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日时光》 第一章 出门左拐就是教师办公室了,尽管如此,教室里仍有窸窸窣窣的,此起彼伏的玩笑声。 笔尖有一下没一下地点着草稿纸,杨木不太文雅地啧嘴,又是这种几何证明题,每次考试都卡在这里,憋得头昏脑胀,还是理不妥条件。 ——“跛脚子,走不快!!”,脑子里倏地响起了黑镜框老班的朗亮的声音。 同桌突然顶了一下她的胳膊,杨木下意识往旁边的a4纸上瞟,每次找她时,不都是让她观赏观赏新出炉的画作么? 白纸上的漫画人物才用彩铅抹了深深浅浅的发色,她张嘴就要发表发表看法,同桌却撇撇嘴,轻声道: “外面那个好像是你妈啊,叫你呢。” 杨木错开脑袋确认了一下,同排的学生默契地往前挪了一道儿,很快她便利索地出了教室。 学生们没有沸腾起来,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老班突然杵在了门口。 她随意地扫了一眼那个穿着条纹衬衫的皮肤微黑的男生,男生仍在偷偷地和别人说笑着,似乎没看到老班,也没注意到这边。 杨木也不清楚为什么会看到他,或许是视角的原因,或许是巧合。 **** ** “我帮你请了两天假,”母亲的神色和平常一样温和,她嘱咐道,“把你公送上山了,你再回来上学” 他们这里管曾祖父叫“公”,就是她爷爷的爸爸,杨木很早就意识到自己比较幸运,至少在她左邻右舍的同龄孩子堆里,没几个能往家里喊“公”的。 那个老人,不管冬夏都穿着不属于这个年代的黑色长衫,冷了往里面加衣,热了就减,走路一小步一小步往前挪,颤颤巍巍地抓着他的拐杖,他个子很高,就算九十多岁也没有特别驼背。 老人的眸子很亮,不知道听谁说过,他眼睛里好像映着两盏灯一样,很难相信,这样的人会得老年痴呆。每次说话时杨木都不习惯看着那双眼睛,有种奇怪的感觉。 ***** ** 温热的白色水汽自锅沿冒出,半息就腾上了厨房的横梁,老妇人熟稔地揭开锅盖,细细吹开热气。 两鬓斑白的人总在做饭揭锅的时候看着很精神。 锅里是散开的几个汤圆,白嫩嫩的,泛着光。 最先分到汤圆的是最小的人儿,杨木捧着瓷碗,捏着木勺子,一边咽口水,一边小心翼翼地吹着碗。 等她在门口的石凳上坐稳了,呼噜呼噜地就往肚子里下汤圆儿,吃得可带劲儿了。 曾祖父端着他那个纹了青花的大瓷碗,吹一口气,他那长了须一样的眉毛就动一下,吹一下,动一下,吹一下,动一下。 杨木隐约觉得,自己的日子过得,有那么点儿舒服的意思。 老妇人瞅了瞅杨木快见底的碗,她搁下筷子,抄起锅铲就往锅里送,拨弄了几下汤水,忽然铲子一滞。 “你吃了几个啊,啊?一下就没了?” “我喝的汤,就吃了几个你自己吃了多少啊?” “我没吃两个,要留给细伢子吃嘞” 两老夫妻扯了半天都没扯出个所以然。 风凉凉的,吹着吃饱后冒热汗的身体,天柔柔的,老夫妻咿咿呀呀的辩驳声都散在了婆娑的树荫下。 ****** *** “你吃不吃罐头” 杨木费了好大劲才听明白老人的话,她愣愣地望着老人,一时半会儿不知道怎么回答。 屋子里灰扑扑的,木头柜子上的白皮往外翻着,要掉不掉的样子。柜口的玻璃推窗都被取下来了,叠放在柜子顶,也蒙了一层灰,这样似乎更方便一些,不管是放东西,还是拿东西。 老人弓着背在柜子里找些什么,他的动作很缓慢,杨木仿佛都能听见老旧零件“咯吱”,”咯吱”,互相磨损的声音。 像是受到了传染,杨木也很艰难地,缓慢地接过了老人手里的黄桃罐头。罐头的包装很新,衬得对面那双手,那个人很旧很旧的样子,旧得都像剪影里面走出来的一样。 ***** ** 说话的时候,杨木不习惯看着那双眼睛,有种奇怪的感觉。 老人一个人住在老房子里,老房子跟新房子二十来步远的样子,不知道为什么管老房子叫“老房子”,管新房子叫“新房子”,明明杨木记事时两所房子都存在的,也许是因为大家都住在这边,也许是因为只有老人一个人住在那边,老和新的概念有时候仅仅由数量划分。 吃饭的时候,还是那个纹着青花的大瓷碗,老人一手端着碗,一手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地走过来,厅堂里有个传统红木香案,两张靠背红木椅贴着香案前的大方桌放,平时谁也不能在那上面吃饭,只有杨木的曾祖父的青瓷碗才能搁在方桌上。 其余人的一日三餐都是在另一个稍矮的方桌上解决的。 不知为何,杨木不太愿意和老人讲话,每次一靠近老人,爷爷就会恶狠狠地扫来一记冷光,尽管不明原因,但她是畏那道眼光的。 “你吃不吃八宝粥啊” 她习惯性地摇摇头,也不抬头看,就可以避免和爷爷目光相遇,还有,老人的眼睛。 ***** ** 光线透过灰色车窗落入杨木的瞳孔中,她定定地看着虚空中的一点,觉得自己的脑袋有点混沌了。 **** ** 錦被搭在红木棺上,杨木怔愣了好一会儿,周围密密麻麻地站着哭丧的人群,老练的哭丧词一阵一阵地蹦进人的脑子里。 一场丧事结束后,杨木竟一滴眼泪都没流,只觉得脑子里嗡嗡的,胸膛里闷闷的,是不是人多了,氧气就消耗过快,空气循环不过来,她感到整个人都透不开气来。 每个人都会离开,包括她自己,但她只是莫名地觉得这红木的颜色过于浓重,似乎沉沉覆住了里面那人的一生。 太过轻易,令人唏嘘。 杨木睁大了眼眶,对着水蓝的天,对着明镜似的池塘,对着不同张相同又相异的脸庞,努力地想要把什么给装进去,却只是把眼睛撑得生疼。 ***** **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第二章 “这是您家小孙子吧,我瞅瞅,哟这孩子和他爸长得挺像的啊” “是我二媳妇家的,刚回来呢,报了杨岭小学的一年级,明天让杨毛毛领着他一起去啊” 油蓝色的窗纱上缝了好些个四角的补丁,两边开的茶玻璃被擦得一尘不染,映着外边儿说话的人。 窗前摆着一张洋气的黄漆小桌,平时杨木就在方桌上剪剪纸,背背书什么的,弟弟的奶瓶,奶罐儿什么的,也在前面摆着。 她小心地拂开桌面上的白色粉屑,一遍过后仍觉得有破绽,哈着气又擦了一道,可得弄干净了,一丁点儿都留不得。 洗完手里的银色小柄汤匙后,她熟练地把奶粉罐儿挪回原地,然后在半人镜前仔仔细细地检查了一遍嘴角后,心满意足地挪着脚丫子往外去。 虽然每次都控制不住地想尝尝,但每次过后心里都会发虚,不过只要明天中午之前没事,就表示真的没事了。 她听到外面两个老人的对话了,感到莫名的恼火。不知道说了多少遍,叫他们别“杨毛毛”,“杨毛毛”地喊,强调多少回了,她叫——杨木。 ***** ** 天蓝得水亮,看上去清清爽爽的。 路还是那条路,今天也没有放假,只是杨木貌似带了个“小喽啰”,“小喽啰”穿了件暗色的毛衣,瘦弱的小个子唯唯诺诺地跟在她后面。 杨木颇客气地走慢了些,她特意跟他介绍了“狗尾巴”草和“狼毫”草的区别,着重强调了一种外表滑亮的长茎水草,当你完整拔下它的茎节,贴着唇,可以吹出泠泠的声响——谪仙一样的感觉。 ***** ** 老师的竹条在黑板上磕得一阵响,落了一地的粉末。 杨木盯着算术本上的毛毛虫图案发呆,铁质的笔盒里堆满了拇指长的铅笔头儿,“小喽啰”坐她边儿上,似懂非懂地瞅着黑板,竹条指哪儿,他就望哪儿。 很快就熬到了午睡课,杨木的眼珠子四处转,一圈儿的孩子紧闭着眼,隔一会儿,就抓这抓那,都不像睡着的样子。平日里那个拿着青竹条的老师也没在窗外晃悠,那人一轻一重的脚步声,听着就瘆人,打人的时候还阴阴地笑,左边眼珠子整个是灰白色的,好像都不怎么动。 靠近操场的走廊里是一排开的红木门框,时开时闭,零散地堆了些杂物。除了第三间,杨木从没见它开过,据说是间器材室。 杨木打着岔儿出去上厕所,发现办公室的前后门都是关着的,于是脚步更缓,回来时贴着器材室的门缝瞅了瞅里边,门缝斜向且靠中,视野所及,是凹凸不平的水泥地,架起的画板,一个三层的木柜,墙隅处似乎有个白色的物件,只能看到一小部分,她稍稍侧身换了个角度,一具完整的人体结构骨架落入眼中。 三两步蹦回了教室,杨木推了推“小喽啰”,为了把那具骨架描述得更加生动,她几乎用完了脑瓜子里的所有词汇,周围的小屁孩儿们三三两两地竖着耳朵听,够着脑袋瞧。 后来集体性地脑一抽,都奔着门缝去了。 ***** ** “伸手”“唰!” “伸直了”“唰唰!” 青色的细长竹条,断口上还冒着绿汁,几乎在每只手心上都印了几缕红条儿。 轮到杨木的时候,她头埋得低低的,鼻子快贴到衣领了,手上的一热,然后就听到那人急吐了口气,不耐烦道:“你们两个,去那站着!” 杨木利索地往窗户下一杵,“小喽啰”磨磨蹭蹭地跟了上去。 ***** ** 太阳斜斜地打在身上,影子在窗台上被折成了几截儿,矮桃树上的油黄的树脂似要滴落下来,杨木的目光在花坛上扫了一圈又一圈, 有几只蜗牛拖着白色的壳,在草尖上缓缓地蠕动。 “林远,你看,树上有五个桃儿,还没熟,我们守着,别让别人摘了到时候我三个,你两个” “啊?哦”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