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星太后来种田》 第1章 补偿? 第一章补偿 冯媛睁开眼睛,发现自己是躺在一处草地上,坐起身后,四下里看去,身下是青草茵茵,左手二十步远的地方有一条小河流过,前方远处有一片连绵起伏的山丘。右手百步之外有一道围墙,越过围墙能看到里面有几处屋顶。沿着围墙种着些树木,有的已经开了花,一片粉色的花印着白色的围墙黛色的屋顶。 “我不是已经死了嘛,这是哪里?”冯媛呢喃出声。 “这里是驹衍空间,你是已经死了,不过因为你家人和族人的悲惨遭遇让世间之人议论纷纷,怨念上达天庭,昊天帝君决定给你个补偿。你有什么愿望,提出来,本神会尽量满足于你。” 冯媛听到身后传来的话音,转过身,看见眼前半空中飞着一只怪鸟,说它怪是因为这只鸟看起来像公鸡,可一只鸟身上却长了三颗头、六只眼睛、六支足和三只翅膀。冯媛愣了下,问道“驹衍空间?有着气候温暖、水草丰美意思的那个驹衍?” “是的,是那个驹衍。本神是昊天帝君派来帮你实现愿望的。说出你的愿望来。” “神君大人,请等一下,本太后”冯媛看了眼神君的脸色,在目前这种稀里糊涂的状况下,还是谨慎些好,冯媛这样想着,然后说到“哦,不,在神君面前,我还是自称老妇人吧。老妇人还没有弄明白是什么情况。我不是应该已经死了吗?还有神君大人说的这个愿望是怎么回事?” “你还记不记得自己死前发生过的事情?” “自然记得,老妇人怎么会忘记呢”冯媛咬牙切齿地说“那个早就该死的傅老太婆,因为嫉恨我当年在宫里得宠,让人诬陷本太后,为了不受小人的侮辱,本太后才服药自杀的。” “那,你知道你死后发生了什么吗?” “请神君告之” “你死后,你的弟弟宜乡侯冯参受你之事的牵连而自杀、妹妹冯习还有你另一个守寡的弟媳妇在狱中被刑讯致死,你其他的家人自杀的自杀、被杀的被杀,你冯氏家族的族人也受你之事的牵连被流放回了老家。诬告你的人被赐爵为关内侯,审讯陷害你的人升了官。” “我的孙儿呢?老妇人亲自抚养的孙儿呢?他是宗室,总不会受老妇人牵连吧?” “你的孙儿倒是没有受到你的牵连,后来还当了皇帝,不过他只活到十四岁就被害死了。” “啊,上苍啊,你何其不公啊。” “你和你的家人族人的遭遇让天下人议论纷纷,悲怆莫名,怨气上达天庭,惊动了昊天帝君,帝君知道后派本神来,准备让你重生,给你个改变命运的机会作为补偿。” “我舍命救皇帝,换来的是我的兄弟们被贬官,为了忠君,我忍了。我的儿子去了趟长安,回来后就病死了,我想着我还有孙子要抚养,我也忍了。忍到后来换来的是我被那个傅老太婆逼死,我的家人因我而死,族人因我而被流放。上苍何其不公啊!”冯媛眼中沁血,嚎啕大哭,声音悲切让人不忍听。 “正是因为世间人议论纷纷,怨念重重,惊动了昊天帝君,帝君才让本神来给你补偿。说吧,你有什么愿望?” “我家人都死了啊,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冯媛一脸的悲伤。 “难道你不想改变这一切吗?不想改变你自己的命运?不想改变你家人和族人命运吗?一个能够徒手抵挡一只大熊的女子不应该这么的懦弱啊。” “能够改变吗?这一切都已经发生了,还能改变吗?”冯媛看着飘在眼前的自称为本神的三头怪鸟问道,语气里满是不相信。 “咳咳,当然了,已经发生的一切是不能改变了,喂,喂,你那是什么眼神!收起你那怀疑的眼神,先听本神说,我们所处的这个空间”三头怪鸟跳着脚嚷着。 “什么是空间?”冯媛问道。 “空间嘛就是,你现在看到这片草地那条小河那片房子和远处的小山,这就是一处空间。” “这个空间和我有什么关系?这里就你和我两个,难道在这里我就能改变自己和家人的命运了?”冯媛用一种看傻子的眼神看着那个三头怪鸟。 “住嘴!先听本神说!”那个三头怪鸟围在冯媛的身边跳来跳去。 “好,你说”。 “这个驹衍空间是一个小空间,你原先所处的那个世间是一个大空间,它由许多大小不等的空间构成,我们也叫它世界,就像佛经中所说的‘一花一世界'和梵语中说过‘三千大世界’那样。”三头鸟拍着翅膀在冯媛的眼前飞过来飞过去。 看到冯媛迷茫的神情,那个三头鸟继续说着“看来你不懂什么是世界,算了,本神先给你说完,回头先送你去后世,学习些东西,然后再送你重生。” “昊天帝君说送你重生作为给你的补偿。你生活过的那个空间是一个世界,那个世界里已经发生的改变起来太困难,本神可以送你去一个平行空间,在那里一切都还没有发生,你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按照自己的心意生活。” “上神大人,改变起来太困难不等于不能改变,如果我去了一个什么都没有发生的世界,那么我这个世界的家人和族人的命运不是依旧没有变化嘛,我依旧是那个被诬陷而死的中山太后冯媛,那么你们送我重生的意义何在?”冯媛看着那个三头鸟,轻轻地摇了摇头,接着说道“送我回自己原来的世界,改变已经发生的那些事情,那才叫改变我的命运,昊天帝君送给我的补偿--重生也才有意义。” 冯媛看着眼前的三头鸟,脸色坚定“请上神大人送我回我原来生活过的那个世界,让我去改变自己的和家人的命运以至于族人的命运,这是我的愿望。如果不能回原来的那个我被诬陷而死的世界,那么我重生是毫无意义的,我也不想重生。” “你这个鬼魂怎么这样?”三头鸟不飞了,转而在冯媛眼前蹦来蹦去。 “帝君给你重生的恩典,你不说感激涕零地接受,居然还提条件,本神送了那么多鬼魂穿越重生,还没有见过像你这样的不知好歹的鬼魂。你气死本神了。你就不怕魂飞魄散!快改了愿望,去平行世界,要不然让你尝尝魂飞魄散的味道。” “不”冯媛毫不犹豫地回答。 随后,就见那只三头鸟挥动一只翅膀指向冯媛,然后就见冯媛不停地蜷缩又伸展,脸上的五官扭曲抽搐。冯媛感到自己已经被撕心裂肺地疼痛压的无法喘气,尽管已经死了,没有了身体,但是灵魂上的这种被撕裂被压缩的痛苦更让人无法承受。冯媛觉得自己下一刻就会魂飞魄散了,“不,我绝不”冯媛已经痛的没有了声音。 就这样,过了一个时辰,三头鸟看着冯媛的魂体暗淡无光,停了下来。 又过了一个时辰后冯媛慢慢地缓了过来,然后坚定地毫不动摇地说道“要么送我回原来的世界,要么我魂飞魄散。” 看到冯媛的魂体明暗不定,知道再这样下去冯媛真的会魂飞魄散的三头鸟不敢再折腾冯媛的魂体了,一旦冯媛的魂体真的消散了,昊天帝君绝对不会饶了它。 “真不愧是能够徒手挡熊的女人,在拷问下都不愿屈从的人,看来是无法改变她的愿望了,帝君的交代又必须完成,罢了,罢了,无非是多耗费些法力,只要任务完成了,在帝君面前露了脸,帝君那里自然有我天大的好处。”三头鸟嘀嘀咕咕。 “好吧,本神不和你一个小鬼魂斗,既然你非要回到原来的世界里去,那么,本神就送你去。不过,回原来的世界本神会耗费极大的法力,鉴于刚才你因为本神的缘故吃了点小苦头,这就算抵消了,本神送你回原来的世界,你不再追究本神刚才的举动。同意吗?同意了,本神就送你去重生。” “不同意!”冯媛抬头看着三头怪鸟。 “昊天帝君让你送我去重生,这本来就是你的任务,而你为了轻松点要我去一个平行世界,因为我不愿意,你害的我差一点就魂飞魄散了,这本就是你做出来的,凭什么要我不追究?!”冯媛咬着牙说。 “好吧,那你想要什么补偿?”三头鸟看起来无奈地说。 冯媛想这只三头鸡害的她差一点魂飞魄散,不能轻易放过它,开始提起了条件。 “第一,你先前说要送我到后世去学习些东西,这个要有!你说你送过不少鬼魂穿越重生,重生我知道了,穿越是什么情况?” “第二,我想回到孝昭皇帝元凤六年时。既然重生,我不想再入宫,不想再成为那个忘恩负义的元帝的妃子。” “第三个条件我暂时还没有想好”冯媛说着。 “那不行,本神只给你十天时间,今天晚了,不算,明天起十天后本神就送你去重生,以后本神再不会见你,你重生后是好是坏都和本神没有关系”三头鸟跳着说到。 “唔,那好吧,十天后您来送我重生时我再说第三个条件。” “好吧,不过,你不能提本神做不到的” “如果上神大人做不到,您也不会答应老妇人的” “好,那就十天后再见。哦,对了,昊天帝君把这个驹衍空间送给你使用,本神把空间的使用方法传给你。这个空间前面已经有过几个使用者了,你到时也可以借鉴他们的经验。” chapter;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第2章 回顾前生 第02章回顾前世 在那只长的像三头鸡的鸟神离开后,冯媛才后知后觉地想起了那只怪鸟是什么了。古简中有记载,‘又东三百里有基山,其阳多玉,其阴多怪木。有鸟焉,其状如鸡而三首、六目、六足、三翼’。“原来是尚鸟付鸟(changfu)鸟”冯媛点了下头,解开了心中的一个疑惑,开始探查空间。她先朝百步远的院子走去,经历了心情上的大悲和灵魂上的大痛之后,她只想先找个地方休息休息。 “三头鸡神”冯媛狠狠地想着,原本作为一个纯正的古人,对神明天生有着一种敬畏,可是在经历了刚才那几个时辰之后,冯媛对那个昊天帝君派来的尚鸟付鸟神无法生出敬意,在她眼里那就是一只三头鸡神。 三头鸡神说以后这个空间就是属于她的了,冯媛选择性地忘了,尚鸟付鸟鸟说过她拥有这个驹衍空间的使用权,在她死后这个空间会被昊天帝君收回去。潜意识里,冯媛觉得她死都死了,那么这个空间到时怎么样她也管不了不是。现在嘛,作为她以后安身立命的空间,虽然三头鸡神已经把空间如何使用通过神识传授给了她,可她自己也应该好好地了解了解空间并且熟悉它。不过了解之前还是先到房间里休息休息。 按照三头鸡神的说法,她的魂体刚经受过大创,外面的阳气她的魂体会受不了,想要学习些后世的东西就只能在空间里进行了。空间的使用方法她已经知道了,空间里还留有前面几位使用者的心得,她可以在学习前先看看,借鉴借鉴。不管她在这个空间里学习了多少后世的的东西,十个日夜之后三头鸡神都会来来送她去重生。空间的秘密不能为人所知,即使父母亲人亦不能告知。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的道理她还是懂的,这样一来,重生后,她使用空间时就必须非常小心,为了不让别人发现多数时候她只能用神识也就是那个三头鸡神所说的精神力来进出空间了。现在先休息休息,十个日夜的时间不长,为了改变自己和家人的命运,她必须尽可能地多学习,尽量把所有的时间用在学习东西上。 抬手推开朱红色的木门,冯媛走了进去。正前方是三间宽敞的房间,建在青石砌成的台基上。每个房间都有一扇门,门两旁的应该是窗户的地方镶嵌着透明的水晶片,透过水晶片能隐约看到房间里的一些家具,通过神识冯媛知道这水晶片叫做玻璃。这三间房子比左右两侧的房子要宽大许多,看来是正房了。左右两侧各有两间厢房。在正房和厢房之间建有走廊。房间和走廊上铺着一色的青瓦,屋顶上的瓦片压得密如鱼鳞。门廊上方,屋脊中央,两片翘瓦拱立。中间的庭院,院落宽敞,庭院左侧有一口井,右侧有一块地。角落里种着几株大树,树叶遮天蔽日。角落后能看到有一拱门通往后面,看来后面还有些什么。 冯媛推开正房中间的木门走了进去。左侧临窗是一个差不多两步高的榻,榻上铺着藕荷色的靠背、石青色的引枕、杏黄色的大条褥。中间设一荷叶式紫红小几,几上摆着香盒和美人瓶。右侧对着窗户摆放着一排酱紫色的书橱,书橱前是一雕花书案,书案旁边靠近墙角的地方立着一座香炉。书案上有一排笔架,笔架旁边摆放着一座小巧的物体,从三头鸡传给她的神识中冯媛知道了那是如同沙漏一般计时用的钟表。 冯媛走到榻前,脱掉木履,直接躺了上去,拉开上面的一床被子盖在身上,阖眼睡去。 睡了一觉醒来后,从房间外面的天色上看不出来是几时,冯媛看了书案上的钟表,换算后知道自己睡了大约四个时辰。房间外面依然如同白日,冯媛躺在榻上,忍不住回顾起了自己过往的一生。 想我冯媛出生名门,祖上是韩国的一郡太守,我的高祖做过代国之相,我的曽祖以孝闻名天下。因不愿贿赂权贵,老年时仍为中郎署长。孝文皇帝时以白首之龄谏言皇帝救了云中郡郡守魏尚,被孝文皇帝任命担任了车骑都尉,掌管中尉和各郡国的车战之士。 孝景皇帝即位后,我的曽祖父做了楚国的丞相,不久因得罪权贵被免职。孝武皇帝即位时,征求贤良之士,大家举荐曽祖。可惜的是曽祖这年已九十多岁,不能再做官了,于是任用我的祖父冯遂做了郎官。我祖父与司马迁关系友好。孝武皇帝晚年,我的父亲27岁时以良家子的身份被选中郎官。孝昭皇帝时期,父亲因为积攒的功劳升任了武安县的县长,可惜,不久得罪了权贵,被免去了官职。那时候我的父亲已经三十多岁了,由于那些刺激,痛下决心,学习《春秋》等书,刻苦钻研兵书。前将军韩增听说了我父亲的事情后,考察了我父的品行学识后上报了孝昭皇帝,任命我父担任了军司空令,主管军中之狱。 孝宣皇帝刚即位那三年,我父亲随军攻打匈奴,战争结束后,又担任了郎官。 元康元年,前将军韩增推荐我父亲以卫候的身份持使节护送西域大宛等国的宾客回国。到伊脩城,都尉宋将游说莎车国人和其他一些国家一起攻杀了大汉朝廷所任命的莎车王万年,还杀了大汉使者奚充国。那个时候匈奴又发兵攻打车师城。莎车国派使者扬言说西域北道诸国已经归属了匈奴,当时就攻击劫掠南道诸国,并与他们歃血为盟背叛大汉,以至于从鄯善国向西都断绝了交通。都护郑吉、校尉司马意都被困在北路诸国之间。对于这番严峻的局势,我父亲和他的副手严昌商议,认为如果不火速攻击,莎车国就会日益强大,这样形势就难以控制,一定会危及整个西域。于是我父亲以使节通告西域诸位国王,发动他们的军队,西域南北道加起来一共一万五千人进攻莎车国,攻占了莎车国的城池。逼莎车王自杀,然后将莎车王的首级传到了长安。西域诸国因此而平定了下来,我父亲的威名震动西域。 西域平定后我父亲将情况上奏了朝廷。孝宣皇帝夸赞韩增祝贺他举荐的人很称职。我父亲西行到了大宛国,大宛国王听说他杀了莎车王,尊敬他超过了其他使者。在得到大宛名马象龙后我父亲回到了长安。孝宣皇帝很高兴,就下命令议论封赏父亲的事。丞相、将军都说:“《春秋》之义,大夫出使国外,如果遇到有利国家之事,可以自行其事。冯奉世的功劳尤其显著,应当加封爵位赏赐土地。”少府萧望之却单独认为我父亲奉旨出使有其任务,擅自假托皇帝命令违背旨意,征发诸国兵马,虽然有功劳,但不可以用他做后人的榜样。如果要封赏我父亲,就开了以后出使的人的方便之门,以我父亲做榜样,争相发动军队,邀功求赏于万里之外,在夷狄各族中为国家滋生事端。此例不可开,我父亲不应受到封赏。孝宣皇帝居然认为萧望之的建议好,没有对我父亲的大功封他为侯,却封他做了光禄大夫、水衡都蔚。萧望之真小人也。孝宣皇帝居然也就听信了这等腐儒之言。可怜我父亲为朝廷解除危难,在西域忘死征战,他出色完成了使命,获得了非凡的业绩,在西域威名远扬功绩显著,是世代出使者的表率,孝宣皇帝却惟独压抑而不表彰他的功绩。特别是我那个忘恩负义的皇帝丈夫,亏我冒死挡熊救他,在大臣上书为我父亲铮言要求一视同仁公平对待时,他居然有脸说那已经是先帝时期的事情了,他不管。当初就不该从熊掌下救他,让他去死好了,这样,至少我的兄弟们不会被错待。我那个不要脸的皇帝丈夫,有求于我父亲的时候,就用玺书去慰劳我父亲,当我父亲为朝廷解决了危难之后就变了嘴脸。 我当年就不应该入宫啊,这样我那才华能力超人的兄弟们就不会因为我而被我那耳根子软无主见的皇帝丈夫羞辱卑贱。 我的父亲兄弟们啊,我的孩子啊,我的家人和族人们啊,我当年就不应该入宫的,你们从来没有因为我入宫得到过丝毫的好处,相反,因为我在后宫里,你们的功劳被皇帝打压,能力才华被皇帝贬视,最后我被无辜诬陷而死,而你们更是受了我的牵连被杀害被流放。此恨难平,此仇难消。 想我冯媛一生秉承祖训,磊落光明,就因为当年瞎了眼,选择了入宫,害得我的兄弟们有才不得施,有志不得伸,最后竟然受我牵连无辜而死,令天下人共怜之。如今昊天帝君怜惜,送我重生,这些帐我们且慢慢算来,辜负了我冯家的,陷害了我冯媛的,哼哼。 chapter;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第3章 前辈们 第03章前辈们 在榻上躺着的冯媛,一会儿咬牙切齿,一会儿泪流满面。看着室内暗了下来,冯媛才意识到自己已经在榻上躺了不少时辰了。屋内泛起了柔和的白光,冯媛起身,目光渐渐地坚定,既然能重生,那么,有怨报怨,有仇报仇,已然死过一次了,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冯媛保护家人和族人的意愿。 冯媛细细地查看起三头鸡神传给自己的神识。空间既可以使用神识也就是精神力,也可以自己动手。不过,为了减少空间暴露的可能性,冯媛想着等她重生后还是尽量使用精神力。冯媛本身的精神力就不弱,她毕竟是曾经凭着自己的坚韧当上了中山太后的人,如果不是因为不愿连累家人和族人,在那个傅老媪陷害她的时候,以她的性格她怎么会选择自杀,她只会拉着那个傅老媪一块死。看到空间里有精神力的修炼法门,冯媛决定修炼起来,重生后她的敌人不会少,精神力的用处多多,傻子才不去修炼。 “我应该从后世里学习些什么呢?”冯媛一边想着,一边来到了书橱前,书橱上有空间以前几位使用者留下来的心得。看着眼前那七八片白玉雕成的小马,冯媛笑了,不愧是驹衍空间,连记录神识的载体都做成马的样子。冯媛拿起那摆在书橱上的小马玉片,按照三头鸡神所授的使用方法探查。 这几位空间的前使用者都详细地记录了他们如何拿到这个空间,如何到平行世界,如何在那里生活。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冯媛数了数,这八个人中有五个女的和三个男的。这八个灵魂有穿越有重生,穿越的去了不知名的古代,重生的去了平行世界。搜索这些神识,没有魂体回到与他们相关的世界。也是啊,没有人能够受得了灵魂撕裂之苦,如果不是怨恨刻骨,冯媛可能也会选择去平行世界重生。如今也算得上是因祸得福,有这十余天的时间魂体在驹衍空间里涵养,能够极大地促进魂体的凝实和精神力的壮大。 冯媛先看了那些重生的前空间使用者们。重生的不论老少皆有怨恨在心,“就此看来昊天帝君会帮人平怨恨”冯媛想着,可惜的是那些灵魂受不了三头鸡神的刁难而选择去了平行世界。虽然能避开前一世的灾难,能在重生后弥补些遗憾,消弭些怨恨,可惜的是重生后平行世界的家人们已经不是重生前那个世界里的家人们了。看到这点,冯媛无比庆幸她没有对三头鸡的刁难而妥协。幼承祖训,冯媛对死看的并不重,对冯家人而言活的一定要有意义,人生于世要有作为。前世她既享受了世间的富贵尊荣又因被人嫉恨而死,对于她自己,冯媛虽有怨恨却不大,她不能原谅的是因自己的缘故而牵连了家人和族人,重生后她只想为家人和族人而活。 冯媛放下了那三位重生者的神识记录,这几位对她而言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借鉴的了,她要面对的世界与她们不同,还是不浪费时间了。 “原来这就是穿越”冯媛看着另外五位前使用者的记录,惊讶写满在脸上。这五个灵魂里有三男两女,五个都是来自于后世一个叫做二十一世纪的魂体。冯媛算了下,发现他们距离她所在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两千多年了。 这里面有主动寻死要求穿越的,也有非正常死亡后穿越的。这五人的共同点是他们的祖上有大功德。 救人而死的那个,祖上的功德加上她自身的功德让昊天帝君怜惜,在三头鸡神询问过她本魂的意愿后送她去了一个叫做红楼梦的世界,与那个魂体心中的女神做了姐妹,托生成了姑苏林家的小姐。不仅她成了林探花家的小姐,她还用祖上的余荫为她和她的那位黛玉姐姐求了一个弟弟。看她如何保自己家人平安,如何与那个红楼梦世界里的神仙斗法,如何面对她家的那些极品亲戚。“这是一位真性情的姑娘”冯媛看着这位林二小姐精彩的一生,感慨与心。 主动寻死的那个魂体就令人无法评论了,看完他的一生,冯媛知道了一句俗语“不作死就不会死”是怎么写成的。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在冯媛的时代,这位过了冠礼几年,应该是承担起家族责任的人了,可他却待在家里,看了不少话本,搜集了不少知识只为了穿越。一朝吃了一瓶叫做‘安眠药’的小片片,然后咬牙触电,终于如愿所成,死了。 看到这里,冯媛想着,幸亏这种不孝儿郎不是他们冯家的。如果在冯家,这小子早就被家中的长辈打断了腿,还能让他这样干。 这小子的□□烈祖和天祖救了不少百姓,有大功德。祖上的功德保佑着后辈子孙,即使在战乱年间,他们家也没有受多大的难。不过,祖上的大功德终于在这小子手里消耗干净了,不仅消耗干净,还倒欠了债。为什么会倒欠?这小子是自己作死的,送他穿越后,祖上的功德便干干净净的了,也因为他是自寻死路,穿越后只能是一个普通农家小子的身份。的亏他祖上的功德厚重,否则,这小子还不知道会穿越成什么物种。在和尚鸟付鸟鸟神讨价还价的过程中,这小子为了让自己穿越过去后生活的舒适些,把他穿越前的父母后半生的幸福健康搭了上去,他是穿越成了地主家的小少爷,他的前世父母却是后半生艰难度日病痛缠身。“唉,溺子不但杀子,也会报在自身啊”冯媛叹道。 这个小子穿越到一个不知名的古代,按照后世人所创造出来的网络上的说法‘一个架空朝代’,在这个小子的记录中是类似于后世明代的一个王朝。这个叫做赵琅的小子穿越到了那个人称‘煌’的架空王朝,成为了淮扬地区乡下一个小地主的小儿子。这个赵琅幼年时便被周边的人称为神童,五岁能诗,六岁能做文章,十岁考上了秀才。他的地主爹娘将他宠上了天,要珍珠不给鱼眼睛,要金子不给铜钱。身边伺候的人非美貌丫鬟不要,十二岁初精就和身边的丫鬟有了云雨之欢。这个赵琅考上了秀才之后就开始指导家里如何种田地。他在穿越前与尚鸟付鸟鸟的讨价还价中要鸟神帮他囤积了不少粮食的良种,空间里的空地也被他种上了粮食药材和瓜果蔬菜。很快,他家田地的高产就引起了当地官府的重视,上报到朝廷后,当朝皇帝给他的地主老爹赏赐了爵位。 十三岁时,这个赵琅言神仙给他托梦,做出了玻璃。玻璃问世后远近轰动,皇帝下诏让他整个家族迁往都城居住,不但赏赐了宅院田地和财宝,他爹的爵位也升了一级。 十五岁时,因他献上良种和玻璃制法,皇帝将长公主的孙女明琳乡君赐婚给他。