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工程师眼中的隋朝》 正文 背景 三国之后,曹操家种了多年的枣树,熟了,让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一杆子全给打了,曹魏变成了西晋。 西晋皇帝司马炎给他的傻儿子司马衷娶了个丑媳妇贾南风,‘丑人多作怪’用在贾南风身上再合适不过了。丑皇后贾南风起了个头,司马家的八个王爷开干,自家人打起来,谁都不手软。西晋的‘八王之乱’让北方五个少数民族捡了便宜,‘五胡乱华’掀起了一场民族大混战,把北方砸了个稀巴烂。 公元439年,鲜卑族领袖拓跋焘统一了“五胡十六国”的北方,好不容易建立起的北魏不够坚挺,又让“六镇起义”给冲了个七零八落。“六镇起义”托出了高欢c宇文泰两颗政治新星,一东一西,各自立了个傀儡皇帝,把北方又分成了东魏c西魏。 东c西魏的关系就跟现在的朝鲜c韩国差不多。东魏认为自己是北魏正宗,西魏是分裂国家的乱臣贼子;西魏说东魏那是不要脸,自己才是承袭正统。彼此视对方为头号敌人,都要干掉对方,一统北方,东魏c西魏几乎年年开战,不开战的时候也不闲着一一一开骂。可惜,东魏高欢c西魏宇文泰直到死,谁也没怎么着谁,他们的儿子们相继废掉傀儡c称帝,史称北齐c北周。 北方乱成一锅粥的时候,江南地区也是一团浆糊。 没人跟他打,自己跟自己打。 西晋末年的“永嘉之乱”之后,史学家拽词说‘衣冠南渡’c是中原文明往南迁移,说白了,就是西晋被人打的受不了,在北方呆不下去,被撵到江南之后变成了东晋。 东晋维持103年,最后在内斗中彻底耗干,紧接着宋c齐c梁c陈四国换的跟走马灯似的,一直跟北方以长江为界对峙。 历史上把这段乱哄哄的时期叫做“南北朝”。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 正文 孟子说:“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 从黄巾起义算起,乱了三百多年了,算算时间,应该到时候了。 我要说的,就从这里开始。 历史的时钟走到公元541年,三国鼎立的华夏大地上发生着一些这样的事: 南朝梁武帝萧衍年初在南郊祭天,还亲自下田种地,体验百姓的艰辛,期盼有个好收成; 西魏权臣宇文泰在‘黄金搭档’苏绰的建议下,发布了六条诏书(治心身c敦教化c尽地利c擢贤良c恤狱讼c均赋役)的行政手册。宇文泰放了狠话:谁不会背六条诏书,就不让谁当官了; 西魏上下都忙着背六条诏书的时候,东魏新的立法《麟趾格》颁布实施了。 在这特殊的一年里,这些已经发生的事必将被另一些正在发生的事影响着。当然还有一些他们不知道的事,就是这些不知道的事却改变着他们身后的历史。 比如农历6月13日杨坚的出生。 登场 一般有皇帝出生,史书里总会有一些比较扯淡的记载。皇帝越牛逼,记载越玄乎。这样的记载看多了,总让我误以为:不这么写点,显得史官很不专业。 开国皇帝登基,身世就得使劲往名人先贤身上靠。实在靠不上,就舔着脸说自己是老天爷的儿子,反正老天爷不能摆手说不是。 宋太祖赵匡胤出生时就说是金光附体,好几天都没消,我读书再少也知道,那就是新生儿的黄疸,还说成金光附体,真好意思; 汉高祖刘邦更是不害臊的说,他妈梦中都能与神龙交合,生下刘邦。不知道这算不算刘邦他妈有外遇,给他爹戴了绿帽子。后来的史官可能也觉得不好意思,再碰到这种情况就用春秋笔法改成了“梦日入怀”。 诸如此类比较扯淡的说法,差不多所有帝王都有。朱温和朱元璋好一点,出生时都是火光冲天,左邻右舍的大老爷们跑去救火。到了一看,不是着火,是女人生孩子,显得有点尴尬。跟这些不顾一切的瞎说比起来,杨坚写的还是比较正常的。 西魏大统七年(541)六月十三日夜,冯翊郡的般若寺里,一院子紫气一直不散,甚是漂亮。时任云州刺史c大都督的普六茹忠将军异常紧张,沙场征战十几年,将军已经不记得上次这么紧张是什么时候了。这种提到嗓子眼的坐立不安,不是要打仗了,而是他在等待着第一个孩子的出生,满眼的倦意却幸福的激动着,这种紧张又带着幸福的感觉仿佛是人世间最美的。 确实,将军要比一般的等在产房外的父亲要更紧张一些,他已经35岁了,这岁数在当时,别人都要当爷爷了,他才有了第一个孩子。倒不是将军有什么不孕不育的毛病,实在是半生戎马生涯,跟夫人吕苦桃聚少离多。随着一声孩子的啼哭,将军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在心里连谢佛祖保佑。下人报喜说是个男孩,将军高兴的有点不知所措。 为了让这个来之不易的儿子能健康的成长,长大后威武坚毅,卓尔不群,将军特意取名为“坚”一一一普六茹坚。“普六茹”是个鲜卑姓,虽然将军有个鲜卑姓,但是却不折不扣的是汉人。普六茹忠,原姓杨,因为过于生猛,屡立战功,被赐姓普六茹。这少数民族的姓写起来比较麻烦,看着也费劲,为了大家都省点劲,咱们还是称呼汉姓一一一一杨坚。 正当全家上下都为杨家后继有人高兴的时候,一位专程从河东赶来尼姑智仙神奇的出现,要看一看这个刚出生的孩子。智仙看过后,对杨忠夫妇说:“这个孩子不是凡人,不能让他住在俗人住的地方”。让杨忠夫妇把这个来历不凡的孩子交个自己抚养,好不容易有了个儿子的杨忠将军不舍得孩子一出生就让尼姑带走,但是笃信佛教的他们又不能不信,最后折中了一下,在家里腾出一套房子,安置成别馆,把杨坚交给尼姑智仙抚养。这点从杨坚的小名就能看出他跟佛教有很深的渊源:那罗延(梵文,金刚大力士的意思)。 以上的记载都还比较靠谱,但是普通人当不了皇帝,照这么写下去,皇帝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所以必须写点不一样的。史官也不容易,写史还得兼职干裁缝,给皇帝打造一套金光闪闪的政治外衣,告诉天下人:皇帝是命里注定的,你们甭惦记!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史官必须写的玄之又玄,通俗一点说就是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根据史书的记载,杨坚的母亲吕苦桃忍不住对孩子的思念,偷偷跑去看儿子,抱起儿子时,只见杨坚头上长角,全身长满鳞片,吓了一跳,松手把孩子掉下地。记得小时候有部《小龙人》电视剧很火,杨坚头上长角,身上长鳞,要是身后再长个尾巴,就能凑出整套的‘小龙人’。 ‘小龙人’还不算完,史书越写越玄乎。杨坚越长越大,这长相是越来越抽象:“下巴像龙,额上有五个肉柱长上头顶,目光四射,手上有“王”字,上长下短,纹路十分清晰”。 每次读到这里,我都会很认真的看看自己的手掌。我手上有个‘川’字,纹路也很清晰,可是到现在也没占过任何一个山头,别说山头,连地头也一点没有。说这些记载扯淡,它们还挺配合。估计这些就是史官抓耳挠腮,揪着头发都想不出来时,照着古书上描述龙的那段抄的。这种胡说八道的无稽之谈,大家看看就好,不必当真。 我这人废话连篇,总是抓不住重点,写这么多,就一句有用: 杨坚从小是跟着尼姑吃斋念佛长大的。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 入学 杨坚小朋友不剃发c不受戒,算是俗家小和尚。小和尚的童年简单,呆萌,但是没什么童趣。一个孩子整天打坐c念经c吃斋,唯一的玩具是个木鱼,能有什么意思?杨坚小和尚一直老老实实地跟着师父,过着燃灯诵佛的清心寡欲的生活。直到13岁,杨坚才离开师父智仙开始上学。不知道杨坚临走时,智仙师父有没有跟杨坚说,“一门之隔,两个世界”,这么有深度的话。反正杨坚和尚生涯结束,开始了学海无涯模式。 如果你很不屑的说:切,13岁?我六岁就正式上学了,这还不算幼儿园。我有必要提醒你一下:你上的小学,杨坚上的是太学。 简单介绍一下西魏的太学: 靠武力执掌天下的宇文泰在得到名臣苏绰之后更加坚信:能在马上打天下,却不能在马上治天下。手下这帮文盲将军,拿砍刀比拿毛笔顺手,杀的人比认得字能多出好几倍。有的混到大将军了,还只会写自己的名字,这让掌权大哥宇文泰很受伤。为了避免对手笑话自己手下这帮人的素质,宇文泰专门开了扫盲夜校,让这帮手下都恶补文化知识。夜校的效果不理想,我估计老师连作业都不敢留。这帮手下要把没文化进行到底,觉得能认自己的名字就行了,还指望写字把敌人写死? 宇文泰意识到:教育,得从娃娃抓起。这帮大老粗手下是没治了,这帮大老粗的孩子,不能再出现不学无术之辈,于是宇文泰就照前代的经验办起了太学。简单来说太学是一所专门培养贵族子弟的官二代学校。这是一所门槛很高的学校,别说普通老百姓,就算是当官的或有钱人,只要级别不够,也没戏,想多交借读费的机会都没有,只能拼爹。这么严苛的拼爹条件,杨坚都能上,说明杨坚他爹够牛。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 府兵制 杨忠到底有多牛?我们再说一下西魏的官职,别嫌啰嗦,早点说清楚,后面看着省劲。 东c西魏都讲究枪杆子里出政权。谁有兵权,谁说了算,所以西魏文武不分家,领兵打仗的将军同时也兼着中央各部的部长。皇帝没兵权,就是个傀儡,说了不算,在西魏说了算的是权臣宇文泰。宇文泰跟他的黄金搭档苏绰商量,在西魏弄了个八柱国制度,差不多就是说西魏由这八根柱子支撑着。八柱国地位极其尊崇,就跟现在的政治局七常委差不多。 八柱国当中,宇文泰是西魏扛把子,总管天下兵马,在西魏说一不二。排行老末的元欣是北魏宗室,皇帝的本家。皇帝都没实权,元欣就是凑个数,所以名义上的八柱国实际上就是六柱国。 西魏军队用的是‘二二制’原则。六柱国就相当于大军区司令员;每个柱国下有两个大将军,一共十二大将军,相当于军分区司令;每个大将军下面有两个开府,一共二十四个开府,相当于师长;每个开府下有两个仪同,一共四十八个仪同,相当于团长;(再往下西魏官职就没有记载了,隋朝时期的记载是大都督c帅都督c都督,分别相当于营c连c排长。)一个仪同领兵约千人,倒推回去,一个开府领兵就是两千,一个大将军领兵四千,一个柱国大将军领兵八千,六柱国合计四万八千人左右。 这种兵制,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府兵制。 