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天宝遗事文白对照附加评论版》 正文 前言 这本书记载了开元天宝年间的奇闻趣事,一共159个小故事,都是源自生活在唐朝末年的王仁裕的所见所闻,王仁裕见闻广博,仕途亨通,历任翰林学士c户部尚书c兵部尚书c太子少保,这本书是长安百姓对大唐盛世的追忆录。本书最大的特点是增加了白话文翻译,附加评论,希望大家喜欢。 本人是个历史爱好者,计划将记叙唐明皇时期的几本书翻译成白话文并结集出版,在发这本书的目的有以下几点:第一,这本书相比其它几本而言,简明有趣,老少咸宜。第二,为我将来结集出版的书打个广告。希望我的心愿可以顺利达成。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 原序 原文: 仁裕破蜀之年入见于明天子,假途秦地,振辔镐都,有唐之遗风,明皇之故迹,尽举目而可观也。因得询求事实,采摭民言,开元天宝之中影响如数百余件,去凡削鄙,集异编奇,总成一卷,凡一百五十九条,皆前书之所不载也,目之曰开元天宝遗事。虽不助于风教,亦可助于谈柄,通识之士谅无诮焉。 译文: 王仁裕在前蜀灭亡的那一年入朝觐见英明勇武的后唐天子——庄宗李存勖,途经陕西关中地区,手握着马儿的缰绳在西周国都镐京(在今西安市长安区西北)游览了一番,发现唐明皇时代的故迹比比皆是,举目望去,可以尽收眼底。因此得以寻求到有关历史事件的真实情况,通过采访当地的百姓,得到了数百件发生在开元天宝年间并且产生了巨大影响的轶事,将其中平凡无奇的和低俗不雅的一部分删去,把奇闻异事汇集起来,编成了一卷书,总共收集了一百五十九个故事,都是以前的书籍里没有记载的,我将此书的篇目定为“开元天宝遗事”。虽然对风俗教化没有什么帮助,但也可以增加人们聊天时的谈资,希望知识渊博的饱学之士原谅我的浅薄,不要嘲笑我。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 第一节 玉有太平字 原文: 01玉有太平字:开元元年,内中因雨过地润微裂,至夜有光,宿卫者记其处所,晓乃奏之。上令凿其地,得宝玉一片,如柏板样,上有古篆“天下太平”字,百僚称贺,收之内库。 译文: 01开元元年,宫廷内的地面因为受到雨水的滋润微微裂开,到了夜晚,有光芒从缝隙中射出,值班的警卫员将那片区域作上标记,天刚亮就将此事上奏给皇帝。唐玄宗下令,让人凿开地面,得到了一块宝玉,模样如同一块用柏木制成的笏板,上面用古篆字体雕刻着“天下太平”四个字,百官都向皇帝道贺,宝玉最终被收藏到皇宫的府库内。 点评:唐玄宗和武则天一样,喜欢这些象征着“祥瑞”的物件,朱元璋在臣子们进献瑞麦时就警醒多了,看到面前一茎五穗茎三穗的瑞麦,朱元璋说:“朕身为天下苍生的主宰,只有修养德行,促进和睦,让各个部门犹如日月星辰那样运行有序,让律法教化就像春风化雨般的恰到好处,这才是国家的祥瑞,不应把某个东西看成祥瑞的兆头。”然后还拿出相关事例告诫群臣:“汉武帝虽然获得象征祥瑞的角兽和九茎灵芝,但他好大喜功导致四海空虚,到了汉宣帝的神爵c甘露年间,又奢侈挥霍,最后导致汉朝衰微。由此观之,这些象征着祥瑞的事物非但没有带来好运,反而预示着灾难的发生,难道还不引以为戒吗?”(出自《明通鉴》) 李隆基如此迷信图谶,所以,安禄山拿紫方虫和十茎灵芝等象征着“祥瑞”的事物去糊弄他,由此可以看出,安史之乱的发生不是偶然的。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 第二节 步辇召学士 原文: 02步辇召学士:明皇在便殿,甚思姚元崇论时务。