在他与明琳乡君成婚之前,他身边已经有不少于十人的通房丫鬟。与乡君成婚后,身边的通房丫鬟不仅没少,还又增加了青楼名妓和酒家之女。新婚后,明琳乡君曾向长公主哭诉,长公主劝乡君忍耐。这事之后,这个赵琅小子对正妻明琳乡君表面上很敬重,私下里很少踏足乡君的院子。 二十岁时,这个赵琅上书皇帝,言他发明了燧发枪。老皇帝大喜过望,问他要什么赏赐,他说要老皇帝将宠爱的公主嫁给他,因为公主的哥哥是老皇帝的太子。这桩婚事因为太子和公主的强烈反对而没有成,公主明言如果让她嫁给这个宠妾灭妻的人渣,她宁愿去死。公主后来入观修道,这个赵琅则投到了四皇子门下。 三十五岁时,老皇帝去世,身为老皇帝的第二个儿子的太子即位,四皇子被废为庶人。这个赵琅被下狱抄家,长公主的孙女明琳乡君也在长公主的帮助下与这个赵琅和离,另嫁他人。他后宅里那上百人的妾侍四散逃离,无一人随他入狱。在监狱里陪伴这个赵琅的只有他的父母家人。家财云散,父母家人随他而死。 看完了这个赵琅的穿越,两世里他都有父母的宠爱,两世里他都害地他的父母不得善终。穿越后的赵琅也曾得到过女人的真心,可惜,在他那个乌烟瘴气的后宅里,真心很快就消逝了。以他献给皇帝的那些东西保他和父母家人一世平安富贵是没有问题的。新帝虽恼恨于他对自己妹妹的觊觎之心,但是,如果他不投入四皇子门下出谋划策参与皇位争夺,新帝最多是夺了他的爵位,让他回乡去做个富家翁而已。皇帝这种生物,有恩的不见得会记得,有仇却是必定会报,只不过,会分个早晚而已。只要不是标榜做昏君的,都不会杀那些献上良种的人,因为,民以食为天,粮食是皇朝统治的基础。但是,如果自己主动作死要参与皇位争夺,那么,身死族灭也无法让人同情。 杀身之祸的由来是过于贪心。 穿越须谨慎,人生莫贪心啊。 chapter;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第4章 学习学习再学习 第04章学习学习再学习 冯媛看完了那五位穿越者的记录,发现他们都向三头鸡神要求了粮食的良种和玻璃的制法以及各种药材。除此之外,男的使用者们准备了炸药、水泥、枪械等等,女的使用者则准备了各式美容方法。看来儿郎们多的是‘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腿’,在二十一世纪无法称霸天下,坐拥无数美人,便穿越到古代去人生得意。女娘们呢,则要求貌美如花,或低调地做个千金小姐富贵一生,或高调地养男宠,求一个美男们簇拥。 粮食的重要性冯媛自是知道的,远的不说,仅孝武皇帝时期就不缺因为献粮而被封侯的人。她的父亲立了灭国大功,放在孝武皇帝孝昭皇帝甚至是她那个耳根子软没主见的皇帝丈夫时期都会被封为列侯,区别不过在于封赏的食邑是多少户罢了。可惜她的父亲碰上了萧望之那个小人和听信了小人之言的孝宣皇帝,居然没能裂土封侯。孝宣皇帝不过是怕人议论他有功不赏,才封了冯媛父亲的官位。 对于孝宣皇帝,冯媛的感觉很复杂。一方面是感慨于孝宣皇帝对旧情的难忘,不论是他一力要立许氏为皇后而留下了‘故剑情深’的典故,还是他对许氏所生的太子的维护,单看他登帝位后,将未被推举为皇帝前与他斗鸡玩耍的人封为侯,仅此小事就可见一斑。另一方面,真正有大功于国的人却赏非其功。不过,总体上来说,孝宣皇帝比她那个不要脸的皇帝丈夫要好很多,至少算得上是一位汉室中兴之主,而她的那个皇帝丈夫却是乱汉家天下之人。 如果手里有了高产的粮种,将之献给皇帝,那么封侯是很自然的事情,这点,无论谁也不敢胡乱议论,否则,天下人会用唾沫淹死他。 看完这些空间前辈们的记录后,冯媛来到了左侧的房间,从神识里她知道这间屋里有一方水幕,按照后世人的说法就是水幕演示仪。有什么问题对着水幕提出来,水幕就会显示出所提问题的相关答案,应有尽有,非常详尽,据说比穿越者们所使用过的那个什么‘度娘’更详细方便。冯媛决定后面的十个日夜就在水幕前度过了,能够了解多少是多少,事关自己和家人的命运,学的越多越好。重生后还不知道是什么样的情况,提前多做些准备也能安心些。 冯媛先是从水幕演示仪中大概了解了她所处世界的历史发展,知道了她是生活在历史书上所记载的西汉中后期,她的那个皇帝丈夫被称为西汉元帝,而她则是史书中记载的孝元冯昭仪。后宫里无宠的王政君皇后后来成了太皇太后,王氏一族五人同日封侯,王皇后的侄子王莽后来代汉称帝,自立新朝。王氏的兄弟子侄及其族人都因为王政君而权势煊赫,王莽更是篡汉自立,冯媛想到她冯氏一族的悲催结局,更是坚定了自己的心愿。王政君活到了八十多岁寿终正寝,死后与汉元帝刘奭合葬。不知道王政君到了地下后刘奭会对她怎么样,不过,冯媛对汉元帝刘奭的反应也不感兴趣。刘奭活着的时候就不喜欢皇后王政君,几次想改立他宠爱的傅昭仪所生的定陶王刘康为太子,只是因为王政君的谨慎和史家的反对而作罢。傅老媪因为孙子做了皇太后,一度将王氏一族的势力打压到谷底。那个傅老媪想让自己的孙子被立为太子时,巴结王政君的时候阿谀谄媚、伏低做小,一朝孙子登帝,王政君就从皇太后变成了王老媪,呵呵,真是可笑啊。可怜我冯媛的儿子被害死。刘骜那个小子如果不是因为心中有愧,怎么会封我的弟弟为宜乡侯。我冯媛的父亲兄弟们有大功于国时没有被封侯,我的弟弟居然是因为我的儿子被人害死后皇帝要遮丑而封侯。活该刘骜那个小子死在女人的肚皮上,死后也没有血脉留下。 水幕演示仪一直从西汉演到了二十一世纪。冯媛目睹了汉唐的辉煌和晚清的屈辱,为战乱之世命不如草芥的百姓流泪,为侵略者的罪行而切齿。一部两千多年的中华历史的演示让冯媛心神激荡。 看到水幕演示仪里的二十一世纪,冯媛震惊了。那高耸如云的楼房,那天上极驰如电的飞机,那地上的车水马龙,那令人眼花缭乱的各样东西,还有那近乎果体的男男女女们,一切都让冯媛这个两千多年前的古人惊讶莫名。 震惊过后冯媛欣喜若狂,这么多的知识和东西,她可以学多少啊。十个日夜的时间太短了,她必须挑选对她最有用的来学习。 冯媛看到了各种各样的‘纸’。纸这个东西,冯媛是知道的,不过,如果不是水幕演示仪告诉她那是纸,她绝对不会把它和她所知道那个纸联系起来。 冯媛所知道的纸,纸张厚且厚薄不均,纸质粗糙松弛,书写时常常无法挂住墨汁。据上报到朝廷的文书中所记载,这种纸的产量少,所以,一直到冯媛死的时候,流通的还是简书和帛书。冯媛从水幕演示仪里看到的纸张有各种厚度,有的居然薄如丝线。但是,不论哪种纸张其薄厚均匀表面光滑。且纸张的用途之广也让冯媛惊叹,纸不但用来书写记载,还可以代替铜钱购买货物,特别是那种绵软白皙的卫生纸,想到幼年时如厕的痛苦,冯媛更坚定了要把纸张的制造方法学到手里。 冯媛让水幕演示仪搜索了粮食,看到结果时,冯媛不禁连连惊呼“天呐天呐”。水幕演示仪展示了各种粮食的产量,又把这些产量按照冯媛那个时代汉亩的大小进行了换算。每种粮食的亩产量让冯媛不由得感叹后世那些科学家们的伟大。孝武皇帝时期的搜粟都尉赵过因代田法和对农具的改良而为天下人传颂。冯媛也对搜粟都尉赵过的事迹心向往之。如今在水幕演示仪上看到那些高出几倍乃至于几十倍的亩产量,怎么能够不让冯媛不动心。 这些高产粮种中既有冯媛那时广泛种植的稻麦粟豆,也有冯媛没有听闻过的玉米番薯马铃薯等物。“不管什么样的粮食,都要搜罗良种并且种植在空间里”冯媛将此放在了心上。 如何使良种获得高产的种植技术和种田工具冯媛都记录了下来。后世人使用的化肥冯媛造不出来,不过,可以使用后世人称作“有机肥”的肥料。农药也可以用那些能够配出来的。种田的工具嘛,搜粟都尉赵过改良过的农具是现成的,机械化做不到,可以人机或者畜机结合。反正土地有的是,单产比不了后世二十一世纪那么高,总产量可观就行了。 药材,冯媛想到自己的大兄以及不少家族兄弟们因为战场受伤而早逝就将药材放到了心里的第二位上。后世二十一世纪的那些西药,冯媛没有那些现代化的制药设备造不出来,可是那些简单的抗生素和庞大的中药体系却是可以为冯媛所用的。高度数的蒸馏酒和一些制造方法简单的消炎药,这些对冯媛来说是能够克服困难制造出来的,至于战场护理,传播起来就更不是问题了,冯家儿郎们有不少都是在战场上与匈奴人西羌人拼杀而获得功绩的,好东西自然要先紧着自家人来。 所有能够用上的,包括可能会用上的,只要不是那些让冯媛无能为力的,冯媛都从水幕演示仪中将之记录到白马玉简里。庞大的精神力让冯媛对这些知识过目不忘。虽然有三头鸡神的保证,但是,重生后是什么样的状况冯媛一无所知,她不能赌三头鸡神的保证。如果三头鸡神说的做到了,冯媛自然会欣喜,如果没有,那么冯媛也可以凭借着这些记录在神识里的知识来改变自己和家人的命运。前世的她已经被几代皇帝们的保证坑死了,有机会重生了,不能明知故犯。 chapter;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第5章 学习重点 第05章学习重点 冯媛不眠不休地从水幕演示仪里学习着,精神力的强大让冯媛的学习效率非常高。神识或者说精神力学习最大的好处是直接忽视了文字的变化。冯媛从小所习的文字是小篆,两千多年后的简化体文字已经与小篆大不同,不仅文字如此,语音也改变很大,如果没有神识这个外挂,冯媛是既听不懂也看不懂。借助于神识,冯媛毫不困难地跨过了语言关。(莫要小看这两千多年的文字演变,本作者在陕西西安碑林博物馆溜达的时候,常常感慨自己秒变文盲,小篆,那是什么?还有古人的雅言,别说古人了,今人的方言,有些地方的方言也能让作者本人速变聋子。) 冯媛学习的侧重点在农业上,对于一个古人而言(今人也一样),农业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冯媛虽说出身良家子,在《史记》和《汉书》等史书中明确记载着冯媛的烈祖(曾祖父的曾祖父)冯亭任韩国的上党郡太守。从烈祖起到冯媛这一辈,世代皆有做官者。不过,冯氏一族的资财却也不丰裕。冯氏儿郎们多在战场上拼杀,征战时,武器马匹粮食等由朝廷供给,战后,也会有抚恤,不过,因伤病退役甚至于战死儿郎的家人们的后续生活却是无法完全依赖朝廷的,救助支撑这些家庭的主要靠冯氏家族自身。冯氏族中虽也有奴仆,但是,耕田牧植等主要还靠家族中人。冯媛幼年时也曾在农忙时下田劳作过,虽然只是捡捡麦穗谷穗什么的。前世虽说是居住在帝都长安南的杜陵,冯媛也时常会与兄弟们去周围的农田里去看看。冯媛自身是没有体会过耕田的辛苦,可是,农人的艰辛她还是了解的。入宫后那些年,每回去上林苑时,后宫里别的后妃们关注着那些奇鸟奇兽奇花奇物等,冯媛却对上林苑里的田林感兴趣。随儿子迁往封国后,因为儿子的身体不太好,她作为一国王太后自然要操心属地百姓的生活。 对于后世的机械化,冯媛只是潦草地看了下。相比于那些工业化的生产,一方面大汉人口不多啊,由于孝武皇帝时期连年征战,人口大减,尽管经过了孝昭皇帝和孝宣皇帝两代帝王,大汉的人口还是没有恢复到孝景皇帝末期的数量。另一方面,大汉的冶炼虽说较前代有了很大的进步,可是,技术等的发展是无法和千年后相比的。玻璃、炸药、水泥等这些个别物体冯媛还是能够在她那个时代搞出来的,但是,其它如西药、塑料、石化等那是想都不要想的。没有那些机械设备,更是没有可以生产那些机械设备的生产线,凭着汉时的手工作坊,哈哈,还是别做梦了。玻璃这个东西不同,冯媛在宫中见过,不过,她那个时代人称为‘壁流离’,是从西域传来的,据说出自于极西之地。冯媛的宫中就有琉璃盘、琉璃龟和琉璃鱼等物。 冯媛的时间几乎全花费在农业生产上,特别是两千多年后的二十一世纪的农业生产。没有化肥,她就让水幕演示仪搜索农家肥。没有农药,她就寻找简单可行的替代品。没有机械化的农业生产工具,她就查找那些能够用牲畜和简单工具来代替的耕作方法。 从粮食种植到瓜果蔬菜到马牛羊等的养殖,从肥料到农药,冯媛不知疲倦地学习着。她将自己可能用到的所有东西都列在了清单上。当尚鸟付鸟神出现在她面前时冯媛才意识到十个日夜过去了。 冯媛将清单递给了尚鸟付鸟鸟神,要求尚鸟付鸟神把清单上所列的东西都弄到空间里。 “粮食的良种没有问题”尚鸟付鸟鸟神边说边看清单,“你要这些公牛公马公羊的□□做什么?”外形三头鸡样子的鸟神拍着翅膀蹦来蹦去,狐疑地看着冯媛。 “粮种老妇可以趁人不注意混到田地出产的粮食里,牛马羊,老妇怎么凭空让它们出现?”冯媛用看傻子的眼神看着眼前蹦的欢腾的三头鸡。 “一个女郎怎么向周围的人解释她身边突然出现的牛马羊?一匹马少则四五千钱多则上万钱,一头牛也在二三千钱之间,羊便宜些,也要一只五百钱左右。” 冯媛的脸上满是怅然之色,“我冯家虽然从祖上起就是世代官宦之家,可因为家族里的儿郎们多是在战场上拼杀,家里的资财就没有富裕过。曾祖当年长期当郎官,一方面是不愿媚谄于权贵,可,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家中无有余财。做郎官,有钱的可以常常休假,无钱给上官的无法休沐。当别人休沐时,老妇的曾祖父不得不经常留在官署里加班。由于长期在官署里加班,居然遇到了闲来无事乱溜达的孝文皇帝。孝文皇帝看到老妇的曾祖父,很惊讶地问他‘老人家这么大的年龄了怎么还在做郎官’。老妇的曾祖父那时已近六十岁。郎官是朝廷选拔官员前的预备役,一般花费个几年学习如何做官,然后被选派到各处当官。像老妇曾祖父那样当几十年郎官、年近六十还没有被选官的人难怪孝文皇帝会惊讶。” “马牛之牲畜,一般农家养殖不易,官府还会记录在案,繁殖病老都要登记。羊虽说管的不严,可是,它的个头也不小。突然间出现了马牛羊,别说多,就是一匹马一头牛一只羊,都不好解释。捡的,在哪里捡的?周边人家有没有丢失的马牛羊?买的,钱从哪里来,牲畜又是从哪里买的?问题这么多,不是明摆着告诉别人老妇很可疑嘛。”冯媛撇撇嘴,继续说道“有了这些公马公牛公羊的--精--液,老妇可以对母的马牛羊进行人工--授--精。虽然这样一来,马牛羊的品种改良要慢一些,时间拖得要长一些,但是,谁也不会怀疑到老妇的头上来。上神你说呢?” “你说的有道理,那就按照你要求的这些给你准备在空间里。”尚鸟付鸟说着“活得马牛羊你要不要,可以养在空间里。” “活的就算了,老妇看了空间的时间流速,除了空间的使用者不会受影响之外,其它的,生长的物体都会快速生长,粮食瓜果蔬菜类的成熟后会自动储藏在仓房里,仓房里东西会保持着放进去时的状态。马牛羊这些长成后只能屠宰了作为肉类储存在仓房里。还是那样,粮食等可以不引人注意,可是肉类就不行了。解释起来太困难。”冯媛摇了摇头。 “你要一个智能机器人,打算做什么?”三头鸡奇怪地问道。 “上神明鉴,有些东西的出现老妇不好向周边的人解释,如果有了一位仙风道骨的老丈出现,露个面,老妇也好告诉周边的人,那些东西是神仙送给老妇的,这样一来,老妇就不会被人当作妖怪来怀疑。还请上神允许。”冯媛恳请尚鸟付鸟“老妇重生是要改变自己和家人的命运的,自然不想让家人再度因为老妇的缘故而陷入危险之中。有些好东西如果出现的太突然,必然会引起有心人的怀疑,但是,如果有一位神仙偶尔出现一二次,老妇拿出来的那些东西的来处就会非常合理。别人只会认为老妇是有福运在身的女子,而不会对老妇多加忌讳。” “原来如此,以前的空间使用者们没有提到过这个智能化机器人,重生者们也就罢了,为什么穿越者们也没有想到呢?他们的日常生活中不乏机器人啊。居然是你这个汉代的女人提到了”三头鸡神面色古怪的嘀咕着。 “上神,老妇与他们是不一样的,老妇面对的情况要比他们复杂的多,而且,事关家人和族人,老妇一点危险都不敢冒,”冯媛笑着回答。 “你确定要重生到元凤六年?元凤六年可是比你前世要早了几年”尚鸟付鸟神问冯媛。 “老妇必须要比前世早出生几年,主要的原因是老妇重生后不想再入皇宫了。重活一世,老妇只想为自己的家族活着,刘奭等人与老妇无关。” “好吧,还有什么问题吗?如果没有了,本神就送你去重生。以后的一切都靠你自己了,多努力吧。” “没有了,这些就很好了。谢谢上神费心。也请上神向昊天帝君转达老妇的敬谢感激之心。老妇会多加小心。” “好,走了,本神会送你个小小的礼物。”尚鸟付鸟小小地窃笑着摆动了翅膀。 chapter;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第6章 重生元凤六年 第06章重生元凤六年 冯媛感到自己被卷入了一道五彩斑斓的光环中,之后,就失去了五官感应。当冯媛再度有了意识后,察觉自己是被几个人抱来抱去,眼前一片模糊,只有光亮,却什么也看不清楚,耳边也是嗡嗡声。脑海中传来了尚鸟付鸟鸟神得意的声音“小冯媛,现在是公元前75年,元凤六年,本神已向你家中的长辈示意你乃天庭仙子下凡,你就不用对本神感激涕零了,记住,好自为之。” “这个尚鸟付鸟神”冯媛笑着想到“天庭的仙子没有十万也有七八万了,我能重生,虽说有昊天帝君平息人间怨言的原因,可是,我本身恐怕也是有点来历了,要不然尚鸟付鸟鸟神也不会轻易对我的要求妥协。如此看来尚鸟付鸟鸟神到也不算谎言骗人。元凤六年,亲人们,我回来了。” --------------------我是重生三年后的分割线----------------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一眨眼,小冯媛已经三岁了。这三年里拜尚鸟付鸟鸟神给家族中长辈们托梦之故,冯媛在家中倍受宠爱。冯媛这一辈冯家中的兄弟姐妹们近百人,最受宠的是小冯媛。冯氏家族多子多孙且多长寿之人,远的不论,冯媛的曾祖父九十多岁时还被大家举荐受汉武帝的贤良之征。冯媛的曾祖父有八子三女,冯媛的大父冯遂冯王孙是她曾祖父的小儿子。冯媛的大父又生了九子二女,冯媛的父亲冯奉世冯子明又是大父的小儿子。冯媛上面有五个同母的兄长,小冯媛是自家阿父的长女。冯家儿女众多,男儿和女儿分开排行,仅冯媛大父这一支,冯媛就有五十六位兄长,八位女兄。周边的几个郡县中冯家是出了名的家族兴旺人丁众多。 这三年里,先是孝昭皇帝在冯媛出生后的第二年也就是元平元年(公元前74年)病逝,昭帝死后无嗣,大臣们议立皇帝,在大将军霍光的力挺下立了武帝孙昌邑王刘贺。消息传到上党郡后,冯媛想起当初宫内有留言,说大将军霍光是感念武帝李夫人才立了她的孙子做皇帝。宫人传此留言时表情猥琐言语窃窃,按照后世人的说法,此中大有□□呀。 刘贺受玺做了27天的皇帝就被废了。在前廷尉监丙吉的积极活动下,大将军霍光立了卫太子的孙子刘病已即皇帝位,是为宣帝。在刘贺被废迁往房陵后,大将军霍光诛杀了昌邑王群臣。 昭帝下诏求微时故剑的事情从帝都长安传到各郡国后,不少人称赞皇帝重旧情。对于这些冯媛左耳进右耳出,帝都长安远在千里之外,而她的阿父很快就要随前将军韩增出征匈奴人了。这一场战争打了半年有余,虽然冯媛从前世的记忆里知道自己的阿父不会出什么事情,可是,终究是父女连心,她还是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而没有作为。 因为被言是天上仙子下凡,所以,冯媛十月能走十月能言在家人的眼里就很正常。一岁后,冯媛已经能够在女婢的看护下在自家的院子里不停歇地溜达两刻钟了。三岁时,冯媛就常被家中的长辈们带着在圩市和野外游玩。当小冯媛决定为父分忧后,就寻了睡觉的借口回到自己的屋里躺在榻上,开始睡觉,等身边没有人后,冯媛的神识就进入了驹衍空间里。 冯家从祖上就有不少儿郎从军,盔甲这些的冯媛不用担心,一方面,朝廷会负责出征将士们的铠甲武器粮食马匹等,另一方面,冯家自己也有好铠甲。战场上许多伤兵因为没有高效的消毒护理,最后由于伤口感染而死去,这其中也有不少冯家和姻亲家的儿郎们。冯媛的阿父虽说因被韩增将军赏识,在军中担任着管狱的军司空令,不过,大战一旦开始,谁也无法保证不会接敌作战,不会受伤。冯媛想到了高度酒,从水幕演示仪中冯媛知道后世之人用酒精给伤口消毒,高纯度的酒精冯媛不知道能不能弄出来,不过,总要试一试,弄不出纯酒精,哪怕是高度酒也行啊。 冯媛直接去了空间里存放玉简的屋子。这是位于东侧厢房的靠近正房的那间屋子,屋门上标明了‘玉简’。房间里分左右有两列大型的架子,左侧一列的架子只有三排,右侧的要多些,密密地排了九道。左侧架子上的玉简都记录的有东西,右侧则是空白玉简,冯媛可以用神识在这些空白玉简上刻录东西。 这种用来记录神识的玉简的材质不是人世间的玉,人间的玉不仅易碎且根本无法在上面用神识来记录。这种玉简来自于仙界,是神仙们日常使用的的主要记录载体。玉简根据所能记载的内容而划分品级,由玉简的颜色来区分。墨灰色的玉简是最下品的玉简,这等的玉简只能记录普通的内容,普通的意思是与修仙无关的文字和图片等。比墨灰色玉简高一品的是铜绿色的玉简,这类玉简可以记载一种下等修仙功法。比铜绿色玉简高一品的是月白色玉简,这类月白色玉简能够用来记载一门中等修仙门派的全部功法。至于比月白色更高品的牙色和莹白色玉简那就是存在于传说中的东西了,反正,冯媛只从尚鸟付鸟鸟传给她的神识中知道有这类传说。冯媛所拥有的这个驹衍空间里铜绿色的玉简只有五片,其它的全是墨灰色的玉简。 对冯媛来说,墨灰色的玉简足够用了。这类记录普通内容的墨灰色玉简以能够记录多少内容划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冯媛从放置下等品级的架子上取下来一片墨灰色的玉简。这种下等品级,只能记录千字以下的内容和十副以内的图片。 冯媛打算将她从水幕演示仪中学到的如何蒸馏高度酒的知识刻录到玉简上,然后交给家中的长辈们,让他们去造酒。冯媛目前只是一个按照后世人的说法的三岁的小豆丁,一方面没有体力,另一方面也没有钱财,制酒,还是交给家中其他人去干吧。 前世,直到冯媛死后,王莽篡汉,大汉人们饮用的酒的酒精度只有3-4度,从皇室到民间饮用的都是这种低度酒。尽管酒的口味各异,有的给酒里泡了各种香料,像什么桂酒、椒酒、菊花酒等,还有的给酒里泡了各种药材,成为药酒,号‘百药之长’。但是,这些酒不管怎么样变来变去,酒精度就徘徊在三四度。这类酒一石下肚,除了灌个水饱,还是灌个水饱。 想要给伤口消毒,就必须蒸馏出高度酒来。蒸馏出的高度酒因其酒精含量高而杂质少从而可以在常温下长期保存,密封的情况下可放五至十年,打开使用后也可存放一年以上的时间而不变质。