府兵制是世兵制的一种,发明专利权归宇文泰,但是发明原因却很让他脸红一一一被逼的。 543年,杨坚两岁时,邙山一战,西魏输的一塌糊涂。宇文泰一战被高欢打回了解放前,损失太大。西魏惨到,哪天被灭都不稀奇,奇才苏绰研究出一个反败为胜的绝招一一府兵制。我把苏绰评为南北朝第一名臣,苏绰有三大发明沿用很广,影响极其深远,分别涉及政治c经济c军事,府兵制就是三大发明之一,剩下两样回头再说。 其实古代兵制非常多,之所以府兵制出名,是因为它最突出的两大特点:来兵快c不花钱。 ‘来兵快’是政策好。现在的‘一人参军,全家光荣’,口号叫的响,不实在。府兵制是‘一人参军,全家不交税’,实实在在感受当兵的好处。府兵制一经推出,百姓当兵踊跃程度很高; ‘不花钱’是制度给力。府兵制是兵农合一,士兵平时种地,农闲训练,战时打仗。府兵吃的自己种的c用的自己打的,什么都自备。 打仗就拼两样,人数和钱粮。府兵制要啥有啥,皇帝人见人爱,在隋唐时期一直很火。后来唐末取消也主要是制度问题,那是唐朝的事,咱们暂且不论。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 校园生活 杨坚不用考虑带着大红花,去参军的问题,因为他爹杨忠此时是十二大将军之一c军分区司令员。有着这么牛的老爹,杨坚在拼爹的时代很占便宜,顺利进了这所官二代的贵族学校。 虽然是主角,但是杨坚并没有像我们想象的那样,一入太学就跟同学打成一片,老师喜欢,学生拥戴,迅速成为孩子王。事实上可能正好相反,杨坚同学刚进太学时,绝对是个异类。你想想,别人都是公子哥,京城四少,西环十三郎什么的,杨坚是个和尚。别人聊天,聊聊什么酒好喝,哪家衣服做的不错,哪家车装的好,这些杨坚都听不懂,杨坚只会背佛经。贵族公子哥们在一起喝酒吃肉时,杨坚只吃斋菜;人家插科打诨c泡吧c逛夜店的时候,杨坚都在打坐。 用一个词形容杨坚刚进太学的状态非常合适:不合群。 无心插柳柳成荫。虽然杨坚同学不太合群,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杨坚同学很受尊重,一部分原因是杨坚同学有点略显忧郁的气质,更重要的是南北朝上层社会都信佛。杨坚的成熟稳重c身上那种无欲则刚的气质让同学们对杨坚肃然起敬。《隋书·高祖本纪》上记载:就算关系不错的同学,都不敢轻易跟杨坚开玩笑。 虽然杨坚同学不像其他公子哥那样的瞎闹,但是杨坚同学的成绩也确实不怎么地,估计是打坐打多了,而且打着打着睡着了。成年后的杨坚跟人聊天,别人引用个典故骂他,他愣是听不懂,可见这学习水平实在不敢恭维,也就是个半文盲。不过这也不能全怪杨坚,当时三国鼎立,边境冲突不断,年年打仗。这帮学生呢,他们的爸都是李刚20甚至30版本,家里不是军区司令,就是皇上他二大爷家的孩子,这些人就是在家坐着都能当官。 上太学?谁会当真。 西魏的太学先天畸形,时间又短,杨坚觉得一年的太学生活还不如智仙师父教的东西多。杨坚同学最大的收获是有了一帮同学,关系好不好另外再说。至少能在用到的时候,讲讲那些年的同学友谊,攀攀老同学的关系。 现代社会,想成功,在你爸不是李刚,你们村也不拆迁的情况下,只能通过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靠别人的肯定来积攒自己的人脉,才有戏。过去也一样,能力和人脉缺一不可,这些贵胄子弟就是杨坚自己的人脉,杨坚这一年太学先把人脉关系压瓷实了。等这帮二代们登上历史舞台的时候,带给杨坚的好处是他没有想到的。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 初入仕途 一年的太学生涯,走过场一样,学分修没修完,杨坚同学都算正式毕业了。 平常的官二代毕业之后就是花天酒地,遛狗飙车,欺负欺负老百姓,当个招人骂的衙内,像杨坚这样的高层二代,根本没那空。 忙什么? 忙着升官,啥也不干,坐在家里都能升官。 14岁的杨坚被首都市长薛善看上,辟为功曹,虽然相当于这个市长助理的职务,对于杨坚这样的来说其实没什么大意思,但却是杨坚仕途生涯的“第一次”。由于杨坚他爹杨忠过于生猛,杨坚受荫职自此一发不可收拾。15岁,散骑常侍,车骑大将军c仪同三司,封爵成纪县公。16岁,晋升骠骑大将军,加开府。虽然这些都是虚职,但是想想十四岁就开始做官,16岁就有了大将军这么威风的名号,我16岁的时候还在考虑报哪所高中呢,真是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杨坚的事迹告诉我一个充满负能量的道理:再努力都不如有个好爹。 也许上天觉得给杨坚的还不够多。公元556年,当上虚职大将军的杨坚,迎来了一生有决定意义的喜事。他爹的老上司,时任北周大司马,八柱国之一的独孤信看杨坚小伙长得挺精神,气宇轩昂的,是个可造之材,就把最小的女儿独孤伽罗嫁给了杨坚。谁能想到,这场再平常不过的贵族联姻竟然给了封建婚姻制度一记响亮的耳光,成就了一对绝无仅有的模范夫妻,演绎了一段千古佳话。 虽然这桩婚事带着浓重的政治味道,杨坚依然很高兴。有个司令员老爹,再来个国防部长的老丈人,换你,你也高兴。最最关键的是,杨坚老婆既漂亮又贤惠,真是啥好事都让少年杨坚占尽了。不光春风得意,是官场c情场双得意,这时候的杨坚做梦都能笑醒。年轻的杨坚意气风发c踌躇满志,觉得世界都在等着他去改变,估计这时候你要问他能撬动地球不?他都敢点头。 就在杨坚要大展拳脚,迈出改变世界第一步,像父亲和岳父那样立下赫赫战功,扬名天下的时候。宇文护一盆冷水泼过来:一边呆着去。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 托孤 杨坚仕途情场双得意的556年10月,西魏的一件大事改变了杨坚未来的走向一一一一扛把子宇文泰死了。 宇文泰临终前,叫来了44岁的侄子宇文护,说:我这病好不了了。你的弟弟们还都小,现在敌人(主要指东魏)还没平定,往后国家的大事我就托付给你了,你要尽心尽力实现我的理想”。 宇文护在极度的悲伤中接受了叔叔宇文泰的嘱托。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没想明白宇文泰这番话的意思,当时宇文泰的长子宇文毓已经23岁,嫡子宇文觉也15岁了。长子宇文毓即使放在今天,大学也都毕业了,宇文泰为什么说自己的孩子都还小,偏要托孤宇文护,导致了后期一系列的麻烦?经过很长时间的琢磨,我才弄明白:宇文泰指的不是生理年龄小,应该是心理年龄或者说是政治阅历。 宇文泰知道自己死后,儿子根本镇不住剩下有实权的兄弟,这才选择了会打仗c立过功的宇文护辅佐。不得不承认宇文泰的眼光不错,宇文护确实有这个能力,但是这个临终托孤却有着致命的缺陷,这个缺陷差点亡了西魏,这个我们后面再说。 为了能更好的理解,咱再细化一下西魏八柱国。这八柱国分别是宇文泰c李虎c李弼c赵贵c于谨c独孤信c侯莫陈崇(侯莫陈是姓)c元欣。 排在最后的元欣是西魏宗室,属于出工不出力的柱子。皇帝都是宇文泰立的,这个宗室就是为了凑数的,有个手表就行了,还要啥自行车?元欣属于位高无权。 剩下七个人像现在的政治局七常委,这七个人并不是严格的上下级关系,更像异姓兄弟。宇文泰因为胆略出众被推举为扛把子,是老大,剩下的依次是老二到老七,老八是元欣。这八兄弟,老大宇文泰总督天下兵马,老二到老七是有实权的六柱国小弟。 安葬完叔叔宇文泰,宇文护就发现他面临的局势非常的棘手。 功勋这方面他跟第一代人没法比,去游说他们听自己的?估计说不上两句,这些实权派就会说,我当年打仗的时候你还穿开裆裤呢,或者老子过的桥比你吃的盐都多,诸如此类摆摆老资格,刺激他的话。 要说被刺激,讽刺一下还不是什么大事,更为严峻的是继承问题。 宇文泰地位比较尴尬,虽然宇文泰在西魏说一不二,但是他始终是宰相。皇帝的位子是可以作为遗产继承的,这没问题。宰相的位子,那是人家皇帝家的财产,不能算宇文家的遗产。宇文泰拿着人家的财产传给儿子,这怎么说都不合适。皇上老子临终托孤是让人陪着太子儿子继续打天下,说的过去。宰相死了不能往下传,得论资排辈,得排队。 其他柱子们坚决不认可宰相一直姓宇文:“你这根柱子折了,找个短的顶上,使劲的是我们,我们还得听那根短的。凭什么啊!我们是没文化,可是我们不傻。权臣轮流做,今年到我家。” 于是,“群公各图执政,莫肯服从”,大家各有各的打算,关中政治危机开始。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 谁是反对者? 宇文护对此一筹莫展。 在经过无数的日夜思考之后,宇文护终于找到了问题的关键:名分问题。 宰相不能继承,说白了就是个名分问题。想继承遗产,宇文氏必须称帝。称帝的当然不能是宇文护,得是宇文泰的儿子。对此,其他几个柱国倒是没有什么异议,他们根本不管皇帝姓元还是姓宇文,只在乎谁真正说了算。 在这样的各方势力平衡中,称帝过程很顺利。557年正月,宇文泰的嫡子宇文觉即位,称天王。 西魏都这样了,还不忘跟东魏打嘴仗。东魏早在550年已经废帝自立,国号“齐”,史称北齐。众所周知,‘齐’是西周时期的诸侯国之一,姜子牙的封地。既然东魏叫齐,那西魏的国号就用‘周’,虽然这并不能改变什么,至少让西魏过了个嘴瘾:东魏是西魏的诸侯国。历史上把这个“周”称为北周。 宇文家的名分问题解决了,宇文护没能松一口气,因为实质性的问题依然存在。宇文护依然得面对的实权问题,也就是到底谁说了算的问题。 宇文护想说了算,其他几个柱国也想说了算。 所以,宇文护想说了算就必须干翻这些资历老的老臣,想说了算的柱国们就得捏碎小字辈的宇文护。想说了算的柱国们目标比较明确,我们主要看宇文护该干翻谁。这个问题可以换一种说法:八柱国里面都有谁会挑战宇文家的权威? 咱们用排除法,一个一个说。 首先排除北魏宗室元欣。本来就是凑数的,再加上宇文觉都称帝了,元欣连宗室都不是了,以前属于一边凉快的角色,这次干脆可以忽略不计(每次提八柱国都得伤害一次元欣,元欣这个柱国当实在窝囊)。 老二李虎当时已经去世,虽然去世了也必须得要提一下,因为他有个很牛的孙子叫李渊,还有个更牛的重孙子叫李世民。 老三李弼是瓦岗军领袖李密的爷爷,跟宇文泰是儿女亲家,此时年事已高,剩下的日子没几天了。