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三国之武侯续命》 《再造三国之武侯续命》正文 第一章 梦遇诸葛亮 长夜漫漫,我在窗台昏昏欲睡。 迷迷糊糊地,仿佛进入了一片光亮中,只见一个背影头戴纶巾,身披鹤氅,手摇羽扇,风姿飘逸,正是诸葛孔明。 我有点恍惚地上前拜道:“拜见孔明先生。先生一生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实在是令人钦佩之至。可惜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诸葛亮转过身来回礼,“我云游至此,谬赞了,我实为天下苍生,可惜大业未成,深感惭愧。” 我有点愤愤不平地说:“后世有些不知所谓者,说先生为一己之恩,穷兵黩武,是愚忠。以一人之力,妄图逆转历史潮流,是不识天数。” 诸葛亮摇着羽扇微笑着说:“后人多不知我,的确,我是想报答先帝的知遇之恩,但是更重要的,是为了天下子民。如果大汉果真不可扶,于天下百姓再无益处,我诸葛亮也绝不是为了个人声名,去尽愚忠而弃天下于不顾之人。 我大汉立国四百多年,虽然到桓灵二帝,朝政腐败,灾难频频,引得天下大乱,但是大汉留下了一套成熟的治国体系和纲常伦理,只需用人得当,君贤臣明,还是能够重回盛世。 相反,曹魏虽然地广民多,但是他们以权臣窃居立国,得位不正,曹丕又以九品中正法保证士族利益收拢其心,虽一时得逞篡位称帝,但时间一久必定皇权旁落,士族崛起。曹魏其身不正,纲常失道,无君臣之道,父子之情,兄弟之义,怎能要求臣下尽忠,父子兄弟相和?日后怕是会争先仿效,或悖主弑君,或手足相残,如此天下必定再次大乱,受苦的还是老百姓。 而东吴以武立国,素无恩信,只得频频赏赐拉拢功勋宿将,致使江南士族强盛,武将世袭兵卒私有,如此一来自保有余,战则无功,北伐一再失利。况且孙氏立国三代,都无安邦利民之心,只想称霸中原。孙权更是首鼠人,素无道义,有此人在,天下更是不得安宁。 正是因为我看透了魏吴的狼子野心于天下无益,我才力主讨伐。恢复大汉基业,才是真正的利国利民之道。只是世人看不透利害,不知我心罢了。” 我听完佩服地五体投地,拜道:“原来先生有如此大义用心。先生仙逝之后,司马氏篡位,虽然短暂统一中原,可是却带来了百年五胡乱华的人间惨状,后南北长期割据对峙,天下民不聊生,可知先生的预见高明。” 诸葛亮摇了摇头叹息道:“终究是我没有成功,才贻误苍生。” 我起身继续说:“后世之人还说先生不知兵,治军为长,奇谋为短,应变将略,非先生所长。魏延的子午谷之计竟然搁置不用,导致北伐无功。” 诸葛亮听完哈哈一笑,“不是我不懂兵略,是我肩负大汉重任,不敢轻易冒险。我也知兵法云兵者诡道,须正奇相合。只是兵法还说过,善于用兵的人,首先需要先立于不败之地,再等待可以战胜敌人的机会。常胜者总是在战前经历了周密的分析、比较,认为占据了更多有利的条件,战则必胜,之后才交战。而常败者总是思虑不周,认为有机可趁就先交战,在战争中企图侥幸取胜。 我屡次稳扎稳打,徐图以陇右为根基再进中原,就是这个缘故。魏是大国,良将众多,与高手过招,稍有不慎,满盘皆输。昔日我不纳魏延子午谷之计,便是我通盘考虑后,觉得我军可乘之机不足,贸然攻下关中长安而又难以坚守,实在是不智。 为将者,在乎的是城池夺取、战斗的胜负,而为帅者,更需长远考虑。我军如此,虽然难以速胜,却也不至于速败,只需徐徐进取,等候时机。但可惜天不假时,如果再给我十年之期,我定能恢复中原!” 我听完再作了一揖,“先生之心有识者皆知。先主主政时期先主刘备的精兵猛将死伤殆尽,甚至连早期南中的叛乱都无力镇压。 可是不出数年,先生就将蜀军训练为天下精锐,打的兵马钱粮数倍于蜀的司马懿畏蜀如虎,坚守不战。虽然司马懿有养寇自重的嫌疑,但是如果打的过,司马懿绝不会一直坚守,自是认为没有必胜的把握蜀军。 后世王朝追封先生为武兴王,入武庙与韩信、孙武等兵圣并列,武功之盛不可不服。只是无知之人只晓成王败寇,不解其中深意。” 诸葛亮作揖回拜说:“我毕生愿望只想匡扶天下,但求无愧于心。今日云游至此,不想遇一知音,已经足矣。我没有鬼神之能,也不是完人,天日昭昭,我的用心,后人自有评说。”说罢化作云烟消失不见。 我缓缓地睁开了眼,原来是一场梦。 回想梦境,我喟然叹息,先生,五丈原代表着你北伐意志的终结,是乱世得到救赎的最后机会。 你的愿望我会换一种方式帮你达成。 我明白你绝不是一个为了个人理想,为了报答刘备恩情而穷兵黩武的愚忠者、空想家。 我会让世人看到一个有志于匡救天下的时代伟人。 于是,我提笔有了下面的故事。 “孔明起巴、蜀之地,蹈一州之土,方之大国,其战士人民,盖有九分之一也,而以贡贽大吴,抗对北敌,至使耕战有伍,刑法整齐,提步卒数万,长驱祁山,慨然有饮马河、洛之志。如果此人不亡,终其志意,连年运思,刻日兴谋,则凉、雍不解甲,中国不释鞍,胜负之势,亦已决矣。”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再造三国之武侯续命》正文 第二章 最后的北伐 东汉灵帝光和四年,公元一b1年,诸葛亮出生在山东琅玡。 诸葛亮幼时丧父,被叔父抚养,青年时一直在荆州襄阳的隆中生活,二十七岁那年受刘备三顾茅庐之礼,献天下三分之计,出山。 之后诸葛亮一直追随刘备东征西讨,赤壁联合东吴大败曹操,入川助刘备夺取益州。巅峰时期汉中一战刘备方首次击败曹操,声势冲天,隆中谋划眼看就要实现,大汉复兴在望。但失败转瞬即至,荆州关羽贸然北伐被东吴孙权偷袭,失城身死,恼羞成怒的刘备称帝后,举倾国之力东征孙权,却在夷陵被东吴奇才陆逊一把火烧个一干二净。连接的大败让蜀汉元气大伤,数十年的精兵强将损失殆尽,五虎将黄忠、关羽、张飞、马超先后逝去,刘备也在白帝城抑郁而终。当年的隆中计划几乎成为泡影,留给诸葛亮的是一堆烂摊子。 但是受刘备托孤之重的诸葛亮有他的执着,他对外恢复了与东吴联盟,对内休养生息,积蓄实力。终在亲征南中孟获平定后方后,出师北伐。 首次北伐曹魏旗开得胜,却因为参军马谡的刚愎自用而功亏一篑。之后曹魏意识到诸葛亮的危险,全力防御,更委派“龟缩大师”司马懿为大都督抵抗。司马懿敌不过诸葛亮,但知道粮食是诸葛亮软肋,便深沟高垒,坚守不战,对此诸葛亮也无可奈何,历次北伐都粮尽退兵。 时间转眼就到了蜀汉建兴十二年,公元二三四年,五十三岁的诸葛亮即将迎来“历史上最后的北伐”。 我们的新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蜀汉建兴十二年,成都 “爹爹,不要走!”年仅八岁,尚显稚嫩的诸葛瞻哭喊着追至门口。 “瞻儿”三个衣着朴素的女子也追了出来,其中一名中年妇人赶忙出来拦住。她约莫四十多岁年纪,身着素衣,黄色头发,皮肤略黑,虽然脸上可见岁月沧桑,但是仍透出女性的端庄和柔美。她的目光炯炯有英气,显得气质不俗。 只见她面露微笑,上前哄道,“瞻儿乖,爹爹很快就能回来了,到时候再带你去买很多的玩具和糖果。” “母亲骗人,我不要玩具和糖果,我只要爹爹!”诸葛瞻继续哭闹着,突然大喊一声:“我不要爹爹走,爹爹走了就再也回不来了!” 妇人闻言一怔,这孩子平日里聪慧可爱,异于常人,今日怎么这般胡闹起来。 妇人忍不住啐了一口,狠狠地拍了一下孩子的屁股,“呸,休得胡说,你爹爹这次定能凯旋而归!”诸葛瞻吃痛,又哇的一声哭的更凶了。 虽说童言无忌,但是夫君的身体妇人想着想着,不禁抬头向门外望去。 门外停留着一辆高大的马车,一队盔甲鲜明的士兵紧紧地护卫在马车四周,旁边还有一个骑着高头大马的年轻将军。车中所坐之人,约莫五十多岁年纪,身长八尺,羽扇纶巾。虽然发须皆白,但仍然容貌甚伟,掩不了一股英雄气概。 正是大汉丞相,武乡侯诸葛亮。 只见诸葛亮紧闭着双眼,早已老泪纵横。 刚才的孩童是诸葛亮的唯一的幼子,诸葛瞻。那名妇人便是诸葛亮的正妻黄氏,黄月英。 诸葛亮因为忙于政事,极少顾家,与黄月英婚后多年仅仅育有一女,取名诸葛果。诸葛果虽然聪明伶俐,十分受诸葛亮喜爱,但终究是女儿身。 古人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诸葛亮不愿娶妾,便从东吴哥哥诸葛瑾处求得侄儿诸葛乔作为养子,没想到诸葛乔不久染病早逝。 黄月英知道诸葛亮不愿违背当初长相厮守的誓言,但是自己高龄已难以生育,绝不能让诸葛家断了香火。于是做主让诸葛亮迎娶家中自幼抚养的婢女杨氏为妾。诸葛亮执拗不过,只好应允,终于在诸葛亮四十七岁之际由杨氏诞下一子。 诸葛亮老来得子,不禁喜出望外,取名为诸葛瞻,寓意瞻仰古贤,立为嫡子后,仍交由黄月英抚养。 对于独生幼子,诸葛亮平日里格外疼爱。虽然聚少离多,每次从汉中前线返回成都,诸葛亮都要专门抽时间陪诸葛瞻玩闹,享一享这天伦之乐。 如今距离上次北伐已经过去了三年,诸葛亮在蜀中经过了三年劝农讲武的准备,吸取之前经验,广积粮草,想六出祁山再战曹魏。皇帝刘禅批复准许后,诸葛亮便立即返回家中收拾行囊。 八岁的诸葛瞻好不容易才有三年与父亲共处的时光,便哭闹着不让诸葛亮离开,这才有了开头的一幕。 幼子的哭喊声令诸葛亮撕心裂肺,他也是凡人,也有七情六欲,加上现今年事已高,如此父子情深怎么能不让人动容落泪。诸葛亮很想掀开帘子,再看一眼爱子,可他终究还是忍住了。 瞻儿啊,为父对不起你,谁让你是我诸葛亮的儿子。我宁愿负了你,也绝不能负了大汉子民。 一旁的将军见这情形,俯下身来轻声向车里问道,“丞相,我们” “出发!”马车内传出一句果断坚毅的话语。车夫不敢迟疑,当即驾车绝尘而去,留下身后的诸葛瞻仍在哭喊。 十七八岁的诸葛果正值天真烂漫的年纪,玉立亭亭,明眸皓齿。她长着瓜子脸,一脸精灵顽皮的神气,眼珠子黑漆漆的,灵动之极。两颊晕红,周身透着一股青春活泼的气息。脸色晶莹,肤色如雪,鹅蛋脸儿上还有一个酒窝,微微一笑,便如春光般灿烂。 她此刻正好奇地打量着门外离去的车队,余光瞟到刚刚的年轻将军。好一个英姿煞爽的青年!他容貌俊朗,头戴银冠,身着绿袍白甲,手拿一杆长枪,更显得英气逼人。 这就是爹爹常说的麒麟儿,姜维么? “姨娘,你说爹爹这次能够成功吗?”诸葛果很快又把思绪拉回父亲身上,怅然若失地望着远去的马车问道。 虽然诸葛果已经习惯与诸葛亮聚少离多,不知怎地,她忽然想起时候和父亲玩耍的模样,想起父亲深夜窗前的烛光,想起父亲渐渐苍白的鬓发,猛然间觉得父亲好像真的已经老了,心生一种不祥之感。 一旁的女子默然不语。她大约二十六七的年纪,身材匀称,柳叶双眉,巧挺拔的鼻子,一对乌黑的双眼中满是柔美。虽然衣着朴素,画着薄妆,但掩不了姿形秀丽,尤其是一个鹅蛋脸,显得十分清秀绝俗。 此刻她正倚在门框上,依依东望着,眼睛红红的,但是眼中却透出与年龄不相符的成熟与坚定。丞相是好人,上天一定会保佑丞相的! 可惜她不知道的是,历史从来都不是由好人来书写胜利。 蜀汉建兴十二年春,公元4年二月,诸葛亮第五次北伐,率大军自陕西汉中出斜谷道,在渭水南岸的五丈原(今陕西省宝鸡市)下扎营寨。司马懿则率领魏军背水筑营。 魏、蜀两军相峙了百多日,其间诸葛亮多次派人挑战,司马懿军始终坚守不出。甚至诸葛亮故意让人带一套女人的衣服、头巾送给司马懿,讥笑他胆怯如妇人,司马懿竟也欣然接受,做好了死守的准备。 司马懿故技重施,诸葛亮于是分兵屯田,打算和司马懿长期对峙,寻找战机。 可惜,上天似乎并不打算给诸葛亮对峙的时间,他毕竟已经五十多岁了,过于繁重的军务,终于使他病倒了,并且病势迅速恶化。 诸葛亮卧床不起,渐渐无法理事了。 北伐,真的要成为泡影了吗?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再造三国之武侯续命》正文 第三章 命悬一线 五丈原诸葛亮大营 “咳咳咳”,一旁的仆从扶起诸葛亮,喝过药后,诸葛亮仍旧咳嗽不止,身旁的姜维心疼道:“丞相,感觉好些了么?” 姜维,字伯约,是诸葛亮内定的军事接班人。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身在凉州的魏国中郎将姜维被怀疑有异心,姜维不得已投降蜀汉,被诸葛亮重用。诸葛亮曾给蜀汉重臣大司马蒋琬写信,称赞姜维是凉州上士,有胆略帅才。 姜维身高八尺,仪表雄伟有英武之气,加上文武双全,自马谡去世后,便是诸葛亮身边最亲信的谋士和将领,着重培养。姜维常侍左右,屡出奇策。诸葛亮上表提拔他为卫将军,与征北大将军王平共同执掌中军大营。 诸葛亮淡然一笑:“还好。” 诸葛亮的回答更让姜维揪心,他见诸葛亮病势日渐沉重,司马懿又坚守不出,如此看来,这次北伐怕是要草草收场。不过这些和丞相相比都不重要,但愿丞相可以吉人天相,那么还有东山再起之时。 “噗~”只见诸葛亮咳着咳着,突然口中吐血,仰面倒下不省人事了。 “丞相!”众人一见都吓的慌了神,还是姜维镇定,连忙唤来帐外卫士:“医官,快去叫医官!”兵士正领命转身要走,姜维忽然叫住:“慢着,传我命令,为了不打扰丞相休息,除医官外,任何人等不可擅闯丞相营帐,违者军法从事!” 