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延铁马》 第一章 三路军直取南汉 守胡林蜀王铁胆 《朝本实录》:正康二年,圣会左右府相及三司,议平南汉事,及左右路引附南汉武威军,左神武卫,中路奇兵渡索马河袭胡林。胡林者,盖南汉第一军城,胡林下则南汉下。 五国争雄,&#xe863;荡百年,大夏王朝经过十年修养,如今兵强马壮。大夏国的皇帝,荣南风,蠢蠢欲&#xe863;。 正康二年,大夏皇帝荣南风觉得兼并南汉的时机已经到了,从立国伊使,大夏国策就是先南后北,一统天下,南汉与大夏接壤,实力为五国最弱,且自打皇帝荣南风父亲夏文帝就对其实行了孤立的外交手段。所以其他三国对于灭亡南汉并不会被激起太大的反应。天时地利人和,荣南风觉得,没有比这更好的时机了。 所以,荣南风决定,打! 正康二年四月十二,这是一个值得被写进历史的日子,因为从这一天开始,波澜壮阔的五国攻伐正式拉开帷幕,在长达二百二十一年的拼杀中,上演了无数令人咋舌的阴谋、背叛、 巧合与奇遇。 这一天,荣南风召集了他的国家中枢,右府相张普郎、左府相郑芝侠、御史司陈时敏、马步军都检司呼延德清、布政使司贺鲁台、共议平南汉军国事。 经过商议,大家一致认定,想要消灭南汉,必须夺取两江,即皮江 川江。而预夺两江,必先攻占南汉第一军城,胡林。胡林号称百年坚城,是两江源头,在胡林城建立的九十年里,从未被攻陷。而如果夺取了胡林城,大夏军队就可乘船顺流而下,直接兵临南汉都城景豫城下。 于是,经过商议,以马步军都检司呼延德清为三军主帅,平洲总兵韩得虏为左路军统帅,元洲总兵萧文昭为右路军统帅,殿前指挥使呼延师要为中路总兵。 作战计划为:左路十二万军兵出平洲攻塘洲吸引南汉武威军,右路六万军兵出元洲围西河军堡吸引南汉左神武卫,这样,南汉在南部仅有的两只机&#xe863;部队,都被牢牢地吸引在了塘洲和西河军堡,而趁这个机会,中路夜渡索马河,以奇兵偷袭胡林城。 都商量完了,那就出兵呗,这个时候,就看出来大夏的实力了, 四月十二商议完毕,五月十六全军共计二十六万就已经集结完毕,驻屯在京城守备大营,等待出击。三十四天集结二十六万部队,很难么?举个例子,十年之前南汉最精锐的右神武卫,十二万部队集结用了两个月。 大夏已经十年没有打过仗了,但是并不意味着大夏已经不会打仗了。 掉了牙的老虎始终是老虎,会吃人的。 而在呼延师要的中路军,前军先锋叫做呼延礼灿,他是呼延师要的弟弟,也是三军主帅呼延德清的小儿子,自小勇武好战,心机深沉,单人对阵从未失手,尤擅马术,呼延德清的妹妹呼延岚是荣南风的妃子,所以呼延礼灿自小经常进入宫中玩耍,大夏皇帝荣南风颇喜他的武勇,所以赐外号“呼延铁马”。而他,就是我们的主角。 计划无比的顺利,正康二年七月十一,左路韩得虏兵临塘洲,南汉塘洲总兵官伊伯陶拒城不出,连发十二道金批军令,督促武威军及周边州府全力支援。 正康二年七月十九,右路萧文昭兵围西河军堡。左神武卫行军总管沈一石一听,西河军堡被围,他立刻倾巢而出,连当时在外驻守正在赶来汇合的部队都来不及等,下令,沿途部队不必与主力部队汇合,务必全力赶往西河军堡!沈一石生平谨小慎微,困于军力,从军数十年从不与敌军正面交锋。那么,是什么原因,让一名老成持重的宿将,发了疯一般将全部部队压上,只求决战呢? 因为一个人! 蜀王齐元彬,十日之前,蜀王奉南汉国主齐敏御令,巡阅九边,第一站就是西河军堡! 沈一石不得不急,西河军堡只有二万兵,倘若被攻破导致王子被擒,那后果简直不敢想象。丧师辱国,发怒的南汉国主会砍了整个西河行军道二百二十五名将官的脑袋。 至此,左右两路吸引敌军主力的计划已经实现。 只不过,蜀王这一行人却是意料之外的,那么蜀王会对接下来的战局有什么影响呢? 夜,无比的沉闷。 哗啦,哗啦,索马河上一个个小黑点沉默的从水中上岸,他们上岸后立马开始打造浮桥,他们就是中路军呼延礼灿的先锋军,他的任务就是撘一座浮桥,以便后 面大军通过。 这是呼延礼灿第一次出征,他的胸中充满了热血。 正康二年七月二十二日,中路军抵达胡林城下,还未攻城,胡林城总马彪就趁夜弃城而走,胡林城城内无主将,顿时乱做一团,如果到天明还继续这样的话,估计夏军都不用费力了,为了活着自会有人开城投降。 就在这关键时刻,有人进城了。 谁进城了呢?蜀王。 蜀王不是在西河军堡么?怎么跑这里来了? 当南汉斥候回报,夏军犯边的时候,身在西河军堡的蜀王,并未惊慌,他的生母乃后宫一普通宫女,所以,自小并未像其他王子那样身处皇宫身处,不食人间烟火,他从小就是在军营里面长起来的,所以他熟悉军事,弓马娴熟。南汉征讨南夷时,他招募北方流民组成八千挈阔军,战功显赫,因此被封蜀王。 虽然蜀王当时年仅二十六,但是在军事战阵方面,已经略显老辣,他仔细研究了斥候带回来的情报。 不对! 夏军目标绝不是西河军堡!西河军堡身后就是沈一石西河行军道,足足有左神武卫二十万,只要西河军堡坚守十天,沈一石就能赶过来,夏军拿什么来在二十万大军的眼皮子低下拿下西河军堡。 所以,西河军堡一定是佯攻,那么夏军真正的目标是哪里呢? 蜀王齐元斌很快在地图上找到了答案,胡林城。 这个贯彻南汉的两江源头。 胡林城与大夏有索马河相隔,索马河水流湍急,暗礁林立,船不能走。按照常理来说绝无行军的可能。可是如果夏军想要偷袭胡林,索马河是绕不过去的,虽然不知道夏军会用什么方法渡河,但是,蜀王齐元斌知道,夏军一定有办法。 确实有办法,什么办法呢,蜀王不知道的是自从三年前开始,南汉索马河沿岸村庄就陆续向西河道行军总管汇报,诸多渔民失踪,有时候一个月失踪一个,有时候失踪好几个。但是沈一石并没有引起重视。渔民失踪,关我拿刀打仗的什么事,你们去报告当地县衙就行了嘛!于是这个事就在县衙的层层案牍之中被压下去了,南汉的官员一致认为,这不是个事! 然而,这其实是个大事。 其实,这群渔 民都是被大夏抓走了,因为这群渔民生生世世生活在索马河边,对索马河的水文环境可以说是知之甚详。就是靠这些渔民,大夏掌握了索马河的全部水文环境,最终决定以河中暗礁为基础,搭建浮桥。 正康二年七月二十二日丑时,夏军开始攻城了。 攻击无比的凶猛,因为是渡河而来,夏军没有携带大型的攻城器具,所以,夏军用床子弩射击城墙,夏军攀箭杆蚁附攻城。南汉因为总兵官的阵逃,无法组成有效的防御,第一波进攻,胡林城西南瓮城就失守了,然而就在这关键时刻,蜀王到了,蜀王齐元斌刚进城就听到了瓮城失守的消息,他不顾手下劝他离开的劝阻,立马组织身边的挈阔亲军,进行反击,他把自己的王旗交给随身护卫,命令手下把王字大旗插在城头,他要告诉夏朝人。 我 蜀王 齐元斌 来了! 《朝本实录》:师要部经瓮城,适逢蜀王元彬巡阅九边,引挈阔与死战,师要寸步不得进,至辰时,师要乃退。后三日,攻趋日甚,胡林城几欲崩颓,蜀王元彬引王旗于最高处,满城振奋,七月二十八,先锋呼延礼灿引工土营掘西南墙角,城崩,蜀王元彬束三甲(穿了三层重甲),出挈阔军自博弈,奋战往来,直突城外,夏军莫不敢近,呼延礼灿着连枷击蜀王,蜀王元彬牙颌具碎,血流崩催,乃不顾,引刀还呼延礼灿(拿刀还击呼延礼灿),往来数十招,众人不敢近,时挈阔乱箭齐发,呼延礼灿掩面而退,蜀王元彬大呼,“来将留下姓名,他日踏碎永安(大夏都城),与汝饮酒!”三军齐呼“呼延铁马是也”。 第二日,呼延礼灿带领先锋军再次沿着前一天挖开的缺口进行攻击,挈阔军不愧是蜀王耗尽心血培养的亲军,从早上打到晚上呼延礼灿打断了三根连枷,仍然没有攻入城内,就这样血拼了三天,缺口处的死尸已经堆积的已经有三人高了,第四天不打了。 因为南汉有援军来了, 左神武卫与武威军全都被吸引住了,按照道理南汉南部的野战部队已经没有了,这只部队哪里来的? 西河大狱来的。 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么奇妙,胡林城总兵官马 彪出逃,也算他还有点良心,他是往西河行军道大营跑的,他想报信,可是等他到了,沈一石已经带着全部家当去西河军堡和萧文昭死磕去了。大营里面一个军事主官都没有,于是马彪就打算再往京城跑,他觉得胡林失守,也就京城最安全了。 刚出大门,遇见了一帮人,吹吹打打正往大营里面走,这正是南汉第一太监,王继恩,王继恩见了马彪十分奇怪,说你不是镇守重镇胡林么?跑这里来做什么? 马彪抱着王继恩大腿就开始哭,说:夏军呼延师要暗度索马河,来势汹汹,胡林仅守军一万余,必定不保,末将万死逃得出来,给沈总管报信,岂料夏军进攻西河军堡,沈总管并二十万左神武卫早已前去支援,末将正打算前往京城求援。 王继恩听完顿时气得七窍生烟,夏军来犯你打啊,你跑什么,你跑了胡林怎么办!当时下令,来啊,把这个陷城失地的马彪给我砍了! 马彪登时吓得魂不附体, “王公公,饶命,在下一定记得王公公的恩德,在下家里有三尊前朝金玉如意,在下愿孝敬公公!” 再看王继恩不愧是位极人臣的顶级大太监,闻得此言,登时眉毛眼睛笑得连在了一起,伸手搀扶起来了马彪,“哈哈,马总兵,看你也是个忠贞之士,就暂且允你戴罪立功,如何?” 马彪登时叩头如捣蒜,口中不住的念叨多谢王公公恩惠之类。 正在此时,蜀王齐元斌的求救文书到了,大战伊使蜀王元彬就十二路快马递送求救文书。而武威军和左神武卫这两只南汉北部的野战部队都被夏军牢牢地吸引住了,还会有支援么? 王继恩说 有 这里不得不说这里是西河行军道大营,王继恩一个太监来做什么呢? 他来这里是奉旨查案,西河行军道大营旁边就是西河大牢,这里关押的不是一般的犯人,都是军犯,他来这里就是审查这些军犯之中是否有冤屈之人。 那么西河大牢里面有多少犯人呢? 八千。 注:本文为架空历史,其中故事纯属虚构! <p/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第二章 索马河礼灿扬威 塔虎台燕子逞凶 事实证明,每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到了危难的时候,总会有人站出来也必定有人站出来,他们平时或许平凡,或许无恶不作,或许斤斤计较小肚鸡肠。但是,他们是真的深爱着这个国家。 