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乡村》 达叔 达叔 我的乡村有一条弯延的小路,遥遥的通向村外,看似很长,现在走起来也并不长了,村里村外开车也就几分钟的时间吧!但那个时候却不是这样子的,每逢阴天下雨整个村子就与外界断了联系,进不去出不来的,因为那时我们村里这条唯一通往村外的烂泥路是经不起雨水的浇注的。我的记忆中大多的村子仿佛都是这样的,小时候没见个柏油路,沙石路也是在后来才渐渐铺上去的。 小时候我们村里有一间很干净的土屋,在村子中间东边上,那时所有乡村的屋子是面向南的,但这间土屋是面向西,向着我们村中心的这条烂泥路,这间屋子只住着一个单身的老人,我们父辈当时都叫他达叔,现在已经去世有好多年了吧!我也记不得了,但人还是有很深刻的影像的,瘦瘦高高,背不驼,腰不弯,很硬郎的,年轻时也应该是个帅哥的模样,只是想不到这样的老人为什么会单身了,但他也没有随年纪老了的原因变得很拖沓,记忆中这个老人很条理,他虽然住着一间低矮的土屋,但小屋打扫的干干净净,很多年轻人都比不上的,由于在村中间,达叔在自已的小屋经营着一个很小的小店,买点瓜子花生,油盐酱醋烟等生活用品,达叔的生活就是这间小店,及小屋周围种点瓜果蔬菜,记得小时候,在达叔那买得最多的东西是一袋上面画一只大公鸡图的瓜子,名叫鸡汤瓜子,2毛一袋,但那时没有钱,往买不起一袋,达叔就把一袋鸡汤瓜子撕开,5分钱一小把,我们那是大多是论把买,向家里要上5分钱,到达叔的小店,尝上几个,然后再买一小把,尝得人多了,达叔的一袋瓜子往往就卖不到2毛了,时间长了达叔就不大愿意撕开买了,但每次我们拿着5分钱的时候,达叔还是及不情愿的撕开一袋瓜子,抓我们一把,然后把撕开的瓜子藏起来,就是这样也阻不住我们不自觉的手,往往趁他撕开袋子时快速捏几个尝尝。记得大人们在达叔店里买的比较多的,那就是烟,记得那时候,达叔小店里有几种红色纸包的烟,上面画着大花,画玫瑰花的叫玫瑰烟,画牡丹花的叫牡丹烟,下面画一排小人形状的叫华新烟,小时候对这几样烟印象深刻,因为它们没少挨父母亲揍,但凡乡村的小孩都很调皮,好奇心也重,偷得大人的2毛二分钱买一包牡丹烟,2分钱一盒的老虎头火柴,偷偷学着大人们抽着,现在想起都很好笑,但被大人逮着了,往往一顿肥揍,然后会去找达叔吱一声,告诉他以后不要卖家里小孩子烟抽,其实达叔压根不会卖我们烟抽,只是我们会骗达叔说是家里大人让我们帮他买的烟,要说自己抽的话,达叔根本不会买我们的,还会撵我们。 小时候记得达叔跟我家相处还是不错的,我家就在达叔家的北边,也是在村中心路的东边,只是我们家的屋是向南的,所以达叔家小屋的一道山墙正好冲着我家的门,害得我家不吉利,有不好的事情发生都会想到达叔家的这道山墙,抱括我头疼伤风我母亲都认为是达叔家小屋的山墙冲着我家门的原因造成的,几次都催着父亲去找达叔商量,父亲都不好意思找,因为都乡里乡亲的,还有达叔的小屋是早于我家盖的,这样就怨不到达叔,所以我母亲没少报怨帮我们家盖屋的那帮瓦工,报怨他们当时盖屋时没帮我家看好向,但屋盖好了,说什么也无用,所以,我父亲没办法还是找了达叔,于是达叔在他家的小菜园地上,在我们家门的方向建一道横墙,挡住了他家冲着我家门的山墙,为此达叔还毁了不少他家当时长正旺的青苗,这样我家也挺不好意思的,所以会经常送点达叔家里没有的菜呀,面呀什么的吃的东西,这样一来我家跟达叔的邻里关系就处得好了,就这层关系我没少吃达叔家的免费瓜子。 达叔小店的生意还是挺好的,因为达叔干净,所以村里人也不会因为他是老人而嫌他邋遢,也乐意在他那买吃的,什么肉呀,菜呀!在达叔小店里都很好买,抱刮达叔做得饭,很多年轻人到他那都会拿着筷子尝两口,那怕是达叔用过的筷子,他们也不嫌,所以村里从老到幼都跟达叔相处的不错,达叔的人缘很好,小时候我父母亲要是不在家时,我父亲都会跟达叔吱一声,然后我就在达叔家吃饭,住在达叔家的小土屋里,夏天达叔都会用蒲扇帮我们赶蚊子,所以达叔的小屋我们很多的小伙伴都在里面住过宿,因为我们的父辈都很忙,很少有时间顾着我们,那时候我们就像散养的羊一样,自己成天在外面玩,吃饭时大人在家门前喊一声,他们也不知道我们会从哪个坑里专出来,吃完饭一瞬又不见人影了,大人们也不担心,因为那时路上不会有车,村旁的水沟也不深,更不怕会有什么坏人把我们骗卖了。家里兄弟姐妹好多个,从来都是大的带小的这样一点点带大的,父辈大部分在地里做着农活。 后来不行了,国家开始实行计划生育了,抓得很紧,乡里面时不时的下来人,一来一大帮,一个领头,带着一帮联防队员到村里,有村干部带领着,开着三轮车,到违反计划生育的村民家中去逮人结扎,所以那时很多人家的小媳妇都跑到外地的亲戚家躲起来,那些乡里人逮不到人就会到家里搬东西,扒粮食,于是有很多村民就把家里的粮食及质钱的东西藏起来,乡里人抢不到东西,就会到旁边邻居家扒粮食,所以村里面有哪家违反了计划生育,周围的邻居都会跟着遭殃的。达叔家前面三婶子就摊上了计划生育,但三婶家人刁,早早的把家里的粮食,家具什么的都用平车托到外面亲戚家收了起来,周围的邻居也纷纷的把家里的东西藏好了,联防队到三婶家一看什么东西都没有,又到邻居家里一看也没有,那时达叔不巧没在家,他们就把达叔家的门锁敲开,把达叔面缸里的两口袋小麦扛走了,达叔回来一看,气坏了,与是就到村里去找,去理论,村长看到达叔来,好话说了一大堆,说是乡里的决定,他也阻止不了,保证以后给达叔家照顾,这样的好听话,把达叔又哄了回来。回来后达叔不好意思直接找三婶家,与是找到我父亲,让我父亲从中圆场,意思是达叔家的两口袋小麦总归是因为三婶家才被乡里扛走的,你三婶家总归得有点说法给达叔吧,但达叔作为长辈,他不好说这话,与是达叔给我父亲一包6毛钱的大前门,让我父亲从中传个话,晚上我父亲就揣着烟到三婶子家去了,具体谈怎样我当时还小不知道,只知道第二天三婶子瓦了一盆白面给达叔家送去,达叔也一顿子客气客气后收下了三婶子的白面倒进了自家的面缸。 那个时候,我们村的人都很好处,不过那是仿佛所有村的人都这样,每个人都有点那种小农思想,但是乡情味很浓,我小的时候记得是吃百家饭长大的,腿能走路时就到处乱跑,到这家喝点稀饭,那家吃点红薯,虽没有大鱼大肉,但家常便饭到谁家都能吃饱饱的,不过吃最多还是达叔家,达叔经常会和点面,在锅里弄点南瓜,然后再在南瓜周围贴上面,做成锅贴,我就喜欢吃锅贴上粘到菜那部分咸边,味道好的很。有一次村里一个头脑少筋的青年跟达叔闹了点矛盾,因为他欠达叔小店好几包烟的钱,达叔要了好多次,都不给,达叔又向他要时他还跟达叔吵了起来,骂达叔是光棍老头,没儿没女,没人继承,死了也带不进棺材,几包烟钱追屁股后面要什么要,达叔气的差点死了过去,上门找到那青年家父亲,一点好脸色都没给青年父亲,青年父亲一个劲给达叔道歉,拿着拐棍满庄追着青年打,好多长辈都评价这小青年不哓得好歹,打不屈,最后小青年父亲把欠的烟钱给了达叔,以后小青年再也赊不到达叔一毛钱东西了,也就那时我知道光棍就是没娶上媳妇的单身男人,只是想不通达叔这么优秀的人怎么就单身了,后来才知道,达叔原本兄弟四人,达叔上一辈给达叔兄弟四人起了名子害了他们的,达叔姓孟,达叔最小,达叔大哥叫孟富,二哥叫孟贵,三哥叫孟发,达叔父辈给达叔兄弟四人起得名子连起来就叫富贵发达,文化革命时不是打地主,斗土豪,打倒一切牛鬼蛇神吗,他们看到达叔兄弟四人起的名子,富贵发达,就说达叔兄弟四人是无产阶级地主豪绅思想,虽然你不是地主豪绅,但是你富贵发达的名子,就说明你们有做地主豪绅的想法,有想法就思想不好,得批斗,达叔的大哥不服与他们理论,说名子是父母起的,父母早不在了,就算思想不好,也是父母的思想不好,让人家到下面去批斗他们父母吧,批斗他们兄弟是没理由的,激努了那帮人,兄弟四人被批斗得更狠了,其他兄弟三人都被折磨离世了,这样都不算完,达叔大哥家有两个儿子也受牵连被批斗,达叔担心,连夜找关系,把两个侄儿送跑了,跑台湾去了,最后达叔又找关系,找人在那些人面前解释,说达叔的名子,达是希望咱们新中国繁荣发达的意思,不是想自已富贵发达的意思,这样达叔才捡回一条命来,但是因为受了批斗,成份变得不好了,那是达叔再好也没人敢嫁他了,所以婚姻问题给耽搁了。但听说达叔的两个侄儿在台湾过得不错,听说蛮有钱的,还说要回来探亲,但达叔不让他们回来,说世界之大,那方水土不养人呀!咱村的水不一定比你们那的水好喝!你们在外面过得好也行,不好也行,就不要回来了,家里的亲人已经不在了,哪天我死了请人把你父母,及几个叔挖出来,连同我的骨灰洒大海里,我们一起漂洋过海去看你,村里人都说达叔傻,须不知那时候台湾要是有个亲戚那是何等荣耀的事情,连乡里人见到你都客客气气的,村里有个姓丁的人家,就是因为台湾有亲戚,而光大门庭,每次台湾亲戚回来探亲,乡里人都会到他家慰问,一次这家亲戚给村里的小学捐了4万元钱,当时美名传遍了整个乡,很轰动,当时乡里面还特地给这家男主人安排个村长当当。然儿达叔很低调,从不提他在台湾的两个侄儿,以至于很多人都不知道达叔在台湾还有两个有料的侄儿,而达叔似乎也不愿意让他两侄儿踏入家乡的土地。我想也许是达叔不愿意张扬吧,两侄儿要是回来,免不了要和乡里人打交道,吃吃喝喝,再说几句跟本不走心的客套话,达叔这人是很讨厌这样的形式的,这也许是达叔不让侄儿回来的原因吧!也许还有别得原因,那我也就不知道了。 达叔虽然孤身一人,但达叔的生活条件还是挺宽裕的,小店每天都能赚到点钱,家前屋后的地种上庄稼也能买点钱,再加上达叔本生也花不了什么钱,所以达叔现在也积蓄了不少钱,比一般正常家庭都富裕很多,所以村里哪家生活要是吃紧都会请助达叔帮忙,一般情况达叔也愿意帮助,再加上达叔小店赊给他们的东西,久儿久之村里大部分人家基本都欠达叔钱,所以村里面给五保户,贫困老人发的救济物品村里就不发给达叔,达叔很不高兴,不管怎说达叔也算是村里的孤寡老人,再说达叔有钱也是自已辛苦赚的,你村里该给达叔的物资还得给的,于是达叔就去村里找,到了村里达叔就找了村长问,小丁(村长姓丁),达叔都叫他小丁,问上面给村里老人发了什么救济粮,村长见到达叔满脸推笑,一口一个叔叫着,叔这回乡里给村里贫困老人一人发一袋白面,一桶豆油,达叔又问那为什么他没有,要不说村长为人圆滑呢!叔,这些救济品都是给村里那些贫困的,身体不好的,说不好听的就是给那些快要死的老人的,要给叔你送那不是咒你吗叔,你看叔你多硬郎,再过20年都用不着领这东西,再说叔你还差这点东西吗?放屁,这还是我第一次听见达叔骂人,那你妈为什么领到,你妈快要死了?叔,你消消气,别激动,村长连忙劝达叔,你别听别人乱讲,我妈什么时候领到过救济粮的,那都是外面人乱说的,我妈也没资格领这东西,这都是外面人诬陷的,没这回事。小丁你小子当我老头瞎呀!上面哪一次发救济粮你妈没有份呀!你有本事把帐本拿来看吗,这次村里领了多少救济粮,这些救济粮都发给谁了,如果上面没你妈名子,那我老头什么都不要了,你敢吗?这时村长做不住了,叔呀!这村里帐本哪能随便给人看的,要不叔你先回去,我待会给你申请申请,一定给你照顾。你死一边去,上次乡里扛了我两口袋小麦你就说给我照顾,到现在你照顾我什么了。叔,这次一定照顾,一定照顾,你回去等消息,如果等不到好消息,你再来找我把我往死里揍,好哄歹哄村长总算把达叔给支了回来,晚上村里就给达叔送了一袋白面一桶油,其实达叔真不缺这东西,但村长老妈更不缺。 村子里面五保老人本不少,按理说达叔的生活水平确实不应该接受救济,但当年的救济粮就跟现在的经济房一样。我们村子离乡里较远,比较偏僻,交通很差,那时别的村子都开始铺石子路了,唯独我们村子没有,听说铺路的钱被村干部给吞了,所以村里就有村民自发组织起来,去告状,上访,告村干部贪污,听说领头的也姓丁,到处去游说,组织村民碰头开会,那场势挺大,说得村民满腔愤慨,驾势好像只要把村干部拉下马就立马风开雾散了,清平盛世了,当然他们也找了达叔,姓丁的带头人到达叔家诉说了现在村干部种种罪状,贪污,主要的就是贪污,说什么达叔一个孤寡老人,应该享受政府很多的救济与照顾,但这些达叔本应该享有的东西都被村里贪污了,所以达叔应该站出来,告他们。如果不告他们,就是纵容他们,他们会更加肆无忌惮,那样咱们老百姓就更加不会有好日子,所以希望达叔为了全村的老百姓,出来说句公道话,达叔听后只说了一句话,村里的路确实应该铺。然后就没再吱声,晚上村长又找到了达叔,意思是说村里这几年总的来说对达叔也算是照顾有佳,达叔开了这么多年的小店,村里面没给达叔找过一次麻烦,他这个村长对达叔也很尊敬,所以希望达叔不要跟那些告状的人参和一块,还说他这个村长这几年也是问心无愧的,没有贪污,也没有私吞过任何钱,就拿上次的救济粮,他老母亲真的没有领到,因为现在的救济粮还堆在村里了,那白面都生霉了。那为什么不发下去呢?达叔纳闷。怎么发,村里贫困老人那么多,救济粮按政策一月发一次,但乡里面却不是每月按时发到村里,想起来就发一回,想不起来就算,所以按政策一月一次的救济粮,乡里一年能给村里一回就不错了,再说老百姓也不是在乎这点救济,他们再乎心里的平衡,如果村里每月按时发救济粮,有一月乡里救济不发下来,村里再不发给他们,他们就会跑村里闹事了,如果有人领到,有人领不到的话,那闹得会更凶,老百姓只会说凭什么他有,我没有,倒不如大家都不发,这样大家都没意见,相反还不会去村里闹,但不发的白面,村长又不敢自已拉家去,所以只能在那摆着,摆到大家都想不起这茬了,再处理,到那时白面早成黑面了,难怪这几年村长家的猪都那么肥。达叔眯着眼睛,没有说话,但看得出达叔是心疼那些白面的。 