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山那村那人那事》 正文 那山 那村 那人 那事(一) 那山那村那人那事(一) 道水泉大队有四个自然村,分别是道水泉c道水涧c道水沟和黄土梁。道水涧为第一生产队,道水泉有二c三两个生产队,黄土梁为四队。道水沟为五队。大队部设在道水泉。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是村里最红火的时光,那时虽然是人民公社化,但还没实行计划生育,几乎每个家庭都有三四个孩子,多的生有七八个。村子里每天都充斥着笑声c哭声c骂声,喧闹嘈杂充满了生活气息。当时村子里有两个学校,一个幼儿园。东边学校设在娘娘庙,西边学校设在胡同里,76年集中到新建的五道庙。教师有朱c张c勾c李等,瑞香教幼儿园。印象中这几位老师都很严厉又具有人情味,记得那时候我带着两岁的弟弟在教室里上课,弟弟在地上大小便后,老师都会帮忙打扫,表情自然而淡定并严厉制止由此引起的同学们的喧闹和厌恶。弟弟上幼儿园的时候,正逢姐姐上高中c我念初中,离家远,妈每天下地收工也晚,瑞香就每天傍晚陪着弟弟在我家门口玩,不曾有过丝毫责怪。印象中好像当时每位老师手里都有一根柳条棍,用以敲桌子c指黑板c打学生,这根棍往往由调皮的学生负责制作,其中的含义不言而喻。家长们都会跟老师说:我的孩子不学习就打!往死里打!打死也没事!老师也就没了顾虑,诚心诚意的管,诚心诚意地教,却也没有见过打坏过谁,反倒成就了不少人。 村里以张c麻c孟姓为主,还有少数李c孙c刘姓,互相之间见面都有称呼,表叔c表婶等等。好像我从记事起就有大人喊我大叔(儿),还开玩笑的说萝卜小长在辈上了。父母也总是教育我们不管见谁面都要有称呼,不称呼不能说话。这样的文明礼貌在道水泉已是常态,正是这样的教育铸就了道水泉文明和谐的村风。 那时候村里有卫生室,张医生和朱医生坐诊。说是坐诊,其实是出诊,因为看病都是要到病人家里去,所以就挎了药箱c带着必要的器材东家进c西家出,服务态度极好。有时候需要整夜守护也不会生出怨言,印象中他们庄严镇定,总有办法,好像没有治不了的病。 那个年代大人整天忙碌,孩子们也不得空闲。抬水c喂猪c割草c拾柴,课余生活丰富又辛苦,但也更多的了解了大自然c发展了动手能力和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记得我第一次见大雾是在跟随小儿去下龙宝湖割草的时候,雨后大雾看不出去,当时我放声大哭,以为到了世界末日。小儿对我说,没事,你往前走,走到哪就能看到哪。那一次我知道了雾是什么。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 那山 那村 那人 那事(二) 那山那村那人那事(二) 道水泉人崇尚文化,尊敬读书人,在我的印象里奎表叔是村里文化最高的人,听长辈讲,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学的几个红卫兵在去四队的路上遇见了这个穿着简朴的农民,就拦下他,让背完的老三篇才可以放行,奎表叔起初不肯,他们就愈加不放行。奎表叔反问他们:“你们会背吗”?“那当然,你背完我们就背”他们说。没办法的奎表叔只好完整流利地背完了老三篇。那几个红卫兵当时就惊呆了,这显然出乎他们的意料,更尴尬的是他们竟然背不出来。(老三篇是指:纪念白求恩c为人民服务和愚公移山三篇文章) 奎表叔记忆力好,字也写得好。每到春节将近,村里人都会拿着红纸到他家里求他写对联,他也乐得倒贴笔墨与人方便。我记得写得最多的对联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奎表叔的弟弟考表叔身体不太好,家里有许多古书,都是繁体字,据说是破四旧的时候侥幸存下的,有三侠五义c三国演义c拍案惊奇等等。时至今日,我时常会回想起考表叔坐在院子里的板凳上看书的情景。 记得好像是75c76年的样子,公社管文教的助理来道水泉小学检查工作,其中有一个环节是开学生座谈会,我们几个孩子被叫到了办公室。文教助理是一个严肃的人,目光犀利。我们几个年纪小的孩子吓得耷拉着脑袋往后躲,奇表叔比我大几岁,也在其中,站在最前面。文教助理问道:“谁能说说你们学习是为了什么啊”?说实话那个时候我都听不懂这是在问什么,一脸茫然。奇表叔立刻举手,征得同意后回答道:“为了革命”。他又问:“革命!你知道革命是革谁的命啊?”,奇表叔回答:“革命就是革阶级敌人的命c革自己的命!”。奇表叔的这个回答和文教助理吃惊的样子我至今记忆犹新,这句话也就成了我对革命一词的最初理解。 五道庙的新学校有七间正房,两个教室加一间办公室,教室里白天上课,晚上青年们排练节目。房子正面是一溜可以拆卸的门板,有演出的时候就将门板拆下,教室就成了舞台。那个时候的人好像不知疲倦似的,白天劳动,晚上学习c演出或开批斗会。学校后面是大队部和卫生室,大队部经常有下乡干部驻村,驻村干部吃派饭,吃完饭后留下钱和粮票。卫生室的朱医生脾气超好,脸上经常挂着微笑。除了看病卖药还兼卖日常用品。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 那山 那村 那人 那事(三) 那山那村那人那事(三) 道水泉村背靠北雁山,东西各有一条山脊蜿蜒而下,似龙行蛇舞成为东西屏障,村民习惯称为东梁和西梁,村子东c西各有一条小河顺村而下,把村子分成左c中c右三部分。上世纪七c八十年代河里水流不断,冬季里河槽就成了天然滑冰场,大人孩子们坐着滑冰车在这里嬉闹玩耍,快乐无比。 当时村里供人畜饮用的水井有三口,在胡同北c乌和北沟口。井水清纯甘爽c喝完沁人心脾。冬天井沿上结了冰,人们小心的用扁担把水打上来,挑或抬回家里存在水缸里,有的时候水桶会从扁担上脱落掉进井里,那是很麻烦的事。记得很小的时候就和姐姐去抬水,战战兢兢的,水桶来回晃悠,到家的时候水桶里也不剩多少水了。 村里和四周全是树,由于树木的遮挡,从村外是看不见房屋的。除了河槽里茂密的杨柳树,漫山遍野的杏树和核桃树是村里人的主要收入来源。特别是杏树,春季开花的时候东台c西台;西坡c北坡;东梁c西梁。白茫茫一片,浩浩荡荡c香气弥漫,场面颇为壮观。梨树也是村里的主要经济树种,以南头地c上岗儿c下窝子和北沟最集中。品种有黄梨c半斤酥c红肖梨c面梨,好像还有西瓜瓣梨。三队的苹果园建在上岗儿菜地里,种菜的和表爷负责管理。品种有大c小国光和红c黄元帅;树龄百年以上的板栗树主要在北沟c北岔子c和二门子;枣树则生长在田间地埂上。 