这种人,我们或许可以称之为,英雄。 《朝本实录》:内监总管王继恩,幼失双亲,终日以鱼腥草果腹,及八岁入宫,巧意谄迎,深得南汉国主喜爱,提及往事,南汉国主为其哀叹,故赐其诨名“苦人”,并宠信日加。 正康二年,夏军两路佯攻西河军堡与塘州,中路奇袭胡林城,胡林总兵官惧夏军主将呼延师要威势,弃城而逃,恰蜀王巡边,遂困守孤城,王继恩尽起西河大狱戴罪之军卒,值八千(正好八千人),以戴罪总兵官马彪为先锋,星夜驰援,及至胡林城下,夏军攻伐正盛,呼延礼灿引兵正抢攻城崩处。 夏军见援军至,大为惊骇,遂收兵,呼延师要急命呼延礼灿回师守卫索马河浮桥。并引夏军列阵于胡林城下,以观后效。 是夜,王继恩召集众将议事,独不见罪官马彪,遣人寻之,马彪账内唯余一信,曰:稍待,吾自顾取玉如意敬王公。王继恩顾左右畅然大笑,马彪诚然趣人是也! 临晨,王继恩引八千戴罪之军卒踹营,夏军野战主力四万余,王继恩奋然不顾,夏军弓弩强劲,五次冲阵皆被射退,王继恩卸甲赤膊,号召诸军死战,诸军愤然,复冲阵。 城内蜀王元彬,及见援兵接战,引兵从城内突出,时天气炎热,蜀王元彬被呼延礼灿着连枷击中之牙颌,日渐崩血,竟口不能言,城内军务事皆以手书行之。及出城蜀王元彬恐牙颌脱落,遂斩白衣裹面,及出城见王继恩赤膊血战,泪崩,而引军击夏军侧。 王继恩得蜀王助,复八次冲阵,透夏军大阵,夏军以南汉援军至,皆惊惧败走,呼延师要约束不及,只得往索马河退走。 南汉军大喜,遂乘胜驱杀,王继恩马快,追至索马河浮桥渡口,正值呼延礼灿整军列阵于渡口前,王继恩不识呼延礼灿,复以败军怯懦之将,且呼延礼灿部仅百余,王继恩 遂起轻视之心,引军冲礼灿阵。 礼灿大怒,败军之将焉敢言勇?率本部五十二骑应敌,及交锋,及一合,着连枷击王继恩头,继恩脑浆迸裂,翻身坠马,蜀王持方天画戟接战呼延礼灿,令拼死抢回王继恩尸首,未六合,呼延礼灿碎蜀王马首,蜀王跌落马下,幸得诸将士拼死力战,方复得蜀王(才将蜀王营救回来)。 呼延礼灿见从者众,引军还,呼延部仅五十余骑,南汉诸军竟不敢追击,乃悻悻而还。 偷袭失败,中路这里也就算是没法打了。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这股援军来的不明不白,呼延德清瞬间摸不清南汉底细,更不知道还有没有援军正在路上,作为三军主帅,他的选择,决定三军生死,所以呼延德清必须慎之又慎。 所以,呼延德清分析了现场形势,决定撤军。 没办法不撤,以胡林城的险要硬攻绝对攻不下来,接着打下去只能徒增伤亡。 那就撤吧! 留下呼延师要率一万军卒守卫索马河浮桥,以备下次军用。 正在呼延德清要撤还没撤的时候,左路军送来了一份八百里加急军报,呼延德清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中大奖了! 什么奖呢,当然不是福利彩票,而是一份做梦也想不到军情。 原本按计划,左路统帅韩得虏佯攻塘州,吸引南汉武威军,为偷袭胡林减轻压力。 按照道理,南汉你塘州被围,离得最近的武威军肯定要去救援的。 当塘州的求救文书送到武威军总兵官袁芳的手里,袁芳的反应也确实很快,点齐众将,收拾军资,屁股向着塘州,脸朝着京城,居然撒丫子跑了。 谁都没想到,谁也不会往这方面想。 袁芳啊袁芳,王继恩身为宦官,尚能以八千罪卒为国征战,血洒疆场,你袁家南汉世代为将,高门显赫,怎么就有你这么个孬种。 塘州是南汉赋税三洲之一,失了塘州,南汉财政就会破产,从此南汉对于大夏的入侵再无还手之力。 塘州失陷,对南汉的震荡不亚于胡林失陷!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呼延德清马上升帐,命先锋官呼延礼灿率兵一万,驰援塘州。 命中路军呼延师要领军一万,守卫索马河浮桥。 命右路军萧文昭伺机而&#xe863;,断绝一切左神武卫增援可能,必要时可以前来左路汇合,共取塘州。 然后呼延德清帅帐左移,率领五万军队,增援左路军。 刚刚熄灭的战火,随着袁芳的畏敌如虎,再次燎原。 那么塘州如何了呢? 塘州在燃烧。 韩得虏土匪出身,百无禁忌,他本来只是来打酱油的,万万没想到,武威军跑了! 韩得虏真是喜形于色,甚至高兴地说不出话来。 高兴过后,他暴露出了土匪的本色。 “传令诸军!攻下塘州,塘州外城随诸军剽掠,三日不封刀!” 左路军眼睛瞬间就红了,塘州,金银珠宝,我们来了! 那么塘州准备好了么? 塘州总兵官伊伯陶是对塘州太守铁原这么说的, “三日,武威军至则塘州得解,武威军不至则满城罹难,我朝国本&#xe863;摇。” 正康二年七月二十二,夏军攻塘州。 《朝本实录》:正康二年七月十六,夏军左路军韩得虏引兵十二万奔塘州,南汉武威军袁芳,闻之,惊惧异常。及塘州求援书至,袁芳竟整军奔逃,不理塘州事。 至此,塘州无援。 正康二年八月十九,夏军猛攻塘州,占塘州西南八里原,结军寨,设石炮,掷油罐,塘州西南大火日夜不熄。 夏军造冲车,云梯,角车等攻城具数百,奋勇攻城,日夜不休。 八月二十二,先锋呼延礼灿至。 时塘州危情遍传南汉,南汉诸军镇皆震颤不前,唯耀州总兵官司马余和领兵解围。 并传书四周军镇,“吾辈世代将门,马革裹尸,戍卫国土,本分也,今强敌来袭,王继恩者,宫内一宦官,其尚知为国死义,吾辈岂能徘徊不前”诸军仍拒城自守,不为所&#xe863;。 司马余和叹曰:夏军如虎,吾军如猫,有甚奈何?仍领军前行。 故,呼延礼灿引兵至塔虎台,列阵以待南汉诸军。 八月二十五,呼延德清引兵至塘州。 夏军攻势更甚,值总兵官伊伯陶镇守南门,南汉军旗被床子弩射倒,登时夏军大呼万岁,声遍环城,伊伯陶大惊,恐士气溃散,遂登高树旗,韩得虏麾下有白羽营 ,皆配脚蹬弩,兼破甲重箭,乱箭齐发,伊伯陶身中七十余箭,登时气绝身亡。 呼延德清大喜,指挥夏军猛攻南门,将要崩颓,塘州太守铁原至,不着片甲,指挥若定,军心遂安,夏军不得入,悻悻而去。 是夜,太守铁原私开藩库,取南汉国库税银激励全军,全军士气大振,皆愿以死效力,又以重金招募民军二万余。 左右谏言,藩库,国家之库,战败失城或可免罪,私开藩库,必死罪! 铁原笑曰:今日大祸临头,公何必忧明日事耶? 太守铁原,谦谦君子,一介书生,值国难当头,败军之际,力挽狂澜,是故曰:铁原在,塘州不失! 八月二十七,夏军掘西城墙,铁原以火油烧杀工土营。 八月二十八,夏军架设云梯,夏军副将田超攻上北墙头,田超身披重甲,双刀无敌,南汉军不敢近身,铁原倾倒火油,火灌北墙,夏军胆裂,自此不敢攀塘州北墙。 九月十一,夏军以盾车,冲车,凿击南城门,铁原以黏土夯实封死城门,夏军复退。 凡此种种,不胜列举,就连沙场宿将,呼延德清都上火。 但是作为沙场宿将,呼延德清还是敏锐的捕捉到了,塘州的弱点,塘州人多粮少。 随后的日子里,夏军围而不攻,他们在静静的等待,等待塘州那个爆发的日子。 塘州城下,日渐平和,只有八里原军寨的投石器,日夜不停地投射着火油弹,塘州城西南角大火仍然日夜不熄。 九月二十九,呼延德清觉得,这火光,煞是好看。 因为,塔虎台方面,司马余和与他的耀州军终于到了! 呼延礼灿擦亮了钢鞭,举起了连枷,来吧,耀州军! 一将功成万古枯。 就用你们的血,浸染我头盔上的簪缨! 《朝本实录》: 九月二十九,司马余和耀州军三万至塔虎台,夏军呼延礼灿引军一万严阵以待,司马余和涕泪呼嚎,“家国存亡,在此一役,塘州失则天下失,天下失则家破,家破则妻儿何存!诸君与我共受国恩数十载,今吾杀身报国,诸君愿随吾赴死者从,不愿者自回家乡。” 随即跃马冲锋。 耀州军卒感念其忠勇,皆随司马余和奋勇向前。 两军接战,呼延礼灿所率者,燕子军也。 燕子军为呼延世家本部亲军,经年征战九边,沙场娴熟,一人四马,行军如春燕,迅捷灵&#xe863;。 且人马皆披重甲,伍长以上皆悍勇闻名之士。 每遇战,人马着重甲冲阵,刀枪一时竟不得入,兼并强弩硬弓,实谓可攻可守,可远可近。 且南汉军卒,身高七尺六寸余,燕子军,皆八尺五寸余。 两厢交手南汉军甚是吃亏。 然受司马余和感召,南汉将士皆悍不畏死。 两军冲阵乱战,呼延礼灿率部突耀州军帅旗,无人能阻,耀州军结车阵以护帅旗,呼延礼灿不得入,大怒,借副将铁戟,挑飞木车三架,欲入阵,耀州军副将萧忠北迎战,礼灿嗔恨,与萧忠北接战,二将错马,呼延礼灿横戟拖刃,腰斩萧忠北。 复纵马驰骋,耀州诸军虽奋力死战,仍不得阻。 这场仗从早上打到黄昏,塔虎台下尸横遍野,呼延礼灿率领燕子军阵斩一万二千。 耀州军自百夫长以上阵亡百余,连司马余和副将萧忠北都被被腰斩于阵前,可见战况激烈,耀州军经此一战,彻底被燕子军打成残废。 夕阳西下,孤独的耀州军默默抚慰着伤痕,司马余和悲伤的看着满地的将士遗骸,转向京城的方向,三拜顿首,陛下呀,边境糜烂至此,您在干什么呀!满朝的文武,平时满口精忠报国,现如今,又做了什么! 堂堂南汉,万里之国,难道真的没人做点什么? 不! 有一个人,正在拼命挽回这场绝局! 注意:本文为架空历史,其中故事纯属艺术创作! <p/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三 塘州破铁原死义 铁壁连营蜀王力挽狂澜 南汉衢州守备大营 西风凛冽,一面血迹斑斑的大旗猎猎作响,旗卷旗舒。 诺大的蜀字若隐若现。 守备大营总兵官王宝跪伏在地。 蜀王齐元彬坐在桌案前,每写几个字,便有人拿起便签,读给众人(蜀王先前被呼延礼灿用连枷打碎牙颌,说话不便)。 “蜀王问,王宝身为总兵,闻战不出,见死不救,为何?” 王宝身子伏的更低了,“臣所部,都是民兵,夏军呼延礼灿亲自率领燕子军,屯驻塔虎台。蜀王您也知道燕子军凶悍嗜血,蝼蚁尚且偷生,何况我们呢? 拒不出兵是我做的决定,如果要追究,追究我自己就好了,不要连累无辜。” 蜀王叹了口气,解开裹扎在脸上的药巾。 “我不怪你,武威军都跑了,你们不敢出兵,也是人之常情,但是现在我来了,你们不要怕,我带着你们,即是去搏命,也是去尽本分。” 王宝低声啜泣不止,“王子你身负重伤,又何必与我这卑贱武夫共同赴死,在下请蜀王赐下王命旗牌,臣自会召集洪州 南河 汾田诸军,共赴国难。” “你们不行的,咱们南汉呀,军人的胆都被这个呼延礼灿给吓破了,我不去,你们就是沙子做的军队,一碰就散了。” 