这些特质非常适合战争中使用,打开了的酒坛里的酒可以分装到皮质的水袋中保存,携带方便,随时可用。 冯媛的家乡在上党郡潞县,临浊漳河(西汉时期还有一个路县,在潞河边,是现代北京地区的古县城路县。无水旁的路县属于渔阳郡,渔阳郡属于幽州,上党郡属于并州)。前世在她出生前全家已随父亲迁到了帝都长安南的杜陵居住了。冯媛的烈祖冯亭曾任战国后期韩国的上党太守,战死于长平之战。烈祖战死后,宗族分散,有的留在上党潞县,有的留在赵地,并发展繁衍下去。冯亭的后裔中有不少人为将相。有名的有秦丞相冯去疾,御史大夫冯劫等。公元前208年,大将军冯劫与其父右丞相冯去疾、左丞相李斯联合向秦二世进谏,请求停建阿房宫及减省戌役以减轻民困。二世不从,命人把三人治罪,冯去疾和冯劫不愿受辱,皆自杀而死。冯媛的天祖为赵将,与赵国大将李牧的关系非常好,高祖为代相。曾祖冯唐也曾经在长安附近的安陵居住,曾祖去世后归葬代郡。冯氏族人众多,冯媛的大父这一支除了大父因曾祖之故留在帝都长安做郎官之外,其他家人则迁回家乡居住。至冯媛出生时,近亲的族人遍布从代郡到上党郡的各个郡县。 上党郡矿产丰富,其出产的优势矿产有煤、铁、铝土、石灰岩、石膏和耐火粘土等十余种。冯氏家族自己就有冶炼作坊,主要为征战的冯氏及姻亲家的儿郎们准备盔甲和骑具等,闲时也会打造些农耕之物和生活器物。冯媛将蒸馏高度酒所需要的设备和流程记录到了玉简上,然后,准备找个机会交到大父冯遂的手上。 冯媛的大父冯遂字王孙,被太史公司马迁赞曰“有奇才”,时人将德行或者才智出众的人称之为奇士,冯媛的大父就是一位奇士。前世的冯媛没有见过大父,当她出生时,大父早以辞世。今世,冯媛早重生了十年,送冯媛出生时,尚鸟付鸟神为了体现冯媛仙女的福气,顺手帮冯媛的大父和大母调理了身体延了寿命。故而,大父虽已是耄耋之年,可是身体还健硕,训骂儿孙时嗓音洪亮,手杖也挥舞的虎虎生风。 冯家的日常事务早就由冯媛的大伯管理,大父平日里含饴弄孙,不过,一旦遇到重大事件,大父往往是一言九鼎。蒸馏酒的玉简交给大父,冯媛就又可以过回她那吃了睡,睡醒了招猫逗狗,饿了吃,吃了再睡的生活了。一个三岁的小豆丁,再是天上仙女下凡,目前凡胎的她也才三岁不是,对她也不能有过多的指望不是。 chapter;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第7章 玉简出现 第07章玉简出现 冯媛控制着神识在墨灰色的玉简上用籀文刻下了蒸馏酒的流程和所需要的工具等。为什么不用小篆而选择用籀文呢?冯媛打算把这片记录如何蒸馏高度粮食酒的玉简放入家庙中,假托先祖之名交给大父。在上党郡潞县冯媛所在这一支的冯家家庙中供奉的先祖就是冯媛的烈祖华阳君冯亭。一百多年前秦国和韩国赵国捉对厮杀,冯亭是韩王派守上党郡的郡守,韩国打不过秦国,将上党郡割让给了秦国,可是,上党郡人自己不愿归属“虎狼之秦”,于是,为了引赵国援助上党郡对抗秦国大军,冯亭就率领着上党郡军民归了赵国,秦赵长平之战开打。上党郡郡守冯亭被赵王封为华阳君,按照当时“致邑立宗”分家规矩,冯亭的这一支就分了出来,另立了宗祠。籀文是周王室记史所用的文字,字体典丽峻奇,是秦汉时期人们所使用的小篆的前身。冯媛烈祖生活的时代人们使用的大篆,籀文是周王室的太史官用来记史时用的大篆。 眼看着已经仲春,冯媛前世时听次兄野王说过,阿父是这一年秋天随大军出击匈奴人的,时间满打满算也就四五个月了。 作为家中最受宠爱的小女郎,小冯媛是随大父大母住在主院里的。上党郡潞县的冯家主院为三进院落,坐北朝南,布有悬山顶、四阿顶,房屋高低参差,错落有致。院内有门房、甬道、正房、厢房、圊(厕所的雅称)和花园。前院主要用来待客,中院住着冯媛的大父和大母,后院住着小冯媛和两个婢女。其他的人则按户围着主院散开居住,每户均为坐北朝南的二进院落。院内也同样有正房、甬道、厢房等,南门外有庭院及水井。 重生后的冯媛一天也没有放弃精神力的修炼。一开始,用精神力刻画玉简时,冯媛八个时辰也刻不了一个文字。修炼了一千多个日夜,到三岁多时,小冯媛已经能够在六个时辰内用精神力在玉简上刻划千字,还能够绘上几幅图了。 随着冯媛在驹衍空间里用精神力练习刻画的熟练度越来越高后,神识的第二种能力:隔空置物--就“冒”了出来。说它冒出来,是因为冯媛在刻画突破了六百字时,突然间这个能力就在神识中出现了,连□□炼法门没有一点征兆地就出现了。经过一年的修炼,冯媛三天前才刚刚让置物的范围突破了千步,且所置之物的分量达到了一斤。这也是冯媛为什么会选择将玉简放入家庙的原因。家庙距离主院刚好千步,而一片玉简有半斤多重。 冯家自己就有酿造作坊,每年都要酿些酒类。年年到夏历七月时,家有余力的人家都会开始准备酿酒。打扫布置用来造麯酿酒的密室,磨制、蒸煮准备用于作麯的麦子等物,造麯,酿酒。酿好的新酒等到腊月和来年正月时,除了用于祭祀、婚宴、招待宾客之外,全家人聚在一起,子妇曾孙,各上椒柏酒于家长,称觞举寿。 去年酿的醴酒已经所剩无几,并且醴酒的度数太低了,只有三度,喝着和醪糟差不多。战场上能够用来消毒伤口的酒必须是高度酒。用醪糟一般的旧酒去提纯高度酒不现实,既然要酿,干脆从制酒曲开始做起。 夜黑无月,伸手不见五指,适宜做点什么,冯媛控制着精神力,将墨灰色玉简偷渡到家庙内,祷告之后,将玉简放于烈祖的神位下面。 第二天,辰时,小冯媛起来洗漱后,直奔大父的房间而去。 进了房间后,小冯媛扑入大父的怀中,扯着大父的衣袖,连声说道“大父大父,媛儿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告诉大父,只能告诉大父一人哦。” “哦?小媛儿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告诉大父一人啊?”冯媛的大父笑眯眯地低下身,举起冯媛,抱在怀里说着。 “大父哦,是很重要很重要的事情哦,”冯媛伸出小胳膊搂住大父的脖子,凑到大父的耳边小声说着。 “大父,媛儿昨晚做梦来着,梦到了一个和大父很像很像很像的老丈,很像很像很像的哦,他说他住在家庙里,他说要媛儿告诉大父,让大父去家庙里见他,他说有物使要给大父。” 冯媛满脸迷茫地问道“大母说过,家庙里平时没有人的,为什么这个和大父很像很像的老丈会住在家庙里呢?” 冯媛的大父看了眼坐在旁边榻上的大母,继续笑眯眯地问小冯媛“那这个和大父很像很像的老丈还和小媛儿说了什么?” 冯媛皱起小眉头,想的小脸都皱了起来,“哦,那个和大父很像很像的老丈还说什么来着,哦,阿父要上战场了,他从什么仙君那里要来的,说什么可以给伤口消毒用。大父,什么是消毒啊?还有什么是战场啊?”冯媛两眼放光地问大父。 “上战场?给伤口消毒用?”冯媛的大父将小冯媛放到了地上“乖媛儿,去陪大母用朝食吧。”(朝食—早饭,古人一天两顿饭里的头一顿,辰时,也就是早上七点至九点之间吃。) “哦,好的,媛儿听大父的呢”小冯媛被大母牵起小手,走向了后室去用朝食。 ---------------我是未时(下午一点到三点)的分割线----------------- “来人,去叫峻儿过来”冯媛的大父使婢女去唤冯媛的大伯。冯媛的大伯名峻,字子骏。就住在与大父的主院相临近的院子里。很快,冯媛的大伯就来到了冯媛的大父的面前。 “不知阿父唤儿何事?”冯峻询问着自己的父亲。 “最近长安可有要开战的消息传来?”冯媛的大父冯遂看向自己的大儿子。 “开战?没有听说啊,来自长安的消息都是关于大将军光之妻霍氏想立自家小女为皇后,而新皇下诏求故剑,后来立了民间时娶的许氏平君为皇后。没有听说要开战啊。”冯峻不解地看着父亲。 “嗯”冯遂点了下头,然后,从长袖中掏出一样墨灰色的物体递给了冯峻“峻儿看看这是什么物使(没打别字,汉代时没有东西这个词,人们不说东西,说物使)?” 冯峻接到手中后仔细打量,为了看的更清楚些,走到了窗前,透过窗纱的阳光照到他手中的物体上。 “阿父,这看起来像是一片墨色的玉简”冯峻将玉简举到眼前,“上面像是记着些什么。”冯峻又凑近了些看“可是,这字也太小了吧,看不清楚啊。”冯峻看向自己的父亲。 “你都看不清楚,为父更看不清,小鬟,将媛小娘领来见我”冯遂打发丫鬟去找冯媛。 “阿父,这和媛儿有什么关系?阿父从何处得来此物?” “这是我在家庙里从先祖神位下找到的。媛儿做了一梦,说是先祖华阳君有物使要交给为父。为父开始以为媛儿在童戏,可是,为父又想到了媛儿出生时的异象,便去了家庙。喏,这玉简就是为父找到的。” “见过大父,见过阿伯。大父,你找媛儿?”小冯媛迈着小短腿走到了大父的身边,抬头笑眯眯地看着大父。 “小媛儿,大父有好物使给你看。瞧瞧,这是什么?”冯遂从儿子手中拿过玉简弯下腰递给了冯媛。 “大父,这是玉简啊。你见到那个很像很像很像你的老丈了么?” “媛儿怎么知道大父见过那个老丈了呢?” “媛儿在那个老丈的手里见过这种玉简的,那个很像很像大父的老丈说过不能给媛儿,因为媛看不懂的。” “哦。那个很像很像大父的老丈是大父的高祖华阳君。媛儿要称呼他先祖的。他还同媛儿说了什么?” “嗯,媛儿想想,好像没有了呀,先祖就说了这些,别的没有了呢。” “先祖没有说这个玉简上写了些什么吗?玉简的字太小,大父看不清楚呢。” 小冯媛听到大父的话后,突然不好意思地笑了,有些心虚看了看大父和旁边的没有说过话的阿伯。 “啊,大父,媛儿给忘了,先祖教过媛儿怎么看玉简的。媛儿给忙忘了,媛儿错了。”小冯媛红着小脸看着大父。 “哦,没事,只要小媛儿想起来就好,大父知道小媛是很忙的,每日里忙着睡觉,忙着吃饭,哦,还有像今天一样,忙着帮大母种菜,对不?大父不怪小媛儿。”冯媛的大父捻着胡须,笑眯眯地说着。冯媛的大伯也在旁边笑着附和“是啊,是啊,我们的小媛儿很忙呢。” “是的呀,媛儿是很忙的呢”小冯媛点了点头,“阿伯,你叫家仆端一大铜盆水来。” 很快,家仆就端了一铜盆水进来,放到房间中被阳光照到的青砖地上,冯媛又指挥家仆在房间中间挂起了一匹素帛,打发家仆退去后,冯媛将手中的墨灰色玉简放到了水里。 不到半刻钟的时间,挂着的素帛上就出现了文字和图画。冯媛的大父和大伯震惊地看着素帛,一动不动。 chapter;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第8章 酿酒 第08章酿酒 冯遂和冯峻父子两个人尽管知道玉简上有字迹,毕竟他们看到了玉简上有不少刻画的痕迹,可是,这父子俩人还是被玉简上显示出的文字图画惊着了。冯遂先开始惊讶于玉简上的文字居然是早在百年前就已经不再被人使用的籀文。冯遂通籀文,他能被当时的人称赞为奇士就是因为他才智德行出众。而冯峻则惊讶于那些文字繁华典丽,可是,他看不懂。自从秦李斯立小篆,后来秦统一六国后,天下书同文,也就是说天下人统统用小篆来书写,百多年前的籀文已经没有几个人通的了。等父子两人回过神后,才注意到冯媛已经在屋里的榻上睡着了。 冯遂嘱咐冯峻将冯媛送到了老妻那里,在等待冯峻返回的时候,他仔细地看着素帛上的文字,越看越惊讶。等冯峻回来后,父子两人将玉简和素帛收了起来,不收也不行了,太阳西斜,房间里已经没有了阳光,素帛上的文字和图画都消失不见了。 当天吃夕食的时候,冯遂叮嘱冯媛要对玉简和后面发生的事情保密。吃完夕食,父子两人商量了一番,趁着天光未暗,冯峻陪着冯遂在家中的库房里找出了最好的一匹素帛。 第二天,当阳光透过屋顶的娠鲜壳(不要问作者--娠鲜壳—是什么物使,作者也不知道。作者在查汉代没有玻璃的时候,人们在墙上会装些什么物体来获得自然光,查到了这种用娠鲜壳做的明瓦,据说是一种贝类的壳,能够打磨的很薄很薄,当瓦用,铺在屋顶上,采光。照此看来,有些像玻璃没有大范围使用前,人们铺的明瓦,也是用贝类的壳打磨的,铺成鱼鳞状,也称鱼鳞瓦。)做的明瓦照进房间后,冯遂和冯峻父子俩就忙碌开了。冯遂负责将挂着的素帛上显示出来的文字抄录到准备好的素帛上(很绕口,嘻嘻,绕口就对了),冯峻则注意着阳光的变化,好让铜盆里水下的玉简时刻都能照到阳光。父子两人忙了三天,才把玉简上的文字和图画都描画了下来。描画完后,冯遂将墨灰色玉简郑重地收藏到木盒里,存放起来,存放的地方只有他和冯峻知道。 随后,冯遂又将用籀文写的内容重新用小篆在另一匹素帛上抄写了一幅,至于那几幅图画则一幅幅分别描画在了素帛上。籀文写的那副冯遂自己收了起来,小篆写的那副则交给了冯峻。(或许有人会问,为什么用素帛,不用木简或竹简?答案只有一个,素帛比木简竹简好用而且方便保管。) 看到玉简上记录下来的如何制造不同度数的酒,如何用高度数的酒给伤口消毒,如何用中度数的酒给发热的人降温,冯遂和冯峻父子两人的神情越发地凝重起来。对他们来说,玉简上记录的内容太过于匪夷所思。冯遂也曾在壮年时游历天下,为了帮助好友司马迁搜集写史的资料,他也曾广闻博览,可是,玉简上写的他却从未听说过也从未见过。如果不相信呢?玉简却又是实实在在地从家庙中找出来的。冯遂想,这一切也只能是归之于先祖对后世儿孙的保佑了。 冯遂毕竟是被太史公司马迁赞做奇士的人,他和儿子冯峻商议后决定马上就开始尝试玉简上记录的蒸馏酿酒法。如果酒酿不成,也不过是浪费些粮食,这几年风调雨顺,粮食每石才三十余钱,家里的存粮还有不少,浪费了也没有什么。可是,要是酿酒成功了,这可是潞县冯家的一大机遇。一方面,不但自家儿郎在战场上多了一重保障,另一方面,酿酒中所酿出来的低度数的酒还可以给家里扩大财源。 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变法,下令“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汉立之后承秦制度,家中子女长成后要“立户授田”,不论男女都要登记户口,且官府会定期更换。受法令限制,冯家子孙长大后家中长辈会主动操持分家,但是,由于冯家有不少儿郎上战场搏杀,为了照顾那些出征的儿郎们的妻子儿女,冯家随按照律令分了家,却是依旧会居住在主宅附近,近亲同族彼此间守望相助。 冯媛重生时,冯媛的父亲冯奉世这一辈尚有兄弟五人和姐妹一人在世。冯媛的父亲冯奉世在前将军韩增的军中任军司空令,冯媛的大伯和三伯在老家潞县,二伯和四伯远在外地做官,一个姑姑则嫁到了代郡。冯家居住的上党郡潞县是一个不满万户的县,潞县没有县令,只设了一个四百石的县长,佩铜印黄绶。冯家居住在县城东北面的辛安里,辛安里有五十户人家,冯家子孙们和旧属姻亲家就占了三十八户。 为了酿酒,先是由冯遂出面见了潞县县长。冯遂曾经在帝都长安当过郎官,交友广,冯氏家族在上党郡到代郡都很有影响力,远的,冯家子孙中有不少在外地或为郡守、或为县令;近的,冯媛的三伯冯原就出任潞县的县三老,且,冯遂已是耄耋老者,所以,别说是潞县的县长,就是上党郡的郡守都对冯遂很是敬重。冯遂出面买了县城东北面荒山下的一片坡地。县城东北的荒山因为不适合种植粟麦,一直荒着,附近的人们平日里只是去那里打些荒草和树枝烧火做饭用。荒山占地上千亩,一直被人荒山荒山地叫着,没有名字。冯遂买的三亩地在山坡下,一亩地里有处泉眼,泉水清冽。 地买好后,冯家儿郎们和家中的僮仆出动,花了十几天时间,将地用一人多高的土坯墙围了起来,又挖了几间地窖,盖了几间屋子,砌了几眼石灶,修了几座池子。 在冯遂出面买地和冯家儿郎们平地起墙挖坑盖房子的时候,冯媛的大伯冯峻参照着从玉简上抄录下来的“秘籍”,在自家的作坊里严格按照规格监工制造了蒸馏酒用的木制甑桶、蒸煮用的屉笼、底部尖顶的铁质天锅以及顶部漏斗状的接酒管子。又派人去县市里的陶坊定制了大小不等的陶缸和陶罐。 等盖好的房子晾晒好之后,制酒就开始了。 冯家自己就有酒坊,每年冬天都会酿上百余石酒,一方面祭祀和自家饮用,另一方面则分送亲朋。这次蒸酒是新事物,冯峻亲自监控,家中酒坊的老佣工和老佣工的两个孙子是蒸馏酒的主力。 蒸馏酒前,先要制麯。用石磨将按照一定比例配好的小麦、荞麦、豌豆和糜子磨成粉,加水搅拌,然后放入模子中压制成块,放入密闭的麯室内发酵。 等麯制好后,然后选择没有霉变、虫蛀和异味的红色的木稷(高粱,后文就写高粱了)。将挑选好的红高粱放入池中加开水浸泡,浸泡九个时辰,浸泡过程中翻动三次,让高粱充分浸泡,之后捞出,放入蒸笼上锅蒸。蒸到高粱开花,熟透,放凉,按照比例放入粟谷壳(小米脱下来的壳)搅拌。冷却后的高粱加谷壳饭里拌入制好的麯粉,然后放入陶缸中发酵。 等待二十天后,高粱加谷壳饭已经充分发酵,然后开始关键的部分,天锅蒸酒。 开始蒸酒的这一天,冯峻亲自坐镇。冯家酒坊的老佣工带着自己的两个孙子按照家主的交代,将发酵好的高粱谷壳饭取出五石,按着比例再次加入粟谷壳,放入木甑桶里,一个大的木甑桶能放五石高粱饭。将木甑桶抬到锅上,安装好接酒器和天锅,将水封槽里补足水,开始了蒸馏酒。老佣工自己控制着火候,他的大孙子负责不停地把天锅里热了的水舀出,添入冷水,另一个小孙子则在一旁打下手,拿柴火、运水等等。 只见酒坊的土灶里不时探出火舌,上面的木甑桶正冒着热气,四周弥漫着醉人的酒香。 蒸房里的酒香随着蒸汽不停地向外扩散,没有多长时间,呆在蒸房里的人就浑身冒汗了。冯峻热的受不了,出了蒸房,在院子里走来走去。半个时辰后,老佣工兴奋地跑了出来,边跑边喊“主君,出来了,出来了。”冯峻听到后,也顾不得蒸房里的热,快步走了进去,来到接酒器旁边。木制的接酒器里流出清亮透明的液体,滴入到下方的陶罐里,一股浓烈地呛人的味道扑面而来。 冯峻拿起旁边早就准备好的陶碗,接了半碗液体,亲自端到院子里,让老佣工的小孙子拿出来一根烧着的柴,亲手小心翼翼地放到陶碗上,就见“轰”地一下,碗里的液体烧了起来,很快,陶碗里大约有半斤的液体就烧完了。 冯峻长出一口气,嘴角翘起,高兴地说着“成了,成了”。按照玉简上所记载的,蒸馏出来的酒只要烧起来了,就成功了。冯峻将后续的事宜交代给老佣工后,就急匆匆地向主宅赶去,他想亲自告诉自己的阿父这个好消息。 chapter;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第9章 酒之精华 第09章酒之精华 酒蒸馏了出来,下一步就是找人试验酒精的作用,看看是否有玉简上所记录的那般功效。上党郡潞县的冯家子孙中冯峻的二儿子时任县游徼,时常要带人巡查地方,缉捕盗贼。找受伤的人不在话下。 ------我是县寺门前桓表(桓表—汉代时官府大门前立的华表)的分割线--------- “啊”县寺(即县衙,汉代县城衙门叫县寺)里传来男人的惨叫声,正在街上行走的人纷纷被这惨叫声惊住了脚步。 “县寺里在提审犯人?”路人甲问旁边的同伴路人乙。 “没听说县寺最近抓了犯人啊?现在还不到交算钱的时候,没人去抓那些交不出算钱的穷户啊。”路人乙也有些疑惑。 “啊”又有惨叫声传来。这一声叫的太惨,就像给人上笞刑(俗称打板子)一样,这下,连西边街市里的人都惊动了。潞县因为是个不满万户的小县,整个县城不大,东西长约六百步(汉代一步相当于现在的1.38米),南北宽约五百步。县寺位于县城中间偏东方位。县寺外是贯穿东西南北几门的两条大街。汉代时期城市里买卖物品的店铺都设在专门的区域“市”内。城市的街道旁边不许随意摆摊卖货。按照“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的规矩,市一般建在城内的北部地区。潞县的市就建在县寺的北部。 时至午时(中午11点到13点),县市里并没有多少人。县寺里传出来的惨叫声只是惊动了三个在县市里晃荡的无赖子(汉代小混混)。三个无赖子正在调戏一家酒舍里当垆卖酒的女子,听到惨叫声,好奇心引动了这几个闲来无事找是非的少年,几个人相约着纷纷向县寺走去。 “县吏公告了今天打人板子?”无赖子恶少年甲问着同伴。 “没听我叔父说过。”恶少年乙有一叔父在县寺当一名斗食的狱小吏,负责监管县监狱里的犯人。斗食,顾名思义,就是一天给一斗二升的粟米(带壳的小米哦)作薪水。 “走,走,去看了不就知道了嘛。”恶少年丙催促着。 恶少年乙带着同伴们打着找叔父的旗号,进了县寺,寻着惨叫声找到吏舍,也就是县里众吏员们住的集体宿舍。吏舍东的一间屋外围着几个人,恶少年们一看,认识,是轮到本月服役的“更卒”。几个更卒一边听着屋里传出来的惨叫声,一边嘻嘻哈哈。 “庆平日里总夸口说自己是好汉,今日怎叫的那么惨?妄为好汉。”更卒甲大声地笑着嚷嚷,明显地是说给屋里的人听的。 “竖子,汝还不如乃--公。”屋里的人朝着屋外的人骂着。这句话换今天的白话来说就是“小子,换你来,还不如你—爷--爷—我呢”。汉高祖刘邦喜欢骂人时自称“乃--公(你--爷--爷--我)”,民间效而法之。 “庆也是不小心,明年他就二十三了,到时要编为正卒,当了材官后,训练时更是会受伤。”屋外的更卒乙愁着对同伴们说着。 “谁说不是呢,不过,冯游徼拿来的这个酒精的确是个好东西。上次王县丞家的大儿发热,都已经烧的不认人了,巫医都已经让王县丞家准备丧事了,据说,冯游徼听说后就拿了两坛这个酒精,让王县丞家的人给他家长子擦身,硬是把烧给降了下来,人也醒了。昨天我去给王县丞送简牍,还见到王县丞家的大儿,已经可以在院子里走动了。”更卒丙一脸八卦地对着其他人。 “是啊,我也听说了呢。”更卒丁一脸的感慨“你们说,要是早点有这个酒精该有多好?那样我二舅家的长女的舅姑家的大伯家的小孙子也就不会烧成傻子了。” “说这话亏心不亏心?不当人子。”更卒甲啐了更卒丁一口唾沫。“竖子,汝知道个啥?这酒精据说是冯家先祖在天上向老神仙求了好长时间才求来的,汝当是那潞河的水,白来的?” “冯家先祖?冯家那位被封君侯的先祖?”更卒丙惊讶地叫道“平,快说说。” “嘘,小声,冯游徼还在屋里呢,咱们去别处说。”更卒甲招呼着其他更卒向外走去。 旁边偷听的恶少年乙连忙招呼更卒甲等人“见过各位叔父们,小子知道有个好去处,县市里有个胡家酒舍,他家的酒还好,不如去那里,由小子请诸位叔父们喝上几斗醴酒如何?” 更卒甲抬起右手拍在恶少年乙的头上,笑骂道“小竖子,不学好,又去调戏胡家小女子了吧,当心胡家长子服役回来打断你的腿。” “走了,走了,该回家了。”更卒甲吆喝着众人离开县寺,作鸟兽散,各回各家。 --------------------我是老槐树的分割线--------------------- 申时末,天边的太阳将落未落,家家户户已经冒起了炊烟,到了吃夕食的时间。