以后几天里村长,姓丁的带头人没事就到达叔小店窜门,找达叔聊天,但达叔始终是听得多说的少,达叔本来就是想过那种清新闲逸的生活,不想参和任何事情,但这事达叔好像躲不掉了,因为听说县里有领导要下来考查,慰问咱村里的孤寡老人,已表达政府对老百姓的关心,表达政府心系百姓的一种形象,村里孤寡老人虽多,然识字的只有达叔一个,其他都文盲,那村里选谁去与县里的大领导会面呢?达叔是最好的人选,于是达叔就成了姓丁的与村长两派人之间的香饽饽,姓丁的希望达叔在跟县里领导会面时能够揭发村里面贪污违法行为,激情四射的说这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村里老百姓以后的好日子全系在达叔的身上了,说得仿佛达叔责任重大似的。而村长希望达叔在跟县里领导会面时能够多多歌颂村里的繁荣安定,和他这村长的小小政绩,村长还透露,县领导下来不但慰问会面的孤寡老人,还会给会面老人数额不少的抚助金,村里特地照顾达叔的,才安排达叔来跟县里领导见面的,所以希望达叔能够为村里多说几句好话。达叔始终没在他们两人之间表态过任何一句话。终于那天县领导来到了达叔家中,随行一大帮人,乡里的,村里的都来了,还有记者扛着摄像机跟拍,那天是村里最轰动的一天,达叔家门口停了十几辆车,轿车,村里的老百姓都跑来围观,县领导下车来首先跟村里百姓打了声招呼,乡亲们你们好呀!村里的百姓异口同声说好,争嚷着跑去与县领导握手,其实他们跟本不认识县领导,只是想跑到摄像机前绕一圈,晚上回家看电视,看能不能看到新闻里有自己的影子,把姓丁的带头人开始计划乘这机会告状的事切底忘记了,而达叔似乎忘得更多,跟县领导见面时达叔只是机械似的跟县领导握了手,当县领导在摄像镜头下给达叔抚助金时,达叔说了两句话,谢谢政府,谢谢领导。完了,然后县领导就坐在达叔床边跟达叔聊天,整个聊天过程中达叔只说了三个字,嗯!嗯!嗯!县领导问:身体还好吧!达叔:嗯!县领导:生活还好吧!达叔:嗯!县领导:以后有什么困难向政府反应,相信政府一定会尽力帮你,达叔:嗯!村里人都羡慕达叔,说达叔这回露脸了,肯定上电视了,但是当晚县新闻上并没有达叔的镜头,而是出现了县领导到别村慰问另一个孤寡老人,把抚助金给老人,老人拉着县领导的手痛哭流涕的画面。 这次会面以后,姓丁的带头人跟村长都对达叔有很大意见,因为达叔并没有按姓丁的意思揭发村里的贪污,也没按村长的意思说村里的好话。其实达叔压根等于没说话,虽然没说话但达叔做了一件事,达叔用县领导给的抚助金加上自已的积畜给村里修了一条沙石路,结束了村里烂泥路的时代。而村长也因种种原因被迫辞职不干了,但姓丁的带头人也没能如愿当上村长,因为村里百姓原先准备自己选举村长的事情被乡里面否定了,乡里从别的地方调来一个人到我们村里做村长。一切还是那个样子,我的乡村还是那样的乡村,达叔还是那样的达叔,只是多了一条路,有时我会在想,如果姓丁当了村长了,我的乡村会是什么样子呢,但我估计也只是多一条路。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达叔 无名老者 无名老者 我的乡村有一位老者,我不知道这位老者姓甚名谁,但印象也是非常深刻的,跟达叔一样深刻,这位老人也是非常和谒的单身老者,但是幼年时的我们都很怕他,因为这位老人是个很壮实但残疾的独腿老人,拄着两根拐,走路一格一格的,很是吃力,小时候都会好奇这位老者为什么与我们不一样,这也是我们害怕的原因,我看过他残断的腿,这位老者经常到达叔的小店与达叔聊天,也许是年龄相当的缘故吧!两位老人在一起一坐就是老半天,什么某人在世时候怎么怎么样,某处原先有棵大柳树,某家原先的屋是什么屋,某家屋后沟里的鱼有多大多大,那时我一句也听不懂,我也不在乎听不听的懂,我在乎的是达叔店里的好吃的。 这位老者有一辆很老式的残疾车,是那种手摇式链条车,一个座椅一边一个轱辘,前面也一个轱辘,上面一个拐,用手一拐通过链条传动带动前面这个轱辘前进,但是车老人不是经常用,只有出远门赶集时老人才坐上这辆车,用手拐着面前的拐慢慢的前进,并不快,平时老人大多都是拄拐,一次在达叔家我看见了老者的车,一时好奇就坐上去把老人的车拐去玩了,没走几圈两支胳膊就酸了,很费力,被老人发现了,狠狠的训斥一顿,就差没打我,当时我心里很不高兴,心想不就是坐你一会车,有什么大不了的,小气死了,后来听达叔说了才知道,他的车从来不给任何人骑,因为不吉利。所以我骑他车玩他才会生气,达叔还叫我以后不要骑他的车,更不能拄他的拐玩,若不然他可能真的会打我,听了达叔的话以后我再也没碰过这位老者的车,更没碰过他的拐。 这位老者在我们村外面的野地上垒有间小屋,很偏僻,孤零零的一间小土屋,四周都是村里人家的田地,晚上从屋里传出微弱的煤油灯光,光秃秃的光,显得那么的孤单,有种很凄凉而又神秘的感觉,真不知道老者为什么把家安在这,老者的家离村中心还要走过好远的路程,而且都是弯弯窄窄的小路,两边长满着草,晚上我们都不敢走,因为害怕,但那条弯弯的小路达叔经常走,因为达叔经常去老者家窜门,有时也会带上我,记得那时我们蹦蹦跳跳的跟在达叔后面,很开心,因为到老者的家就等于到了野外,小时候野外可是我们玩的最有乐趣的地方,有花,有草,有蚂蚱,我们经常出去逮蚂蚱,跟着蚂蚱一蹦一跳非常的好玩,但晚上回来就害怕了起来,那时我的乡村晚上很黑很安静,不像现在我的乡村周围都铺了好多条高速,晚上行驶的车灯嗖嗖的刺眼,那时听着蝈蝈虫子的叫声,看萤火虫的光,那么美丽的夜景,但那时我们很小,不知道欣赏,只知道害怕,跟着达叔紧紧的拽着达叔的衣角不敢放松。 这位老者也是位很勤劳的老人,他手里也有几亩责任田,虽然残疾但老人的田地管理很好,连根杂草都看不到我经常看着老人拄着拐在田里锄地,拄着拐拿着锄头,一锄一锄的锄地,锄一段拄着拐向前格一段,然后再一锄一锄,再向前格一段,虽然慢,但不停的做下来,往往也能干到很多活,不象年轻人,有手有脚但两下农活没干就跑了,没有耐性,所以老者的地往往都能产出好多的粮食,自供自足还有余,老者就会把余下的稻谷加工成米放在自已的残疾车上,每次小半口袋,多也托不了,拿到集上去卖,但老者必竞年龄大了,有时候这粮食搬不动就会喊我父亲帮他搬上车,然后就手拐着他的车慢慢往集市赶,由于路不好走,父亲都会在他后面帮他推一段路程,把他送到好路上,就这样每次他赶集回来都会买粘牙糖等好吃的东西给我吃。 后来就有麻烦了,因为那时在我们村口唯一通往集市的道路上,有人来拦车的,因为那时候的自行车是要车牌的,没有车牌的车要罚款的,害的村里人每次赶集都得从野外的田间路头绕行,有的人没办法只好花钱给自家的自行车办了个牌照,但大部分人不愿意办。有一次这老者拐着他的车去集市上卖米,被拦车的人给拦下来了,向老人家要牌照,老人说我这是残疾车,拦车的人说残疾车也要办照,没有照就得罚款,老者不愿意给钱,他们就把老者车上半口袋的米给拎走了,老人向他们要,他们不给,说要么给钱,要么米就拎走,你的车没牌就得这样罚,老人生气又无奈说,我是个当兵的,打过日本人,打过国民党,还打过周发乾,上过朝鲜打过美国人,我这腿是在战场上残的,你们现在抢我的米,罚我的钱,鬼子都不带你这样的,也许老人被气的有点糊涂了,脸都变成了酱紫色,脖子上的筋都暴了起来,拐着残疾车上前拽着自己的米袋子跟他们扯了起来,旁边有位也是因为没车牌被拦在这的年轻人有点看不过去,上去跟他们理论,意思是他们不应该拦老人家的车,这样违背良心,缺德,看年轻人多管闲事,拦车的人很恼火,他们把年轻人按倒在地就是爆打,还拿出了手铐要把年轻人抓起来,这样一来,惊动了村里的人,一村人都去围观,开始村里人只是小声指责拦车人,渐渐的不满声越来越大,几个胆大的也开始上前去制止拦车人的行为了,再加上起哄的人越来越多,村民也有人破口大骂了起来,眼看事情要暴发成群体事件了,拦车的人也控制不住局势渐渐有点害怕起来,话锋开始弱了,变得柔和起来,开始与村民讲道理了,而村民此时的情绪却越来越大,有得年轻人都开始操起了家伙了,这时姓丁的村长出现了,喝斥那些手里拿家伙的年轻人,让他们赶紧扔了东西回家去,不许胡闹,然后让拦车人把那位年轻人先放了,问起事件原由,拦车人说年轻人防碍他们执行公务,年轻人说,他只是到集市上买两斤煤油,车就被拦下了,拦我的车也就罢了,连残疾车也拦,这种缺德带冒烟的事是人都干不出来。最后姓丁的村长也从中假装说情,意思是老人残疾,生活不易,让拦车人看他面子把老人家的米还给老人,拦车人也装着卖了给人情给村长把米还给了老人,至于年轻人吗?没车牌确实不对,平时都罚款5块,这次特殊情况,罚款2块钱吧!于是年轻人交了2块钱罚款,又在村长的要求下花5块钱给自己的车办了个牌,交了7块钱,年轻人才推回了自已的自行车,然后村长又动员疏散了群众,事情就这样看似圆满结束了。 回来之后,这位老人在家里躺了几天,村里人都去看望他,为此事达叔还去村里大闹了一翻,意思是这位老者如果有个三长两短的让姓丁的村长也没好日过,姓丁的村长没办法当晚代表村里去老者的家里慰问一翻,送上两盒麦乳精,嘱咐老人保重身体,凡事别往心里去,想开点,身体要紧,顺便向老人要了身份证给老人办了个低保,让老人每个月都能领到十五块钱的低保,如果老人现在活着这低保应该都涨到60块了,一段时间后老人缓和了过来,也能渐渐下地干活了,老人的生活也回归于平常了,只是老人没有忘记那天替他说话挨打的年轻人,也到了年轻人家看望了一下,把村长给的麦乳精送给了年轻人,也关心了年轻人一下,中午年轻人父母留老人在家吃饭,老人也没客气,让达叔从店里拿来点熟食,年轻人父母看见达叔的熟食也客气了客气,等两位老人吃完饭年轻人父母把麦乳精返给了老者,意思是年轻人身体健,不用吃这个,让老人自己留着带回家吃,拉扯了好一回,没办法老者只好把麦乳精拿了回家,那几天我几乎天天往老人家里跑,那盒麦乳精基本是被我吃完的。 此事过完,整个村也趋于了平静,只是偶儿村里会有人拿那个年轻人说笑,说他历害,别人5毛一斤的煤油,他3块钱买了2斤。也在那时我知道了老人的腿是在战争中失去的,那么老人也应该是国家的伤残老兵了,怎么会过这样的生活呢,国家不是应该有说法的吗?后来我知道了,老者家里有一枚国家发给他的勋章,铜的金黄灿灿,这是国家给老者的说法,但是老者的生活却过着清贫平淡,老者一生的贡献也没有人知道,但那时的老人在我的心里却有着传奇的色彩,我时常会想到老人在战争中的样子,会不会很英勇,我也会问老者他们在战斗中是什么样子的,但老人都不愿意讲,还会驯斥我,说小孩子没事怎么爱问打仗的事,打仗有什么好,吓得我都不敢再问了,而那时正好有个比赛,国家有运动员射击比赛得了冠军,还是国际上的大冠军,一时间新闻满天飞,全是嘉奖的新间,什么为国争光呀!什么学习楷模呀等等,反正那段时间那个人特别火,哪那都能看到他的大照片,我有时会好奇问老者,如果所有当兵的有他那样的枪法,让他们上战场肯定每场仗都不会输,老者的回答却让我非常吃惊,让他们去打仗有多少死多少,站那半天才放一枪,早死多少回了,那打仗时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我顺势问了老人一句,老人回答说,保护好自己,因为打仗时一眨眼的工夫命就可以没了,确实,没有人会像电视里那么英勇而且还可以不死,象电视里那样的表现现实战争中百分百的完蛋, 后来我也知道了,这位老者本不是我们村的人,他是达叔的战友,与达叔关系非常亲密,因为孤身一人,退伍回来无处可去才到了我们村,投奔达叔的,现在也在我们村落了户,我本也不知道达叔原来也当过兵,也打过日本人,打过国民党,打过周发乾,本来达叔也是准备去朝鲜抗美的,幸好那段时间达叔的父母去世了,于是达叔就趁这机会向部队申请转业回家奔丧,所以才有幸回家免去了去朝鲜打仗的任务,若不然达叔可能会死朝鲜那里了,而他的战友,这位老者因为没有亲人,孤身一人找不到转业的理由,无奈去了朝鲜战场,也是在那他失去了一条腿。 在达叔的照顾下老者在这里的日子过得也算平静,生活自耕自产,本来老者也打算这样安静的度完余生,然儿在老者晚年的人生中却出现了大的动荡,这种动荡影响了老者的生命。在拦车的事情发生了一段时间后,乡里的严打开始了,派出所下来开始抓人,抓各个村里面的不良小青年,就一夜里我们村就被抓走了好多不良小青年,至于这些小青年犯了什么事,我们不知道,只知道抓走的全都是拦车那天手里拿棍的年轻人,包括那天车被拦罚款的年轻人也给抓了去,一时间村子轰动了起来,家家户户哭爹喊娘的,谁家的孩子被抓大人不着急呀!所以家里的妇道人家就哭哭泣泣的,担心自家孩子被抓去挨打受罪,而这位老者很清楚这些小青年被抓去的原因,心里又是生气,又是内疚,又自责,他觉得是自已连累了这些小青年,生气的是乡里凭什么抓人,这些小青年犯了什么法就把人抓起来,至少也要给个说法,所以老人被气得不轻,坐上自己的残疾车就要去乡里面讨说话,被达叔拦了下来,说他行动不便就不要去,要去也得达叔去,一来达叔上面有关系乡里面人不敢动达叔,二来去了把老人家气出好歹来不好,这几天的事情老者已经被气得不简单,于是村里人把老者留下来,让达叔去了乡里讨说法,因为达叔有两个侄在台湾过得非常的好,非常有地位,上次准备回乡探亲让乡里人知道后,乡里面一天之内把达叔几个哥哥的坟都修成了水泥的了,非常漂亮,还毁了旁边好几家的坟头专门修了条路准备给达叔的侄儿回乡祭扫,达叔知道乡里人的做法后死活不让侄儿回乡了,害得达叔都不好意思见几个哥哥坟边那些坟的家人,但这事件让达的侄儿知道了,让达叔的侄儿非常为难,无动于衷吧,毕竟乡里面为他们家坐了这样的事,有所表示吧,他们又怕达叔不高兴,思来想去他们觉得没有表示不太好,毕竞达叔还要在这儿生活,于是达叔的侄儿瞒着达叔给乡里捐了20万块钱,美其名为捐助家乡发展用,但也没看乡里面把钱发展哪儿了,但达叔的侄儿心里也很清楚,全当是扔了这点钱来保护达叔晚年的生活能够平平安安,若不然达叔的脾气他的侄儿们很是不放心。 