平康二年八月二十五,蜀王元彬听闻塘州危急,不顾自身伤病,率本部挈阔亲军急忙忙驰援塘州,行军中途,就接到了塔虎台耀州军惨败的消息,知道夏军大势已成,塘州已经无力回天。 便直接改道衢州。 塘州沦陷已成必然,现在要做的,就是在塘州失陷后挡住挟塘州大胜而乘胜追击的夏军。 《朝本实录》: 平康二年八月二十五,蜀王元彬闻塘州危急,亲率挈阔亲军驰援塘州,未至,接塔虎台耀州军惨败军报,蜀王元彬甚晓军情,知无力回天。 遂改道衢州,发王命旗牌,召衢州、洪州、南河、汾田诸军聚合塔虎台。 十月五,蜀王元彬及诸军至塔虎台,并与耀州军汇合。 众军合计二十一万余,蜀王元彬设二十八连寨,寨寨相连,遥相呼应。 军寨墙高一丈、宽半丈,上有矮 墙供士兵发弓引弩,墙外密植拒马倒刺,外面再掘五道深壕,深壕内放置倒刺、兽夹。 呼延礼灿见南汉军,筑垒壁,辅以强弓硬弩。 暗自思虑,燕子军者,呼延世家本部亲军,为呼延家世代征伐,虽呼延世家嫡系不得领率。 今征伐南汉,国事也,何必以国事徒损自家实力。 人人做事都会权衡利弊,在呼延礼灿看来,以自己家世代供养的燕子军死磕南汉联营,不划算,非常不划算! 燕子军就是呼延世家的胆,有了胆,呼延德清才能担任这大夏马步军都检司指挥使,才能做这大夏司帅。 顺便说一嘴,目前呼延世家的燕子军,一共有五万多人,其中一万二千在大主角呼延礼灿手里,五千在呼延德清身旁,剩余的,都屯驻在北部边境,防御胡人,而率领他们的就是,呼延礼狐。 这个人,暂且不提,但是请各位看官老爷记住他,这是全书第一狠人。 让我们回到塘州城里,塘州城确实如呼延德清所料缺粮,塘州府库金箔玉器堆积如山,但却并不能吃。 塘州城内军民共计一百六十二万,日耗粮秣百万,到十一月底,塘州城内军民一日就只能吃一顿稀粥,铁原深知,塘州粮食耗尽之时,就是塘州城破之日,铁原也迷茫了,塘州,你的出路究竟在哪里? 然而塘州没有出路了,这回连老天都帮着夏军,十二月六日,突降冰雨,塘州城西南城墙,遭夏军八里原军寨数月放火焚城,温度甚高,突遇冰雨,冷热相冲,城墙龟裂崩塌一里有余。 铁原听到城墙遇冷热相冲崩塌的消息,黯然一叹,罢了!天欲亡我,有甚奈何? 言罢整肃衣冠,向京城而拜,臣,力竭矣! 然后,以毒酒毒杀全家二十一口,铁原于塘州内城显正门处自缢身亡。 呼延德清从一开始就知道韩得虏对部下攻下塘州,外城允许将士剽掠三日的许诺,那呼延德清为什么不管呢? 因为呼延德清觉得不能管,管了也没人听,韩得虏率领的是本部亲军,也就是韩家军,韩得虏不发话,在这群苦大兵眼里,你呼延德清就是一臭狗屁。 这里有必要介绍一下大夏的军队,大夏的军队主要由三部分 构成。 第一部分,京城守备军,唐突军 第二部分,国家地方部队,府军。 第三部分,地方实权派,本部亲军。 唐突军,府军都听命于皇帝国家,而亲军只听命于主人。 所以,呼延德清没法管,也就顺理成章了,更何况,呼延德请也觉得这是一门好生意,我们呼延家也折损了许多将士啊,这也得捞一把嘛。于是,这道本来仅限于韩家军且半明半暗的默许,被呼延德清以军令广而告之。 天是凉的,可三军的心却是热的,夏军的主观能&#xe863;性空前强大。 所以当塘州城西南城墙龟裂崩塌,正在睡觉夏军主帅呼延德清还没被大儿子呼延师要叫醒,夏军就已经沿着城墙裂口攻入塘州,开始了空前绝后的,掠夺。 呼延德清被叫醒以后,大呼侥幸,看呼延师要还呆立床头,一脚踹去。 “痴儿,还不去和他们一起抢!抢到多少都是咱们呼延家的,快去,快去!你去外城抢掠,我去封堵内城九门!防止内城也被抢了。” 呼延师要顿时兴奋激荡,离了帅帐,命下属兵卒,各自携带扁担麻绳,直奔塘州,抢劫去也! 《朝本实录》: 十二月六,突降冰雨,塘州城西南因夏军连月纵火,水火相冲,龟裂崩塌一里有余。 夏军为激励将士,早有剽掠外城三日一说。 及城墙崩裂,夏军不及将令,蜂拥而入。 塘州者,富甲天下。 夏军入城,渐无军纪,杀人敛财,纵火取乐,塘州民众凡衣着鲜丽者,皆灭门屠家,瓜分家财。 呼延师要尤为更甚,不仅掳掠民财,更夺良家艳丽佳人二百六十二人,路过显正门,见铁原尸首,令左右将其乱刃分尸,得意而去。 至南城民巷,酗酒纵马,践踏平民,踏死踏伤者百余人,凡此种种不一列举。 世人评,夏军其行丧心病狂,夏军其罪罄竹难书,塘州城内一片修罗地狱。 塘州浑河,横贯塘州,流经塔虎台。 自塘州破,浑河血色渐稠,渐有浮尸漂流而下,日渐甚众,未及二日,浮尸塞河,浑河不畅,夏军不得不遣人梳理河道。 南汉连营诸军见此情状,知夏军大索塘州,虽群情激奋,却又无可奈何,只得 默默收敛浮尸,于军营后焚化掩埋。 浮尸漂流半月有余,南汉军捞取浮尸共计十二万六千八百五十二具。 蜀王听闻,泪如雨下,令南汉连营诸军,三军缟素,为塘州军民。 虽然当初说是三日不封刀,但是杀红了眼,谁也不记得时间。 十二月十五,一切终于结束了,夏军不是良心发现,而是抢不&#xe863;了,行囊装满了财帛,脖子上挂满了金银。 军队在这个时候,就已经没啥战斗力了,因为人人都想着衣锦还乡,拼命什么的,绝不可能。 更何况,蜀王元彬,塔虎台扎下连营,韩得虏曾派军队攻击过,结果败得全军覆没,于是夏军统一了共识,这连营能崩掉任何人的大牙,牙崩掉就不能吃饭了,那多不好,于是不打了。 夏军不知道的是,那次进攻,几乎耗尽蜀王联军最后一点精血,联军几乎全军出&#xe863;,才包围全歼那支夏军。 因为蜀王知道,但凡露出一点虚弱,光是屯驻塔虎台的呼延礼灿都能打得联军炸营。 他成功了,夏军错误的评估了形势,就此,错过了灭亡南汉的最佳时机。 仗是打不起来了,于是呼延德清上奏皇帝,请求撤军。 皇帝很快就同意了,并下令,由韩得虏领塘州总兵官,左府知事郎余文理担任塘州太守(请大家记住这个人,这个人后来闯下了泼天大祸)。其余众人,待回到京城再另行封赏。 那么呼延礼灿在夏军屠城的时候,做什么了呢? 他在观望,他自小聪慧异常,且与呼延世家庶出第一人,呼延礼狐相交甚深,呼延礼狐作为百年难出的狠人,经他指导的人,岂是池中之物。 塘州城崩溃的事他知道,蜀王铁壁连营虚张声势他也知道,可是他什么也没有做。 他在思考。 大夏朝堂上的那个男人,真的只是派兵攻城略地么? 既是开疆拓土,唐突军为何不出! 还有如果真的打崩了蜀王元彬的连营,顺势而下,灭国定鼎之功,对于呼延家,难道不是一剂功高震主的毒药么? 又如果打崩了蜀王元彬的连营,孤军深入,大夏又“恰好”“不小心”失了塘州。 到时候深陷泥潭,恐怕全军覆没。 要知道以大夏 皇帝荣南风对于权利的渴望,足以促使他以征战四方来耗费各个世家的实力。 罢了,归去,归去保平安。 呼延礼灿随即下令撤退。回到朝堂,那里自有另一番别有趣味的厮杀! 夏军退了,蜀王齐元彬看着满地疮痍,他愤怒了,国事如此,是将士不用命?你看那司马余和独战塔虎台,你看那铁原困守孤城,你看那王继恩殒命索马河。 更让他愤怒的是,时至今日,朝廷之上,他那亲爱的父皇,居然一点反应都有。 那南汉国主齐敏究竟在干什么呢?严格来说,齐敏什么也没干,因为他喝多了。 齐敏这个皇帝,着实奇异,他嗜酒如命,还给自己起了个雅号,叫做齐二斗。 因为齐敏每天都以玉斗装酒,一斗叫做琼浆,一斗叫做玉露,一天必饮两斗。喝完了两斗,也就喝多了。原来宰相文渊在的时候,南汉这个庞大的国家机构还能勉强运行,可是一年前文渊病死,宰相由刘文鸾接任,而这个刘文鸾,之所以能当上宰相,是因为他能喝,是国主齐敏的最佳酒友,他哪会处理国事啊,对于国事他的态度就是别找我,我不管,于是国事没人办理,南汉现在的状态就是无为而治,翻译过来就是啥事都没人管。 蜀王元彬实在无法忍受,这是什么样的国家啊? 如此下去,国将不国。 为了铁原,为了司马余和,为了王继恩!为了南汉! 正康三年四月十六,蜀王齐元彬引兵十万南下,直扑南汉都城,军中一面白旗,上书: 清君侧! 注意:本文为架空历史,其中故事纯属艺术创作! <p/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四 文官争权朝局诡异 黄钺案发呼延就藩 正康三年五月,诸军陆续回营。 五月十六,南汉皇帝荣南风献祭太庙,并下旨左右府酌情擢升诸军侯。 (大夏朝制,朝堂分右府、左府、马步军督检司、御史司、布政使司。右府左府行使宰相之权,右府有右府相,左府有左府相,大夏政令皆出左右二府。马步军督检司负责调度全国府军。御史司监督百官,闻风奏事。布政使司总管盐、粮、布、钱、铁、商贸等。) 经过右府左府细致的周全思考(挖坑)。 封呼延德清燕国公,封呼延师要唐突军骠骑将军领元洲总兵,呼延礼灿封马步军督检司行军参事,兼领九门巡检。韩得虏封骠骑将军领塘州总兵官兼马步军督检司员外郎,萧文昭封得意将军。 呼延家登时风头无两,人人都说皇恩浩荡。 呼延礼灿却高兴不起来,呼延家三道封赏,各个加官进爵,看似荣耀,可是呢,父亲呼延德清领燕国公,又兼马步军督检司指挥使,位高权重,必定遭受皇家猜忌。 大哥呼延师要被外放为总兵官就是最好的证据,调离京师,就是在斩断呼延家的臂膀。 是要对呼延家&#xe863;手了么?可上面那位有没有什么大的&#xe863;作,呼延礼灿觉得自己越来越看不清朝局,思忖良久,他写下一封密信,星夜送往北疆呼延礼狐军中,他要向这位自己一向敬重的兄长,讨教一二。 呼延礼灿的感觉没错。 这次封赏,其实就是文官集团对于武官集团的一次大规模进攻。 对于文人来讲,大家都是十年寒窗熬出来的,谈的都是孔孟之道,张嘴闭嘴都是之乎者也,凭什么你武官大字不识就能身居高位,你知道行书怎么写么?你知道哪家酒楼最有文雅之风么!你知道形容女子妖娆的十个成语都是什么么? 总之,武官就是奸贼,就是匹夫,就会背叛朝廷,就不能信任,最好统统扫进垃圾堆。 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时处乱世,武力是国家第一保障,所以朝堂中武将的占比就会变多。 那么就造成了没有空余的官职来给一些官员安排自己的亲属。正康二年,御史司御史 ,贺文成想要给自己一岁的儿子谋个职位,偏偏这个职位刚给了一个因战功晋升的副将,贺文成登时大怒,“匹夫岂可为官!”