医官看毕,接连摇头,叹息道:“丞相操劳过度,如今伤及五脏六腑,淤血填于胸,怕是药石无效啊。”姜维闻言大惊,向后连退几步险些站不住。 医官低头想了半天,猛然抬头说道:“哦哦,对了,将军不要太着急。昨日听闻有人在前往陈仓的路上,看见云游名医吴普。此人是神医华佗的弟子,深得华佗真传,擅长药草,许多绝症到了他手下都能妙手回事啊。我与此人有过一面之交,将军我这就去寻他,有此人在,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姜维大喜过望,“我亲自去,我马快!先生留在此处好生看护丞相。” 姜维想了想,转身对亲兵说,“快去喊杨仪杨司空前来议事。在我没回来之前,任何人都不得见丞相,就说丞相偶感风寒,这几日不能议事,让大家照常操练。” “诺!” 第二天,诸葛亮床前,吴普正在细细把脉,身后站立着姜维、杨仪等众多文武。 诸葛亮五丈原之行所带文武众多: 武将之首是原汉中都督、假节、南郑侯、大都督魏延。 其他蜀汉名将有国舅高阳乡侯、车骑将军吴懿,常作为魏延副手随军参战。 中监军、卫将军姜维,掌管五丈原大营禁军,随身护卫诸葛亮,参谋军事,为诸葛亮首席爱徒。 虎步监孟琰,统领虎步营,归卫将军姜维麾下,随身护卫诸葛亮。 安汉侯、征北大将军王平,蜀汉后期仅次于魏延的大将,帅王牌五部无当飞军,随卫将军姜维防守大营。 左将军句扶,统帅蜀汉精锐突将賨兵,归征北大将军王平麾下,随卫将军姜维防守大营。 中级将军有镇东将军辅匡、后将军刘邕,军师将军兼军祭酒董厥,威南将军胡济,讨虏将军上官雝,建义将军阎晏等。 文臣之首是蜀汉四相之一、大将军费祎,随从诸葛亮北伐,负责丞相府日常军政事宜,军械粮草、兵员补充、内政外交,为北伐前线丞相府首席重臣。另有名臣、司空杨仪,随丞相诸葛亮参赞军事,筹措粮草。 可谓人才济济。 因为事关重大,姜维和杨仪商议后,只请了魏延、吴懿、王平、费祎几位重臣请来议事。 此刻众人都在焦急地等待吴普的诊断。 大都督魏延率先忍不住,叫囔了起来:“哎哟,先生,丞相到底如何了,你倒是说个话呀!” 大都督魏延,字文长,是蜀汉头号名将。魏延体长八尺,面如重枣,身姿雄壮,尤其是一双虎目炯炯有神,精光闪烁,颇有威严之气。他追随先主刘备,入益州,攻汉中,身经百战,数有战功,深为刘备器重。 刘备称汉中王后,力排众议,将汉中太守的重任授予魏延而不是张飞,使得魏延一跃成为蜀汉独当一面的边疆大将。而魏延也再次证明了刘备的独具慧眼,镇守汉中近十年,使得汉中防线固若金汤。 之后魏延随诸葛亮北伐,曾率偏师在阳溪大破曹魏雍州剌史郭淮、后将军费瑶的大军,又在卤城野战中率领吴班、高翔大败司马懿,获甲首三千级,吓的司马懿退兵保营,再也不敢出战。 接连大胜的魏延被提拔大都督,而且授予假节,进封为南郑侯,是蜀汉五虎将之后威望最高,战力最强的大将。 魏延虽然作战勇猛,但是性格高傲,性情极恶,自恃功高,北伐期间屡屡请求诸葛亮给他统领万兵,另走一路攻关中,最后与诸葛亮会师于潼关,如同前汉将领韩信的例子,著名的计策如子午谷奇谋。但诸葛亮感觉冒险一直不许,所以魏延经常说诸葛亮胆怯,恨自己之才不能尽用。 一旁的司空杨仪瞪了魏延一眼,“魏延,休要在此处大声吵闹,打扰了先生诊治病情,你担当的起嘛!” 杨仪,字威公,是诸葛亮身边极为倚重的大臣。杨仪身材削瘦、头窄脸尖,虽然很有才学,但是性情孤傲,自私狭隘。昔日任关羽主簿,关羽对他颇为欣赏,派他到成都汇报工作。经过交谈,刘备对杨仪也是大为欣赏,屡次重用。 后来杨仪跟从诸葛亮北伐,负责军中政务。多次帮助诸葛亮制订规划,筹措粮草,做事高效利索。诸葛亮深为看重杨仪的才干,上表提拔他为三公之一的司空。 当时人人都避开魏延的锋芒,唯独同样高傲的司空杨仪不屑魏延,又恨魏延对诸葛亮不敬,与他势成水火。甚至有数次魏延拿刀作势要杀杨仪。诸葛亮常恨二人不能很好相处,但又不忍心偏废他们任何一方,只能好言劝慰,大将军费祎也常为二人调解。 魏延一听怒火中烧,“腾”地拔出剑来,骂道:“杨仪,你个酸书生,我还没说你呢。丞相病重这么大的事情,你居然现在才来告诉我们,耽误了军情你担当的起嘛,信不信我一剑砍了你!” 大将军费祎赶紧出来劝解调停:“文长文长,先把剑收起来,威公说的没错,丞相这正病着呢,让先生安心诊治。威公也别气,文长也是为丞相担忧嘛。大家都耐心一会,看看吴神医怎么说。” 大将军费祎,子文伟,与诸葛亮、蒋琬、董允并称为蜀汉四名相,是北伐前线诸葛亮治下的首席重臣。费祎相貌堂堂,性格开朗乐于交友,又才学出众,深得诸葛亮器重,屡次出使东吴,完美联合两国,孙权非常惊异于他的才能,加以礼遇。 诸葛亮因为费祎志虑忠纯,又有军政之才,上表提拔他为大将军,召入北伐军中辅助军政,与成都大司马蒋琬遥相呼应,并打算让他接替蒋琬之后承担蜀汉国政。蒋琬和费祎,一南一北,一内一外,共同辅佐诸葛亮处理军国政务。 北伐时魏延与杨仪不和,经常争论,费祎与二人私交不错,常为二人谏喻,两相匡护,以尽其用。 魏延这才“哼”了一声收起剑,杨仪也转过头不再搭理他。 这边吴普终于完成诊断,只见他皱了皱眉头,转过身来说道:“丞相之病原本只需细细调理即可,如今操劳过度,淤血填胸,怕是回天乏术了。”众人一听都大惊失色,连神医都这么说,莫非丞相这次真的?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再造三国之武侯续命》正文 第四章 秋风五丈原 听完吴普的诊断,大家都对诸葛亮的病情惊惧不已,这蜀汉的柱石要是塌了,未来该如去何从呢? “不过”吴普话锋一转,“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就看各位愿不愿了” 姜维激动地冲上前来:“求神医赐教,哪怕是有一线希望我们也愿意尝试。救了丞相,就是救了大家,救了大汉啊,姜维在此替三军将士拜谢您了!”说罢姜维就跪倒在地磕起头来。 吴普被姜维所感动,连忙扶起他,“好好好,医者父母心,我自当全力救治。”吴普顿了顿,继续说道:“我不是不想救,只是此法十分凶险。先师华佗再世之时,曾经与我一起研制了一种特殊草药。此药药性极其猛烈,是用猛药冲击人体奇经八脉,以期达到起死回生之效。只是此药研制以后从未试过” 杨仪忍不住好奇地问:“有如此神药,为什么没有试过呢?” 吴普苦笑着说:“是神药,也是催命药。此药药性之烈,普通人服下可能立即毙命,所以一直以来没人敢尝试。哪怕在病床上活活疼死,又有谁肯放弃生的希望,用命来赌这一把呢?” 众人一听就都不说话了。的确,如此大事,谁敢下这个决定呢?万一诸葛亮服药毙命,其中罪责没人承担的起啊。 吴普看着众人,微笑着摇了摇头,准备收拾药盒离去。忽然背后一声惊呼,“快看,丞相醒了,丞相醒了!” 众人大喜,只见诸葛亮缓缓地睁开了眼睛,示意仆从扶他起身。 诸葛亮咳嗽了两声,喘息了半响,艰难地说道:“你们刚刚说的话,我隐约都听见了,只是一直没有气力醒来。” “吴神医,”诸葛亮抬起头看了看吴普,“药方,你可有带在身上?” “有,有,有!”吴普心地从药盒中取出几颗药丸,“此药研制后,为了方便救人,先师和我就做成了药丸。这次出行,正好带了几颗在身上!”吴普内心有点激动,这是他的毕生心血,一直没人敢尝试,眼看就要埋没了。如果这次药丸有效,他也可以名留青史,流芳医学后世了。 诸葛亮望着吴普,知道此事没有任何人敢做决定,只有他自己能下这个决心。他扭头看了看一旁的姜维,点头示意他收下。姜维连忙过去毕恭毕敬地接下药丸。 “魏延听令!”诸葛亮勉强地提高了声音说道,“我今病危,天上将星失位,而司马懿善观天象,又见我军数日不出,必能猜到我有重病,怕是会率军前来偷袭。命你领几支人马,埋伏在大营左右。见到司马懿前来劫营,便鼓噪杀出。将军神勇,曾大败司马懿,他见将军冲杀必定胆寒,又知我军有所防备,定生疑担心中埋伏,便会退去了。” 魏延这么多天没有出战,早就手痒,于是大喜,领命退下。 待魏延走后,诸葛亮又巡视众将说道,“我如果不幸,大军交由大将军费祎、司空杨仪、卫将军姜维共同执掌,须徐徐退回汉中,再做图谋。令魏延断后、王平次之。如果魏延不从命,大军自行出发便可。” 众人称诺领命。 “伯约,”诸葛亮交代完毕后,突然望着帐外说道,“扶我出去,我想再去看看营帐,看看三军将士。”众人一听都心酸无比,丞相是真心舍不得走啊。 秋天的五丈原,寒风格外刺骨,姜维推着诸葛亮的四轮车,在大营内缓缓而行。行到一个高高的山坡上,夕阳的余晖照在诸葛亮脸上,显得他面容更加憔悴。 蜀军将士正在严整的操练,阵阵喊杀声在这五丈原的大地上显得格外响亮。众将士望见诸葛亮前来,纷纷下跪喊道,“天气寒冷,丞相保重啊!” “丞相保重啊!”一时间三军纷纷跪下,喊声响彻天地。 诸葛亮望着这些熟悉的将士们,再抬头望着那面“克复中原”的大旗,不禁泪流满面。 “亮再也不能临阵讨贼!”诸葛亮闭上眼,哽咽着说道,“悠悠苍天,何薄于我。” 一旁的姜维、杨仪等人闻言无不潸然泪下。 “药丸”,诸葛亮缓缓地睁开了眼睛,艰难地伸出手来,“拿来吧。” 姜维从怀中颤颤巍巍地掏出药丸,放到诸葛亮手上,便跪倒在地痛苦不已。 诸葛亮努力地挤出一丝笑容,“生死有命,不必过于介怀。” 诸葛亮看着手中的那几颗药丸,忽然有那么一瞬间感觉累了。这么多年来,千斤重的复兴大业一直压在他的肩头,十几年如一日的坚持着。诸葛亮从来没有后悔,也没有后退,他一直在往前走,哪怕前途磨难重重,他也一直坚持着。 在这条路上,他很孤单,也很辛苦。这关系到千万人的生命,万世的太平,诸葛亮没有哪一个时刻懈怠。他忽然觉得好累好累,好想就这么沉沉的睡去,仿佛睡去就能带走这千斤重任。可是他知道自己不能够。 在这条路上,他失去了太多太多,他眼睁睁地看着故友一个个离去,错过了与黄月英的长相厮守,错过了与杨氏的情意绵绵,错过了诸葛果女儿家的天真烂漫,也错过了诸葛瞻的蹒跚学步和咿呀学语。 诸葛亮又想起了临出家门前诸葛瞻的哭声,想起了诸葛果灿烂的笑容,想起了与黄月英新婚时的誓言,还有,她的依依东望。 是啊,无论他走遍千山万水,看尽世间红尘,原来留存心中深深牵挂的,还是这融融穆穆的亲情。 瞻儿,果儿,等着爹。 诸葛亮仰头将药丸吞下。 “丞相!!”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再造三国之武侯续命》正文 第五章 不速之客 蜀汉成都丞相府 “爹爹!” 诸葛果惊叫一声,猛地从床上坐起来。 深夜中四周显得更加宁静,只有呼呼的风声如同悠长的叹息,在慢慢地拍打着窗户。 “果儿!”一阵窸窸窣窣的响声后,黄月英拿着油灯推门而入,“果儿,你怎么了?” 诸葛果一见母亲就哭着扑了过去,“娘,我做了一个噩梦” “什么梦?” 诸葛果盯着黄月英的眼睛,紧咬着嘴唇,“我梦见爹爹喊我,他坐在一个高高的山坡上,羽化升仙了!” 黄月英心里一紧,这两个孩子怎么了,先是瞻儿之前哭闹,现在果儿也 她故作镇定地说:“梦都是相反的,你爹肯定好着呢!” 诸葛果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余光才发现黄月英似乎还是身着白天的单衣。刚刚娘来的这么快,难道她根本就没睡么? 诸葛果抬起头来望着黄月英,突然察觉到她的眼角似乎有泪痕。娘哭了? “姐姐”,一声稚嫩的声音传来,只见诸葛瞻揉着惺忪的睡眼,不知什么时候站在了门口。在他的身后,还有一个窈窕的身影,杨氏。 大家是都被惊醒了,还是大家根本都没睡着?只有呼呼的风声在作答。 “快进来,心门口风凉!”黄月英心疼地上前拉住诸葛瞻的手。 忽然,“咚咚咚!”门外传来一阵响声,在这寂静的风夜显得格外响亮。 “母亲,有人在敲门。”诸葛瞻扭头看着门外,脱口而出。 黄月英紧紧盯着门外,她的嘴唇在动,半响轻轻地说道:“不是,是风声吧。” 诸葛果惊讶地转头看着黄月英,风声?借着灯光,她似乎看到母亲的眼中有光在闪烁,但是夜色太黑,看不清楚。 “咚咚咚!”门外的声音又响了起来,这次的声响比刚才更重,更加急促。每一个声响都像鼓一样敲打着众人的心,紧张地让人喘不过来气。 “夫人!”大概是察觉到屋内没有回应,屋外之人忍不住喊了起来。 “是爹爹,爹爹回来了!”诸葛瞻挣脱黄月英的手,飞一般地向门口跑去。 黄月英心中一惊,诸葛瞻已经离身出门。黄月英扭头望向门外的杨氏,一点头,杨氏会意连忙上前,按住诸葛瞻。 黄月英正了正衣襟,朗声回道:“来了!”说罢便缓缓地向大门走去。 院子很,内屋离大门不远,可是每一步黄月英都走的很艰难,她感觉自己的脚像是灌了铅一样,一步一步地向前挪动着。短短的一段路程仿佛像走过一个世纪一样,耗尽了她毕生的气力。 她甚至感觉到有点晕眩,深夜造访丞相府,又能是谁呢?不能,她不能倒下,必须镇定,孩子们都在看着呢。 这个家,有你在,就安心,这是诸葛亮临走前对她说的最后一句话。 黄月英伸出手去打开门栓,她能看到自己的手有些颤抖,她努力地让自己镇定下来。打开门,发现门外早已灯火通明,一队人,一辆马车,门外还站着一个毕恭毕敬的老黄门。 见门被打开了,那人忙走上前来,看了一眼,作揖拜礼道:“老奴拜见丞相夫人!” “不知公公深夜到访,有何要事?”