宇文觉刚称帝,李弼就跟着老大宇文泰去了。 老五于瑾和老七侯莫陈崇是宇文泰提拔起来的死忠,经过宇文护的一番拉拢,对于宇文护说了算是没什么异议的。在北周最高军事会议上,于瑾一面声泪俱下的让大家回忆大哥宇文泰的恩情,一面声色俱厉的要求尊重宇文泰的托孤选择,拥护宇文护,并带头参拜宇文护。 那么剩下来的是老四赵贵和老六独孤信。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 1.5个反对者 他们真的会反对宇文护吗? 赵贵会。 独孤信会不会,我不知道。 先说老四赵贵,不能简称赵四儿(把赵贵脑补成东北赵四儿,这画面带入感,太惨目忍睹)。赵贵是个火爆脾气,出身关陇贵族集团。当年立山头c选大哥的时候,老四赵贵力排众议,带头选了宇文泰,对老大宇文泰有拥戴之功。但是赵贵服的是宇文泰这个人,不是“宇文”这个姓,所以想让功高震主的赵贵听毛都没长齐的宇文觉的,基本不太可能。 再加上,宇文护又耍心眼,跟于瑾c侯莫陈崇架空了赵贵。赵贵这暴脾气,没那么弯弯绕,属于有勇无谋型的,不满都写在脸上了,明着跟宇文护不对付。 所以,赵贵肯定会。 再说杨坚的岳父一一老六独孤信。 独孤信的名头大的吓人:中国古代十大美男子之一。人长得非常帅,风度翩翩,引领着南北朝时期的时尚,‘侧帽风流’的典故说的就是独孤信。就连独孤信用的印章都很炫酷,是个8棱26面的球形印章,时尚的很,现在收藏在陕西历史博物馆里,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 帅的掉渣的独孤信明明可以靠脸吃饭,非得靠才华。独孤信不光长得帅,还是个文武全才,有勇有谋,人称独孤郎。 更为厉害的是,独孤信的三个女儿分别嫁给了宇文泰的长子宇文毓,唐高祖李渊的父亲李昺和隋文帝杨坚,分别是北周c隋朝和唐朝的皇后(追封),史称最牛老丈人,没有之一。 独孤信为人比较谨慎,属于深藏不露型的。宇文护上来就明升暗降夺了独孤信的军权,独孤信虽然不满,但是没明确表态,看起来怎么着都行。 我能确定独孤信不满,但是不确定,他会不会公然反对宇文护。 独孤信的问题复杂点,他表不表态不重要,重要的是宇文护很确定独孤信会反对自己。 那宇文护认为独孤信肯定反对自己的理由是什么? 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已经说过了,只不过答案往往就在最容易被忽略的地方。 我们把上面的两句不显眼的话摘出来: 557年正月,宇文泰的嫡子宇文觉即位。 独孤信的大女儿嫁给了宇文泰长子宇文毓。 重音在嫡子和长子上。 也就是说,宇文护拥立的皇帝是嫡子宇文觉,而不是独孤信的大女婿宇文毓。 这样一来,独孤信的态度不重要了,因为宇文护认定独孤信会是个威胁,很自然的把独孤信划到了敌对阵营里。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 权力斗争 对象找好了,接下来就是怎么办了,怎么对付这两个老家伙。 其实宇文护对付第一代老臣,最简单,也最稳妥的办法,就是熬。宇文护比这帮柱国老家伙小一辈,最大的优势就是年轻,熬死这帮老臣,宇文护就是最有资历,最有权威的。 显然,宇文护没有这个耐性。 如果说宗教信仰冲突还可以以博爱方式相安无事,那么权力冲突只能是你死我活。 宇文护确定了对象之后,就决定动手。宇文护一上台就联合于瑾c侯莫陈崇架空了赵贵c独孤信。独孤信原来是国防部长,在宇文护的操作下,独孤信“升职”为大宗伯,主管礼法。赵贵也“升职”了,成了啥也管不了的总理。北周的事,宇文护c于瑾c侯莫陈崇三人说了算。 赵贵c独孤信都对宇文护耍心眼把自己架空,相当不满,只不过赵贵的行为更激烈一些。在一次酒后,赵贵越想越生气,一冲动,摔了杯子就要去干掉宇文护,被独孤信劝住了,这事也算暂时过去了。 没成想,这件事被盐州刺史宇文盛给告发。 于是,宇文护先发制人,在赵贵上班的路上,埋伏士兵直接杀了赵贵。宇文护本来打算连独孤信一起干掉,但是考虑独孤信的名望c地位实在太高,就先以同谋罪撤了独孤信的职。独孤信在家待了没几天,宇文护觉得独孤信始终是个隐患,又把独孤信逼死家中,妻儿流放。 整件事看似顺理成章,但是细心的人会发现:事情有蹊跷。 告密者宇文盛是个很大疑点。 首先,告密者宇文盛的身份就是个问题。宇文盛是宇文泰的铁杆亲信,宇文家跟第一代老臣的夺权斗争中,别人不告发,偏偏是宇文家的亲信告发,宇文盛根本就不是善意第三方,很难让人相信,没人捣鬼。 其次,赵贵要杀宇文护,这么秘密个事,只要他脑子没进水,肯定要屏退左右,连家人都不一定能知道,怎么偏偏盐州刺史宇文盛会知道,要知道盐州隔着京城几百里呢。 再次,整件事情,完全没有北周天王宇文觉的态度。这么高层次的权力斗争,竟然完全没有北周天王宇文觉的意见,从侧面可以印证,宇文护走的肯定不是正常渠道。 根据受益原则,赵贵c独孤信被杀,最大的受益者就是宇文护。所以,我不太相信史书上顺理成章的记载,虽然历史没给我们准确的答案,但是层层拨开云雾之后,我们能得到的答案只有一个:宇文护导演的这场戏。宇文导演为了铲除异己的自导自演了一场戏,不过假的就是假的,经不起推敲,在历史长河里大浪淘沙,总能让人看出破绽。 这个事件的配角宇文盛告发阴谋有功,升官加爵,这还没完,请大家先记住这个配角,他以一种特有的方式影响着以后的几十年。 这场权力斗争,独孤信属于死的比较冤。赵贵确实想干掉宇文护,安个谋反的罪名说得过去,但是独孤信在史学家遮遮掩掩的表达中,应该没有参与。其实独孤信参不参与都会被收拾,一旦牵扯到了权力斗争,当事人之间的容忍度都为零。 干掉了不听话的老臣,宇文护彻底控制住了局面。八柱国,十二将军都得听宇文护的招呼,没有宇文护的手令一兵一卒都派不出去。枪杆子出政权,第一代柱国手里没了兵权,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宇文泰的遗嘱算是实现了一半,权力顺利过渡。华夏大地的西北扛把子,从西魏的宇文泰顺利交接成了北周的宇文护。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 兄弟相残 之所以说,宇文泰的遗嘱实现了一半,是因为宇文泰临终托孤侄子宇文护,其实是两层意思: 一是揽权。宇文泰儿子资历尚浅,为防止大权旁落,希望宇文护接任掌权;宇文泰确实的眼光独到,宇文家的二代里最优秀的当属宇文护,确实也只有宇文护能对付得了那帮老臣,第一层意思顺利实现。 二是归政。宇文泰希望宇文护掌权之后当周公,辅佐自己的儿子,收了八柱国的权力再给宇文泰的儿子。这第二层意思就是宇文泰的遗嘱里的致命缺陷:宇文泰没想到的是,他儿子镇不住八柱国,更管不了宇文护。 周公,姓姬名旦,周武王姬发的弟弟。周公最大的本事不是解梦,而是辅佐周成王,“周公辅成王”是千古佳话。既然能成千古佳话,首先肯定是好,其次还得少,满大街都是,也成不了千古佳话。中国历史上,周公只有一个,诸葛亮c霍光c张居正都只能算半个。也正因为少,“周公吐脯,天下归心”,这样的名句大家都知道。与此相对,还有个成语叫“庆父不死,鲁难未已”,这个典故恐怕知道的就不多。 历史有时候就是这么有意思,纵观整个封建时期,众所周知的‘周公’极其罕见,鲜有人知的‘庆父’却一抓一大把。 宇文泰希望侄子当“周公”,宇文护当着当着成了“庆父”。 再好的搭档都是只能同患难,不能共享福,说到底无外乎名利。逆境和痛苦几乎大家都能忍受,所有的好品质都会呈现,勤劳节俭,坚韧不拔,忠勇仁义等等。所以,有人说,想看一个人的人品,最简单的方式就是给他权力,因为权力会无限放大一个人贪婪。 宇文护想替堂弟宇文觉控制局面,就去抢老一辈手里的权力。可是抢回来的权力,抓在手里久了,就不想撒手了,就忘了这本来是人家宇文觉的东西。 宇文觉最郁闷,老爹死了,自己换下了西魏傀儡。西魏变成北周,皇帝改称天王。宇文觉改了门面,换了招牌,新公司也开着张,忙活完了,才发现:待遇不变,皇帝还是个傀儡,上哪说理去! 宇文觉已经16岁了,这个年纪不大,但也不小了,他不想当傀儡,要亲政。 堂哥宇文护说:“你还小,听话,江山迟早是你的”。 2007年,nba有个21号也这么说。詹姆斯一直傻等到2015年,发誓一毛钱的也不能再信他的。21号年年跟个新秀一样,啥时候是个头啊。 北周孝闵帝宇文觉跟詹姆斯的心里一样,但是他更激进:江山是我的,我不要“迟早”这两个字,不还,我就抢! 宇文觉私下联络了关陇贵族的陇西李氏,十二将军之一李远的儿子李植c军司马孙恒,侍卫队长乙弗凤c贺拔提等人,密谋除掉宇文护,拿回属于自己的东西。鉴于宇文护此时威望如日中天,这一伙人怕势单力薄,喊着‘团结就是力量’的口号,跑去四处拉人入伙。人多确实会力量大,但是人多也会嘴杂,不利于做保密工作。很不幸,计划被人告发,李植等人全部被杀,李远被逼死,孝闵帝宇文觉被废,幽禁一月后被弑。 孝闵帝被弑,这是北周标志性的事件,也是宇文护心理变化的分水岭。如果杀独孤信和赵贵是权力斗争,还能用维护皇权辩解。那么杀宇文觉,标志着宇文护彻底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在“庆父”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 北周进入权臣时代。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 两姑之间难为妇 2013年,同学n给我打电话讲他工作上的苦恼。大概意思是:n在一家工程公司上班,被借调到一个工程项目上。在项目上,他的直接领导是该项目的项目经理,但是因为他是借调的,所以他还有个部门经理的长期领导。这两个领导之间关系非常紧张,又都想拉拢n这个优秀的年轻人,弄得n焦头烂额,疲于应付。 听明白他的意思之后,我给他讲了杨坚的故事。 杀了宇文觉之后,公元557年9月24日,宇文护又拥立宇文泰长子宇文毓(yu)继位一一一史称北周明帝。前面说过,宇文毓跟杨坚都是独孤信的女婿,属于连襟关系。宇文毓登基当了皇帝,杨坚算是跟皇家攀上了亲戚,地位也是跟着水涨船高。自家人自然不能亏待,宇文毓一上台,杨坚就升任右小宫伯,进封大兴郡公,大家先记住这个爵位。 