当时为了抗旱,二队和三队分别修建了大口井,三队的建在上岗儿,井深口小。二队的建在北沟,井浅口大(约有一人半深),那时候一到伏天几乎村里的所有男人中午都会来这里洗澡,老的少的c大的小的,都在水里瞎扑腾。狗刨c仰泳c扎猛子很是热闹。人们自然也就学会了游泳。东边的坡洼里有一片桑树,此时正值桑葚成熟,洗完澡再到这里吃上几颗桑葚,也很惬意。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 那山 那村 那人 那事(四) 那山那村那人那事(四) 去四队和五队的路是一条沟壑,村里人称其为大沟,过去这是一条商道,从山西c蔚县去往北京c保定方向。相传风石堂曾经是北雁南飞和南雁北飞大雁聚集之地,当时的壮观景象可以想象。如今留下的只有刻在巨石上的“北雁山”三个大字记录着风雨沧桑。风石堂这个地方山高路窄,不见阳光,阴森森的,平地生风,村民经过这里都会匆匆而过,不愿停留。这里有一个石窑,据说是当年一个进京赶考的山西书生曾经留宿的地方,墙壁四周写满了书生留下的毛笔字,后来人们习惯称这里为写字石堂。 当年大沟里水流很大,鱼很多。小伙伴们经常去河里捞鱼c钓鱼。那时候最常用的是闷葫芦,由荆条编制而成,凹字形,里面放上用香椿和白面烙的饼,加上石头,沉到水湾里,一段时间后再捞上来,里面就会有鱼进来。记得当年大王八湾和小王八湾里鱼最多c最大。钓鱼也很有乐趣,有的时候栓两三个鱼钩,会同时钓到鱼。钓到的鱼或者加点盐放在柴火上烧,或者放在锅里加盐煮熟,有的时候大人会将鱼裹了白面用油炸熟。那个时候这是最好的美味。 道水泉村山场很大!,村民烧火做饭c盖房做家具都靠上山砍木。六七十年代人口的急剧增长使砍柴砍木越来越远c越来越难。起初人们到西梁后面砍柴砍木,再后来到上c下龙宝胡,再以后由大沟到沙峪儿c九道讲c羊圈沟c文武c白莲胡c围子等,越走越远。那时候一到冬天姐姐和我都会跟着父亲去大沟背柴,和我们常常一起的小伙伴还有一队的京和深姐弟以及二队的大愣。 后来随着砍伐的加剧,大沟里的水越来越少了,近几年政府实行禁砍禁牧以后,植被和河水才逐渐在恢复。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 那山 那村 那人 那事(五) 那山那村那人那事(五) 在我的印象里,亭是村里最和善的人,人缘好c讲信用,被三队社员选为保管员,孩童时代对大人有一种距离感很正常,他却能使孩子们感到亲近。记忆中小时候总会被他牵着手在街上走,有一次跟随他进到仓库,他破例的将存在水缸里的蜂蜜挖了一勺喂我,蜂蜜的美好滋味深深地刺激了我久久乏味的味蕾。趁他不注意我自己偷吃的时候,却不小心被蜂蜜上残留蜜蜂的毒刺扎到了嘴唇,肿了好长时间。当时,他惊恐地把我送回家并耐心的给我讲了“死蜂活毒”的道理。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他就随出息了的子女进了城,后来从没再见过。 凤嫂子和我们是隔河邻居,能说会道,小时候我经常在别人的教唆下开玩笑骂她,她知道是村里其它嫂子教的,从不和我生气。见了我总是大清长c大清短的,说过不少祝愿的话,现在想来还会感觉温暖。她有三个子女,小名分别是狗屎c黑子和大判,据说是为了孩子好拉扯。 记得76年闹地震的时候,四大娘和我们的地震棚挨着,给了我们姐弟很多关心和照顾,至今难忘;四嫂子和我们也是前后院邻居,在生活和精神上也曾给过我们许多关心和照顾。 05或者06年的时候,那时三嫂和父亲都还在世,有一次母亲去外地看病,我回老家照看患病的父亲,(当时父亲七十多岁,三嫂已经八十多岁了),中午的时候,三嫂佝偻着几乎成直角的腰,拄着拐杖给父亲做了鸡蛋饼送到家里来,那个时候三嫂面朝地,一点一点的挪着脚步,头几乎都抬不起来了——这该是怎样的情义啊! 明表叔是城市人,那个时候为了照顾家里的姥姥,被父母送回老家入了农业社,安排在村饲养室喂骡马,会讲故事,能辅导学习,我和田等同学曾长期晚上在饲养室住宿与他作伴,他教会了我们很多东西。从他这里,我第一次体会到了农村与城市的差距。明表叔后来娶妻生子,一直生活在村里。我常常想,如果他当时不回来现在会是什么样子呢?!这算不算为了孝道牺牲了自己? 父母和村里人常说的一句话就是“长住人喽,短不住 人”,意思是:要多帮助别人,不要在别人需要的时候能帮而不帮;你就是不帮别人,别人也会做成事情。还有一句话就是“越是孝敬父母钱和东西,你的钱和东西就会越多”。这些朴素的思想和语言主导着村里的舆论,为孩子们的精神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这也是那时的孩子们之所以能走出村子c走向未来的精神阶梯吧。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 那山 那村 那人 那事(六) 那山那村那人那事(六) 道水泉村果树品种多c数量大,可以说遍地是树。什么桃c李c杏,苹果c梨,核桃c栗子,葡萄c枣等等,村民们就像生活在果园里,一年四季闻着花香,吃着果实惬意而美好。 记得好像是1972年,初夏的一天,将近中午,三队的两个社员给队里的梨树喷农药(那是村里人第一次接触农药),到了我家院子里(我们家院子里有好几棵梨树)的时候,因为家里经常有蚊子,母亲便提议让给屋里喷点农药。下午的时候四哥哥和四嫂子来串门,发现了屋里农药味很浓,便提醒母亲注意一点。晚上又来劝说母亲让我们去他们家住。母亲大概也感觉到了危险,就答应让我们姐弟三人去四嫂子家住,自己留宿在家。第二天中午,母亲就出现了中毒的症状,开始神志不清,四哥哥守在身边,因为农药中毒是本地首次出现,他查了很多书,也找不到太好的办法。到了晚上母亲就精神错乱了,好几个人也控制不住。后来二叔找了跑涿鹿的班车送到附近的部队医院,他们也没有接治过农药中毒的病人,与上级医院沟通了好久才采取了措施,母亲总算捡回了一条命。事后我才知道那个农药叫1059,属于内吸性神经毒剂,剧毒,目前国家已禁止使用。 之后,为了母亲能够清净修养,尽早恢复,我和姐姐跟随爷爷奶奶生活了两年。 我们姐弟经常忆起这段经历,如果不是四哥哥c四嫂子的再三相邀,我们姐弟三个弱小的孩子(那个时候姐姐十岁,我六岁c弟弟刚一岁多点)那一晚也在家里住宿,后果会是怎样的呢——?如今四哥四嫂都已经九十多岁了,祝愿他们身体安康,永远幸福。 本来大自然有自己的生物链,维持着自己相对的平衡。而农药在杀死害虫的同时也杀死了害虫的天敌,当害虫再度猖獗的时候,天敌却没有达到应有的数量,平衡被打破了。