。立马联络八位御史,一起弹劾这位副将,弹劾得有个罪名,那罪名是什么呢。 长得不好看! 没错,他们的大概意思就是,你看这人长得这么难看,还不会像我们一样,做个诗,写个小曲,所以他当官一定不称职,应该立即抓起来。你在看贺文成的儿子,虽然才一岁,但是你看他长得多好看,多白,况且他爸爸贺文成满腹经纶,他儿子也一定满腹经纶!做这个职位一定称职! 还有一些落第举子,未能金榜题名,从不反思自己学艺不精,而是大骂朝局混乱,武人当道,在他们看来,他们是有经天纬地之才,未能扬名立万,高官得坐,骏马得骑,都是武人扰乱朝纲!都是武将占了自己的官位,所以就应该骂丫的! 所以,京城里,建立大大小小文学社团百余个,专职工作两个,一、讨论风花雪月 二、骂武官。 哎,着实恬不知耻是也! 总之,第一局,文官集团赢了,呼延师要被调离京师,已经斩断呼延家一条臂膀,呼延礼灿虽然勇武过人,屡立战功,但是才二十二岁嘛,不用管他。 哎,呼延德清啊呼延德清,你以为右府相力排众议,向皇帝建议封你为燕国公,真的是良心发现么。 很快,文官集团发起了第二波攻击,右府相参事莫不同,御史陈知行,上陈《新吏八法》,主要以吏制改革为主,大夏皇帝荣南风看了以后,十分高兴,将《新吏八法》传阅众臣,众臣无不称道。 然而,当呼延礼灿看到《新吏八法》其中的一句话时,惊恐至极,因为他知道,这句话能毁了呼延家,他急忙忙拿着文书去找呼延德清,并且将这句要命话指给呼延德清看,字不多,就四个字,“藩臣就藩”。 呼延礼灿以为,《新吏八法》推行呼延德清之所以没有提出异议,是因为早已有了应对之法,并且胸有成竹。然而,呼延德清却一脸认真的告诉他,没应对之法,自己当时没睡醒,睡意朦胧根本就没看《新吏八法》内容。 呼延礼灿眼泪都快出来了,“ 哎呀,父帅呀父帅,先前封你燕国公,我就觉得眷顾过盛,正百思不得其解。今日左右府相推波助澜实行《新吏八法》,藩臣就藩呀藩臣就藩,封了你为燕国公,你就是藩臣,藩臣就得去藩地就藩,您老就得去燕地,咱们呼延家就被踢出权力中枢啦!” 呼延德清一听,不以为意。“吾儿勿忧,我虽然被封为燕国公,不过是皇帝对我表示恩宠,更主要的是,我现在是马步军督检司指挥使,负责全国府军调度,众将皆以我马首是瞻,我在,大夏军如臂指使,我不在,大夏,军将不军。” 呼延礼灿,寻思良久,也觉得甚为在理,父帅呼延德清为大夏军人表率总管大夏府军,呼延德清不在,大夏朝局必然&#xe863;荡。 刚回到皇城军营,就有人来报,北疆呼延礼狐有秘信至,呼延礼灿立马召信使,拿了秘信,屏退左右,拆开看,只有一句话。 “圣,躬安否?” 呼延礼灿顿时汗如雨下,他想到那个最可怕可能。 联想到此,他马上差人,以母亲思念呼延岚,请求呼延岚回家省亲名义入宫,果不其然,后宫所有皇帝贴身人员全都被聚集到荣阳殿,宣称为国祈福,而近日皇帝皆独居,身边只有一个贴身宦官冯野。 呼延礼灿又派人去太医馆,太医馆倒是有人,不过医术最好的两个太医,不在,据其他人说,说是家里有事,请假回家了。 至此,真相大白。 呼延礼灿冷笑,荣南风呀荣南风,你瞒我们呼延家好苦,原来我一直看不懂你为什么纵容文官集团攻击我父亲,原来是你病体难愈,在准备后事呀。 别人看不透,难道我呼延礼灿还看不透么! 我不但知道你病体难愈,我还知道你不想传位于太子,你想传位于你的皇六子,肃安王,荣尺。 因为,你若想传位于太子,必定力求稳定朝堂,怎么会容忍文武兼并,朝堂稳定了,太子才能平安过渡,顺利即位,更何况我们呼延家亲近太子,若你没有变换储君的心思,怎么会允许我父帅就藩,你这是为了肃安王剔除障碍。 并且现在你居然纵容文官集团扰乱朝堂,你知道文官集团中有不少投你所好,追随皇六子肃安王荣尺的投 机者,若有变乱,他们必定伺机而&#xe863;,你好顺水推舟。 要知道以太子的憨直性格,绝不会纵容文官胡闹。 你知道只要乱起来,太子就会犯错,肃安王荣尺就有机会。即是太子没犯错,你,大夏皇帝荣南风,也会帮他犯错是吧。 我可以预料到你所希望的,一、我们呼延家下野,武将群龙无首,纵使武将亲近太子,将来也没有人能凝聚武将兵变夺权,二、太子废黜,三、肃安王荣尺即位。 好一个乱中取胜! 真是好谋划,只不过你想的太美了,这天下,可也有我们呼延家一份呢! 可是,我还是好奇,究竟要如何夺取我呼延家兵权呢? 这个问题不会困扰呼延德清太久,时隔两天,就有了答案。 京师外城一个小酒馆,一个大兵喝多了,向众人炫耀呼延德清赏赐的一把金斧,“恰好”御史陈知行也在,看到后“大惊失色”,立马认出,虽然看外形就是一斧子,实际上这是天子节仗,黄钺! 私自赏赐下属天子节仗,这是僭越!这是谋反! 于是御史陈知行立马“满怀正义”的向右府相参事莫不同举报。 右府相参事莫不同也立马“满怀正义”的逮捕了这个大兵。 这个大兵在两位大人的感化下,“痛心疾首”的坦白了是呼延德清赐给他的天子节仗黄钺。 (后来,这个事情呼延礼灿调查过,这个大兵确实是在打塘州的时候跟在呼延德清身边,夏军进城抢劫的时候,这个大兵负责呼延德清的安全,就没跟着去抢劫,等到呼延师要抢劫归来,呼延德清说,“得了,你们因为我没过一把抢劫的瘾,自己去我儿子抢的东西里面,一人挑一麻袋物件吧。” 这大兵哥,挑的麻袋里面就有这么一个天子节仗黄钺,这大兵也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以为是金斧子来着,他又有个亲戚,他就把这个金斧子送给这个亲戚,希望这个亲戚能帮他活&#xe863;活&#xe863;,在京城给他谋个闲职,顺带一说,他这个亲戚姓莫,叫莫不同。) 审出了如此的大案要案,当然要上报皇帝,皇帝陛下“大为震惊”。 在不经朝会讨论情况下,下旨,解除呼延德清马步军督检司指挥使的职位,由右府 参知政事(正二品)许汝言暂代马步军督检司指挥使,念及呼延德清屡立战功,燕国公荣誉不变,马上起程去北疆燕地就藩吧。 文官集团第三波进攻,完胜! 呼延德清和呼延礼灿看了圣旨,是哭笑不得,这也太能演了。 这演得,和真的一样。 大夏皇帝荣南风真的不知道怎么回事么? 不,他什么都清楚,他也对这场闹剧无语,可是没办法,他想要完成自己的心愿。只要呼延德清走了,就没有变数了。 老伙计,对不住了,为了尺儿,只能委屈你了。 那呼延德清接下来会做什么呢? 呼延德清在打包,他是真的准备走了,一代强人,大夏第一武将就这么认怂了? 不是的,在听完儿子呼延礼灿的分析后,呼延德清与呼延礼灿对于接下来呼延家的行&#xe863;方向,无比统一,那就静观其变,在局势尚不明朗之前不做任何表态,虽然在这以前,呼延家是亲近太子的。 于是,在圣旨下达的第三天,呼延德清出京了。文官纷纷弹冠相庆,把酒言欢,然而文官集团真的胜利了么? 从开始到结束,他们一直忽视了一个人,呼延礼灿。 这个呼延家百年一出的骏马。 无论才智、谋略、武功样样精通的少年枭雄。 呼延德清敢放心的走,也是知道这个儿子能担大事,骁勇果毅。 更重要的是,呼延礼灿兼任京师九门巡检,负责京师城防。 万籁俱静。 等风来。 注意:本文为历史架空,其中故事纯属艺术创作! <p/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第五章 枭雄落幕大变将起 正康三年六月十七,大夏皇帝荣南风宣布移驾南山清凉宫避暑,所有政事,一律交由左右府相协理。 风, 来了。 那么荣南风究竟什么病呢?能让这个如日中天,虎踞中原的大夏王朝皇帝连理政都困难了呢? 这是一种不是病的病。 荣南风生于乱世,也经历过战争,知道民间疾苦,知道人性的恐怖,他是一个善良的人,更是一个过分善良的人,所以当他成为了皇帝以后,他竭尽所能的去建设自己的国家,造福自己的百姓,每天超长待机工作十个时辰左右(20个小时),无论全国各地,每每有死刑案,他必亲自查阅案卷以防冤假错案,粮食调拨超过六万担他必亲自过问缘由以及损耗。 在荣南风以前,各国苛捐杂税花样繁多,种地得交租税,打井吃水交打孔税和吃水税,生孩子要交添丁税等等。税名之奇葩让现代人耳目一新,目瞪口呆,一句水深火热并不能形容劳苦大众的处境。 然而,荣南风来了,同样饱经风霜的荣南风来了,他用无比的勤奋以及满腔的热血在改变他所能改变的,他打压氏族门阀让其还利于民,他大开文武科考为国家笼络了一大批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俊才,他取消了大大小小八十二种杂税,而且终其一生,他也只有一个皇后四个妃子。 在他在位的十数年间,大夏一片生机勃勃。 万物复苏,普天同庆。 他虽然没有带领自己的国家变成那个梦想中的理想国。但是,他已经做的够多了,长久的辛劳,让他的身体不堪重负,年仅四十二的他已经满头白发,左眼近乎失明。 塘州大战时,荣南风高度紧张,他调集粮草,分派援军,日日夜不能寐。 当塘洲大胜的消息传来,荣南风终于是松了一口气,然而还没有等他高兴太久,夏军屠掠塘州的消息就传来了,荣南风顿时怒气攻心,“呼延德清啊呼延德清,若你不能约束韩得虏的韩家军,身为三军统帅,你就应该请王命旗牌砍了他韩得虏的脑袋,纵兵屠掠,塘州民心难收,天下人为免屠城之祸,必定合纵连横以我大夏 为敌!呼延德清 韩得虏你们毁我大夏百年大计啊” 大喜大悲之下,荣南风再也扛不住了。 这个大夏的顶梁柱崩塌了,从开始的眩晕不止,到后来的大小便不能自止。 他软禁了后宫所有知道他病情的人,他偷偷让能力最强的太医假装请假,然后住进内苑为他偷偷治病,可是他的身体是因为过度劳累,透支光了所有的本钱,太医也无力回天。 只能按照荣南风的要求,不断的开各种虎狼之药,不断的催发他身体的最后一点精力。 好让他们的皇帝陛下,在上朝的时候不被臣子看出来任何破绽。 每次上完朝,荣南风都是最后一个离开,因为每次上朝对于他来讲,都是一次煎熬,他的衣衫会被汗水打湿,更有甚者会小便失禁,谁也无法想象荣南风内心里的落寞,孤独。 一代英雄,万民敬仰。 居然尿湿了自己的裤子。 可是他还要撑着,他不能让满朝文武察觉他的虚弱,即是为了继续威慑宵小,也是因为, 他是大夏皇帝荣南风。 他刚行直率,伟岸博力! 他北击匈胡,南扫六合。 