黄月英努力着让自己的每一个咬字不要颤抖。 “陛下有命,传丞相夫人即刻进宫觐见,前线有军情”那人说完便把头垂下,垂的很低很低。 “咯噔”一声,黄月英听见自己的心似乎裂开了。陛下,前线有什么军情需要和她一个妇道人家商量呢 “知道了。”黄月英用尽全部的力气挤出一丝微笑回礼,“容臣妾更衣换装就来。” “额,不必了,不必了”那人抬起头来,急切地说道:“陛下有旨,不必换衣,见到夫人即刻接来。马车已经候着了。”说完弓着腰做了一个请的姿势,手指着门外停靠地那辆马车。 黄月英捏紧了衣角,慢慢转过头去,望着院子里的众人,微微一笑,“没事的,大家安心,我去去就来。”说完头也不回地顺着指引登上了马车,绝尘而去。 “姨娘,爹爹会回来的,对吗?”诸葛瞻一脸天真地望着杨氏。 他抬起头,只看见有泪光,在闪动。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再造三国之武侯续命》正文 第六章 诸葛亮之死 五丈原魏军大营 司马懿,字仲达,他出身世族大家,自幼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先后辅佐曹操、曹丕、曹睿三代君主,是曹魏的功勋之臣。 司马懿善于奇谋划策,与蒋济、刘晔等并称为深谋远略之士。 司马懿早年曾劝占据汉中的曹操进击立足不稳的蜀中刘备,曹操起初没有听从,后来后悔了而刘备已经稳定了蜀中局面。关羽北伐荆襄时,司马懿与蒋济联手劝阻了曹操迁都,并建议联合孙权袭击关羽。曹操欣然采纳,孙权果然派吕蒙袭击荆州,俘杀了关羽。可以说司马懿一手断送了蜀汉诸葛亮两路出兵的隆中策略,三国鼎立的局面也逐渐形成。 司马懿凭借出色的表现,深得曹魏信任,逐渐进入朝野核心,并成为魏太子曹丕的心腹,辅助曹丕顺利继承魏国王位,并最终登基称帝。 曹丕登基后,重用司马懿,曹丕伐吴在外,司马懿留守于内,一如刘备对诸葛亮信任的样子。曹丕在位六年后病逝,临终令骠骑将军司马懿与中军大将军曹真、镇军大将军陈群、征东大将军曹休辅佐新帝曹睿。 在此任上,司马懿发挥了出色的军事才能,尤其以千里奔袭擒斩叛将孟达最为精彩,也间接斩断了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侧应。在辅命大将曹真、曹休先后病逝后,司马懿独掌军国大权,一跃成为曹魏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重臣,并开始南征北讨,培植军政两届亲信。 不过,虽然司马懿军事才华出众,可惜遇上了千年奇才诸葛亮。在抗击蜀汉的战斗中,司马懿胜少败多,先是折损了功勋大将张郃,后又被诸葛亮派遣的魏延在野战中打的溃不成军,退避保营。 不过,老谋深算的司马懿很快就察觉到诸葛亮粮草不足、不敢轻易冒险的弱点,决心避免与诸葛亮正面交手,坚守营地不战,依靠魏国广阔的粮草兵源来拖垮蜀军。对此,诸葛亮也的确无可奈何,北伐也因此屡屡受挫。 转眼到了诸葛亮第五次北伐之时,魏蜀两军在五丈原对峙了一百多天。虽然诸葛亮多次派人挑战,司马懿故技重施,始终坚守不出。甚至诸葛亮故意让人带一套女人的衣服、头巾送给司马懿,讥笑他胆怯如妇人,司马懿竟也欣然接受。 司马懿从蜀汉使者的口中得知诸葛亮事多食少,心中欣喜,于是更加坚守不战,每日只顾和众将饮酒谈笑,操练士卒,一心坐等诸葛亮病亡后追击蜀军。 这天,司马懿召集众将前来议事,他坐在将座上,左右巡视着众人。只见他面貌削瘦,生的鹰鼻鹞眼,一副老谋深算,颇有心机的模样。 司马懿胸有成竹地说:“诸位将军,我近日夜观天象,见西南方向,主星明亮,客星幽暗,按照易理,当有一员大将亡命了。” 众人虽然不懂易经八卦,但是也隐约听出其中含义,于是大喜:“西南方向,不就是蜀军?这大概是应验在诸葛亮身上吧,听说他可是抱病出征的!” 司马懿满意地点了点头。 一旁的司马懿之子司马师、司马昭上前说道:“禀告大都督,蜀军近日一直闭寨不出,结合都督所见,诸葛亮必定病危了。请都督准许我等出战,击破蜀军,就在此时!” 司马懿想了想,突然沉下声来说,“要是诸葛亮的奸计又当如何?他会不会诈病骗我呢,陛下可是让我们坚守不战的。” 司马懿之前是吃过诸葛亮苦头的,正面交战远非敌手。但只要坚守不战,诸葛亮也是无可奈何,粮尽自然会退兵。 “哎呀,大都督总是奸计奸计的,哪里来的那么多奸计。诸葛亮也是人,五脏六腑的,有什么可怕的。请大都督给我和大哥三千铁骑,我们率军而去,冲一冲蜀军阵营,其中虚实一试便知。”司马昭耐不住性子,叫囔了起来,这可是摆在眼前的大好时机啊。 “大都督,少将军说的对!诸葛亮一死,蜀军必定大乱退兵,如果我们坐视蜀军从容而去,那可是痛失战机啊,陛下哪里也不好交代!” “对啊对啊,大都督,兄弟们都窝囊了几个月了,要是又生生地把蜀军粮食耗尽了逼其退兵,赢的也不过瘾。这次我们一定要痛击蜀军,出一出这几个月的鸟气!” 众将你一言我一语地,也纷纷请示出战。 司马懿一看众意难违,想了想也觉得有理,于是说道:“好吧,既然你们都这么说,也罢了。司马师、司马昭听令!” “末将在!” “令你二人率五千精锐,去五丈原刺探虚实。如果蜀军不战,诸葛亮必有重病,我当乘势进兵。如果蜀军出战,则相机行事,再做计议。” “遵令!”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再造三国之武侯续命》正文 第七章 出击的司马懿 五丈原蜀军大营外 司马昭望着平静的蜀军大营,不由地笑道:“蜀军原本日日来我军阵前叫骂,最近却毫无动静,必是军中有变。父亲太过谨慎了,众将私下里都嘲笑父亲畏蜀如虎。今天我们就要给父亲长长脸,也让大家看看,蜀军也没什么了不起的!” 司马师点头称赞,“昭弟说的好,就让我先率兵冲击蜀营,昭弟紧随我后作为策应。”说罢,司马师便指挥人马冲杀过去。 刚刚冲到蜀军阵前,斜刺里杀出两支彪军,将司马师兄弟紧紧包围,为首是一名面如重枣的蜀军将军。 只见那将缓缓走到阵前,大笑道:“我当是谁呢,原来司马懿派了自己两个黄口儿前来送死。魏军听着,我是汉朝大都督魏延,奉我家丞相之令,在此地已经恭候多时了。你们既然已经中计,识相的就快快投降,否则杀你们个片甲不留!”魏延说完一挥手,把指挥大军掩杀过去。 司马师、司马昭本来中计被围就很慌乱,一见蜀军主将来的居然是猛将魏延,之前父亲在他手上也吃了败仗,当即吓得心惊肉跳,赶忙转身突围撤退。蜀军顺势掩杀,魏军死伤无数。 这边司马懿正在营中急得来回踱步,忽见司马师、司马昭一脸狼狈奔入帐中,司马懿皱了皱眉头,问道:“怎么回事,蜀军可曾出击,追出营寨?” 司马师、司马昭兄弟一脸惭愧地说:“我们刚准备冲击蜀军,就中了诸葛亮的埋伏。原来他早安排大将魏延埋伏在两侧,专门等候我军。我军寡不敌众,被一直追杀了二十多里。五千精锐损失过半。” 司马懿一听气的跺脚,“哎!我不如诸葛亮啊,还是被他算计了。传令,严密观察蜀军动静,任何人不得擅自出击!” 众将一听都怏怏不乐,领命退去了。 过了几日,蜀军中仍无动静,魏军将领有些按捺不住了,纷纷请求再次出击,谨防蜀军趁机逃走。司马懿却十分心,严令坚守不得出战。 又过了一日,斥候急报司马懿:“末将率哨骑前往五丈原探查,发现五丈原空空如也,蜀军全都走了。” 司马懿大惊,“当真探查清楚了?” 斥候抱拳说道:“的确探查清楚了,周边十里都没有蜀军,看来已走多时。还有,末将在五丈原营地内,还发现遗留许多孝幡、白幛、残香、断烛。看来,像是刚刚死过一员大将。” 司马懿一听,来回踱步思考着,突然仰天大笑:“诸葛亮必定已经死了!天佑我大魏啊,诸葛亮一死,大魏无忧了。” 众人不解地问道:“都督何以见得?这次就不会是诸葛亮的奸计了吗?” 司马懿笑着抚着胡须说:“第一,诸葛亮从蜀中出兵一趟不易,每次与我交手如果不是粮尽了不会退兵,如今他粮草充足,却突然退军,说明必有变故。第二,之前我们中了埋伏,八成是诸葛亮临终前猜到我会派人前去劫营,以探虚实,所以提前埋伏,用来迷惑我军,好让蜀军抓紧时间从容撤退。都怪我这几日太过谨慎,险些错失良机啊。” “那如今又当如何?蜀军已经走远,我们是追还是不追?”众人又追问道。 “追!当然追啊!”司马懿大笑道,“诸葛亮在时,我尚惧他三分,如今他已死,蜀军必定军心大乱,谁能与我为敌?此时追击,必定能够大获全胜。这是天赐良机啊,快,出兵,给我追!”众人大喜,司马懿领着大军同司马师、司马昭等人顺着蜀军的痕迹一路杀奔而来。 行军到峡谷险要处,司马懿正抬头惊疑,忽听山上一声炮响,喊声大震,蜀军都在大喊“活捉司马懿”,乱箭射下,魏军大惊。 司马师、司马昭赶紧奔到司马懿跟前,急忙说道:“大都督,蜀军有埋伏,我们撤吧!” 只见司马懿哈哈大笑,“师儿、昭儿,现在我确信,诸葛亮的确死了,区区伏军不足为虑。” 二人见一贯严肃的父亲在阵前直呼其名,可见司马懿是真心喜悦,但是又不明原因,便问道:“明明是我们中了埋伏,父亲这话怎么说?” 司马懿胸有成竹地笑着说:“如果诸葛亮没死,他就会等我们完全进入谷中,再堵住后路,居高临下进行冲杀。现在呢,这些伏兵太焦急了,我前军刚刚进入谷口,他们就迫不及待地出击。还有你看,这漫山遍野地插满蜀军旌旗,鼓声大起,实际上箭矢却十分稀疏,由此可见蜀军伏兵人数并不多,只是在虚张声势,掩护大军撤退而已。这就说明诸葛亮的确死了!” 司马师、司马昭一听恍然大悟,纷纷称赞司马懿高明。只见司马懿摇头叹息道:“诸葛亮这种人才是千年难遇,活着可恨,死了可惜啊。传令,不要理会这些伏兵,大军快速通过,定要赶上蜀军大队,痛击蜀军!” 走了不过数里,只见山上又一声炮响,林中四面涌出许多蜀兵来。蜀兵都回旗返鼓,树影中飘出中军大旗,上书一行大字:“汉丞相武乡侯诸葛亮。”司马懿疑惑不已,只见数十员将领,拥出一辆四轮车来,车上端坐的正是纶巾羽扇,风姿飘逸的诸葛亮! 为首的一员蜀军走上前来,居高临下大喊:“司马懿,你听着,我是大汉上将姜维,我家丞相已经在这里等候你多时了。如今你们已被前后夹击包围在谷中,还不快快下马受降!” 司马懿惊得说不出话来,颤巍巍地举起手指着上方的诸葛亮。这怎么可能,诸葛亮明明已经死了啊! “仲达,别来无恙啊。你如今已经是穷途末路,你如果投降,我可免你三军将士一死,否则这谷中就是你们的葬身之地啊。”诸葛亮轻摇羽扇,笑着朝下方的司马懿喊话。 谜团揭开! 原来那日吴普的药丸果然生效,诸葛亮服下后,当即昏迷,一天一夜才醒来,醒来后当即吐血数升。 吴普一见血色淤黑于是大喜,说道诸葛亮已将体内淤血排清,他再写几道药方,诸葛亮按时服用便可康复。临走前,吴普还传授给诸葛亮一套由华佗所创五禽戏进行养生锻炼,叮嘱诸葛亮以后减少操劳,日日修习五禽戏,当可延年益寿。 诸葛亮千恩万谢送走吴普后,便心生一计,决定诈死撤军引诱司马懿。又怕他不上钩,因此设下连环圈套,先用少量伏兵故意让司马懿识破,再引他入局。 司马懿一听果然是诸葛亮的声音,气的发抖,手指着上方,大喊:“诸葛亮,你!” 姜维冷笑一声,拔剑喊道:“放箭!” 一时间,四面八方箭如雨下,魏军阵势大乱。 司马懿急忙大喊:“诸葛亮没死!我们中计了!快快撤军,快快撤军!”急忙勒回马便走。蜀兵从山上四面冲下,喊声大作,魏兵魂飞魄散,弃甲丢盔,抛戈撇戟,各逃性命,自相践踏,死者无数。 司马懿毕竟骑兵多,硬是冲出了蜀军的包围圈,可是当他引残兵奔归本寨时,却发现魏延站在自家营寨门口。 魏延大笑道:“司马懿,你的大营已经被我乘势夺下,不要命的就来与我决一死战!”司马懿这才发现中的是连环计中计,又气又急,眼下的情形也不敢缠斗,于是急引大军突围逃往附近的天水郡,坚守待援。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再造三国之武侯续命》正文 第八章 攻城不利 话说诸葛亮夺了魏军大营后,一面派人驻守险要,一面尾随司马懿大军追至天水郡城。诸葛亮将十万北伐大军分作十队,昼夜不停,轮番强攻城池,竟然一连数日不能攻下。 诸葛亮大营 转眼一月过去,司空杨仪见攻城不顺,士气低落,于是直入大营面陈诸葛亮,急切地说:“丞相,司马懿本来已经势危,但是我十万大军围攻天水一月有余,竟然还不能攻下。我近来观攻城士卒,士气每况愈下,众人都不肯用死命。难道要坐失良机,再现陈仓之败吗?愿丞相早定大计!” 诸葛亮轻摇羽扇,笑道:“威公(杨仪字威公)有心了。我当然知道攻城不下会错失良机,如果迁延日久,粮草不济,士气消弭,司马懿再引长安援军里应外合,别说破敌,我们尚有性命之忧。” “既然如此,不如速去,再做良谋!”杨仪大为惊讶。 诸葛亮微微一笑,“威公别急,我既然知道其中厉害,当然有对应之策。兵法云,困兽犹斗,司马懿虽败,大军还在,如果围城太急,必死战求生,那么我军就算胜利了也是惨胜。 司马懿倾覆只在片刻,我所担忧的,只有长安郭淮。长安进可侵犯我境,退可镇守雍凉,无论我在哪里用兵,长安都可出兵掣肘。此外,因为我军以步兵为主,长安铁骑众多,进可急攻,败退我也难以追击,我如果想北伐必取长安。 但是,长安距离遥远,城高墙坚,劳师远征于我不利,因此需要引大军出城,于野外一举歼灭,则长安可图。” 