于是害虫泛滥,吃光了叶片c祸害了果实和枝干。直至后来村里成片的梨树都消失了。 冥冥之中大自然有自己的法则,用任何急功近利的方式去打破它,都会受到惩罚。农药的出现就是如此。 怀念那个没有农药c没有化肥的年代。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 那山 那村 那人 那事(七) 那山那村那人那事(七) 那时候虽然物质缺乏,但孩子们的生活还是快乐的。 我和姐姐相差四岁,小时候她不管到哪都会带着我,抬水c背柴c垫猪圈等劳动也都是一起,她干重的,我干轻的。我渐渐习惯了她的照顾,她也把照顾我习惯成了责任,时至今日我还享受着姐姐的这个习惯。 记得那时候村子里的玩伴很多,年龄大的有:金梅c志芬c志林c方子c瑞良c志明c娥c香c平c军c娥表姑等等;和姐姐同大小的有:大判c刁儿c志平c三儿c三芝c翠珍c云c书表姑c奇表叔c明表叔等等。和我一起长大的有田c曾儿c志保c大愣c小儿c利c玉c强c新c林c红儿c杰奎c贵深c桂良c银c英儿c芬c月等等。弟弟比我小五岁,和他一起的主要有志清c小贤c大龙c小国c丑儿c小琴c芬芬c小娥c凤儿和一队的杰子c桂新等等。因为有伙伴的陪伴那个时候不知道什么是寂寞。 由于没有电视c手机和电脑,家里是留不住孩子的。孩子们的快乐主要来源于玩耍。跳绳c欻(chua)石子c藏猫猫(ii),没事就满世界跑,好像那时候的孩子只要有伙伴陪伴就会快乐似得。 收音机里每天的评书时间是孩子们最盼望的。刘兰芳c袁阔成的岳飞传c隋唐演义c三国演义等等,成了我们那代人文学素养的启蒙。 那时候除了教材,找本课外书是非常困难的,偶尔找到一张报纸,孩子们也会如获至宝,看了再看。记得有一个四扇的年画是说关云长的,贴在我家墙上,天天看着就记住了,至今我还能大略背下来。觉得不错,记录如下: 第一首:千里单骑。 曹兵土山囤关公, 三事约定入曹营; 大宴小宴不知味, 美女岂能迷英雄; 遥知兄弟在古城,(这一句不太准确) 封金挂印辞曹营; 终保皇嫂归玄德, 千里单骑走如风。 第二首:古城相会。 闯过五关斩六将, 单骑直奔到古城; 张飞闭门不让进, 大斥降曹叛刘兄; 云长千言难解疑。 忽闻身后来追兵; 敌我一战辨真假, 立斩蔡阳见真情。 第三首:单刀赴会。 为了荆州两相争, 鲁肃设计请关公; 云长有勇又多智, 单刀赴会临江亭; 理直气壮震天地, 亭后埋伏战兢兢; 假醉紧拉鲁肃走, 告别登舟乘长风。 。 第四首:刮骨疗毒。 云长乘胜攻樊城, 胳臂中箭透骨痛; 幸得华佗来医治, 要他绑臂蒙眼睛; 云长亦然伸胳臂, 剥肉刮骨把毒清; 侍卒提血面失色, 云长下棋不变容。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 那山 那村 那人 那事(八) 那山那村那人那事(八) 记忆中,胡同儿是全村人口最密集也是最热闹的地方。当时全村带门楼的四合院有六座,其中三座就在这里(另外三座分别是西场c南头地c麻家院各一座)。四合院是由正房c东西厢房c南房和门楼组成的方形结构。门楼里,在大门上方有一个储藏室,小时候孩子们常常进到这里玩耍。 那时候,村里人常吃的就是玉米粥。就是将玉米在石碾上磨碎,然后分出面c皮后剩下的部分,村里人称为“碴子”。用碴子熬的粥就是玉米粥。分出的面可以蒸玉米饼子,也可以粗粮细做擀成条子。麸皮一般用于喂猪c喂鸡。 记得当时好像全村有六盘石碾,分别在胡同儿c南头地c西场c北沟口c大道上和乌。推碾子是经常性的劳动,许多时候需要排队等待。大人们因为白天要上工往往是起早贪黑推碾子,相当辛苦。周末或假期的时候,孩子们也会加入到推碾子的队伍,碾子就会相对紧张起来。于是,在碾子周围有推的c有等的c有玩的非常热闹。 记得好像是75或者76年的时候,我县出了一个农业科学家叫程有志(仅凭记忆,未加考证),发明了产量比较高的杂交高粱。按照政府的部署,我们村也引种推广,于是高粱地替代了玉米地。人们的主食也由昔日的玉米粥变成了高粱粥。记忆中高粱粥的最大特点就是涩,难以下咽。当时许多老人和孩子大便不下,需要他人用手指或者棍子把大便抠出来,村民们怨声载道但又毫无办法。在中学读书的孩子们中午带的干粮是高粱面饼子,硬硬的c涩涩的c冷冷的,也会坚强的吃下去。后来在人们的强烈反对下,村里才恢复了玉米的种植。 村里主要的作物除了玉米和高粱以外,还有黍子c荞麦c小麦c黄豆c谷子,三队还曾种过水稻。红薯c土豆c白菜的种植量也很大。那时候村里人虽然吃的质量差点,但也没太饥饿过。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 那山 那村 那人 那事(九) 那山那村那人那事(九) 当年,南头地属于道水泉三队,顺着小路左面是一片几百年的c依然长势旺盛的梨树。右面是一片红薯地。站在地头上可以看到坎下道水涧的全貌。这道坎村里人称为南头坎(垂直高度大约四五十米),当时是两自然村来往的主要道路。由于这道坎的存在村里人又习惯把上c下两村称为上庄儿和下庄儿。 道水涧当时有二三十户人家,主要是朱姓c孟姓和刘姓。上c下庄儿人虽然没住在一起,但由于是一个大队,互相之间都很熟悉,而且对长者都有相应的称呼。因为学校和小卖部建在上庄儿,下庄儿的孩子要到上庄儿念书c村民要到上庄儿买东西。 出道水泉村当时有三条路:一条是顺着东台出去经“石奔”能走马车的土路;一条是顺着下庄儿穿过西台的半截马车路c半截羊肠小路,奔沙涧口;一条是顺着河滩西侧去独石c黄金坎的羊肠小路。 公社的初中设在沙涧沟口,国办高中建在黄金坎。离上庄儿约五华里,那时候念书的孩子每天跑校而且都是步行,相当辛苦。 上学路上,生长季节里,孩子们总能找到吃的东西,从瓜果梨桃到老果嘴c桔梗叶c欧利c伞单c巧果果c酸枣等等。曾经为了榆钱和独石的孩子在河滩打过架。为了槐树花和刘家蓬的孩子在东梁上打过架。 那时的孩子比现在的孩子洒脱,淘气也是经常有的。独石村是一个移民村,他们东台c西台和河滩的土地都是道水泉村划过去的。吃的水也是从道水泉接下去的,在河滩去独石的小路边铺了水管,然后每隔一段有一口明井,用于查看水流情况。记得有一次和奇表叔c田c利周六放学回家,在路上和独石一个村民闹了点小矛盾,于是气愤不过,一气之下从河槽里捡了废弃的草袋,从明井里把水管给堵了,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震动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 那山 那村 那人 那事(十) 那山那村那人那事(十) 西梁后面有一个山洞,是当年闹日本的时候村民们藏身的地方,洞口就在悬崖上,进入的时候很危险,不小心就会掉下去。