夕食,也就是晚饭,古人一天吃两顿饭,一顿叫早食或者朝食,吃饭时间在辰时也就是早上七点到九点之间,另一顿在下午申时,也就是下午三点到五点之间。 “平,平,这里。”住在乐康里的更卒乙蹲在里门旁边的老槐树下,手里端着黑陶碗,嘴里招呼着同住一里的更卒甲。 手里同样端着陶碗的更卒甲靠了过来,也同样蹲在了老槐树下。 “平,说说,冯家的先祖求神仙的事。”更卒乙满脸兴奋。 “菽饭都堵不住你的嘴”更卒甲嫌弃地看着更卒乙。(菽饭,水煮豆饭,一般百姓所食。) “说说”老槐树下蹲着吃夕食的另外几个壮汉一同起哄。 “你们都知道那酒精是冯家的先祖向老神仙求的吧,老人们讲,天上一天,地上一年,冯家那位华阳君战死于秦赵的长平之战,这位君侯上了天后,知道了天上有酒精这么个神物,就向老神仙求这个酒精。天上的神物那会轻易给人,冯家的先祖就一天一天不停地求,终于,让老神仙点了头,几个月前冯家先祖显灵,这不,凡间就有了这个酒精。冯家人心善,有了这么个神物,没有藏着掖着的,反而拿出来救人。”更卒甲满脸感慨。周围的人纷纷点头赞同。 “你们知不知道这个酒精会着火?”更卒甲一脸神秘。 “不当人子,酒精嘛,听名字就是酒,怎么会着火?”同在老槐树下吃饭的里人丙用看傻子的眼光看着更卒甲。 “竖子,乃知道啥。我二舅的三女的舅姑的家的三小子在冯家帮佣,听他说是在主家帮佣的时候听来的。酒精嘛,既然是酒中精华,会着火有什么。乃见过光擦身就能让人不烧了的酒?”更卒甲鄙视着里人丙。 “酒中精华,这个名字好听,那个酒精有那么好么?”里人丁问着蹲在老槐树下吃饭的众人。 “据说那个酒精人没法喝,你想呀,那东西见火就着,谁敢喝?喝到肚子里,见个火还不得烧起来啊,反正我是不敢喝的。” “哎呀,这么说,我也不敢喝啊。” “是呀,是呀,谁敢喝呀。”吃着饭的里人们议论纷纷。 刨完碗里粟饭(小米饭)的更卒甲说道“去,去,不当人子。辛安里冯家造的那个酒精就不是给人喝的,那是用来给受伤的伤口消毒和给发热的病人降烧用的。”然后,他又推了推身边的更卒乙“不信,你们问张二。” 更卒乙也就是张二(张二说“我好不容易有名字了,居然就叫张二?”作者“叫张二就不错了,还是你想叫二狗子这类的名字?”张二。。。。。。),张二放下饭碗,对着众人点头肯定道“田平说的没错。今天我们去乡里,县城南边大显里的丁庆不小心摔了一跤,被石头在胳膊上划了个口子,午时县寺里传出来的惨叫声就是他的,冯游徼用酒精给他消毒呢。嘿嘿,叫的跟被打了板子一样。” 更卒甲田平(更卒甲说“我也终于有姓了,田平这个姓名比张二好听多了,咱不挑”)接着说“听冯游徼说,这个酒精要在刚受伤的时候擦,作用最好,疼是疼了些,据说,像火烧一样的疼,不过,听说,也就是刚擦上去那会疼,过后,凉凉的。我踅摸着,这像火烧一样疼的时候,应该就是这酒精把伤口上的毒给烧死了。冯游徼还说了,这酒精消毒的好处是能够让伤口不红肿不化脓,伤口只要不红肿不化脓,就会好起来。不过,如果伤口已经化脓了,就不能直接用酒精擦伤口了,要必须先把伤口的脓液清理了再给伤口消毒。” “还有呢,这酒精的另一个大好处就是给发热的人降温”更卒甲田平口沫横飞地继续八卦“王县丞家的长子知道吧,前段时间人都热昏了,快不行了,就是这酒精给救回来的。” “如此说来,这酒精说是救命良药也不为过啊。”里人丁叹道。 “谁说不是呢。”围在老槐树下的众人纷纷点头。 chapter;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第10章 酒精后续 第10章酒精后续 “啊”一声惨叫从县寺里传了出来,只要县吏没有公告有人笞刑,街上的行人和县市里的人们已经对惨叫声见怪不怪了,没有人被打板子,就没有热闹可瞧,惨叫而已,不过又是一个倒霉蛋受伤罢了。 “看来又有一个在伤口消毒。”县市里一位老翁正在胡家酒舍喝着醴酒,听到惨叫声后带着些辛灾乐祸说到。 “见过老丈,伤口消毒?什么是消毒,还请老丈告知小子。”酒舍里穿着犊鼻裈(汉代短--裤)在帮佣的刚服役完回家的胡家长子问老翁,他刚才被惨叫声吓的差一点把手中已经洗涤好的酒器扔到地上,这会儿还有点惊魂未定,听到坐在自家酒舍里喝酒的老翁说的话,赶紧问道。 “人受伤后,用那个酒精清洗伤口,伤口就不会红肿化脓,人也不会发热而死。”老翁很高兴有人听自己说话,解释着什么是伤口消毒。 “老丈说的可实?如果是实,那这个酒精可就是救命的好东西啊。”胡家长子有点不相信,他不过是去别的县服了趟徭役,走了才半年,怎么回家后就冒出来了个新物使。 “吾家中的小娘嫁的是冯家的儿郎,吾这个年龄骗你一个的小竖子有何好处?吾儿说了,冯家要给家中儿郎们配上这个酒精。”老翁咂了一口酒。 “小子受教了,多谢老丈解惑。”胡家长子谢过老翁后继续在酒舍里帮忙。 ----我是辛安里冯家的分割线---- 自第一次蒸馏酒成功后,冯遂与冯峻在细细的考量和计划之后,就将蒸馏酒的事物交给了冯峻的大儿子冯延年。转眼过去一个月了,冯延年将酒坊的情况整理后汇报给冯峻。 “阿父,蒸馏酒,每十石高粱饭可以出酒精一石五斗。蒸馏过酒精的高粱饭再次发酵,再次蒸馏后可以出二锅酒四石。”冯家大郎看着手中的木简向冯峻禀报了蒸馏酒的情况。 “二锅酒先存入陶缸中密封好,放入地窖中储存起来,以后可以出售,每斗值钱多少等出售的时候再定。”冯峻做了决定。 “向陶坊定制的能装一石酒的陶罐做好了多少了?”冯峻问向大儿。 “阿父,因为咱家的要求多,儿与县市里所有的陶坊谈过后,只有县市里的王家陶坊接下了。儿在看了王家陶坊制出来的物使后,已经在二十天前向王家陶坊定制了一百个陶罐,陶坊昨日才做好送来。” “一百个不够,再向王家陶坊定制二百个。你子明叔父在韩将军的军中,为父打算让你三弟先给你叔父送十坛酒精。”冯峻想了想后对长子交代“明天让你三弟去县寺开张‘传’,准备好之后,让他给你子明叔父送酒精和一些物使。”(传—汉代的出行文书,汉代时户籍管理严格,吏民出行时必须有通关文牒,交代出行的人是谁,有那些体貌特征,准备去哪里,打算干什么。通过关隘的时候,守卒会查验‘传’。如果‘传’上的记录与实际不符合,也就是说人证不符,那么,恭喜你了,态度好的,交代清楚的,你会参加监狱多日游,态度不好的,交代不清楚的,后果自己想。 -----我是军中监狱的分割线----- “子明啊,听说你家里人给你送了几坛神物?”前将军韩增晃到军司空令冯奉世身边。冯奉世,字子明,冯媛的父亲。冯奉世受前将军韩增的举荐担任军司空令,负责行军宿营、攻城和守城作战中的土工作业以及对犯法吏卒的拘禁和审判。 “见过韩将军。将军是说那几坛酒精?”军司空令放下手中的简牍,向前将军韩增见了礼。 “哦,对,就是那个酒中精华。听说此物可对伤口消毒、可解身体发热。如此神奇。不知能否见识见识?” “韩将军请,我这就去找个伤员来试试。” “不用那么麻烦了,我有一侄,是前队的一个伍长,这个竖子昨天与人比武中受了伤,伤口已经红肿发炎了,据医宋昌回报说,人已经烧糊涂了。” “属下这就随将军去看看。”冯奉世派一名吏卒去拿了一坛酒精,随前将军韩增向放置伤兵的营室走去。 “据属下家中送来的书信上所载,受伤的伤口如果化脓后,必须先清除脓液后,再给伤口消毒。且用酒精消毒,伤口会很疼,需要忍一忍。不过,可以先用酒精给人擦身,先把热降下来。”冯奉世随着韩增边走边说。 到了放置伤兵的营室后,军中之医宋昌带着医吏正巡诊各伤兵。听说要给发热的伍长降烧,也赶了过来,聚在一起。冯奉世交代军医和医吏,趁着发热的伍长还不清醒的时候,先把伤口上的脓肿部分清除掉。然后,取来烧开后放温的清水,冲洗伤口。清洗完伤口后,又命医卒取来平日里食用的盐,将盐加入烧开的水中,将化脓的伤口裹上干净的纱,将伤口对着加了盐的开水熏,直到开水变得不烫,持续熏上半刻钟。之后,将带来的酒精从坛中倒出一碗来,用干净的纱絮沾上酒精擦拭伤口周边,不触碰伤口,然后包扎。 伤口处理完后,军司空令冯奉世又命身边的军卒取来放凉的开水,按照一份酒精一份水的比例倒入酒精碗内,稀释了下碗里的酒精浓度。然后,令旁边的医卒取来干净的纱絮,用酒精蘸湿,拧至半干时轻轻擦拭伍长的颈部、胸口、四肢和手脚心。擦拭一刻钟后,停下,令军医看过病人,发现病人身体的温度降了一些。等差不多三刻钟的时候继续给病人擦拭。 看到病人的体温已经降了下来,呼吸变得平稳,人好像睡着了后,军司空令冯奉世交代了军医注意要给病人保暖,不要让病人着凉,之后,就随着前将军韩增离开了病室。韩增向冯奉世道谢后,两人分开,各自忙碌去了。 -----我是一天后的分割线----- “子明,这次多谢你了。”前将军韩增命军卒唤来军司空令冯奉世。“我那侄儿已经清醒,医宋昌来报,说是没有什么问题了,不用多日即会康复。” “将军客气了”冯奉世拱手作礼,谦逊地说道。 “子明啊,酒精之物看来于军中大有用处,不知?”韩增沉思后问道。 “禀将军,末将家中此前送来一共十坛酒精。昨日用去半坛,剩余半坛装入皮囊之中。此前不知酒精之物的好否。末将这就给家中去信,让家人再送来些。” “酒精此物子明家中尚存有多少坛?”韩增又问道。 “禀报将军,据来军营中给末将送物使的子侄所说,末将家中现存酒精二百余坛。” “我看你昨日带去的坛子不大,不知一坛能装几何?” “一坛可装酒精一石。因酒精此物每次用量有多有少,开坛后不太好保存,是故,末将家中选择了能装一石的小个陶坛来储存酒精。”冯奉世向韩增解释为什么用小坛子来装酒精。 “子明,这酒精之物保存可方便否?”韩增关切地问道。 “此物可以长期存放。据末将家信中所诉,存放于坛中的酒精用蜡密封好坛口后,放入地窖之中,可以保存三年到十几年。放在室内的也可以保存一年以上。酒坛开封后,余下的酒精可以装入皮囊中,也可保存一年时间。”冯奉世停顿了下,犹豫着,继续说道“酒精之物,末将家也是才酿造出来,保存时间的长短还没有证实真伪,此事据说是家中先祖交代的。还望将军明察。” “此物果是子明家先祖向老神仙求来的?”前将军韩增一脸八卦神情,与他的将军身份一点不符。 “将军,末将在军中,并不知家中细事。不知将军从何处得知?”冯奉世无奈地看着韩增。 “唔,子明说的有理,吾也是从族人的来信中得知。”前将军韩增看着冯奉世的眼神透着一股“你这小子真是无趣”。 韩增在营帐中踱过来踱过去,大约半刻钟后,他走到冯奉世的身边说到“酒精此物终究是新物使,这样,你家中此前送来的酒精,你留下两坛,其他的我派军医去你那里取走。现在已是夏日,天气越来越热,将士们多是赤膊操练,易受伤。其余几坛就放于军医处,你将所知的酒精此物如何使用等告知军医。不知子明意下如何?” “末将敬遵将军吩咐。”冯奉世痛快地回答。 “子明啊,接下来这事,出我口,入你耳,暂时不要向任何人泄露,等过段时间就无妨了。”韩增表情郑重。 “末将明白。” “西域乌孙又有乱事,陛下恐会发兵出击匈奴。” “将军消息确实?” “确实。” “末将明白了,末将这就回营帐给家中写信,详细询问酒精之事。” “好,你去忙吧,酒精之事还望子明上心。”韩增打发冯奉世走人。 “末将告退。”冯奉世退了出去,返回自己的营帐。 chapter;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第11章 酒精酒精 第11章酒精酒精 上党郡潞县,辛安里冯家,冯峻手里拿着一份帛书,匆匆地走进冯遂的房间。冯峻向冯遂见过礼之后,将手中的帛书双手呈给了冯遂。 “阿父,幼弟来信,谈到前将军韩增对酒精此物很感兴趣,幼弟的信中询问了酒精的出产量以及家中酒精还存有多少。”冯峻坐到冯遂的下手。 “真是要打仗了”冯遂沉吟着说道。 “打仗?幼弟信中并未提到打仗啊。”冯峻不解地看着父亲冯遂。 “如果不是要打仗,韩将军的为人,是不会对酒精的详情感兴趣的。军中平日里操练,再是有伤病对酒精的需求量也不会很大,韩将军大可以派人来购买些许酒精,不用从奉世那里详细打听。”冯遂看完手中的帛书后说道。 “目前看来上次先祖给媛儿托梦说要开战的事情近在眼前了。”冯遂自言自语。 “阿父,媛儿最近在干什么?儿这段时日一直在忙着酒精之事,已经有段时间没有见到媛儿了”冯峻面露笑意问着父亲。 “哦,媛儿啊,她最近忙着种草养兔子呢,呵呵。”冯遂想到小孙女,也笑了起来。 “哈哈,媛儿这个小女子,精力比一些儿郎们都要好。”冯峻也乐了。 “峻儿,家里的酒精现在有多少了?”冯遂闲聊了下,问起了正事。 “禀阿父,家里现有的酒精约是三百石。不过,家里几年存下来的红高粱已经用完了,儿还让人在县市里买了百石。”冯峻向冯遂汇报了具体的酒精库存。 “还有一事要报于阿父决断。因大郎前段时间在县里实验酒精的效用,近日有不少人找到儿面前,想要求些酒精去,有的更是想要买些酒精去贩卖。” “酒精此物,事关医病救人,不可轻忽。这段时日为父一直在考虑此事。”冯遂看着儿子冯峻那苍老的面庞,心里暗暗地叹息。长子峻忠厚有余,机变不足,对几个兄弟常有孔怀之亲,可守家。孙女冯媛是幼子奉世的长女,生有异像,日后前途不可限量。且幼子奉世本身才干出众,又有谋略,假以时日,必会名动天下。其他几个儿子冯遂也不担心。以前没有机会,如今,冯家有了酒精这番机遇,需要为长子细细地谋划一番。 “峻儿,明日传话出去,酒精乃是治病救人之物,若卖钱,人命值钱几何。故而,我冯家不卖酒精。也不希望有人借酒精牟利。若是有人需要,可自行拿红高粱来换,十石红高粱米换一石酒精,每人限换一石。” 冯遂停顿了下,又考虑了一番,继续给儿子冯峻交代“向众人解释清楚,酒精此物,每次视病人的情况用量可多可少,一石酒精可用多时,足够已。若真是有特殊事情,可向我冯家提出,我冯家可特事特例,到时,视具体伤病可以酌情添加酒精的兑换量。” “至于酒精的盛器,让来换酒精的人自行准备干净的可密闭的容器,这种小事,冯家就不管了。”冯遂摆了摆手。 “阿父,这样做,合适吗?”冯峻有些担心“会不会被人说冯家傻?” “大郎,就这么定了。阿父也是考虑了很长时间才下的决心。卖酒精是可以获得暴利,不过,比起一个心善的好名声,这些暴利就不算什么了。我冯家随说有名声在外,可,那都是些冯家儿郎善骑射之类的,怎么也比不上冯家心善的好名声啊。” “儿明白了,儿明日就吩咐下去。” -------------------我是军营分割线----------------- 军司空令冯奉世接到潞县家中的回信后,就派人去禀报前将军韩增,要求求见。汉军营中不允许随意走动,下级求见上级时,需要派人先去说明,然后,等待上级的传唤。 韩增最近正在为酒精此物挂心,从军医处汇报的情况来看,酒精此物对伤口消毒和给发热病人降烧还是很有效果的,副作用就是给伤口消毒时疼了些。男儿嘛,疼就疼吧,不算个事。只要伤口不红肿发炎,进而发热烧死人,就是天大的好事。一旦陛下下了决心,下诏与匈奴开战。打起来,十几万的人马,不可能给每个人都配上伤药。酒精此物就不同了,反正每人都要带水囊,到时候,多带一个装酒精的皮囊,打起来后,如果有人受伤了,可以在战争间隙让同伙先给消消毒,包扎下,等战后到军医处医治,会有多少伤员因此物而活命,又会有多少家庭因此物而受益。 这两天韩增一想到酒精此物就心跳加速,热血上头。他正焦虑不安地等着呢,就听见冯奉世求见,连忙派人去将冯奉世叫了过来。 “见过将军”冯奉世向韩增行了礼。 韩增伸手拦住了冯奉世,一手抓住了冯奉世的右臂,急切地问道“子明,你家中回信了?怎么说?” “禀将军,末将老父亲来信说,酒精此物是用红高粱酿造而成,十石红高粱米出一石五斗酒精。夏季炎热,从制麯、发酵、到蒸馏出酒精,需时不到一月。冬季天冷,时间会长一些。”冯奉世简单明了地回答了韩增关心的问题。 “一月时间,十石红高粱出一石半酒精”韩增放开冯奉世发手臂,考虑着。 “时间不是问题,不过,红高粱米,子明啊,只能是红高粱吗?别的谷物不行?”韩增问冯奉世。 “末将老父亲来信中说,末将先祖传下来的方子里注明了只能是红高粱米,白高粱不行。至于其他的谷物,没有提到。制麯是用的麦子等别的谷物。” “红高粱啊”韩增在营帐里走来走去。 “禀将军,末将父亲有一个不情之请,还望将军能够答应。” “哦?冯公有何要求?子明尽管道来。” “将军,末将的老父亲想请将军将酒精此物献给陛下。” “哦,献给陛下,什么,献给陛下?为什么?还有,为什么要我去献给陛下?”韩增一脸震惊地看着冯奉世,像是不认识手下这个军司空令一样。 “禀将军,末将老父亲说了,酒精此物可用于给伤口消毒和给发热的病人降温,在战场上受伤了,有酒精就会增加活命的机会。冯家先祖华阳君求得此物是为了保佑冯家儿郎,可是,为国征战的不只是冯家儿郎,谁家没有儿郎,人同此心。” 冯奉世看着前将军韩增,继续说道“冯家只有个小的酿酒作坊,潞县,别说是潞县,就是整个上党郡的所有红高粱都用来酿了酒精,也无法供应大军所需。献给陛下,陛下富有天下,酿酒所需的红高粱等谷物对陛下来说不是问题。” 冯奉世说着,目露感激地看着前将军韩增。 “将军对奉世有知遇举荐之恩,不仅末将铭感五内,家父也时常感怀于心。以前一直苦于没有机会回报将军,现在,有了酒精此物,可报答将军一二。还请将军满足末将老父亲的这个心愿。”军司空令冯奉世诚恳地请求前将军韩增。 韩增被感动了,抬手狠狠地拍了拍冯奉世的肩膀。 “子明,什么话都不用说了”韩增紧抱了冯奉世一下,放开手后,右手握成拳捶了下左手手心,平静下来后,对冯奉世说道。 “冯公考虑的很对啊,的确,对陛下来说,红高粱可以从京师和各郡国征调。” 韩增笑着问冯奉世“冯公对陛下有什么要求吗?” “禀将军,末将家父没有要求” “没有要求?这可不行。按照陛下的性格,没有要求,陛下是不会接受的。” 韩增摇摇头,想了想,又道“子明应该知道孝武皇帝时卜式的故事。卜式献一半家财愿助孝武皇帝诛匈奴,因无所求,丞相公孙弘评之曰‘此非人情,不轨之臣不可以为化而乱法’,劝服孝武皇帝不要答应卜式。孝武皇帝果然没有接受卜式的一半家财。今冯公献给陛下的酒精之物,其对朝廷与陛下的好处要远比卜式献上一半家财助边要大的多。” “一定要有要求,子明回去再考虑考虑,最好是再与冯公商量商量。”韩增继续交代着。 “这”冯奉世踌躇地看着韩增。 “子明就听我吧,凭着我对陛下的了解,陛下从不白拿别人的物使。陛下自小长在民间,是个非常重情义的人,如果不提要求的话,酒精此物,陛下就是觉得再好,也不会拿的。到时,如果再有人进言陛下效法卜式的故事,此事反而有了波折,与家与国皆不益啊。”韩增劝服着冯奉世。 “将军既然这样说,末将回去后就给家中去信,与家中父兄再商议商议。”军司空令冯奉世接受了前将军韩增的建议。他想的是,前将军韩增出身贵族,是韩王信的玄孙,案道侯韩说之子。他少为郎官,历任诸曹、侍中、光禄大夫,先帝孝昭皇帝时就官至前将军,与大将军霍光拥立了陛下,被加封千户侯。既然韩增一再强调,那么,还是按照他的建议来的好,毕竟他熟悉当今天子。 chapter;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第12章 赐地百顷 第12章赐地百顷 上党郡潞县辛安里冯家,冯峻不解地问着自己的父亲冯遂“阿父可以自己给陛下上书,献上酒精之物,为何要让前将军韩增上书给陛下?” “峻儿,一则,韩将军与陛下熟悉,比我们要了解陛下,通过他上书给陛下,可以避免些我们不知道的忌讳,让献上酒精之事顺遂些。二则,韩将军于你幼弟奉世有举荐之恩,让韩将军上书也可回报一二。韩将军受封龙雒侯,食邑千户,且为人忠厚宽和,与他交好对我冯家益处良多。”冯遂耐心地解释着。冯遂明白大儿冯峻的性子,此事一旦告知陛下后,当今天子必然会派使者前来,冯峻是个实心眼的人,老实人有什么说什么,这样才能取信于天子之使,如此一来,给天子献酒精一事才不会令一些旨在钓名的小人作祟阻扰。 冯遂幼受父亲教育,武帝初年被选为郎官,历经武帝一朝的波谲云诡,与太史令司马迁成为挚友。也曾随车骑将军卫青出击匈奴,奇袭龙城。也曾随司马迁游历天下,遍访古闻。后因年老,于武帝末年免官回潞县定居。经历了武帝时期的风云,他对皇帝这种特殊生物的行事方式也有一定的了解。 在给任军司空令的幼子冯奉世亲手回信之后,这段时间,他一直带着小孙女冯媛在潞县周边考察。天子必然会因为酒精之物而有所赏赐,要什么样的赏赐才能让冯家既得美名又能获得眼下最大的益处。大战还没有开打,酒精此物最大的好处还没有显现出来,这个时候提出的要求,要既能让天子欣然接受,事后,又会因为冯家的要求低而怀补偿之心。此中的分寸需要好好把握。小孙女冯媛是冯家的福星,尽管年龄尚幼,有些时候,有些事情,听听她的说法,说不定会让人有茅塞顿开之感。 潞县位于上党郡东部,殷商时是微子的封地,称微子国,春秋时称‘潞子国’,东临太行山,人称“扼上党门户,挟太行雄风,联齐秦为指臂,跨燕赵为腰肢”。境内东部多为山区,中部多为平川,西部多为丘陵。县城位于浊漳水的西侧,浊漳水从西北方向流入潞县,在潞县境内转头向东过太行山。浊漳水的流向,形成了河西侧是一片平川,河东侧则是一片坡地向上抬升直至太行山西麓。 冯遂带着小冯媛和家仆走遍了潞县境内。浊漳水西侧和南侧多为开垦的农田,即使有荒地,面积也不大,只是零星小亩。河水东侧和北侧则是大面积的荒坡。从县城出来想要到河水东侧去,只有座小桥可走,夏日里河水暴涨,小桥时常被浑浊的河水淹没。潞县户口不多,人们即使想要开垦荒地也不会选择浊漳水东侧,县境内有平川,西侧还有大面积的丘陵。河水东侧的荒坡也只有在冬季时河水变浅才会偶尔有人活动,去那里的人是县城里那些交不起算钱的穷户们,冬天没柴火烧了,又不想走远,就过河去荒坡上打些能烧的柴火。 冯遂想过,与其让天子赏赐黄金,不如要一块地。相比于金钱,土地才是根本。他们考察了一旬,也就是十天,最后在小冯媛的建议下,打算让天子把浊漳水东侧的荒坡赐一块下来。一则,与冯家新盖不久的蒸馏酒坊不远。荒坡虽然说眼下不能种植粟麦,不过,小冯媛说了,只要解决了劳力问题,用不了几年,这片荒坡就会变成良田。现在没有劳力,没人种田,那就先种草。 一月后,有长安来的使者在潞县县长的陪同下来到了辛安里冯家,与冯遂冯峻父子商谈。长安使者在来冯家之前,先派了身边的僮仆去县市里的酒舍一类的地方打听冯家的情况。