七月十五日,苦雨不止,泥泞盈尺。上令侍御者抬步辇召学士来。时元崇为翰林学士,中外荣之。自古急贤待士,帝王如此者,未之有也。 译文: 步辇召学士:唐明皇在偏殿内休息,突然很想和姚崇议论时政。这天是七月十五日,雨水一直下个不停,道路上的烂泥足足有一尺深。皇上下令,让身边的侍从们用步辇(皇帝乘坐的代步工具)将姚崇抬到皇宫。这时,姚崇的职位仅仅是翰林学士(相当于现在的中央办公厅秘书),国内外的百姓都认为姚崇得到了极光荣的待遇,自古以来,求贤若渴c厚待人才的事例有很多,但像唐明皇这样礼贤下士的帝王,还不曾有过。 点评:秦始皇逐鹿中原时,对前来投奔的尉缭极为谦卑,在衣食上,让尉缭享用和自己一样的待遇。汉高祖刘邦接见英布时,虽然在言辞上有些随意,但让英布享用和自己同样的营帐c衣食c侍从。杜伏威投降唐朝时,唐高祖李渊让他坐到御榻上,与自己平起平坐所以,在礼贤下士的帝王之中,有很多人的所作所为是超过唐明皇的。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 第三节 赐箸表直 原文: 03赐箸表直:宋璟为宰相,朝野人心归美焉。时春御宴,帝以所用金箸令内臣赐璟。虽受所赐,莫知其由,未敢陈谢。帝曰:“所赐之物,非赐汝金。盖赐卿之箸,表卿之直也。”璟遂下殿拜谢。 译文: 赐箸表直:宋璟担任宰相一职后,得到了朝野上下的一致赞许。当时正处于春季,唐玄宗举办御宴招待群臣。在宴会上,唐玄宗下令,让侍从将自己吃饭用的金筷子赐给宋璟。宋璟虽然接受了这个赏赐,但不知道受赏的缘由,因此不敢表示谢意。唐玄宗说:“我赐给你这件物品,并非是赐给你黄金。而是将筷子赐给爱卿,以此表彰爱卿的公正耿直。”宋璟这才走下殿来,向唐玄宗行跪拜礼,以此表达心中的谢意。 点评:据《新唐书》记载,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逃至四川,和宠臣裴士淹评论人才时,对姚崇十分推崇,而对宋璟的评价却是“彼卖直以取名耳”,翻译成白话就是“他故意卖弄正直,妄图通过这种方法取得好名声”。所以说,唐玄宗对宋璟说的话,并非是发自真心。唐玄宗这么做,只是为了得到“爱惜正直大臣”的好名声。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 第四节 截镫留鞭 原文: 04截镫留鞭:姚元崇初牧荆州,三年,受代日,阖境民吏泣拥马首,遮道不使去,所乘之马c鞭c镫,民皆截留之,以表瞻恋。新牧具其事奏之,褒诏美焉,就赐中金一千两。 译文: 截镫留鞭:姚崇初次到荆州担任刺史,三年的任期转瞬即逝,在被新一任的刺史代替的那天,荆州全境的平民和官吏都哭着抱住马头,挡在道路上,不让姚崇离去。姚崇乘坐的马c马鞭c马镫都被民众留下了,百姓用这种方式表示对姚崇的仰慕和怀念。新上任的刺史将这件事记载下来,以奏折的方式告知唐玄宗,唐玄宗向姚崇颁发褒奖的诏书,对他赞美有加,并赐给他一千两白银。 点评:如果真要怀念姚崇,理应有所馈赠,或者让姚崇作文c题字,何必去截留姚崇的财物呢?古代马匹贵重,姚崇如果是个清官的话,一定损失惨重。我们看看抗战英雄——美国飞虎队的创建者陈纳德离开重庆时,那里人民的反应:在他向重庆市民告别的那一天里,蒋介石将私人汽车和司机供他使用,汽车在市内被人群堵塞,人群推着汽车在重庆陡峭的街道上走了好几个小时,一直推到一个广场的中央。在广场人们搭起的台上堆满了赠送给他的宝石c碧玉c漆器c古董和国画,以及各种条幅和锦旗。 另外,根据《新唐书姚崇传》的记载,姚崇的两个儿子在托官员魏知古(此人曾得到姚崇的引荐)办事时,通过宾客向魏知古行贿,所以,姚崇不一定就是清官。 