在此之前,杨坚头衔一大堆,都是荫职,靠他爹得的虚职,享受待遇,没有实际职务。这次的右小宫伯不同,是实实在在的职位,负责皇宫安全,相当于皇帝身边的侍卫小队长。这个位子虽然不高,却是很多年轻人梦寐以求的,给皇帝当跟班的,一般情况下升官的机会要大很多,清朝和珅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既然有一般情况,那肯定存在‘二般情况’。因为宇文护的关系,杨坚同学很不幸的被分到了“二班”。 虽然杨坚跟皇帝是亲戚,但是这次的右小宫伯的职位,说到底还是沾了他爹杨忠的光。想给杨坚升官,皇帝说了不算,得宇文护说了才算,所以让杨坚当这个右小宫伯是宇文护的意思。 宫伯隶属于天官大冢宰,相当于,而此时的总理是宇文护。专权之后的宇文护,对于部队看的很紧,手握重兵的十二大将军自然要重点监控。宇文护对杨忠这个军分区司令既拉拢又提防,再加上之前发生的孝闵帝宇文觉企图夺权事件,宇文护尝到了告密者的甜头。宇文护意识到,得在皇宫里安插自己的眼线,便于监视周明帝宇文毓。 基于以上考虑,宇文护提拔了杨坚做了右小宫伯。既给了杨忠面子,拉拢了杨家,又能给自己培养宫里的眼线,一举两得。 在官场上摸爬滚打了20多年,宇文护撅撅腚,杨忠都知道他要拉什么屎。但是初入仕途的杨坚接到任命后,却茫然不知所措,就跑去问老爹:一个提拔我,一个是我连襟,一个是权臣,一个是皇帝,他们俩还不对付,我夹在中间,往后该怎么办? 文化水平不高但是政治上很有远见的父亲看着这个文化水平不高,政治觉悟也低的儿子说出了通俗易懂的千古名句:“两姑之间难为妇,汝勿往也。”姑,是婆婆的意思,翻译过来就是:夹两个婆婆之间没法做个好媳妇,你可千万别站队。 虽然这句话文化水平不高,却蕴含了很深刻的政治智慧:不要轻易站队,看看局势再说。想必也是现在很多政府要员的座右铭。 听爹的,总是没错,杨坚似懂非懂的点点头。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 如何抉择 现实告诉我们,年轻总要吃点亏,谁年轻不碰上俩流氓? 对于宇文护的拉拢,杨忠父子不拒绝c不掺和,不表态,不支持,也不反对c完全中立c啥事都弃权的态度让宇文护很是受伤。权倾朝野的宇文护鼻孔都朝了天了,竟然热脸贴了杨忠的冷屁股。从杀孝闵帝的那一刻开始,宇文护的信条就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在宇文护看来,不跟他同流合污就是对他的不满,对他不满就得干掉。可是这招对付别人行,对付杨忠不行。确切的说,对于此时的杨忠不行,因为杨忠是此时北周最会打仗的人。宇文护要把会打仗的都干掉了,东面虎视眈眈的北齐打过来怎么办?况且在宇文护的“英明领导下”,北周几乎连战连败,就靠着杨忠打点胜仗撑门面,宇文护也只好咬着牙,暂时随他们去了。 明的不行,来点阴的还是行的。宇文护作为领导,给杨忠父子穿穿小鞋是避免不了的。于是,杨家父子在此后的八年内,仕途走的都异常艰辛。尤其是杨忠,依然为北周散发着余热,不断出征,不断立功,几次皇帝想加封杨忠,都因为宇文护的干预,拉倒了。 不断建功的老爷子尚且如此,更别提没什么建树的杨坚了。杨坚在右小宫伯的位子上一待就是八年,站岗都快站成年画了。昨天还春风得意,今天就郁郁不得志了。这八年是杨坚最青春年少c意气风发的年纪,宇文护这个政治流氓,一盆冷水浇了杨坚一个透心凉。 上天给你东西的时候,不会吝啬,但是再一点点收回去的时候,那种痛比撕扯皮肉还要痛彻心扉。 有人问这样值得吗?一句‘两姑之间难为妇’,父子俩付出了仕途上的近十年的光景。人生能有几个十年,十年对于少年的杨坚来说太长,当年的很多同学都成了中高级军官了,那些顺从宇文护的同事,也都已经建功立业,节节高升了,只有杨坚还站在起跑线上。 如果顺了宇文护会不会更好? 我不知道。 我知道一件跟这个比较像的事一一27年前高乾的事。 北魏大乱时,高乾跟着高欢起兵,干掉了尔朱兆,拥立了北魏傀儡孝武帝元修。天底下没有甘心当傀儡的皇帝,这个孝武帝也不例外。孝武帝拉拢了一帮人计划武装夺权,拉拢名单上有实力派人物高乾。 孝武帝就请高乾喝酒,没明说要干什么,为什么喝酒?只是跟高乾拉关系,酒桌上称兄道弟的。高乾没喝晕,硬是让皇帝的高帽子给戴晕了。高乾觉得皇帝给面子,咱也不能不敞亮,打着酒嗝跟孝武帝表态:皇上看得起我,您让我干什么,绝没二话!(臣以身许国,何敢有二?)。高乾大话说出去了,孝武帝很满意。 过了一阵子,高乾发现坏了:孝武帝拉拢自己是要干掉高欢。高乾认真想了想,这事不能干:自己是高欢阵营的,再说孝武帝也干不过高欢。于是,高乾又跑到并州找高欢告密:孝武帝要对付你。高乾为表忠心,还力劝高欢干脆废了孝武帝,自己称帝算了。 高欢实力雄厚,没那么多弯弯绕,直接拿高乾的话质问这个不安分的傀儡。孝武帝矢口否认,还信誓旦旦的要求跟高乾当面对质。可以想象,对质的场面搞得高乾异常尴尬,大呼冤枉:“臣以身奉国,义尽忠贞,陛下既立异图,而乃云臣反复。以匹夫加诸罪,尚或难免,况人主推恶,复何逃命?欲加之罪,其无辞乎。” 最后一句大家比较熟悉,一般是受了大委屈的忠臣才用的,高乾觉得自己就是受了大委屈的忠臣,一番话说得情真意切,慷慨激愤。 高乾到底忠于谁?两方都不承认。 最后的结果是高乾被孝武帝赐死,算是灭口。孝武帝c高欢继续相安无事,并通令全国:居心叵测的高乾引起了皇帝跟丞相之间的误会。 写这件事,并不是为了说,怎么做才是对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我只能说自己敢肯定的: 高乾的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喝酒真的误事。 杨坚中立,穿了八年的小鞋;高乾趟了这趟浑水,丢了性命。历史上没有如果,再说假如也毫无意义。他们已经成为历史,我们还得面对我们的选择题。在我们做出选择的时候,前人的经验能带给我们一丝的启示,我想这就是历史对于我们普通人的用处。 人生的无奈源于选择,乐趣也在于选择。 所以,人生千奇百怪,同样也千姿百态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 北周官制 这一节像连续重播三遍的广告,很无聊,但是我想把一些问题说清楚,还得写。 对于古代官职,我们熟悉的是吏部c户部c礼部c兵部c刑部c工部,前面提过的官职大冢宰c右小宫伯什么的,感觉离我们太远。每次看到都会在心里嘀咕一句:这都是些什么玩意儿? 我最开始看书的时候,也是深受其害。南北朝时期本来就乱,国家跟国家打来打去,每个国家又都有一帮人斗来斗去,要是不把这些官职c权力弄明白,政治斗争谁输谁赢都搞不清楚。把我逼的,经常左手拿着《周书》,右手拿着打印的北周官职对应关系,面前还得开着电脑,时不时的上网查一下,忙得不可开交。 为了你们能看得稍微轻松点,咱们就简单说一下北周的官职。 北周用的是西周的六官制,其实在这点上,宇文泰干的挺不要脸的,正儿八经的“挂羊头卖狗肉”。人家西周实行的是分封制,一大块披萨,兄弟们一人一块分着吃。宇文泰终其一生都在搞中央集权,别人手里的披萨,他总想一点点的要过来。俩家走的完全相反的路子,宇文泰还硬用西周的官制,陈寅恪先生说北周官制‘非驴非马’,我觉得用词非常准确。 西周六官指的是天c地c春c夏c秋c冬六官,具体指:天官大冢宰,地官大司徒,春官大宗伯,夏官大司马,秋官大司寇,冬官大司空。 这六官大体对应了明c清时期的六部。为了方便理解,罗列如下古今对应关系: 天官大冢宰相当于明朝内阁首辅(清朝军机大臣)兼吏部尚书——兼组织部; 地官大司徒相当于户部尚书——财政部部长兼管户口; 春官大宗伯相当于礼部尚书——外交部,教育部,文化部长; 夏官大司马相当于兵部尚书——国防部部长; 秋官大司寇相当于刑部尚书——公安部长; 冬官大司空相当于工部尚书——农业c水利c建设部部长; 六官副职分别称呼小冢宰,小司徒,小宗伯,小司马,小司寇,小司空分别相当于对应的各部侍郎及现在的各部副部长。 北周官制乱的很,需要的时候翻翻上面这个对应表就行,没必要非得记住,太累还没什么用。这些官职陌生不说,每个时期同样的官职权力却不大一样。宇文泰当的大冢宰,那权力是皇帝级别,都得听他的;赵贵c宇文护斗法时,赵贵当了大冢宰,看着是升官了,其实就是全国高官,连个组织部长都算不上;宇文护接任大冢宰,初期是宰相级的,后来也是皇帝级的;后来轮到宇文宪的时候,大冢宰就基本是个摆设,啥事都是皇帝说了算,大冢宰只是挂个名头而已。 六官里面权力最大的是天官大冢宰()和夏官大司马(国防部长),主要记住这两个就行,出现几率较高。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 前赴后继 翻过无聊的官制章节,我们的主角杨坚还趴在侍卫队长的位子上,头上都快长出草了。整天上班,下班,实在无聊了,就自己跟自己玩一一一一听脚步声猜猜来人是谁。这个游戏杨坚玩的非常好,据杨坚自己说:这技能他练的是炉火纯青。 史学界喜欢拿这件事说明杨坚天赋异禀,我个人表示,天赋异禀我没看出来,我唯一能看出来的就是:杨坚真t闲! 这段时期的杨坚有着大把的空闲时间,在这些无聊中,杨坚结交了许多人,这些人主要分为三类:世交(他爸爸战友家的孩子)c太学同学和宫里的同事。杨坚地位比较低,结交的人地位也不高,没成想这竟然成了杨坚极大的优势,杨坚团结的小人物迸发除了大能量,促成了那场改变历史走向的事件。 现在时间尚早,杨坚就是个无聊的人,咱不陪他这个无聊透顶的人玩,让他自己待会。咱们继续说说,北周高层的事,杨坚的转机,也是高层权力更迭才出现的。 虎父无犬子,这话用在宇文泰身上很合适。 嫡子宇文觉不甘心做光杆司令,反抗被杀。继任的明帝是宇文泰的长子宇文毓,一样继承了宇文泰的优良基因,也不甘心做傀儡,为了夺回属于自己的权力,一上任就跟堂哥宇文护开干。不过胳膊还是扭不过大腿,560年4月,大权独揽的宇文护安排厨子在饭里下毒,毒死了不听话的堂弟一一一北周明帝宇文毓。 至此,宇文护无意中创造了一项纪录一一杀皇帝最多的大臣。 我不知道他是不是全世界的记录,但是在中国肯定是前无古人c后无来者。宇文护分别于557年上半年杀了西魏恭帝c557年下半年杀了北周孝闵帝c560年上半年又杀了北周明帝。