杨仪尚有疑虑,“长安是重镇,魏军必然慎重。丞相想围城打援,引长安兵马来救司马懿。如果郭淮担心长安有失,拒守不至,或者干脆引兵攻我汉中。我军久攻天水不下,又要回师救汉中,如此腹背受敌,怕是还有覆灭之忧啊。此计如此凶险,丞相一生向来从不用险,现今者是怎么了?” 诸葛亮点了点头,赞许的说:“威公能有此见识,实在难得!不错,我生平谨慎,从不弄险,司马懿也正是知道我这一点,因此屡屡坚守不战。但是我这次我遭逢大病,险些殒命,更加明白兵贵权变的道理。如果一味求稳,只怕旦夕再病,北伐再无希望,因此不得不冒险。 不过,此法虽有凶险,但我已有万全之策。这次攻打天水城,并不是我军将士不够用命,实际是我暗地吩咐,攻城无需死力,暗养精锐。 兵法云,用兵之道,示之以弱,而乘之以强。长安郭淮是司马懿爱将,至今之所以不至,并非不想救司马懿,他是在观察我军形势啊。郭淮料想司马懿会死战,他只需待我军拼的精疲力尽,再率铁骑从容攻击,和司马懿里应外合,则我数万步卒将无所遁形。 我既然知道他的心思,便将计就计,示敌以弱,诱他来攻。我料想郭淮必不攻汉中而专攻我!预防万一,我已派人令成都关兴领兵前去汉中驻守,我再派出细作扰郭淮心神,少则一旬,多则一月,郭淮必出。我于中道设伏,灭他易如反掌!” 杨仪这才恍然大悟,诸葛亮又嘱咐杨仪勿走漏消息,一边让众军继续假意攻城,一边令人阻断魏军联络通道,派出细作伪装魏军信使往长安求援。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再造三国之武侯续命》正文 第九章 亲战郭淮 长安刺史府 郭淮,字伯济,是曹魏名将,历经三朝,屡立战功。郭淮出身于太原郡名门宗族,身姿雄壮,相貌堂堂。通经史,好武艺,有大将之才。 昔日刘备攻打汉中,汉中首席大将征西将军夏侯渊战死时,便是郭淮收集残兵,与杜袭共推张郃为主将,这才稳定军中局势不至于大乱。曹魏建立后,郭淮奉命镇守西北,威震边疆。因为熟悉西北风土人情,加上智勇兼备,郭淮被封为雍州刺史。郭淮多次平定羌胡叛乱,并追随司马懿抵抗诸葛亮,深为司马懿看重,是司马懿手下雍凉头号战将。 诸葛亮第五次伐魏时,作为司马懿部下的郭淮料敌准确,多有献计,成功阻止了诸葛亮抢占战略要地,两军于是成对峙状态。后来郭淮被调回长安镇守,作为司马懿后援。 得知司马懿兵败被围后,郭淮焦虑不已。此刻正急的来回踱步,而众将关于是守是援一直争论不休。 忽听营外卫士报道,司马懿从天水郡派信使求见,郭淮急忙令人引进来询问敌情。只见一魏军兵卒浑身挂彩,手握血书,跪在地上哭泣,说是司马懿危急,求郭将军速发援军。 郭淮将信将疑,盯着信件看了半天,忽然哈哈大笑,呼左右将来人扶下,好生照料,又嘱托众将收拾兵马,过阵子出征。 “将军身系国家重任,怎么能因一信使之言,而轻离长安重镇赴险?”众将都大吃一惊问道。 郭淮哈哈大笑几声,”我怎么能不知道信使之言未必是真?相反,我料定此信使必是诸葛亮派出的细作,想诱我出战,围城打援,中道设伏。” 众将这下更加不解:“将军既然知道信是假的,为什么要我们整军出战?” 郭淮胸有成竹地说:“你们只知其一,不只其二。司马公前阵子新败,被蜀军围困于天水,据报诸葛亮十万大军围城,怎么可能让一信使突围而出?所以我猜测信使八成是冒充的。 刚刚我疑虑的是,为什么诸葛亮要派细作来引诱我。如果我猜出了细作,必定不会中计去援救天水,可能转道去攻打汉中了。 可是我又仔细一想,恍然大悟,司马公被围必然死战,诸葛亮久攻不下,粮草不济,士气不振,拖延愈久对他愈不利,所以他急切的想诱我出战。那我不如将计就计,先拖上一拖,等到诸葛亮将士力疲,司马公元气复苏,我再和司马公里应外合前后夹击,这样一来蜀军可破,诸葛亮可擒!” 众将听到郭淮的一番见解,都很敬佩,可是又有人站出来问道:“既然如此,将军为何不再多延迟数月,等诸葛亮粮尽退兵再出击?” 郭淮摇了摇头,叹道:“司马公是我大魏屏障,不可不救,况且我受过司马公大恩,怎么忍心坐看他被围而不救?诸位速去准备,一月后全军出发,斩杀诸葛亮,立不世功业!” 众将都纷纷点头称是,分头整顿兵马去了。 一月过后,郭淮整顿兵马,率领全军从长安徐徐出发。郭淮一面派出数队信使,乔装想通报司马懿务必坚守,拖住蜀军便于内外夹击;一面派人打探蜀军消息,当得知蜀军攻城每况愈下,士气低迷时,立即号令全军全速前进,直扑天水。 蜀军诸葛亮大营 这日,诸葛亮坐在案前,左右巡视下方众将,看众将无精打采,诸葛亮微笑着说道:“司马懿坚守天水不战,是他自恃有长安兵马掣肘我后。之前我军攻城不力,并不是将士的过错,实际上是我故意这么做。示敌以弱,想引长安郭淮出战,一举歼灭,这样长安可得,司马懿可破。今郭淮已出,谁敢去战?” 众将连日来攻城不顺,憋了一身气,听到诸葛亮一番解释都恍然大悟,连声称赞丞相高明,纷纷请战,一时争吵不休。 诸葛亮见众人争执,低头思考了一会说:”罢了,还是我亲领大军稳妥。命卫将军姜维、征北大将军王平、司空杨仪、虎步监孟琰随我于中道伏击郭淮,大将军费祎、左将军句扶镇守大营,大都督魏延、车骑将军吴懿领军去战司马懿。” 话音刚落,大都督魏延抱拳站出,笑道:“丞相,区区郭淮,何劳丞相亲往?我虽不才,愿领一军中道设伏,保让郭淮有来无回。丞相计谋已成,当统大军急攻司马懿。” 诸葛亮摇着羽扇,微笑着说:“文长勇猛,定能大破郭淮。但是我刚刚思得妙计,必须亲自施行。前日,郭淮派军士乔装来通报司马懿,我已经命将士伪装疏漏,让信使入城。我料想司马懿听闻郭淮来援,必定领全军出城死战来救郭淮。将军神勇,昔日交战令司马懿闻风丧胆,如果此战能拖住司马懿,便记你头功!” 魏延闻言虽然怏怏不乐,也只好抱拳领命。 众将也依据吩咐,分头备战。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再造三国之武侯续命》正文 第十章 十面埋伏 天水城中 司马懿看着眼前洋洋得意突围而入的信使,总觉得有些不对劲。 细细地思考了一阵后,司马懿忽然猛的一跺脚,将信抛在底上,大怒说道:“哎!这次又中了诸葛亮奸计!” “蜀军数月攻城不下,士气已堕,现在郭淮将军又领兵来援,正好里应外合夹击蜀军,父亲何出此言?”司马师、司马昭急忙追问。 司马懿悔恨地说:“我们前阵子新败,诸葛亮围攻天水数月不下。我原本猜测难道是蜀军数年不战,战力已经大不如前了?但是,我始终觉得诸葛亮治军甚严,攻城怎么会如此不力? 就在昨日,我清点战损时,部将报告,诸葛亮虽连日攻城,损失也不过千人。虽然诸葛亮爱民如子,但是如果真的想攻打我们,恰逢我军新败,千载良机,将士怎么会不用死命?其中必定有诈,可是我一直想不通。 直到刚刚得知郭将军来救援才恍然大悟。这必定是是诸葛亮示敌以弱的计谋,目的就是诱长安郭将军来救我。郭将军向来稳重,本来可看破诸葛亮围城打援之计,但是诸葛亮示弱引诱,他立功心切,又与我有将帅之谊,必轻敌冒进。 此刻,怕是已落入诸葛亮埋伏啊。如果郭淮战败,那么长安难保。没了长安,我们就真的是性命堪忧,西北危急,国家危急啊!” 众人一听都吓出一身冷汗,忙求计于司马懿,司马懿思虑片刻,坚定地说道:“为今之计,只有全军出城拼死一战,引诸葛亮大军回救,保住郭将军,保住长安,才有胜算!众将听命,即刻点兵随我杀出城去!” 郭淮军中 话说郭淮正领兵疾驰,到一山谷狭窄处,忽然听到山上一声炮响,喊声大震。只见蜀兵四面冲出,山上众将拥出一辆四轮车来,车上端坐的正是诸葛亮。一旁的卫将军姜维大声呼喊:“郭淮匹夫,已中我家丞相之计,现在四面被围,还不下马束手就擒!” 郭淮闻言大怒,领兵想冲上山。征北大将军王平镇定自若地拔剑出列,举剑喊道:“放箭!”。蜀军便从山上四面射出箭矢,万箭齐发,射得魏军人仰马翻。 王平,字子均,是蜀汉后期仅次于魏延的大将。王平原属曹操,曹操与刘备争汉中,王平投降刘备。 王平外貌忠勇而严肃,不喜言语,性格谨慎。他自幼生长于戎旅,虽然不通文字,但是见识领悟过人,以识地理、严整军阵著称。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与马谡一同守街亭,马谡失败后王平鸣鼓自持,让魏军怀疑有伏兵,不敢进攻,因而收拢了诸营败退军士,率领他们平安归还。 之后王平深受诸葛亮的器重,多次随诸葛亮北伐,诸葛亮上表提拔他为征北大将军,率领蜀汉的王牌军队无当飞军,与姜维同守大营。 眼看就要合围歼灭敌军,诸葛亮悄悄吩咐姜维在前方慢慢放出一条出路让郭淮突围。一旁的杨仪听到,急忙问道:“丞相正要擒郭淮,夺长安,为什么纵虎归山?” 诸葛亮微微一笑,“威公别急,郭淮兵马都是铁骑,我军步军居多,如果突然合围,郭淮必拼死一战。如果他向后突出重围,我军步卒难以追击,他一胆寒必奔回长安据守,那么长安就难以夺取了。 但是如果我佯装不敌在他前方放出出路,任他向前突围,郭淮退不能归长安,只有进军与司马懿合兵一处。司马懿也知郭淮危急,必定出城接应,到那时我再大军合围,歼敌于城下,则西北魏军可一打尽。 这样不仅长安可得,西北也可平定,这是毕其功于一役!我怕诸将不得要领,不舍放郭淮突围,所以我才亲自领军到此啊。” 众人都拜服诸葛亮连环计中计,于是在前方徐徐放出一条出路。郭淮本想死战,忽然发现前方蜀军阵容不整,暗自大喜,指挥全军向前突围,蜀军迅速佯败,郭淮领残兵急行去投司马懿。 天水城外 司马懿急忙领军出城,魏延、吴懿见状,都勉励士卒,一抖数月胸中闷气,士气大涨,众人都死战。魏延更是身先士卒,在魏军中前冲后突,如入无人之境。司马懿大惊,这才确认猜测是真,蜀军战力惊人,之前果是示弱。 就在魏军被魏延缠斗的不可脱身之时,远处忽然出现一队人马,旗帜上远远的飘着一个“郭”字。魏军一见援军,士气振奋,但是魏延、吴懿也不惧怕,愈战愈勇。 等到郭淮跑到跟前,司马懿见他残兵败将,旗帜不整,司马懿恍然大悟,仰天长叹道:“诸葛亮好手段,这次连环计中计,算计的不是我,也不是郭淮,是图谋我西北全军啊。我西北军善战,是西北屏障,一旦战没,国家危急啊。我智不及诸葛亮,只有一死以谢国家!”说罢便想拔剑自刎。 众人急忙救下,司马师、司马昭大急,“父亲不可啊,父亲如果自尽,我军必定军心大乱,那我们就要全军覆没了。如今之计还是突围要紧,来人啊,护送大都督离开!”于是众人且战且退。 魏军正想退回天水城中,忽然城后一军突出,原来是姜维引军堵住了城门入口,封堵了魏军退路。只见姜维大声笑道:“司马老贼,你计不如人,又中了我家丞相之计,天水城你是回不去了。如今四面被围,还不快快下马受降!” 司马懿见姜维辱骂自己,气的浑身发抖,大怒,“姜维你个叛贼!我誓要杀你,剥皮抽筋才解我心头之恨!”。 司马懿领兵冲上去,只见姜维冷笑一声,蜀军万箭齐发,射得魏军人仰马翻。魏军还想再战,身后诸葛亮又引军赶到,四面合围,将司马懿等人紧紧包围在核心,攻势十分凶猛。魏军人困马乏,司马懿带着众将左冲右突,无法突围而出。 杨仪见势出阵激励将士:“丞相有令,擒获司马懿者,封万户侯,赏万金!擒获郭淮者,封千户侯,赏千金!” 杨仪又对着魏军大喊:“魏军听着,罪在将帅。如今你们已经被包围,降者不杀!”魏军闻言开始大乱。 只见魏延突入阵中,连杀魏军数将,直取司马懿。 那边郭淮瞧见,大喊“司马公心!”司马懿一回头,见魏延杀气腾腾的冲过来,大惊失色,大喊道:“谁来救我!” “大都督快走,末将断后!”只见司马懿的部将牛金怒目圆瞪,挺枪拍马冲上前去。牛金早先是曹仁部将,异常勇武,曾率三百骑挑战周瑜。曹魏成立后,牛金成为司马懿部属,随同抵御诸葛亮。 魏延见有人上来阻拦,战意愈发高涨,暴怒大喝一声“挡我者死!”说罢竟然拉起战马腾空跃起。牛金胯下战马被怒喝惊地连连嘶鸣摇晃,牛金难以止住。魏延手中银枪一闪,以万钧之力向下刺去。牛金大惊,竟不能挡,被一枪穿胸而过,当即毙命。 魏军见平日勇猛的将军被一击毙命,更加胆寒,而蜀军士兵目睹魏延神勇,皆士气大振,围攻更急。 司马懿见牛金身死,心中又惊又痛,急忙拉起缰绳,拍马转身就走。 魏延瞧见,轻轻冷笑,“贼将,这次哪里走!”说罢魏延带住马,拈弓拉满箭,瞄着司马懿,准心稍稍向下,一箭劲射,正中司马懿坐骑。只听一声嘶鸣,战马吃痛跪倒,司马懿被甩落马下,翻滚了好远。司马师、司马昭见状连忙跳下马来救。 魏延赶上前来,杀退散兵,一挥手,众人一拥而上把司马懿捆绑起来,司马师、司马昭也被擒下。 郭淮见主将被擒,急忙转身去救,不料姜维从后面赶上前来,挥舞银枪,横扫一枪击中郭淮后背。郭淮跌下马来,又被众人擒住。 魏军将士见群龙无首,四面被围,只好纷纷弃甲投降。 至此,天水一战魏军将帅束手,尽失西北精锐。诸葛亮一面收纳俘虏,一面命魏延换上魏军军服,奔袭长安,并派出细作伪装信使连夜回长安报捷,谎称西北大捷,蜀军大败,让长安疏于防范。 魏延一路马不停蹄,畅通无阻,长安近乎空城,魏延用兵符骗开城门,兵不血刃夺取了长安,并以同样之计派别将火速攻取了潼关,扼守西北入口,防止曹魏来袭。丞相诸葛亮压大军随后赶到长安。 陷落数十年的长安,终于又回归大汉之手,西北大定!