我所知的一件事和这段记载极其相似:某位官员在担任地方长官期间,对百姓的请托全都应承下来,然后大肆收受财物。任期结束的那天,原先许诺他人的事还有很多没办成的,于是,行贿的人将卸任的他团团围住,不让他离开,这位贪官最终在朋友的帮助下,趁着夜色逃走了,他留在住所和办公室内的财物,被行贿的人搬得一干二净。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 第五节 惭颜厚如甲 原文: 05惭颜厚如甲:进士杨光远,惟多矫饰,不识忌讳。游谒王公之门,干索权豪之族,未尝自足。稍有不从,便多诽谤,常遭有势者挞辱,略无改悔。时人多鄙之,皆云:“杨光远惭颜厚如十重铁甲也。” 译文: 惭颜厚如甲:有位进士名叫杨光远,他向来虚伪做作,不懂得忌讳。他常到王侯公卿的家里拜访,向权贵豪强的族人索要钱财,从来没有满意的时候。稍微有一点不顺着他的,就大肆诽谤他人,因此,常被有权势的人鞭打c侮辱,却没有一丝悔改。当时,世人非常瞧不起他,都说:“杨光远那饱经羞惭的脸皮厚的就像十层铁甲呀。” 点评:通过上文的记载,可以推知,杨光远是位官场上的掮客。和媒婆一样,如果脸皮不厚,是吃不上这碗饭的。还有,从他对权贵们“稍微不顺从就大肆诽谤”的表现可以看出,身为进士的杨光远并非是不懂得忌讳,而是掌握了交易双方的,甚至保留了一些可以要挟他们的证据。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 第六节 七宝山座 原文: 06七宝山座:明皇于勤政楼,以七宝装成山座,高七尺,召诸学士讲议经旨及时务,胜者得升焉。惟张九龄论辨风生,升此座,余人不可阶也。时论美之。” 译文: 七宝山座:唐明皇在勤政楼内,用佛教七宝装饰成一个形状如同山脉的宝座,有七尺高(唐代,一尺合今307)。唐明皇将各位学士召来,让他们讲解经书上的宗旨和当前的客观形势,并加以辩论,获胜的人可以登上宝座。只有张九龄在辩论时妙趣横生,登上了这个宝座,他的口才让其余的人无法赶上。当时的舆论都在赞美张九龄。 点评:口才和实际能力不一定成正比,战国时的赵括在谈起兵事时,连父亲赵奢都难不倒他。可是,在长平之战中却一败涂地。魏晋时期,举国上下,崇尚清谈。但西晋的清谈家王衍在统领十余万的大军时,却被奴隶出生的石勒击败并俘虏,这时的王衍还想忽悠石勒:他一个劲地推脱责任,并趁机劝石勒称帝,他那寡廉鲜耻c毫无担当的品性,让石勒怒不可遏,最终被石勒杀死。王衍临死时,不无悔恨的说:“我们虽然不如古人,但如果不崇尚浮华清谈,而是勉力来匡扶天下,也不会沦落到今天这步田地。”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 第七节 痴贤 原文: 07痴贤:右拾遗张方回,精神不爽,时人呼为“痴汉子”。每朝政有失,便抗疏论之,精彩昂然,进不惧死。明皇尝谓:“右拾遗张方回,忠贤人也。” 译文: 痴贤:担任右拾遗的张方回,秉性正直,被当时的世人称为“痴汉子”。每当朝廷的政事出现失误的时候,张方回就向皇帝上书直言,评论其中的不足之处,他的奏章文辞绝妙,观点鲜明。他在劝谏皇帝的时候,并不在乎个人的生死存亡。唐明皇曾说:“担任右拾遗的张方回,是个忠诚c贤能的人才啊。” 点评:每个朝代都有和张方回一样正直的仁人志士,他们直言敢谏c舍生取义,却被有些人当成白痴c精神病持怀疑观点的读者可以看看海瑞在当今网络上受到的评价。其实,中国老百姓真心推崇的并非是公而忘私的道德楷模,而是名利双收的治世能臣,比如张安世c徐阶。 