如果放在三四个月前,有陌生的面孔在街市上打听情况,潞县的人们会警觉些,不过,在冯家弄出了神物“酒精”之后,来潞县打听辛安里冯家的人就越来越多,不仅有十里八乡的乡人,还有外县的人,甚至于还有外郡来人。县城里的客舍(汉代旅店)时常有奔着酒精此物而来的人入住。 使者的家仆打听了不少冯家的事汇报给了主君。随后,使者就在县长的陪同下去了冯家。长安来的天子使者先是与冯遂和冯峻父子互相见了礼,然后,共同祝贺了远在长安的天子万年,交流了对皇帝陛下英明神武的感慨。之后,使者传达了陛下旨意的中心思想:因为前将军韩增上书给陛下说他麾下有一军官名叫冯奉世,任职军司空令,其家里造出了可以给伤口消毒和给发热病人降烧的酒精。其家中父兄感念陛下,想把酒精此物献给陛下。陛下知道后很高兴,就派他来问问冯家有何要求。 饮完一杯茶后,天子使者问冯峻:“子欲为官乎?”,为什么不问冯遂呢?因为冯遂已经九十高龄了,以冯遂的年龄是不可能去当官了。 冯峻回答说:“自小务农,不习仕宦,不愿也。”按照今天的白话来说就是“我从小就在家种田,当个农民,现在也只是个老农民,从来没有学习过如何当官,所以,不想当官。” 使者又问:“家岂有冤,欲言事乎?” 冯遂道:“臣生与人亡所争,邑人贫者贷之,不善者教之,所居,人皆从遂,遂何故见冤!” 使者曰:“苟,公何欲?” (上面这几句来段白话。使者问冯家父子:“你家里难道没有冤家仇人,想讲出来吗?”冯遂说:“臣生来与人无争,家里贫穷的乡人,我就借钱给他;为人不善的,我就教他做好事。去到哪里,人们都顺从我,冯遂有何冤事啊!”使者说:“如果是这样,想要什么呢?”) 冯遂对天子使者言道:“请上使转告陛下,可以将潞县浊漳水东侧的荒坡地赐一块给冯家。家中晚辈乐于耕田养殖,十顷草田(未开垦的荒地)足矣。”一千亩荒地而已,陛下不会在乎的。 “如公所愿,我这就回去禀报陛下。”使者答应了冯遂,然后,接过冯遂递来的记录有如何蒸馏酒精的帛书。装好,起身,婉拒了冯家留宴的邀请,告辞,离开了冯家,陛下还等着这帛书呢,乡野人家有什么好吃好喝的,还是早点回长安吧。 -----我是上林苑里分割线----- 已是盛夏,天气炎热,现任皇帝陛下宣帝刘病已带着他怀孕的皇后许平君和其他宠妃们到上林苑里避暑。上林苑里奇花盛开,奇鸟婉转鸣叫,天子本人却无心观赏一二,皇帝陛下正为匈奴和乌孙头疼。早在两年前,乌孙昆弥(乌孙王)就和公主(解忧公主)派遣使者上书,言说匈奴不仅侵扰汉朝边境,还向西征伐乌孙。乌孙王不堪其扰,愿意征发乌孙国精兵出击匈奴,请汉天子哀怜,也派兵攻打匈奴救公主。 两年前乌孙国使者上书后,大臣们已经开始讨论怎么打匈奴人了。但是,先帝孝昭皇帝突然病逝,然后,就是立昌邑王刘贺为帝,刘贺当皇帝二十七天后被废,再之后,就是武帝曾孙刘病已被大臣拥立为皇帝。忙忙乱乱,帝位更迭,现在终于平定下来了,联合乌孙对匈奴出兵的事情就提上了日程。 征发将士,调集粮草辎重,派遣役夫随大军出征,以及,战争结束后的奖赏抚恤,等等,事项诸多。刘病已刚当皇帝没多久,目前还在见习期,这是他当皇帝之后的第一仗,考虑多少都觉得不够。 恰在此时,前将军龙雒侯韩增派人上书,提到酒精此等新奇物使,来人除了书信外还带了一坛酒精。皇帝陛下在烦心时听到了好消息,近日对酿造酒精的红高粱有了不小的兴趣,好在上林苑中就种植有红高粱,仓房里也存有红高粱米。天子无需离开上林苑就能了解到红高粱这种粮食。红高粱米不好吃,除了一些家无余财的贫户之外,没人把红高粱当饭吃。但是,红高粱产量高,耐薄瘠,对田亩的要求不高,因为红高粱的这一特质,仓房里储存了不少红高粱。 宣帝仔细看着使者从冯家拿回来的帛书,看到酒精此物如何生产出来,特别是看到冯遂在帛书上特意强调如何利用蒸馏完酒精后剩下的高粱。冯遂在帛书里写明冯家酒坊是怎样经过了多次尝试后找到了五甑法酿酒,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红高粱的作用。红高粱虽说不好吃,可也毕竟是粮食,还是不浪费的好。帛书最后提到请天子给冯家蒸馏出来的二锅酒赐个名字。 宣帝召集了大臣们商议关于酒精此物使,众大臣听使者转速了冯家的要求,了解了上党郡潞县的田地情况后,一致赞同天子答应冯家的要求,相比于酒精这一新物使,十顷荒坡不多,反正据使者带回来的消息,再查证了账籍中关于潞县的耕地记录后,潞县的荒地很多,占地又广,可以多赐些,比如,百顷。 皇帝陛下龙心甚悦,大笔挥下,上党郡潞县冯公遂忠厚长者,赐黄金四十斤,潞县浊漳水之东草田(因荒地未开垦,长的是草,故名草田)百顷。又赐冯家二锅酒名辛安美酒。 chapter;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第13章 联谊忙忙联谊 第13章联谊忙忙联谊 天子下诏赐上党郡潞县冯家草田百顷,赐黄金四十斤,特别是给冯家酿造的酒赐名辛安美酒。 这事很快就传播到了各郡国。不过,除了潞县的人之外,大家没有心思关注冯家如何,民众的注意力都集结在天子的另一份诏令上。 各个郡国的吏员们或在官寺前面敲响门前的鼓,或在市集上,召集民众,宣读了天子的征兵诏书:“陛下诏书:调关东轻车锐卒,选郡国吏三百石伉健习骑射者,皆从军。御史大夫田光明为祁连将军,后将军赵充国为蒲类将军,云中太守田顺为虎牙将军,及度辽将军范明友、前将军韩增,凡五将军,兵十五万骑,校尉常惠持节护乌孙兵,咸击匈奴。” 征兵令出来后,潞县辛安里的冯家骤然热闹起来。 从开始传出冯家造的酒精可以给人降烧和给受伤的伤口消毒的消息后,已经过去三个月了。因为酒精是个新物使,且来历神奇,满足了庶民们八卦的心思,三个月的时间,足够让酒精为上党郡及周边的几个郡国所知。 虽然传的神乎其神,但是,以前去冯家求酒精此物的人,要么是亲眼见过酒精效用的人,要么是一些心思灵活的商贾,其他的人听说后都是半信半疑。 天子征兵出击匈奴的诏令传遍各个县乡后,在诏令征发范围内的材官车骑们(汉代步兵和骑兵的统称),距离近的或本人或派家人云集潞县,求一些酒精随身,不管上战场后会不会受伤,有此物傍身总会心安些。 关于冯家的酒精不售卖只换的消息早就随着酒精传遍了周围的县乡,每十石没有霉变的品质好的红高粱米换一石酒精且自备盛酒精的容器的换取方式早就令众人议论纷纷了。 红高粱米不好吃,只是因为产量高且不挑地可以在恶田(汉代对贫瘠的田地的称呼)里种植的特性,还有不少人家在种,旧年积存的红高粱已经被冯家买的不剩下多少了,好在,今年的新高粱刚刚收获。 天子的诏令传出后,原本被人看不上眼且卖不上价钱的红高粱米身价大涨,每石的售价超过好的新粟米。 由于冯家规定每人限换一石酒精,家中有子弟多人被征调的人家,纷纷找人牵线搭桥,与冯家拉近关系。 冯家既然传出不赚救命钱的消息,那么,为了自家子弟,我们拿物使和你冯家换总行了吧。正好,天子赐冯家草田百顷,草田嘛,冯家想要耕种总是需要人的吧。我们也不多换,我代郡灵丘赵家,先祖时也曾与冯家先祖共为赵国军中将军,有同僚之谊,此次,赵家儿郎有六人被征发,我家用六十石新谷换六石酒精,另外,我家老大人感念冯家开荒垦田的辛苦,赠送僮仆十二人,还请冯家看在我们两家的先祖之谊上赠送我赵家六石酒精。 既然两家的先祖有同僚之谊,冯遂和长子冯骥、三子任潞县县乡老的冯昌商议后,赠送了代郡灵丘赵家六石酒精,也接受了赵家赠送的十二个僮仆。赵冯两家对两家彼此间的友好交情非常满意,赵家人兴高采烈地拉着十二石酒精以及冯家额外赠送的一坛辛安美酒回去了。 天子诏令下达后的一个多月内,冯家父子们就和来自于太原郡、河内郡、魏郡、河东郡、常山郡、巨鹿郡等郡的不少家族的客人们共同缅怀了先祖们之间的情谊,然后,又加深了双方的交情。 至于冯家父子的朋友们,朋友之谊,孔怀之情,更是不用说了。一直到秋分之后,冯家的联谊活动才告一段落。 基于家中僮仆和马牛羊等牲畜的增多,冯媛的种草计划不得不一改再改。 草田是冯遂打着家中晚辈乐种田的旗号从天子那里要求的,不过,冯遂对长安来的天子使者说的是十顷,结果,天子赐下的却是百顷。 朝廷九卿之一的主管田地户赋财政的大司农派出了大司农史,上党郡派出了主管垦殖蓄养的田曹椽史,在潞县的主簿、功曹史的陪同下,与冯家众人一起划定了潞县境内浊漳水东侧和北侧至太行山山脚下的百顷草田。 汉朝建立后,高祖刘邦因秦末汉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减轻田租,十五而税一,就是说,田租征收亩产的十五分之一。 景帝时期,改为三十而税一。武帝时期多次征战天下虚耗,人复相食。武帝末年,后悔征伐之事,下诏:“方今之务,在于力农。”任命赵过为搜粟都尉,推广代田法和耦犁。时人论之“用力少而得谷多”。 天子赏赐冯家的百顷草田,因是属于可垦可不垦的恶地,按照律令要求:“顷入刍三石,稾二石”,换了白话来说,就是每百亩草田缴纳田租“喂牲畜的草三石,谷类植物的茎秆二石”。 田租不多,多的是人口税,按照汉代律令规定,僮仆即家里的仆人也必须缴纳“算钱”,而且是“倍算”。好在,一方面,皇帝陛下赏赐了冯家黄金四十斤;另一方面,冯家辛安美酒的名声渐渐传播开来,因有天子赐名的美誉,基本上做到了“斗酒千钱”。 别家赠送的四十余名僮仆加上冯家原有的仆人婢女,刚刚五十二人,这其中婢女七人,对于百顷草田来说,劳力远远不够。好在,冯媛也没有打算一下子就把这百顷草田给开垦了。 冯媛计划眼下的这一二年里主要还是种草,再搞点小小的养殖业,先种些绿肥出来,回头种粮食的时候也好有肥料用。 已经仲秋了,天气越来越凉,冯媛除了睡觉的时间外,其它时候都与大父冯遂待在一起。 近来到冯家交换酒精的人已经不多了,周边想换的差不多已经换好了,远的地方,即使有耳闻也不会大老远地跑到上党郡来,反正征战时期铠甲、武器、粮食、马匹等都由朝廷调配,酒精此物听说朝廷也有准备,就不用往潞县跑了。 伯父母们忙着秋收事宜,小冯媛太小,在兄长们的眼里,不到四岁的小女童,还是和大父大母待在一起的好。秋天很忙的,没人有心思带孩子,这是小冯媛的四兄冯立和次兄冯野王在一起时嘀咕的话语,被路过的冯媛听个正着。 冯媛的精神力远高于常人,受益于精神力,冯媛的耳力也很好,两个小男孩嘀嘀咕咕的话,冯媛听的一字不漏。 “哼,我是孩子,你们两个,一个八岁,一个十二岁,就不是孩子了。原本还想找你们一块儿养兔子,现在嘛,不带你们玩了。”小冯媛鼓着小脸,特意从两个兄长面前路过,走过的时候,还刻意用鼻音赠送给每位兄长一个“哼”,至于她身后两个兄长的脸色,谁管? 冯媛同大父冯遂一起写写画画,把她自己前段时间计划好的草田开垦同大父商量。 她同大父商议,准备让潞县这里的冯氏族里那些家里不富裕、家财不到中户的族人们养殖兔子。 潞县东侧的太行山就有兔子,秋冬季节,进山的猎户们能猎获不少兔子,特别是秋天,太行山里的兔子很肥,一只十来斤重的大兔子能换差不多五斗的粟米,毛色好的能换到七八斗粟米。(西汉一斤相当于今天的半市斤。一石粟,带壳的小米,相当于今天的27市斤。) 先让家赀为下户的冯氏族人养殖太行山兔子,冯家收够养大的活兔子,每只十二斤重的活兔子或者给粟米、或者给钱。如果这一计划可行,那么可以推广到县里的贫户,特别是那些连算口钱都缴纳困难的贫户。 趁着秋冬季节,冯家可以多收一些活的公兔子和母兔子,来年下了小兔子后就能够贷给别人养殖了。 太行山兔吃草,养兔子的草到处都是,不用考虑饲草的问题。 兔子皮能拼接起来做裘衣,也能做鞋子,兔子毛挑选好的可以用来做笔,兔子肉既能吃新鲜的,也可以做成兔肉干。 朝廷对马牛管控严格,一般的老百姓平日里很少吃肉,包括出征在外的兵卒们,饭食多是很稠的粥,里面放些菜。 时人养马、养牛、养羊、养猪、养狗、养鸡鸭鹅、养鱼,肉食的来源主要是除了马牛之外的动物,几乎很少有人养兔子,人们获得兔子后要么拿到市肆去卖掉换些钱物、要么吃掉。 养兔子不需要劳力,老人小孩子都能干的了。 兔子一年能产五六胎,一胎能产七八只小兔子。 太行山兔可以放到笼子里养,只要注意点卫生,照顾些兔子的习性,一年养成个三四十只兔子不在话下。 冯家收兔子时按照每只十二斤的活兔子给钱二十五到三十,雄兔给钱二十五,雌兔给钱三十,或者给相应价钱的粟米等物。这样一来,那些缴纳不出算口钱的贫户们可以通过养兔子来免除牢狱之灾。 朝廷规定的田租不高,但是,人头税,即算赋、口赋和更赋却是一般百姓家庭的支出大头。 就以算赋和口赋来看,不论男女,一个年十五到五十六的人,一年要缴纳一百二十钱的算赋,一个三岁到十四的人,一年缴纳二十三钱的口赋。 冯家此例一旦成功实行,获利是小事,主要是能够帮助到潞县的乡人们,潞县毕竟是冯家的根基所在,潞县好,冯家才能更好。 chapter;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第14章 养兔子 第14章养兔子 “听说了吗?辛安里冯家收太行山兔子,雄的每只二十五钱,雌的每只三十钱。”说话的是上党郡潞县县市的酒舍里的一人。 潞县县市的酒舍有几个人正在酤酒(汉代买酒叫酤酒)。 从他们先前谈论的话语中不难听出是刚完成了一项关于两头猪的买卖,立了券书,现在买酒二斗答谢中人呢。 汉代时期的人们买卖物使,小到衣服,大到田地马牛,多数人会立份券书,一旦有纠纷就以所立券书为准,有的还会请见证人或者中人。 券书立好,买卖成了后,会买些酒请见证人或中人来喝,算是答谢。这几人刚谈完一桩买卖,聚在一起喝酒。尽管律令中规定:民众不得无故聚在一起喝酒。不过,只要没人去举报,县寺的官吏也不会无聊地跑来抓人。 说话的是中人甲,他常常给些马牛羊狗等牲畜的买卖做中人。 “是实?那我明天就进山猎兔子去。”常给客舍(汉代饭馆旅店的称呼)酒舍送野味的猎人丁听到话音凑了过来。 “要活兔子,活兔子是那个钱。死的不论雌雄,都是十钱。”中人甲高声说着。 “为啥要活的?死兔子比活兔子直贱那么多?”猎人丁不解地问中人甲。(直:价钱) “听我三姨母的小儿子的新妇的姑母的大儿子说,冯家想让人养兔子,故而收活的,雌兔子下了崽子,来年开春后正好让人养。养成十多斤的大兔子后,冯家再收回去。还是雄的二十五钱,雌的三十钱。”中人甲回答。 “兔子肉不好吃,冯家收兔子做什么?”中人甲的同--伴中人乙灌了一口酒,打了个嗝后,问中人甲。 “你家做的兔子肉当然不好吃,就你家那做啥吃食都水煮,连盐都不舍得放,啥都好吃不了。辛安里冯家是谁?!他家能造出酒精那般神奇的物使,兔子肉肯定也做的好吃。”中人甲嘲笑中人乙,两人常给人做中人,彼此熟悉的很。 “说的也是啊,冯家先祖估计又从天上的神仙那里求来了啥方子,冯家要不是有个好先祖,也不过是个中户之家。”卖猪人丙咂咂嘴,说了一句。 “你酸也没用。人辛安里冯家的先祖是国君亲封的君侯,你家先祖不过是个牧猪的。人冯家后代子孙儿郎们不少是当官的,你家到现在还是个牧猪的。”中人甲见不得别人说冯家不好,顶了卖猪人丙两句。 “兔子好养,割点青草喂就行了,咱这地方到处都有青草。兔子又能下崽子,一年下来养个三四十只不成问题。冯家能收那么多兔子吗?别养大了,冯家到时又不收了?”猎人丁还是更关心兔子。 “你说的就不可能!冯家既然敢收,就不怕人养。不过,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养的。据说,冯家要和人签订什么养殖券书。立了券书的人才能从冯家拿幼兔回去养,养大了,冯家才收。”中人甲说着。 “那如果不立券书,送去,冯家收不?”卖猪人丙问道。 “好像听说是不收。”中人甲回答。 “那我明天就去冯家立券书。”卖猪人丙想了想,然后说。 “你,恐怕不行。冯家先订券书的是冯氏族人,然后,是县里那些缴纳不起算赋和口赋的贫户,人冯家主要是想给贫户们找点能来钱的活计,你家又缴的起钱,凑什么热闹。”中人甲给卖猪人丙浇了盆凉水。 “正是因为是找贫户来养,人冯家才会想着签订券书,这样,立了券书的人家才会放心去养。”中人甲继续道。 “我听说乐康里的刘老瘸就去和冯家立了券书,准备来年开春养兔子。”旁边又凑过来一个,八卦着冯家养兔子的第一手消息“我家也住乐康里,同刘老瘸家不远。” “他家啊,他家是应该去养的。刘老瘸自己有腿疾,次子早些年随大军出击匈奴,没有了消息,大儿前年一病没了,新妇(媳妇)扔下个奶孩子,跟人走了。要不是靠着邻里相帮和县上的救济,他家早没了。”在一旁听八卦的酒舍保(酒店雇佣的佣工)也凑了过来。 酒舍保和刘老瘸曾经一同给人作过庸,知道些刘老瘸家的情况。 “是啊,是啊,他家过的可惨。刘老瘸到处给人作庸,可是,他那个情况,腿不好,又没有多少力气,除了心善的人家有时候可怜他,让他帮着做点活计,其他时候,常常是找不到活计的。”刘老瘸家近邻叹息着说道。 “前几天,我还看见他在院子里晒了不少菜干,估计今年冬天又没粮食可吃了。”酒舍保猜测着。 “这你可说错了,我昨天看到他背了两斗粟米回家。问了他,他说是冯家先支给他的,等兔子养好冯家收的时候再扣。”刘老瘸家近邻反驳着酒舍保。 “才两斗!冯家也忒小家子气了。”卖猪人丙插话。 “呸,呸,不当人子。你说的这叫啥人话。咱潞县虽说没有盗匪,可是无赖子还是有的,刘家就一个刘老瘸和他五岁的小孙子,白日里邻居们也要给人去帮佣上工。冯家给的粟米多了,万一,给人盗走了,让那两个老小吃什么?我听刘老瘸说冯家让他过两天再去拿。两斗粟米,够他家吃几天的。” 刘老瘸家近邻鄙夷地看着卖猪人丙,说着。 他听人说过这个卖猪人,听说,这个卖猪人做生意很不老实,以前卖给人的猪称重的时候猪很重,但是,人家买回去过两天猪就能瘦十多斤。 被他坑的人家有的盯着他,发现原来他卖猪给人前往往死命地给猪喂食,这样称重的时候分量自然多了。 事情传出去后,人家再买他家猪的时候都会请中人来,而且付钱也不再是“即日毕”了(即日毕指的是一手交货一手交钱),而是“贳(shi)买”,买他家猪的人信不过他,不在签订契约的时候给付价金,而是在约定的时间内付清契价。 这卖猪人有脸说人冯家,刘老瘸家近邻再次鄙视了卖猪人丙。转头和中人甲、中人乙还有猎人丁等聊着。 “听说咱县有好几户人家打算和冯家立券书养兔子。” “不会养的怎么办?”中人乙问着。 “不会养也不怕。冯家的婢女会教人养怎么兔子!听说,到时候要给立了券书的人家做一个什么培训,教人怎么做兔笼,什么时辰给兔子喂食,什么时辰打扫兔笼。哦,还有,兔子粪冯家也收,说是种田的好肥料。”刘老瘸家近邻八卦着他从刘老瘸那里听来的第一手资料。 “哎呀,这么看来,养兔子的确是个好活计啊,家里老人和孩子都能干,虽然咱家缴的起算口钱,可是,能再多来点钱,谁也不会嫌弃吧。”中人乙有一点遗憾。 “总要先等那些贫户们养上一年再看看吧。” “你傻啊,贫户就罢了,冯氏自己的族人可是也先养的。如果不是好活计,辛安里冯家会坑自己的族人?!” “说这话白说,人冯氏族人是自己人,啥好事肯定要先紧着自己人来。等一年吧,看看冯家有什么章程。” “想养的也可以自己到山里逮兔子来养,咱靠着太行山,山里可是不缺少兔子的。养了就是没人收,也可以自家吃肉嘛。” “老汉估摸着,冯家肯定是要先试试水,如果真养好了,估计会在县里推广开来。到时候,想养的人家也就可以去养了。” 众人纷纷议论。有些人打算去辛安里冯家看看动静,有些人则准备去县东的太行山里捉些兔子拿去冯家换些钱粮。 已经九月了,人们现在主要的劳作就是整理场圃,修缮谷仓、房屋、地窖。妇女们则去采集些菊花,收些果实,腌制一些咸菜。“九月筑场圃”,这是诗经中描绘的农历九月时的情景。 等到十月的时候,“十月纳禾稼”,到时候,粮食要收获入仓,有能力的家庭还要酿造新酒,制腊肉,空气里弥漫着新酒和腊肉的香气。有些人家要卖些缣帛敝絮,“籴粟、豆、麻子”,有些人家则要买入些粟米、豆子和麻子等谷物。 眼下正有点时间可以稍微休息,过不了多长时间就又要开始忙碌了。 有的人家地力好的,要赶着种些小麦和油菜。九月了,可以上学的娃娃们也要入学了。在服役年龄段内的农户们有的也要去训练了。随后,随着天气越来越冷,人们也要开始为过冬和过年做些准备了。 辛安里冯家在这个时候收活兔子,也能够让人弄点活钱。 粜(卖)谷物所得钱要用来缴纳各种赋税。八月份,县寺的官吏和各乡官们刚刚统计了各家各户的人口构成状况,“案比”(汉代的人口貌阅统计)结束后,有些人家要开始增加缴纳口赋,有些人家则要改口赋为算赋来缴纳了。 口赋不多,算赋不少,还有的人家不去服徭役,要缴纳更赋。再加上冬天的衣着和祭祀用钱,需要钱的地方很多。 辛安里冯家收兔子的活计总是为大家增加了一个来钱的方法。有人酸,但是,更多的人还是感激。 chapter;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第15章 种草前 第15章种草前 又是一年春来到,宣帝本始三年,公元前七十一年,小冯媛四岁了。 本始三年春正月,发生了一件影响深远的大事情。【汉书】中记载:春正月癸亥,皇后许氏崩。戊辰(十八日),五将军师发长安。 本始三年春正月十三日,宣帝在民间娶的妻许氏平君怀孕生女后在哺乳期的时候,被大将军霍光的妻霍显遣女医淳于衍毒杀。 霍光夫人想让小女霍成君当皇后,与宫中女医淳于衍密谋,毒杀了许皇后。 宣帝追查的时候,霍光夫人告诉了霍光,霍光利用他手中的权利,掩盖了淳于衍的罪行。随后,大将军霍光送小女霍成君入宫立为皇后。 此事后来的影响非常深远,当时的人们对此反应不大。 死了一个民间时娶的皇后,皇后之父还是个受过刑的人,立的新皇后是拥立皇帝的大将军爱女。 除了宣帝记在心间,朝堂和民间更关心另外的事情,比如说,应乌孙昆弥和解忧公主的请求,大汉朝廷发兵和乌孙共击匈奴的战事。 天子下诏:遣御史大夫田广明为祁连将军,四万余骑,出西河;度辽将军范明友三万余骑,出张掖;前将军韩增三万余骑,出云中;后将军赵充国为蒲类将军,三万余骑,出酒泉;云中太守田顺为虎牙将军,三万余骑,出五原;凡五将军,兵十万余骑,出塞各两千余里。 汉朝大军和乌孙王带领的五万余骑和在一起共二十余万兵,共同出击匈奴。 匈奴听说大汉大军出击,老弱奔走,带着牲畜和财产向着大漠远处逃窜。汉军所获甚少。 冯媛的父亲冯奉世也随大军出战,作为前将军韩增的麾下,一同从云中郡出击。前将军韩增率领三万多骑出击塞外一千二百多里,至今天蒙古西南角某地的乌员,斩首捕虏,赶到候山那座山时斩获了百余级,卤(俘获)马、牛、羊二千余。 