达叔留下了老者,自己一人去了乡里,到了乡里乡里就有领导迎了出来,向达叔问好,客气不得了,达叔却不理这套,上来就责问乡里凭什么凭白无故的抓人,村里的小青年犯了什么王法被抓,要乡里给个说法,乡里人道也和气,微笑有礼的解释,说这一次严打是全国行的,不光我们乡里,全国所有乡都这样,再说村里小青年天天游手好闲,成群结党的,领村之间小青年经常有打架斗欧现象,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所以要抓,也是,那时的村里年轻人不象现在这样,不念书后就出去打工了,一下子走得村里冷冷清清,只剩下老弱病残,那时村里年轻人没有地方可打工赚钱,闲暇之余确也聚在一起聊天吹牛玩,走路上也会对年轻的姑娘吹吹口哨,村邻间小青年确也会发生矛盾,打架也有发生的,但严重影响社会倒还不致于,相反那时村里却还非常热闹,夏天晚饭过后谷场上满场人,拿扇子,铺张席子,在场上乘凉,那时真的很无忧,村里要是放场露天电影,那人多的不得了,去晚了连好位子却占不上。不像现在这样冷清,整个村子一个小青年都没有,显得没有生气。 抓了社会就稳定了,村厂儿子怎么不抓。全村都是不良少年,全部抓了,抓人的目的是什么?维护社会治安?村里青年虽成群成党,但也没有做出违犯王法的事情,怎么能随便抓,再说村里青年总的说风气还挺好,见到长辈都会叔呀,爷的叫着,对长辈都很尊敬,也沒到被抓的份上,该抓的不抓,不该抓的却抓了,这样能起到维护社会稳定,维护社会治安的作用。在达叔眼里村里小青年都很不错,人品挺好,尊老爱幼,但放眼现在,生活上不如意却也是达叔眼里的这帮好小青年,现在这帮小青年上有老下有小,微薄的薪水不够经济的膨胀,生活满是压力,而那时的小流氓,整天真正游手好闲,打架斗欧,打架打的野的那帮人,现在生活却变化的大呢!通过打斗,占了村里的河,养了鱼,占了村里的地,建房子,占了村里的工厂,搞经营,占了村里的山头,卖石头,当然,对外也得美其名承包,但给了多少承包费,没人知道,但外表都看得出这些人都成老板了,变得很有钱,越有钱越有关系,越有关系越有钱,个个肚大腰圆,光头大金链子,一看就是大款模样。村里原先有个加工厂,原来只是帮村中老百姓加个米,磨个面,粉个玉米棒子,一年到头就那样,后来一个青年承包了,这个青年很有本事,曾在外贩过假烟假酒,被抓过做过牢,承包后一年不到,这个加工厂发展成当时在村里乃至整个乡都很有名的面粉厂,后来发展大了,村里专门在村支部边上给他一块地让他又建了一个更大的面粉厂,那几年这个青年事业达到了顶峰,后来这个青年还当过一段时间的副村长。 这样的变化,恐怕是达叔与村里所有老人都没有想到的吧!从乡里回来,达叔把被抓那些的小青年父母亲喊在一起,意思乡里同意放人,但凭白抓,凭白放这样不好,乡里也是小惩大戒,主要指导教育一下,这些小青年若不惩罚一下说不定以后会捣蛋成什么样,所以执行罚款教育,本来罚款500块,既然达叔出面,乡里不能不讲情面,决定每家罚款200,由父母到派出所交钱赎人,而村里小青年的父母都担心自家孩子在里面挨打受罪,再多的钱都是小事情了,纷纷赎回了自家小孩。 而那位老者又是生气,生气的是光天话日凭什么乱抓人,又有点自责,总觉得这些孩子是因为他而被抓,而因为拦车帮他说话挨打的那位小青年,回来就被他妈煽了几巴掌,当着老者的面,边打还边骂,让多管闲事,让你多管闲事,看你以后还敢不敢多管闲事,这位老者一听就知道,话是说给他听的,他能听得下去吗?他心里能好受吗?于是老者慢慢转身,拄着拐慢慢的一格一格的走了,样子很苍老,背景很孤单,看着让人可怜,好段时间,老人没有出门,一段时间后听说老人病了,肺癌,后来老人去世了,弥留之的老人托达叔到我家说话,说想埋在我家的一块田地里,老人生前就看好那块地,就想埋在那块,说那块地风水好,依山膀水,能保诺子孙后代多福,但老人也没后呀!我家也没说什么就答应了,但我父亲从不迷信,只是为顺意老人心愿罢了,老人去世前把他的那枚奖章送给了我,意思是拿去玩吧!后来不知被我搞丢哪里去了,老人去世后丁村长代表村里给老人送了一个花圈,和村里百姓送的花圈一起拿到老人的坟地前烧了,老人去世后,老人的土屋由于没人住没人修也塌了,先是屋顶的瓦塌了下了,只剩下光秃秃的墙,后来墙也塌了,后来就什么都没有了,只有毛草,再后来那地方被人家整成了田地,与周边的田地溶为一体后,老人家的痕迹就彻底的消失,消失在我的乡村,这块没人知道的土地上。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达叔 我的老三婶 我的老三婶 北边一条小河,南边也是一条小河,我的乡村就坐落在小河与小河之间,小河就像脉络滋润着乡村的麦田,祖辈们吃小河的水,用小河的水,小河却没有名子,永久的平静而有生机,祖辈只是随便的把乡村南的小河叫做南小河,北边叫做北小河。默默地就这么叫着,默默地就这么流着,默默地就这么滋养着我的乡村。过了北小河向北走,有一条大的河,也不算太大,不过能走船,来往有很多运货的船,显得忙禄,河水也深,他却有个名子,叫做善后河,我不知道她名子的由来,有什么典故,也许也是随便取的名吧!不过老三婶在这里投了河,三婶原来有一个非常富足美满的家庭,老三叔原来是我们村里最早开手扶拖拉机的人,那时手扶车是我们村里最先进的运输工具,三叔每天都会开着他的手扶车到后大山去帮人家拉石头,石子,沙子等货,赚取运费,听说每天都能赚几十块钱,那时我大伯当教师一个月的工资才十几块钱,所以三婶家那时也算我们村的小康家庭,盖的漂亮的大瓦房,三婶穿的也比同村的妇女们洋气,所以三婶跟同村妇女站在一起就有种鹤立鸡群的感觉,有这样的自信,三婶说话也比较尖锐,话锋难免会压人,容易得罪人,但是三婶自己不觉得,村里人大多欠她家人情,三叔有这手扶车,很多人家都会请他帮忙,拉拉东西,农忙时,三叔会把手扶车机头卸下来,装上小耙,帮人家耕田种庄稼,也会收点人家的油钱,但不多,乡里乡亲的,也不好意思拿太多,够油钱就行了,三婶家有一个儿子,跟我们一般大,小时候经常在一起玩泥巴,捉鱼虾,弄的满身脏泥,都看不见脸的。乌漆抹黑的。不过那时候的我们大多是这样子的,只要玩的开心,哪管它脏不脏呀!尿尿和烂泥的事都干过,每次回家,三婶都会找我母亲,说我把他家儿子带坏了,满身泥,我母亲却说是三婶家的把我带坏了,原来的我是多么的爱干净,自从跟你家搞一块了就整天脏死了,三婶也会说她家的原先多么的干净,跟我在一起玩之后就到处脏兮兮的,背后两家大人都不让我们在一起玩,但是我们还是不知不觉就又玩到了一起,搞的我们都不知道谁把谁带坏了。三婶家经济条件好,又只有一个儿子,所以三婶家就想再生个女孩子,那时计划生育紧呀!三婶为了再生养一个,被罚了不少钱,家里的大瓦房瓦都被揭了好几遍,好不容易怀上了,生下来,还是个男孩子,这下三叔负担重了,按那时来算,一个儿子就三间大瓦房呀!两个儿子就六间大瓦房,这样才好取媳妇,三叔家再有钱,也盖不起六间瓦房。所以三叔就得更加起早贪黑的忙,于是三叔卖掉他家的手扶车,买了一辆小四轮,是那种方向盘的那种,三叔说小手扶车方向把不好掌握,小四轮安全系数高,也能多拉点货,多苦点钱。但小四轮唯一的缺点就是不能下地耕田,所以村里人都不愿意三叔换车,但三叔还是换了小四轮,三叔说小手扶车开起来危险,又累人,四轮车轻快,方向比手扶车好掌握,主要是安全,三叔说经常开车的人,还是安全点好,三叔是个很小心的人,做事也稳当,然而就这么一个小心的老三叔,却死在了他认为安全系数高的小四轮上,在一次给人家送石子的途中,三叔的小四轮跟一辆大车撞上了,有人说是三叔开车打盹的,冲人家大车尾上的,也有人说三叔的车跟本没有撞车,但大车上拉的是钢筋,上坡时钢筋从大车上滑下来,,把三叔钉死在小四轮上的,不论什么原因,三叔终究是死了,三叔一死,三婶的天就踏了,三婶哭的死去活来,村里的人都去劝慰她,劝三婶节哀,人死不能复生,看看小孩子,也要坚强,把小孩带好,又劝她说别的地方,谁谁谁家,孩子刚落地,男人也给车压死了,又谁谁谁家,反正都是比三婶家惨的意外丧失男人的家庭,大家都用这样的事情来安慰三婶,一个家庭的悲剧,一定要用一个比他家更惨的悲剧来安慰她,这样只是让这个家庭找到平衡点?让她知道,她家不是最悲惨的家庭呢?还有比她家更悲惨的家庭存在,这样三婶是不是就不悲哀了呢,三婶是不是应该庆幸呢,庆幸她家不是最悲惨的那个家庭。背地里也有人说三叔死的好,看三婶那嘚瑟劲,三叔不死,三婶还不得嘚瑟成什么样了。 三叔的死,三婶家的生活就起了翻天覆地变化,没有了收入来源,三婶只能靠家里的几亩田勉强过日子,生活上越来越穷,渐渐的三婶也就寒酸了起来,也渐渐能吃苦了,又带小孩,又的下田种地,三婶吃了很多苦,好在孩子渐渐长大,转眼小儿子都能跑了,和我一样大的大儿子也和我一起上初中,一个星期回家一次,每次回家,三婶的大儿子都会帮家里干农活,我有时候也会去帮忙,主要是找她大儿子玩,那时候干农活也是我们的一大乐趣,也不是天天干活,所以农活干的跟玩似的,她家的小儿子玩的更欢,小腿麻溜的,在地里,跌倒了,爬起来,跌倒了,爬起来,也不哭。三婶围个红头巾,穿一件破旧的蓝褂子,一双旧黄军鞋,在地里忙碌着,瘦小的身影做着与个头不成比例的事情,累了就抬起头看看她的小儿子,脸上也会流露一丝欣慰笑容,她的小儿子也会学他妈妈的样子帮他妈妈干活,有时拿根小棍小草递到他妈妈手中,意思是妈妈我帮你干活啦!三婶就会很开心的接过来,然后再夸夸他的小儿子,宝宝真能干,这样三婶的小儿子就更加的勤快,不时的递根小草小棍给他妈妈,这样虽然耽误三婶干活,但三婶总是开心的接过来,然后还不厌其烦的夸他的小儿子,看的我们都很开心。三叔不在后,三婶也只有在她两个儿子面前才会有点笑容,大多时候三婶脸上是看不到笑容的,人也变得沉默不肯说话的。我们都抢着帮三婶干农活,因为那时的我们身型已经比三婶高大很多了。 那时候我们的父辈也没指望着我们在学业上有所成就,只是让我们识俩字睁睁眼就行了,再加上我们学习本来就不认真,所以初中后我们就没上学了,那时也不流行外出打工,所以大多不念书的小青年还是生活在父母身边,帮父母干干农活,没事就三五成群的逛逛马路,对路过的小姑娘吹吹口哨,三婶的大儿子也是,初中后就辍学在家,都是青春正放的小青年,玩心也重,经常和我们成群结队游南晃北,三婶又是胆小怕事的,就很害怕他大儿子跟我们会惹出什么祸事,所以就管她大儿子,不让他大儿子跟我们玩,大多时候三婶大儿子还是听话的,但有时也不听话,惹三婶生气,三婶一生气就只会哭,自己坐床头,哭,不吃不喝,也不说话,喊她也不应声,挺吓人的,村里的妇女就会来劝她,顺便也教训一下三婶大儿子,三婶大儿子也不敢吱声,只是低着头站在一旁,劝了一会,就会训着三婶的大儿子,叫他去做饭给他妈妈吃,这时三婶大儿子就会跑到烧火屋起火给三婶做米稀饭,因为他只会做米稀饭,还做不好,往往会做成烂米饭,一点米汤都没有了,三婶大儿子就在烂米饭里放几勺白糖,端到三婶面前,三婶还是不会吃,不过她会开口骂她大儿子,骂,我寒心茹苦,养大你们,你却这样伤我的心,你还知一点好歹呀!要是你爸爸在世,我不会吃这么多苦,受这么多罪,我都不想过了,如果不是你弟弟还小,我早就找你爸爸了,你这么不省心,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一提起老三叔,三婶的眼泪就哗哗的往下流,有时又会骂老三叔那个老鬼,无情无义,丢下她们孤儿寡母的,在世上遭罪。总之,三婶越说就越伤心,就越哭的厉害,说的那些劝她的人都眼泪汪汪的,三婶的大儿子更是无地自容,直接跪到三婶面前认错,三婶往往会转个身,不看她大儿子,会说,你不要给我跪着,我不是你妈妈,我受不起,三婶大儿子就跪着移到三婶面前再认错,,三婶又会转过身来,不理她的大儿子,这时村里的大人就会从中圆场劝说,拉过三婶面对自己的儿子,意思孩子已经知道错了,你就原谅他这一回吧!这时三婶大儿子就会连忙把米饭递到三婶面前,都是自己身上的肉,那里会有恨,在众人劝说下,三婶才会接过大儿子的碗,表示原谅他大儿子,但三婶只是把碗端在手里,还是眼泪汪汪的,这样的心情下,三婶压根吃不下饭,劝的人多了,她就吃那么一小口,就说吃好了,别人再劝也不吃了。伤心的事情多,往往就吃不下饭,三婶这几年就显的越来越弱小,身体也很差。 三婶的大儿子,打心里很想跟我们一起出来玩的,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长的蛮清秀的,就喜欢跟三婶大儿子说话,三婶大儿子也蛮喜欢这个小姑娘的,只有跟我们出来,三婶的大儿子才有机会去找那个小姑娘说话,一来二去,三婶的大儿子就想跟这个姑娘处对象,但他却不知道村长的胖儿子也想跟这个姑娘处对象,村长儿子知道三婶的大儿子想处这个女孩,就很不高兴了,想打三婶的大儿子。在村头村长的儿子就拦着三婶的大儿子,都是血气方刚的年纪,谁都不怕谁。村长的儿子上来就是一记连环腿,招式挺漂亮,不过并不实用,在他前腿甩过来,后腿还没跟上的时候,这时正好是背对着三婶的大儿子,三婶的大儿子凑准这档口,对着村长儿子的屁股就踹了一脚,把村长儿子踹了一个狗肯泥,门牙磕地上了,坏了半边门牙,流一嘴血,哇哇的跑回家了,这可不得了,村长家里的,就到三婶家找,三婶只好给人家陪不是,又拿小枝条打了她大儿子几下,然后带村长儿子去村里的小诊所看,花几毛钱买了点消炎药,只到现在,村长儿子说话还露风呢!