注:在中华书局于2006年3月出版的《唐宋史料笔记丛刊》中,这一节的最后一句话是“明皇帝以为右拾遗,曰:‘张方回,忠贤人也’”,但根据笔者查阅,世上现存的其余版本中,此处皆为无变更,包括1985年中华书局出版的《丛书集成初编》。因此,中华书局于2006年3月出版的《唐宋史料笔记丛刊》在此处的文字应为讹误。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 第八节 蜂蝶相随 原文: 08蜂蝶相随:都中名姬楚莲香者,国色无双,时贵门子弟争相诣之。莲香每出处之间,则蜂蝶相随,盖慕其香也。 译文: 蜂蝶相随:京都有位名扬四海的美女,叫做楚莲香。她的姿色倾国倾城,举世无双。当时,很多贵族家的年轻后辈争先恐后的去她家拜访。每当楚莲香外出和停留的时候,蜜蜂和蝴蝶都会跟随着她,大概是恋慕楚莲香身上的香味吧。 点评:这些天姿国色的美女虽然身边的追求者甚多,但真心爱她们的又有几个呢?一旦年老色衰或者卧病在床,那些追求者的态度就会立即发生巨大的变化。白居易在元和年间创作的《琵琶行》中,用“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的词句形容她们的晚年生活。小仲马创作的《茶花女》,基本还原了巴黎交际花玛丽杜普莱西的悲剧人生——在玛丽病重时,昔日的追求者都弃她而去,死后的送葬人只有两位。 所以,真正让这些贵族子弟趋之若鹜的,是能给他们带来感官享乐的美色,而不是这些美女本人。就像吸毒的人,并非是恋慕毒品,而是恋慕毒品给他们带来的快感。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 第九节 扫雪迎宾 原文: 09扫雪迎宾:巨豪王元宝,每至冬月大雪之际,令仆夫自本家坊巷口扫雪为径路,躬亲立于坊巷前,迎揖宾客。就本家具酒炙宴乐之,为暖寒之会。 译文: 扫雪迎宾:有位超级富豪名叫王元宝,每当冬季下大雪的时候,王元宝就命令仆人们从自己家的胡同口开始打扫积雪,形成一条可以通往大街的小路。王元宝亲自站在胡同前,迎接来访的宾客,并向他们行拱手礼。王元宝把客人们请到家中,大摆宴席,饮酒取乐,这是唐朝人在寒天宴集宾客的习俗——名为暖寒会。 点评:关于唐朝富豪王元宝的发家史,当今网络上流传的版本如下——开元间,有长安贩夫王二狗者,尝往返淄郡贩丝,微利也。一日,孤馆遇盗,财物尽失。二狗叹曰:天不助我。遂悬梁欲自尽。冥冥中见一老者,锦衣玉带,头戴朝冠,身穿红袍,白脸长须,温文尔雅,左手“如意”,右手“元宝”,高祖赐封财帛星君李相公是也。星君曰:“尔当大富贵,岂可轻生!不闻淄州出琉璃乎?”又舍元宝一枚,乃去。二狗遂贩琉璃,成长安首富。又感念星君所赐,易名元宝。 引用上述文献的人都说这是源自《独异志》中的记载,但根据本人查证,在当今所存的《独异志》中,并无上述的文字——《独异志》原来有10卷,已散佚,传世明抄本与《稗海》本均为3卷。不过,在存世的《独异志》中,确实有两个与王元宝有关的故事,分别是《王元宝多财》c《王元宝富可敌贵》。在《开元天宝遗事》中,还有两个与王元宝相关的故事,分别是下文中的《豪友》和《龙皮扇》,对王元宝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前去观看。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 第十节 梦虎之妖 原文: 10梦虎之妖:周象者,好畋猎,后为汾阳令,忽梦一乳虎相逼,惊而睡觉,因兹染疾。后有僧海宁者,因过象门,谓邻叟曰:“此居有妖气,久则不可救也。”邻叟遂闻于象。