姐姐等许多大孩子曾带着我进去过,里面大约有两盘炕大。 听大人说,日本人进村烧了好几栋房子,其中就包括太爷c太奶的房子。这帮畜生搅乱了村民温馨平淡的田园生活。 西梁并不太高,梁顶上曾有两棵粗硕的菜树,很不一般,可惜文化大革命时被砍了。北雁山顶部被村里人称为寺雁塔,据说是一片两亩地大小的平台,建过寺院,至今上面还有废砖烂瓦。上面的一口大钟不知何时自己就飞到了村子里,被挂在英哥山墙边的梨树上,三队队长召集社员上工时就敲它。后来也不知去向了。 从西梁再翻过几道梁有一片柏树林,树龄也有几百年了,村民们过年点旺火的木柴都来自这里。再往西就是下龙宝湖,去下龙宝湖需要过一个长约十几米c角度大约七八十度的石片,前辈在上面简单凿了几个坑坑用于落脚,就算是路。如果从这里摔倒掉下去,那肯定好不了。那时候的人好像不知道危险似得,大人孩子背柴c背草都从上面走,却也平安。 西面这几道山梁是我们一群小伙伴割柴c割草的战场。七c八岁到十三c四岁的孩子成群打伙,拿着镰刀c绳子,有时带着斧子,相伴着。很是热闹。割草是为了冬天喂骡马;割柴是为了做饭和取暖。那个时候劳动是没有保护措施的,手上c脸上经常受伤也没人在乎,衣服破烂也没人在意,经常是灰头土脸的。记得有一次去蚂蝗坑割柴,不小心镰刀割到了左手二拇指,掀起了一块肉,流了很多血,伙伴们帮我用破布条绑住,用手按着止血。尽管这样,那天我还是坚持着割了柴背回家。 有的时候我们会跟着牛倌秋儿,他去哪放牛,我们就去哪割柴。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 那山 那村 那人 那事(十一) 那山那村那人那事(十一) 东梁的最高点叫炮架梁,在村子东北部。梁顶上至今还留有石头垒的炮架底座,直径约有四c五米,你可以想象当时的大炮有多大。顺着山坡还依稀可以判断当时往这里运大炮的道路痕迹。听大人们说这里的大炮可以打到二三十里开外,开炮的信号就是连绵的烽火台。 翻过东梁有一道沟叫大野沟,阴森森的,每天阳光照射的时间很短。是去刘家蓬村的必经之路。人们对这里多有忌讳,很少走或者忌单人走。相传从前曾经有一个年轻人傍晚独自经过这里,不知怎么就忽然辨不清方向,翻来倒去胡乱走了好长时间之后,就自己往自己嘴里填沙子。等人们找到他的时候,他已经死了。 那时候大野沟有一块约三c四亩大的地,是学校学大寨的实验田。每年同学们都会来这里送粪c翻地c抬水c播种c收获。大家都小心翼翼的,非常谨慎。 东梁往下形成小分支,中间夹一沟叫北叉子,这里有十几棵粗壮的板栗树,沟里有一股细小的泉水,缓缓地渗出来,人们在地里劳动的时候常来这里喝水。我也曾多次看到野兔和野鸡在这里喝水。听大人们说这里有灵芝草,有灵性的梅花鹿每年都会来采食灵芝。我和小伙伴们曾经多次c幼稚的在这里寻找传说中的灵芝草。 教场是东台最好的地。据说这里曾经是哪个朝代将士们练兵的地方,十几亩大,平坦开阔。我想,这些将士也许与炮架梁的大炮有关吧。 二c三队的好地主要在东台,周六c日的时候,学生们就跟着妇女下地挣工分。耪地c摘瓜c掰玉米c刨地等等什么都干。在与大自然的接触里,我们能够辨识各种树木c庄稼;初步了解了树木和庄稼的生长过程与习性;在劳动体验中,孩子们的各种能力也在不自觉的逐渐提升。思维也更加开阔了。现在回想我的童年和少年时光,感觉是快乐的。反而有时会可怜现在的孩子们整天圈在屋里学习,少了在大自然中肆意玩耍c劳作的潇洒以及在劳动中提升自己能力的机会。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 那山 那村 那人 那事(十二) 那山那村那人那事(十二) 每年阴历七月十五和八月十五生产队都要宰羊。前一天,队里就派壮劳力把羊从山上逮回来,拴到场院里。第二天一早,场院里就烧起了大锅,孩子们一窝蜂的围过来观看,从宰杀c剥皮,到开膛c洗肠,直到把骨c肉c杂碎c羊头分到各家各户,才逐渐散去。 那时候几乎家家户户过年杀猪,一过腊八就开始了,谁家杀猪都要请客,菜是新鲜的猪肉炖萝卜,主食一般是用粘高粱米做的粥。磨豆腐c摊馍馍也是过年必不可少的,大人们劳累着c准备着。孩子们盼望着c快乐着。 正月初一这天时兴小辈给长辈拜年,这一敬老的习俗是那个时代最大的年味。人们成群打伙的拨一拨的来往走动,互相道贺,热闹又有人情味,还有跪着磕头的,人们把喜庆祥和挂在脸上,心里也都是暖滋滋的。 正月里走亲戚备礼物是每家每户一年里最大的开支,从初二开始村路上就热闹了,人们的礼物大多是一包点心瓶酒。东家进c西家出。有的时候这包点心在亲戚家走了一圈之后,又转回到了最初购买人的家里;还有的时候,一包点心在亲戚间走动的过程中已经变质了,人们也不知道,因为谁都舍不得吃也就不会打开看。最后这包点心落在谁家,也就只好心怀可惜的扔掉了。整个过程礼物是载体,延续亲情之间的联系是内容。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 那山 那村 那人 那事(十三) 那山那村那人那事(十三) 从我记事,村里的书记就是忠,他瘦瘦的c个子很高。记得好像是75年左右,那时村里刚通了电,用上了电灯。可四队c五队的电还没有接通。接通电需要栽电杆。于是,忠就带着村民们挖坑c栽杆。电杆是混凝土浇筑的,老百姓俗称“洋灰杆”。这种电线杆子现在还在使用。那个时候没有机械,立杆的时候全是人工,用木杠顶c用绳子拉。在风石堂立杆的时候,杆子倒了,忠没能躲开,丢掉了性命,落下妻子和六个未成年的孩子。 77年左右秋季的一天,二队骨干社员集体去文武割草,储备骡马冬天的草料。亲那时约二十一二岁,英俊潇洒,充满了朝气。早晨,我和田去念书的路上,在村口遇见他出工,互相打了招呼。晚上独石村演电影,我和田看完电影从东台的大路回家。到了村口,见路边搭了棚子c点着油灯,感觉异样,就匆匆的跑回家。一问才知道,亲在文武的北坡上割草,不小心触动了画葫芦(一种毒蜂,蜂窝就像人头,又称人头画)窝,一窝毒蜂追着他跑了很远,直到他倒下。同伴们目睹了全过程却无能为力。他在去往医院的途中就停止了呼吸。 那个时候,没有赔偿这一说。他们虽然是在劳动过程中去世的,但属于意外。他们的家属默默的独自承担了这沉重的后果。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 那山 那村 那人 那事(十四) 那山那村那人那事(十四) 在那个自力更生c艰苦奋斗的年代,几乎村村办小学c社社办农中(初中)。