他一生高傲,他睥睨群雄。 他于万千人丛中起, 他同万千人而奋斗! 他可以壮烈的死, 他不可以让别人看见他的行将就木。 可是他终究撑不住了, 他顺着那可笑的黄钺案罢免了呼延德清, 即是对于呼延德清屠掠塘州的惩罚, 也是为了肃安王, 尺儿啊,为父最得意就是你啊! 这一刻,没有什么皇家礼法,只有一位父亲对最小孩子的溺爱。 七月二十,他纵容文官集团的成果来了,这也是他最想要的。 御史陈知行,右府相参事莫不同,陈太子十六过,奏疏曰《太子结党逆篡疏》《太子害国比奸疏》其中文辞华丽,合辙押韵,颇具抽象批判浪漫瞎扯主义风范。 奇怪的是,这次左府相郑蕴侠,约束左府相关人员,不得参与任何皇家事宜,所以左府安静的像一盆水,为什么呢? 时年五十六岁的左府相郑蕴侠,饱经沧桑,有些事他不知道,但是他可以嗅到危险的味道,况且他已经老了,他已经位极人臣,再往上一步,就是那个 位置,而那个位置是他不敢&#xe863;非分之想的。 所以无论谁即位,他都无法攫取巨大的利益。 那还掺和什么,走,找御史司陈老头钓鱼去。 然而,御史司陈老头(陈时敏)再也没有机会和他钓鱼了。 荣南风想要的已经摆在这里,两封奏疏,他一封也没看,即使在最后的日子,他也是清醒的,他知道这都是瞎掰。 可是他不在乎,他要的只是理由。 七月二十九,荣南风下旨,罢黜太子,立肃安王荣尺为太子! 然而,这道旨意并没有实行。 因为一个人, 御史司陈时敏, 他并不是皇帝随行的人员, 他来南山这里只是因为他觉得自己老了,想要告老还乡。 恰好碰见传旨太监,偏偏这个传旨太监爱得瑟,且嘴巴大。 见到陈时敏,就嘚瑟了两句。 然后他就后悔了,因为那个平时瘦巴巴,看起来已经快要入土的御史司陈老头,爆发了。 陈时敏一把抢过圣旨,撕个粉碎。 然后直接就往内院闯, 因为他是朝廷三司之一御史司的司首。 没有人敢&#xe863;手拦他,只能苦苦哀劝,就这样, 他闯到了皇帝的门前。 高声断喝, “吾皇,太子何罪,因何罢黜,答来! 吾皇,肃安王何德,得以荣登大宝,答来! 吾皇,不经朝臣议论,只因溺爱便轻易废立国家储君,这是何道理! 吾皇,这江山,你还要是不要!” 没有回答。 陈时敏知道,没有回答就代表着,没有反悔。 于是他放大招了。 他再次高声, “敢问圣上,虎老,无甚爪牙?” 他太了解荣南风了,这是一个把尊严看的比什么都重要的人,轻易废立太子,他理亏,你骂他,他可以不说话,但是你嘲讽他老了,不行,那就是在挑战他的底线,果然,皇帝陛下也爆发了。 他隔着门大声反问, “你回家不也是去享天伦之乐么,我偏爱自己的孩子,有什么不可以!” 陈时敏大声反问,“天伦重还是江山重?” 赌气的皇帝也大声回答,“天伦重!” 陈时敏脱掉官帽,砸向皇帝房门,大喝,“此言安得出圣上口!” 皇帝回,“卿言江山重 ,证于吾看” 陈时敏大吼一声,“吾皇近前,看得端详!瞧吾证道!”言毕,以头撞柱,血溅三步,登时气绝身亡。 门稍稍开了一条缝,随即又关上了。 良久,从门缝递出一张圣旨,,,,,, 《夏十六书》(大夏史): 正康三年七月二十九,御史司,司首陈时敏于南山清凉宫突发奇病,猝然离世。圣哀叹,天下再无陈司正!(司正:辅佐,矫正) 遂下旨,开文武大考以冲栋梁,文武大考诸事,着太子总理。 (陈时敏的血让他那泛滥的父爱稍稍退却,理智重新占据上风。所以这里皇帝已经打消了立肃安王为太子的念头,因为这届文武大考,是荣南风下旨举办的,是为接班人广布恩泽与组织班底准备的,谁主持了文武大考,谁就是将来的国主。) 顺带说一句,在不久之后的某一天陈时敏的儿子因为衣服整洁,连升三级。 讲卫生真是个好习惯。 龙虎榜开了,于是天下的文武生员,纷纷踏上了征途,那么结果怎么样呢?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其中三个人。 这三个人大家记一下,第一张宗北,第二郝幸福,第三,贺双成。 张宗北是个文武全才,文榜第二十六名,武榜第一名。 郝幸福是个幸福的人,他是武榜最后一名,他爹接到消息后,大摆宴席,份子钱接了数十万两,然后拿着这些钱疏通了关系,郝幸福最后被分配到了元洲担任参军,而张宗北则担任游击将军。比郝幸福要低上半级。 至于贺双成这个人,他啥也没考上, 但是他又比较偏激,他不认为是自己能力不行,而是没有展现出来。 那怎么办呢? 那就让他们看看我的能力呗,于是,贺双成贺大哥连夜带着行李,投奔了,,,,,,北边大夏最大的敌人,胡人,详细来说是胡人的赫卢二十部(胡人分为三大部族,一、突虎阐家族部落,这是胡人王族,世代为胡人的首领,实力最强,他们在极寒之地离大夏王朝最远,中间隔着野骨碌五十六部落和赫卢二十部。二、野骨碌五十六部落,夹在突虎阐家族部落和赫卢二十部中间仅有小六河畔与大夏接壤。三、赫卢二十部,三 大部落中实力最弱,但是趁着中原五国互相攻伐,时常进来找找便宜。)。 恰好呼延礼狐在办事。 很重要的事情,清边。 于是乎贺双城贺大哥刚到就发现赫卢二十部跪了,给呼延礼狐跪了。 这个第一狠人,仅仅废了吹灰之力,就废了拥有骑兵二十万余的赫卢二十部,逼得赫卢二十部北上,与野骨碌五十六部落争夺最后一点生存的希望。 那么,呼延礼狐怎么玩残的赫卢二十部呢?这个下回再说,这里主要是告诉大家,贺双成贺大哥不愧是忠贞不屈,眼见赫卢二十部跪了,不但没有停下脚步,反而跨越种种艰难险阻,沿着宿营的痕迹追随赫卢二十部主子去也! 追着人家当奴才,怎一个贱字了得。 正康三年十一月二,圣上宣太子荣规,肃安王荣尺,进宫。 他躺在床上看着这两个儿子,满脸慈祥。 交待了几件事, 一,确定了太子即位。 二,肃安王十一月之前必须离京就蕃,终生不得返京。 三,太子即位,所有兄弟,不得妄杀一人。 随后着急左右府相以及三司长官,列写遗诏。 十一月三,他把他的八个儿子全部叫过来,最后一起吃了一顿饭。 这次没有君臣,只有父子。 陈时敏啊陈时敏,江山与天伦,终究是是天伦更重,嘻嘻。 正康三年,十一月十九,夏武帝荣南风,崩,年仅四十二。 按照道理来说,接下来就应该太子奉旨即位。 然而,事情真的就这么顺利么? 阴暗处,衮龙袍下包裹着愤怒到颤抖的人, 父皇啊父皇,这次吃饭,我可没吃饱! 注意:本文为历史架空,其中故事纯属艺术创作! <p/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第六章 呼延礼灿太庙惊梦 颇怡苑手足操戈 呼延礼灿攥着刀把子,时刻关注着时局,并且从北疆呼延礼狐燕子军部,秘调五百燕子军入京,潜伏于城外,只待乱起,便宜行事,夺取中枢大权。 然而,陈时敏的杀身求仁,稳定了荣南风,稳定了朝局。 太子可以顺利即位了,也不会出乱子了,反正呼延家原本就是亲近太子,这样也挺好。 然而,接下来变故是呼延礼灿做梦都想不到的。 既然想不到,那么呼延礼灿就暂时松开了刀把子。 只等太子即位大典。 闲来无事,呼延礼灿就在宫里逛来逛去,逛着逛着就逛到了太庙。 呼延礼灿也是无聊,就打开门走了进去,想看看。 颇为奇怪,平时这里都有人来看护打扫,今天居然一个人没有。 他瞧来瞧去,看见一蒲团,便心思坐一坐,坐上去,顿时思虑万千。 一时竟迷离起来。 恍恍惚惚觉得自己背着一个人,也看不清样貌,那人在呼延礼灿耳边小声的唱着一些音韵怪异的词话: 一场析精半场空, 臆花浊泪两空同。 狐死首丘尤知报, 乌雀反哺亦相倾。 宫闱颇怡十六变, 兄弟八人七人去。 腰间别离血犹猩, 白帽安着坐金殿。 江水黄, 河水黄, 你看那铜鼎落河床, 何家哭,李家哭,周于刘孙闹乎乎。 王不王, 皇不皇, 呼雷,呼雷,坐银床。 天茫茫,地恍恍, 千里孤城一马与两狼。 金銮殿, 银安殿, 三府三司看不见。 忽然那人拍了拍他,口中说道“停,让我等几个人,刚才的,你可要记住。” 那人下去了以后,呼延礼灿就往回走,再回头就看见刚才那人领着七个小孩慢慢走远。 呼延礼灿猛然醒来,汗流浃背,湿透衣衫。 再看太庙里面总觉得有什么压在心头。 起身出门,想着回官署洗漱一下,浑身湿乎乎很难受。 刚出门,就碰到了太子府的差人,原来太子是想就京城防卫与他谈一下。 呼延礼灿上马出门,被冷风一激,浑身冷汗憋了回去,头晕目眩,居然摔下马来 。 良久才恢复正常,但是从此,呼延礼灿就落下了病根,一阴天下雨,就浑身发麻,起疹子。 话题转一下,呼延礼灿见了太子,太子主要传达的意思就是,先皇新丧,要严守九门,吧啦吧啦,总之核心思想就是,没有我的命令,不许放一个人进入皇城。 好吧,呼延礼灿只能撅着屁股,回去守城门。 京城,安平王府,大门紧闭,安平王缩在衮龙袍下,灯光打在他的脸上,忽明忽暗。 “小殿下,呼延礼灿把守九门,现在属下根本混不进去。” “那就不用进去了,在外面吧,我们有多少人?” “回殿下,十五人。” 安平王倚着躺椅舒展了下身体,“十五人起事,你们说能成么?” 没人说话。 挥了挥手,大厅里面便没有人了。 后堂走出来一个女人,站在她身边。“真的要做么?” “恩,要的,不甘心。” 女子轻笑,上前挽住他,“好了,你现在有十六个人了” 《朝本实录》: 安平王荣庆,夏国主第八子是也,性情孤僻,暴烈阴柔,自小不得宠爱。 正康三年,十一月十九,南汉国主崩,留遗曰太子登基。 安平王荣庆,愤懑不平,私召朋党武将十五人,秘议大事。 安平王妃,齐敏云,武将世家。其父齐六儿,出身草莽,悍勇难挡。 虎父无犬女,安平王妃敏云甚善长弓马术。 谓安平王曰:“夫妻同命,尔之荣华,吾之显贵。今汝举大事,成即九五,败即乱逆,吾虽一妇人,亦知此乃存亡去留大事,愿随夫君操戈浴血,共死同生。若败,吾先自刎以保全清名。” 十二月二十八,安平王诈太后旨,诳太子及其诸王于颇怡苑,坑杀诸兄。 太子荣规最后到,携东宫卫一百六十余,及入,左右闭门,隔绝卫士,安平王妃齐敏云执刀劈太子,太子左臂中刀,惊惧奔走,敏云穿长裙,追之不及。 太子爬墙欲出,安平王拽拖太子,太子跌落,压在安平王身上,扼安平王喉,安平王不得脱,大将辛伯鱼赶到,以铁锤锤杀太子。 事毕,将太子衣冠及其印信挑出,言“太子及其诸王兄皆追随父皇去也,召左右府相及三司 长官见我。” 众人面面相觑,只得通报有司。 安平王妃齐敏云趁众人慌乱,跃墙遁走,引十人诈称宫内召见,尽屠诸王府子侄后代。 