象召僧令视之。僧曰:“当与君禳之。”遂择日设坛,持剑禹步诵咒,自大门而入,至于寝所,绕患人数遍而叱之。忽于床下作一虎声,家人悉惊奔散,周象亦不觉投床下,伏死于地。僧以水噀之,须臾如故。 译文: 梦虎之妖:有一个名叫周象的人,喜欢打猎,后来被朝廷委任为汾阳县的县令。有一天,周象忽然梦见一只幼虎扑向他,受到惊吓后,觉醒了。在这件事的影响下,周象染上了疾病。后来,有位法号为海宁的僧人,顺路经过周象家的门口,对周象邻居家的老头说:“这幢房子里面有妖气,如果时间久了,受害者的生命就无法挽救了。”于是,邻居家的老头将这些话告诉了周象。周象将僧人请到家中,让他察看自己的病情,僧人说:“我会为您祈祷,以此消除灾殃。”于是选择吉日,设立祭坛,手持宝剑,用夏禹所创的步法来回走动,口中诵读着咒语。僧人从大门进入,来到周象的卧室,环绕着病人走了几圈后,大声呵斥他。忽然,从床下传来一只老虎的叫声,周象的家人全都受到了惊吓,四处奔跑。周象也不由自主的跳到床下,趴在地面上,昏死过去。僧人含住一口水,喷向周象的身体。片刻之后,周象苏醒了,恢复了往日的健康。 点评:这个故事是《开元天宝遗事》中比较恐怖的一篇,在仔细品读后,我认为其中的寓意如下: 周象喜欢田猎,这说明他强壮c勇敢。后来,周象又被朝廷委任为汾阳县的县令,这也从侧面佐证出——周象是个智谋出众的人。 周象身为平民时,并没有因为猎杀动物受到上天的惩罚。 当周象成为汾阳县的县令后,他才被虎妖缠身。值得玩味的是,虎妖是附在周象身上的,当虎妖发出叫声的时候,周象的家人吓得四散奔逃。作者的用意至此已经相当明显了——周象就是森林里面的一只小老虎啊。他心狠手辣,在森林里面四处杀戮,动物们一听到他的声音,就四处逃跑。如果周象在任职期间贪赃枉法c以权谋私的话,那么,对于那些无权无势的底层百姓来说,智勇双全的周象就是他们身边的一只小老虎。最后,在象征着仁慈c友爱的僧人的祈祷下,周象才死而复生,又变回了人。 这难道不是上天对周象的告诫吗?身为一个智勇兼备的人才,在做官时,不可像豺狼虎豹那样鱼肉百姓c横行乡里,而是要泽被苍生c造福一方,做一个救困扶危c仁慈爱民的父母官。 在古代选官制度上,日本和中国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日本的各路诸侯大都从武士中选拔官员,而中国的朝廷,喜欢从读书人中选拔官员。读了上文后,这其中的原因就不言自明了——在中国百姓的眼里,各级首脑在聪明c勇敢之外,还要具有仁慈c友爱之心。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 第十一节 记事珠 原文: 11记事珠:开元中,张说为宰相,有人惠说一珠,绀色有光,名曰“记事珠”。或有阙忘之事,则以手持弄此珠,便觉心神开悟,事无巨细,涣然明晓,一无所忘。说秘而至宝也。 译文: 记事珠:开元年间,张说担任宰相一职,有人送给他一颗宝珠,藏青色,富有光泽,名为“记事珠”。假如有遗漏c忘却的事情,就将这颗珠子握在手中赏玩,那么,持珠人就会感到心旷神怡,无论大事小事,都能明察秋毫,没有一点忘记的。张说把这颗珠子秘藏起来,敬奉为最珍贵的宝物。 点评:记事珠的传说看似荒诞不经,但极可能真的存在。当前,濒死体验现象已经屡见不鲜,我们可以在网络上找到大量相关资料。在濒死体验中,有个极重要的过程——一生回顾,在这个时候,濒死之人的思维特别清晰,心情格外平静和宽慰,生活往事犹如播放影视一般,一幕一幕快速地翻转c浮现于脑际,又飞逝而过这些描述和记事珠的作用不谋而合。 