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再造三国之武侯续命》正文 第十一章 挥泪斩知音 长安城宫门外 傍晚时分,诸葛亮正在台上举行献俘祭祀大典,台下人头攒动,长安子民都想一睹这位大汉丞相的风采。 诸葛亮望着跪在台上,同样满头白发的司马懿,心中突然生出不忍,走上前去,低声说道:“仲达(司马懿字仲达),你我交战数年,彼此相知,惺惺相惜。如果不是生逢乱世,你我各为其主,我愿与你同归于山林之下,抚琴瑟而长啸,临清流而赋诗。但是今天事已至此,你还有什么话想说?” 司马懿低着头,叹息道:“天象有异,你竟然没死,还诈死骗我中计。我一步错步步错,这不是我失策,是天意弄人啊!但我司马氏历受皇恩,辅佐大魏三代,就算天意难违,怎么敢不效死命?只是,我在州郡数年,无恩德加百姓,无功绩付将士,但是边境交战数载,百姓骚扰,数万将士捐躯于荒野,我心何忍?”众人听闻无不涕零落泪。 司马懿说着说着忽然抬头,大义凛然地说道:“今天事已至此,我无话可说,我父子三人…”说着转头去看了看跪在一旁的司马师和司马昭,司马师目光坚定微微颔首,司马昭毕竟年轻竟开始抽泣,察觉父亲在看,也收起泪水重重点头。 司马懿欣慰的笑了笑:“我父子三人,只有一死以谢国难!愿丞相宽宥众将,善待众人亲属。”司马懿说完在地上拜了一拜,笑道:“丞相神人天佑,望能早日终止兵戈,还万民太平,那么我在九泉之下也可含笑。” 诸葛亮听罢更觉伤心,但是法不容情。诸葛亮微微点头,背过身去,含泪闭上双眼。轻摇羽扇放下。 “斩!” 背后一轮残阳似血。 自此,占据了雍凉地区后,蜀汉兵马日渐强盛。蜀汉虽然接连经历荆州和夷陵大败,连年征战,损失了一大批优秀将领,包括五虎上将的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都先后逝去,先主刘备也郁郁而终。但是经过诸葛亮数年的励精图治,讲武练兵,频频北伐,还是锻炼出了新一批的后起之秀,加上这次雍凉新俘获的骑兵战马,蜀汉的军力更是如虎添翼。 蜀汉全国兵马分为中央军和五镇都督军(关中都督、汉中都督、庲降都督、江州都督、永安都督)。 关中都督军 关中都督军即是长安守军,是如今北伐曹魏新的前线,大汉丞相、武乡侯、益州牧诸葛亮自领大军驻守,麾下文武众多: 武将之首是原汉中都督、假节、南郑侯、大都督猛将魏延。 其他蜀汉名将有魏延副手、国舅、高阳乡侯、车骑将军吴懿; 掌管禁军的诸葛亮爱徒、中监军、卫将军姜维; 统领虎步营的虎步监孟琰; 蜀汉后期仅次于魏延的大将、王牌无当飞军的统帅、安汉侯、征北大将军王平; 与王平齐名、蜀汉精锐突将賨兵的统帅、左将军句扶; 将军有镇东将军辅匡、后将军刘邕,军师将军兼军祭酒董厥,威南将军胡济,讨虏将军上官雝,建义将军阎晏等。偏将校尉有前护军偏将军汉城亭侯许允,左护军笃信中郎将丁咸,右护军偏将军刘敏,后护军典军中郎将官雝,参军偏将军爨习,参军裨将军杜义等。 文臣之首是蜀汉四相之一、北伐前线丞相府首席重臣、大将军费祎。另有名臣、司空杨仪,随丞相诸葛亮参赞军事,筹措粮草。 关中都督军 汉中原来是北伐曹魏的前线,也是蜀中的门户,无汉中则无蜀汉,进可攻退可守。但随着蜀汉占据雍凉,兵线前推,汉中的战略价值显得没有之前那么重要。不过作为入川的通道,并且西面还有魏国上庸郡虎视眈眈,诸葛亮仍派遣了能臣武将驻守。 镇守武将多为蜀汉有名将二代,有名将关羽之子、镇西将军关兴,关兴之弟、安西将军关索,猛将霍峻之子、安南将军霍弋,夷陵之战断后烈将傅肜之子、平东将军傅俭,名将赵云之子、平南将军赵统,赵统之弟、平西将军赵广,名臣黄权之子、平北将军黄崇等。 文臣有将作大匠梁绪,中常侍梁虔,太中大夫尹赏,谏议大夫樊建,丞相府主簿杨戏,汉中太守吕乂等人。 中央朝廷 成都皇帝刘禅坐守,文臣之首是蜀汉四相之一、诸葛亮内定接班人、大司马蒋琬,总领朝政,负责后方日常军事行政,军械粮草、兵员补充,为蜀汉后方首席重臣。蜀汉四相之一、太尉、兼领虎贲中郎将董允掌管京师成都兵马与宫中宿卫亲兵,管理皇宫事务,匡正后主刘禅。阳武亭侯、司徒邓芝负责内抚蛮夷,外交吴国。太仆郭攸之,辅助大司马蒋琬处理朝政。 武将以中部督、都亭侯,向宠,为镇军大将军,归太尉董允麾下,掌管京师成都兵马,并与董允一文一武共同统帅宿卫军。丞相诸葛亮之弟、长水校尉诸葛均,升任为执金吾,归太尉董允麾下,率禁兵保卫京城和宫城。 另有陈震为尚书令,李福为尚书左仆射,姚伷为尚书右仆射,谯周为光禄大夫,费诗为廷尉,来敏为中书令,孟光为大司农,许慈为大长秋,杜琼为大鸿胪,张飞之子张绍为侍中,尹默为太子太傅,郤正为秘书监,陈祗为黄门侍郎,何祗为成都令,陈曶与郑绰为将军,马齐为尚书,刘干、杜祺、周群、来忠、向充、习隆、卫继、盛勃、樊岐为校尉。 诸葛亮北伐在外,大将军费祎随军参划军机,大司马蒋琬留守朝廷负责处理丞相府政务,而太尉董允则负责在宫中匡扶君主,三人共同保持蜀汉后方稳定,支援诸葛亮北伐,四人并称蜀汉四明相。 南中庲降都督军 刘备入蜀后,按照诸葛亮“南抚夷越”的方针在益州南部、南中地区设置戍卫重镇,是蜀汉政府在南中地区设立的最高军、政机构,其最高统治长官也叫庲降都督。 庲降都督由博阳亭侯、征南将军马忠担任,马忠是刘备盛赞的贤才,麾下有名将、镇南将军张嶷,两人共同稳定南中,操练兵马,并为北伐前线提供战略物资和蛮族兵员。 另有南蛮王孟获、王后祝融领象兵随时准备支援北伐。 江州都督军 江州是战略要地,进可支援诸葛亮北伐,退可维护巴地的稳定。而且控制长江航线,扼守入蜀咽喉要道,确保成都及大汉政权的安全。 江州都督府是蜀汉政府在江州设立的最高军、政机构,其最高统治长官就是江州都督。 江州都督由国舅、征东将军吴班担任,吴班率领众宿将坐镇巴地,休兵讲武,听候前线丞相调遣,支援北伐,并领水军防御长江航线。 镇北将军马岱,镇守江州训练原西凉羌胡骑兵; 前庲降都督、安北将军张翼,镇守江州训练步兵; 广武督、安东将军廖化,镇守江州训练水军; 另外有玄乡侯、辅军大将军高翔,都亭侯、典军大将军袁綝,阴平侯、领军大将军陈式,巴西太守、护军大将军柳隐,归征东将军吴班麾下调遣。 文臣以前光禄勋,官复原职的向朗为首,统领江州军政,另有原骠骑将军李严之子李丰为江州治下巴郡太守,太中大夫刘循、别驾从事杜祯、柳伸处理江州民政事物。 永安都督军 永安,是蜀汉政府在吴蜀边境设置的戍卫重镇,是蜀汉政府在当地的最高军、政机构,其最高统治长官就是永安都督。 永安作为吴蜀国界,是入川的第一道屏障,既吴蜀已经联盟,后方又有江州大军镇守,则永安无须重兵驻防。但是吴人狡诈,还需大将镇守,密切关注吴国动向。待天时有变,可为伐吴前线,顺流而下,一鼓作气攻灭,以雪荆州之恨。 永安都督由忠勇与赵云齐名的猛将、征西将军陈到担任,统领永安常备军及白毦精兵,威慑东吴; 安国将军罗宪素有才名,任命为永安都督陈到副将,负责日常军事防御; 威西将军阎宇,素有才干,归永安都督陈到麾下,和罗宪同领兵马; 另有威东将军宗预,文武双全,主持永安前线与东吴外交,兼顾永安日常军政; 文臣以原长水校尉,卫尉廖立为首。廖立,是荆楚奇才,可赞兴世业。但是之前诽谤先帝、疵毁众臣,去职流放。如今诸葛亮再起重任,召他入永安,遥领朝廷卫尉,位列九卿,参划军机。另有原荆州刘贤为长史、巩志为司马,随驻永安,伺机恢复荆州。 至此,蜀汉多路大军介绍完毕,新的北伐开始。 附录文z文武官职排序: 文官: 丞相 三公(太尉、司徒、司空) 九卿(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 执金吾、将作大匠、光禄大夫、尚书令、中书令、太子太傅、大长秋、中长侍、侍中、秘书监、御史中丞、谒者仆射、太学博士、黄门侍郎、长史、司马、太史令、太中大夫、谏议大夫、太乐令、太仓令、武库令、别驾、功曹、主簿、治中 武官: 第一品(大司马、大将军、大都督) 正二品(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 四征将军(征东将军、征南将军、征西将军、征北将军) 四镇将军(镇东将军、镇南将军、镇西将军、镇北将军) 四安将军(安东将军、安南将军、安西将军、安北将军) 四平将军(平东将军、平南将军、平西将军、平北将军) 四方将军(前将军、后将军、左将军、右将军) 四威将军(威东将军、威南将军、威西将军、威北将军) 杂号将军(军师将军、安国将军、破虏将军、讨逆将军、镇军将军、虎威将军、牙门将军、护军将军等) 偏将军、裨将军、中郎将、校尉、参军等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再造三国之武侯续命》正文 第十二章 刘禅的亲上加亲 让我们把视线回到蜀汉。 蜀汉成都皇宫 原本诸葛亮病危,蜀汉人人心不自安,如今诸葛亮不仅病情好转,还北伐大胜,收复了长安,蜀汉皇帝刘禅大喜,宣布大宴群臣庆功,并邀请丞相诸葛亮的家眷赴宴。宴会后,吴太后执意要留丞相家眷闲聊,所以众人又来到了太后所在的长乐宫。 刘禅辞别众臣,刚刚踏进长乐宫,就看见黄月英带着诸葛果和诸葛瞻跪在外间。 因为宴请的都是朝廷重臣,黄月英作为诰命夫人,自当前来,此外她还带上了诸葛果和诸葛瞻,让杨氏留在家里。之前诸葛亮病危,刘禅召她入宫相告,黄月英险些昏倒。如今总算是皇天不负,诸葛亮病好还取得北伐大捷,黄月英等人终于松了一口气,又为诸葛亮感到高兴,都面露喜色。 “起来起来,不要拘礼,都是自家人,今日就是来叙叙旧!”见众人都低头跪在地上,刘禅赶忙上来说道。 此时的刘禅,字公嗣,年纪二十七八,并不是后世所说的无能昏君,而是在近侍大臣董允、蒋琬、郭攸之的循循教导下,变得性情温良、知人善用。刘禅个人才能虽不高,然而他豁达从容,气量如海,秉承了父亲昭烈皇帝刘备的恢弘大气。 对于诸葛亮,刘禅可以说是孝顺如子,事若亲父,始终如一,确实不辜负刘备和诸葛亮对他“气量甚大增修、过于所望”、“天资仁敏,爱德下士”的好评。刘禅无猜险之性,完全没有历史上很多皇帝那种忌惮权臣的本能,对于诸葛亮完全信任,因此才能让蜀汉举国一心,不生异同和间隙。可见刘禅虽然不算上佳,但是只要有贤能辅佐,也不失为中成之君。 说回宫中,只见刘禅用余光打量着诸葛果,几年不见,诸葛果出落的愈发水灵动人,只是身子有点薄弱,十二月正值寒冬,一阵寒风吹过,她不禁打个冷战。刘禅顿生怜惜之心,情不自禁地想要伸手去护诸葛果,手刚伸出一半,又觉得不妥当,于是别扭地顺势垂下装作掸衣服。 这时,门帘内一个柔和的声音说:“是皇帝来了啊!” “儿子给母后请安!”刘禅一个双膝跪倒,紧跟着,身后也跪了一片。 “快起来,刚刚皇帝还说自家人不要拘礼,这会子又拘束了自己。别跪了,快进屋里说话,外头吹风凉着呢!”吴太后轻轻地笑了起来。 刘禅也是一笑,便立起身子,刚走两步,里屋跑出一个身影,扑入他怀中,“父皇,孩儿想您!” 刘禅低头一看,原来是锦城公主,今年刚五岁,是刘禅的长女。她面如粉桃,还在眉心点了枚红点,显得娇巧可人。 锦城扭头看见诸葛瞻,笑嘻嘻地喊道:“瞻哥哥,过来啊,你愣着干什么?外面冷的哦!” 诸葛瞻躲在诸葛果和黄月英背后,正目不转睛地瞧着母亲,听锦城叫他,便嘻嘻跑过去,“是好冷,风大着呢!” 锦城从刘禅的掌中抽出手,毫不顾忌地捂住了诸葛瞻的手,轻轻地揉搓,桃花瓣似的嘴还凑近了吹着气,她认真地问道:“还冷吗?” “不冷了!”诸葛瞻害羞地摇摇头,孩子们的脸都红通通的,像刚刚成熟的苹果,在这冬天的寒意中,令人心生暖意。 刘禅忽然呆住了,这个十指相扣的景象放佛让他看见了往事中的熟悉影像。同样的两无猜,同样的亲密无间,只是,岁月无痕,人生如梦,他如今高高在上,困在这皇宫深院,而她却还是自由自在的鸟,两颗心也越离越远了。 他下意识地看了一眼诸葛果,可是没有从她的眼里看到相同的感受,诸葛果依然是一副天真模样,正笑盈盈地盯着诸葛瞻。 “快进来啊,天冷呢!”吴太后连连召唤。 刘禅回过神来,进了里屋暖阁,便是扑面而来的暖气,如沐春风一般。 吴太后盘腿坐在软塌上,含笑看着进来的众人。吴太后是现任车骑将军吴懿之妹,她原来是益州牧刘璋兄弟刘瑁的妻子,刘瑁早逝,她便寡居在家。后来刘备入主益州,正好荆州的孙尚香私自返回东吴,刘备正妻空缺。为了结交蜀中豪族稳定局势,刘备便听从大臣建议,纳吴氏为夫人。刘备称帝后,立吴氏为皇后。吴氏虽然不是刘禅生母,但对刘禅十分照顾,视为己出,平日关怀备至。刘禅因为自幼丧母,也心存感激,一直拿她当生母看。 “大家都快坐下,喝杯热酒祛祛寒!”吴太后热情地说道,吩咐宫女给皇帝等人斟酒,再给黄月英一家人赐座。 刘禅谢过,他端了热酒啜饮,才一口酒下肚,一股子热气在脏腑内游走,不一会儿,全身都暖意融融,他胖胖的身躯开始瘫软了下来,斜靠在软塌上。他微红了脸颊,忍不住又瞄了几眼诸葛果。 吴太后笑着向锦城公主和诸葛瞻招手,“来,两个家伙,坐到哀家这里!”她一手牵了一个,亲热地搂在怀里。 吴太后望着诸葛瞻,笑吟吟地故意问道问:“哀家考考你,你今年几岁啦,你爹爹给你取了个什么名字?” 诸葛瞻想了想,一句一字地说道:“我叫诸葛瞻,是丞相诸葛亮的儿子,今年八岁了。