匈奴人远遁,五路汉军除了掠获些马牛羊外,斩获的敌虏并不多。 期间,祁连将军田光明率领四万余骑大军出击塞外六千里,到受降城(今天内蒙古乌拉特中旗北),到达鸡秩山,匈奴都跑了,斩首十九级。 田光明到鸡秩山的时候,汉朝派遣到匈奴的使者冉宏等刚从匈奴返回,禀报说鸡秩山以西有匈奴。但是,祁连将军田光明不想进兵,随军的御史公孙益寿劝他不可如此,田光明不听,执意还兵。 虎牙将军云中太守田顺率领大军出塞八百于里就止兵不前,虚报虏获,还兵。这两人回来后被追查,下吏,自杀。 二十万大军出击,其中只有校尉常惠带兵和乌孙兵打到了匈奴的右谷蠡庭,斩获良多,战后常惠因功封长罗侯。 因为十六万汉朝大军基本上没有遇到大股匈奴人,作战不多,故而,酒精此物也没有在此次出击匈奴的战争中大放异彩。不过,酒精的医疗效用还是广为人知。 十六万大军,从底层的材官车骑(汉代步兵和骑兵的称呼)到校尉将军们,没人不知道酒精此物,也同样意识到了酒精的好处。 大军出发前,朝廷已经根据上党郡潞县冯家献上的方子酿造出了一批酒精,不过,因为征召的兵卒多,不是人人都有份的。 前将军韩增在军司空令冯奉世和其他几个幕僚提醒下,前期做了些准备,再加上冯家除了留下些紧急情况下备用的酒精外,其余的都派人送去了冯奉世处,而冯奉世转身将这批酒精就送给了韩增。 度辽将军范明友因是大将军霍光的女婿,酒精此物自然近水楼台先到手。 其他几人军中酒精的存储就没有这两人的充足,好在没有大战,战后酒精还有不少结余。 夏五月,大军返回。立功的赏,有过的罚。 宣帝在看到酒精于军中的作用后,又了解到酿造酒精之后再次蒸馏出的二锅酒,酒感浓郁,入口如烧,于朝廷和天子的私库而言都是笔不错的财源,就想着如何再赏冯家。 军司空令冯奉世好办,调回来做郎官。 潞县冯家呢?冯奉世的父亲冯遂已经九十高龄的人了,当官肯定不行了。 冯遂的长子年龄也不小了,身上也有民爵,冯遂的其他几子都在做官,官爵嘛,不好赏赐。 皇帝陛下想起前次赏给冯家的草田,天子不差钱,于是,再次大笔一挥,赏赐上党郡潞县辛安里冯家黄金千斤。 本始三年从春到夏,许皇后的死,关心的大概只有天子和许氏的亲友以及大将军霍光等人,其他人关注的是出征的大军。 小冯媛呢,对前一事,听过就算,尽管从前世来看,许皇后的死后来牵连甚广,不过,目前,与冯媛本人和潞县冯家都没有关系,以后嘛,只要冯媛不入宫,不给许皇后之子元帝做妃子,与冯媛和冯家也没有关系。 大军出击匈奴,有着前世记忆的冯媛也不担心自己的阿父和族中几位兄长,汉军主力没有遇到大股的匈奴人,都没有大战,能有什么伤亡。 远在千里之外的长安和塞外发生的事情,小冯媛不挂心,她关心的是种草养兔子。 冯媛的大父冯遂派了两个婢女和一个家仆给她,听她指挥。 每次有什么事情要做的时候,小冯媛都会去找大父商议,然后,由大父发出指示。没办法,四岁的小豆丁,说出话去也没人信啊,只好假大父之威指手画脚了。 经过本始二年一秋一冬的准备,本始三年开春后,冯家给冯氏族人和潞县内的挑选出来的贫户们发下去了不到百对的活兔子。 时间有点短,虽说有不少人拿了捕获的太行山兔来冯家换钱粮,最终到春天时繁育出来的小兔子不到四百只。 冯家利用冬季大家休闲的时候,给签了券书的人家做了养兔子的培训,开春后,将小兔子按照每户的能力有的两组、有的三组发了下去,回购成年兔子的事宜都在券书上做了约定,包括兔子粪的收购。 在安排养兔子的同时,小冯媛开始了种草大计。在冯媛的规划中,养兔子只不过是个捎带的事宜,种草才是头一等大事。包括已经给冯家带来不少好处的蒸馏酒精一事也比不上种草之事。 先种草,后种粮。这是冯媛未重生前在驹衍空间里就计划好了的。冯家命运改变的主要推力就是种粮,种出高产粮食,然后,一步步改变冯家前世的悲惨命运。 早在冯媛的大父冯遂为了酿造酒精买了块三亩的草田后,小冯媛就通过各种撒娇耍赖的手段从大父那里要来了两亩草田的使用权。 在冯媛的大伯冯骥忙着蒸馏酒的时候,小冯媛忙着种草。 在冯家与来自周边郡县的各家加强友谊的时候,小冯媛还是忙着种草。 冯家与人签订养兔子的券书的时候,小冯媛忙着指挥仆人婢女挖坑,那时候,她到是不忙着种草了,她忙着挖草,然后,埋坑里。当然了,这一切都是她动动嘴,仆人婢女忙碌的事情。 要说,小冯媛为了种草也是考虑了好久,在驹衍空间里时,她让尚鸟付鸟神准备了几类优质牧草和适宜做绿肥的草及菜等。 鉴于一开始地不多,冯媛选来选去,选择了皇竹草和紫花苜蓿来种植。 冯媛先期是按照十顷草田做的规划,十顷草田,一千亩,汉时的亩可比后世的市亩要小,相当于后世的0.69市亩,也就说四百六十平方米的面积。 令冯媛没有想到的是长安来的上使回去之后,天子尽然赏赐了冯家百顷草田,百顷啊,一万亩,这下好了,想种啥草,地都够了,可是,人不够了,没有那么多的劳力。 “天子赏赐草田,也不说顺手给赏赐点奴婢”,小冯媛与大父冯遂嘀嘀咕咕,被大父冯遂教训了一场。教训完冯媛后,大父转身和老妻笑言了冯媛的话,冯媛的大母也笑言冯媛说的有理。 百顷草田,虽说有各家友情赠送的僮仆,再加上还留在潞县的冯家儿郎们,一万亩的荒地也是无法完全打理的。 酒精已经让冯家处在风口浪尖上了,冯媛和大父冯遂商议后,决定暂时低调些。依旧是先种植十顷皇竹草,不过,为了不引人注意,皇竹草改名竹草,反正,竹子此物从长安到上党郡到其它各地到处有种的,皇竹草外形长的像竹子,叫竹草不会吸引人的注意力。 余下的草田再种植十顷紫花苜蓿。紫花苜蓿在博望侯张骞出使西域后,就开始在长安等地种植起来,如今,五十多年过去了,苜蓿已经遍传郡国,北方各郡皆有种植的。 除了这二十顷的竹草和紫花苜蓿外,其余的草田,冯媛计划种些豆科植物,像大豆、绿豆、黑豆等以及同属豆科的翘摇,也就是紫云英。初期种植,除了紫花苜蓿和竹草外,其它种植的豆类不需要人仔细打理,以冯家目前的人手而言,正合适。 chapter;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第16章 种草大计 第16章种草大计 本始二年夏天的时候,当潞县冯家和各家联络友谊、获赠奴仆之后,小冯媛就陪伴着大父,指挥着这些已经属于冯家的五十名仆人在草田上忙碌着。 冯媛先在百顷草田上选了中间的一块地,距离冯家蒸馏酒的酒坊不远、离泉水处很近的地方,让仆人们开始平整将来建造居住用的房屋的土地,之后,在画好的地上,砌起了一道土坯围墙,将酒坊和泉眼都围在了墙里。 为什么不建砖石墙呢? 冯媛也想砌砖石墙,可是,冯家没钱啊。 在冯家开始酿造酒精之前,潞县冯家不过是中户之家,所有田地、房舍、奴婢、牲畜等加起来不过几十万钱,虽然能够让家中的子孙们达到朝廷选官的标准,可是,离上户之家还有好大的距离。 汉时的大家,家财要百万钱,即一百金。在冯家与各家联谊,特别是天子赏赐草田和黄金之后,潞县冯家倒是快速地跻身上户之列,不过,百顷草田摆在那里,要花钱的地方还是很多。 十八枚瓴甓(汉代砖瓦的称呼,读ling-pi)就要一百六十钱(作者没查到汉宣帝时期的砖瓦价钱,此物价来自于【九章算术】),砌一道千步一人半多高的砖石墙,按照后世的换算周长超过一千三百米,高度超过两米,以通用汉砖那长三十六厘米、宽十八厘米、厚四五厘米的尺寸,那得需要多少瓴甓?! 一金直钱一万,天子赏赐的黄金四十斤用来买瓴甓估计也不够用。先建道土坯围墙,用上个几年再说。 有人说可以不建墙。开玩笑,草田的东边和北边离太行山不远,夏秋山里食物多,大型食肉的野兽不会下山,冬天和早春可就难说了。围墙一定要先建好,安全第一。 上党郡潞县境内浊漳水是从西北方向流入的,向东南方向而去,流过县城后,由于受地势影响改向东流,然后,出潞县,过太行山脉。 河水东北侧和北侧的地形要比西南侧和南侧的高,县城所在的方位向西和向南而去是一片平川,属于上党盆地的东北部分。 浊漳水在冬季的枯水期时,河水浅,水的流速也缓,人们可以直接涉水过河,爬个小坡到东岸和北岸。 春夏雨多的时候,水多浑浊,因此得名浊漳水,特别是夏季,水势猛,水流大,平日里供人车行走的石墩木桥常常会被冲的只剩下了石墩。 进入十月之后,农闲时期,田地里没有多少活计要做,乡下不少农户会趁着过年前到县城里找点活计做做。冯家也利用过年前的这个把月雇佣了一些农户,翻垦一部分草田,为来年开春的种植做准备。 过年前,冯家的辛安美酒送出去了不少,夏天联谊活动之后,冯家辛安美酒的名气就在上党郡周边几个郡传了开来。 天子赐名的辛安美酒按照后世的标准衡量有五十度,入口浓郁,回味悠长,比三四度的醴酒猛烈多了,更适合北地男儿们饮用。 朝廷要酿酒,将秋天新收的红高粱征收走了大部分。冯家所存的酒都是此前酿造的,故而,除了送礼之外,冯家暂时没有打算卖酒,倒不是因为卖酒要缴纳酒租,而是因为冯家暂时没有多少酒卖。 武帝时期,天汉三年,公元前98年,朝廷下令初行榷酒酤,垄断酒的产销,实行酒类专卖,其目的是利用专卖的方法,为国家聚财。 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朝廷下令罢了榷酤,允许民户酿酒酤卖,不过,必须得“以律占租卖酒升四钱”,也就是说,卖酒可以,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数额缴纳酒租,否则将以刑律处置。 一升酒缴纳四钱酒租,一斗十升,一斗酒四十钱的酒租,对斗酒千钱的冯家辛安美酒来说,可以忽略不计。无奈先期存货不多,送礼送些,自家喝些,也就没有多少了。 本始三年开春后,小冯媛先让僮仆在已经建起的土坯围墙内修建一些较为简陋的庐舍,先期能居住就行。等以后有钱了,再慢慢改建成重堂高阁的庐舍。至于以后,这里是“所居成聚成邑”则需要时间来实现。 开始种草之前,冯媛的大父将自己的老仆人冯清安排给冯媛做帮手。冯媛先是按照在驹衍空间里学来的知识,选择土层深厚、向阳、疏松、排水性能良好的土壤,然后,让家仆们将土壤再次深耕,把土块弄碎,将前期准备好的农家肥厚厚地施入地里,又在田里整地为畦。 春二月,杏花开了,天气开始回暖,小冯媛安排冯清将她前一年选育好存储在地窖里的竹草的茎节种苗取出,家仆们和冯氏族人一起劳作,将种苗按照要求种植在田畦上挖好的种植沟里。种下后,浇水施肥。 竹草前期生长缓慢,在派人进行田间管理后,冯媛的注意力就投放到了苜蓿和大豆等作物的种植上了。 苜蓿种子是冯媛的大父冯遂令人专程从外地市回来的,潞县虽说宜包括马、牛、羊在内的五畜,不过,当地人种植苜蓿的很少,或者说,人们习惯于在丘陵荒坡等地自然放牧而不是自己种植牧草。当冯媛告诉大父说她想种牧草时,冯遂特意派人去买了种子并且学习了种植技术。 大豆、绿豆、黑豆等豆类古人称为菽,作为五谷中的重要一谷,只要是能种植大豆等豆类的地方,都有人种。种子随处可买。 冯媛将买回来的苜蓿和大豆等种子换成了驹衍空间里的种子,为了不引人注意,她没有全换,只换了三分之一的种子,此外,她还偷偷混入了些辣椒的种子。 两处种子混在一起,播到田里。剩下的田间劳作就由懂农事的人去管理了。 本始三年春末雨水就少,入夏起几乎没雨,往年的夏天,浊漳河水暴涨,今年却是河水缓缓流。 在察觉雨水减少后,冯媛从驹衍空间里的水幕演示仪中搜索到史书上记载的“本始三年大旱”,就是说今年夏天会大旱。 前世这个时候冯媛还没有出生呢,她不知道潞县是否在大旱的范围之内,出于谨慎的思想考虑,冯媛打算在自家的草田上修建翻车渴乌。 “翻车,设机车以引水;渴乌,为曲筒,以气引水上也。” 冬季,浊漳水东侧的河岸比水面高出六七步,大概有□□米高,夏季河水暴涨之后,河岸比水面高个两步多,也就是高出个三米的样子。从河里引水到岸上早就挖好的沟渠里只需要翻车就行了,渴乌用不上。 冯媛又一次在夜间神识进入驹衍空间里,用精神力准备好玉简,再次利用先祖之名将翻车的制造技术送到了大父手里。 有了酒精在前,这次,大父从容多了,在细细地考量了三天之后,冯遂把孙儿辈中喜欢机关器械的冯延寿招到了身边。 冯延寿是冯媛三伯的次子,自小迷恋公输家传世的机关器械等物,在以兵法为主要学习方向的冯家儿郎们中间算得上是一个异类,好在冯家向来鼓励儿郎们按照兴趣学习,这形成了冯氏子弟实心任事的个性,少有夸夸其谈之辈。 经历了一个月的制造、实验、修改,一架翻车终于成功地竖立在了浊漳水东岸冯家的草田边上,当人踩动翻车,河水随车而上,又落入旁边开挖好的沟渠,顺着沟渠,流入田地后,冯媛对于入夏后老天几乎不降雨的焦躁消失了。 开垦的田里的作物需要水,特别是生长中的竹草。看到田里长势喜人,很快就可以刈割的竹草,小冯媛在睡梦中都是笑着的。 冯家草田旁边的竖立的三架翻车很快就成为了潞县的一道景致。 开始的时候,潞县人多是看风景的,看着河水从低于岸边六--步(八--米)的河道里提升上来,水被翻倒沟渠里,流入田里。 有些人耐不住好奇,抢着去踩翻车。有些人则是找到了冯家,很有先见地要求冯家帮着制作翻车。 随着五月到来,旱情日益明显,潞县的县长也坐不住了,主动跑到冯家和另外也架起了翻车的两家的田地里考察之后,将翻车上报给了朝廷。 夏五月,出击匈奴的十五万大军返回。天子来论功行赏论罪处罚后,又想起了献上蒸馏酒的上党郡潞县的冯家,赏赐下黄金千斤。这笔飞来横财,令冯家上上下下喜笑颜开。钱多了,可以做的事情就多了。 五月,原本是收获麦子等谷物的时节,可是,因为春末至夏的大旱,被旱情影响的几个郡国,田地里颗粒皆无。 潞县的旱情不明显,流经潞县境内的河流有六条之多,老天不下雨,河水没有往年多,可是,也没有断流。 田多的人家,学着冯家竖起了翻车,车水灌田;田少的人家,或者自家用车运水灌田,或者,几家联合起来,定制一驾翻车,轮流车水浇地。 因为要求制作翻车的人家多,冯家忙不过来,冯延寿和大父、伯父、父亲等人商议后,在潞县县长再次光顾冯家的时候,与县长协商好,让县长安排人手跟他学习制作翻车。 chapter;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第17章 市庸平贾 第17章市庸平贾 公元前七十一年,宣帝本始三年,天子下诏:那些旱情严重的郡国,免除了其地百姓的租税;居住在三辅地区(汉代三辅地区:京兆、冯翊、扶风)的贫困户,皆免其租税徭役,时间持续到第二年为止。 这场大旱,上党郡受到的影响小。 十四个县中只有襄垣因为地处半山丘陵地带,有些农田的谷物没有收获,其他县因其境内都有常流河流经,老天不下雨,农户辛苦些,用河水等浇地,总还是保住了一些苗,虽说减产,可还是有了一些收获。 襄垣县临着潞县,潞县由于有了新物使翻车,田里的谷物没有被旱情祸害,五月底六月的时候已经开始陆续收割。 五月的时候,潞县开始出现流民,流民主要来自临县襄垣。 汉代,特别是西汉时期虽然有着严格的户口管理制度,不过,为了生存,农户们还是会离开自己的土地,去别处谋生。 对于受灾的襄垣县来说,临县潞县是个最好的选择。 一则,两县相邻,有些人家沾亲带故。二则,离得近,八月县乡“案比”时可以赶回来参加户口统计,不会被记录为流民。三则,活计应该也不难找,潞县辛安里冯家被天子赏赐百顷草田的事情早就传遍四周了。 百顷草田,冯家总要雇佣些人干活的吧。 平时,市庸平贾,由政府部门根据市场情况的变化每月评定的价格,当“庸”(汉代佣工的称呼)一个月有三百钱,现在,咱们要求着人家给些活干,一个月也不要三百钱了,只要管饭,就行。 潞县城门有兵卒把守,辛安里的里门处也有门监,冯家的大门处不好去,可以去县城外河水东岸的冯家草田上找人问问啊。 当第一户父子两人出现在冯家建好的土坯墙的大门外的时候,被冯媛通过大父冯遂任命为冯陂管家的老仆人冯清就把这一情况汇报到辛安里冯家主宅。 为了和辛安里的冯家住宅区分别开来,浊漳河水东岸的冯家草田和建筑区被取名为“冯陂”,陂有山坡、斜坡、水岸之意思。 冯陂的管家冯清将临县农户来冯家草田找活干的事情汇报回来,冯遂与儿孙们主要是小冯媛商议后,让冯清将来找活计的农户们都安排到还没有开垦的草田区域。 百顷草田,冯家的劳力不多,除了二十顷的竹草和紫花苜蓿外,大豆等豆科植物,冯家全员下地,最后也只赶种了三十顷。余下的五十顷草田,五千亩荒地只好先放在那里。 现在有临县的人过来打短工,正好雇佣他们去平整余下的那五千亩草田,如此一来,农户找到了活计,有钱可拿,冯家也可以赶在今年九月时种植些谷物,而不用因为劳力不足让地继续荒在那里。一举两得,双方受益。 住的地方好解决,现在是夏天,天气炎热,况且,冯陂里有冯家早在年前就建好的庐舍。 从殷周时期,就有“春令民毕出于野,冬则毕入于邑”,“在野”居住于庐舍内,“在里则聚居也”。 来到冯陂找活的农户们,如果人多了,可以让他们自己建些简陋的庐舍,他们居住的时间不会长,一般八月份就会离开。 工钱嘛,大男(十五岁以上成年男丁)是管饭加每日两斗粟,冯家不能坏了“市庸平贾”的行情。 饭食上可以用心些。天气热,人还要干体力活,朝食和夕食之间可以加一顿午食。多备些绿豆汤,用来解暑。冯家收了不少鸡,还买了些鱼,雇佣的农户们的饭食中隔三天加一顿肉食。 冯氏族人和冯家自己的奴仆们从前一年的秋天开始就已经是一天三顿饭食了。 冯家一天三顿饭食,连奴仆都吃三顿,此事刚传出时,人们议论纷纷,都说冯家才有了些钱财就不知道做家,不会节俭持家。 时间长了后,羡慕的人多了起来,特别是冯家的翻车出来后,议论冯家一天三顿饭食的声音立刻消失不见了。 当冯家雇佣人手整理草田的条件传出后,先期来探风的襄垣县的农户快速地派自家的子弟回去,呼朋唤友来冯陂。 大家都受了灾,农户们有自己的小心思,甲和乙沾亲带故,有活计做,且条件不错的好事,自然要招呼乙。甲和丙不熟,自然会先瞒着丙。 冯家也就五千亩草田,能用得了多少人手。三五天的时间里,来冯陂的农户激增,冯家和百余名襄垣县的农户签了雇佣券书。当农户们拿到两份券书中自己持有的那一份后,心都放到了肚子里,只要自家好好做活,有了这几个月的收益,今年就不会因为大旱而难过。 得知冯家一天管三顿饭食的条件后,有些家中有老幼病弱的农户,打定注意,准备把自己的饭食省些出来,派人送回家中,留在家里的人混着些野菜等物也能饱肚。 襄垣和潞县是邻居,夏天五六月份,天气虽然热,不过,把粟饭等放在凉水里放个一两天还是没有问题的。 夏天天亮的早,黑的晚,几家小竖子们结伴,一大早出来,赶到冯陂,还能蹭父兄们几口饭食,下午就能赶回家去。 时间长了后,冯家雇佣农户在冯陂做活的条件传遍了四周的几个县,有些农户虽然也心动。不过,因为,一想到冯家也就那些草田,听说已经雇佣了百余人,再加上自家受灾情况并不严重,听过,心动下,也就罢了。 而有些农户,特别是受灾的襄垣县一些离潞县远的亭里(汉代农村基层民户编制,【汉书】记载:“五家为邻,五邻为里。。。”)的农户们,有的心存一点盼头,也来到了冯陂,看看能不能找到活计。哪怕是没有前面那些农户的好条件,只要有活计做,有饭吃,就行。 冯陂的五千亩荒地已经有百余人打理,六月底七月初的时候,冯家草田上开春种植的大豆、绿豆等豆科植物还没有到收割的时候,田地里没有需要额外雇佣劳力的必要。 这些来找活计的农户都只是做个把月最多不过两三个月的短工,等到秋天,他们会返回自家的土地上去劳作,是属于典型的临时工。 冯家缺乏人手是缺长期的劳力,临时工已经足够了。不过,考虑到这些农户的不易,冯媛与家中的长辈们主要是和大父冯遂商议后,让冯陂的管家冯清安排这些后来的农户们割青草换钱粮。 襄垣县多山地丘陵,田里的谷物受大旱的影响减产甚至于绝收,不过,山坡上荒野里的草还是很多的。 往年朝廷收税时,县寺收够所需要的刍稾税后,余下的刍稾折算成钱,一石刍按照十钱征收。 朝廷征收的刍是可以喂养马、牛、羊等牲畜的牧草。 冯家收草只是用来做田里的绿肥,不需要非得是牧草才行。一石青草给钱八枚,青草比干草有分量,农户们割些草挑来冯陂,换些钱或者等价的粮食回去,总能渡过这段困难时期。 大旱导致了今年一石粟谷的价钱比去年涨了一倍多,据说有些旱情严重的地方涨了能有三四倍。 潞县等地好些,一石谷也就从去年的三十钱涨到五六十钱。每人每日两斗粟做佣直,冯家又给做庸的人管饭,做上三四个月,所得的粟谷带回家去,留到秋冬,一家人省着点,也能过了。 农历七月底,冯家春天在谷雨前播种在田里的大豆、绿豆等豆科植物叶子已经脱落,茎秆也变黄了,用手晃动豆荚时能听到里面的豆子发出响声,按老农的说法,豆子可以收割了。 清早,叶片上还带有露水的时候,冯家人和雇佣的农户们就下地了。 男人们将割倒的大豆轻放到地上,避免籽粒的散落。女人们则帮着把大豆运回去,及时脱粒,去除杂物晒干后收入仓房储存。 脱粒后的秸秆储存起来,可以作为饲料留着喂养牛羊等牲畜。 收完豆子后,襄垣来的农户们纷纷结算剩余的佣直,带着辛苦劳作得来的谷物回家去,县乡的“八月案比”户口调查要开始了,赶回去接受“面阅”,就是面对面地将登记在案的个人材料与本人进行比对,然后,作为下一年度缴纳税赋的凭证。 农户们在与冯家的僮仆们闲聊时得知,豆子收获之后,冯家准备在九月种植宿麦。 有些家里田地属于的下田的农户就动了心思。他们的田今年因为大旱,夏季没有收获,田亩的地力又不行,一年也就能种一茬庄稼。 原本还在发愁以后几个月怎么办,得知冯家可能还需要雇佣人手,这些农户们在离开之前就与冯陂的管事人员打好了招呼,等案比结束后,就再来冯家帮着种宿麦和做一些其它的农田里的活计。这样再干上几个月,等到入冬时节,田地里没有活计可做的时候,再回家去。今年的冬天和年也就不难过了。 chapter;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第18章 种田忙 第18章种田忙 本始三年开春后,冯家从主君到下仆都在忙忙碌碌。 作为冯家的最大--大父冯遂和眼下最小的孩子--冯媛,这两个人掌控着冯家的忙碌方向。 自从酒精特别是辛安美酒问世后,冯媛的大伯冯骥就忙于潞县冯家的对外联谊,三伯冯昌担任着潞县的县三老。 冯媛这一辈的兄长们和女兄们有的随父辈们在外地,有的已经出嫁,还留在潞县的或是在当差,或是忙着做翻车等物,连最小的兄长冯立都去上学了。 冯陂的具体事宜由管家冯清负责。 七月底,田里的豆子等作物收割入仓之后,赶在八月下旬之前,冯清安排家里的僮仆和雇佣的农户们将田地深翻了一遍,施入了冯家收集的绿肥等农家肥料。 