所以说,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奇妙的事物需要我们去探索c研究。希望有一天,记事珠能真正的被创造出来。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 第十二节 游仙枕 原文: 12游仙枕:龟兹国进奉枕一枚,其色如玛瑙,温温如玉,其制作甚朴素。若枕之,则十洲三岛c四海五湖,尽在梦中所见。帝因立名为“游仙枕”。后赐与杨国忠。 译文: 游仙枕:龟兹国(位置在今天的新疆库车县一带)向朝廷进贡了一个枕头,它的颜色犹如玛瑙,质地像玉石那样温润,它的外观朴实无华。如果枕在上面,那么,世界各地的风景c人物,都会在梦中一一呈现。因为这个缘故,唐玄宗将它命名为“游仙枕”。这个枕头后来被赐给了杨国忠。 点评:虚拟现实技术居然在唐玄宗时期得到了实现,不会是穿越者携带过去的吧?当代,人们要获得类似的体验,还得佩戴vr眼镜唐玄宗时期的产品是多么的先进啊——只需要枕在上面,就能尽情的遨游全世界了,既省力又方便。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 第十三节 随蝶所幸 原文: 13随蝶所幸:开元末,明皇每至春时旦暮,宴于宫中,使妃嫔辈争插艳花,帝亲捉粉蝶放之,随蝶所止幸之。后因杨妃专宠,遂不复此戏也。 译文:开元末年,每到春季的清早和黄昏,唐明皇就在宫中设立宴会。按照旨意,他的妃子们争先恐后的在头发中插上香艳的花朵,皇帝亲自捉来蝴蝶,在妃子们的身边将它放飞,蝴蝶停留在哪个妃子的身上,唐明皇就临幸哪个妃子。后来,因为杨玉环独自占据了唐明皇的全部宠爱,宫里就不再开展这项游戏了。 点评:看到他们那时的欢好,我不禁想起哥舒翰兵败潼关后京城中的凄惨景象:根据《资治通鉴》的记载,756年6月12日,上朝的官员不到十分之一二。6月13日清早,唐玄宗只与杨贵妃姊妹c皇子c皇妃c公主c皇孙c杨国忠c韦见素c魏方进c陈玄礼及亲信的宦官c宫人从延秋门逃走,对身在宫外的皇妃c公主及皇孙都弃而不顾。这一天,百官还有入朝的,到了宫门口,还能听到漏壶滴水的声音,仪仗队仍然整齐地站在那里,待宫门打开后,他们看见宫人乱哄哄地出逃,宫里宫外一片混乱,都不知道皇上在那里。于是,王公贵族c平民百姓四出逃命。 我不禁对这些妃子们感到悲哀。在唐明皇逃离长安的时候,连曾经宠冠后宫的梅妃——江采苹都没有带走,何况上面这些和他玩游戏的普通妃子呢?当唐玄宗临幸这些妃子的时候,他到底是出于爱情还是因为自身的感官享乐呢?我们很难说得清,但根据他后面的表现来看,应该是出于后者吧 类似的历史事件: 孙中山曾在日本娶过一名高中生,名叫大月薰。结婚时,大月薰年仅15岁。大月薰还给孙中山生了一名女儿,但孙中山离开日本后就对大月薰不管不问,任由失去经济来源的母女俩自生自灭 上行下效,孙中山的追随者戴季陶对日本姑娘津渊美智子也是始乱终弃。1919年,回国后的戴季陶对携带幼子前来投奔的美智子避而不见,还是蒋介石的做法富有人情味:蒋介石收养了两人的儿子,取名为蒋纬国,并给了美智子一笔钱,将她送回了日本。 曾担任共和国副总理的郭沫若先生,在日本留学期间,和日本护士佐藤富子生育了五个子女,但七七事变后,郭沫若竟然对爱妻不辞而别,只身返回中国!此时,佐藤富子因为与郭沫若同居,已经和家人断绝了关系。她的身边,还有五名嗷嗷待哺的孩童建国后,在总理的亲自安排下,佐藤富子加入中国籍,在大连生活,多次当选全国政协委员。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 第十四节 记恶碑 原文: 14记恶碑:卢奂累任大郡,皆显治声,所至之处,畏如神明。