虽然房屋破旧c桌椅简陋。但教育还是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当时镇里光农中就有两所,分别是大河南农中和台峪农中。(大河南村还自办一所农中)。保证了孩子们人人有书念。每个学校都是熙熙攘攘c热热闹闹的。 大河南农中设在沙涧沟口,当时有六c七年级和一个社办高中班。招收刘家蓬c道水泉c大河南c独石c上新庄大队的孩子。学校当时有三排房,前排是教师办公室,中排是高中教室,后排是六c七年级教室。 那个时候也没有条件寄宿,都是走读,起早贪黑的,中午要带干粮。孩子们大多是步行,有骑自行车的也是凤毛麟角。学校的八c九个老师中,麻c勾c朱三位都是道水泉人,每天和学生一样早去晚归。那个时候的冬天感觉格外冷,凛冽的寒风吹在脸上真的会有刀割的感觉。遇上风大的时候,人都走不前去,刮起的土和沙子打在眼上c脸上,钻进脖子里,仍然半睁着眼c顶着风往前走。 老师教书是非常认真的,印象最深的就是朱老师用彩色纸刻印的数学练习卷,那工整c娟秀的字体我至今记忆犹新。老师们的课时负担都很重,每天的作业也是按时批改,非常敬业。记得恢复高考的第一年社办高中考上大学的就有好几个,数量超过了国办高中。 那个时候老师骂学生很正常,比如:你吃屎也赶不上热乎地!你撒泡尿好好照照你自己像什么样子!你个桦皮脸,揭了一层又一层!你个讨吃鬼!等等。那个时候最淘气的孩子在老师面前也不敢炸刺,所以老师打学生的事件很少发生,我也从没见到过家长去学校找老师闹事。那个时候还没有设立教师节,但却是真正的尊师重教的年代,老师们能切实感受到学生c家长以及社会的尊重。 夏季的中午,学生们就在教室休息,或者找个大树底下乘凉解暑。有时候也会去黄金坎的供销社买点纸笔之类的学习用品。那时候感觉售货员是个很牛的职业,因为是中午,所以每次去买东西都赶上吃饭时间,售货员伸出头来看一眼,什么也不说就又回去吃饭了。有时候斗胆喊一声,马上会招来售货员严厉的训斥,之后等待的时间就会延长许久。同学们都摸清了这个规律,每次来买东西都是静静的在柜台外面等候,不敢出声。有的时候,到快上课了售货员也不出来,只好悻悻的离开。 学校坎下就是五八大渠,师生用水就来自这里,这股水来自大河南西沟里。夏季孩子们也会顺着水渠往上走,边走边捞鱼。我还亲眼见过水里游走的水蛇。 那个时候除了教材之外没有练习册,学生作业很少,课上就可以完成。所以课间c中午和晚上孩子们可以尽情的玩耍。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 那山 那村 那人 那事(十五) 那山那村那人那事(十五) 东风中学是一所国办中学,其属地经保定的易县转到涞水县,最后划归张家口涿鹿县。七十年代,许多涞水c易县人还在这里教书。比如:丁有良c张国良c范克才等等,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学校的招生范围包括蟒石口公社和大河南公社的所有村庄。恢复高考以前是靠大队推荐录取;恢复高考以后改为考试录取。我们是恢复考试招生的第二届,共招收了两个班(20c21班)一百余人。我们上届招收了四个班(16c17c18c19班)。我们入学的第二年学校开始招收初中班。 我们这一届,教语文的是张国良老师,印象最深的是“荷塘月色”一课,可能至今许多同学还能记起课文里面的段落。因为我们是走读生,每天早晨从学校后门进来的时候(七点或者七点半的样子)都要经过张老师的宿舍(兼办公室),这时候他收音机里正播放的就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阅读和欣赏节目,于是总会站在窗下听完再回教室,这个时候张老师就会把声音再放大一些。教数学的是我们同学的母亲龚老师,龚老师个子不高,穿着整洁,逻辑性很强。外语老师是多才多艺的郝老师(当过我们的班主任)。教物理的是20班班主任王老师,印象最深的是他讲解的自由落体运动,他的课形象c生动而有趣。化学老师是幽默风趣的牛老师(当过我们班主任)后来换成语言精练c准确的郁老师。历史老师是刚留校不久的邓老师,邓老师也是我们入学时候的班主任。政治老师是小郝老师,那个时候他刚刚师范毕业。教体育的是名校毕业的康老师,印象最深的是在临近毕业的一次体育课上他说:你们这一届学生,按照中学生体育标准真正达标的只有小华一个人。 在我念社办初中的时候东风中学就是王校长掌管,到我高中入学c毕业以至以后很长时间,王校长一直在东风中学做校长。感觉前后有十几年光景。为学校的建设c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每年的开学典礼上王校长的发言,洋洋洒洒,每次都要讲两个小时左右,学生们都带了凳子集中到露天操场上,近午的阳光直直的照射下来,同学们静静地坐着,忍受着日晒和尿憋的折磨却不敢出声。 那个时候实行小学五年c初中两年c高中两年的学制,高中毕业的时候相当于现在的九年级,学生年龄相对较小,营养也不是很充分。再加上还没有实行改革开放,人们相对比较封建,男女同学之间很少说话。同班同学,男女同学之间没有交流过一句话的很是常见。所以早恋现象不存在或者隐秘或者很少。老师的管理也就相对轻松了很多。 我是跑校生,每天早来晚归,中午需要带干粮,夏天就凉啃,冬天就在取暖的炉子上烤烤。有的时候也会去伙房里打上一份二c三分钱的菜,所谓的菜和现在的汤差不多。记忆最深的是熬烂粉条和熬菠菜。伙房里资格最老的是锅炉工老高,因为上嘴唇有豁子,当地人都叫他高豁子。他的任务就是烧火和烧锅炉,工作勤恳而认真。 住校生的生活很苦,有的时候需要自己缝补衣物。印象最深的就是被评上学雷锋标兵的杨学长的针线包,曾给许多男同学提供了方便。每次下课去厕所的时候我们都会路过男生宿舍院子,院子里总会有被褥在晒太阳,你可以清晰地看见被褥上面爬行的虱子。住校生们一周回一次家,所以吃不饱的现象十分普遍,许多人从家里带干粮。学校伙房的主食也是以窝头为主,高粱米饭和馒头只占很小的比例。 那个时候学生们手背上冬天都会冻有皲裂的黒茧,洗不干净,洗得太厉害就会伤了肉皮。受经济条件的限制,穿内衣的也不多。这也是那时候的冬天感觉冷的原因之一。当然,也有个别家境好的学生例外。 那个时候,老师讲完课,留下作业,做完就万事大吉了,既没有练习册,也没人督促复习,所以虽然学习很轻松,但知识的掌握却不牢固。才艺方面,印象最深的是李同学的毛笔字写的很好,新书发下来的时候,就经常会求他把名字写在书皮上做记号。还有,就是在高年级学生毕业典礼上岳学长朗诵的高尔基的“海燕”让我很受感染,至今记忆犹新。 