肥料一部分是人畜肥料,另一部分是冯家入夏后同襄垣县受了旱灾的农户们换来的青草沤成的肥料。自从有了翻车之后,给田地灌水就变的很方便了,需要的时候,派人车水入沟渠就行。 进入九月,冯家的八十顷田地里又开始了热火朝天的忙碌。 早在武帝时期,搜粟都尉赵过开始推广二牛耦耕。 使用带有铁犁铧的木犁,增加了铁制犁壁,让深耕、翻土和培垄一次进行。 二牛三人,一人牵牛,一人掌犁铧以调节耕地的深浅,一人扶犁。武帝末年,二牛三人一个耕作季节可管田地五顷的翻耕任务。 后来,又出现了活动式的犁箭来控制犁地的深浅,不再需要人来掌犁,随着驾牛技术的日益娴熟,二牛三人的耕地方式发展成为了二牛一人。 如今在冯家的田地中就使用二牛一人的方式来翻耕。九月的田间,冯家的八十顷田亩上,从地东到地西,农夫们驾着牛,扶着犁,对即将耕作的土地进行深翻。 土地翻耕好后,播种时,耧车上场了。 耧车的使用同样是来自于赵搜粟(搜粟都尉赵过,按照汉时人们的习惯,称为赵搜粟)的推广。通用的耧车由三只耧脚组成,用一头牛拉着耧车,谷物的种子从位于耧车上方的斗漏下,播种的同时覆盖土壤,一举数得,其效率可以“日种一顷”。 耕地的牛足够,通过与各家的感情联络,冯家获赠了不少牛羊,尤其是耕牛。有人有牛,被冯媛偷偷混入空间种子的宿麦(汉代时冬小麦的叫法)很顺利地播种到了八十顷田地里。 宿麦的播种和田间管理由家里的老农经管,只要保障了灌溉用水和农田肥料,种了几十年宿麦的老农的种植经验是冯媛这个只会纸上谈兵的小孩子拍马也追不上的。 把具体工作交给专业人士,冯媛对这条执行的很彻底。所以,在把空间里的优质冬小麦种子偷渡到家中准备好用来播种的宿麦种子里后,冯媛对种麦就不再关心了。 混在苜蓿种子里种下的辣椒成熟了,在小冯媛的亲自指挥下,这些别人没有见过的新的红彤彤的细长的小条状物,由家中的仆人们采收。 收获辣椒的时候,冯媛和大父在一旁名为监工,实为围观。 辣椒苗长出来后,冯媛就告诉了大父,苜蓿地里长出了新物种。大父冯遂对此的反应是摸摸小冯媛脑袋上的总角(男女童都是在脑袋的左右两边各挽一个发髻,叫总角。《诗经氓》:“总角之宴,言笑晏晏。”),祖孙两人笑嘻嘻。 苜蓿这种从西域而来的作物,本身在中原种植的时间并不长,从张骞出使大月氏回来到现如今也才五十余年,他带回来的西域物种先开始种植在上林苑中,后来,流传到了民间。 随着丝绸之路被打通,远道而来的西域胡人渐渐聚集在长安的市场中,这些胡人中有些也会带些新物种来到汉帝国。 冯媛的大父冯遂让人在长安市买种子的时候,将能见到的种子都买了些,特别是胡人手中的物种。 冯遂九十余岁了,他这个年龄早就由朝廷来奉养。 人活的时间长了,见的事情本就多,更何况冯遂游历天下多年,博闻广记。 他早就知道自己的小孙女冯媛有秘密,不说冯媛出生时的异象,酒精等物使的出现,尽管冯家对外宣扬是冯家先祖从天上神仙处求来的,可是,冯遂心里清楚,这事情同冯媛有关系。 天下的奇人异士冯遂见过不少,他本人也被人称作“奇材”。小冯媛是自家子孙,冯家自然要护着些,不能让世人过早地察觉出小冯媛的异处。 苜蓿这个新物使潞县还没人种过,有什么变异加杂其中,大家也不会知道,会以为原本就是这样子的。 胡人的东西嘛,里面有样子长的怪的很正常,就像胡人的怪模样,要是没有怪物使出现,大家才会奇怪。辣椒的出现就这样被大众理所当然地忽视了。 本始三年已经过去九个月了,冯家的兔子的养殖规模也扩大了。 从开始时不到四百只的小兔子,经过七八个月的养殖后,兔子已经繁殖了一批,第二批小兔子很快就会生下来。 第一批兔子养大后,冯家按照券书收回来的活兔子,挑选完种兔后,其余的,兔子皮被用来制成皮裘,兔子肉则加餐到饭食里去。 第一批收到的兔子并不多,当初开春时发下去了不到九十组小兔子,每组一只雄兔三只雌兔。 这头一批兔子长成后繁育,再次生下的小兔子大约有一千七百只,按照前一年所立的券书上写明的,冯家回收十二斤重的活兔子。 前前后后十来天的忙碌,冯家回收了一千五百多只兔子,付出了四万余枚五铢钱。 第一批兔子的成功,鼓舞了兔子养殖户的信心。养的好的贫户拿到了够交一年的算口钱,养的差的也有五百钱的收入。 第一个签订券书的乐康里的刘老瘸家,家里只有刘老瘸和五岁的小孙子。 在培训养兔子的时候,刘老瘸学的很认真。 他家养了三组兔子,刘老瘸为了省钱,自己学会了编兔笼。 从冯家学了如何养兔子后,刘老瘸家对十二只兔子照顾的非常仔细。按时给兔子喂食、喂水、清扫兔笼,兔子的排泄物也按照冯家的要求收拾好,过段时间就给冯家送去。 由于照顾的尽心,他家的兔子一个个都长的好,九只雌兔子下了六十八只小兔子,四个半月后,冯家回收时,刘老瘸家的兔子因为养的好,从冯家拿到了一千九百钱。 当时的“市庸平贾”的行情,给人家作庸一个月三百钱。刘老瘸家因为刘老瘸身体有残,没有田地,他本人免服徭役,以前给人作庸时常找不到活计干。如今,养兔子,从冯家拿到的钱粮足够他和小孙子生活了。 有了第一次养殖的经验,刘老瘸在交兔子的时候,与冯家负责兔子事宜的管事商量,又增养了八只兔子,达到了二十只兔子。赶在过年前,又能交两批兔子,到时拿到的钱粮足够他和小孙子过个前几年不敢想的好年。 入冬后,荒野里的青草很少,不过,冯家给所有兔子养殖户打了招呼,让到时候去冯陂拿冬天养兔子的饲料。如果,有些人家担心冬天不好养,也可以先把兔子送回冯陂,等来年开春后再去领回来继续养。 看到那些签了券书的贫户们的收益后,潞县很多人家动心了。 有了辣椒,有了兔肉,冯媛指挥家中的庖人(厨师)制作兔肉干,从简单的风干兔肉、只有盐味的咸兔肉干到复杂的麻辣兔肉干,其中,因为麻辣兔肉干的口味独特,做的多。 一只十二斤的兔子能有六斤多带骨头的肉,做成兔肉干后就没有多少了。 随着冬天渐进的脚步,过年的人际交往也要开始准备。今年可以将味道多样的兔肉干添加到礼单里,做好的兔肉干放到陶罐里可以保存三个月,适合作为礼物送给与冯家有关系的各家。 宿麦种到田里,劳作的人们可以稍微休息些。 冯家将七月收割的豆子翻了仓,豆子收割完后因为忙着翻耕土地准备种麦。 豆子只是在晾晒后入了仓,还没来得及称量,不知道具体的收获是多少,不过,有经验的老农估计出产量不少,别看是第一次在草田上种植,豆子的产量能赶上中田。 参与收割豆子的农户都以为是冯家施到地里的肥料足,所以产量一点也不像是在荒地上种出来的。 利用翻仓的时机,称量出豆子的平均亩产量要比中田高出一斛七斗。 这个产量冯媛有点不太满意,三十顷开垦出来的草田上收获的豆子,大豆的亩产量只达到了一亩二石七斗,两千多年后的后世大豆的亩产轻松在七石之上。不过,想到她只换了三分之一的豆子种子,而且,现在也没有后世那些化肥之类的,这个产量也能接受。 大豆翻仓之后,冯家取出一部分,磨豆子,“煮黎祁”(煮豆腐,黎祁,豆腐的古名)。 圆形石磨盘这时候已经慢慢地推广开来,大家用石磨来磨豆子、磨麦子。 因为磨盘的出现,宿麦的地位渐渐地变的重要起来,几乎与粟、黍齐平,甚至有了超过粟、黍地位的苗头。没有磨之前,水煮宿麦粒的口感可没有粟饭好吃。 chapter;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第19章 纸来了 第19章纸来了 本始四年,公元前七十年。这一年,冯媛五岁了。 开春之后,春三月乙卯(十一日),朝廷发生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大司马大将军霍光的小女儿霍成君被立为皇后。 霍氏立为皇后的时间距离前皇后许平君崩逝的时间差不多一年。 立新皇后,大赦天下。据从长安传来的消息说,当初,皇后许平君因为出身微贱,许皇后之父许广汉不过是一个在掖庭负责织作染练的下层官吏。 许平君被立为皇后,按照惯例,许皇后之父当封侯,大将军霍光以许广汉受过刑,“不宜君国”,拒绝了宣帝要封侯给许广汉的要求,过了一年,许广汉才被封为昌成君。一直到霍光死后,许广汉才被封为平恩侯。 许平君登上皇后之位的时间不长,其侍从、车马、服饰等都非常节俭。等到霍成君立为皇后,车架、侍从等日益盛大,对官属的赏赐常以千万计,与许皇后时期有着天壤之别。 宫中的上官太皇太后是霍光的外孙,其母是霍光之女,其祖父是上官桀,父上官安。许平君做皇后时,对上官太皇太后非常恭敬。霍成君成为皇后之后,上官太皇太后是霍皇后亲姊的女儿,故而,是上官太后对霍皇后敬而礼之。 冯媛听到这些传言,在心里感慨了一番。 宣帝刘病已长于民间,自出生到十七八岁时也吃过不少苦。 宣帝高材好学,但也喜欢斗鸡走马,游山玩水,了解风土人情。 一个知道百姓疾苦,吏治得失,一个能够让几位重臣力荐给霍光,并且被霍光接受,然后,立为皇帝的人,其心性和忍耐力必定过人。 霍光夫人霍显为了“贵显”其小女,命女医毒杀了与宣帝感情深厚的许皇后。霍成君成为了皇后,但是,她那骄纵的性格又怎能让宣帝真心喜欢。也难怪霍光死后不到两年,她也就被废了。当了五年皇后,被废十二年后自杀,霍成君的一生就这样结束了。 朝堂上和后宫里的纷纷扰扰与五岁的冯媛无甚关联。 田地里的庄稼有人照管,冯媛的心思主要放在了造纸上。 冯媛生活的时期,世上已经有了纸,不过,这种纸张薄厚不均,纸张表面粗糙和松弛,不仅产量少,而且不宜书写。故而,人们普遍还是使用木简和竹简。这种使用浇纸术造的纸,一天仅能造出十几张纸来,制造困难,又有缺陷。 冯媛为了自己生活舒适和方便些,打算用抄纸法来造纸。 在卫生纸出现之前,或者说,在草纸出现之前,人们上完厕所,解决完大问题之后,奢侈的人家会用布帛来擦拭污物。 大秦帝国中有这一情节,穰侯魏冉如厕,厕所里有专门的下仆为大人们服务。 范睢求见穰侯时,穰侯让仆人递给范睢一块布,让范睢做下仆的活来羞辱范睢。 奢贵之家就如穰侯这般。一般人家呢则往往用木简或竹简来刮擦,废弃的木简和竹简正好用来做此事,被称之为厕筹。 农村的农户们呢,多数时候,就地取材,直接用手边的土块来擦拭。 用布帛,对于那些爱惜物力的人家来说,过于抛费(糟蹋、浪费的意思)。 前世的冯媛入宫前用的是厕筹,入宫后,用的是布帛,而在当上了昭仪之后,用的就是非常软滑的绢帛了。 重生时,在得知后世有白皙柔软的卫生纸之后,冯媛就不想再让自己忍受如厕之苦了。 经过一年的种植,竹草已经完全覆盖了十顷草田。 十顷田,一千亩地,种植的竹草,由于有水有肥,第一年的产量就达到了每亩三四百石,虽然还是比不上两千多年后的后世,亩产量六七百石,但是,小冯媛已经很满足了。 作为重量单位的石(音:dan),汉制,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汉时的一斤差不多250克,一石相当于后世的三十公斤。 竹草一年可以刈割五六次,生长速度有点像竹子,种植后差不多四十天就可以收割一次青草。 收割后灌水施肥,能够促进竹草快速生长发育并且还能抑制杂草的生长。 一年下来,每亩地上刈割的竹草,可以用来养三头牛或者三十只羊或者二百五十只兔子。 冬天来临前,冯媛交代冯清令人挖坑储存竹草,然后,在上面覆盖干草和土。利用地窖和陶瓮等青储方式,冬天的时候,家里养的马、牛、羊和兔子等都有了青饲料可喂。 本始三年从春到秋,冯家基本上没有闲人,原本劳力紧张的问题也因为大旱让冯家雇佣到了不少临县襄垣的农户们而解决。 入冬后,当农户们可以悠闲地过冬时,冯媛带着冯清指挥着家里的僮仆们开始修建造纸作坊。 冯媛选了一块离浊漳水不远的地,圈起了一个作坊。 为了节省人力,她打算建水碓房,房里装上水碓,利用河水流动的水力来驱动水碓舂捣竹草,最费力气的活由水碓这样的机械来完成,可以节省不少人力。 水碓房建好之后,在水碓房的附近,家僮们挖地,用砖石砌出几个大池子,准备用来作石灰腌料池和清水塘。 潞县境内本身出产石灰。除了修建腌料池之外,冯家还定制了几个大的石槽和打磨的平滑的石台。 先期的准备工作完成了,冯清在冯媛的要求下,让僮仆们把割下来的有十七八尺长的竹草,去除叶子,再次斩成四尺长的段。 竹草茎高叶长,因外形很像小斑竹而得名竹草。竹草的叶子肥嫩多汁,牛、羊等牲畜都爱吃。像竹竿的茎正好用来制纸。 割下来的竹草去掉叶子,斩成四尺的段,再劈成指头粗的小条,扎成捆,放进石灰腌料池中压上石块浸泡。从驹衍空间里的水幕演示仪上冯媛得知这个在石灰水中浸泡的过程需要百天左右。 竹草浸泡到石灰水池中后,除了过三十天派人上下翻动一次后,其他的暂时也没有什么可以做的了。 作为目前家中最小的小孩子,冯媛快快乐乐地过了年。 早春二月,又是一年杏花开,清澈的河水边常常有三五女子聚在一起浣洗绢布。粉红的花雨中夹杂着女子的调笑声,春天的气息随着柳枝的新绿迎面而来。 经过了一个冬天长达百日的石灰水的浸泡后,竹草可以捞出来进行造纸的下一道工序了。 从石灰水池中捞出的竹草放入旁边早就挖好的水塘中再次用清水浸泡五六天之后,在另一个水塘边上清洗,洗去石灰渣等。 为了不污染浊漳水,清洗带有石灰渣的竹草是在砌好的水塘里进行的。浊漳水不仅滋养了潞县人,在东出太行山后,它还流经了河南和河北等地,与无数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清洗后的竹草放入木桶中足火蒸煮八日八夜,然后,在水碓房中利用石碓舂打至烂。 此后,进行抄纸工序。将被舂烂的草浆倒入装水的石槽内,搅拌均匀,用编织好的竹帘荡料,在竹帘上荡成薄层,抄出后把竹帘翻倒出纸,置放到旁边平整的石台上滤水。 当石制平台上的湿纸累计到百张后,取下来,再使用木架子来压榨湿纸。 压榨之后,将纸张贴在屋外或者屋内的墙上晾晒。 晾晒好的纸张从墙上揭下后,纸就造成了,最后,为了外形好看,可以对纸张进行下修饰。 近两旬二十天的时光流逝,看着制成的一张张纸,小冯媛很是激动,终于可以不再使用厕筹如厕了。 冯家的其他人也很激动,特别是冯媛的大父冯遂。纸造出来,当家仆把从屋墙上揭下的第一张纸拿到冯遂面前时,冯遂亲手拿起笔墨进行了书写实验。发现纸张上易于书写,且,墨汁写成的字迹不会晕散成一坨,冯遂高兴地与家中的儿孙们畅饮了一坛辛安美酒。 以往人们书写的材料要么是简--木简或者竹简,要么是帛。 帛的成本太高,除了一些非常重要的书信或者诏令,很少有人用帛来书写。 木简和竹简的材料倒是随处可见,可是,木简和竹简书写困难不说,每条简上还写不了多少字,保存和运输起来很费力气。 如今,有了这种每天能够抄出千张、可以大量制造的纸张,书籍等的记载将不再困难,知识文化的大范围传播也会变的很容易。 如果说酒精的出现让冯家声名远扬,不过,排除那些使用过酒精的人会对冯家有感激之情外,其他人最多就是议论八卦一番,除此之外,不会有多余的表情。 纸张的出现就不同了,随着纸张的流传,特别是用纸张记载的书籍的流传,天下的读书人都会对冯家有几分感谢之心。 从先祖冯亭被封为华阳君,“致邑立宗”后,冯家几经起落,族人是不少,却流散于各郡国。居住近的族人们彼此间有联系,远的已渐渐疏远,现在有了纸张,冯氏家族会以上党郡潞县冯遂这一支开始,建立百世基业。 chapter;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第20章 高产 第20章高产 纸造了出来,至于如何运作才能让冯家的利益最大化,这些事宜由家中的长辈考虑就行了,对于小冯媛来说,解决了她如厕没纸用的问题后,纸就被她抛到了脑后。 在屋内墙上阴干的纸要比在屋外墙上晒干的纸柔软,用来书写不太合适,可是,用来擦拭污物正合适。 从屋内墙上揭下来的纸,每张都有两步长一步宽(二米八长、一米四宽),用刀裁成小张后,可以用好长时间。以后,阿母再也不用为我的小pp如厕时会被划的血--淋--淋而担心了。 造纸只需要竹草那十几尺长的的茎秆,叶子是不需要的。 竹草的叶子肥嫩多汁,被削下来后,一部分拿去喂食牲畜,一部分,则清洗干净,用来压榨成汁水。喝一口,淡淡的带着点甜味,还有竹草的清香,没有蜜浆(汉代蜂蜜水的叫法)那么甜,却有着蜜浆没有的清香。 春三月,桃花盛开,草木繁茂,布谷鸟啼叫,家家户户开始采桑叶养蚕。“春日载阳,有鸣仓庚(黄鹂鸟)。女执懿筐,遵彼微行。”【诗经】中如此地描绘着春日采桑的女子们。 四月,暮春已去,新暑方临,很快就到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小满了,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 武帝元封六年(公元前104年),天子下令,修改汉立之初沿用的秦朝的【颛顼历】,议造【汉历】,元封七年,历法修成后,改年号为太初,颁布实施这套【汉历】。将原来以十月为一年的起始改为以正月为岁首,开始采用二十四节气来规划农时。 田地里前一年秋天种下的宿麦长势喜人,因为有着人畜肥、绿肥和翻车,麦田里不缺乏肥料和水。水肥充足,麦粒颗颗饱满。看到田地里宿麦的长势,每个人心里都喜滋滋的。 四月底五月初,田里的宿麦成熟了,紧张的收获开始了。 为了抢收宿麦,冯家早早地就于邻近的几个县乡雇佣农户。 附近的襄垣县等有些位于太行山区或者丘陵地带的乡亭(汉时,十里一亭,十亭一乡,为县以下的行政层),谷物的成熟时间要比平川之地晚半个月到一个月。等雇佣的农户们收割完冯陂的麦子后,赶得上回家收割自家的谷物。 前一年大旱时冯家雇佣“流庸”,即那些离开本乡去外地给人做佣工的受灾的农户们,以好饭食和公道的“佣直”(雇佣价格)在十里八乡留下了好名声,这一次听说冯家要雇人抢收宿麦,不少农户在安排好自家的事情后赶到冯陂,参与冯家的抢收宿麦。 麦收之前,浊漳水东侧的冯陂就整理出来几块空地,浇上水,用骡马拉着石碾子将地压实做打麦场。 麦收开始时,冯陂的管事们在管家冯清的带领下,将农户们人尽其才地分配干活。 壮劳力收割宿麦,体力弱的妇人和男子则负责用草绳捆扎宿麦,运去打麦场。 老人们则在打麦场上把送来的的麦捆子堆成垛。 一块麦田收割完后,会有一些老妇人们捡拾落在地里的麦穗。 芒种之前和之后,麦子抢收完,冯陂的八十顷田地又被赶着深翻、施肥,抢种下了粟种。 粟种播到地里后,人们才有了时间开始碾场打麦子。 平实的场地上,一捆捆原先被捆扎的宿麦拆开摊在地上。农户们把麦穗朝着一个方向摊成一排,成排摊列的麦穗在阳光的照射下金灿灿地耀人眼。 碾场开始,十几头骡马拉着石碾子奔跑,赶骡马的人把手里的鞭子甩出声来,围在麦场边上的人群不时地发出喝彩声。 石碾子滚过一遍后,就有人上场,用木叉把碾过的宿麦翻到下面,没碾过的翻到上面来,继续碾。 宿麦脱粒后,人们抖场收拾麦秸秆。然后,开始扬场。将麦糠和麦粒分离开来,之后,麦粒被装起来,运入谷仓存放起来。 冯陂修建的既有地面上的谷仓,也有地窖,地窖又被称为地下谷仓。地窖有圆仓,也有方仓。 冯家的家仆们将土坑挖好后,用柴火把四周的土壁烤干,然后,铺上草束、木板、席子、谷糠等物,用以防潮隔热,这样储存的谷物才不会霉变等。至于地面上的谷仓,则是修建在有两尺高的土台子上。不管是地面上的谷仓还是地下的都做好了排水的设施。 四月底,宿麦抢收时,老天没有下雨来与大家捣乱。宿麦从收割到入仓,天气晴好。“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抢收时需要保证干活的人的体力,田里割麦子时,清凉的绿豆汤盛在大木桶里,放在田头上,每过一个时辰就换一次绿豆汤,随时保证绿豆汤的凉爽。吃饭时,粟饭管饱,除了青菜豆腐外,还有一大碗的烧肉,兔子肉、鸡肉和羊肉换着来。 抢收抢种之后,农户们觉得自己人是晒黑了,不过,却比往年夏收时胖了。给自家干活的时候,吃的可没有冯家的好。有些农户打定主意,以后只要冯家雇人干活计,有机会一定要来。 田里收获了,随着麦粒入仓,麦子的产量也统计了出来。八十顷田,平均下来每亩收了二十五石麦子。(此处的石为容量单位,取一石相当于二十七市斤粟。) 一亩二十五石,这个数字让所有人都震惊的不敢相信,当然,这个所有人中是不算小冯媛的。 前一年秋天播种的麦种来自于驹衍空间,两千多年后的二十一世纪,宿麦的普遍亩产都在六百公斤上,冯陂的田里收获的数量折合成后世才不过五百公斤不到。但是,在当下,最好的水浇地的亩产十石的年代,冯家麦田的高产量显的极其突兀。 消息快速地传播开来,潞县本地的农户们首先跑到浊漳水东侧的冯陂。 当他们看到田地里已经又重新播种后,更是惊讶了。 农户们习惯于一块田地耕作一季后休耕一季,以养地力,像冯家这样种完宿麦种粟的做法,在他们看来是无法接受的,对农户们来说这也太不爱惜地力了。 有些人摇摇头,转身回去了,他们认为冯家这样做是得不着好的,连轮耕轮作都不知道的冯家就不叫会种地,没啥可学的。 有些人,特别是一位名叫方谭的力田(汉代农官,职责是劝人努力耕田)则是慎重地去看看冯家所收的宿麦。 冯家管事禀报了管家冯清,冯清带着来到冯陂的以力田方谭为首的众人走到谷仓处,从谷仓里取出一斗麦粒,先让方力田抓了一大把,然后,给其他人也分了些麦粒。 方力田看着手里的麦粒,黄灿灿的麦粒充实、饱满,用手挖开一粒,胚芽湿润带点绿色,扔几粒到嘴里,嚼着有一股淡淡的甜香。 力田方谭种了几十年的地,因为田种的好,才被选为力田,看了冯家的麦子后,方力田也不得不承认,这是好麦子。 这样好的麦粒,比自家特意挑选出来留种的麦粒都要好,看着大而饱满,种麦的时节,播到地里,产量肯定比自家田里种出来的麦种要高。 方力田毕竟是种田能手,识别谷物的好坏对他而言比喝水还容易。 见识到冯家的麦粒后,在乡人眼里忠厚老实了一辈子的方力田,支支吾吾地与冯家管事商量,能不能与冯家换一些麦种,过几个月播种到别家的田里,试验下这种高产宿麦能不能推广种植。 当然了,作为乡力田,方家的田地里必须试种冯家这种高产宿麦,要不然,他都不好意思劝和乡人种田不是。 力田嘛,看见好粮种,推广也是他的工作,作为一名乡级农官,总要为乡人着想嘛。 还有,除了这良种之外,冯家是如何种出这二十五石的高产量的方法,也希望冯家的管事能与大家交流交流。 听到了力田方谭的一番言论之后,管家冯清了然地挑了挑眉头。 早在宿麦产量计算出来后,冯家的主事之人就料到了会有这种情况的出现。 农户们靠着种田吃饭,无时无刻都想着提高田地里的出产。