未几,众长官及呼延礼灿赶到。 安平王荣庆开门答众人,是曰:“大夏,荣家之大夏,今众王子皆遂先皇去,仅余吾一人,众卿以为奈何?” 大家都很震惊,呼延礼灿是震惊加无语,他镇守皇城,滴水不漏,万万没想到,还是被找到漏洞,太子呀太子,你瞎溜达个什么劲儿! 现在这场面实在是太尴尬了,八个王子被杀了七个,就剩下安平王荣庆,现在有两个选择,一、是弄死他,然后由在场的某位继承大统,然而这是不可能的,因为荣南风的强势,大夏还没有所谓的权臣,都是相互制约,例如,左府和右府就是相互制约的关系。如果不是荣家人继承大位,就一定会有人不服进而起兵反叛,到时候大夏一定分崩离析。大家在场的都是既得利益者,当然不希望天下大乱,所以这个不行。 二、拥护诸王子嗣即位。这也不可能了,因为就在大家思绪万千的时候,就有人来报,安平王妃坑杀诸王孙,也就是说现在老荣家,就剩安平王一个人了。 二、拥护安平王荣庆即位,只有这样才能稳定天下,才能保住现在的既得利益者的利益不受损害,朝廷和世家从来就剪不断理还乱。 有的选么? 没得选。 那就你吧,狠心的安平王,就你了。 面对现实,呼延礼灿也没奈何了,他是想不到篡位还有这么一个办法,把合法继承人杀得就剩自己一个,然后让大家选,就剩你了,不选你选谁? 行吧,你就你吧。 于是,在大夏上一任皇帝还没下葬,大夏就发生了一次,最平和,最血腥,最残酷的武装夺权政变。 可是皇家同室操戈,手足相残毕竟是不光彩的事,不能传扬出去,怎么办呢。 于是当时在场的三品以下无论归属,文武。 统统在某一段时间“自然的死于意外 疾病 战争”。 三品以上嘛,都是既得利益者,他们必须维护皇家的形象,自然不必多虑。 《夏十六书》(大夏史): 太子谋逆,屠戮皇亲,圣派 兵讨伐,太子兵败,畏罪自尽。 及诸皇子仅余皇八子安平王荣庆,遂立为储君。 这就是这件事最后的夏史记录。 完美,起码在安平王荣庆看来是这样的。 哦,不。 应该是大夏皇帝荣庆。 正康四年,三月十八,安平王荣庆正式即位,年号,康盛(按照礼仪,这个年号要等明年也就是正康五年才能生效,今年仍然沿用正康年号)。 新皇帝登基,第一件事干什么呢? 荣庆告诉你,有怨报怨,有仇报仇啊。 因为以前不受宠爱,没少受某些官员的冷眼。现在他是皇上了,而且他性格就是阴鸷暴烈,所以,他要开始报复,可是这个事情,自己做又名声不太好,怎么办呢? 那就找人来办吧。 谁呢?辛伯鱼,就是那个锤杀太子的辛伯鱼。 于是,正康四年,四月九,威震大夏数十年的洗马司成立了。 洗马司名义上是给皇家洗马养马,然而实际上就是给皇帝干黑活,监视群臣的。 他们的办事效率怎么样呢?不得不说,他们还是很敬业的,上班工作主&#xe863;要求加班,从不划水混日子。 于是,四月二十八起,因前太子“篡逆”一案,洗马司“查捕”“同党”共计一百二十六名。 这么多人他们是怎么查的呢,基本就是,以前是否亲近太子不重要,毕竟太子已经死了,投机倒把,大家都可以理解,毕竟都要生活嘛,但是以前的罪过安平王荣庆的就一定是逆贼!而且是十恶不赦的那种!统统抓起来! 火发完了,接下来就该处理政事了。 不同于其父的平和宽仁,荣庆暴烈偏执。 他对于政局有着自己的理解,而且从不允许有人辩驳。 在他的身份刚刚得到群臣的默认,他就火速控制了天下兵马大权。 随后变更了皇城所有的卫戍部队及其将领,呼延礼灿作为九门巡检第一时间就被下课了。 不得不说,虽然作为亲人,荣庆是一个及其不合格的人。 但是作为一个皇帝,他确实合格。 这个时候,左府相郑蕴侠因为陈时敏的逝去,伤心不已,感叹时光易逝,韶华易老,已经辞去左府府相一职,左府无相。而右府的府相张普郎因为在 夺嫡之争之中太过耀眼(他支持肃安王,且和王妃齐敏云父亲齐六儿有私仇),被认定为太子逆党,已经革职了。左右两府无府相这是比较严重的。 于是,他提拔了两个人,黄三川 黄正源。 这两个人,一个黄三川二十九,一个黄正源三十二,而荣庆今年二十六! 新的皇帝,新的政治中枢,他们怀着年轻人特有的朝气和对家国炽烈的爱,开始了工作。 以往夸赞一个皇帝如何如何,一般就是仁德,爱民,吧啦吧啦什么的。 这个咱们就不说了,咱们就说结果。 荣庆登基往后五年,大夏开始腾飞,从而为横扫四国,北拒胡人,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虽然他残酷,他阴晴不定,他不宽容,但是千百年后,人民仍然会感激他,想起他,因为他真正做到了“还利于民”,而荣家的大夏也恰恰是亡于这点。 注意:本文为历史架空,其中内容纯属创作。 <p/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第七章三 三山口礼狐清边 征逆乱礼灿逞凶威 中央说完了,咱们再说说边疆吧。 也就在文武大考前夕, 大夏北疆行军道指挥使呼延礼狐(军方等级按照马步军都检司指挥使 行军道指挥使 总兵/封号将军 参将 游击将军 杂号将军逐级递减), 要清边。 赫卢二十部拥有骑兵二十万余,而大夏北疆边军加上呼延家燕子军总共才三十万,而且是分散在各地的,无法形成有效战斗力。 那么呼延礼狐拿什么来清边呢? 时值金秋,恰逢草原少雨。 这里有必要说一下,胡人的生活习惯就是,秋天会囤积大量草料,以渡过寒冷的冬天。 他们比较重要的草场牧场有三个,匹盆 苏伊合隆 巴其根 ,这三个草场可以说是赫卢二十部的命脉,这三个草场出了问题,大家就要喝西北风了。 所以是重兵看管,呼延礼狐想要拿下这三个草场,就是痴心妄想。 呼延礼狐也知道,所以他并没有打算强攻草场。 而是一波一波的派出斥候,勘察地形。 这里提一下,呼延礼狐这个人比较奇异,虽为将军,但却不是兵家,他是阴阳家,为呼延世家庶出,且起于行伍,有洁癖,喜蓝衫。经常行常人不能行,想常人不能想。聪慧狡黠,阴狠毒辣。 正康元年,赫卢二十部约五万沿着康南谷道南下犯边抢掠财物,呼延礼狐坐镇威虏军城左右仅燕子军三千,大夏府军二万八千。大夏府军畏敌怯战,呼延礼狐移军后撤,假怯战,不战不逃,暗遣私军假赫卢二十部,纵火焚城,尽屠威虏军城诸府军家眷八万六千余。诸府军群情激愤,泣血请战。 呼延礼狐即发兵白水原,及见胡兵,诸府军赤膊邀战,睚眦迸裂,状如恶鬼。 两军乱战,夏军形如疯虎,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诸胡怯懦,渐渐军阵崩坏,皆回身败逃。 呼延礼狐尽起夏军追击,日夜附击一百二十余里,期间胡军三复战三复败,逃至小六河,转身复战,未及成阵,夏军至,猛扑胡军,胡军崩离,人马争渡小六河,淹死踏伤万余,夏军此役,阵斩二万一千余,称白水原大捷。 事后,礼狐暗自坑杀 行假 胡人屠城事私军二千五百六十人,曰“斩草除根”。 正康二年,北疆贺州大疫,礼狐取死者躯首,遍投草原水源,草原大疫,病死者不计其数,世人皆言,折十年寿也。 就是这么一个人,说他好也罢,坏也罢,他终究守卫着大夏一方百姓。 书归正传,那么呼延礼狐的目标是哪里呢? 顺着北疆西部乌驼山脉向北绵延数百里,有三山口,每当秋季,季风便由此灌入草原,今年乌驼山脉以外季雨频繁,三山口季风更为强劲,人马皆不能站立。 正康三年,八月二十九,呼延礼狐遣数百工土营,偷渡小六河,暗至三山口,横掘风口数十丈,风急暴烈,即迎风纵火,大火燎原,日渗百里,及大火经月未消,赫卢二十部草场尽毁,且赫卢草原赤地千里,牛马牲畜炙死无数,为百年罕见人祸是也。 赫卢二十部不得不北上求活,赫卢草原后经过两年方才恢复生机。 北疆也就安静了两年,在这两年间,北疆的呼延礼狐也没有闲着,他渡过小六河修建了两座军城,太平军城 左合军城,他知道胡人总归有一天会回来的,这两座军城起的就是预警,与便宜行事的作用。 除了清边,北疆还迎来了他们的国公,呼延德清回到了北疆。 并开始兴建燕国公府,作为国公,呼延德清是有权利开府建牙的。 这也算是朝廷与呼延家的一种利益的交换吧,呼延德清你别&#xe863;我们荣家的兵权,我让你开府自己建个小朝廷自己玩去吧。 五月被下课的呼延礼灿也回到北疆,正可谓放虎归山。 随着呼延礼灿被下课,在外领兵的呼延师要被调回京师,“委以重任”,担任殿前奉恩将军,这一系列的操作什么意思呢? 就是,虽然把你们呼延家提出权利中枢,但是我还是不放心呀,你把你大儿子放到我身边当个人质吧。 就这样。 那么,新皇帝登基仅仅是针对呼延家么? 不是的,所有世家都有长子进京当官,职位统统是殿前奉恩将军,一时间京师将军遍地走。 而且继呼延家被清理出权利中枢后,何家(影响右府),李家(影响左府),周家,于家,刘家,孙家(共同影响布政 使司)纷纷被踢出中央。 这是上任皇帝荣南风想做又不敢做的,可是荣庆敢。 一个连自己亲兄弟都能下手的人,会对什么人有所顾忌呢? 各大世家没有怨言么? 不是没有,而是非常强烈! 荣庆也早就料到了这点,在他刚刚即位的时候,他与黄三川 黄正源所下发的诸多旨意之一就有这么一道旨意,即着文考三榜,发各府监军。 也就是说各个州府的府军统统多了一个职位,监军。 这是以前没有的,大家也就没在意,也就是这个没在意,要了很多人的命。 要知道,这些世家还有另外一个名字,武装军阀。 平民的愤怒或许需要骂街来表达, 而武装军阀的愤怒,则要用刀枪来表达。 最先跳起来就是孙家,孙家家主孙高望,率先起兵攻击陈州,他早已买通陈州总兵官刘嘿嘿,商定只等孙高望兵临城下,刘嘿嘿就开城投降。 六月十五,孙高望引兵三万到达陈州城下,城门果然大开,孙高望大喜,一马当先,跃进陈州,然后,噗通一声,千斤闸落下,城门紧闭,孙高望还没反应过来,陈州府军监军梁文静闪马而出,大喝,狂妄逆贼,刘嘿嘿与你私通款曲以为瞒得天下人否?吾为监军,监军者,监察军务,勘察逆乱。今汝引兵作乱,留你不得。 言毕,左右一拥而上,孙高望登时被乱刃砍死。 随后梁文静引三千陈州府军猝然出击,军中高举一旗,上书,平乱讨逆,从者无问。 孙高望已死,群龙无首,顿时兵解消融,四散溃败。 六月十六,陈州孙高望逆乱,平。 六月二十,圣旨到,封陈州监军梁文静陈州太守兼领监军,孙高望已死,余者不问,孙家罚田八千亩,钱二百万贯,孙家家卫(孙家亲军)抽一千八百冲抵唐突军。 