那个时候,学校的东北角是伙房;东面是厕所;南北甬道东面:后面是学生宿舍,前面是教师办公室兼宿舍,再往前就是操场;甬路的西面是教室;教室的西面是学校的菜园,教室和菜园之间五八大渠穿行其中,常年水流不断。 不知哪一年,东风中学改名为黄金坎中学;又不知哪一年,高中停止了招生,学校变制为初中;2004年黄金坎中学合并入赵家蓬中学。2007年原址上又新建起了大河南寄宿制小学。 东风中学———曾经就在这里。如今只能存在于那个时代的莘莘学子们的记忆里。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 那山 那村 那人 那事(十六) 那山那村那人那事(十六) 村里每户人家都会有一条土炕,人口多的盘有两条,灶头就在炕旁边,烟火顺着炕道走过,然后从墙上的烟道顺到房顶的烟筒上。每到做饭的时候,房顶上的炊烟袅袅升起,充满了生活气息。 早晨总是被母亲烧火的声音弄醒,水开了以后,母亲就掀开锅盖下玉米碴子,,水蒸气就会弥漫在眼前,我总是本能的往下缩缩,接着再睡。等玉米粥熬粘咕嘟声响起的时候,淡淡的粥香便会飘过来,母亲催促起床的声音也随之而来。 普通老百姓的房子入深都是七米,一条不足七米的炕可以睡五六口人,挤一挤也可以睡八个人。冬天的时候睡在上面,热热的,感觉特别暖和。夏天的时候,如果不小心烧多了,躺在炕上会热的浑身不自在,特别难受。小时候感觉家里的炕特别大,因为十多个孩子可以在上面随意折腾。 那个时候,大家庭居多,所以每家的锅都不小,印象中用的都是七用锅或八用锅,上面用锅盖盖着,捱着炕。这种设计对不懂事的孩子来说十分危险,当时听大人说经常有小孩不小心掉到烧热的锅里,那场面不敢想象,但却不可避免。那个时候也没有取暖的炉子,家家都有放炭火的火盆,放在炕上,人们盘腿坐在周围取暖。孩子们不小心打翻火盆烧伤的事件也时有发生。 那个时候,晚辈对长辈的孝敬是非常具体化的,比如冬天给打多少柴c每年给多少粮食,根据子女多少形成约定俗成的惯例。过年过节或者家里来客人的时候也要把长辈请到家里吃饭,把小方桌子摆在炕上,爷爷穿着肥大的羊皮裤子盘腿坐在正面,喝着几毛钱的散装酒,呵呵的笑着,不时称赞饭菜香,气氛很温馨。奶奶一辈子不吃荤,这个时候就会自己守在火盆边上,吃着火盆里熬着的素菜,笑眯眯的看着桌上的人说笑,不时地把小脚挪来挪去。作陪的除了其他长辈外,经常出现的就是医生和老师。那个年代这两个职业很是受人尊敬。村里人也时常会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句话。 请客的时候,孩子们是不允许上桌的。孩子们会在一旁等候,等大人吃完了,再吃。这种做法虽然充满了封建的等级观念,但这种有规有矩的做法却在某种程度上强化了家庭中长辈的地位,树立了父母的权威,那个时候的孩子很少有和父母叫板吵闹的。相比较而言,现在的孩子可能缺少的就是这种家庭规矩,有的孩子甚至站到了父母头顶上,为所欲为或胡作非为。这可能也是封建等级社会向人权社会转型期间的正常表现吧。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 那山 那村 那人 那事(十七) 那山那村那人那事(十七) 每天早晨,小村的宁静都是被鸡叫声打破的。那个时候几乎家家养鸡,简单用石头磊个窝,谷糠加水就当鸡食。因为饲养成本低,所以人们养鸡的积极性很高。人民公社时代鸡蛋是可以换钱的商品,人们经常用鸡蛋钱买油盐酱醋,很少有人自己享用。 公鸡每天夜里叫三遍,叫第三遍就预示着天快亮了,勤快人就随着鸡叫声起床。没有钟表的岁月,公鸡就是司晨的使者。按照村里人的说法公鸡还有辟邪的作用,传说的鬼故事中的鬼都是听见鸡的叫声就逃走了。所以如果有谁需要起大早也是在鸡叫头遍以后才行动,可能也是为了避免和鬼遭遇吧。 夏天的中午,午休时间,也是母鸡下蛋的时间,母鸡缩在主人准备的舒适生蛋窝里静静的生产。生产完成以后走出鸡窝,母鸡就开始咯咯哒的叫,持续的c放开喉咙的叫,边叫边在窗台上悠闲来回走动着。颇像打了胜仗的士兵诉说着自己的经历和功绩。又热又困之际,很是让人生厌,往往招来主人的追打。每当这个时候我就会觉得对母鸡不公平,毕竟人家刚刚产过蛋啊!却招来一顿追打!母亲就会说:做了好事不要炫耀,你的好要从别人嘴里说出来才是真的好,不要自夸,自夸往往会惹人生厌。 那时候村里鸟的种类很多,清早会有许多鸟叫声,有清脆悦耳的,也有婉转悠扬的,从睡梦中刚刚醒来就听见这乐曲般的声音,心情会顿觉舒爽。 抓鸟也是孩子们乐于玩的游戏,冬季下雪以后,在场院里扫出一片空地,撒上一把小米,把筛子用木棍支起来,木棍上拴上绳子,人抓着绳子的另一头藏在麦秸后面,等待。等觅食的小鸟进到筛子底下的时候猛拉绳子,筛子失去支撑扣在地上,小鸟就困在里面了。这种方法开始很灵验,几次过后小鸟也长了记性或者小鸟之间进行了交流,鸟群便离开了。 是啊!任何生物都是趋利避害的,你亲近他,他就会走进你;你伤害他,它就会远离你。小鸟也是如此。 也有的时候,小鸟明知是圈套,因为缺少食物也会冒着风险前来,左躲右闪地在周围转悠,舍不得离开,最后落入了圈套。这一点就像某些为了满足自身基本生存需要而违法的人,属于不得已而为之。正应了那句古语:鸟为食亡。 现实生活中,像诱惑小鸟一样的圈套比比皆是,特别是微信时代,任何天上掉馅饼的事情都值得怀疑。提醒大家不要受利益的诱惑而陷入骗子的圈套。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 那山 那村 那人 那事(十八) 那山那村那人那事(十八) 据说三年困难时期(我国在1959——1961年期间由于大跃进运动以及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的政策所导致的全国性的粮食短缺和饥荒)的时候,人们普遍吃不饱,村里人开始到处开小片荒,起早贪黑,种这种那,就是为了填饱肚子。那时候村子里有许多当兵复员转到大城市当工人的,因生活难以维持,在家人的劝说下自愿放弃了城市的生活回来刨小片荒(小片荒:就是把原来长着树木杂草的生地用镐头刨出来,变成熟地,种上作物)。 小片荒的开垦一直持续到人民公社化和以后的改革开放初期。村子里可以开垦的地方几乎全部被开垦出来,原来有绿树遮盖的地方都裸露出褐色的土壤。刮风的时候黄土和细沙跟着在天空飞舞,真的是黄风漫卷,遮天蔽日。 由于植被减少,,每当大雨来临,浑水很快就会从山谷冲下来,汇集到山沟里形成洪流,经过村庄再流向更大的河流。雨一停,水流马上就变小,河道上就会积满了淤泥,这就是水土流失。