好儿子,他们开创并延续维持了这盛世,让雍正得以轻松成为盛世之君。 其实不然,雍正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轻松。康熙和乾隆应该感激雍正才对,而不是雍正沾了他俩的光。雍正从康熙手中接过的是一个烂摊子,是雍正让“康熙盛世”继续延续了下去,扩展成为了“康乾盛世”的。 康熙皇帝虽然文治武功,堪称千古一帝。但和众多长寿帝王一样,执政后期出现了执政能力退化的现象,晚年危机四起。“九子夺嫡”让他心力憔悴,再加上年龄大了,精力也没有以前旺盛了,对国家的管理也开始放松了。于是结党营私c贪污腐化c财政空虚等问题日益严重。而康熙爱名,以宽仁治国,对这些严重问题未能严肃处理也使得统治危机进一步加深。到了晚年,再加上西北用兵耗费巨大,偌大个国库就剩下几百万两银子了。盛世已是有名无实了。 雍正即位之初的满清已经出现官僚组织膨大腐败c农民生活水平恶化的危机。若大清王朝就这样下去,“胡运不过百年”的谶语又要再度应验了。可是雍正帝继位后对国家所面临的危机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兴利除弊,使国家重新焕发活力。将大清国运又再度延长,也将父亲开创的盛世再度延长。 雍正是一位出色的改革家,改革囊括社会方方面面。财政税收方面,他实行官绅一体当差纳粮制度牺牲官僚士大夫的利益来巩固统治。摊丁入地,不仅减轻农民负担,而且成功解决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人口税问题。火耗归公,从根本上断了地方官贪赃枉法c巧取豪夺的路子,充实了国库。 军事方面,创立军机处,使封建皇权达到顶峰,皇帝行使权力更为方便。 民族问题方面,实行改土归流,促进民族融合c繁荣c稳定。吏治方面,建立养廉银制度,使得封建社会吏治达到新的历史高度。同时大力反腐, 这些举措使得康熙晚年遗留下来的难题迎刃而解。危机消除,清王朝得以继续统治中国。雍正用他的行动挽救了清王朝所面临的危机,也使得父亲康熙的英名没有被影响。作为儿子,他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出色的解决了父亲没有解决的难题。 雍正去世时,官场吏治清明,不敢说没人贪,但可以说官场风气非常正。国家富庶,国库存银高达六千万两。可以说,雍正给乾隆留下了一笔不错的家业。 比起康熙留给雍正的诸多问题,雍正留给乾隆的基本没有难题。相比较雍正的兄弟争权,乾隆是没有遇到的。因为雍正深受兄弟争位之苦,登位后就创建秘密立储制度,使皇位的传承不再充满血雨腥风。 乾隆在中国历史上的名声一直不错,有“风流天子”的美誉。乾隆凭什么“风流”,还不是有由父亲雍正手中接过来的盛世。他大兴土木c东征西讨c六下江南的钱都是雍正攒下的。论执政能力的话,乾隆比不过雍正更不如康熙,之所以能被称为优秀帝王,还真是沾了雍正的光了。从乾隆执政执政中后期看,在国家财力耗尽的时候,乾隆的应对方式是很错误的。那就是默许和珅去贪污,然后得来大量的钱财继续享乐。 总的来说,是雍正挽救了康熙并且成就了乾隆。可惜后来乾隆让“康乾盛世”走向终结,清朝也一步一步的衰落了下去。但不可否认的是,要不是雍正大刀阔斧的改革,力挽狂澜的话,清朝的灭亡会提前一百多年。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 第二十三章、被美化的纪晓岚 说起纪晓岚这个人,我们对他的了解大多来源于一部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剧中张国立用精湛的演技刻画了一个刚正不阿c幽默风趣c智斗贪官c正直无私的清官纪晓岚形象。 