六月十九,兆州于家于骁同起兵十万作乱,攻占兆州,杀兆州太守 总兵 监军。 六月二十二,于骁同围困乔州,不得,引水灌城,太守 总兵皆战死,时贼兵猛攻北门,监军农吉搭高台六丈六,赤膊擂鼓,声耀乔州,全军愤然,齐呼杀贼。于骁同复苦战二日,不得胜,乃引兵转战望州。农吉引乔州兵八千六百,尾缀 于骁同部,不战不走,以待时机。 时,呼延礼狐谏呼延德清,今朝廷稳则北疆稳,则大夏国稳,若诸世家乱起,周围虎狼必磨刀相向,今大夏国存,与我有利,若大夏国崩解,则何来呼延家?且出兵平叛,一可护国积声望,二可瓜分其财帛,三可掳掠其民丁,何乐不为? 呼延德清深以为然,遂上书请战,荣庆大喜,立准。 遂呼延礼灿领三万燕子军寻于骁同,于六架山接战,于家世代征战四方,咆山叉子军威震南国,呼延礼灿人少,一时不能得胜。 乔州监军农吉一直尾随于骁同部,寻觅战机,见此,引军突出,于骁同部队猝不及防,被农吉部抵进至帅台五十步,引弓一箭,中于骁同后颈,于骁同向前扑倒,农吉大喜,复引弓,射倒帅旗,令乔州军大呼于骁同已死,及三声,于骁同部慌乱溃败,呼延礼灿遂招降其部,得军四万。 战毕,呼延礼灿宴农吉,言谈析国,演武示勇,呼延礼灿惊为异人,遂起招募之心,再三邀请,农吉不允。 时呼延礼灿经礼狐调教,颇具枭雄之姿。 起身言曰:今吾临行前,吾父赐吾铁如意,今请诸君观。 即从腰间解下铁如意,递至农吉面前,曰:“君观其上刻有何字?” 农吉上下观瞧,只见黑峻峻,冷森森一铁如意,并无甚字。只得回曰“恕眼拙”。 呼延礼灿执铁如意忽地猛击农吉头部数下,直至气绝身亡,愤曰“噫 其字 罚酒 是也!” 回顾乔州副总兵,其磕头如捣蒜,并无驳意,礼灿遂收乔州军。 (铁如意,钢鞭,连枷,锤,皆为打击类兵器)。 事毕,呼延礼灿引兵奔周家袍州,刘家韩州,时周刘二家尚在观望,未有反意,然呼延礼灿只欲掠其财与民丁以充北疆八十八州府,无论罪否,一律攻伐,上书京师曰其罪“或可有”。 未及二月,周刘不敌,俱兵败。呼延礼灿大掳四方,敛财万万贯,民丁青壮八万余。 时攻破刘家,呼延礼灿纵马韩城,及一庭院,见女眷纷扰,本不在意,但见一女子,举手投足状若脱尘,一颦一簇犹如仙谪, 正可谓: 额眉淡扰气出尘, 九天仙女好似真。 廿六年华空流水, 如今方见梦里人。 呼延礼灿登时神魂颠倒,策马驱驰,一把将其掳上马背,经问,此女名为白秋冷。为刘家老太太使唤婢女,年方十八。 呼延礼灿大喜,言此乃吾妻也,遂遣重兵护送回国公府。 至此,周于刘孙四世家,算是打出了GG。 那么剩下的何家,李家又作何反应呢? 注意:本故事为历史架空,纯属虚构。 <p/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第掌八章 大夏文官掌军 章德门事变蜀王夺权 何家 李家很忙,新皇帝对地方门阀清洗的决心与力度,是他们没有想到的,事起仓促,他们两家没有参与到这场清洗中,当呼延礼灿领兵平叛时,两家还在观望,他们不相信叛乱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平定,他们仍然期望能在这场叛乱中攫取一定的政治利益。 可是,呼延礼灿终究不是旁人,风卷残云一般平定了叛乱。 所以,当叛乱平息,就轮到何家 李家抓瞎了,他们必定要表明态度,要不然极有可能与朝廷中枢产生间隙,从而被彻底抛弃消灭。 为了博得这位雷厉风行的新皇帝的欢心, 两家拿出了最大的诚意,而这份诚意,是这位刚刚登基的新皇帝荣庆无法拒绝的,也不能拒绝的! 正康四年十月,御史司何梁(何家) 李贤礼(李家),上奏《十方军改疏》,即监军行监查事 矫正事 军法事,军队主官行军战事,总之一句话,新皇帝荣庆新增的监军一职,正式得到了地方门阀的认可,并且权利更甚于军事主官。 这就意味着,地方府军的掌控权,完全归属于朝廷中枢,大夏的军事集权力,空前的强大。 这一事件带来的影响不仅仅是军事职能的改变,也为日后大夏军力疲乏挖了一个大坑。 那么对于现在的大夏有什么影响呢? 永安纸贵 纸为什么会贵呢? 因为纸可不仅仅可以用作写字! 正康四年十一月十二,地方门阀正式认可监军一职,而各地的监军尚有许多空缺,这也就意味着,久居京城的待职学士们,有了可以“统御四方”的机会,这可是百年难遇,一时间人人走&#xe863;,都盼着能跻身此列。 然而,事情并不是那么简单,自古书生就“肩不能担 手不能提”,从军入伍甚是苦烈,如果身体素质不行,有可能猝死于军中。 于是,朝廷设定考核标准,顶盔贯甲,纵马驰骋二十里,至龙虎台,发三矢,不脱靶,即为合格。 听着很容易,其实很难。 因为他们穿不起来甲, 大夏军甲分为 一、军卒:皮甲 牛皮鞣制,前胸有甲,后背无甲,头着铁盔。意为:前击不 回 有死无生。 注:前胸有甲可抵御攻击,后背无甲,敌军击之即亡,即向前攻击尚有一丝生机,向后逃亡有死无生。 故夏兵逢战,进击不止。 二、偏将:铁甲 瑶山铁打制,前后为板甲类,头着骁武三尾盔,盔顶嵌鹖羽三根。 注:鹖(hé),鹖鸟也,凶勇悍斗,二鸟争锋,其一毙,乃止。寓意武官凶猛,悍勇不畏死。 每逢战,夏军偏将冲锋在前,军卒在后,各部以鹖羽为指引,往来冲击,阵势不乱。 故,鹖尾偏将为军中之胆。 三、行军大将:锁子甲 锁片咬合而成,轻便且防护好。外罩红袍,头着亮银盔,盔顶有簪缨,万千军中醒目不以。 红袍大将为军中之魂。 大夏关于官员等级所对应的甲胄有明文规定。 而监军属于偏将级别,因为是文官可以不着鹖羽。 但是偏将铁甲重约五十余斤,平时穿穿还好,真要是顶盔贯甲,跃马扬鞭恐怕真的要出人命了。 本来众士子都意气风发,但是看了这要求却纷纷退缩却步。 抱怨着“监军就是一个掌舵的主儿,穿得甚么铁甲。” 其中一人却计上心来,此人一眼大,一眼小,身长体大,虽是文臣,却好似武将。正是御史司御史张慎行。 张慎行,吉州人,幼时家贫,刻苦攻读,入太学府(类似大学),其叔张秀严恰任言州行军道参事,遂引荐提携至御史司,张慎行不胜感激。 彼其叔张秀言与言州太守徐可周有隙。 恰徐可周之子徐敏与张慎行同批,参考参军之职。 慎行自幼颇喜行军武备之道,遂具先朝残书,编写《纸甲密要》。 纸甲,先朝军备,以纸为原料,质轻且可抵近矢,工艺繁琐,制作困难。 事毕,与徐敏言,铁甲厚重,不如纸甲轻便,今纸甲工艺唯吾独有,予我万钱,汝可造甲献于陛下,必得大功。 徐敏闻之,甚喜,予慎行万钱。 事后,甚忧,思忖慎行其叔与父有旧怨,恐有陷阱,遂照《纸甲密要》自取原料试验造甲。 岂知,张慎行素知徐敏生性多疑,好大喜功,得此《纸甲密要》必定先行试制,已前往有司先行告发(有司:相关部门)。 遂 以逆乱大罪捕徐敏并其父言州太守徐可周,尽发塘州充做军伍。(大夏对于铠甲管控及其严格,私造或私藏铠甲两副及以上便是死罪。) 待徐敏事毕,张慎行具《纸甲密要》献于右府相黄三川,言,诸君文弱,不善驰骋,今有做纸甲,善护轻盈,不失斯文,与匹夫区。 黄三川深以为然,遂上表具奏,圣上亦然,遂准大造纸甲,分与文生。 张慎行因此得黄三川赏识,入右府任参事。 那么为什么要献于右府相黄三川呢? 自新帝登基以来,“二黄”黄三川,黄正源,便参议朝政,仅仅一个月时间,便掌控朝局,那么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 结党。 黄三川是齐州人,便以齐州人为骨干形成了齐党。 黄正源是德州人,便以德州人为骨干形成了德党。 若想如臂指使,唯有利益共享,二位黄大人着实深谙此道。 而张慎行,就是齐州人。 努力吧,张慎行,在这条康庄大道上继续前行吧,只有你才配做那个人的对手。 铠甲的事情解决了,各位通过的士子们穿着纸做的铠甲高高兴兴的奔赴各地上任了。 正康四年十二月十六,大夏正式开始由文官掌军,外行领导内行的时代,正式开始。 至此,新皇帝荣庆算是已经把大夏搞定了,军政一把抓,权利更甚于他的父亲。 挺巧,南汉蜀王齐元斌也搞定了南汉。 如果说荣庆在登上皇位的道路上双手沾满了鲜血,那么蜀王元彬可能是在一个满是血液的泳池里面打了个来回。 自从正康三年四月十六,蜀王元斌引兵清君侧伊始,在通往南汉都城景豫城的路上,途经各个重镇,文官闭门不出,武官策马相随。 将临景豫城下时,随行军队人数已达二十万五千。 蜀王一声哀叹,回顾耀州总兵管司马余和叹息曰:谁不知此乃逆乱,但从者日众,当朝失德已至如此? 及至景豫城下,率重兵围城。 至此,南汉帝仍不知,往来急报皆被刘文鸾压下,谓之“解君父之忧”。 正康三年六月十六,南汉章德门守将阿苏古讷开城投降,勤王军入城。 将至内廷,司马余和私谓蜀王,“今发兵勤王,惟肃 清奸臣,陛下兄弟甚多,恐为他人所趁,或流亡或乱国,望蜀王以天下先,收诸以内廷,待以厚遇。” 蜀王元彬遂密与阿苏古讷。 《南汉札记》(南汉史): 正康三年六月十六,蜀王勤王入城,奸相文鸾知万事皆休,遂纵火焚城。诸王子奋勇救火,与奸相斡旋,奈奸相文鸾丧心病狂,屠戮王子,至忠毅将军阿苏古讷赶至,王子皆亡。阿苏古讷擒奸相文鸾及其党羽于殿前,蜀王历数其大罪有十,文鸾讷无辩驳,遂出午门斩首示众。诸军擂&#xe863;,声彻云霄。自此朝无奸佞,正气盈朝。 (札记:是指读书或者文章时,记下的心得或者感悟。按照常理一国史书是不可以用札记这种形式来代替的。只不过,后来齐元彬当上皇上以后,两狼山与呼延礼灿合兵,走的时候起了坏心思,一把大火,差点烧死了呼延礼灿。正所谓一报还一报,后来南汉灭国的时候,夏军一把大火烧得南汉都城片瓦皆无。什么史书官册都灰飞烟灭了,也正是这一把大火,使得想要查阅南汉历年大事,只能通过这一本《南汉札记》。) 齐元斌走进正殿,他的父皇正襟危坐在高台龙椅之上。 没有愤怒,没有质问,只有平静。 “你的兄弟,可曾处理好?” “好了” “文鸾那伙子人呢?” “好了” “在诸皇子中,你是我最不喜欢的,你暴烈,刚毅,没有一点我们南方文士的谦谦风采,可我心里知道,你是最适合做皇帝的,南汉百年羸弱,确实需要你这么一位君主。南汉的将来,就看你了,送我回静园吧。” 正康三年六月十六,南汉蜀王齐元斌经禅让继位,太上皇修养于内廷静园。 