历史上杀皇帝另立的c权臣篡位的很多;接连杀两个皇帝的不多,宇文泰算其中之一;连续杀三位皇帝的,纵观整个封建王朝时期,宇文护傲视群雄! 三年杀三位皇帝,宇文护在时间和数量上都遥遥领先其他弑君者,当之无愧的‘弑君冠军’。宇文泰杀了两任西魏皇帝,宇文护杀的三个皇帝中,两个是宇文泰的儿子。不知道宇文泰泉下有知,会不会觉得这是报应。 人最难打败的就是自己。‘弑君冠军’宇文护在取得了这“傲人的成绩”之后,并没有自满,没有止步不前,还想进一步超越自己,要打破自己创造的记录,严格贯彻“皇帝不听话就杀,直到找一个听话的为止”的方针。 堂弟? 亲弟弟都不行。 你不禁要问:既然宇文护已经权势冲天,皇帝他都敢杀,为什么不自己当皇帝? 我想大概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条件不成熟。宇文护经营时间不算长,才几年的光景,支持皇帝的势力依然存在,宇文护权力确实大,但根基不够稳。 第二c名不正言不顺。宇文护是宇文泰的侄子,在宇文泰的儿子没死绝之前,宇文护没有合法的继承权。 第三c强敌在外。北齐的实力要略强于北周,北周不能大乱,要不然不光皇帝当不了,北周还能不能存在都是问题,杨忠没被收拾,也是这个原因。 基于以上原因,公元560年,宇文护改立17岁的宇文邕为皇帝,史称北周武帝。 最终宇文护没有实现对自己的超越,记录没有被打破。宇文护终于找到了听话的皇帝,不需要再进行杀戮,至少宇文护认为他找到了。 只可惜,宇文泰家就没有当傀儡的基因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 老实待着 北周武帝宇文邕是宇文泰的第四个儿子,本来这个皇位怎么也轮不到这个老四宇文邕,宇文护连续干掉了宇文邕的三哥宇文觉和大哥宇文毓,二哥宇文震又早死,就轮到宇文邕了。 我们身边经常存在这样的人,不爱说话但心里啥都明白,这种人往往极有城府,只不过不爱显摆而已。城府怎么来的?城府就是能一次次忍住不问次次忍住不说。大部分时候,一群人中最安静的,往往最有实力。宇文邕就是这么个人,性格有点内向,不大爱说话,有啥想法爱放在肚子里。 一起长大的三哥宇文觉对宇文邕的评价是:“此人不言,言必有中。” 选择真是需要花心思好好的思量,看着挺合适往往却是最差的。 周勃把脑袋拴在裤腰带上,荡平了诸吕,拥立代王刘恒登基。在城外迎接,想单独见个面给新皇帝表表功劳,这点面子刘恒都没给;宋哲宗去世,向太后跟宰相章惇吵了一架,选出来了个宋徽宗,啥事都会,就不会当皇帝,亡了北宋,毁了一位书画大家。 秦朝之后,华夏大地两段大分裂的乱世里,有两位皇帝最为出色:一个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后周世宗柴荣,另一个就是南北朝时期的北周武帝宇文邕。宇文护真该买块豆腐撞死,权势如日中天,皇帝随便选c任意立,挑来挑去挑了个百年不遇的奇才。宇文护这哪是立傀儡,简直就是给自己挖坟。 只是,当时的宇文护不这么看,选择宇文邕的时候,宇文护觉得宇文邕就是最合适,最理想的傀儡。宇文邕话不多,心思看起来也不多,还挺会来事,一上台就送了个大礼包给堂兄:宇文护都督中外诸军事,事情无论大小,都由宇文护先拍板决定,最后通知一下皇帝就行。 宇文邕正式承认宇文护的北周扛把子地位,一下子让宇文护乐开了花,大家定位都很准确,宇文邕很安分的当着自己的傀儡,宇文护很跋扈的在北周一手遮天。 就这样,一个傀儡皇帝和一个权臣在没有签署‘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情况下,开始了长达12年的相安无事。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 坚韧不拔之志 苏轼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生在南北朝这样的乱世,忍耐差不多成了所有有理想的人必备的技巧。在宇文护当权的北周,是龙得盘着,是虎得卧着,是皇帝也得听招呼。 杨坚无聊到天天听脚步声,日子过得苦闷又压抑,无处发泄只能忍着。可是杨坚并不孤单,在“忍耐”这条辛苦的道路上,拖着双腿走了没几天,杨坚远远的看见前方好像是皇帝宇文邕。杨坚揉揉眼睛确认自己没看错,是皇帝宇文邕,他比自己在这条隐忍的道路上走的更远。 宇文邕尽量让宇文护满意,不找事c听话是前提。尽管如此,宇文护对皇帝的监视却是一刻不停,宇文邕身边遍布宇文护的眼线。宇文邕知道在宇文护那里他是毫无可言的,他今天穿没穿裤衩,昨天在哪睡的,晚饭吃没吃辣椒,看的什么书,不用隔天,宇文护就会知道。 在这样全方位的监控下,宇文邕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不是报仇,而是如何才能活下去。宇文护夺了他家的权,杀了他两个哥哥,国仇家恨放在一起,宇文邕恨不得咬死宇文护。可是恨又能怎么着,就算想鱼死网破,也得实力相当才行,100个鸡蛋也干不过一块石头。宇文邕只能选择以皇帝之尊对宇文护卑躬屈膝,迎合顺从。 “宇文护想让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堂哥不让我干什么我就不干。” 对于宇文邕如此配合的表现,宇文护的看法是:宇文邕害怕了。宇文护连续杀了宇文邕的两个反抗的哥哥,这个十几岁的少年在这些血的教训面前,害怕了。没错,宇文邕确实很害怕了,但是宇文护这大老粗并不知道,还有个词叫‘大勇若怯’。 怒发冲冠,谁都能做到,做不到的是控制情绪。 为一个理由轰轰烈烈的死,不难; 最难的是为了一个信念,谦卑的活下去。 司马迁咱就不说了。东汉刘秀的大哥刘縯被杀,白天面对杀兄仇人,刘秀一切如常;夜深人静,别人入梦的时候,刘秀捂着嘴,哭的床上到处是泪痕。刘秀和宇文邕一样,不是不恨,是他们的忍耐力强到让人害怕。他们都在等待,等待着最好的时机,等待属于自己的时代。 在此之前,他们愿意唯唯诺诺地活着,活下去才是首要的。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 惯着 孩子教育不好,不是不管,就是太爱。不管就是由着性子胡来,太爱就是顺着性子瞎闹。其实,不光对孩子,对任何一个人最大惩罚,不是打,也不是骂,是惯着。惯着就是你有问题也不说,还告诉你这就是对的,一直到你自取灭亡。只要你够耐心,无节制的惯着能让一个心思沉静的人,一点点变得不可一世c肆意妄为。 北周武帝宇文邕表面上对堂哥宇文护得态度就是:惯着。 一再放权,安心做傀儡,宇文护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侯莫陈崇事件”印证了宇文邕对宇文护‘一而惯之惯到底’的战略方针。 到保定二年,也就是公元562年,于瑾上书请求退休,此时的于瑾70多岁了,人生七十古来稀,放在当时的医疗条件来说,真是高寿了,这么大的岁数退居二线了,算是安全着陆。于瑾退休后,八柱国里面资历最浅,岁数最小的侯莫陈崇接任地官大司徒。 第二年,大司徒侯莫陈崇陪周武帝出差,视察原州。刚到原州,半夜里,宇文邕突然撇下大队人马,带了几个亲信连夜启程,急匆匆的回了长安。古代路上也没个路灯,路又不好,黑灯瞎火的容易出事,所以一般不是十万火急的事,古人都不会连夜赶路。宇文邕这么着急往回赶,搞得大家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能有什么事这么急,非得皇帝半夜就往回赶。侯莫陈崇嘴欠,跟手下说:“我之前听算命的说,晋国公(宇文护)今年流年不利。皇上这么着急连夜回京,肯定是晋国公(宇文护)死了”。 宇文护死了!这个消息不管真假,光是标题就能让人惊掉眼珠子。这爆炸性的新闻太吸引人眼球了,以微博的速度迅速传播开了。 不过这就是个谣言。宇文护没事,宇文邕确实有急事,只不过跟宇文护没关系。侯莫陈崇的爆料,宇文邕听说了,宇文护也听说了,但是两个人的态度完全不一样。宇文邕认为侯莫陈崇是造谣,宇文护认为这是政治立场;宇文邕认为造谣就应该批评,立刻召集百官,在朝堂上大骂侯莫陈崇散播谣言,侯莫陈崇也知道错了,惶恐不安,把头磕的跟不要钱似的。宇文邕最后总结说:这次就算了,再有下次,决不轻饶! 宇文护认为,宇文邕在跟自己演戏呢,就勉强坚持看完了宇文邕跟侯莫陈崇的表演。宇文护心想:还有下次?这是盼着我死呢,什么造谣生事,这就是政治立场问题,属于阶级斗争!叩头谢罪就完了?哪有那么便宜!你批评你的,我干我的。皇帝不行,我自己来! 当天晚上,宇文护亲自带着一大批亲兵卫队,全副武装冲进侯莫陈崇的府邸,逼侯莫陈崇自杀。此时的宇文护狂妄自大到了顶峰,不光忘记了侯莫陈崇当年的拥戴之功,甚至忘记了他的身份一一一一地官大司徒,北周的二号人物。因为一句话,宇文护想杀就杀,根本不跟宇文邕打招呼,明显就是不把皇帝放在眼里。 宇文邕对于宇文护不把他放在眼里的行为的答复是:没关系。 对于宇文护逼死侯莫陈崇,宇文邕没有任何反应。不管没有反应,宇文邕还下诏表扬了宇文护:晋国公(宇文护)德高望重,是国家的顶梁柱,往后圣旨和朝廷所有文书,都不能直接叫晋国公的名字,违者以大不敬罪论处。(诏书与百官文书,不得直呼晋国公名讳) 宇文邕政治上处处透着“我宇文邕绝不是威胁你的人,你宇文护做什么都是对的,想干什就干什么”,仿佛杀两个哥哥的事,宇文邕完全不在乎,安安心心地当傀儡皇帝。生活上宇文邕又沉迷于一种游戏,玩起游戏来什么正事都不管不顾的,一副玩物丧志的公子哥形象。宇文邕对宇文护绝对服从,宇文护对宇文邕也也来越放心,北周朝堂上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和谐场面。 宇文护对这个堂弟各方面都很满意,任由宇文邕去玩。如果放在今天,宇文护也许就能发现些异常,因为宇文邕痴迷的游戏叫象棋。 宇文邕不光爱玩,还玩出了高度。公元569年在北周完成了一部专门介绍象棋下法的《象经》,这是正史第一次提及象棋,据此推测,周武帝本人极有可能是象棋的发明者。 一个不爱说话,象棋水平又极高的人,够宇文护喝一壶的。 这一等,这一惯,宇文邕坚持了12年。12年始终如此,多牛逼的梦想,都抵不住傻逼似的坚持,那个绝佳的机会悄然而至。