有的时候某个地方的山皮会整块滑下来(村里人称其为抓龙包),汇集到河流中形成很大的冲击力,这就是泥石流,具有很大的破坏性。那个时候这种事情很常见。 记得好像是七三年的时候(时间不太准确),台峪村六队和八队两道沟因雨水引发了泥石流,夜里许多房子和人口被卷入洪流中,第二天很多尸体在独石c上新庄的河道里被找到。场面相当惨烈。 小片荒的开垦,让村民们填饱了肚子,得到了生存,有其积极的现实意义。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它对环境和生态的破坏也是巨大的。近年来随着政府禁砍禁牧政策的进一步实施,环境有所改善,生态有所恢复。曾经的黄土漫卷和河里的浑水如今已经见不到了。 那个时候,村民们都很勤快,人人想方设法扩大耕种面积,能种小麦的种小麦c能种玉米的种玉米;不能种作物的就种萝卜c土豆;再贫瘠的地方就种棱子(荞麦),反正不能让土地闲着。正因为这样,即便在那么艰难的岁月里,村里人还是能够填饱肚子的。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 那山 那村 那人 那事(十九) 那山那村那人那事(十九) 那个时候,下午放学后孩子们就挎上挎筐c提上篮子或拾柴或给猪或兔子采野菜。 家家养猪这是政府提倡的,谁也不敢违抗。家家有猪圈,户户都养猪。猪粪是种庄稼最好的肥料,当时队里按照每年谁家提供的猪粪担数折合成工分,列入年终分红。于是雨季的时候户户打蒿垫圈(收割未木质化的蒿草,用铡刀切碎撒进猪圈,上面再盖上土发酵后就成了肥料),冬季农闲的时候再从猪圈里把粪挑到大车能走的地方。队里在种地之前用大车把粪运到地头。那个时候还没有化肥,这种有机肥料含有大量的菌类,有肥土的作用。 因为粮食有限,猪的食量又大,人们天天因喂猪的泔水发愁。好在有野菜。孩子们能准确的识别哪种野菜是猪可以食用的,那种是猪最爱吃的。采回来以后孩子们会亲手把野菜扔到猪圈里,看着猪幸福的享用,心里很有成就感。 当时,养母猪是很能挣钱的。但很多人养了不是不下崽,就是下的数量少顾不住开支,于是往往作罢。只有大道上的武夫妻二人家里一直养着母猪,每年都能顺利产下两窝猪仔,而且每窝数量都在十只左右。靠着养母猪,他们顺利的把三个孩子培养成人c成才。很多人都说他们上辈子对母猪有恩,这个母猪是来给他们家报恩的。其中的艰辛也许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那个时候公社会给村里下达任务猪(必须把猪卖到政府的屠宰点)的指标数,完成以后就可以随便处理。于是村里所有人都选择自己宰杀。人们把猪油装到小罐子里,这就是一年熬菜的油;把猪肉用盐盐起来也放到罐子里做成腌腊肉,这就是一年的荤。 那个时候过年杀猪是一种风气,也是村里人对自己一年辛苦劳作的一种补偿。那个时候一头猪能卖一百多元,相当于一个普通工人四个月的工资;如果按当时队里十个工分五毛钱计算,相当于一个壮劳力的两千多个工分,如果每天十个工分,需要干二百多天。也不知当时的大人是怎么想的,怎么就不算算经济帐呢?但不管怎样这种敢于花钱吃猪的精神也是一种魄力。这一做法在马水岭以北的人看来颇不可思议,于是得出一个结论:南乡人好吃!哦,确是如此。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 那山 那村 那人 那事(二十) 那山那村那人那事(二十) 养兔子的成本也是很低廉的,用石头和黄泥垒个窝,随便从谁家就可以捉个小兔来,不用花钱。那个时候虽然生活穷苦,但村里人之间的大气还是常有的。 孩子们喜欢兔子,也愿意饲养它们,会主动承担起这一责任。平时都好办,就是下雨的时候,特别是连阴天,为了不让兔子饿着,孩子们就会冒着雨去给兔子采食物,弄得浑身是泥也没有抱怨,有时候还会淋着雨趴在兔窝上观看兔子吃食。 冬季之前,孩子们会主动储备兔子过冬的食物,晾干并储存好。记得念初中的时候,学校养了十几只兔子,成立了课外养兔小组负责饲养,寒假的时候由同学们轮班负责看护饲养。在养兔的过程中,孩子们的收获很大,尤其是在个性品质方面意义更大。 那个时候好像大人不关心孩子似得,满世界跑也没人管,吃饭的时候或天很晚了不回家大人也不着急。有时候受了伤或者委屈,大人的一句“没事啊!别哭了”就算完了。和现在的孩子比起来那时候属于放养。 快乐总是伴随着孩子们,晚饭后大街上孩子们“玩来吆c玩来吆”的喊声就响起了,大小孩子聚集在胡同口,说笑打闹后,分成两拨,一拨找拨藏。藏在猪圈里的c树洞里的,哪都有,也不顾了脏,也不顾了臭,那才叫玩得痛快。 冬天大街的河道里冻了冰,大人就给孩子们做了木制滑冰车,和冰接触的地方钉了铁丝,孩子们就可以盘腿坐在上面用两个尖铁棍操控着在冰上行走了。冰上淹水的时候,孩子们的裤子和鞋袜都会浸湿,手也会冻得通红,也没人在乎。 不小心掉进冰窟窿里的时候也是有的,好在水不深,没有生命危险。只是棉衣被浸湿了,没得穿,也没得换。只好躺在被窝里等待棉衣晾干。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 那山 那村 那人 那事(二十一) 那山那村那人那事(二十一) 顺着东台这条路,道水泉的孩子们走向了自己的理想c事业和征程。 从大道上出来经二门子c山嘴c桥儿上到校场c八亩地c风仡佬出十奔进入省道。哪里有拐弯c哪里有小坑坑c哪里有突出的石块晚上人们在睡梦中都能回忆出来。 这条路上,当年最奢华的交通工具就是大车,用木头做架子,装上轱辘后用三匹骡子驾着c拉着。驾驶员也叫车官,穿着骚气味很重的羊皮大衣,手拿鞭子,坐在车辕上嘴里不停地喊着五五c跃跃c吁吁,调控着大车的方向。 记得当时一队有一架大车,车官是奎;二队有一架大车,车官是芳子;三队有两架,车官是军和武。三匹骡子中强壮的架辕叫辕骡,其他两个拉套。队里送粪c拉土c往场院里收拾庄稼都离不开大车。村里的媳妇们也是用这种车娶进村里来的。 最惊险的就是每年冬天从四c五队给村民们往家里拉柴,道路崎岖不平而且需要路过好几处结冰的河道,翻车的事情经常发生。山嘴下面六七十度的上坡也是大车必经的考验,有的时候骡子浑身大汗c似水浇了一般实在拉不动了,不得不卸下一部分,才能上去。每当这个时候车官都会爱惜的抚摸着骡子的脖子,歇一会。 有的时候。孩子们也会搭车,坐在大车上,无时无刻不在颠簸中,路况好的时候,车官扬起鞭子,骡子就会跑起来,车就颠簸的更厉害,于是笑声夹杂着喊叫声就会响起,大道上充满了快乐。 那个时候的大车虽然不烧汽油,但耗费也不能算小,除去草料,需要每天有人二十四小时照料骡子。