可事实是这样吗?纪晓岚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呢?电视剧等影视作品属于艺术范畴,要是把电视当历史看,只能说这种人没脑子,太单纯。 纪晓岚这个人优点缺点都有,不是坏人,但也绝对不是什么好人。他知识渊博c才思敏捷是难得的人才。特别是他任总撰编完成了著名的《四库全书》,在文化方面造诣深厚。这是值得肯定的。可是,人们对纪晓岚总会有五点误知。 一c纪晓岚为人风流倜傥才貌双全 中国人常说“名如其人”,因此感觉纪晓岚是个帅哥。所谓“晓岚”是指“清晨山间的雾气”,以“晓岚”作名,无端增加了几分潇洒朦胧之感。再加上他的风流倜傥,才华横溢,让人总感觉这是一个才貌双全的人。 要是以为纪晓岚是帅哥,那就大错特错了。据史书上记载,纪晓岚“貌寝短视”。“寝”就是指相貌丑陋;“短视”,就是近视眼。另外,与纪晓岚交好数十年的朱珪曾描述纪晓岚:口吃善著书。 照此说来,纪晓岚还有结巴口吃的毛病。当然,纪晓岚既然能顺利通过各层科举考试,其间定有审音官通过对话c目测等检查其形体长相以及说话能力,以免上朝时影响朝仪“形象”,当然不至于丑得没法见人,但纪晓岚长相不好看,却是无疑的。长得丑c近视眼加口吃,这些生理缺点都成为纪晓岚一辈子不得乾隆真正信任的重要原因。因为古代中国人讲究“相由心生”,而乾隆重用和珅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和珅长得好看。 二c纪晓岚与和珅同为乾隆的宠臣。 人们往往觉得纪晓岚和和珅同为乾隆的宠臣,其实乾隆的宠臣只有一个人,那就是和珅。对于纪晓岚,乾隆更看重的是他的才学,所以让他入翰林院主持《四库全书》的编撰工作。除此之外,乾隆并没有在治国安邦上重用纪晓岚。纪晓岚虽然身居高位,但并不是军机大臣入主中枢,连大学士都是临时的。纪晓岚终极一生都是个给皇帝做学问的御用文人,在政治方面并无建树。 有一次纪晓岚替一个好友像乾隆求情,乾隆勃然大怒骂到:“你只不过是文学见长,有什么资格谈论国家大事。”乾隆为人好大喜功,自称“十全老人”,编《四库全书》不过是想媲美朱棣的《永乐大典》,因此纪晓岚也借此得以闻名。要不是乾隆喜欢附庸风雅,估计纪晓岚也出不了头。 三c纪晓岚和和珅水火不容相互对立 其实,纪晓岚和和珅非但没有很深的隔阂,反而关系比较好。纪晓岚经常帮助身为军机大臣的和珅润色文稿,使和珅弥补自己在文书方面的不足。而和珅也很感激纪晓岚,在官场上也颇照顾他。纪晓岚并不是什么直臣忠臣能臣,只是个才子而已。 有次纪晓岚的亲家在江南犯法,乾隆大怒下令要彻查此事。纪晓岚获知消息后,立即给亲家写了封信提醒,但信里面并无一字,只放了些茶叶和盐粒,暗示亲家朝廷要(盐茶)“严查”了。不料此事被乾隆获悉后勃然大怒,认为纪晓岚实在徇私枉法,于是下令将纪晓岚发配到了新疆。三年以后,还是和珅见乾隆气也消得差不多了,于是找机会来向纪晓岚求情,这才把他叫回来负责编辑《四库全书》。纪晓岚能有机会完成这项让他载于史册的巨大文化工程,和珅功不可没。 可见和珅和纪晓岚关系很好,两人之间互帮互助,即使不是铁哥们儿,但根本不是什么针锋相对的对头。实际上,历史上纪晓岚官职比和珅低很多,也得不到乾隆的宠幸更没有什么实权,就是想斗和珅他也不够资格。 四c纪晓岚风趣幽默,铁齿铜牙 “铁齿铜牙”是指纪晓岚能说会道,风趣幽默。这是种美化,其实纪晓岚是一个尖酸刻薄眼尖嘴利的人,喜欢用言语暗伤他人。 曾经一个初见纪晓岚的老太监,听说纪晓岚才高八斗,便想讨教对联写作技巧,于是出了个上联:“小翰林穿冬衣拿夏扇,一部《春秋》曾读否?”春夏秋冬都到齐啦,以请教纪晓岚。纪晓岚一看对方是个太监,便问老太监是哪里人?老太监回答说是浙江的。