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 改变 地位不同,感受也不同。富人整天嚷嚷要奉献c要感恩,穷人拼命活着,只觉得世道艰辛。 同样的一段时间,宇文护飞扬跋扈,感觉天下唯我独尊,充分享受权力带来的快感,很爽,很开心;宇文邕活的小心翼翼的,处处小心谨慎c如履薄冰,搞得身心俱疲;杨坚就是官二代中的笑话,听听脚步声c数数头上的草,日子过得像句废话。 苦逼丝的日子不好过,孤独c寂寞c苦闷c压抑如影随形,这时候的杨坚就是贵族里的苦逼丝。结婚那年开始当皇宫侍卫队长,大女儿杨丽华都四岁了,还是个侍卫队长,杨坚很受伤。少年时的那点理想,被宇文护剁得细碎,喂了狗,然后告诉你,有权的人才配谈理想。我相信杨坚一定变了,被人踩在脚下的感觉,让杨坚曾经的热血一点点的变成,理想变成野心。把和野心藏在面具之下,等待着机会,等待着能彻底释放自己的野心和那天。 八年,抗战都胜利了,上天终究没残忍到让杨坚再等八年,给了他一丝希望,当然,只是一丝。 公元565年,被冷落了八年的杨坚终于升官了,出任随州刺史。接到这个任命的时候,杨坚激动的心情不亚于寒门子弟拿到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上任路上,杨坚心情轻的可以飞。终于能离开京城,出任地方军政大员,杨坚苦闷的日子眼瞅着翻篇了,要迎来崭新的生活了。 随州就在现在湖北随州市,刺史是地方的军政一把手,归襄州总管管辖。杨坚上任随州刺史,按照惯例要找顶头上司襄州总管报到。这时候襄州总管是宇文直,这个宇文直也是宇文泰的儿子,排行老六,是周武帝宇文邕同父同母的亲弟弟。虽说宇文直是宇文邕的亲弟弟,俩人却一点不像。宇文直是个有奶便是娘的货色,政治路线一直紧跟宇文护,算是宇文护跟前的大红人,再加上北周王爷的身份,宇文直在北周显贵无二。对于杨坚这样档次的落魄贵族,宇文直根本不拿正眼看他,连例行公事的兴趣都没有,打发下属庞晃去接待一下杨坚,敷衍了事。 这个庞晃也是个不得意的年轻人。 庞晃少年时期就跟着宇文泰,每次打仗,庞晃冲的都是最猛的,年纪轻轻就官至大都督,成长为一名中层军官。后来宇文泰得势,建了西魏,庞晃也跟着水涨船高,出任骠骑大将军,任比阳侯。可是自打宇文泰死后,庞晃从一飞冲天到椅子坐穿,十几年都没升官。 庞晃这个人,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胆子大,这是优点。但是人的优点往往也是最大的缺点,庞晃一辈子没怎么混起来,也是因为胆子太大。庞晃属于胆子大,没脑子,好听的叫法是有勇无谋,通俗的叫法是二杆子。 北周跟陈朝开战的时候,庞晃胆子大,冲的猛,结果孤军深入,让人给俘虏了。庞晃在陈朝住了好几年的战俘营,这下子把仕途给耽误了。后来倒是被赎回去,可是一个当过俘虏的将军,就像漂亮的小三,有人要,但是始终上不了位。 宇文泰死后,庞晃又跟着宇文直,老子死了接着跟儿子混,官职不变,相当不得志。 杨坚是年轻人,庞晃也是年轻人,杨坚很郁闷,庞晃也很郁闷,俩人一见如故。咱们看杨坚跟庞晃叫同病相怜,他们觉得是英雄惜英雄。 杨坚还没把随州刺史的椅子捂热,又出事了。 原来宇文护在战场上连战连败,打北齐打不过,打陈朝也不行,可能有点郁闷,喝了两瓶贡酒,又想起了杨坚。 于是,杨坚又被调回京城。接到调令的时候,杨坚肯定感谢了宇文护的八辈祖宗,然后收拾行装上路。他骂骂宇文护还行,抗旨?他真没那个胆。 回京城要路过襄州,在杨坚清冷失意之际,一碗酒,慰风尘,庞晃热情款待杨坚。 有酒有花生,谁都能吹出来不一样的人生。庞晃说杨坚很伟大,日后一定能当皇上。杨坚笑着说:不光我伟大,谁喝多了都伟大。杨坚心想:酒桌上的话,哪说哪了,没人当真,杨坚打了个哈哈就过去了。 就这样,失意的故事配着酒,俩人坐着聊了一宿。 天朦朦胧亮时,院里有公鸡打鸣,庞晃那个嘴还是没停下,口才好的,说得杨坚自己都觉得自己能当皇帝。杨坚就仗着酒意说:“你要是能射中刚才院里打鸣的公鸡,我就信你的。 庞晃举箭就射,一箭还就射中了。杨坚也喝大了,一见这情形,非常高兴:“好好好,等我发达了,这支箭就是信物,咱们共享富贵”。 说完,杨坚先给庞晃兑现了两个婢女。庞晃这顿酒,相当的划算。后来事实证明,杨坚是很讲诚信的。但是有了杨坚的承诺,庞晃还是没混起来,说到底还是庞晃胆子太大,这是后话。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 百不称心,才能养成坚忍的性格。 宿醉之后,杨坚回到京城发现,除了他岁数大了点,啥都没变。宇文护依然骄横跋扈,大权独揽。皇帝依然啥也不管,任由宇文护专权。宇文护一党拿着权力,党同伐异,不与同谋的杨坚,继续靠边站,穿着小鞋站在旁边凉快。 随州这次折腾,杨坚对官场,是彻底心灰意冷了,小鞋也不穿了,干脆光着脚吧。既然让我上一边凉快,索性我彻底凉快,撂了挑子不干了,回家伺候老娘。血气方刚的杨坚一生气,上书朝廷:我妈病了,我要辞职回家伺候我妈。 宇文护在杨坚赌气式辞职的报告上,写上个大大的“准”字之后,杨坚彻底失去了自己的所有官职,剩下个爵位倔强的证明着自己还是北周贵族,可是这又有什么用呢? 8年毫无进展的冷落时光,本想着有机会改变了,却又掉进了无止境的孤寂深渊。 杨坚敢赌气辞职,是因为老爹杨忠还在位,谁也不敢小视杨坚,他辞职还能当自己的贵族公子哥。 屋漏偏逢连夜雨,漏船又遇打风头。老天有时候对待他选择的人,冷酷到残忍。 就在杨坚仕途无望,极度彷徨迷茫的时刻,568年7月,杨忠走完了征战的一生,杨坚作为长子,接任了杨忠的随国公爵位,成了杨家的一家之主。 杨忠的去世带给杨坚最深刻的感觉就是一一无助。杨坚彻底失去依靠,所有的一切只能独自面对了。 每个人在强大过程中都会有一段真正孤独的日子,没有家人,朋友甚至爱人的陪伴,身边只有无尽的黑暗。这段日子里与你相伴的只有异常的孤苦和无助,无法翻身的苦闷,无处躲藏的孤独。这样的时光,这样的境遇,你想挣扎却无能为力,什么也改变不了,精神没寄托,情绪无处发泄,时间流逝的每一秒都透着压抑。 这才是真正的成人礼! 等你真正熬过去,再回头,才发现这些日子才值得微笑。被生活痛击的地方,终将成为身体最强壮的部分。忍下的孤独,受下的寂寞,熬过的痛苦,都堆砌成最强大的内心。就像海子的诗:我们最终都要远行,最终都要跟稚嫩的自己告别。也许路途有点艰辛,有点孤独,但熬过了痛苦,我们才得以成长。 这时的杨坚看不了那么远,他只知道自己的无助和前途黯淡无光,完全不知道自己的出路究竟在哪里。人在很无助c很迷茫的时候就希望别人给一些指引,没有人能给的时候,就会求神明,甭管玉皇大帝c如来佛祖c还是菩萨c四大天王,太白金星,二郎神c哪怕牛魔王,玉兔子精,谁给点意见都行。但是这些人见不着,喊一嗓子他们也听不见,也没个微信朋友圈啥的。想让他们给点启示只有一个途径一一一算命。 这些年诸事不顺,是不是有什么灾,有什么难,怎么逢凶化吉。 杨坚很无助,就频频去算命。杨坚先找了当时著名的术士来和,让大师给算算如何才能逢凶化吉。来大师故作神秘的说:“你不是常人,等你得了天下,别大开杀戒(公眼如曙星,无所不照。当王天下,愿忍诛杀)”。 听了来大师的面相解释,杨坚回家越想越不对劲,觉得这大师纯粹忽悠人;我都快混不下去,还‘王天下’?这天命没有应验,宇文护倒是整天咄咄逼人地想弄死我,要不是老爹那帮朋友保着,我早死了几回了。 杨坚觉得来和算的不准,又接连跑去找了好几个赫赫有名的术士,可神奇的是,得到的答案出奇的一致:“公当为天子,善自爱”。虽然说法不一样,但是意思都很明显:你这个苦逼青年会当皇帝。 杨坚开始不信,三人成虎,说的人多了,杨坚慢慢就信了,老老实实的蛰伏等着。老天终究没让杨坚再等够八年,到公元572年,又蛰伏了四年的杨坚迎来了人生的第一次转机。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 转机 压抑是宇文护给的,转机也跟宇文护有关系。 天赋这东西,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权力再大也不行。一个人能力有大小,宇文护是个好师长,当个军长也凑合,但是当不了高官,更当不了一国之主。宇文护在北周执政16年里,打了两次北齐,结果两次大败;联合西梁打陈国,也打不过。宇文护皇帝宇文邕啥事不管,当然也不替宇文护背屡战屡败的黑锅。连战连败,宇文护刚开始攒那点政治优势一点点的丧失殆尽,大家开始怀疑宇文护的指导方向是不是正确,宇文护的个人声望急剧下降。 宇文护为了挽回威望,继续维护自己的权力统治,使了一个大招。宇文护坚信这个大招一旦使出来,绝对能把威望从战败的悬崖边上拉回来。 宇文护的大招是:把权力部门全部换成自己人。 宇文护认为有权的全是自己人,不会反。想反的没权力,反不了。宇文护很得意自己的聪明,可惜这个大招一点没少,全打在自己身上。站在悬崖边上的宇文护指望自己人拉一把,没成想却被踹了一脚。上梁不正下梁歪,宇文护的儿子c心腹一个个都不是什么好鸟,有了权力之后,个个欺上瞒下,贪污腐化,鱼肉百姓,闹得天怒人怨。 宇文护本来就是踩了点狗屎,“自己人”把狗屎抹到了他脸上。 据说抗清名将金正希写了一副励志对联: 有志者c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c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要是翻译成现代流行语就是: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 粗俗一点的说法就是:再牛逼的梦想都经不起傻逼似的坚持。 12年的等待,终究没有白费,宇文邕等来了突破口。 突破口不是外人,也是熟人,庞晃的上司c宇文邕的亲弟弟宇文直。 前面说过,宇文直就是个唯利是图的无赖。这些年皇帝亲哥不得势,宇文直就抱着堂哥宇文护的大腿。宇文护专权,宇文直紧跟宇文护的步伐,也是混的风生水起。但是在乱世,混是要讲资本的。沌口一战,宇文直战场上的表现一塌糊涂,北周损失惨重。 宇文护把宇文直骂了个狗血淋头,官也给免了,回家反思去吧。