爹爹给我取名瞻,字思远,就是让我瞻仰效仿古代圣贤。瞻儿以后一定会用功读书,长大后成为爹爹一样的大英雄,继续为汉室效力。” “好好好,这个孩子聪明伶俐,我很喜欢!”吴太后拍掌大笑着,她转头向黄月英笑道:“丞相夫人,我有一个不请之请,望夫人看看是否妥当!” 黄月英忙起身拜道:“太后有所吩咐,臣妾无不从命!” 吴太后微笑着抚摸着诸葛瞻的头,“我想给这两个孩子结下秦晋之好,待得他们长大成人,便择良日成婚姻大礼,你看如何?” 黄月英心中一惊,原来今天太后邀约是有备而来啊。 还没等黄月英答话,刘禅先笑了,“我看行啊,难得两个孩子有情有义,丞相夫人,你就答应了吧,朕的女儿还算配得起你儿子吧?” 黄月英连忙应道:“臣妾怎么敢有此妄想,太后和陛下以公主下聘,是瞻儿三生修来的福气,只是” 吴太后笑吟吟地说道:“丞相夫人可是担心有点乱了辈分?皇帝日常称丞相为相父,如今女儿却嫁给相父的儿子。其实都没关系的,婚姻大事在乎的情义,我们都是自家人,不必计较那些迂腐之见,这是亲上加亲!” 刘备跟着一笑,“是更亲了,朕嫁了一个女儿,倒和相父成了亲家,平白赚回了一个辈分,好事好事呢。” 一席话说得屋里的人都哄然大笑。 黄月英见太后和皇帝都先后开口,想了一想,郑重地说道:“这事臣妾是答应了,可是还得去长安禀告夫君,不过想来他也是同意的。臣妾先在此,多谢太后恩典,陛下恩典!” “好!”吴太后和刘禅同时称好,两人对视了一眼满意地笑了笑。吴太后握了锦城公主的手放在诸葛瞻的手中,“丞相深明大义,必定同意,这事就这么定了。从今后,你们要相亲相爱,等你们长大了,我亲自为你们完婚,做一对好夫妻!” “做夫妻?”锦城没明白怎么回事,她歪着头想了一会,“瞻哥哥,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嘛?” 诸葛瞻虽然年幼,但是早熟聪颖。比起锦城来,他懂事很多。他没好意思回答,就憨憨的笑着,一瞥眼看见诸葛果对他做了个羞羞脸,他也回了一个鬼脸吐舌。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再造三国之武侯续命》正文 第十三章 诸葛果的婚事 吴太后顺着诸葛瞻的眼光望去,拍掌笑着,“今儿好了,了却了我一桩心愿。如今弟弟定了亲,反倒抢到姐姐前头去了!” 诸葛果还在对弟弟做鬼脸,突然听见太后提起她,她害羞地笑了笑。 “丞相夫人,你要把果儿留到什么时候?”吴太后突然温柔地冒出一句话,“我看今天啊,不如喜事成双!” 话音刚落,刘禅心一惊,脸变得发白,手里正端的酒不知不觉地倾斜低落,他竟然浑然不觉。他心神不安地望向诸葛果,只见诸葛果抬起头,也是一脸惊讶的表情。她咬紧了嘴唇,欲言又止,她明白眼下没有她说话的份,只能焦急地望着母亲,眼中透出一股倔强与不屈。 黄月英也是惊异无比,太后今日做媒正在兴头上,看样子是要把她一双儿女都安排了终身大事。 她用余光看了看诸葛果,知女莫若母,片刻后她抖擞了精神说道:“太后,臣妾的女儿一向体弱多病,性情又执拗,臣妾与夫君才将她婚配拖延至今。而且,臣妾还想多留她一二年,因夫君常出征在外,有臣妾女儿在家,也能多个照料。还有,臣妾夫妻也实在是不舍得她离开!” 吴太后笑着嗔怪道:“你做母亲的可不能耽误女儿终身,女儿家终究是要嫁人的。今日我就做了主,定能给果儿定一门好亲!你看满朝文武可有顺心的” “不行!”刘禅拍着案桌叫了起来,也许是喝了酒,他激动得双颊都有些通红。 “皇帝认为有什么不妥吗?”吴太后一惊,疑惑地脱口问道。 大概是意识到自己的失态,刘禅变得有些难为情,他心地说道,“儿子是以为果儿终身大事应当慎重,需要择一个文韬武备都为上品的人物才好!再说果儿年纪还,大可以慢慢挑选,不必急于一时” 吴太后意味深长地望着皇帝,她似乎有点懂了皇帝的心思,慢慢地恢复了慈祥的笑,“皇帝所说的也有道理,这事妥与不妥,反正还要听丞相夫人的意思。” 刘禅眼巴巴地望向黄月英:“丞相夫人,您说呢?” 黄月英抬起头,看见皇帝的眼中满是乞怜,她是何等聪慧之人,思虑了片刻,谨慎地说道:“臣妾也以为这事急不得,夫君曾经说过,果儿是他的心头肉,必定要细细观察、慢慢挑选未来的夫婿。不过,如今北伐在即,夫君出征在外,实在没有时间选婿,就算定了亲,也不能仓促完婚,如此岂不是把婚姻大事等同儿戏。因此臣妾觉得,不如等夫君北伐大局已定,再做计较,望太后,陛下明察!” “嗯,朕也那么认为,丞相夫人所言有理,有理!”刘禅连忙拍手说道。他想着等诸葛亮北伐,一年半载怕是成不了大局。他不回来,任何事情都有回旋的余地 吴太后原本也是看诸葛亮立了大功,想用公主下嫁替皇帝拉拢他,一时兴起这才顺便替诸葛果做媒。如今见皇帝和黄月英都接连表态,她也不好再强求什么,便笑着说,“罢了罢了,那我们今日就谈到这儿,大家心中有数。最多一二年,我总是会把果儿嫁出去的,那时候,任你们谁也别拦着!” 众人笑着称诺,又继续饮起酒来。 只见刘禅喝着喝着,猛地抓起酒盏,一饮而尽,他恨恨的闭上眼睛,盖上袖子,装作睡去,让谁也看不见他的表情,不知道是笑,还是哭。 出宫的车上,黄月英握着诸葛果的手,她知道女儿的心思,所以什么也没说,还是诸葛果先开的口:“你和爹爹会逼我做我不愿意做的事吗?” 黄月英笑着摇了摇头:“只要我和你爹在一天,你就不用做你不愿意的事。” 诸葛果露出开心的笑容,靠到母亲怀里,静静的睡去了。 只是有时候,世事预料。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再造三国之武侯续命》正文 第十四章 诸葛妾氏玉娘 长安丞相府 尽管长安刚刚平定,还需时间消化稳定内部,但是经历生离死别的诸葛果执意非要去长安陪爹爹,她心中十分害怕,害怕爹爹会再次离她而去,所以她这次定要紧紧的守护在爹爹身旁。于是她成天缠着黄月英,三天两头的给诸葛亮写信。实在执拗不过诸葛果,诸葛亮最终同意让黄月英领着家眷搬到长安的临时住宅中。 成都到长安路途遥远,紧赶慢赶了一个月,众人这才风尘仆仆地赶到。不过诸葛亮忙于军务,经常不回家,并没有多少时间与家人团聚,一家人干脆就搬到了诸葛亮临时办公的丞相府后院,便于就近照顾他。 这天,杨氏坐在廊下,看着光秃秃的树枝发呆,她撑住手臂,不时傻傻地发笑。她此刻并没有坐在后院屋里,而是在丞相府的前院台阶伤。常有往来的官吏不认识她,瞧见她呆坐的背影,心笑这是傻姑娘,大冷天坐外面。 又能看见丞相了。在这深冬天的季节里,她跋涉千里,从一片花团锦簇的成都来到这寒冷萧瑟的长安。 当得知诸葛亮平安的那一刻,杨氏的心就飞了出去。不,她的心从来就没有留在身上,自始至终都远赴天涯海角,跟随着一个人一路向北。 当她来到长安,兴奋地赶到丞相府,却发现丞相府来来往往的都是请示的官员,的议事厅挤满了人,她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只能点起脚尖从许多颗脑袋的缝隙中看看诸葛亮,连含情脉脉的眼神也没法递一递。 几个月不见,他似乎更加消瘦了,不知道那咳嗽的老毛病是否真的好了,是否还是每日操劳到那么晚,医生嘱咐的药有按时吃么? 她揉了揉有些发麻的膝盖头,她已经在廊下坐了两个时辰。每日她都来这廊下坐一坐,不为别的,就为了远远的多看他几眼,放佛要把这几个月的不曾见面都补回来。这一坐,就像生了根,半步也不挪开。 起风了。 时光在季节的轮回中流逝,记忆再现,那些曾经的熟悉的面孔,忽然间涌入心头,他们在苍茫的天边向她跑来,欢快的笑声如温暖的阳光拥抱住她。 “爹,娘,你们在那边还好吗?” 她叫杨怜,子玉娘,是弘农杨氏后裔。弘农杨氏累世三公,是东汉末年的名门望族,太尉杨彪,名士杨修都是出自弘农杨氏。杨怜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只可惜战端一开,生灵涂炭。父母为了避祸,举家搬迁了当时刘表治下的太平州郡荆州。 建安十三年,曹操南下,荆州牧刘表病死,次子刘琮即位后即不战而降。寄居荆州的先主刘备想撤往江陵继续抵抗,荆州人士多听说曹操是屠人魔,曾屠杀十万徐州子民泄愤,于是众多荆州百姓都投靠刘备,多达十万百姓愿跟随刘备逃亡。杨怜的父母也在其中,他们带着年幼的杨怜一同加入了逃亡的浪潮。 九月,曹操听闻刘备逃亡的消息,怕刘备先一步占领江陵,于是派出天下精锐虎豹骑五千急袭江陵,在当阳长坂坡追上刘备。 一片刀光血影,虎豹骑像旋风一般肆意砍杀着刘备军的军民,一时间,哭声震天,尸横遍野,血流满地。 杨怜永远也忘不了,虎豹骑那如魔鬼般狰狞的眼神。爹娘紧紧地护着她,她眼睁睁地看着虎豹骑的长刀从爹娘的脖颈上划过,血喷溅了老高老高。她无助地站在爹娘的尸身旁边嚎嚎大哭,也不知道哭了有多久,她哭的都精疲力尽了,可惜到处都在逃命,没人注意到幼的她。仿佛天地间一颗毫不起眼的沙砾,随时都要淹没在这历史浩瀚的沙漠中。 就在这时,他出现了。 他骑着高头白马,一身白衣,羽扇纶巾,飘飘然犹如神仙。尽管一路奔波有点狼狈,但满脸的汗水与尘土也掩盖不了那英俊的脸庞。他用余光只看了杨怜一眼,便立即调转马头,奔到她的身旁。他跳下马来,伸出手来将她抱起。杨怜清晰地记得,阳光撒在他的身后,他的身上泛起了白光,这道光好温暖,好耀眼,照亮了她幼无助的心灵。 “别哭了孩子,没事了,我会护着你。”他的声音如此地温柔。 就这一句,她竟然神奇地停止了哭泣,靠在他的怀里坐上了马背,他的怀里和他一样温暖。幼年杨怜并不懂世事的险恶,只是她懵懵懂懂地知道了,从此刻起,她不用再害怕,因为身边的这个男人将会守护着她。幼的情愫也开始在心中萌芽。 从长坂坡回来后,诸葛亮把杨怜交给黄月英。黄月英也很喜欢这个苦命孩子,不过因为诸葛亮一家很节俭,很少仆役,所以杨怜平日也常做些婢女的活计,但是夫妻俩始终都拿她当自家人看。 诸葛亮与黄月英虽然婚后很恩爱,但是因为诸葛亮政务繁多,常常废寝忘食,黄月英既要照顾诸葛亮的起居,还要独立支撑起门户,十分辛苦。两人婚后多年才生有一女诸葛果,黄月英生产时又伤了身子,大夫说往后怕是很难再生育了。 诸葛亮握着爱妻的手心疼无比,下定决心从此不再生养。说干就干,数年后便从哥哥诸葛瑾处过继了养子诸葛乔。黄月英知道诸葛亮不愿违背当初长相厮守的誓言,但是自己已难以生育,绝不能让诸葛家断了香火。 虽然并不愿与其他女人分享丈夫,黄月英还是“大气”了一回。想来想去,发现婢女杨怜如今已经长大,出落的亭亭玉立,颇有大家闺秀的风范,于是黄月英做主让诸葛亮迎娶杨怜为妾。 诸葛亮起初惊得下巴都快掉下来,执意不从,不过黄月英认定的事情非做不可,诸葛亮实在执拗不过,只好应允。杨怜在得知消息后,虽然十分羞赧,但是内心也欣喜异常,终于有机会可以“报答”恩人。 同年,二十岁的杨怜诞下一子,即诸葛瞻,诸葛亮四十七岁老来得子,格外疼爱。次年养子诸葛乔又染病早逝,诸葛亮悲痛不已,当即将独子诸葛瞻立为嫡子。 对于黄月英,杨怜一直心存感激,她很感激她的宽容大度,也不愿横隔在黄月英与诸葛亮的感情之间,于是决心作为隐形的存在。 即使已经嫁作妾室,杨怜却从来不求名份,在人前还一直扮演着婢女的角色,甚至还继续称呼诸葛亮为丞相,并将诸葛瞻按照嫡子习俗交给黄月英抚养,让他喊黄月英为母亲,而自己甘愿当“姨娘”。因此,除了少数和诸葛亮家中往来密切的重臣,多数官员对杨怜的身份知之甚少,外界也一直以为诸葛瞻为黄月英亲生。 八年来,诸葛亮忙于北伐,对家人照顾甚少,但是杨怜丝毫不介意,她一直很感激上苍赐给了她诸葛瞻作为最好的“报恩”礼物。可是她渐渐的发现,她对眼前的这个男人,似乎并不是报恩这么简单。尤其是当她得知诸葛亮病重消息时,整个人都恨不得立刻飞到他身边,代替他去承受那些病痛,哪怕是代替他去死也心甘情愿。她这才发现,不知不觉中她早已经爱上了这个生命中注定的男人。 他的每一次微笑、每一次愁容都牵动她的心弦,他出征在外,她的心从来就没有留在身上,一直在为他牵肠挂肚。看不见他的笑容,听不见他的声音,杨氏的生活感觉像是失去颜色般单调,放佛只有他的存在,才能让她的世界变得色彩斑斓。在这个世界上,他就是她的唯一,当然了,还有瞻儿。 杨怜从怀里慢慢地取出一个香囊,边上绣了一朵粉色的莲花,花旁纹了三个娟秀的字。她心翼翼地把香囊捧在手心,手指在字上轻轻磨挲,傻傻地看着,笑着。 “看什么东西这么入迷呢!”背后传来一阵轻巧地笑声,一只手敲了敲杨怜的左肩。 杨怜吓了一跳,她刚一回头,手中香囊被人迅速抢去! 她大惊,转过身来,才发现抢香囊的是诸葛果,正摇头晃脑地对着她笑呢。诸葛果与她也就相差个七八岁,平日里便没个正经,常常与这位姨娘开玩笑。比起严肃的母亲,显然年纪相仿的杨怜更让诸葛果感到亲近有趣。 “哎呀,快还给我!”杨怜急得又叫又跳,忙上去抢回。 “看看嘛,不要那么气!”诸葛果一面挡开杨怜的手臂,一面举起香囊仔细端详,“咦,这上面,怎么有爹的名字,还有一朵莲花”。对着明亮的光线,香囊花旁的三个大字清晰可见,诸葛亮。 尽管诸葛果只有十七八岁,但近来也渐渐懂了人事。只见她叹了一口气,盯着杨怜说道:“这是你给爹爹做的吧。既然有心,干嘛不进去送给他,坐在这边干嘛?” 