不过这事不知道怎的,传到了乡里了,这事本来也不是什么大事,小孩子打架很正常的,不过在那时就不是这样子的,那时不要说打架,就是听言情的歌曲,都能判个两三年,乡里面就下来调查,在老百姓眼里屁都不算的事,却被乡里人越查越大了,到村长家调查,村长家里的就添油加醋的把所有的不是全推到了三婶大儿子的身上,乡里人又到那个小姑娘家调查,那小姑娘家吓的也是什么都推的一干二净,把每一次三婶大儿子找小姑娘说话聊天的事,都说成了三婶儿子耍流氓,跟他家女儿一点关系没有,这一下可不得了,一天,三婶大儿子正在地里干活,被乡里人叫去了解情况,这一去就没出的来。三婶急的,一下子全白了头发,跑到村长家去求情,哭的眼泪哗哗的,村长家里的也想不到事情会变得这么大,到这时她还认为这不是什么事情,就劝三婶,安慰她,说三婶大儿子没犯什么法,不是什么大事,让村长明天去乡里把孩子接回来就是了,可那一夜里三婶又是坐在床头,哭,一夜没睡,她的小儿子就睡在她的旁边,不时的醒来,看看他妈妈,睡一会,睁眼看一下,睡一会,睁眼看一下,看着真让人心疼,心疼的三婶不停的摸她小儿子的脸,眼泪是哗哗的往下掉。等到村长第二天到乡里时,乡里人说人被送县里了,这时村长才发现事情严重了,那时正值严打时期,各乡里都在抓人,而且还有一定的抓人数额,这人一担被抓了,有事没事就说不清了。村长连忙跑到县里,一到县里,村长的关系网就小了很多,送酒,送烟,多方了解,才找到一个参与处理这事的人,一打听,晚了,这小孩罪名不小,都招供了,聚众闹事罪,打架斗殴罪,流氓罪,盗窃罪,就等判刑了,说的村长一头雾水,多本份的一个小孩,到这怎么就范了这么多事情,村长找通关系,请求看一下人,得到同意后,村长就到拘禁室看望三婶的大儿子,三婶的大儿子已经不成人形了,带着手铐,头发凌乱,衣衫破烂,三婶大儿子一看到村长,哇的一声就哭了出来,看的村长都很心疼,连忙问怎么回事,才十几岁的孩子,也没见过这样的阵势,到乡里以后,是被又打,又吓,受了不少罪,实在熬不过去了,只能他们说什么,他就应什么,反驳就会被打,所以就什么都认了,实在没什么可招供的了,连小时候偷达叔家鸡窝里一个鸡蛋的事都招了。村里人又到三婶家里,安慰三婶,开导三婶,村长也蹲在三婶家的门口,对着泪流满面的三婶,显得愧疚,默默地抽着烟卷,村里的妇女都不停的劝三婶,三婶也不说话,只止不住的流眼泪,这样村里人就没敢告诉三婶实情,只是说上面还没查清楚,查清楚后三婶的大儿子就能回来。没有大儿子的分担,三婶就更加的受苦了,与小儿子,母子两相依为命。眼巴巴的等着大儿子能够尽快回来。可一天两天就没消息,等的三婶整宵整宵的哭。 村里有一口苦水井,水不好吃,所以村里人大多还是到河里挑水吃,水井的水只是用来洗衣服,洗澡用。所以村里去打苦井水的人很少。我很清楚的记得,那一天,天很阴深,三婶在村里不停的呼喊着她的小儿子,却没有回声,三婶只感觉后背很凉,从村头喊到村尾,又从村尾喊到村头,吓的脸色发白,说话都在颤抖,村里所有人都在帮她找她的小儿子,可就是没能够找到,后来有位老者想到了村里的这口苦水井,大家都有那种不祥的感觉,都向着苦水井奔来,三婶已经不能够走路了,由村里的几个青壮汉扶着,向着苦水井走来,到了苦井旁,三婶的小儿子已经被村里几位老者用钢筋弯成的勾子,勾了上来,由于时间太久,三婶的小儿子被勾上来就已经没有了,那一天,村里所有人都在流泪,连老天也是,下起了绝望的雨水,只有三婶没有哭,只是挣扎着往她小儿子的面前冲,想看看她的小儿子,村里的人就拦着,不让看,两三个青壮年,都拦不住瘦小的三婶,后来又过来几个人,死死的拉住三婶,三婶挣扎不脱,就苦苦的哀求拦她的人,让她看一眼她的小儿子,就看一下,拉她的人并没有放手,三婶就拼命的咬他们,使劲的咬,咬他们的胳膊,但拦她的人仍没有一个放手,最终三婶没能看下她小儿子。村里人都在三婶家里,已经没有人去安慰三婶了,却劝解三婶了,只是静静的陪着三婶,静静的流着眼泪,三婶圈在床上,没有哭声,默默的泪水湿了枕头。那天三婶家来很多人,那天三婶家也很安静。以后,村里的妇女都会到三婶家窜门,陪三婶聊天,三婶却撵她们,撵,他婶,他姑呀!你们都回去吧,我没事,你们都回去吧!每次有人去三婶家,三婶都劝人家回去,后来村里人再去她家,就只看见三婶家紧锁的大门,三婶的人却没有了,村里人就到处的找,一直找到善后河大堤,望着善后河水,村里人心里似乎明白了什么。那天,三婶把自己打扮的很漂亮,沿着村边的小路,走过北小河桥,径直走到了善后河,也微笑的跟路过的熟人打了个招呼,熟人也似乎看到了三叔在世时三婶那样洋气的打扮,很美。以前三婶被她大儿子气的也投过河,只是三婶到河堤上先是大哭一场,引的村里人都到河边后,三婶才往河里走,但那时三婶往往走不到河里就被村里人劝回来了,可这一次,三婶并没有大哭,只是静静的走到了河边,静静的投进了善后河里,静静的善后河也成了三婶最终的归宿。三婶是几天后在下游十几公里的地方被人发现的。村里人去接她时,三婶都以经发泡了,三婶瘦小的身体涨的连扣子都扣不上。三婶大儿子不在身边,是村里几位长者安排了三婶的丧事,草草的将她安葬在她小儿子的旁边,让她们母子团聚了在一起。 记得三婶的大儿子出来那年是二十四岁,村里跟他处的好的小青年都去接他。回到家,三婶的大儿子从村里一位长者手里接过自己家门的钥匙,打开那把生锈已久的锁,推开家门发出吱呀的声响,三婶的大儿子来到三婶的床头,静静的坐着,很久,也没有跟我说话,我就默默地陪着他,看着他起来,在自家这三间瓦房里来回走着,从这间走到那间,又走到三婶的床头,又静静的坐着,又起来,又到烧火屋,看到了米缸里有半缸米,三婶在世时的米,六年了,都被虫咬成了粉,还夹有老鼠屎的米,伸手抄起来手上就沾着米的碎屑,散发着难闻的霉味,三婶的大儿子拿过盆,把米盛出来放在水里淘洗,我连忙阻止,说这米以经不能吃了,我家有新米,我拿来给你,三婶的大儿子摆了摆手,默默的说,这是妈妈加工的米,有妈妈的味道,三婶的大儿子不停的淘着米,面无表情的淘着,看的我的心阵阵的刺痛。三婶的大儿子还是把米稀饭煮成了烂米饭,他在米饭里放了几勺白糖,端到了三婶的床头,放在了三婶的床边,自己盛了一碗,蹲在三婶床边的小桌旁大口的吃着,大口的往嘴里刨,却没有下咽,腮帮子塞的鼓鼓的,不停的在嘴里磨。就是咽不下去。泪水此时才流了下来,顺着鼓鼓的腮帮子流到了碗里,不停的流着,流着……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达叔 乡村小学的货摊 我的乡村4 乡村小学的货摊 我记忆中的乡村小学,是4座连排的红砖瓦房,一排2座,一座2间,前后2排,方方正正的,中间一条直直的小路,后面的一间教师办公室门口挂着一个古老的铜铃,敲打着发出清脆悦耳的铃声,叮叮当当,声响传的很远都能听见,我的乡村小学简陋简单,那时四周还没有院墙,上学时,我们从四面八方涌入我们的教室,透过教室的窗户,可以很清楚的看到窗外亲人们在田地里做活,坐在亲人寄托希望的教室里,我们的心却向往窗外亲人做活的田野,那种自由奔放的心情总是我们学习的阻挠,但是先生那根细细的教棍总能把我们飞翔在外的散心给敲打回来,我们便张大嘴巴跟先生大声的念着a、o、e,学着写出歪歪斜斜的人、口、手,大声的朗读,我爱祖国,我爱人民,我爱北京天an门,可那时的我们很小,没到过北京,没看过天an门,现在也没有,祖国,人民在我们小小的脑海里并没有什么概念,所以我们只是盼望着,办公室的下课铃铛什么时候能打响,放学我们涌出教室四散的离去,沿田间地头的小路,回家,有时三五成群,有时独自一人,那时的我们会下河去捉鱼,钻芦苇荡里去掏鸟窝,会在柔软的麦田地里翻跟头,绿色的麦苗就像在地上铺一层柔软的棉被,所以我们不会感觉疼痛,帆布做的小书包,随着我们奔跑的节奏在我们身后晃荡。 记忆里开学时候,我们都会被带上小镰刀,清除教室门前屋后的杂草,吵吵嚷嚷的一大帮孩子,打打闹闹做着除草的活,却不感觉到累反觉得很开心,因为这样比做在教室里来得生动有趣,面对着老师的讲台总觉得枯燥无味。那时我们的老师是一个让人害怕的中年妇女,说话声音特别尖锐,拿着一根教棍,指着我们,大喊,别吵,上课了还不老实,哪个还在讲话的,来上来讲,我不讲给你们讲,小棍在讲台上敲得很响,往往吓的我们不敢吱声,然后打开书本,数学,语文,都是她一个人在教,在黑板写着一二三四五数字,像教语文那样教我们朗读,一像扁担,二像小鸭,三像耳朵,四像红旗,五像称勾,六像豆芽。那时我们会有节奏的朗读,读两遍数字,然后再读它像什么,现在想起来满满的都是回忆。 我的乡村小学是没有水泥地面,整个都是烂泥地,在地上奔跑会溅起阵阵的尘土,但那时候我们喜欢教室外的活动,在教室外的空地上摔纸牌,打弹珠,跳方格,玩一种叫攻城的游戏,那时开心的光阴实在让人怀念,那种无忧无虑的欢乐生活现在也是找不回的,所以我们乡村小学在我的记忆中十分的清晰,点点滴滴的小学生活记忆仿佛就在昨天,忆起都有点想哭的感觉,有时候在农田里做活的父辈们,也会放下手中的农活,在我们不远的地处休息,寻找玩耍的孩子当中,他们家里的小孩的身影,那时的老师都是一个村子的人,跟我们父辈都是低头不见,抬头见的,所以我们上学时没有叫家长的说法,因为家长天天见面,老师见到家长谈也很少谈我们学习的事情,都是油盐酱醋,耕种收播的事。村里的小孩,都喜欢跟着老师簇拥一群一起上学,这样不会迟到,所以我们父母早上叫我们起床都会说,快点起来呀!要迟到了,先生都走了,我们就会麻溜的穿衣服起床,村里有一个花白胡子,花白头发的老者,姓郑,名子我们却不知道,我们便都叫他郑老头,他每天挑个担子,摆在教室门口,卖点糖果,瓜子,小玩具等小货品,钱不多,所以我们上学家长都会给我们毛把几分钱,我们就会到郑老头的小货摊上买点小东西,吃的,玩的,学习用的都会有,每到课间休息的时候,郑老头的小摊上就会围好多小孩,这个喊,那个叫,郑老头这个多少钱,郑老头那个多少钱,郑老头都会一一的说出钱数,然后一一的收钱,拿东西,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小货摊生意热闹的很,可都是些几毛几分的小东西,所以郑老头的小货摊虽忙碌,但收入有限,他的的小货摊有一个存钱的小铁盒,虽装满满的硬币,却没几个钱,但应该够他日常的开支了。 我的记忆中郑老头没有老伴,听说有个女儿,他也过继一个本家的侄儿做儿子,好给他养老送终,但因为那时我们年龄较小,大人之间的亲情关系实在不明白,但是记得那时的郑老头仿佛就是一个孤零零的老头,一个人住在一间底矮的士屋,里面黑洞洞的,一股老烟枪的呛人味道,每次上学的时我们都会尾随着郑老头一起上学,一是因为跟着郑老头一起上学也不会迟到,二是我们会趁着郑老头不注意时摸他担子上的东西吃,时候久了,郑老头也会有所查觉的,后来郑老头就在自己的货摊上编了一个铁丝网罩住,这样我们便无从下手。随着上学的孩子越来越多,郑老头的生意也更加的忙碌,收入也增加了一点,记得郑老头后来给自己做了一辆手推车,那样可以装下更多的货品,也比挑担子省力气,必竟郑老头年龄太老,总挑担子体力消耗很大。这样忙碌的而有节奏的生活,让郑老头过的辛苦又充实,所以郑老头那黝黑充满皱纹的老脸,总是泛着红韵,身体上虽老但还算结实。而我们这些孩子也习惯了有郑老头的日子,他也给我们的学校生活带来很多的便利,但郑老头这样忙碌的小摊总会吸引人们的眼光,每天围着那么多小孩的货摊在他们眼中那应该算是生意火爆了吧,学校的老师们心中可能就有了不痛快,这么好的学校资源,无偿的给了外人赚了钱,于是,校长就天天的出来撵郑老头,不让他在学校摆摊,还到我们每个班级讲话,不让我们买郑老头货摊上的东西,原因是郑老头摊上的东西不卫生,吃了会拉肚子,但校长也撵不走郑老头,都是一个村子的人,郑老头压根不睬他,所以郑老头依然每天准时到学校门口,但是郑老头的生意却不那么忙碌了,因为校长发过话了,我们这些小孩也不敢光明正大的到郑老头的货摊买东西,但会偷偷的买,生意虽不忙,但郑老头的身影每天却准时出现在学校,仿佛他不怎么在意生意的好坏,他在意的是每天能有个事情做,这样他的老年生活不会空虚寂寞,而这摆摊的生活洽洽能让他的生活充实起来,能够打发他老年生活的空虚寂寞,校长看到郑老头依旧死皮赖脸的不走,就向乡里反应,申请在我们学校四周砌起了围墙,只留一道大门,把郑老头关在了大门外,乡里面也还真舍得下本,为了撵一个七八十岁的老头,竟然把围墙砌好了,这样我们放学也不好那么四面分散了,都只得从大门出入。就这样郑老头依然没有走,他把小摊摆在了大门外,课间我们都会扒着大门,把钱从大门缝递给郑老头郑老头把东西再从门缝里递给我们。这样郑老头的生意虽更加的不好,但我们依然能够看到郑老头的身影,蜷缩的背,略弯的膝盖,走路蹒跚的样子,就这样一个沧老的身影,成了校长眼里的钉子,不走,校长心里就不痛快,于是乡里就派下来联防队员,专门撵郑老头,每天只要郑老头一来,不是摊子被掀了,就是人被打了,这样郑老头终于不再来学校摆摊了,校长心里也痛快了,他在学校里面盖了一间小屋,让他儿子在这间小屋里开了一间小店,买的也是郑老头货摊上常有的货品,这时他也不提东西卫不卫生了,因为他们办了营业执照,乡里面是只看执照,不看东西的。学校的小孩很多的,所以校长家的小店生意也是异常的火爆,但是利润却远没有校长想的那样的丰厚,还没有校长儿子在外打工的收入高,要不是校长压着,他儿子可能不会愿意看着这样的小店了,而不在学校摆摊的郑老头,就只好把货摊放在了他那黑洞洞的小屋里,每天上学放学的时候,郑老头都会在我们途径的路上喊我们,到他家里买东西,为了招揽生意,他的东西会比学校里便宜很多,就这样,郑老头的生意还是很惨淡,因为他实在没有学校买东西来的方便,所以渐渐的郑老头的货摊就经营不下去了,无事可做的郑老头就每天别个烟带祸,裹着破旧的老棉袄,找个草垛边晒太阳,抽烟带,眼神也没有做生意时那样的有神了,黝黑的老脸也失去了红韵竟显的沧老。