不过我猜测宇文护这么做并不是真的想收拾宇文直,只是给自己找个台阶下,战败这么一大口黑锅,总得有人背,皇帝不背,皇帝的弟弟背。等把满朝文武糊弄过去,再找个机会让宇文直官复原职。 宇文护这么想,可宇文直却不这么看,宇文直看中的是利益,他又不是宇文护的粉丝。 “作战方案都是你宇文护定的,让我背这么大个黑锅。背就背吧,被骂成狗,我也不说什么了,你竟然还动真格的免了我的官!” 宇文直恼羞成怒,开始怨恨宇文护,而且是非常的恨,恨到换了阵营,跑去劝说哥哥宇文邕干掉宇文护。 宇文直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 你死我活 北周c北齐的战争是打打停停,停停打打。 公元572年,周c齐又一次讲和,停战。宇文护从督战前线回到京城长安,进宫觐见皇太后,这本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不过,今天稍微有点特别,宇文邕让宇文护去见皇太后的时候帮个忙,这件事很家常。 宇文邕说:我妈太爱喝酒了,老人家岁数不小了,老是喝酒容易伤身体,喝完酒还爱撒酒疯,影响不好。我自己劝不住,堂哥威望高,老太太听您的,希望堂哥去帮忙劝劝。 宇文护一听,有点警觉说:我不知道怎么劝啊。 宇文邕给了宇文护一篇《尚书·酒诰》:你进去之后就给皇太后读一读,太后一听明白了,以后不喝酒了就行了。 话都说到这份上,宇文护想皇太后也是自己的婶子,自家人的事又不牵扯什么政治,而且之前宇文邕的表现一直非常良好,宇文护没有怀疑就去了。 到后宫之后,见到皇太后,宇文护行礼完毕,对着太后就一本正经的读起《酒诰》来。突然,站在宇文护身后的宇文邕举起自己手中的玉圭(长方形,比板砖略长)就朝宇文护的脑袋上来了一板砖。事发突然,宇文护没有防备,被一板砖拍懵了。宇文护也是军人出身,虽然被拍倒在地,但是还不至于致命。 宇文邕一看宇文护没死,急了,让亲信宦官何泉砍宇文护,这个宦官心理素质不行,吓坏了,连砍几刀都没砍中。如果再这样下去,让宇文护跑出去,在场的所有人都得死。在生死攸关的关键时刻,一个人突然杀出,一刀插进了宇文护的胸膛,这个人就是藏在门后的宇文直。 就这样,北周权臣宇文护死了,这个把持北周朝政16年,人人得而诛之的乱臣贼子,终于死了。 写几句对他的评价吧。 一直以来,宇文护形象都是:乱臣贼子c骄横跋扈。为了维护手中的权力,不择手段,毒杀皇帝,诛杀功臣,结党营私,党同伐异,任人唯亲,祸乱朝纲,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好像一个权臣能用上的贬义词都给他用上,也都能恰如其分。 可是,我想说的是:其实宇文护也是一个可怜人。 要说宇文护就是个彻头彻尾的大坏蛋,也不全对。最开始的时候,孝闵帝宇文觉联络李植夺权的时候,宇文护发现之后,只是把李植调离京师,并没有大开杀戒。我相信他最初是一个忠君爱国的大臣,他只是获得权力之后欲罢不能,最终走上了权臣的道路。 再说宇文护很孝顺。 我个人有个择友标准:孝顺的人不会差到那里去;不孝的人,再好,也不值得交。宇文护亲妈阎氏被北齐扣做人质多年,期间,宇文护写给他妈的信《报母阎姬书》入选过大学语文教材,而且是这段乱世唯一入选的。《报母阎姬书》写的感情至真,感人肺腑,看得我热泪盈眶,实属南北朝不可多得的好文章。我相信,宇文护是孝顺的,没有至诚的孝心,绝写不出来‘一味情真,字字滴泪’的文字。有兴趣的话,可以看一下。 总之,我承认宇文护是个骄横跋扈的权臣,却不认为他是个坏透了的人。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 这么简单? 煽情完了,回到正题。 历史再一次重演,斩草必须除根。 宇文邕杀了宇文护以后,立刻让亲兵卫队捕杀了宇文护所有身居要职的儿子c亲信和一个厨子。 一个厨子,出现在这里,是不是很突兀? 事实上,宇文泰的五子宇文宪也不理解,劝四哥宇文邕说:这个叫李安的厨子只是个下人,又不参政,不用非得杀他。 宇文邕回答说:老五,你不知道,大哥(周明帝宇文毓)被毒死,就是这家伙干的! 看到宇文邕的回答,我浑身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宇文邕隐藏的也太深了,宇文毓被毒死,那是560年的事,现在是572年,十几年里,硬是没一个人知道,这城府真是太恐怖了。宇文邕不说,不代表他不知道,他在心里默默记了一个小本子,上面写着一笔一笔的恩怨,张三c李四c王五,连个下人,他都记得清清楚楚,谁都跑不了。就隐忍这点而言,宇文邕真比东汉刘秀还要出色。 这个提问题的齐王宇文宪也是个有故事的人。 严格说来,宇文宪算是宇文护一党的,而且还是宇文护的心腹亲信。宇文宪是宇文泰的第五子,宇文邕的异母弟弟。宇文护专权时期,对宇文宪十分信任,所有大事都让他参与,是宇文护身边的红人。 都是宇文护身边的红人,宇文宪跟宇文直可不一样,宇文宪是真有本事,为北周征战沙场,经常身先士卒。宇文护两次伐齐都败了,宇文宪成了遮羞布,屡屡大破敌军,之后宇文宪就被宇文护一再重用。568年宇文宪升任大司马兼任小冢宰,相当于兼职国防部长,北周实权派二号人物,宇文护一党绝对的核心。 神奇的是,宇文邕杀了宇文护c大规模清算宇文护余党时,宇文宪居然升官了! 史书对于此事的解释是:“宇文宪受重用时,每次宇文护跟武帝有事要沟通,就让宇文宪来回传话。两个人有意见不一致的时候,为了避免宇文邕跟宇文护之间激化矛盾,宇文宪就从中说和,每次传话都说的很委婉,意思表达到就行,间接保护了宇文邕,所以宇文邕没清算宇文宪”。 现代学术界认为宇文宪没有被杀是因为宇文宪有才而且是忠于北周,而不是忠于宇文护个人,所以没事。 我却不这么看。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 没那么简单 我承认宇文宪能力很强,是宇文泰儿子里最会打仗的,也没见到他有什么劣迹的记载。我有几条自己的疑问罗列一下。 第一c宇文宪忠于北周,而非宇文护,在宇文护当权期间何以能成为宇文护的亲信,屡屡升官?宇文护要是只看重才华,唯才是举,他还叫权臣吗?杨忠就是个反例。 第二c《周书》和学术界的说法都只能解释:免祸,不治罪。却不能解释,‘反而升官’的问题。 第三c宇文邕清算宇文护余党的态度,史书记载很清楚:牵扯皇族宗室的,也绝不姑息。宇文护儿子c亲信全部被杀,宇文护一党官员一律免职,唯独这个传了几句话的宇文宪,宇文邕却没有追究。 第四c亲弟弟宇文直一再要求清算宇文宪时,宇文邕说:“齐公(宇文宪)的心迹,我心里全都清楚,不得再有怀疑!”话说的斩钉截铁,是什么让宇文邕这么坚定的信心?史书没有记载,不由得人不遐想。 疑问说清楚,我们就再做一个推论。 诛杀宇文护事件当中,谁居首功? 应该是宇文直,因为他不光参与策划,而且手刃了宇文护。 事后,位居首功的宇文直得到的赏赐是地官大司徒一职,地官大司徒在百官排行第二。排行第一的是天官大冢宰,那宇文邕把天官大冢宰给了谁? 宇文宪! 我看过一些史学著作,有专家说是因为宇文宪有才,宇文直不是那块料,再加上宇文邕要夺宇文宪的兵权。确实,在《周书·齐炀王宪传》有明确记载:武帝以宇文宪“威名过重,终不能平,虽遥授冢宰,实夺其权也”。 但是我觉得逻辑上还是说不通。要是单纯为夺权,宇文宪就是宇文护余党,这个罪名足够夺权免职了。就算不免职,为什么不给个大宗伯让宇文宪抓抓教育,管管礼仪? 显然不单纯为了夺权。 咱们从逻辑上分析。‘授官夺权’说明宇文邕不信宇文宪,不能让宇文宪当大司马,掌握军权,所以把天官大冢宰给了宇文宪。 亲弟弟宇文直想当大冢宰,宇文邕没给;宇文直又要大司马,宇文邕也没给,最后给了地官大司徒。这说明宇文邕也不信他的亲弟弟。 不信任还要给,说明应该给。 那就是说:宇文直应该得地官大司徒,宇文宪应该得天官大冢宰。 想明白这个逻辑就能引出另外一个问题:什么情况下应该给? 有功。 宇文直也有功,而且是头功,手刃宇文护;宇文直是武帝的亲弟弟,宇文宪是异母弟;宇文直弃暗投明的时间也更早。无论从哪个角度,宇文直都更应该是首功。但是从事实情况看,宇文邕心里的首功是给了宇文宪。 这就说明宇文宪肯定也是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至少不比宇文直的贡献小。那什么贡献能比杀了宇文护贡献还大呢? 我大胆假设一下:宇文宪被策反了。宇文宪是宇文护一党的骨干,心却跟着宇文邕。策反时间应该就是传话期间,投靠时间比宇文直早,这样再看看史书的记载是不是更为合理一点。 要是再大胆一点假设:宇文宪是宇文邕派去的卧底。我知道这更吸引人,但是不妥当。 所以我的结论是:宇文宪被策反了。 史学界有个说法叫“孤证不立”,我就再说一个旁证:整件事有一个问题往往被忽略:武帝诛杀宇文护时,为何如此顺利? 一般诛杀权臣需要做很多准备工作,剪掉羽翼,调虎离山,策反部将等等。史书上,宇文邕拍了一板砖,宇文直给了一刀,皇宫卫队带人把其他人一抓,祸乱了16年的宇文护一党就被连根拔起了。如果真的一块板砖就能解决问题,中国历史也不会有这么多的权臣祸乱天下了,康熙杀鳌拜,这个千古一帝的功绩就掺了水分。 城府c谋略如此强悍的武帝,难道不怕宇文护的儿子c亲信这些握着兵权的人起兵谋反?派出去的亲兵为什么消灭宇文护余党这么顺利,为什么没有遇到抵抗? 我想,答案显而易见,有内应。 谁是内应,应该比较好猜,宇文护的国防部长是宇文宪。 以上纯粹自己个人看法,没经过专家推敲,未免给大家造成误导,还是说清楚为好,信不信取决于大家。不管历史真相是不是如推论这般,宇文宪还是很有点士为知己者死的气度,曾经手按着办公桌,当着下属的面,指着心口发誓效忠武帝宇文邕:“吾之夙心,公宁不悉,但当尽忠竭节耳,知复何言。” 自此之后,宇文宪跟着皇帝四哥宇文邕东征西讨,立下赫赫战功。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 再被猜忌 北周武帝宇文邕推翻了压在自己身上的大山,开始了自己辉煌的皇帝生涯。为了庆祝这一伟大的胜利,宇文邕把572年改年号为建德元年。我一直认为这个年号其实是在骂宇文护,宇文护一死,就开始“建德”,你说在武帝宇文邕心里,宇文护得是多么无德吧。 宇文邕是真恨宇文护,到骨子里的那种恨。