于是纪晓岚专门拿别人的生理缺陷开涮:“老总管生南国来北地,那个东西还在吗?” 几个官员去纪晓岚家拜访,看见了一条狼狗,但不知是狼是狗,便去问纪晓岚。纪晓岚回答说:“(尚书)上竖是狗。”弄得尚书大人很不自在。而后又说:“狗者,遇肉吃肉,(御史)遇屎吃屎。” 五c纪晓岚为人清贫,堪称道德楷模 纪晓岚这个人并非是张国立塑造的每日粗茶淡饭,和不近女色的清贫形象,而是个嗜肉成瘾好色十足的大色魔。 众所周知,纪晓岚的烟瘾十分大,世人称他为“纪大烟袋”。但除此之外,纪晓岚还有两个个癖好,一是嗜肉成瘾,二是沉迷于女色不可自拔,是位重度性瘾患者。 相关记载说,纪晓岚每顿饭他大概吃掉猪肉十盘,再佐以浓茶一壶,并不食素。据说有一天他约了别人闲聊,桌边上放了几斤火腿,他“啖之立尽”。另有本笔记小说《啸亭杂录》,上面说纪晓岚在八十高龄的时候,“日食肉数十斤,终日不啖一谷,真奇人也。 纪晓岚性瘾十分大,每天大概要五次。如果一天不亲近女人的话,他就感觉全身难受。手脚不自主的抽筋,皮肤也仿佛要炸裂了一般。如果数日不亲近女色,纪晓岚的眼睛就发红。纪晓岚编《四库全书》时,一度住在宫中,几天没女人,以致病态日重。乾隆来视察工作,看他这样子诧异万分,以为他工作压力太大累坏了身子。便问纪晓岚得了什么病,纪晓岚直接跟乾隆说明原由。于是乾隆赐了两名宫女给纪晓岚去欲。 我们看待一个历史人物,千万不能被电视剧所蒙骗,自己要有足够的了解才行。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 第二十四章、道光的骂名有点重 鸦片战争是列强打开中国大门的开始,鸦片战争中国的失败和《南京条约》的签订,是中国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双半社会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国近代屈辱史的开端。 每每谈及签定《南京条约》的清政府最高统治者道光皇帝爱新觉罗·旻宁时,人们总是少不了口诛笔伐,认为道光懦弱无能,是个出卖国家利益出卖自己祖宗疆土的败家子。而道光也一直以这种屈辱的形象,存在于中国的近代史和中国人民的普遍记忆中。 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而这巨大的屈辱掩盖了道光皇帝的勤政爱民光辉形象。其实不管是哪位皇帝,签订《南京条约》就一定会背负骂名,与这个人是否是好皇帝无关。 在大清朝江河日下的背景下,道光为挽救清朝衰落也做了一些努力,比如整顿吏治遏制腐败,整厘盐政增加财政收入,通海运以获得关税,平定张格尔叛乱稳定国内局势,任用林则徐禁鸦片防止白银外流,这些举措或多或少都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而道光本人力行节俭,勤于政务,事必躬亲,以俭德著称,努力中兴大清王朝。他并非雄才大略之主,但也不失为勤政爱民之君。仅以《南京条约》的屈辱去盖棺定论,无疑是有失偏颇的。 再来仔细看看道光下令签署的《南京条约》,这个让他饱受诟病的地方。 其实《南京条约》的签署并不是错误的,即使英明神武如康熙大帝,也会在当时的条件下选择签约的。为什么呢? 我们不妨看看当时清王朝内外严峻的形势。清政府在康乾盛世的家底自从乾隆挥霍一空后,已经开始走下坡,吏治败坏贪污成风,武备废弛军队战斗力低,国库空虚财政告急。再加上白莲教起义c天理教民变和回部叛乱等民变,更使得原本衰落的中国国势进一步衰退。这时与英国人签订条约屈辱议和不失为一种缓兵之策。 当英国人的坚船利炮开到中国海面,要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时,并不清楚英国人实力的清政府也曾积极备战,摆出一副决一死战的架势。