这样的日子也就过了有一年的光景,郑老头就去世了。死后郑老头过继来的侄儿也给他戴了孝,他的女儿也给他请了吹喇叭,吹吹打打把郑老头送下了地,这样郑老头也算有人给他送终了。 小时候我的外公就说过这样的话,人越老越不能闲着,要有点事情做,不然死的快,那时我还小,不懂外公说的话的意思,现在,我也许明白了,老人死于孤独,死于空虚,我的乡村小学,每次我去的时候,让我印象深刻的只有郑老头的货摊,校长的小店在他之后却还没什么印象,如果郑老头的货摊能够摆下去,郑老头会不会能够多活几年,当然,七八十岁的人了,也到了该死的年纪了,多活几年又能怎样,但是郑老头却是我童年生活的记忆,一个蜷缩着腰,略弯着膝盖的老头,挑着货担,走在乡村的田间地头,径直的向着学校方向走去,不为能够赚取多少钱,只为耳边能够听到孩子们清脆的喊着,郑老头,郑老头……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达叔 消失的山 我们都是世界的罪人,都在参与毁灭着这个世界,也毁灭着我们自己,达叔说出这样的话,让我感觉很吃惊,我很奇怪达叔竟会说出如此折理的感慨话语,足实让我想不到,我的记忆里,达叔是个粗旷的军人,说话做事向来直来直去,从不这样文绉绉的咬文嚼字,但是达叔却是眼含眼泪说出这样的话来,又让我心里一阵抽动,莫名伤感,伤感着我的乡村,我是了解达叔的,一个普通的小村庄,追随着时代的步伐奔跑,变得越来有现代的气息,山,水,树,人都在日新月异的变化,达叔心痛的就是变化中的我的乡村,变化像锐利的刀锋给我的乡村划出了一道道让达叔心疼的伤痕,还有变化中流失的淳朴民风与古老的传统,还有以前熟悉的风景,比如那水,那树,还有那座山。 我记忆中,我的乡村有一座山,是我们小时候玩游的好去处,也是我的乡村唯一的风景地,那时山还很高大,山上有松柏,有密积的灌木 滕蔓,还会开着花,一到春天,满山遍野的野花,红黄蓝白,色彩斑斓,美的无法形容,我们小时候经常到山上玩,爬松树,摘野花,捉一种叫掉死鬼的虫子回来喂画眉,与我一般年纪小孩,那时候大多都养过画眉,爬树上掏画眉窝,逮几只还没长羽毛的小画眉回来自己养,养大了的画眉就会听你的话,整天在你头上飞,叽喳的叫欢,也不跑,看不见的时候,只要吹个哨子它就飞到你的面前。闲暇时大人们也会到山上去打野味,那时的山上有很多的野兔,野鸡,那时有土枪还不算违法,集市上也能买到硼砂,火药,所以我们就会跟着大人的屁股后面看他们打野味,把火药硼砂装进枪筒里,压紧,枪管朝上这么拿着,看到野兔就朝它开上一枪,嘭的声响很大,震的耳朵发麻。那时有土枪的人家很多,达叔就有一杆土枪,他偶尔也会去山上打野味,我也经常随达叔上山,看达叔打野兔,达叔打到的野兔我们都争着跑去捡,帮达叔拿着,达叔经常跟我们讲,讲他的小时候,山上的野味更加的多,有野猪,狐狸,狍子,獐子,树上还会住着老山鹰,让我们害怕的达叔讲他小时候山上还有几米长的大蛇,吓的我们都不敢独自一人上山玩。而到我们的小时候,见的最多的就只有野兔野鸡,偶尔能看到只刺猬,有时会从我们面前小路横穿过路,但吃刺猬的人很少,所以我们一般不逮它。 随着现代化的变迁,村里的土屋越来越少,那时我的乡村家家都喜欢建那种石头砌墙的瓦房,又大又明亮,记得小时候,我家就是盖的这样的大瓦房,那时三叔用手扶车从山上给我家拉石头,一车石头连运费是十三块钱,然后我家就请来石匠给我家砌房子,那时石匠用占子将三叔拉来的毛坯石敲打成一块块方方正正的块石,整个村子都能听到我家叮叮当当的声音,占子口钝了时石匠就会把占子放到我家火炉里烧,烧红了再用锤子锤炼,那样占子又变的锋利无比,那时手巧的石匠会在打好的块石上敲打出一道道斜行的纹路,很别致,有时还会打出字来,我现在还记得我家的房屋过门石上当时就被石匠打出来吉祥如意四个字,字两旁还打出了一串小灯笼的图形,现在想想那时建的房屋都像一件艺术品。后来,建房,铺路,所需用石头的地方越来越多,正所谓靠山吃山,所以我的乡村就开始了开山卖石,当时就有人想承包我乡村的山,为了得到我的乡村这山的承包权,有势力的老板相互争斗,有两个老板斗的很凶,两家纠集好多的社会人员打斗的好长一段时间,最后我乡村的山被一位姓张的老板承包了去,之后,我乡村的山就源源不断的运出来石头,这位老板也因此发了大财,变得很有钱,也很有势力,但这位张老板却相当客气,见到谁都给人和蔼可亲的笑容,本村的人去他那买石头,他都会便宜点价格卖给村里人,对村里人也还很好,但他有个侄儿却与他有很大区别,他的侄仗着他的势头,到处欺负人,横行霸道不讲理,手下围几个社会人,一帮子整天游南逛北,调戏过路的小姑娘,无辜殴打路过的小青年,连村长的胖儿子也得让他三分,所以姓张的老板就经常买点礼品什么的,到被他侄儿打得那些孩子的家给人家去赔礼道歉,说上一气好话,然后让人家消消气,说回去一定好好管教自家侄儿,其实他完全不必这么做,凭他家的势力,这样的事情基本上村里家家户户都忍气吞声,那家还敢生气,只会教导自家小孩离姓张老板的侄远点,然尔姓张老板的侄却越加的嚣张,变的越来越过份,他看上邻村的一个小姑娘,整天到晚去骚扰人家,而且还不让别的小青年和这个姑娘说话,如果哪个小青年与这个姑娘说上话或者在路上一起走,那肯定少不了挨揍,搞的人家小姑娘一肚子反感,因为人家小姑娘压根没看上他,因为那时小姑娘还不像现在这样物质,处对象主要还是看人,但他却仗着自家的势力,一次在路上把人家小姑娘托小麦地里污辱了,这下可不得了,在那时发生这样的事情还是很轰动的,村里男女老幼都在谴责姓张老板的侄,人家小姑娘的家里也不让,誓死要让姓张老板的侄去蹲狱,所以小姑娘家里就不停的上告,加上村里人的谴责,姓张老板的侄终于引起了公愤,姓张老板也看到了事态的严重,赶紧找关系,上下打点,最后乡里给他想个办法,让他找受害方,赔点钱,让受害方不去上告,民不告,官不纠,这样事情就好处理多了,但是不论姓张老板赔多少钱,对方就是不答应,依然上告,实在没办法,姓张老板只得让自己的侄儿自首做牢,而那时正值严打,姓张老板的侄因强奸罪被判3年,村里人都说判轻了,这样过了大约有半年的时间,这件事情渐渐的平静了下来,姓张老板的侄因身体原因,不适合服牢役,于是就保外就医,实施监外执行了,而被他伤害的小姑娘的家举家外迁了,听说去外地打工了,再也没回来过。而姓张老板的侄自从牢里出来后,变化很大,收敛很多,也许是年龄上升的原因吧,也变得低调起来了,他与别人合伙搞了一个搅拌站,生意非常的火爆,乡里大大小小的工程全部是他的混凝土,现在也发了 非常的有钱,人也变得和姓张老板差不多了,见谁都点头微笑,十分客气,只是还是有点花心,听说外面养了好几个小老婆。 我的乡村也在变化,我的乡村家家户户的房屋变得大了,变得敞亮了,然后也变得有了工厂,渐渐的我乡村的小河水变黑了,村里那颗长了一百多岁的老槐树,经不起电锯一阵子的轰鸣声,就倒下了,我乡村的山也渐渐的变小了,然我们的日子在继续,似乎日子还变得好了,所以就没人在意村庄的变化,我的乡村家家通了自来水,所以小河水变黑没事,因为我们不需要到河里挑水了,家家都安装了电风扇,所以也不用去老槐树下乘凉了,所以我们并不会太留意我的乡村的山,水,树,人,只有达叔,达叔在心疼,心疼我乡村的山,我乡村的水,还有心疼他小时候经常攀爬的那颗老槐,于是达叔就站了出来,上访,要求乡里面停止开山,保留我乡村的山,停止工厂污染,乡里不管,就到县里,县里不管就到市里,市里不管就上访到中央,似乎达叔要把这事情做到底,这就是达叔的性格,这样就搞的姓张的老板不高兴,于是姓张的老板就买了礼品到达叔家,请求达叔不要上访,但达叔一点不领情,死活要上访,要姓张老板停止开山,说山真不能再开了,说这山是我乡村的根,说姓张老板为了发财把乡村的根都刨了,这样子孙后代还怎么活,还教人家姓张的老板,承包的山可以栽上果树,养点山鸡什么的,这样现在虽赚钱不多,但是不至于挖我乡村的根,也能造福子孙,说得姓张的老板都感觉可笑,但达叔真的认死理,他果真上访到了中央,听说达叔都到大会堂门口举牌子了,最后中央有人把达叔遣送回来,给达叔的答复是严肃处理,达叔回来后,乡里真的严肃处理了,把姓张的老板承包的山封了,禁止开采,也停了姓张老板妹夫的工厂,然后以非法开采罪名抓了姓张老板的一个表兄,判了2年,因为姓张老板承包了山后都是他表兄在山上给他带人干活的,事情看似处理的很好,但村里人却怪起了达叔,因为我的乡村的山封了不让开采后,石头的价格就一路飙升,好多需要买石头的人都在怨恨达叔,说他多管闲事,说的达叔是有苦难言,而三叔更是在报怨达叔,因为达叔的原因封了山,导致三叔的手扶车没石头拉不好苦钱了,姓张老板也指责了达叔,说达叔不该这样做,村里哪家盖房用的不是山上的石头,包括达叔家后来盖的瓦屋,村里达叔铺的路,不都是山上石头造的,如果没有开山采石头村里现在还不是家家烂泥屋,条条烂泥路,你们在享受开山给你带来便利的时候,却把我钉子了毁坏山林,破坏自然的十字架上,你达叔是菩萨,我姓张的是罪人,你达叔这样做合适吗?说的达叔心情很是郁闷,而且还没人理解达叔,达叔也找不到人倾诉,因为所有人都站到了姓张老板那边了,达叔更加的显的孤立无缘。几个月后姓张老板的表兄因在牢里表现突出,认罪态度好,减刑提前释放了出来,然后经过一翻打点山又继续开了,只是达叔不再上访了,看着一点点消失的山,达叔的心很痛,悲切的说道,我们都是世界的罪人,都在参与毁灭着这个世界,也毁灭着我们自己……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达叔 特色乡村 我的乡村是一个纯朴安宁的小乡村,村里大多人家靠着家里的几亩田地,过着面朝黄土的日子,以前我的乡村的田地大多是种着水稻,棉花等大型农物,只有家边拐拐角角的小块地才会栽上点蔬菜瓜果,但是大多供应自家吃用,很少的才去卖,所以我的乡村收入来源很有限,村里人家生活都过得清贫平淡,没有哪个家庭能够很有钱,所以我乡村的人家也没有什么贫富差距。但日子却还算过的充实,领里之间挺和默,老少爷们也合群,闲下之余你窜门到我家,我溜达到你家,所以家家人都不那么冷清,因为那时我的乡村的房屋大多是一座主屋,一间烧火屋,门口就连着大路,邻家窜门也很方便,不像现在家家户户都有一道漂亮的院墙,把邻居隔在了外面,也隔开了以前那种浓浓的乡情味。 随着时代的变迁,我的乡村在改革的春风里,也变得骚动不安,原先平静的小山村已不覆存在,在乡政府的带动下,我的乡村就成了特色村,我的乡村土地肥沃,离河水又近,灌溉便捷,所以丁村长带领我们村搞蔬菜大棚,种植反季节蔬菜,所以我的乡村就成了乡里出了名的蔬菜之乡,都上了电视,现在村头还挂着蔬菜之乡欢迎你的大牌子,但是记得那个时候每个乡村都有这样的特色乡村,记得邻里的乡村有的是养殖之乡,有的是药材种植之乡,记得邻里乡村有个养山羊的养殖之乡,还在村头竖立一只大山羊的水泥雕塑像,有模有样的 漂亮,但这样的特色也成就了很多的种植大户,养殖大户,那时丁村厂天天在广播里喊,讲蔬菜大棚的行情怎么怎么的好,反季节蔬菜怎么的贵,说的只要村民沾上蔬菜大棚,就能发家致富,自信满满的,也给了那些种植大户发竹片,发塑料薄膜,还发化肥,丁村长说只要发展大棚达到一定规模,就能够得到国家一定的补贴,丁村长也带头在自家的田地里搞了大棚,于是我的乡村家家户户都种上了大棚,也真有的人家拿到了补贴。记得那时我乡村的土地上整片白哗哗的,晚上的月光照射在大棚的塑料薄膜上,反射耀眼的光,显示着他的辉煌,记得那时我家也搞了几个大棚,但是由于不够规模也没拿到补贴,种的蔬菜也还可以,却也不像宣传的那样有十分好的行情,比种植稻麦收入要好一点,但却十分的累人,整天除草,施肥,打农药,因为那时的大棚不像现在这样都钢管龙骨支架,又大又结实抗风,那时都是毛竹片支撑的架子,盖上塑料薄膜,整个棚子没有半个人高,所以钻进去做活都要躬着腰才行,根本伸不开身子,,所以在大棚里做活却很难受,腰不能伸直,腿不能放开,我们村的老一辈人大多都有腰腿上的毛病,跟长年在这大棚里做活多少要有点关系,我们这些年轻的小伙子更是怕在大棚里干活,一到刮风下雪天气就更加受罪,别的地方的人家刮风下雪都往家里跑,我们村的人却都往地里跑,掖下别把锨,缩着脑头跑到地里挖泥压紧大棚薄膜,要不薄膜会被风刮跑了,雪下得太厚也容易把竹片架子压断,那样怎个棚子就塌了,但是我们这里大雪的天气不多,所以我的乡村基本每家户每年都有大棚被风掀开了的事情发生,一但大棚被吹坏了,那棚里的菜就会被冻死了,一年的收成也就白忙了,但那时我的乡村刮大风的天气却很多,所以我的乡村整个冬天都能听到风吹塑料膜的哗啦啦声响,那种声音听着心里就犯怵,就是现在我听到大风吹着塑料膜的声音心里都害怕,虽然现在我家不种大棚已多少年了,这样的声音可能在我心里留下阴影了,有时候夜里睡觉遇上大风还得往地里跑去压棚头,自从种上大棚后,整天好像都过着这样担惊受怕的日子,起一点风都让村里人心里不安,但大棚蔬菜却还在继续,因为这是乡里的典型,乡里的特色,这样丢下来乡里的特色就没有了,没有了特色那政绩就没有了,于是乡里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也就有的人家因为种这大棚发了财,变成了村里的有钱人了。