养大车在当时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我们这一代人亲身经历了步行——大车——自行车——摩托车——三轮车到小轿车的变迁。忆起从前往往会有许多感慨。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 那山 那村 那人 那事(二十二) 那山那村那人那事(二十二) 清晨,你早早的起来,站在东梁或者西梁上,俯瞰村庄。炊烟淡淡的笼罩着房屋,鸡c狗c猪的叫声;牛c羊c驴c骡子的叫声;各种鸟的呢喃声和人的嘈杂声混合着。你会觉得生活气息是那么浓郁,你会感叹农民的生活是那么有情调。 那时候,农村的生活确实很苦,农民的工作确实很累。但人们陶醉在“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温馨之中,精神没有颓废,总是能找到值得欣喜和快乐的新尝试,去冲淡穷苦的滋味。 一年四季,玉米粥是村里人的主食。有的时候,一天三顿粥,没有干粮。所以“饿”是每个人必备的生验。孩子们回家第一句话往往是:妈,我饿了!因为缺乏油水,村里大人小孩都很苗条,面部也很骨感,眼窝深陷的现象更是常有的事。胖子——在村子里是很难找到的。 母亲们为了把生活调剂的更有滋味,花尽了心思。粗粮细作或者尝试各种山菜与粮食搭配。记忆中吃过的很多食物至今已经很少见到或者成了人们推崇的美食。 馍馍或贴锅饼子就有:山桃叶的c榆钱的c椴叶的c头发菜的c杏叶的c香花子的c槐树花的等等。 菜类有:苦麻菜c丘芽c人参菜c太阳菜c黑狗筋c米柳叶等等。 没有野菜掺合得时候,母亲们也会想尽办法尽量把饭做的可口。记得粗粮细做的有:压饸饹c擀条子c蝌蚪粉c摊馍馍c发馍馍等等。 粗粮细作会占用更多的时间,需要付出更多的劳动。尽管如此,母亲们还是积极尝试,不辞辛苦。也许她们觉得每天做饭c让全家人吃好是他们的责任吧!母亲们越是这样想,就会越辛苦。需要说明的是,白天她们也是和男人一样要下地挣工分的。 上工c做饭c照顾老人孩子,洗碗c喂猪c推碾推磨c做衣做鞋c缝缝补补等等通常都是由母亲来完成的。和现在相比那个时候的母亲们真是太不容易了。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 那山 那村 那人 那事(二十三) 那山那村那人那事(二十三) 村里人做饭c取暖都使用木柴。那个时候没有煤,即使有,老百姓也买不起。电器还没有普及,煤气更是没有听说过。所以一到冬天大人孩子都会上山砍柴c背柴。 每年冬天,附近村子里的老百姓(城正岭c新安庄c独石c刘家蓬c邓家峪)都会集中到大沟里背柴,开始还好,随着砍伐的加剧,茎干粗一点的植物越来越少,人们也就走得越来越远。最后到了五队上面的瓜皮地界(五队又叫道水沟,离主村约五六华里)。到了五队还需要走五六里才能到达瓜皮,到了之后,上坡把木柴砍下,再从坡上把木柴卷到沟底,顺打成捆,再背到五队住处,然后用大车拉回村子,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当时,父亲领着我和姐姐每天早起晚归,循环往复。后来父亲实在跑不起了就在表大伯家住下,我和姐姐每天早晚顶着星星走,顶着星星归。每天把成捆的木柴从瓜皮转到五队住地。你可以想象那时候的辛苦程度,人们都咬牙坚持着。没有办法,退缩就意味着不能取暖做饭。外村的老百姓因为距离更远,也就更是辛苦。 近一点但是陡峭危险的地方往往会有比较粗大的树木,很多人望而生畏,宁愿走得远一点砍柴为了求个安全。有的时候也会有人贪图近便冒着风险上去,结果往往事半功倍,收获很大。事实证明,这种侥幸得来的收获往往会付出更大的代价,掉崖死人的事总是不可避免。 虽然是冬天,背柴的时候汗水还是会把棉衣湿透,把柴捆从背上卸下以后,汗水湿透的地方立刻会变得冰凉,每天晚上回到家里,母亲就会帮着把湿透的棉衣在火盆上烤干或放在热乎乎的炕头上捂干,第二天再穿上。烤干或捂干以后汗碱的印记便从后背显现出来。刮风的时候,背着柴捆行走会更加艰难,被风刮倒也是经常会有的现象。 那个时候,烧柴问题是关乎生存的大问题,取暖和做饭都是人们最基本的生存需求。木柴满足不了的时候,人们就烧作物秸秆c树叶。小孩子们就在村子附近挎着挎筐捡拾柴草c秸秆或树叶。地里就显得光秃秃的,褐色的土壤毫无遮挡的裸露着。 上周五晚上呼啸的寒风从楼上刮过,呜呜作响。于是又想起小时候大人常常说起的:懒汉听风,一听一冬。忽然就明白了,那是人们顶狂风c战严寒的自我激励,也是为了生存不得已而为之的精神刺激。那个时代懒汉是没法生存下去的。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正文 那山 那村 那人 那事(二十四) 那山那村那人那事(二十四) 很多人可能还会记得那时候村里墙上的标语:深挖洞c广积粮c不称霸。以阶级斗争为纲,纲举目张。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等等。 我觉得那个时候我们国家是政令畅通的。村里每家每户都安装了小喇叭,公社设有广播站,每天早c中c晚三次按时广播。坚持传达中央精神不过夜的原则。那个时候真正做到了全国一盘棋,全民一条心。国家提倡的人们就赶紧去做,国家反对的就能马上禁止。 公社广播站也是孩子们好奇的地方,是谁在广播?那标准的普通话声音是怎么输送到每家每户的小喇叭里的?带着疑问,我和田c利等同学多次到公社广播站的小屋外探寻究竟。都没能进屋。只隔窗看见帅气的王广播员在屋里晃动的身影。王广播员英俊潇洒c有才有艺,从大河南公社广播站起步,现在已是县里电视台资深领导。 那个时候村里经常召开批斗会。比如:批林批孔;反击右倾翻案风。再比如批判偷砍树木的投机倒把分子等等。每当这个时候群众都会积极发言,而且发言的理论水平很高(许多老百姓能够流利的背诵的语录若干条)。不论当时批判的内容正确与否,直到今天我还是觉得他们的发言是发自肺腑的。他们对c的感情是深厚的。每次召开批斗会,学生们都会参加,听着大人们爱憎分明的发言,看着他们泾渭分明的表情也会深受感染。 曾经有一段时间孩子们的作文题目都是批判稿。像克己复礼c中庸之道那个时候都是作文里常常用到的词语,即便当时同学们都未能理解其含义。 同学们每次写作文的时候,开头都会这样润色:东风浩荡红旗飘,祖国形势一片好。在这大好形势下————。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