杨怜又羞又急,“丞相日理万机,我不忍心进去打扰,就在这边看看就足够了哎呀,你快还我。” 杨怜一把抢回香囊,塞入怀中,急匆匆地离去了。 屋内的诸葛亮这才抬起头,笑了笑,外面风这么大,终于回去了。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再造三国之武侯续命》正文 第十五章 果儿的初次邂逅 诸葛果见杨怜害羞地跑开了,对着她的背影吐了吐舌头,做了个鬼脸,她笑着转身也要跑开,却一头撞在一个人怀里。 “谁啊,走路也不看着点!”诸葛果又痛又气,捂着脑袋举手打过去,手掌拍打在那人胸膛上,像打在温暖的海绵里。她抬起头来,清澈的眼睛里显出了一个人,她的身体不知不觉地一颤,手慢慢落下。 这个人之前见过,当时没有看清楚,现在细细看来,他有一张很年轻英俊的脸,像父亲年轻时一样;眉毛虽然没有父亲坚挺,但是眉宇间有淡淡的英气;眼睛不及父亲深邃,但像是明亮的月光、纯净;鼻子倒是和父亲一样挺直;身材与父亲差不多高大,却比父亲多了壮实和勇武之气。 把一个青年男子和自己的父亲对比,诸葛果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有这奇怪的想法。 诸葛果还不知道的是,她的脸已经红了。 “是……是你啊,我是诸葛果,你就是姜维?”诸葛果咬了咬嘴唇,向前靠近了一步,目不转晴地盯着青年男子。 男子正是姜维,今日诸葛亮传他来议事,他正在低头沉思有何要事,不想刚好和诸葛果撞个满怀。姜维被诸葛果瞧的窘迫不安,也红了脸,慌忙低了头,讪讪地笑了一笑,声地说:“正是在下!” 他不敢抬头看诸葛果一眼,他早听说丞相府的大千金恃宠而骄,直来直往,从不忌讳什么礼法之别,丞相治家甚严,但对这个女儿却格外娇惯。 “干嘛啊,我又不会吃了你!”诸葛果见姜维一个大男人在自己面前如此窘迫,不禁笑弯了眼睛。 她笑着说:“听说你自魏国投靠过来后就立下了很多功劳,年纪轻轻已经当上卫将军了,了不得了,那可是二品的大官,看来爹爹的确很信任你呀。” ”那都是承蒙丞相错爱,姜维何德何能。”姜维心中有些惊讶,诸葛果深居大门不出,初次见面居然能够说出自己的底细。 诸葛果眨了眨眼睛,忽然问道:“你的剑术一定很厉害吧,改天教教我,我想学学呢,成天闷在家里很无聊。还有军中的很多故事,我也想听听!” 第一次见面就问出这么古怪的问题,怪不得人家评论丞相女儿古灵精怪,女儿家的不学女工却要学剑,还要听军中故事,真是稀奇。 姜维一怔,不晓得怎么回答,他低头双手不安地在腿上磨蹭。 “这样吧,我也不白让你教,你教我练剑,我给你做东西吃,我手艺可好了!”说着说着,诸葛果嗤嗤地笑了起来。她毛遂自荐,也不管姜维同意不同意,已经是跃跃欲试。 姜维惊的下巴都快掉下来了,这练剑还没完呢还要做饭,这个丫头真是想一出是一出呀。他抬起头,第一次正眼看清诸葛果,她的眉眼和诸葛亮很像,只是多了少女的俏皮天真,她笑起来的时候,眼睛便弯成了一钩月亮,笑容像是春光一般明媚灿烂,在这初春的寒风中让人格外温暖,姜维不由地愣住了。 真好看。 诸葛果一看姜维不作答,还以为他还在思考,连忙笑着说,“不说话就是答应了,那好吧,你等着我哦!” 她拍着巴掌朝门外跑去,跑了几步又回头羞涩地笑了笑:“你等着哦,我过几日就拿剑来找你!”留下姜维仍愣住原地。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再造三国之武侯续命》正文 第十六章 智比司马的蒋济 这边长安还沉浸在重回旧都的喜悦中,东边的曹魏却早已按捺不住了。 洛阳曹魏太极殿中 “众卿可有良策?……你们,倒是说话呀!“魏帝曹睿再也忍不住了,从龙椅上站了起来大声咆哮着。 曹睿,字元仲,是魏国第二任皇帝,曹操之孙,曹丕与甄宓之子。曹叡从相貌俊美,超凡脱俗,又年幼聪慧,博闻强识,过目不忘。祖父曹操对此十分惊异,因此倍加喜爱,常令他伴随左右。虽然曹叡一度因为生母甄宓被赐死的缘故,不受曹丕喜爱,但最终还是得以继承皇位。 曹叡继位后,励精图治,依靠曹丕留下的辅政大臣曹真、曹休、陈群、司马懿,先后击退吴蜀的多次进攻。曹叡处事沉着、刚毅,明识善断,深谙制衡之道,颇有祖父曹操之风,但是因长于宫廷,喜好营建宫室,又好色成性,后宫妻妾成群,因而年纪虽轻,但早早落下病根。 上月曹睿接获战报,大都督司马懿拖困蜀军之计不成,反中诸葛亮连环奸计,不仅司马氏父子三人被斩,而且精锐的西北骑兵军团尽丧敌手,整个西北也全境沦陷。接连的败报让曹睿惊骇不已,已经整整几天没有合眼了。要知道,曹操、曹丕时代的名将如张辽、徐晃、乐进、张郃、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真、曹休、许褚等如今大多已经过世,仅有司马懿尚能数次成功抵御蜀汉。现在失了司马懿,靠谁抵挡诸葛亮呢? 曹睿强撑着略微被酒色所累的身体,双眼布满血丝,注视着庭下的这群帝国肱骨之臣,心中有股说不出的悲凉。 “仲达啊仲达,你这个老狐狸怎么这样就走了,你辜负了朕对你的一番重托啊。“虽然曹睿内心并不喜欢司马懿,甚至非常忌惮他,但他还是牢牢记住了先帝曹丕临终对他的嘱托,当前还远不是对付司马懿的时候,西蜀的诸葛亮才是头号劲敌,所以依然对司马懿委以重任。却不想原本预计的凯旋数月之内就风云变幻,司马懿接连丢城失地,自己的性命搭上不说,还把整个西北拱手送给了诸葛亮。 曹睿虽然内心恨不得把司马懿千刀万剐,但是为了安抚众心,他还是好言劝慰了司马懿及郭淮等人留在洛阳的亲属,并亲自为司马懿举行了国葬。 曹睿心中很明白,长安一失,整个中原门户已开,更为重要的是,诸葛亮原本以西蜀步兵为主,如今掌握了西凉骑兵,数日内就可长驱直入兵临洛阳,随时威胁着帝国的首都。虽然不清楚诸葛亮为什么至今尚未有举动,但是曹睿每每想到自己君临天下,如今尚有性命之忧,便如同芒刺在背,数日寝食难安。 “陛下,为今之计,只有迁都才是上策!”只见一人出列奏报。此论一出,顿时朝堂炸开了锅。 曹睿定睛一看,原来是安西将军、驸马夏侯楙。 曹睿内心苦笑,夏侯楙,字子林,是已故大将军夏侯惇次子,向来无用兵谋略,只是凭皇亲身份位列朝堂。昔日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幸好曹睿及时西征,并把当时的安西将军、都督关中的夏侯楙调回朝堂,才不至于他把长安“送”给诸葛亮。可是没想到如此危急关头,居然是他率先提出对策,看来关键时刻还是得靠自家人。且罢,姑且听听他怎么说。 “如今诸葛亮夺了长安,距离洛阳近在咫尺,如果发大军来攻,那么圣驾不安。不如迁都暂避锋芒,再作计议!”夏侯楙自信满满的说道。 虽然胸无谋略,但作为魏氏宗亲的夏侯楙仍拥有众多谋臣。眼见曹睿数日茶饭不思,夏侯楙一看献功的时机到了,一连多日和众参谋商议,终于思得一计。夏侯楙临上朝前再三背诵,烂熟于胸,自以为今日如果能解君忧愁,他日必颇得圣宠。 迁都暂避?曹睿心中咯噔一下,昔日关羽强盛,水淹七军,太祖曹操也想过迁都。不料数十年后,又是这种情形?曹睿低头陷入了沉思。 “陛下,不可!”中书令蒋济大喊着出列反对。 蒋济,字子通,是曹魏三朝元老。自曹操时代起便是曹魏的心腹谋士,蒋济目光长远,善审军事,昔日就曾说服曹操联合东吴击败关羽。蒋济又与司马懿交好,两人都堪称魏国栋梁之士。 曹睿一见是蒋济,不禁肃然起敬,抬起头来问道:“先生有什么高见?” 蒋济作揖一拜,“昔日太祖皇帝因关羽逼近也想迁都,幸纳臣言,关羽覆灭。国都是一国之本,迁都是示弱,大失民望,东吴孙权也会趁机作乱。况且洛阳是重镇,一旦丢失,中原门户洞开,他日再想夺回非付出数倍代价不可。”曹睿一听有理,不由自主的微微点头。 蒋济继续说道:“现在西北虽失,并没有动摇国家大计,陛下还控有河北和中原数十州。如果能够坚守,再征四方勤王,洛阳城高墙坚,诸葛亮一时必不能攻下。等到各路勤王援军云集,诸葛亮必定退军,则西蜀之患可解。况且诸葛亮与孙权,外亲内疏,有国仇之恨,诸葛亮得志,孙权必定不愿看到。我们可派人游说孙权其中厉害,许诺割川蜀封赏孙权,令他们相互攻击。就算孙权不攻蜀,也会作壁上观,那么东南危机也会解除。此才是上善之策,望陛下采纳。” “你怎敢在朝堂上胡言乱语!”夏侯楙见风头被抢,曹睿频频点头,似有称赞之意,忙不迭的喊叫起来。“蒋济老儿,昔日太祖迁都,自有圣断,你怎么敢邀功?你原本就与司马懿沆瀣一气,如今司马懿误国负君,你也想效仿吗?诸葛亮大军旦夕将至,你却让陛下坚守。如果援军晚至,陛下圣驾陷于险境怎么办?我看你是居心叵测!” “陛下,臣还有一言,诸葛亮至今大兵未动,必定是内部不稳,西北全境还需逐一安抚。郭淮等人为忠贞之士,虽陷敌营,必不肯降。陛下可趁此良机下诏勤王,待大军集结,再号召西北义士响应王师,里应外合,西北可一战而复!”蒋济全然不顾夏侯楙,继续进谏。 夏侯楙愈发恼怒,大声喝道:“蒋济昏聩老迈,尽是儒生迂腐之见,还想收复西北,痴人说梦!你屡次劝阻陛下迁都,难道是和诸葛亮暗通,想要等蜀军到来谋反吗?” “绝无此心,陛下!” “陛下!” 曹睿听着两人争论不休,心乱如麻,挥手示意退朝,他日再议。众人于是都怏怏退去。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再造三国之武侯续命》正文 第十七章 丞相何日夺洛阳 曹魏在宫中激辩是否迁都,长安蜀汉这边也有着自己的疑难。 长安丞相府 自诸葛亮夺取长安后,一面派人驻守前方潼关险要,防止魏军来犯。一面命下榜逐一安抚西北各郡,收合司马懿残军,司马懿旧部郭淮等人誓死不降暂被收押。 转眼一月过去,众将原本摩拳擦掌,想进取中原立不世之功。却见丞相诸葛亮不温不火的搞起了内政,为首的大都督魏延和骠骑将军李严率先沉不住气了,于是直入府中面陈诸葛亮。 魏延心直口快,略有怒气的问道:“丞相,现在司马懿已除,魏国剩下的都是鼠辈。魏都洛阳近在咫尺,如果我军趁胜出击,魏军必定胆寒。我愿率数万铁骑直抵洛阳城下,攻取洛阳。灭魏斩睿,就在今朝!为什么丞相大军连日逡巡不进?如果迁延日久,士气低落,他日再想进军中原就难了!“ 对于魏延的失礼,诸葛亮倒是显得不在意,摇扇笑道:“文长别急,我并不是不想取洛阳,实在有困难啊”。 “丞相姑且说来,我们看看有无道理!”魏延还不解气,继续追问。 一旁杨仪见魏延太过无礼,正想发作,诸葛亮挥扇示意他退下,笑着说:“第一我西北新定,后方不稳,诸郡恩信未施。如果我军匆促东进,洛阳城高墙坚,怕是一时难下,魏军必征四方勤王。如果此时诸郡反叛,劫我粮草断我归路,那么我军将陷入腹背受敌的险境。 第二,进军中原须倚仗骑兵,我们虽然新得魏军数万铁骑,但是只得其众不得其心。众降将还没归服,战骑也尚未演练,所以骑兵战法难以见效。 第三,东吴孙权,首鼠人,如果我军进取太快,他必不愿我独大,荆州之变犹历历在目。况且魏国除司马懿外,也不乏智谋之士,如果知道我军有此三难,恐怕也会设计埋伏我。所以我军应该徐徐图取,不宜操之过急。” 魏延仍是不服,冷笑道:“有这三难,难道就此停手,不进取中原了吗?丞相之难在我看来多虑了,兵贵神速,用兵出其不意才是上策。如果事事算计,何日才能匡复中原!” “文长勇武,天下莫敌。但是用兵之道,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如今正酷暑,不宜进军,况且中原地形尚不熟悉,而后方人心也未归附。我们可以先操练演习骑兵战法,等到我降服众心,安定后方,秋高马肥之际再出兵未迟。”诸葛亮见魏延心急,好言安抚道。 魏延见状似无话可说,憋了半天道出一句:”先帝于行伍之间提拔我,委我重任,我也誓死北伐以报先帝。现在眼见大汉中兴有望,丞相却一再推阻,难道是以为得了长安,有此大功,拥兵自重,想…” “魏延大胆,怎敢如此放肆!”一旁的姜维再也看不下去,冲上前来大声呵责。魏延也自知无礼,吓得忙向后退缩了几步。 大将军费祎和骠骑将军李严见气氛尴尬,忙上前来赔笑,费祎说道:“伯约勿恼,丞相莫怪,魏延也是心急一时失了分寸。丞相神机妙算,我们谨遵丞相教诲便是。”说完忙去拉一旁的魏延,魏延也赶忙作揖赔罪。 一旁的李严为了转开话题,一脸谄媚的笑道:”今日不提政事啦,下官日前听闻成都宫中传来喜报,陛下敕封魏延大都督为关中侯,食万户,敕封姜维为平凉侯,食千户。至于丞相,陛下感激丞相辛劳,又有收复西北长安大功,想赠丞相九锡,加封为王,众将也都有封赏,真是可喜可贺啊!” 李严,字正方,是蜀汉重臣,与诸葛亮同为刘备临终前的托孤之臣。李严虽然很有军政才能,但是心术不正,好弄权谋,曾写信劝诸葛亮加九锡称王,又屡次希望加官进爵,诸葛亮为国家大计一直隐忍。之后李严担任北伐重要的后勤保障工作,因为下雨道路泥泞延误押运粮草的时日。李严为推卸责任反而怪罪诸葛亮,使诸葛亮不得不退兵。诸葛亮查明真相后,联合众臣弹劾李严,最终李严被废为平民。 诸葛亮第六次北伐时在五丈原险些患病身亡,病好后想起李严的才干非常可惜,于是上表恢复他骠骑将军一职,召回军中听用,希望他能痛改前非,为诸葛亮分忧。李严感激诸葛亮,也一改前行,全心投入支持北伐。 