村里有户姓高的人家,种了几十个大棚,在我们村可是种植大棚的种植大户了,每次上面下来视查总是到他家,于是这户家庭也是乡里里重点扶持对象,也上了电视,起了一个很牛气的名子叫做蔬菜大王,在电视里讲话,宣称他家种植大棚一年的收入有几十万,在村里一时成为了笑谈,因为这样的收入只有上面的人会故作相信,大部分农民,至少我们村的人是不相信的,因为我们村家家户户搞大棚,一个大棚能赚多少钱大家心里有数,赶上风调雨顺好年景又能怎样,而且他家的大棚也不是没被风吹过,每次上面视查还不是丁村厂挨家户高价收购菜苗往他家大棚里栽,他家大棚只有上面视查时看上去好点,平时也是一般般,不可能赚那么钱,但奇怪的他家却实变得很有钱,那时候给女婿买了小货车,拉蔬菜做生意,给他家儿子买了大货车跑运输,听说也在菜市场帮人拉蔬菜,也算是农产品行业上的成功转型了,只是他家后来也不搞大棚了,而且退的还很早,但是从此村里人家的贫富差距就渐渐大了,后来,村里人对蔬菜大棚实在是不敢兴趣,年纪轻轻的人更加不愿意搞大棚,所以我的乡村的蔬菜之乡之名就渐渐衰弱了,后来就只有年纪大的人还在家种一点大棚,年轻的渐渐的开始外出打工了。 渐渐的我乡村的土地就又恢复了种作棉花,水稻等大型农物了。这样下来村里好像又恢复了先前平静安宁的样子,但时丁村长与乡里不愿意我的乡村这样子,最后乡里决定,把我们村的土地以承包形式收回,然后再承包给外地人种植大棚,给我们每亩800的承包费用,以招商引资形式远低800的价格包给外地人,当然国家有补贴,所以乡里也不会亏本,外地人来后,也带来他们先进的种植技术,种植反季节草梅,西瓜等上等水果,乡里给他们建的全是钢管龙骨支架,然后覆盖大薄膜,外面还有一层厚厚的草帘子,听说一个大棚造价几十万,听的我们村里人都不敢相信,一个大棚最大也就几分地,造个大棚比造个小洋楼还贵,里面能种上什么金贵的农物,再金再贵也就几分地,能有什么产量,能不能赚钱,但是村里人却也不愿意瞎操心这样子的事,只要你乡里给我们承包费,我管你赚不赚钱,跟我们也没关系,乡里面当然也不会考虑他赚不赚钱,重要的是形象出来了,我们村蔬菜之乡的名气比以前更甚,现在都叫特色蔬菜瓜果之乡,大牌子也换了,一个更大的大牌子,写着省重点扶持项目,上面详细记录我乡村的大棚,有多少多少个,总投入多少万,年产值多少万,带动多少多少农户发家致富,再加上鲜艳的水果蔬菜的图片,有模有样,其实这样才是乡里面需要的结果,而外地人来承包的大棚也都给自家起个很别致的名子,什么水果种植合作社,什么家庭农场,每家户都证子,这样也是外地人需要的样子,所以村里人心里却有种感觉,我们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土地,不是用来种的,至少现在不是。而乡里面带动的多少多少户农民至富,村里的人也没有发现是哪户人家,不是他家,也不是你家,更不是我家,可能是大家吧!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达叔 周奶奶的晚年生活 周奶奶原是我们平静安宁的乡村里一位平静安宁的老人,过着平静安宁的生活,与世无争的日子本来过得也安逸清闲。记忆中周奶奶是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妇人,她的家也是一间矮小的小土房子,门前用na柳条围一圈矮矮的小栅栏,里面种了点萝卜青菜,她家门口有一口压水井,我们上学有时会看到周奶奶压水浇菜,记忆中周奶奶是一位不爱说话的老人,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说话也有点娇里娇气的,有时候看见生人还会脸红,待在家里也不经常出门的,她的家也很少有人窜门,所以那时周奶奶的家在我们的心里总有一种神秘的色彩,村里也有关于她的故事。小时候听人说周奶奶是一位有钱人家的千金小姐,家道富足,周奶奶年轻时是乡里出了名的美人,那时周奶奶家把他许给一户姓葛的大户人家,两个家当时也算得上门当户对,郎才女貌,但在那动乱的年代,周奶奶的命运就显得那么的多磨难,周奶奶的老伴我们小时候也有点印象,却不姓葛,是一位魁梧挺拔的老头,手拿一根漆黑油亮的龙头拐杖,手里经常转着两个银光发亮的银弹子,两眼炯炯有神,说话声音也很洪亮,小时候的我们都很怕这个老头,听说年轻时周奶奶的老伴是周发乾手下的一个宪兵队长,周发乾听说周奶奶的美貌,就抢了周奶奶做自己的小老婆,还弄瞎了周奶奶原现许配的那个人的眼,周奶奶原现许配的那个人瞎了后,就把周发乾那时所干的坏事编成了我们这里特殊的戏曲流传了下来,现在还有很多人会唱,后来周发乾被打败了,周奶奶就跟着她后来的老伴跑到了我的乡村,从此落户生根,在这里也生了子女,只是周奶奶的老伴在wenge时被批斗过世了,从此周奶奶就孤身一人过着她的平静安逸的晚年生活,种种园子里的蔬菜,儿女有时会送来点柴米油盐,日子过得道也惬意。 后来我的乡村发展需要,村里要建造一个大型开发区,说是发展乡村经济,提高农民就业,美名曰农工一体化,让我的乡村村民拥有双重收入,一边有田种,一边还可以打工,不用外出就可以打工赚钱,这样的一个蓝图规划确实挺好,所以村里在上面的带领下就火火的干了起来,规划选址,还请了高人看了下风水,周奶奶及周围几户邻居的家就规划在了开发区里面了,所以周奶奶及周围的邻居就面临着拆迁搬家,这样的事情对于村里农民来说也算是好事情,因为可以得到一笔可观的拆迁费,于是那段时间我村里的那几户人家连天昼夜的建房子,把自家的地全都建上了房子,坐等着拆迁,周奶奶的儿子本来也要在周奶奶的地上建房子的,只是周奶奶拦着不让建,因为周奶奶舍不得园子里自己种的青菜萝卜,再说周奶奶心里却不想拆迁,她在自己的土屋住了几十年,家前屋后这一切事物都那么熟悉亲切,让人念念不舍,所以在拆迁区里的人家恐怕只有周奶奶是真心的不想拆迁的,别户的人家在跟拆迁的人讨价还价中也闹了很大的矛盾,一方漫天要价,一方坐地还钱,有关系的就多赔点,纠结社会人员是打打砸砸的,吵吵闹闹的,拆迁的人是连唬带哄,软硬兼施,这样的打闹中拆迁区的人家最终陆续的拿了钱搬走了,只有周奶奶还住在她的土屋里,因为周奶奶并没有跟拆迁人讨价,周奶奶看到拆迁的事以不可改变,就让村里找个安静的地方给她建一个与她现在相仿的土屋让她有地住就行了,也不要村里的陪偿款,这样的要求也不苛刻,村里也好处理,所以村里就没有过份为难周奶奶,等把几个刺头处理完了再来安排周奶奶的事,可周奶奶的儿子最后站了出来,要求还是要赔偿,意思是周奶奶可以搬跟他们一起住,最后村里给周奶奶儿子赔了钱,周奶奶就很不情愿得被她儿子接走了,住进了儿子家的过道里面,走的时侯周奶奶忍不住的哭了,没有声音的,默默的流眼泪,也默默用手帕擦去,手帕都湿了。可怜的是我的乡村这一片开发区最后并没有开发成功,几个光秃秃的框架楼,都没有封顶,竖立的钢筋都锈迹斑斑,长满了一人高的野草,十分的荒凉,但是这块荒凉的土地几经转手,倒是升值得很快,原来从老百姓手里拆过来的地并没有花几个钱,现在却又被一个大老板花大价钱买了去,说是开发建房子,响应国家号召集体统村,建成清一色的两层小楼,然后让村民全部拆迁集中住进来,这样可以节源很多土地,但这样村民们压根不愿意,因为他们家原先的老房子拆的赔偿根本不够买这种清一色的两层小楼房,我乡村的这片土地宜了几回主,现在依旧光秃秃筒楼耸立在野草丛中荒凉一片,让村里人十分的懵圈,不种庄稼的土地竟然比种上庄稼更加的赚钱。 跟儿孙住在一起的周奶奶日子过得也算平淡,日子久了,儿子道是没什么说的,只是儿媳妇就有点厌烦,到处说周奶奶坏话,说老太太挑剔,不吃这,不吃那的,炒菜还不让多放油,实在是难伺候,有洁癖,说的周奶奶一无是处,这样婆媳关系就越来不好了,还说周奶奶便心,向着她的闺女,过年过节,闺女给她的钱一分也舍不得花,也不知道给孙子买点好吃的,都给外孙花了。周奶奶的儿子又管不住自己媳妇,为周奶奶两夫妻没少吵架,一吵架就锅碗瓢盆叮铛响,吵完架还得要周奶奶的儿子服弱认错,这样家里才能安静下来,这样周奶奶在儿子家就过得有点受拘谨了,所以周奶奶就更加的想念自己的小屋,就有想搬出儿子家自己住的打算,可赔偿的钱给儿子拿去了,也没钱搬的,就算有钱也要有地方建房子才行,周奶奶就找儿子商量,儿子却冲周奶奶发火,意思在家住好好的,怎么会有这想法,这要搬出去了,村里人还以为我给你罪受了,要搬自己搬去,我没钱给你搬,这样周奶奶没办法,只得继续住在儿子家的过道里,只得受着儿媳妇的气,周奶奶受气的时侯就哭,没有声音,默默流眼泪,也默默的用手帕擦去!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达叔 豆芽 记得小时候,我的乡村人家喜欢在自家的田间地头种上几行绿豆,小小的绿豆也不占用农田,也不用施什么农肥,虽然产量不是很高,但是不花什么成本。我小时候就喜欢坐在绿豆堆上搅和绿豆来听绿豆的清脆的声响,双手捧起一捧绿豆,然后再让绿豆从两手之间漏下,落在绿豆堆上,听着沙沙的清脆响声,心情十分的愉悦,那时候就这样的游戏也能玩上半天,记得小时候我们玩什么都很开心,那时候也没有什么好玩的东西,玩具大部分是自己做,不像现在玩的东西多了却玩不出兴致,夏天的绿豆可以熬成绿豆汤,避暑降温效果挺好,但那个时候我的乡村人家也很少用绿豆熬粥喝的,大多是因为舍不得,那时我的乡村人家都有几个土缸,很粗但不高的那种土缸,缸底有一个圆孔,村里会在缸里铺一层类似于蒸馒头用的那种蒸馏一样的东西,然后再撒下绿豆,用来生豆芽卖钱,每天我的母亲都会安时的朝缸里浇水,然后浇过的水从缸底的孔里漏出来,这样也就几天的时间,豆芽就长出来了,一根根白白嫩嫩的茎上顶着两瓣肉肉的青黄色叶芽,整整齐齐的长出头来,十分的美丽,也十分可爱,整个土缸都长的满满的生机勃勃,长到一定的时候,我家就会拔出豆芽,剪去根须,父亲就会把绿豆芽绑在自行车上拉到我们这的集市里去卖,有时一缸豆芽也会卖几块钱,如果有那些剩下来的差的,我的母亲就会炒给我们吃,我小的时候很喜欢吃绿豆芽,嚼起来也会发出脆脆的声音,很好吃,那时候我的乡村家家都会生绿豆芽,那时的绿豆芽也并不好卖,有时听父亲说我们这整个集市上全是卖豆芽的,所以有时豆芽只好卖几分钱一斤,有时还卖不掉,但拔出得绿豆芽有一个不好的地方就是留不住,隔天就会烂掉,所以,拉到集市的绿豆芽不管多少钱都必须要卖掉,所以当时我的乡村也烂了不少绿豆芽,豆芽的产量本来又不高,所以生豆芽也不怎么合算,有时还不如直接卖绿豆了,但是那时的其他集市的豆芽就很贵,听说都卖几毛一斤,但是没有人敢去,在当时如果去了,会有人抓的,有个罪名叫投机倒把,听说逮到了罪还不小,我父亲也说过,当时如果胆大点的,把我们集市的绿豆芽贩卖到别的地方,我家不用生绿豆芽了,光贩卖绿豆芽就能赚不少钱,但是当时没人敢这么做,我父亲当时也就是把我自家的绿豆芽偷偷拉到别的地方卖过几次,也没有贩卖过绿豆芽。所以那时候我家生绿豆芽还没怎么亏钱。 那时生绿豆芽在我的乡村似乎形成一种风气,虽然行情不好,但是我的乡村的人家却不知道做别的生计,还是习惯性的生绿豆芽,那时如果有人问你,你爸去哪了?我们这些小孩都会异口同声的说,我爸卖豆芽去了,甚至我们村有户人家,他家生了个女儿,给取个小名,就叫豆芽,她家姓陆,记得跟我一般大,他家的意思是希望他家的绿豆芽能像他家的女儿一样漂漂亮亮的,茁壮成长,卖个好价钱,但是豆芽长是能长好,大多是行情不好。 跟我一般大的豆芽,长得非常的好看,那时的她可能是年龄还小的原因,一头稀稀黄黄的头发,个头也很弱小,黑里透红的小脸经常一脸的泥灰,两颗清澈的眼睛晶莹剃透,虽没有好看的花衣裳,但在我眼里那种农村人特有的美丽气息是没有哪个女孩能比的,小时候我们经常一块玩,一起给家里割猪草,一起去河里捉小鱼,我跟三婶的大儿子下河,豆芽跟小芳两人在岸边等着,我们捉到鱼扔在岸上,豆芽与小芳用小枝条把鱼窜成一串,那时我们的童年生活十分的愉快,上树,下河,在软软的田野上奔跑翻跟头,就像两对小情侣一样,若不是三婶的大儿子出了那样的事,他跟小芳也许真能成了,后来我们到了上学的年纪,都去上学了,而豆芽因为她爸爸体弱多病家里比较贫穷,没能够上学,看着我们背上小书包时豆芽羡慕的突突的哭,心疼的我们都不想上学了留下来陪豆芽,但我们又怕家里揍,所以都同情的看着豆芽然后上学去了,豆芽没事的时候也会跑到学校找我们玩,我们上课了,豆芽就一个人孤零零坐在外面的屋檐下等我们,下课了,我们就会到郑老头的货摊上买东西给豆芽吃,豆芽来找我们有时也会顺路偷人家地里的黄瓜,西红柿,带到学校给我们吃,只是那时豆芽来学校找我们玩的机会也不多,因为他要带弟弟,要做饭给家里人吃,后来我们长大一点,知道男女有别了,豆芽就更少来学校找我们玩了。我跟豆芽两小无猜,青梅竹马的日子也渐渐变的若即若离了,但我们也有种羞于表达的好感,痛苦的是我跟豆芽青梅竹马的感情最终没能圆满,豆芽的父亲病重时,由于没钱看病,正好村长家托人给他家的胖儿子说媒,豆芽家就答应了这门亲事,过财礼的钱好给豆芽他爸看病,村长家的胖儿子,一米六的个子,160斤,平均1厘米1斤,走起路来就像一堆移动的死猪肉,豆芽心里一万个不愿意,我也不愿意,订亲的时侯,豆芽又是突突的哭,我跟三婶的大儿子托小芳去看她,去安慰她,回来时却连小芳的眼都哭肿了,为这事,我跟三婶的大儿子没少砸村长家的玻璃,只是豆芽的爸爸也没能治好病,看着豆芽的弟弟眼含牵挂的离开了人世,豆芽也无奈的嫁给了村长的胖儿子,可豆芽跟村长的胖儿子就过了一年,就走了,出去打工了,以后也就有了豆芽在外面生活的传奇色彩。 