或有无良恶迹之人,必行严断,仍以所犯之罪刻石,(此处的标点与网络流传的版本不同)立本人门首,再犯处于极刑。民间畏惧,绝无犯法者。明皇知其能官,赐中金五千两,玺诏褒谕焉。故民间呼其石为“记恶碑”。 译文: 记恶碑:卢奂多次担任大郡的长官,每次都因为取得了卓越的政绩而受到广泛的赞誉,卢奂所到的地方,百姓像对神明那样敬畏他。假如有丧失良知的c为非作歹的人,卢奂一定对他进行严厉的判决,将他所犯下的罪行刻在石头上,然后把这块石头竖立在那个人的家门口,如果此人再次犯法就将他处以极刑。民间的百姓畏惧这种处罚,再也没有触犯法律的人了。唐明皇知道卢奂是个能力出众的官员,赐给他五千两白银,并颁发了盖上御印的诏书,公开褒奖卢奂。因为这个缘故,民间的百姓称这种石头为“记恶碑”。 点评:用差评惩治奸恶的效果果然灵验,和时下淘宝网的策略不谋而合。如果执法者被西方国家鼓吹的“人权”c“民主”c“自由”等歪理邪说蛊惑,一味的对坏人包庇c纵容,那么就会出现“良田尽毁c荆棘遍野”的悲惨景象——这就是所谓的“拉美现象”。 最后,用司马光说过的一句名言作为这一节的结尾:“夫有功不赏,有罪不诛,虽尧舜不能为治,况他人乎!”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 第十五节 自暖杯 原文: 15自暖杯:内库有一酒杯,青色而有纹如乱丝,其薄如纸,于杯足上有镂(此处的文字与网络流传的版本不同)金字,名曰“自暖杯”。上令取酒注之,温温然有气,相次如沸汤,遂收于内藏。 译文: 自暖杯:皇宫的府库内有一个酒杯,青色,酒杯上的花纹细如乱丝,杯壁像纸张那样薄,在杯脚上有几个经过镂刻后的嵌金文字——是这个杯子的名字:“自暖杯”。唐玄宗下令,让身边的侍从取来酒水灌注在杯子里,杯子里面的酒渐渐的被温暖了,有热气冒出,接着就像滚汤那样,沸腾了。于是,唐玄宗将它收进皇宫的府库中,珍藏了起来。 点评:根据上下文意推断,文中的“缕”应为“镂”。 自暖杯虽然至今未被发现,但不一定是虚妄之谈。我们都知道,水中加入生石灰后,会产生沸腾现象,所以,在自然界中,很有可能存在一种能与酒精发生类似化学反应的神奇物质。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 第十六节 辟寒犀 原文: 16辟寒犀:开元二年冬至,交趾国进犀一株,色黄如金;使者请以金盘置于殿中,温温然有暖气袭人。上问其故,使者对曰:“此辟寒犀也,顷自隋文帝时,本国曾进一株,直至今日。”上甚悦,厚赐之。 译文:在开元二年冬至的那一天,交趾国进献了一株犀牛角,颜色就像黄金那样;交趾国的使者请求用金盘装着这株犀牛角,把它们放置在宫殿上——温暖的气息渐渐的吹向众人。皇上问这里面的缘故,使者回答说:“这是辟寒犀,在隋文帝时代,我国曾向贵国进贡了一株,直到今天才第二次进献这个物品。”皇上非常喜悦,对使者厚加赏赐。 点评:想不到在唐玄宗时期就有了可以移动的微型空调。唐玄宗之所以非常高兴,不仅仅是因为一株辟寒犀,而是因为交趾国的使者用辟寒犀的故事婉转的赞美了他——在中国历史上,只有在天下大治的盛世之中,才会出现邻国进贡宝物的情形。唐玄宗大概认为,在邻国君臣的眼中,自己已经成了可以与隋文帝相提并论的千古明君,因而龙颜大悦。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 第十七节 传书鸽 原文: 17传书鸽:张九龄少年时,家养群鸽,每与亲知书信往来,只以书系鸽足上,依所教之处飞往投之。九龄目之为“飞奴”。时人无不爱讶。 