可是在“领教”了英国人坚船利炮的威力后,道光也深知凭借中国目前的力量与英国人打仗,最后吃亏的还是中国。 再者说,英国人再咄咄逼人也不过是“肘腋之患”,相比于国内各地风起云涌的民变等“心头大患”来说,英国人的威胁显得不是那么急切。 再看看英国人提出的条件,条件不算苛刻,完全可以接受。首先,五口通商已经无法避免了,这些港口就算中国方面不同意开放,英国人也能以坚船利炮强行攻占。与其屈辱的被攻占还不如体面的主动开放。其次,割让香港岛。十八世纪中期的香港既不是“东方之珠”也不是国际金融中心,而是只有少数渔家的荒滩小岛。无论是军事角度还是经济角度来看,香港岛的存在与否对大局并无较大的影响。更何况,因民众起事而失去控制的地方不知有多少,一个小小的香港岛有何需挂齿呢。再者英军退兵,重新回到中国的土地也有不少,它们的价值远远大过一个小小的香港岛。 至于赔款,清政府向英国赔款两千一百万银元,其中的六百万银元赔偿被焚鸦片,一千二百万银元赔偿英国军费,三百万银元偿还商人债务。其款分四年交纳清楚,倘未能按期交足,则酌定每年百元应加利息五银元。 注意,赔款的货币是银元而不是银两,两千一百万银元只约合银一千四百七十万两。条约规定在四年内分七次还清。清政府第一年赔银四百二十六万两,第二年赔银三百五十万两,第三年赔三百五十万两,第四年赔款二百八十万两这对于大清朝岁入四五千万的财政总收入来说,根本不成问题。 与其拿大量的钱去和英国人打没有把握胜利的仗,还不如舍一小部分钱与英国人谈和。这虽然有点丧权辱国,可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在实力强大的英国人面前,衰弱落后的清政府的这种选择已经很大的避免了损失的进一步扩大。 只是可惜,也许因为道光执政水平不高,不能像雍正那样兴利除弊,力挽狂澜。更是因为此时的大清内外交困c积重难返c故步自封。对英国人的缓兵之计虽然奏效,可是清政府不但一直没能让国家强大起来,反而一步一步的沉沦了下去,更谈不上积攒足够的力量去洗刷英国人强加在自己头上的屈辱。 直到中日甲午战争以中国失败告终,中国从此元气大伤,病入膏肓。再无一雪前耻的实力与勇气了,中国近代史也只能以屈辱定义了,再无转圜的余地了。 胡适曾说过,近代中国之所以积贫积弱,其根本原因是中国民众迷信c保守c麻木c封闭c愚昧。在遭到入侵后仍然漫不经心不求上进,才遭来帝国主义的一连续侵略,国家一步一步走向衰落。而现代历史教育,本着从民族主义教育的角度考虑,则称近代中国人民之所以贫穷c愚昧c封闭是因为帝国主义给的压迫太重了,所以导致民众生活窘迫,穷则生愚。 所以中国人民普遍痛恨帝国主义,究其源头,就是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开的坏头,才导致中国江河日下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其实,一个《南京条约》是压不垮中国的,签了也无伤大雅。只是后来的中国并没有像日本那样向西方学习成功,达到富国强兵的结果。像日本那样通过自己努力,废除不平等条约的束缚,成为独立自主的主权国家。所以中国人提起《南京条约》时不能像日本人提起《神奈川条约》那样,觉得这种不平等条约是促进国家发展的动力因素,而只是感觉到深深的耻辱。 因为中国人痛恨帝国主义,痛恨耻辱,所以更加痛恨“丧权辱国”的道光皇帝。想道光皇帝一生勤勤恳恳,励精图治,力挽狂澜有明君之范,却因一部《南京条约》始终饱受诋毁,抬不起头实在委屈。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