豆芽外出一年回来第一件事就是跟村长的胖儿子离了婚,然后了无牵挂的外出打拼去了,那几年豆芽南下广东,北到首都,在繁华大都市里见足了世面,做过不少行当,听说在外也谈过恋爱,交个几个男朋友,一个女人,没文化,没关系,苦点钱供弟弟上学,足实不易,看着大都市里富人的生活模样,豆芽却不知自己有没有机会成为那样的人,不过豆芽的生活却也在翻天覆地的变化着,每年都风风光光的回来,看到我们也很热情,给我家孩子的压岁钱也很大方,后来听说豆芽结婚了,对象是一个70多岁的有钱老头,非常有钱,对豆芽也很疼爱,不过这次婚姻豆芽却没有突突的哭,但豆芽心里肯定不会很开心,不过豆芽相比来说要比翁小姐幸运,豆芽结婚不到一年老头就去世了,豆芽继承了老头的遗产终于过上了大都市里富人的生活。不过豆芽却带着老头的遗产回来了家乡,在附近的镇买了个房子一个人过着生活,每天开着车从镇上来村里照顾她妈妈,没事时就和村里的妇女打麻将,晚上开车回镇上,过着有房有车有存款的舒坦日子,可豆芽的弟弟却不愿亲近她,他觉得他的姐姐豆芽水性杨花不自爱,供他上学的钱肮脏,总是气豆芽,豆芽有时也会被她的弟弟气的抹眼泪,但却没办法,就这么一个弟弟,豆芽却还是一如既往的疼他。有时我们也会跟豆芽说笑,豆芽,大城市里的好日子不过,怎么跑这穷乡僻壤的小镇来生活了,是不是东莞查的紧了,豆芽现在却也不生气,笑着说着,你想哪去了,我们都多大人啦,早就残花败柳了,哪还能苦得动那钱。那可不一定有的人就喜欢豆芽你这样风韵犹在的半老徐娘呀!哪个会喜欢哟!我就喜欢,豆芽又开玩笑的说,行呀,问问嫂子看她有没有意见,没意见,这边我就揣50万去你家过去。吓得我都不敢吱声了,哼哼哈哈的不知说什么是好,依旧犟嘴的说,行,回去问一下,没问题的话给你建一个坐北朝南的偏房。回去就怕某些人吓得尿裤裆。背地村里人也会议论豆芽,由其是村里的妇女,回家都管着自己的老公,不让跟豆芽多说话,好像害怕自家男人会被豆芽勾搭跑了,于是豆芽回村里村里妇女都不许自家男人跟豆芽打招呼,对豆芽也不怎么热情,豆芽也假装看不出来,依旧热情的跟村里人打招呼,现在豆芽除了会被她的弟弟气哭,道也不会在意村里人的眼光,所以豆芽看上去生活却也过得很舒坦,心情不好时豆芽都会出去旅行散心,豆芽喜欢一个人到人少的内陆大山去,那里的风景好,空气好,呼吸大山的灵气,升华自己的灵魂,洗洗身上的尘埃,所以豆芽几乎游遍了国家的名山大川,可怜豆芽是在旅行的时候出了车祸死的,豆芽开的小车跟人家的小车撞到了一起,豆芽又没系安全带,整个人从车窗飞出去,摔死了,鉴定豆芽是全责,因为豆芽开车时吃了大量的镇定剂,属于药后驾驶,可我们村里人没听过,村里人只知道酒后驾驶,吃药开车也违法,让村里人不能理解,也想不通豆芽好好的吃哪门子药,后来才知道豆芽有很严重的抑郁症,一直在吃药,豆芽的死村里人并没有显的很难过,村里的妇女仿佛还松了一口气,也放心自家男人了,只有豆芽的妈妈为豆芽哭了几会,豆芽的财产也像她的老头一样变成了遗产给她妈妈继承了,看着肮脏的钱从豆芽妈妈身上过一下,变的干净点了,又转到了豆芽弟弟的手中,豆芽的弟弟卖了豆芽在镇上的房子,手里拿着姐姐的钱又去了繁华的大城市里生活去了,听说日子过得也还算可以,也结婚生子了,这样豆芽九泉之下也可以瞑目了,只是我们村的人实在想不明白,豆芽这么有钱,怎么会得抑郁症,这让我们这些贫下中农怎么活哟,其实真正抑郁的应该是我们吧,穷的日子都快过不下去了,却还穷开心的死皮赖脸的活着。豆芽的死,我心里其实是很难过伤心的,因为我跟豆芽小时候还是有感情的,豆芽跟我开玩笑说的要带50万跟我过时,我当时心里还是有一点悸动的,只是后来才知道豆芽是不光跟我一个人开过这样的玩笑,有时候我也会独自想着,如果当时豆芽跟我一起生活了,会怎样呢?虽然跟我过日子会很贫穷平淡,但至少我身材又好,人又帅,而且跟豆芽又有很好的感情,豆芽活的应该会很开心。所以豆芽死后,我也时常会梦见豆芽,梦里的豆芽围着一块三角头巾,穿着破旧的蓝色棉袄棉裤,我喊一声,豆芽,豆芽用清脆的声音应着,唉!转过身依旧是黑里透红的脸一脸的泥灰,一双清纯的大眼睛,那种农村人特有的美丽由我的梦里深深的印在了我的心里,豆芽是我年轻时的一段遗憾,我喜欢豆芽。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达叔 小三 小三 记得小时候我的乡村与我一般大的孩子很多的,因为那时我的乡村每家户都有兄弟姐妹好多人,家里成天吵吵闹闹乱烘烘的,人多为了方便叫,也都是小大小二的叫得很随便。起的名子也不想现在这样的重视,那时我的乡村确真也有人家给起名叫狗子的,兄弟四个人,从大到小就叫大狗二狗三狗四狗,叫得习惯,也就不感觉好笑,足实名子也不过只是一个称呼而以,小三也是一样,就是按顺序叫的,只是小三在顺序上有点特殊,他跟他的姐姐往下顺的,小三上面还有个人,但却不知是姐姐还是哥哥,夭折了,所以小三降生的时候,他的家人就怀念他上面的那个小孩,于是就从他上面的孩子往下序叫小三了,实际上小三家也就是姐弟两人,小三的家在我的乡村本就属于人丁单薄的小门小户,小三身体矮小,加上他家兄弟姐妹又少,所以小三在我的乡村就常受到别人的欺负,记忆里小三是被人欺负着长大的,小三弱小的童年生活可能也就不像别人那么的开心,在别人嘲讽的眼神中得不到别人的尊重,甚至是别人的出气筒,小三那时的寡言少语多少跟童年的生活有点关系,所以小三跟我们同龄人都有点隔阂,跟我们也不怎么相处,更不跟我们一块玩耍,所以小三是没有朋友,我的乡村小孩成群结党的一起满村晃荡的时候,很难有小三的身影,小三大多是跟着姐姐在一起玩,跟姐姐一起在自家的大场上跳方格,跳皮绳,小三的姐姐也是不怎么跟村里同龄的女孩相处,我们路过小三家门口的时候,确能够听见小三跟姐姐那清脆的欢笑声,我们也不理解她姐弟俩玩什么能够玩的那样的开心? 小三的父亲常年的在外谋生活,不怎么在家,小三姐弟俩跟着她妈妈一起生活,小三的妈妈又是喜欢打麻将,不怎么管他们姐弟俩,所以小三小时候跟姐姐的生活虽有点清苦倒也是自由,成绩不好也不用挨揍,每天姐姐起来做饭,姐弟俩吃了饭背上小书包上学,成绩确也不怎么样,放假星期的时候姐弟俩就在自己家的大场上玩耍,这样的日子似乎比我们过的还要恰意,所以我们村里的小孩就会在她们玩耍的时候去搞破坏,欺负他们,小三姐姐画好的方格,我们也会抢下来玩,小三是不敢吱声的,他都会躲在姐姐的后面,她姐姐生气了会拿眼瞪我们,气急了小三的姐姐就会用脚把画好的方格涂抹掉,让大家都没法玩,我们就会趁机拽小三姐姐的小辫子,小三姐姐就会打我们,我们就四散跑开,她也追不着,小三的姐姐虽老实,但发起脾气来也蛮厉害的,小三的姐姐曾经也拿着石头把狗子兄弟四人追的满村子跑,不过那时候我们看到小三姐姐生气的样子,都会觉得很开心,但又怕她脾气发的狠我们招架不住,所以也不敢太过分的欺负她们。后来小三的爸爸妈妈由于常年不在一起生活,感情也就不怎么深,不知什么原因的离婚了,小三就被他爸爸接走了,小三的姐姐就留下来跟了她的妈妈,于是小三家的大场上就失去了欢笑声,小三的姐姐有时也会独自一人跳跳方格,累了就坐到边上的小草垛上独自休息,只是小三姐姐的脸上没有了开心的笑容,我们去搞破坏时也不撵我们了,而没有小三姐姐的驱赶,我们玩的确就没了什么兴致,仿佛我们前去搞破坏的目点就是为了让小三姐姐追着我们打才是开心的,但小三的生活我们却无从得知,不过肯定是过的也不如意,因为没有多久的光影小三确又回来,小三不习惯他爸爸家的生活,愈发的想家,想姐姐,所以小三一天从他爸爸家跑了出来,凭记忆往家的方向回来,把他的爸爸吓坏了,小三的妈妈知道消息也哭的厉害,发动全村里的人帮忙寻找,在离家还有四十多里远的地方才找到了小三,那时的小三可能只有九岁,为此,小三的妈妈大吵一翻,把小三的爸爸骂的狗血淋头,后来小三的妈妈留下了小三在自己的身边,小三的爸爸则是按时给汇来生活费用,这样小三姐弟俩又能在一起生活了,日子似乎并没有什么改变,反正小三的爸爸没离婚也没怎么回来过,小三的妈妈喜欢打麻将,这样的生活让小三小时候的身上就显得特别的脏,脖子上还有一道道的灰线,他妈妈也不怎么帮他洗,后来姐姐大了点后,小三才渐渐变得干净点,所以小三跟姐姐比他爸妈的感情要深,小三的姐姐也很护着小三,我们也只好趁小三不跟姐姐在一起时欺负他,有他姐姐在旁边,我们是不敢的,我们怕打不过小三的姐姐,后来小三的年纪渐渐张大,也就不像小时候那么好欺负了,因为后来的小三懂得还手了。随着年纪的增长,小三的个也渐渐的长大,小三姐姐就显得娇小起来,所以就轮到小三护着姐姐了,记得小三跟姐姐上初中时,班里有几个小流氓欺负小三的姐姐,小三知道了,拿起教室后墙边的埽揍一个打几个,打得那几个小流氓四散逃跑,那一仗小三是一战成名,也在学校树立了威望,从此没人敢欺负小三姐弟俩了,相反有的同学还围绕着小三身边转,很快小三成了他们的小大哥了,每次校外打架都请小三出马,那时的小三也是很义气的,渐渐的也有点名气,很多人都不敢叫小三了,所以小三在我们那里就升级成了三哥了。小三初中已后就没有上学,跟他姐姐一起去了他爸爸的城市打工,长大后的小三也就不那么的念家了,很快小三就与城市里的社会人员混到了一起,整天喝酒,打架吹牛逼,没了钱就朝他爸要,要不到就跟姐姐要,姐姐开始确也好哄骗,后来就渐渐地不相信小三了,就开始管起了小三,确也管不住,小三在城里就这样子混着,让小三姐姐很是担心受怕,不过小三也跟社会上的人干过点事情,做过工程,搞过开发,小三承接的活大多都有打打杀杀的争斗,记得小三还跟人开过休闲会所,里面也常有打架斗殴的事情,小三身上就有了好多伤疤,小三的姐姐看了都心疼会掉眼泪,只是没想到的是小三确也混着好了起来,事情是越做越大,与人一起开了公司,从一个无名的混混成了一位黑白通吃的大老板了,身份 钱都有了,也不用亲自的出手去打打杀杀了,手下有一帮子替他干事的人,小三的妈妈在我们村里打的麻将都不一样了,那手指上金光闪闪。我们村里的人出去遇到点事情都会把小三扛出来,用来震慑对手,小三也是我们村里人吹牛的本钱,到那都不由提到,我跟小三是一个村的,从小玩到大的。小三也给村里做过不少事情,村里的水渠,路,学校都有小三出过资修善,村里为了感谢小三,还给小三在学校门口修了个像。 可惜后来小三的后台倒掉了,小三也被拔出萝卜带出泥,受到了牵连,被定性为所在城市里的黑社会毒瘤给剃除了,成了有些人打黑反黑行动中加奖提拔的一块垫脚石,开的会所涉黄,涉du,开的公司行贿受贿,也有不正当竞争的违法行为,所有的收入也就成了非法所得给没收了,还被判刑了,判了十几年,小三一下子从大老板变成了阶下囚,成了村里人闲暇谈论的一则新闻轶事,很多人都认为小三有今天是必然的,做那么多违法犯法的事被抓是迟早的事,但是如果小三不做违法的事也不可能成功,很可能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了,所以小三是靠违法起家,又因违法失败,典型的成也违法败也违法,丁村长认为小三是当下社会典型的洗白转型失败的风云人物,小三的错误是因为他太有钱,没有泡沫,小三虽然是个黑社会起家,但是小三开的公司,开的会所确实是赚钱,所以小三不缺钱,也不从银行贷款,相反还在银行存着很多钱,这样国家想制裁你还不很容易,当地政府也没有什么损失,如果小三把自己的公司做成负资产,通过关系欠他个银行十亿八亿的,然后再在城市搞他几座空头项目,让自己公司遍地开花,却又负债累累,那样公司外表繁荣,内里亏空,小三可能就是现在的王建林了,政府不敢抓,法院不敢判,政府抓你那他就要收拾你遗留的这些烂摊子,政府形象是必受损,为了政府形象他也的保你。而有钱后的小三也只把自己的公司经营变得合法化了,做什么事情也都尽量通过法律的途径办理,行贿受贿那是没办法的事,关系网要呵护的。但认为洗白成功,转型圆满的小三却经不起后台靠山轻轻一倒,成了一只养肥而被宰了的猪。 小三垮台之后,小三的姐姐就回来了村里,过着家门不出的日子,小三的妈妈也收敛很多,不像以前那么嘚瑟了,母女俩过着平静的生活。村里学校小三的像也显得尴尬起来,成了一个的笑话,被村里面悄无声的拆除了。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达叔 乡村的老水牛 记得我的乡村有一头老水牛,在我很小的时候它就已经很老了,虽不那么的瘦骨嶙峋,但也早以算不上强壮,因为上了年纪的原因吧,显得有点老态龙钟,幽幽的有点慢吞吞的样子,走路来总是很悠闲,记得我乡村的这头老牛很老实,几乎没有发过牛脾气,小的时候,我乡村的孩子都骑过这头老牛,当时我的乡村还没有种田的机械,那时三叔也还没买手扶车,所以这头老牛就是我乡村唯一的农耕用具,犁田,拉粮,田里的活基本样样都离不开这头老水牛,村里也专门给老牛盖了个牛房,还专门找个人天天的放养,那时有力气的强劳动力都会在地里做活赚工分,记得放牛的活是村里一个上了年纪的驼背老头,姓张,那时我们都叫他怪老头,因为怪老头后背上凸起了高高的一个驼峰,看着跟正常人不一样,怪老头一辈子光棍人一个,重活也不能做,所以村里给他安排放牛的工,他做的道也挺歇意,每天牛不耕地时,怪老头就牵着老牛在田间地头的放着,让老牛悠闲地吃草,自己就躺在田头的青草上睡觉,有时怪老头也会骑在牛背上,打盹,任老牛慢悠悠的在村外的田野上自由晃悠,老牛也仿佛通人性,慢悠悠的吃草,慢悠悠挪动步伐,好像生怕惊动自己背上的怪老头,打扰他的美梦,没事的时候,我们这些小孩也会跟着怪老头一起放牛,尾着老牛屁股后到野外玩耍,有时怪老头也会抱着我们放在牛背上,让我们骑牛玩,老牛也很听话,驮着我们在草地上慢慢的走,我们就不会害怕从牛背上掉下来,我们也会帮老牛驱赶牛蜢,让老牛不被牛蜢叮咬。 冬天的时候我村里的人都喜欢到牛房里烤火取暖,烧着牛粪整个牛房里暖烘烘的弥漫着牛粪燃烧的气味,确也挺好闻的,老牛在一旁的结草堆边睡觉,村里人就围在一起聊天烤火,那时我乡村人大多的冬天都是这样度过的,怪老头自己也没有家,村里就也让他住在牛房里,与老牛住在一起,条件虽清苦简陋,但也算有瓦遮头,所以怪老头就过着他那牲口般的晚年生活,他自己道也满意,因为那时的人穷的确也跟牲口一样,没有谁家能有好的生活,能活着就已经不错的了。