众将一听有封赏纷纷喜上眉梢,只有诸葛亮眉头一紧,心想李严又旧“病”复发,还拿九锡称王说事,正色厉声地说道:“李严,为人臣者,尽人臣事,这是本分。大汉的子民还在水深火热之中,我们不应贪图官爵,当多思早日解救天下难民。以后封王的事情不要再提了,我自会上表说明。众将无事可散去了。”李严一惊,连忙称是,从此闭口不提。 众人面面相觑,都称诺退去了。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再造三国之武侯续命》正文 第十八章 诸葛亮巧舌降郭淮 长安丞相府 这日,姜维有事拜见诸葛亮,刚进门,就见诸葛亮坐在案台前,面色凝重。姜维不由的上前作揖问道:“丞相可是心中有难事?我愿为丞相分忧。” 诸葛亮一看是姜维,笑着过来拍着他的肩说:“原来是伯约啊,不必多礼了,我们入内坐下说话。” 待两人坐定,诸葛亮边摇扇边叹道:“不瞒伯约,今日得洛阳探报,魏帝曹睿原想迁都,却遭中书令蒋济劝阻,并献上坚守待援、呼应西北内外夹击之策。暂且不论此消息是否确切,就算是魏军故意泄露,也是正中我军要害,所以忧愁。伯约可有什么见教?” 姜维低头沉思了一会,说道:“我军新得西北,当求稳固,魏帝迁都于我有利。等到我军安定后方后,时机一久洛阳唾手可得。但如果魏军聚众坚守洛阳,那么西北诸郡将受到震动,我进退都为制肘。蒋济与司马懿交好,果然同样见识深远。” “伯约知己知彼,也不输蒋济。既然已知其谋,伯约可有应对之策?”诸葛亮欣慰的点头问道。 姜维抱拳笑着说:“丞相谬赞了。丞相屡次教诲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攻心,其下攻城。如今既然魏军已有防备,我们不可贸然出兵,当以稳固后方为上策。 我有两计献于丞相,第一,可将大军散开,扼守入关要道,使魏军放松,放弃聚众坚守之计,久而久之魏帝惊惧,必迁都远遁,那么我们可安心发展后方。 第二,后方稳固首在人心,郭淮久经西北,根深蒂固,是司马懿之下西北第一人。如果能得他相助,则一呼百应,众心皆服。况且郭淮等人精于战骑,其部下西凉军也为天下骁锐。我军如果能得到西凉铁骑必定如虎添翼,他日金戈铁马,纵横天下无敌!” 诸葛亮拍着手掌,高兴的说道:“好计谋!伯约见识超群,就依你之计而行。” “不过…”诸葛亮又停了下来,微笑着说:“我也知道知郭淮久得人心,但是听闻他是忠贞勇烈之士,恐怕不愿降,伯约可还有计策?” 姜维笑道:“忠臣自古不事二主,但是我以为道义分大义和义,丞相心怀天下苍生大义,我甘心追随,以丞相之德也必定可以感化郭淮。” 诸葛亮赞许的点了点头:“伯约和我真是心灵相通。走,看我三寸不烂之舌,去说得郭淮降服!” 长安狱中 郭淮等人,自司马懿死后,心灰意冷,坚决不降,因此被暂押在长安府衙大牢,听候发落。 这日,郭淮身戴枷锁,坐在墙角,远远望见诸葛亮等人开门进入,便猜到七八分来意,大声骂道:“诸葛村夫,别来做说客,我如今被擒,但求一死,快来杀我,别的无话可说!” 狱卒见郭淮无礼,正想鞭打,诸葛亮拦下并命除去郭淮枷锁,遣散众人,单独与郭淮对坐。 诸葛亮微笑着问道:“将军以为什么是道义?” 郭淮虽然不明白诸葛亮是什么用意,仍然朗声回道:“食君之禄,为君效力,这是道义;烈女不更二夫,忠臣不事二主,这是道义;败军之将,但求一死,这是道义!” 诸葛亮赞许地说:“将军真是豪杰!但是昔日司马公临终前,曾嘱托将军带领众人保全性命。将军今日一心求死,有负司马公恩情,这也是道义吗?” “这……”郭淮一时语塞。 诸葛亮见状趁机继续说道:“将军为成就一己私名,辜负司马公嘱咐,这是不义。 将军一心求死,那么众将也将跟随。义气相逼,这是不义。 将军死后,众降卒必人人自危,群情激奋。我军如不能制,万般无奈下只能坑杀降卒。将军一人累及三军,这是不义。 坑杀降卒,则西北诸郡震动,我想进军中原,必须后方稳固,这样一来少不了武力镇服,使得无辜流血。将军久在一方却坑害一州百姓,这是不义。 将军有四不义,还能说知道道义吗?” 郭淮一听猛地惊起,紧紧的盯着诸葛亮。 诸葛亮眼见郭淮已无话可说,摇扇笑道:“所以说道义分大义、义。将军忠贞不降这是义,保全部下、使生灵免遭涂炭这是大义。古人云,大德之人,取大义而不拘节,上善是也。昔日关云长降曹孟德,也是这个原因。 况且将军名门之后,武艺超群,兼通经史,如今只想赴汤蹈火,以成匹夫之勇,岂不是可惜了满腔抱负?如今我大汉求贤若渴,将军如果愿降,可领原来的本部兵马,只需保境安民,我必不派将军交战魏军。如此则三军幸甚,西北幸甚,望将军三思而行!” 郭淮听完低头沉思半响,突然一声叹息,抬起头来说:“丞相所言有理,我本愚钝之人,险些因一己私名铸成大错。也罢也罢,希望丞相不要食言,郭淮在此拜谢!” 诸葛亮大喜,赶忙去扶郭淮起来,郭淮却跪着不起,“我还有一事相求,请丞相应允!” “郭将军但说无妨,我必竭尽所能。”诸葛亮回道。 郭淮哭着说:”请丞相厚葬司马公,并准许我们戴孝亲自祭奠。” 诸葛亮一把扶起郭淮,感动地说道:“郭将军真是忠义之士!明日就在长安北为司马公举行国葬,我将亲率文武,与郭将军一同祭拜!” “谢丞相!” …… 第二天,诸葛亮在长安大张旗鼓的为司马懿和魏国众阵亡的将士举行国葬,诸葛亮教设祭物于灵前,亲自奠酒,跪于地下,泣读祭文。文章情真意切,直让众人声泪俱下。诸葛亮祭毕,伏地大哭,泪如涌泉,哀恸不已。 郭淮等降将哭着相互说道:“大家常说诸葛亮和司马公是死敌,今天看他祭奠之情,更像是与司马公志同道合惺惺相惜,人皆虚言也。愿司马公在天有灵,我们今天秉承遗志,愿降于诸葛丞相。” 众人于是都跪下臣服,诸葛亮在旁人的搀扶下悲痛起身,忙去扶起郭淮等人,当即宣刘禅诏书,任命郭淮为三品镇北将军、假节、封关内侯,胡遵为前将军,杨秋为破虏将军,戴陵为讨逆将军,徐邈仍为凉州刺史,王经为雍州刺史,其余西北降将也都有封赏………郭淮等人都感动不已,跪地叩头谢恩。 诸葛亮命魏延、王平、李严等镇守长安,严令不得出击,又命郭淮为前部,自己亲率姜维、杨仪等领军随后,前去安抚西北后方。 所到之处,尽是原来郭淮所管,郭淮都唤出投降。有迟疑未决的,郭淮便大喊道:“我都投降了,何况你呢?”诸葛亮又下令投降者都官复原职,又命军队下榜安民,沿途不得骚扰百姓,秋毫无犯,于是诸郡都望风归顺,并不曾厮杀一场。 自此,雍凉西北大定,诸葛亮又将目光望向了东方。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再造三国之武侯续命》正文 第十九章 魏国宗亲的私议 洛阳燕王府中 “燕王贵为当今皇叔,当领着我们联名向陛下进谏,早早迁都才是!”燕王府的宴席上,驸马夏侯楙率先发问。自此数月前提出迁都建议后,夏侯楙一直耿耿于怀,多方拉拢,誓求成功。 燕王曹宇,字彭祖,是太祖曹操第九子,虽胸无谋略,但性情恭顺温和,又因少年时和曹睿亲近,因而颇得魏帝曹睿敬重。夏侯楙心知曹宇分量,便请夏侯氏和曹氏亲贵齐聚于燕王府,共商国事。 与会曹氏亲贵以燕王曹宇为长,还有已故大将军曹真之子曹爽,已故大司马曹休之子曹肇;夏侯氏除夏侯惇之子夏侯楙外,还有已故征西将军夏侯渊之侄孙的夏侯玄,可以说曹魏数代亲贵齐聚于此。 “这夏侯驸马忠君爱国,令人敬佩,只是迁都…迁都之事还需计议,还需计议。”曹宇素来庸碌无能,平日只知迎合圣意,哪里做的了主张。 夏侯楙眼见曹宇没了主意,忙向一旁的众人使了使颜色,只见一人叹道:“陛下因迁都一事日夜忧虑,以致龙体欠安,我们都是大魏宗亲,当为陛下分忧才是,怎么能再三拖延计议?”说话的人是屯骑校尉曹肇。曹肇,字长思,是已故大司马曹休之子,容貌俊美,有当世才度,深得曹睿宠信,与曹睿同食共寝,因而探知曹睿近身体染恙。 众人都大惊,又一人朗声说道:“迁都关乎国家大事,陛下圣驾安危。如今诸葛亮虎视洛阳已有数月之久,洛阳有旦夕之祸,而陛下因为此事圣体欠安,我们宜速下决断,联名劝陛下早定迁都。我观许昌地处中原腹地,原本就有行宫,又有交通之便,可暂为陪都。他日情形好转再回洛阳不迟!”说话的人正是羽林监、当朝名士夏侯玄。夏侯玄,字泰初,是夏侯氏第三代中的翘楚,因言行不当、作风浮华被曹睿责罚,一直寻机再获起用,因此积极响应夏侯楙。 “表弟所言甚是,就迁都许昌!”武卫将军曹爽拍桌而起,大声附和。曹爽,字昭伯,是已故大将军曹真之子,夏侯玄的表兄。曹爽自幼与魏帝曹睿交情很好,曹睿即位后命他都督皇宫宿卫禁兵。 “陛下龙体欠安,我们臣子理应分忧,迁都有理,迁都有理。”曹宇眼见曹肇、曹爽和夏侯玄都相继发话,既有曹氏亲贵,又有当朝名士,自然怠慢不得。“但是中书令蒋公屡次劝阻迁都,怎么办呢?”曹宇还是没个主意。 “蒋济昏聩老迈,不足为虑,况且蒋济和司马懿沆瀣一气,陛下原本就不喜欢司马懿,司马懿又误国负君,这次陛下必定不会相信蒋济说的。如今正可趁此良机,肃清蒋济等朝中司马懿党羽,大魏还是得靠我曹家自己人!”曹爽之父曹真是魏国名将,位列大将军,数次成功抵御西蜀诸葛亮进攻,久负盛名。曹爽在曹睿身旁待久了,非常了解曹睿。曹爽也厌恶司马懿权倾朝野之状,早就想取而代之,成就父亲一般的功名,因此对司马懿旧交蒋济也颇为忌恨。 “蒋济想乱诸葛亮后方,与郭淮等人里应外合。但是我前日接获密报,郭淮等人为求性命,已降于诸葛亮,并大获重用,担任前军先锋,为诸葛亮攻城拔寨,屠戮我西北子民。蒋济所荐非人,陛下怎么还能信任他呢?”夏侯玄又微笑着地补充道。 “此话当真?哈哈,如此,蒋济完了,陛下必听信我们的。事不宜迟,请燕王速速进宫启奏陛下,我们随后一同进谏!”夏侯楙一听抓到蒋济把柄,立即催促曹宇速下决断,众人也纷纷附议。曹宇眼见群情汹汹,当即起身进宫面圣去了。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再造三国之武侯续命》正文 第二十章 曹魏再议迁都 洛阳曹魏太极殿中 魏帝曹睿数月来,夜不能寐,担忧诸葛亮随时兵临洛阳城下,而众臣就迁都一事又议论纷纷,争论不休,所以曹睿每日酒色消愁,身体也每况愈下了。 这日,忽听传报,燕王曹宇及众亲贵有事上奏,于是勉强起身,召集群臣共开朝议。 “陛下,臣等听闻圣体欠安,特来问候。为保重龙体,迁都之事事不宜迟!“燕王曹宇率先发话。 曹睿心中一愣,心想这个皇叔平日里无心政事,怎今日谈起迁都之事了,必定是有人教他,且看他怎么说。 “迁都关乎陛下圣驾安危,是国家大事。如今诸葛亮虎视洛阳已有数月之久,陛下日夜忧虑以致龙体欠安。臣身为大魏宗亲,当为陛下分忧,早定迁都。许昌地处中原腹地,原有行宫,又有交通之便,可暂为陪都。他日情形好转再回洛阳不迟!”曹宇胸无笔墨,便依葫芦画瓢的照说。 是啊,曹睿叹息一声。诸葛亮数月来大军压境,自己日夜忧愁,身体有恙。如果召四方勤王,又怕天下震动,孙权也会趁机进兵。所以洛阳国都事,还是保重龙体、稳定四方为重吧。 “陛下万万不可!”蒋济一听迁都之事再度被提及,立马出列反对。“诸葛亮数月不敢进军洛阳,必是应臣所言。 一是畏惧洛阳城高墙坚,援军众多,攻打未有胜算; 二是诸葛亮生平谨慎,急需安定西北后方,才能窥探中原。 此时切不可迁都,迁都动摇国本,诸葛亮进可趁势追击,退可安稳后方徐图中原,东吴孙权也将作乱。今日迁都,洛阳必失,他日还想重回洛阳难上加上啊。 为今之计,当以攻为守,聚众坚守洛阳,使诸葛亮不敢轻视中原,再暗中联络郭淮旧部,骚扰诸葛亮后方,这才是上上之策,愿陛下三思!” “蒋济老儿好糊涂,聚众坚守洛阳?如果诸葛亮一日不来攻,大军一日就不散,徒费钱粮吗?况且让四方来援,东吴孙权不会趁机作乱吗? 再说联络郭淮旧部真是天大笑话,我日前接获密报,郭淮为求性命,已降于诸葛亮,并大获重用。如此不忠不义之人,你却要和他联络,联络谋反吗?”夏侯楙逮住机会,趁机上奏。 “什么?郭淮投降了?!”曹睿颤抖着从龙椅上站起,他生平最怕臣子不忠,也最恨叛臣。司马懿在世之时便日日提防,没想到一手提拔的郭淮如今也降于敌国,这使得他更加认定司马懿及其党羽狼子野心、无人臣之道。 “启禀陛下,郭淮为求富贵投降诸葛亮,诸葛亮任命他为镇西将军,领雍州刺史,假节,封关内侯。郭淮担任前军先锋,攻城拔寨,屠戮我西北子民,他日也必将领兵犯我中原。请陛下严惩郭淮众将亲属,以儆效尤!”武卫将军曹爽奏道,曹肇、夏侯玄、夏侯楙等人也都附议。 “来人啊!”曹睿一听气血冲头,加上身体原本有恙,险些站立不住,大声咆哮道:“快…快传旨,郭淮等人辜负圣恩,背主求荣,凡投降者即刻查抄家产,一律诛灭三族!” “陛下不可啊,郭淮是国家重将,于国有功,陛下不可轻信谣言,否则这便是把郭淮推给诸葛亮,把西北推给……”蒋济大惊,急忙争辩道。 “够了!朕意已决,敢求情者同罪!”曹睿大怒打断,向后踉跄了几步,险些摔倒,内监赶忙扶住。曹睿心灰意冷地向曹宇、夏侯楙等人挥了挥手,叹息道:“罢了罢了,郭淮已降,困守洛阳已无意义。朕准卿等所奏,即日迁都,就暂定…暂定许昌,相关事宜,爱卿全权处理吧。” 曹宇、夏侯楙一听大喜,没想到一个郭淮居然一锤定音了。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