这位太上皇齐敏从此就再也没有出现在人们们的视野当中。 当他从酒池肉林中醒来,得知蜀王“勤王”时,并没有惊慌,他很平静,对他而言或许离开了这个位置,清清静静的活下去也是一个解脱。 春分,年轻的齐敏拉着六娘的手,漫步青柳河堤。 芒种,六娘身怀有孕。 白露,八王夺嫡,六娘是罪臣之女,为众人谗议。 冬至,齐敏母袁王妃,下鸩酒,赐死六娘。 齐敏的冬天就是 从那一天开始的,无比漫长,几十年也没有过去。 是夜,司马余和来报,合琳公主(齐元斌大姐)罗王(王孙,齐元斌兄长之子),因外出游玩,白天避得大祸,如今被扣押在城外挈阔军大营中。 新帝元斌遂命,移入内廷。 司马余和领旨乃退。 奏报时,阿苏古讷在旁候旨。 及司马余和出城,阿苏古讷带兵尾随,设伏章德门。 寅时,司马余和领合琳公主与罗王至。 一声令下,灯球火把照得章德门如白日一般。 司马余和大惊,斥“殿下旨,公主王孙具迁入内廷。” 阿苏古讷,亦斥“何来殿下,今为陛下!(未举行登基大典,实际仍然算不得皇帝,按礼,仍称殿下。但是形势如此,众人皆称陛下。)” 司马余和讷讷不言,阿苏古讷下城,持白绫,曰:“行大奸之事,独吾其谁?” 遂绞死公主与罗王。 及回报蜀王新帝,私下内诏与司马余和。 “行大奸之事,解君父之忧,独阿苏古讷?” 次日,司马余和请查军伍文鸾党徒,及三月未尽,杀军伍牙官及其尉校一万余,南汉军伍震撼,谓之:司马屠。 <p/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九节章 监军入燕枝节生 礼狐矫旨诱礼灿野望 转眼开春, 这可就是康盛元年了, 随着各大门阀世家的妥协,与张慎行贡献的纸甲。 大夏各地监军均已部署将毕。 苍朗的北方大地上,一行威风凛凛的官军,迤逦前行。 “小爷,慢行” 轻车右尉游艺赶上张慎行,下车行了个大礼,游艺是叔叔张秀言随军亲兵,此次外派监军,虽是肥缺儿,但是燕北大地,邻近胡蛮,且呼延家皆赳赳武夫,没有一个信得过的人,张秀言也不得放心张慎行的安全。 众人自出得京城,便搭伙结伴出行,只因呼延礼狐清边清得太狠,无数胡蛮,家破人亡,虽是大半北上求活,但也有不愿走,越过小六河,逃至大夏,以打家劫舍为生,一时间民不聊生。 众言官御史鼎沸而议,皆曰:呼延礼狐,行炽炎之事,杀生慎重。 今边民涂炭,皆其一人之罪,其罪千秋。 我大夏书香育国,岂可由此匹夫窃居高位! 对外藩胡蛮,应以礼相待,晓之以情,&#xe863;之以理,自可天下归一。 新帝荣庆闻之,嗤笑不以,言“书生误国” 遂命辛伯鱼查以妄言论国。 将论调最高者,共计御史十六人,尽发配至燕北呼延礼狐处。 未及三日,尽皆战死于燕北境内,查系逃窜胡蛮所为。 故此,各生员皆不敢独行,恐身遭不测。 “小爷,胡公子他们,嚷累嚷得紧,非要寻得附近城镇,烧得热汤解解乏。” 游艺为难的说到, “附近并无城镇,只有府军军堡,若要寻得城镇,只有最近的永泉,但需绕路六十里,那么赶到燕地拜谒燕国公,递交公文就要晚得一天。自古军法无情,且燕国公做大于燕北大地,如此行径与取死何异。待我向其讲明原由。” 紧了紧腰带,张慎行从马鞍武钩摘下雁翎刀,挂在腰间。 随着游艺,策马来到队伍中间, 因为是众生员自发结伍,所以并没有朝廷大员跟随,生员之中,以“胡公子”胡莹家世最为显赫,其父胡东阁为大夏六大皇商之一,专营铁器。 今番,入燕地任监军,胡莹光家将亲兵就带了一百人,浩 浩荡荡,十分威风,其他众人自是不敢与其相比,纷纷谄媚逢迎,一路过来,胡公子自是感觉甚好,只觉得自己比得燕国公呼延也是差不的许多。正是: 银枪白马杀胡口,胡我来莹占鳌头,得意儿球,得意儿球,盖过呼延楼。 张慎行拨开左右呼和随员,见到胡莹,打了个军礼,问了声好, 胡公子正洋洋得意间,忽然被打断,顿时意兴阑珊,懒洋洋的回打了个礼, “原是张监军,胡某人琐事繁忙,未得拜会,赎罪,” “胡公子哪里话,应该我先来拜会的,令尊一向乃吾辈楷模,心向往之,可惜不得见,今见公子,翩翩神采,真乃家风敦教,名不虚传。” 胡莹听得,越发傲怠, “你倒会说话,此番前来所为何事?” “听得胡公子要寻城镇歇脚,恕我多言,若寻得城镇需绕路六十里,必延误日期,军法无情,且北地凶险,莫要自寻麻烦。” 胡莹听得不耐烦, “你我乃监军,军中行首,何人敢管!今旅途劳顿,我随行的美人儿,已经好久没有洗的香香的,今天找个城镇歇脚,咱们共饮上好佳酿,共赏佳人起舞,明日收拾停当,再行上路,免得风尘仆仆,招得边军嘲笑,咱们都是京城贵人,要贵气,要贵气!寻得城镇一切花销皆由我支付。” 众人听得,皆应声颂赞。 张慎行没奈何,只得请辞。 “胡公子,今吾得叔父命,不敢延期,乃辞行,望胡公子尽兴。” 闻得此言,左右纷纷聒噪, “居然不给胡公子面子,你当你是谁?” “胡公子请你,怎可推辞?” “守什么期,那些匹夫怎得咱们守期,让他们等着吧” ...... 胡莹打量了一下张慎行, “我倒是忘记,你也算是军人世家,你这幅模样,倒也有几分匹夫之相,” 又看了看张慎行腰间的雁翎刀, “咦?你也是御史台出身,是文官,怎么不佩剑,反倒挂了一把刀?莫不是要自绝斯文,与匹夫为伍?” 众人顿时又喧嚣聒噪起来, 张慎行听的不耐烦,心思“我本是图鹏程万里,何必与此行纨绔公子逞口舌之利!” 遂拱手回曰: “文生配剑,主要为 仪剑,剑鞘华丽,剑身纹路堂黄明亮,做装饰用。军武用度,主要为手刀 腰刀 柳叶刀等刀具亦或是打击类如锤。二者优劣,日后自知。” 遂不言,策马引随从离队前行。 胡公子听得随从禀报,只当其不合群,未做他想。 傍晚,张慎行终于赶至屯河军堡, 到了军堡之下,发现吊桥已经高高吊起,堡墙之上军兵林立, 命游艺上前询问乃知,有胡蛮流寇作乱,人数大概在二千左右,而屯河军堡只驻扎了一营府兵(大夏军制一营八百六十人),无奈只得坚壁清野。 及问胡蛮流寇去向时,军堡守将牛齐说是南面永泉镇,张慎行大叫一声不好,因为胡公子他们就是奔着永泉镇去的,他们那一伙子人,可是整个北方重镇所有的监军,这要是团灭了,朝廷就再也凑不出来这么多精英来督察北方。 可是怎么办呢?加上屯河军堡的人,他也不过1000人而已。 牛齐早已点狼烟求援,只不过最近的川屏卫戍部队最快也要明天才能赶到, 只不过那个时候,估计只能给胡公子他们收尸, 罢了,我若隔岸观火,难全同袍之义, 遂以王命旗牌调&#xe863;屯河军堡健卒六百八十二人, 直奔永泉, 直至凌晨拂晓,方至永泉外围, 胡蛮流寇尚未突破城防,但彻夜苦战,胡蛮以焦土瓦砾堆积土坡,直至城头,城池危在旦夕。 城头胡字大旗迎风飘扬,胡莹站立城头,手里拿着一把腰刀,他的仪剑早在胡蛮第一波攻击中就已折断,他只得换用腰刀,并越发觉得顺手。 他原来周围那些“知己好友”,早已躲在城内某个角落瑟瑟发抖,如待宰羔羊, 可他胡莹不, 《朝本实录》记载在; 康盛元年,胡蛮流寇劫掠永泉,至屯河,城防严密不得入,遂南侵永泉, 恰监军胡莹至永泉,随行皆燕北监军数十人,闻寇至皆惴惴不安,畏缩不前,亦有怨胡来此永泉, 胡莹并不计较,谓众人“子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匹夫尚且持剑厮杀,我大夏贵胄,岂能引颈就戮,今我为监军,唯有杀身报国而已。” 言毕引亲兵家将百余,上城布防,彻夜激战,剑折换刀,身中八箭 ,赖纸甲坚硬,寸伤无有,与左右言“慎行言征战沙场,剑不如刀,诚不欺我。” 转身复战,及至拂晓, 张慎行以王命旗牌将屯河健卒至, 慎行见城将破,恐黎民涂炭,虽兵少亦引兵横出,且战且走,退至丘河,背水而战,奈胡蛮凶残,渐渐不支, 巳时,胡莹率骑兵百余出永泉,驰援张慎行,众人皆劝,勿自取灭途。 胡莹大怒,“他尽袍泽之情赴死,我亦尽袍泽之义同行,尔等懦弱至此,何必监军?” 至丘河,往来冲击,透敌阵,与慎行合兵, 慎行惊问“君何来死地?” 胡莹曰:“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慎行大笑,指挥屯河军与胡蛮鏖战不休。 --------------------------------------------------------------------------------------------------------------------------------- 忽地,一只大军侧面杀来,人马俱着铁甲,一面大旗,上书:呼延。 正是本书主角呼延礼灿,亲率燕子军驰援, 一个冲锋,胡蛮就被打得七零八落,溃不成军,让燕子军各自为战,呼延礼灿过来与张慎行 胡莹见面, 呼延礼灿对此二人颇为感兴趣,数十监军,只有此二人遇敌人不退, 粗聊几句,呼延礼灿颇觉此二人是非清明刚正,遂遣人护送回永泉,而自己径直回燕平(燕地省会,呼延德清在此开牙建府), 那么呼延礼灿怎么来永泉了呢? 这还真是顺路, 一是自从呼延礼灿抢了白秋冷,这可过了大半年,呼延德清看白秋冷也觉得不错,也能配上自己家孩子,就同意了这门亲事,上个月写信让呼延礼灿回家完婚。 二是,今年八月,呼延礼狐和呼延德清老爷子说,礼灿这孩子现在刚猛有余,王道不足,你把他叫回来,让他随我掌军,随您掌印,将来必成大才,现在师要质于皇都,咱们这样一可以为师要将来继位培养臂膀,万一师要不继,咱们礼灿亦可承担大任。 呼延德请深以为然, 于是,正在平谷督粮的呼延礼灿,奉命回燕平,一成婚,二入呼延礼狐麾下听命。 半路听闻胡蛮流寇作乱,便顺便收拾了一下。 礼灿回到燕平,新婚完毕, 便入呼延礼狐麾下听命, 呼延礼狐首令,呼延礼灿不再统帅燕子军,自组一军,以便调用, 呼延礼灿抑郁不解, 后呼延礼狐与其密语, “汝父甚喜于你,今年八月与我私言,他日欲传位与你,奈何汝兄生母赖氏,家族庞大,燕子军中多兄弟,恐将来燕子军你指使不&#xe863;,遂令你新建一军,以便将来行事。” 呼延礼灿甚是迟疑,“吾兄师要,无甚大错,且为长子,怎会传位与我?” “师要收得五国乎?” 对话就此结束。 康盛元年,九月,呼延礼灿于燕北自练一军,名曰:东军 夺嫡之心,昭然若揭。 <p/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