那时我的乡村能吃的东西少的很,种出来的粮食好的都奉献给了国家,村里的粮食跟本就不够村里人吃的,所以那时我的乡村人,应该是所有的农村都是一样的,穷的挨冷受饿,村里人家都没有什么吃的,村里有的小孩都成几天不回家,家人也没那力气去找,找回来家里也没有吃的,倒不如放在野地里散养,那时的小孩就在野外玩耍,饿了就摘野外生豌豆吃,把舌头吃的都成了绿色,所以现在我们都在庆幸,能活下来真不容易,村里种的花生,白天种下去,晚上就被人刨出来吃了,所以我的村里人种花生等能吃的种子都要拌上牛尿,就这样也还有人偷吃,听说别的村人种花生等种子上都拌上了呋喃丹,因此还药死过人的。后来土地改革,包产到户,村里人的日子才有点改善,土地分包时,村里的那些农耕用具也都分发给了村民,村里的三屠子就想要村里的老牛,因为那头老牛在他眼里杀了可能会卖不少钱,分田到户后,各家都为自家添置了不少农具,三叔也还卖了手扶车,于是老牛的作用就越来越小,老牛也像是通人性一样,知道三屠子要杀自己,那牛眼里泪花闪闪,喂草料都不吃了,不停流泪,怪老头可不愿意老牛被三屠子领去,他跟老牛相依为命那么多年,也是很有感情的,怪老头说的老牛一辈子辛苦为人耕地,拉货,老来要是宰杀它,虽是个牲口,也不能这样,这样是没人性,没良心的,会遭天谴,它如果是养殖场的肉牛,那还另当别论,所以怪老头也要跟三屠子争着领老牛,想让让老牛与自己安度晚年,气的三屠子对怪老头要打要骂,若不是村里人拦三屠子真能上去煽怪老头两下,最后村里人让三屠子于怪老头抽签决定,最后老牛被怪老头抽了回来,就这怪老头还是抱怨村里人,没人性,就应该直接把老牛给他,还要搞个抽签,人抽的是签,赌的确是老牛的命,这样辛辛苦苦为人耕田一辈子的老牛,竟然得不到人们的怜悯和同情,也许还有人希望老牛能被三屠子领走,这样他们说不定还能吃到便宜的牛肉呢!但是老牛是幸运的,此后我们每天都会看到怪老头骑着老牛在野外放,老牛悠闲地吃草,怪老头也悠闲地打盹,日子过着单调也自由自在,就这样怪老头于老牛相依为命的过着他们愉快的晚年光阴。我现在脑海里还有着怪老头在野外的田间地头放牛的映像,他也是我的乡村田原上的一处风景,显得纯朴又有浓浓的乡情风?这样的日子一直到怪老头去世,怪老头死后,因为他没有亲人,所以他生前所有的东西都收归了村里,包括他的老牛,没有了怪老头的庇护,我乡村的老水牛终于还是被三屠子收购了去,没能逃过被宰杀的命运,我乡村的老牛一辈子给人们贡献着劳力,没有怨声载道,在失去劳力的时候,它就只有这一身没有多少肉的身体了,供应村里人的一顿口福,但是却没有人能够记得老牛的生前种种,仿佛一切都是应该的,牛吗,本来就是强壮时耕田,瘦弱时杀肉,所以一切就是应该的。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达叔 乡村的老水牛 记得我的乡村有一头老水牛,在我很小的时候它就已经很老了,虽不那么的瘦骨嶙峋,但也早以算不上强壮,因为上了年纪的原因吧,显得有点老态龙钟,幽幽的有点慢吞吞的样子,走路来总是很悠闲,记得我乡村的这头老牛很老实,几乎没有发过牛脾气,小的时候,我乡村的孩子都骑过这头老牛,当时我的乡村还没有种田的机械,那时三叔也还没买手扶车,所以这头老牛就是我乡村唯一的农耕用具,犁田,拉粮,田里的活基本样样都离不开这头老水牛,村里也专门给老牛盖了个牛房,还专门找个人天天的放养,那时有力气的强劳动力都会在地里做活赚工分,记得放牛的活是村里一个上了年纪的驼背老头,姓张,那时我们都叫他怪老头,因为怪老头后背上凸起了高高的一个驼峰,看着跟正常人不一样,怪老头一辈子光棍人一个,重活也不能做,所以村里给他安排放牛的工,他做的道也挺歇意,每天牛不耕地时,怪老头就牵着老牛在田间地头的放着,让老牛悠闲地吃草,自己就躺在田头的青草上睡觉,有时怪老头也会骑在牛背上,打盹,任老牛慢悠悠的在村外的田野上自由晃悠,老牛也仿佛通人性,慢悠悠的吃草,慢悠悠挪动步伐,好像生怕惊动自己背上的怪老头,打扰他的美梦,没事的时候,我们这些小孩也会跟着怪老头一起放牛,尾着老牛屁股后到野外玩耍,有时怪老头也会抱着我们放在牛背上,让我们骑牛玩,老牛也很听话,驮着我们在草地上慢慢的走,我们就不会害怕从牛背上掉下来,我们也会帮老牛驱赶牛蜢,让老牛不被蜢虫叮咬。 冬天的时候我村里的人都喜欢到牛房里烤火取暖,烧着牛粪整个牛房里暖烘烘的弥漫着牛粪燃烧的气味,确也挺好闻的,老牛在一旁的结草堆边睡觉,村里人就围在一起聊天烤火,那时我乡村人大多的冬天都是这样度过的,怪老头自己也没有家,村里也就让他住在牛房里,与老牛住在一起,冬天怪老头早早的把火引燃,好让村里人晚上来烤火,怪老头牛房的生活条件虽清苦简陋,但也算有瓦遮头,所以怪老头那牲口一样的晚年生活,他自己道也满意,因为那时的人穷的确也跟牲口没什么区别,没有谁家能有好的生活,能活着就已经不错的了。那时我的乡村能吃的东西少的很,种出来的粮食好的都奉献给了国家,村里的粮食跟本就不够村里人吃的,所以那时我的乡村人,不过那时应该是所有的农村都是一样的,穷的挨冷受饿,村里人家都穷的揭不开锅,村里有的小孩都成几天不回家,家人也没那力气去找,找回来家里也没有吃的,倒不如放在野地里散养,那时的小孩就在野外玩耍,饿了就摘野外生豌豆吃,把舌头吃的都成了绿色,那时我们这些小孩,在野外烧过鱼,春天烧过蚂蚱,夏天吃过知了,现在我们还知道,野地里的野菜那些能吃,那些不能吃,那些好吃,那些不好吃,现在我们也很庆幸,能活下来真不容易。村里种的花生,白天种下去,晚上就被人刨出来吃了,所以我的村里人种花生等能吃的种子都要拌上牛尿,就这样也还有人偷吃,听说别的村人种花生等种子上都拌上了呋喃丹,因此还药死过人的。后来土地改革,包产到户,村里人的日子才有点改善,土地分包时,村里的那些农耕用具也都分发给了村民,村里的三屠子就想要村里的老牛,因为那头老牛在他眼里杀了可能会卖不少钱,分田到户后,各家都为自家添置了不少农具,三叔也还买了手扶车,于是老牛的作用就越来越小,老牛也像是通人性一样,知道三屠子要杀自己,那牛眼里泪花闪闪,喂草料都不吃了,不停流泪,怪老头可不愿意老牛被三屠子领去,他跟老牛相依为命那么多年,也是很有感情的,怪老头说的老牛一辈子辛苦为人耕地,拉货,老来要是宰杀它,虽是个牲口,也不能这样,这样是没人性,没良心的,会遭天谴,它如果是养殖场的肉牛,那还另当别论,所以怪老头也要跟三屠子争着领老牛,想让让老牛与自己安度晚年,气的三屠子对怪老头要打要骂,若不是村里人拦三屠子真能上去煽怪老头两下,最后村里人让三屠子于怪老头抽签决定,最后老牛被怪老头抽了回来,就这怪老头还是抱怨村里人,没人性,就应该直接把老牛给他,还要搞个抽签,人抽的是签,赌的确是老牛的命,但是没办法,村里人不愿得罪人,只能用这看似公平的方法去做,这样两边都说不出村里的不是来,而且也符合村里的原则。政府讲原则,老百姓讲良心,怪老头到那都把良心放在第一位,我们小时候他就不止一次跟我们说过,做人做事要凭良心,亏心话不要说,缺德事不能做。老牛辛辛苦苦为人耕田一辈子,老了竟然得不到人们的怜悯和同情,也许还有人希望老牛能被三屠子领走,这样他们说不定还能吃到便宜的牛肉呢!这些人做事真实是没良心的,好在老牛是幸运的,此后我们每天都会看到怪老头骑着老牛在野外放,老牛悠闲地吃草,怪老头也悠闲地打盹,日子过着单调也自由自在,就这样怪老头于老牛相依为命的过着他们愉快的晚年光阴。我现在脑海里还有着怪老头在野外的田间地头放牛的映像,他也是我的乡村田原上的一处风景,显得纯朴又有浓浓的乡情风?这样的日子一直到怪老头去世,怪老头死后,因为他没有亲人,所以他生前所有的东西都收归了村里,包括他的老牛,没有了怪老头的庇护,我乡村的老水牛终于还是被三屠子收购了去,没能逃过被宰杀的命运,我乡村的老牛一辈子给人们贡献着劳力,没有怨声载道,在失去劳力的时候,它就只有这一身没有多少肉的身体了,供应村里人的一顿口福,但是却没有人能够记得老牛的生前种种,仿佛一切都是应该的,牛吗,本来就是强壮时耕田,瘦弱时杀肉,所以一切就是应该的。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达叔 表姑麦田 表姑麦田 每当我看到我乡村的麦田地,我就会回忆起我的小时候,回忆那时绿油油的一片片麦田,回忆我儿时欢乐的时光,回忆起一个已经消失了的叫麦田的女子,领着我们这些穿着破烂,脚步蹒跚的小孩,在这一片麦田地上玩耍。 记得那时,麦田比我们这些孩童大六七岁,论辈份比我们也长一辈,随乡亲的关系我们都叫她麦田表姑,那时我们的父辈与麦田的父母都在田地里干活赚工分,麦田又比我们大,家穷也没有上学,所以我们父母没空照应我们时,会让麦田带看我们,这样麦田就会领我们一大帮的孩子在野外田地里玩耍,捉蝴蝶,逮蚂蚱,捏小蜜蜂吃蜜蜂脚上那一小块黄色的小东西,甜甜的好吃,可是太少的,添在舌尖上都不够味,那时的我们也折柳枝,戴柳帽,在软软的麦田上翻跟头,看着满野的油菜花开,金黄一片,那时嫩的油菜花的茎也是很好吃的,那样的映像,那样的时光,那时的记忆,那种无忧的生活,还有麦田表姑领着我们时那开心的笑容,真是难以忘怀,现在实也找不到那时的风景了,就算有那样的风景也找不回那时的感觉了,就算有那时的感觉也找不回麦田表姑那时的笑容了。 其实那时的麦田表姑算起来也还是一个不大的女孩子,所以麦田表姑经常会带我们去野外去採野花,黄黄绿绿红红的,各种颜色都有,有时麦田表姑的头上会戴上好几种颜色的花,但是只有小女孩会愿意跟着麦田表姑採野花,我们这些男孩子倒不是怎么喜欢採花,我们大多都会爬树折柳枝编柳帽戴,这样一群头戴野花女孩,和我们这些头戴柳帽的男孩,跟着戴上最美丽的野花的麦田表姑后面,那样子,麦田表姑就像是我们的女皇一样,领着我们在野外的田地上奔跑游戏,有时候因为採到一朵心仪已久的小野花,或者逮到一只好看的花蝴蝶,麦田表姑就会开心的流露美丽的笑容,红红的小脸会有种娇羞的样子,真是让人迷醉,只是那时的我们太小,不懂世事,现在都很后悔,当时为什么没上去在麦田表姑的小脸上去亲一口,要是当时有着现在的思维,就冲着麦田表姑这醉人的笑脸,我们可能都得犯罪坐牢去了。 记得麦田家屋后长着几棵山楂树,开着洁白的山楂花, 秋天里就结满红红的山楂,长熟了的山楂麦田家都会把他摘下来,储存好,过年时麦田的母亲就会自己熬出麦芽糖稀,麦田就跟她母亲一起穿糖葫芦,让她爸扛出去买,这样的生活本来过的也挺好的,记得后来一有一首叫冰糖葫芦的歌,我每每听起的是后就会怀念起麦田家,这个在我的乡村已经消失的家庭,那时的麦田家就像歌里唱的一样团团圆圆,逢年过节是麦田爸爸都会扛着一根大草棒子在集市上来回游走,大声哟呵,贫穷的日子过的圆满又冾意。麦田家有一个在国民党里当官的叔叔,只是后来国共战争时被共这边打死了,再后来麦田家在那一段动荡的时间就被打成了反动派,麦田的爸妈天天被游街,殴打,家里能砸的都砸了,麦田家里储存的圆溜溜的山楂,散了满屋,也都被踩坏了。现在我回忆起那时的景象都会心伤,后来那首圆满又透出点伤感的叫做冰糖葫芦的歌,足实是麦田家的写照,只是麦田家没有能够团圆,麦田的爸妈后来被上面人打死了,麦田也成了小反动派,村里人都不敢收留的,与是麦田表姑就成了村里的野孩子,在村里游荡,记得那时的村干事还不是村里人,是上面下放来的城里人,长的白白净净,戴眼镜斯文,有四十多岁的,老婆孩子都在城里,好在这个干事对麦田表姑这个小反动派睁眼闭眼,所以表姑才能侥幸存活下来。那时感觉这个干事挺好的,没事只有他敢给麦田表姑点吃的。没有他说不定麦田可能那时也死了。 后来动荡时期过去,麦田表姑孤身一人流浪出我的乡村,去了外面,在后来也没什么太多消息,听说在外的大城里打工生活,中间也回来过我的乡村,那时的我心里也是有怪罪麦田表姑的,因为就是他把豆芽带出去打工的,豆芽要是不出去打工说不定也不会出事死了,豆芽要活着多好,说着我都想豆芽了,哎!不提豆芽了,伤心! 后来没什么消息的麦田表姑却在外面搞出了一个很大的新闻,这个新闻除了电视没播,在我们村的小道消息传的飞快,人人皆知,却不敢伸张的新闻,麦田表姑在他所打工的城里发现了以前在我们村里任职那个干事了,这个干事不知是祖坟冒了什么青烟,在麦田表姑打工的城里任很高的领导,虽然退休了,但也是大领导退休,所以依然白白净净戴眼镜斯文,只是老了很多,不知是麦田表姑恩将仇报,还是冤家路窄,麦田表姑竟拿剪刀把这个干事下面的老的萎缩的已经没什么功能的那玩意剪掉了,这时村里人才知道,那时麦田表姑这个小反动派能够活下来,虽然这个干事出力帮忙了,但麦田表姑也是有付出的,她每隔几天都会躺到干事的小床上干会事,那时的麦田表姑也就十四五岁的年纪,压根不懂她在干事的床上躺一下会丟掉什么东西,所以那时的恩仇只有这时年纪的麦田表姑才能够分辨,无奈这个干事家里实在是太有权势,干事的子孙现在都子承父业,都在政场上有着不小的权位,但是这样的事情发生,实在是不知怎么开口说出来,只得私下里安排关系,默默地不能声张的把麦田表姑给处理掉了,也没有通过审判什么的,直接麦田表姑就被暗地里处决了。就这样,我的乡村原来团圆的一家,就消失不见了,但是孩童时光里那记忆犹新的麦田表姑的笑容,实在是忘记不了,还有那时表姑家的冰糖葫芦,现在听到到那首歌曲也能回味到那种酸溜溜的甜味,裹着心里那种伤感的心情,说不出来那是什么样子的感觉?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