译文:在张九龄年轻的时候,他在家里养了一群鸽子,每当他与亲戚或朋友书信往来时,就把书信系在鸽子的脚上,鸽子会依照张九龄的吩咐,飞到目的地投送书信。张九龄把它们当作“会飞的家奴”。当时的世人没有不喜爱c赞叹这些鸽子的。 点评:读完这篇故事,我想起了用于缉毒的警犬和排除水雷的海豚,这是一种合作双赢之美。但回顾了人类社会中的那些灰暗的刑事案件(比如:杭州保姆莫焕晶纵火案,毒保姆何天带案)后,不由得归纳出一个惊人的事实——就内心品质而言,有些人连鸽子c海豚和猎犬都不如。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 第十八节 牵红丝娶妇 原文: 18牵红丝娶妇:郭元振少时,美风姿,有才艺,宰相张嘉正欲纳为婿。元振曰:“知公门下有女五人,未知孰陋。事不可仓卒,更待忖之。”张曰:“吾女各有姿色,即不知谁是匹偶。以子风骨奇秀,非常人也。吾欲令五女各持一丝,幔前使子取便牵之,得者为婿。”元振欣然从命,遂牵一红丝线,得第三女,大有姿色,后果然随夫贵达也。 译文:郭元振年青的时候,长得一表人才,多才多艺,宰相张嘉贞想招他为婿。郭元振说:“我知道您家里有五个女儿,但不清楚她们的容貌与品行。这件事不能仓促决定,还需要仔细考虑。”张嘉贞说:“我的女儿各有各的美,就是不知道哪个与你般配——因为你的气质奇妙美好,不是平常之人。所以,我想让五个女儿各自拿着一条丝线坐在幕后,你在幕前随心所欲的牵动其中的一根,让被牵动的那个女儿作你的妻子。”郭元振高兴的听从了张嘉贞的建议,于是牵动了一条红色的丝线,得到了张嘉贞的第三个女儿——她非常美丽,后来果然随着丈夫一同显贵起来。 点评:经过查阅历史资料,我们发现:郭元振生于656年,而张嘉贞生于665年,郭元振比故事中的“岳父”还大9岁呢!所以这则八卦经不起推敲。不过,张嘉贞的儿子张延赏与大唐名将李晟争夺一位美女并因此反目的事情倒是在史书上记载的非常明确。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 第十九节 豪友 原文: 19豪友:长安富民王元宝c杨崇义c郭万金等,国中巨豪也。各以延纳四方多士,竞于供送,朝之名寮往往出于门下。每科场,文士集于数家,时人目之为“豪友”。 译文:长安城中的王元宝c杨崇义c郭万金等人,都是国内的超级富豪。他们每人都广泛地收留来自四面八方的才子,在向朝廷供给人才的这块领域中展开竞争,朝廷内的杰出官员往往来自这几个人的门下。在每次科举考试的前后,参加考试的读书人大都集中在这几个人的家中,当时的百姓称他们为“豪友”。 点评:由此看来,“官商勾结”现象在唐代就出现了。这也难怪,有钱人最缺乏的是安全感,需要拥有权力的人保护他们的既得利益;而从科举制度被实施开始,拥有权力的人不仅仅是功臣c贵族的后代了,有很多是来自四面八方的聪明人,这些人虽然智商高,但大都没什么钱,更没什么靠山,于是,依附富豪,抱团取暖是他们最好的选择。 自古以来,平民百姓把主持正义的美好愿望寄托在掌握大权的好官身上,但现实是残酷的,这些出自富豪门下的读书人只会维护自己和“投资人”的利益。虽然时有几个“老虎”被打死,但大都是不同派系争斗的产物,又有几个是真正出于正义的制裁呢?所以,“苍蝇”易拍,“老虎”难打。历经沧桑的杜月笙曾对密友范绍增说:“上海沦陷时无正义,胜利后无公道”,在笔者看来,这是一句发自肺腑的金玉良言,所以认清现实是最明智的。那些成天宣扬“自由”c“民主”c“博爱”c“平等”等资产阶级思想的“清流”,不是思想幼稚,就是别有用心。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