一般情况,地位较高大臣薨了,朝廷是要给个官方的谥号,总结评价大臣的一生。谥号有好有坏,文献c文正都是极好的谥号,像“炀”“荡”“幽”“厉”就说明这个人生前相当不咋地。杨忠死后,谥号“桓”,就是个不错的谥号。只要大臣生前官职够高,死后不管好坏谥号,都要给一个的。宇文邕根本不想再提起宇文护这个人,更别提给他谥号了。一直过了好几年,宇文邕才勉强同意给宇文护定个谥号,而且亲自指定,给了一个差评一一荡。“荡”属于恶谥,谥号里最差的评价之一,《谥法》里‘荡’的解释是:“好内远礼;狂而无据”,一般用于皇帝看着就恶心的人。 诛杀宇文护,明面上最大的受益人是宇文邕,其实这还有一个隐性的最大受益人一一杨坚。那个给自己穿小鞋的“荡夫”终于不再了,杨坚也长长的出了一口气,唱几句‘阳光总在风雨后,乌云上有晴空’,也许正应了当时的心情。 好事成双。573年,宇文邕给太子宇文赟选太子妃,挑来挑去挑中了杨坚的大女儿杨丽华。太子妃,那将来是要当皇后的,杨坚沾女儿的光,跟皇帝成了亲家,摇身一变成了外戚。杨坚跟宇文邕的大哥北周明帝宇文毓是连襟关系,这次又跟宇文邕成了亲家,杨坚正式踏入皇亲国戚的行列。宇文邕当杨坚是自己人,自己人要优先照顾,杨坚打掉头上的草,掸了掸头发上的灰,厚积而薄发迎来了第二春。 厚积薄发,还没发出来,杨坚奇异的相貌和深沉的性格先给他带来了麻烦。杀了宇文护之后的宇文邕对权力看得很紧,不允许有任何人有想法。574年6月,亲弟弟宇文直叛乱被杀,更是让宇文邕谁也不敢信。最信任的宇文宪也不例外,宇文邕时不时的敲打一下宇文宪“咱爸有十个儿子,不是个个都能做天子的,你趁早死了这份心”,吓得宇文宪冷汗直流,赶快表忠心。 谁知道,宇文宪自己还没擦干净屁股,就管上杨坚上厕所带没带纸了。宇文宪说他找算命专家给杨坚相过面,专家说杨坚这个人有反相,劝宇文邕早点除掉杨坚,以绝后患。 看史书记载杨坚的画像,杨坚确实长得不帅,但是看起来也是有福之人。我一直很好奇,反相这东西是怎么看出来的?而且还不止宇文宪一个人看出来,宇文邕的心腹王轨也经常说杨坚有反相。我很纳闷:杨坚脸上又没刺着“我要反’三个大字,他们是怎么看出来的?从面相上能看出来这孩子是不是他爸亲生的,跟隔壁老王有没有关系,这我信,但能看出来是不是造反,我表示怀疑。我个人觉得这些记载还不如司马懿的“狼顾之相”,来的靠谱。 我个人觉得,反相这东西,就跟王气一样,都这么说,谁也没见过,说你有你就有,让皇帝挑着信的鬼话。 宇文邕本来就多疑,听宇文宪c王规都这么说,疑心更重了。但是宇文邕也不能因为一句没来由的空话就立即干掉杨坚,那不成曹操了?不合适! 所以宇文邕准备亲自听听专家的意见,先来的是著名大师来和。 撇开杨坚和来和关系不错这层不说,我也敢肯定来和不敢胡说八道。当年杨坚找他算过,来和说杨坚能‘王天下’,这次宇文邕让他给杨坚看相,来和要是照实说,他自己肯定捞不着好,说不定还得落个从犯的下场。所以,来和当着宇文邕的面,给杨坚看完面相之后很坚定的说:皇上请放心,杨坚面相一般,也就是个柱国将军的面相。 一个人说不行,宇文邕决定‘验算’一下,又找来另一位大师赵昭给杨坚看相。杨坚那几年算命,把这些大师都找遍了,这个赵昭跟杨坚关系也不错,情况跟来和类似。赵昭当着宇文邕的面认认真真c仔仔细细地看过之后,很肯定杨坚就是个将军命,没啥大出息。 宇文邕的结论是:杨坚同志是北周的好同志,组织是可以信任的。 杨坚两次涉险过关的事情,告诉我们两件事: 第一c人际关系一定要搞好,多个朋友多条路,关键时刻能救命。 第二c别信算命的胡说八道。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 励精图治 周武帝宇文邕是南北朝的第一英主,他对得起这个称号,实在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好皇帝。 作为皇帝,宇文邕各个方面都极为出色。他勤政爱民,从善如流c赏罚分明,工作极其努力,经常通宵加班。生活上也很俭朴,不对,俭朴不够准确,对于皇帝来说,宇文邕这叫寒酸。后宫里别说金银珠宝装饰,连点绢帛丝绸都难见,连皇帝本人穿的都是布质长袍,盖着布被子,非常会过日子;宇文邕的后宫里,加上干家务的,一共8个女人,2个妃子,3个女官,3个御女,没了,就这么多。要不是宇文邕出在分裂时期,只是一个小国的皇帝,不具备参赛资格,要不然绝对有实力角逐“最简朴皇帝”称号。 杀了宇文护之后,亲自掌权的宇文邕发现,在宇文护执政16年,已经把北周糟蹋成了一个烂摊子,国力日渐衰微,一直被北齐压着打。也许只有这样的对比才更显出宇文邕是个治国天才。自宇文邕执政之后,深谙“不扰民,民自安”的治国精髓,与民休息,北周国泰民安,实力大增。 宇文邕这么个好皇帝,还特别地务实。 县令干得不错,得吏部说才行;吏部干得咋样,得宰相评价;宰相干得好不好,得皇帝发话;皇帝当的行不行,得上天认可才行。 要是天空突然传来表扬你的声音,估计惊悚的情绪会远大于高兴。当然老天爷也不会用这么直白的方式,老天爷评价皇帝有着固有的方式,叫“国家将兴,必有祯祥。”。祯祥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祥瑞,祥瑞预示着国家未来的强盛,被很多皇帝看做上天对他工作的认可,给他发的荣誉证书。荣誉证书这东西,谁都喜欢。 所以历朝历代皇帝,甭管名君c昏君都喜欢祥瑞。 相比之下,宇文邕就是皇帝这个职业的异类,他不喜欢“祥瑞”这种花架子。国家究竟如何大治,宇文邕懂不算太多,但是他非常确定的是祥瑞这东西肯定不行。 一次,太子为了讨老爹欢心,进献猎获的祥瑞一一两只白鹿。白鹿这个基因变异的产物,简单说,就是鹿得了白化病。基因变异的动物在古代很吃香,史书出镜率极高,什么白狼c白鹿c白鸡c红兔子都是祥瑞,碰见好大喜功的皇帝,得全国上下总动员地找。现在跟过去就是不一样,现在想吃点没变异的东西,得爬得了高山,下得了大河,爬山头c钻树林地找去。宇文邕很有点辩证唯物主义,上天只发个荣誉证书,他也不稀罕,还不如来几车粮食呢,给点装备也成。 看着这两只基因变异鹿,宇文邕苦口婆心地教育儿子说“治理天下,在于德政,而不在于祥瑞。后来,又有人进献九尾狐骨,宇文邕一把火烧了,自此之后北周再没人搞这虚头巴脑的形式主义,北周上下一心的撸起袖子加油干。 短短几年时间,北周大治,社会繁荣稳定,百姓安居乐业。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 灭佛 574年12月,周武帝搞了次军队改革,改革的核心就是一句话:“改诸军军士并为侍官”。意思就是,往后部队的士兵都不叫军士了,一律改叫侍官,这个军队改革看起来平淡无奇,什么也没改,换了个名字而已。但是里面的政治智慧,真是让人钦佩。 前面说过,北周是府兵制,府兵制的士兵隶属于柱国将军,士兵都跟将军的姓。整个部队都是亲戚,老兵会对新兵说,我是你二大爷,他是你三叔,咱们就是一家人,府兵制靠这种“干亲戚”来提高战斗力。宇文邕这一改,把军士改为侍官,看着只是名称的改变,其实部队的根本性质就改了,以前军士归将军,现在侍官听皇帝的,从今往后军权归皇帝。 说起宇文邕的兵制,‘三武一宗灭佛’不得不说。 ‘三武一宗灭佛’说的是:北魏太武帝灭佛c北周武帝灭佛c唐武宗灭佛和后周世宗灭佛。佛教称为‘四次法难’。我个人觉得,叫“法难”比“灭佛”更直观一些:寺庙拆了,僧众撵走,佛像融了,经书烧了。唐武宗干得最过分,连印度和日本到中国来出差的和尚都强迫还俗了。 灭佛对不对,得看对谁。对于帝王,灭佛好处不小;对于佛教来说,灭佛就是大劫难。我前面说角度不同,感受就会不同。在这儿我们不讲对错,只说事实。 四个人灭佛的成果都在经济,但原因却各不相同,其他三个,咱们涉及不到,就不细说了,咱们主要说说北周武帝宇文邕灭佛。 宇文邕灭佛有国家方面的原因,也有个人原因。 国家方面比较复杂:世乱宗教兴。 俗话说‘宁为太平犬,不做乱离人’,乱世老百姓日子艰难,苦日子里,没办法的事太多,就祈求佛祖保佑,所以佛教的信众一直不少。南北朝信佛的皇帝不少,佛教一直有比较优厚的条件:不交税,不服役。和尚比公务员都吃香,日子过不下去了,就把头发一剃就近找个寺庙出家,要吃有吃,要喝有喝,还不用服兵役打仗,这对于乱世的百姓就叫‘出路’。 世道越乱,这个出路就显得越阳光。就这样僧侣越来越多,老百姓越来越少,这叫什么?叫跟政府争人口,人都跑去当和尚了,没人交税,没人服兵役,这是钻国家政策的漏洞。梁武帝萧衍时期基本就是这样因佛废国的。宇文邕为了减轻财政负担,“求兵与僧众之间,取地于塔庙之下”,所以灭佛。 个人原因就比较简单了,宇文邕不喜欢佛教,是因为宇文护信佛。 其实虽然宇文邕压根不喜欢佛教,但一开始宇文邕也没下那么大决心,要彻底灭佛,一件事的发生,促使他下了狠心。 滑稽的事,这件事是由一群和尚引起的。 建德二年(573年),亲政第二年,宇文邕看出了宗教对于国家发展的不利,亲自组织了一次高规格的全国宗教大会,让佛c道c儒三个宗教团体及文武百官都派代表参加。 一开始,宇文邕的想法是,搞宗教改革,让大家集思广益谈谈看法,争取宗教信仰跟国家利益共存。 想法是好的,可是一帮和尚把宇文邕惹恼了。 事情是这样的:宇文邕不喜欢佛教,排座位的时候,会场官员就按照皇上的意思排了座位,就是皇帝坐在上面,然后依次是儒c道c佛,把佛教放在最后,(“帝升高坐,辨释三教先后,以儒为先,道教为次,佛教为后”。) 聪明人应该一眼就看出来,皇上不大喜欢佛教,可偏偏有人不知趣。佛教派去的和尚人多势众,嚣张惯了,不是书生也认死理,一个劲地抗议,非要把佛教座位排在道教前面,在会场大吵大闹,还扬言说,这么排座,这会他们就不开了。 最后,宗教改革大会开成了各大门派吵架大会。 宇文邕怒了:这帮和尚真拿自己当天下第一门派了,我亲自在这,你们还敢闹,还没人治得了你们! 这次宗教大会让宇文邕下了决心:灭佛! 574年5月15日,宇文邕完全不顾及死后会不会下地狱,下令全国禁佛,强迫和尚还俗当兵,把寺庙强拆种地。 灭佛效果非常显著,到577年,北周一共还俗僧尼300多万,这相当于当时总人口数十分之一,宇文邕一下子富得流油,有钱有兵,打仗都有了底气。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