冯陂的田地由于有翻车车水灌溉,又有充足的肥料,按照灌溉的上等田来说,每亩出产十石,大家还不会惊讶,毕竟,上田产十石从先秦时期就有所闻了,可是,冯家的田里的出产是大家所知的上田的两倍多,这就令人震惊了。 能够提高粮食产量的耕作方法和好品质的粮食种子,谁都会心动。 管家冯清告诉方力田,说会把方力田的想法转告给冯家主君,不出意外的话,两三天就会答复方力田。 一般情况下是不会有什么意外的,所以,力田方谭听到了冯清的回答后,放心地离去了。随着而走还是其他人。大家的想法很简单,力田知道了的方法,大家都会知道的。 意外来了!方力田回家的第二天,一个天大的意外出现了。 地震了!四十九个郡国发生了地震! chapter;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第21章 运粮难? 第21章运粮难? 本始四年,史载:“天下郡国四十九地震”。 重生前的那一世,冯媛只是从家人处听说了这场大地震。 家人们常说本始三年天下大旱,旱情绵延东西数千里,本始四年天下又地震。不过,好在潞县有太行山遮挡,地震对潞县没有什么影响。不过,别的地方就惨了,听说死亡六千多人。 四月底五月初,冯家忙于收麦种粟。直到粟种被耧车播入田地里后,这场发生在夏四月壬寅(二十九)日的地震才传到了上党郡潞县来。 这是一场同时涉及了四十九个郡、国的大地震。这场地震发生在河南以东的四十九个郡国,主要是在齐鲁之地的诸城昌乐一带。 地震导致了有的地方发生山崩、水出,不少城郭、房屋被损毁,死亡六千余人。北海、琅玡两郡的太-—祖庙和太-—宗庙也被震坏。 地震发生后,宣帝下诏,命从丞相到中二千石的各级官员们向民间征询救灾事宜。又命三辅地区、太常、内郡国等举荐贤良、方正之士。因地震破坏严重的,免收租赋。大赦天下。 上党郡潞县距离震区远,再加上交通不便利,地震的消息传到潞县时,已经过去差不多一旬了。 年初,正月的时候,远在长安的天子曾经下诏:“丞相以下至都官令、丞上书入谷,输长安仓,助贷贫民。”旨意要求丞相以下至中央各署官员都要上报捐助谷物的数字,输入长安仓,以帮助朝廷赈贷贫民。 原本,这道旨意与冯家的关联不大。本始四年,在长安的冯家人只有小冯媛的父亲冯奉世在做着郎官。不属于被要求捐谷的人员范围之内。倒是立新皇后霍成君的时候,冯奉世领到了金钱绢帛。“三月乙卯,立皇后霍氏。赐丞相以下至郎吏从官金、钱、帛各有差。赦天下。” 地震的消息传来后,冯家宿麦大丰收的喜悦被冲淡了些。冯遂与几个儿孙商议再三,决定向朝廷输谷。 自从民间纳谷不再被授予爵位之后,民间纳谷的热情就不高了。 文帝时期,民间纳谷会按照所捐给朝廷的谷物数量被授予民爵。 捐谷少的,爵位低一些;捐谷多的,爵位高一些。最高的可以被授予十八级爵位,仅比列侯和关内侯的爵位低,当然了,捐给朝廷的谷物也不少就是了,像十八级的大庶长就需要输谷一万二千石。 武帝时期,征战频繁,不少人不是在服“正卒之役”的路上,就是在服“屯戌之役”的路上。 民间为了免服徭役,往往会纳谷买爵位至五大夫、千夫等。五大夫是沿袭秦制的民爵的旧爵位,千夫是武帝新颁布的武功爵位中的第七级。五大夫和千夫爵位可以免除徭役,如果犯了罪,还可以减二等量刑。 自汉克匈奴之后,爵位就不再有人买了,因为,无论是沿袭秦制的旧爵位还是武帝新颁布的武功爵位都已经没有优惠可言了。 冯家给朝廷输谷,没有了以前纳粟授爵的好处。粮食捐给朝廷,没有了实际的益处,有的只不过是名声上好听些。冯家的名声已经很好了,决定输谷入朝廷,只是想让朝廷用以赈济灾民。 秦汉时期的上党郡位于今天山西省的东南部。 上党郡是由群山包围起来的一块高地,【释名】解释其名字来源:“党,所也,在山上其所最高,故曰上党也”。 上党郡的东部、东南部是太行山脉,与今天的河北、河南二省分界;西南部为王屋山与中条山,与今天河南省分界;西面是太岳山脉;北部为五云山等山地。“地极高,与天为党,故曰上党”。 从上党郡的潞县去长安有两条路可以走。 一条道路是向西,取道乌岭关,至河东郡的平阳、安邑。乌岭山脉南北绵亘数百里。 另一条是向南,沿着浊漳水谷地至泫氏,然后,循泫水谷地至高都,这两县都在上党郡内。到高都后,进入丹水谷地,向南,经天井关到达河内郡,再南行经河阳至雒阳(洛阳)。这条路途中要经过“太行八陉”之一的丹陉,途中多是险峻崇山,水流湍急,道路宽度仅有三步(四米),绵延四十里,盘旋如羊肠。 粮食运抵雒阳后,可以通过漕运转向关中。 自汉初定都长安后,每年都需要从关东运输大量的谷物到长安,以满足关中地区贵族、官吏和军队的需求。 漕运关中地区,漕船要经过黄河三门峡。三门峡处的黄河河面狭窄,多奇石浅滩,水势湍急,还有著名的砥柱之险。后人所著的【水经注—河水四】里曾经说到这一段黄河的航运条件的险恶:“激石云洄,澴波怒溢,合有一十九滩,水流迅急,势同三峡,破害舟船,自古所患。” 黄河三门峡段水运艰险,粮食损耗很大。 从山东向关中地区漕运,费用浩大,需要的时间很长,且运输过程中需要的人员也很多。 为了改善漕运的状况,武帝时期,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大农郑当时提议开凿漕渠,用时三年,沿着秦岭北麓开凿了与渭河平行的人工运河漕渠,使得潼关到长安的运输时间和路程大大缩短。另一方面,沿渠的民田也得到了灌溉之利。 从潞县去长安,如果不想经过黄河的砥柱之险的话,那就是选择西行,越过乌岭,行至晋国古都新田。然后,或是选择继续走陆路,从新田沿着涑水河河床一路向西南,抵达临晋关(武帝时期改名为蒲津关),西渡河(黄河),至河曲,继续西行,沿着渭河床一路陆路抵达长安。 另外一个选择是从晋国古都新田开始乘船,沿着汾水向西至汾阴,然后,向南沿河至河曲,之后,顺渭至漕渠抵达长安。 朝廷正月的诏令是号召民间输谷入长安仓,用以赈济贫民。四月末的地震是发生在东部四十九郡、国。如果是要给朝廷捐谷赈济地震灾民的话,那么,输谷入长安就不合适了。赈济灾民的话,输谷入敖仓是近便的选择。 敖仓是先秦时期设置,在河南郡荥阳东北的敖山,其北部是滔滔黄河天险。敖仓是漕运的中转站,从黄河而来的山东等地的漕粮先运抵敖仓,然后,经陆路转运雒阳和长安。 冯家年前种植的近三十顷的菽收获了五六千斛,今年收获的宿麦有十多万斛,算下来,可以向朝廷的官仓输谷:宿麦上万斛,菽三千斛。粮食是有,可是,以当时的运输能力而言,没有那么多的人力和牛车来运粮食。 西汉时期,远距离的运输主要靠人拉车来完成。一辆车,基本上六个人来拉,两边各三人,一车装二十五斛,约合后世的三百五十到三百七十公斤,一天走不了一百汉里。牛车呢,能拉七十到八十斛,一天倒是可以走百余汉里。且,牛车也不需要那么多的人来挽车。 牛车很好,可是,冯家暂时没有那么多的牛和牛拉的车。 冯家通过和各家联谊以及自家购买的牛加起来不过二百余头。 夏天暑热,一天走不到百里。南下,过太行陉,多是河谷山道,道路狭窄而且不便牛车行进。 对冯家来说,当然是选择向西,走上党道,过乌岭,走一段陆路,抵达晋国古都新田后转水路,通过船运粮食入长安仓。这样,一方面可以节省牛力,不耽误冯家自家的农田生产。另一方面,雇佣的僦也不需要很多。 上党道是大道,当年秦始皇出行时曾经走过这条道。 从晋国古都新田开始的水路运输,一路顺水势而下,除了几个河□□汇的地方,其余之处基本上是不需要人力拉纤挽船的。再者说了,船的装载量可比牛车大的多,一条船可装五百斛谷物。 开年春正月天子的诏令中提到:“民以车船载谷入关者,得毋用传”。冯家输谷入长安仓,数量少的话,可以按照诏令中所说的,不用去县寺开“传”。可是,冯家准备输入长安仓的谷物数量庞大,达上万斛,谨慎起见,还是开个“传”出行的好。 冯家准备捐给朝廷的谷物中计:宿麦一万二千斛,菽三千斛,共计一万五千斛。 朝廷在河水和渭水相交之地设置的有船司空县,可以先行派人去那里,安排好船只,等谷物从陆路运到后就装上船,运往长安。谷物的数量大,县寺也会派人随行。 冯家的人手紧张,为了输谷,除了自家准备的牛车之外,又从市上专门雇佣了一些僦,即是那些以自己的车辆出雇于人、替人担任运输的劳动者。行情按照官府雇人运粮时,“一车载二十五斛,与僦一里一钱”。 潞县的僦本也不多,冯家又额外雇用了一些人,推着辘车,也就是独轮车,一同运载谷物。长途运输过程中可选择途中的河东郡仓垣仓来中转。 商议之后,冯媛的大父冯遂决定派出家中排行第三、第五、第七至第十五的孙儿冯信、冯武、冯恽等兄弟十一人带着僮仆五十余人,带领着牛车、辘车和人力挽车的大队准备出发向长安输谷。 chapter;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第22章 恶念起 第22章恶念起 本始四年夏五月戊午日,距离山东四十九郡、国地震发生的夏四月壬寅日已经过去十六天了,冯家的主君之二冯媛的大伯父冯骥亲自去县寺与潞县的县长商议好,在冯家向长安输谷的时候,县寺会派人随行。 冯家输谷的数量庞大,为了交好冯家,县长很乐意卖冯家一个人情,与县尉商量后,就派任游徼的冯骥之子冯安国带上十余人一同前往。 从潞县到长安的路除了过乌岭关,其它的时候基本上是走在大路上的,路上有邮、亭,安全问题不用担心,县寺的属吏随行,更多的是方便与各亭打交道。 事情定下后,冯家便开始准备儿郎们的出行事宜。 先是要准备好牛车,一辆牛车可以拉七十到八十斛谷物。考虑到中途要翻越乌岭关,牛车不宜装的太多,每头牛还是拉七十斛为好。冯家有牛二百多头,其中有些母牛怀了小牛崽,不能过于役使,算下来,冯家可以出动的牛有二百头。 至于车,倒是不缺。潞县每年都要向几百里外的郡治所长子县缴纳收上来的赋税,因为赋税缴纳的时间有限制,所以,运谷物的车不少。春季的赋税已经缴纳过了,秋季的还没到收的时候,车正好闲着,可以拿来用。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话说,就在上党郡潞县辛安里的冯家组织人手,准备把自家冯陂出产的宿麦和菽这两样谷物输往长安仓的时候,几百里外的常山郡石邑县富贵里的一户傅姓人家也在关注着冯家的行动。 要说这户人家与冯家有什么关系呢? 严格说来,这傅姓人家与冯家一不沾亲二不带故,他家又不像代郡灵丘县的赵家那样祖上还与冯家有故。这家与冯家唯一有瓜葛的是他家有个儿子在上党郡潞县当县尉,潞县县尉傅广利。 汉时,一县的县令或者县长与县佐官县丞、县尉是由天子派任的,这一级别的官员是不能在原籍任职的,这是为了避免地方官员与本家勾结做些不法勾当。 户口上万的大县的县令、户口不满万的小县的县长以及县令长的佐官县丞、县尉们由朝廷派至某县。这个县的其余吏员则由到任的县令长们选任做自己的属吏,属吏们则多是由本地人担任,像主民施政系统的各个啬夫和里长,以及,主管治安的游徼和亭长等。 潞县县尉傅广利嗜酒,以前在东海郡任比二千石的都尉,好几次因为嗜酒误事,被降为秩俸三百石的上党郡潞县的守县尉。身为县尉,掌管一县军事的首脑,作为乡官级别的游徼正是县尉的直属下属。 傅县尉的老家在冀州常山郡的石邑县富贵里。 傅县尉到潞县上任之初,曾经想过让他带来的傅家子弟担任游徼这一职务。不过,他的这一想法没有成功,一方面,习俗不允许,人情,游徼由本地人担任;另一方面,傅县尉是因为“不胜任”被从东海郡的都尉贬官到上党郡潞县来当守县尉(试用县尉)的。 从一个比二千石的都尉贬到了一个三百石的守县尉,上任之初,不说老老实实的,居然还想搞事。同为朝廷派官的县长和县丞有志一同地与傅县尉保持了距离。原本按照人情,三人应该同气连枝,现在嘛,还是远着点傅县尉好了,免得哪一天就被他给祸害了。 潞县辛安里冯家的儿郎们由于勇武果敢,潞县的游徼一职基本上是由冯家儿郎们担任的,父传子,兄传弟。傅县尉在人情习俗的逼迫下,不得不选择了冯安国担任自己的属吏游徼,但是,豁隙也就此埋下了。 冯家儿郎们吸取了父辈的教训,特别是冯媛的父亲冯奉世的教训,个个行为谨慎。 冯奉世是以郎官的身份,因功被朝廷派去当武安县的县长,在他当武安县长的时候,就因为才高气傲,不愿意巴结上官,被上官找了个由头,免官了。经过此事,潞县辛安里冯家对儿郎们的教育中就加入了慎言慎行。 傅县尉上任后一直想找些冯游徼的过失,但是,因为冯游徼的谨慎行事和冯家在十里八乡的声望,傅县尉的想法就总是想法而已。眼看着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傅县尉的郁闷和恼火越积越多,除了朝着身边的人发泄之外,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冯游徼在他眼前晃来晃去。 冯游徼也知道顶头上司傅县尉对自己的不满,但是,这种不满,从冯游徼到冯家都没有放在眼里。 一则,从大汉立国时期开始,游徼这一主要负责乡间缉捕盗贼和巡逻治安的官吏就是由本土的人员来担任的,傅县尉想挑战这一流传百年的人情,无异于以卵击石。 二则,上党郡潞县辛安里冯家别看以前不过只是个家訾几十万的中户之家,那是因为国家律法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冯家只要有儿郎长成都要分家,可是,冯家每代都有出仕为官者,其影响力远不是冀州常山郡石邑县的傅家可比的。 县尉傅广利的曾祖父是个贩羊的,其大父幼年时随父游走长安贩羊,因容貌俊秀被某一权贵看中而进幸,傅家由此发家。 傅广利的大父因和某权贵有着不可不说的二三事,其子,也就是傅广利的父亲的出身也是比较模糊,到了傅广利,因为有勇力,被权贵提携积功做到了一郡都尉。可惜的是,权贵死后,傅广利失了靠山,再加上嗜酒误事,被贬了官,从傅都尉贬成了傅县尉。 傅县尉当了一年的守县尉成了真县尉,经过一年的试用期后,转正了,秩俸也从三百石涨到了四百石。 傅县尉成了真县尉后,高兴了没几天,远在长安的天子给冯游徼家的酒赐名“辛安美酒”,傅县尉又不高兴了。 傅县尉与冯游徼没有交情,傅家祖上与冯家祖上也拉不上关系。 冯家的辛安美酒名扬郡国,傅县尉也只是在冯家或者冯游徼宴客的时候尝过,喝了那么几羽觞。羽觞,从战国到魏晋时期喝酒的酒具,因其形状像爵,两侧有耳,就象鸟的双翼,故名“羽觞”。 嗜酒的傅县尉喝过冯家的辛安美酒之后,就心心念念再也忘不了,每天寻思着如何喝到辛安美酒已经成为了傅县尉的头等大事。 傅冯两家没有交情,不但没有交情,还因为傅县尉上任之初有了嫌隙,傅县尉自然无法通过朋友之谊从冯家得到辛安美酒。同僚上司之谊?公事公办,冯游徼可不想背上个贿赂上官的名。 更让傅县尉觉得冯家可恶的是,冯家的辛安美酒是与人联谊送出去的,他不卖酒!人可忍,酒徒不可忍! 傅县尉自己找不出理由与冯家改善交情,只好写信回家,让远在常山郡石邑县富贵里的傅家想办法与冯家拉上关系。傅家收到通过邮亭转来的傅县尉的信后,傅县尉的父亲就发动家中儿郎们四处打探。 很快,与常山郡相邻的代郡灵丘县赵家就出现在了傅家主君眼前。 代郡灵丘县赵家,其先祖是赵国国君之子。秦灭赵后,子孙流散,一支就定居在了代郡。赵家儿郎是典型的北地儿郎,豪爽任侠有义气。自本始二年与上党郡潞县冯家共叙先祖之友谊后,逢年过节皆与冯家有来往。 赵家每次都是厚礼去冯家,冯家也还之以厚礼。 赵家的礼物多是些冯家短缺的马、牛、羊等牲畜,有两次赵家甚至送了冯家五头駃騠()和六匹鸁。 駃騠:马父驴母;鸁:驴父马母。说白了,就是骡子的不同叫法。那个时候駃騠和鸁还是稀罕物。赵家自己有商队走塞外。这駃騠和鸁便是某部落的首领送与赵家商队的礼物。 冯家的回礼则是应赵家的要求多是辛安美酒,后来又加上了各种风味的兔肉干。 冯家的辛安美酒因酒劲猛,入口如烧,大受北地特别是塞外之人喜好。 赵家由于有辛安美酒开路,与上谷郡塞外的东胡人做生意,收获了无数东胡人的友谊。 傅家也有商队走塞外,不过,傅家儿郎们不多,没有能力自己组建一个商队,每次都是与几家联合起来组成商队走塞外。 武帝元狩四年,汉军大破匈奴之后,东胡人南迁,游牧于上谷郡、渔阳郡、右北平郡等五郡塞外,代汉北御匈奴。 上谷郡与代郡相接,与常山郡也不远,后两郡的商队首先选择的是驻牧在上谷郡塞外的东胡人部落。 以前大家市货的机会均等,每个商队都有机会市到东胡人部落的马、牛、羊和皮毛等货物。 自从辛安美酒横空出世后,东胡人部落最欢迎的商队是代郡灵丘县的赵家商队。每每要等赵家商队挑选完货物后,其他商队才能去市自家的货物。 别家商队与东胡人部落争议时,东胡人放话说:“与我辛安美酒就与你先市货”。 日久月深,众人积怨在心,特别是常山郡石邑县的傅家。他人还有可能从冯家弄到辛安美酒,傅家却因为傅县尉的缘故,没有这个可能性了。 既然走正途弄不到,那么,就只好让贼盗们去抢了。 chapter;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第23章 太行山群盗 第23章太行山群盗 太行山里有贼盗。这件事情,不仅常山郡里的大户和中户人家们知道,附近的代郡和太原郡的人家也知道。 孝昭皇帝元凤六年春正月的时候,朝廷发了诏令,令“郡国徒筑辽东玄菟城”。朝廷的诏令本是“募郡国徒筑辽东玄菟城”。诏令传达到常山郡时,常山郡的守郡守(在试用期期间的郡守,汉时,一般官员上任的时候会有一年的试用期)不知道何故,将长安下达的招募郡国犯人去修筑辽东郡玄菟城改成了强制犯人去修城。 常山郡的有些犯人因不愿远离家乡去寒冷的辽东,被强制前往辽东郡的路上,在个别人的挑唆下,击杀了押送他们的狱吏,跑了。这些犯人为了躲避朝廷的追捕,跑进了附近的太行山里。 原本常山郡的犯人杀官吏逃跑的事件发生后,常山郡从守郡守到下层的官吏都要被追责连坐的,只是,由于当时昭帝病重,后来没过多长时间就崩逝了,几个月的时间里,朝廷忙忙乱乱,长安的重臣们忙着立新帝,废帝,再立新帝。只要不是匈奴人打到长安城下,其他的事情都不重要,常山郡发生的事件就这样被轻放了,除了那个还处在试用期的守郡守下狱外,常山郡牵连在内的其他官吏允许他们赎为庶人。 新帝登基后大赦天下,逃跑的犯人们有些下山回家了。有些凶恶的犯人,特别是那些杀官吏的犯人还是聚在山林,做群盗,抢劫过往官吏行人和周边的人家。按照惯例,一般群盗的首领不在赦令之内。这些人以此为由,继续啸聚山林。 常山郡的新任郡守发兵围剿,不过,这些贼盗依仗着太行山的地形,一直没有被完全剿灭。 傅家就是某次从塞外市货回来,路过太行山的时候,遇上了这群贼盗。贼盗的首领叫张敖,自称太行王。傅家商队的领头人傅衡施展出他走北地多年练出来的本事,与贼盗的盗头张敖搭上了关系,花了些钱谷买了贼盗对傅家商队的放行。 自从商君在先秦变法,重农轻商,朝廷就规定了“民不得二业”。北地几郡国地多贫瘠,田地上出产的谷物,风调雨顺,老天给饭吃的时候,勉强能够养活一家人。遇到灾年,成为“流民”也是无法避免的事情。北地郡国的大户人家不靠土地生活,发家的途径多是选择走塞外与东胡人贸易。 为了避开朝廷的管制,不影响家中子弟的仕宦之途,行商的人选多是从家中放出的奴仆。“放奴为庶人”,一方面可以少缴纳算钱,另一方面,被放为“庶人”的奴仆可以经商,所得钱物回馈原主家。 主家既得了经商的好处,又不用背负经商的不利影响。至于被放为庶人的奴仆,主家也无需担心这些奴仆忠心与否,毕竟,放庶人只是放一两个人出去,又不是把奴仆的全家放出去了。 常山郡石邑县的市人(商人)傅衡、傅仲兄弟就是这种情况。傅衡、傅仲兄弟俩是石邑县傅家主君傅彭祖的仆人,他们兄弟从父亲那一辈开始就在傅彭祖身边当家仆。傅家从长安回到老家常山郡石邑县后,也学着郡中大户人家组织人手去塞外贸易。傅衡、傅仲兄弟俩,特别是兄长傅衡得傅家主君傅彭祖的信任,兄弟俩被放为庶人,傅衡自己当起了行商,走塞外,他的弟弟傅仲则是坐贾,在石邑县市里开了个肆廛(chan)。 傅衡因受傅彭祖的信重,许多事情傅彭祖都交给傅衡去办理。当傅衡带领商队从太行山贼盗手下安全回来后,傅彭祖出于某种不为人知的心理,派傅衡与贼盗头张敖建立了联系。 常山郡石邑县的傅家交通太行山贼盗的事情,因为事关重大,只有主事的傅彭祖和具体办事的傅衡知道,其他傅家人尽皆不知。 此后的两三年里,傅家偶有事情自家不方便出手的时候,也会雇佣贼盗去干。两伙人就这样勾---搭了起来。 朝廷的【盗律】中规定:“贼杀人,及与谋者,皆弃市”。对于群盗,朝廷的律法惩治的严重程度要比寻常的贼盗重的多,“盗五人以上相与攻为群盗”,群盗和与群盗相通的人是要被腰---斩弃市的。 为了不被人发现傅家与太行山贼盗张敖有瓜葛,傅家每次与张敖等贼盗联络的时候都是由傅衡亲自出面,而贼盗这边则是群盗的二头领司马护出面。 傅家主君傅彭祖在收到自家长子潞县县尉傅广利的信后,考虑再三后,决定联络群盗,对上党郡潞县的冯家下手。 傅彭祖与代郡灵丘县的赵家打过交道,知道赵家不好惹。以赵家儿郎们的武力,张敖为首的太行山贼盗上门就是给赵家送功劳而已。再者说了,赵家是从冯家拿到的辛安美酒。打劫赵家,抢到的不过是几坛子酒。打劫冯家,等拿到辛安美酒的酒方子,傅家想要多少美酒就会有多少美酒。 傅县尉信中说,冯家准备派儿郎们带上家中僮仆向朝廷输谷,去长安一趟,没有两个月是别想回来。这对于傅家来说可是个大好机会。冯家儿郎们出去了,冯家只剩下老弱妇孺,岂不是待宰羔羊。 与贼盗们联系好后,等冯家输谷的车队翻过乌岭关,抵达河东郡之后,让长子找个借口把潞县的县吏带出去,这样一来,等贼盗们打劫冯家的时候,即使,冯家派出人去报信,那些运粮食的人想要赶回来也得十几天才行。十多天的时间,贼盗们早就得手了。 唯一要预防的是消息传出后上党郡派人来捕盗。上党郡郡治在长子县,距离潞县不过二三百里路,如果潞县向长子县求救,主盗贼事的贼曹掾史带着贼捕掾等吏卒们还是能够很快赶到潞县的。 派人在半路上拦截报信的人不妥当。朝廷设置的邮亭可不是摆设,“五里一邮,十里一亭,三十里置驿”。骑马,顺着大路飞奔,五里很快就到了。打劫冯家,只能由太行山贼盗出面,傅家不能与此事有一点粘连。 为今之计,派人去上党郡绊住郡守、都尉、贼曹掾史以及长子县的县令和县尉等官吏是上策。正好傅家的姻亲林家与上党郡守毛原有故,让次子新妇出面,让林家帮忙与上党郡毛郡守搭上关系。 一个月后,贼盗张敖打劫冯家的时候,让次子出面宴请上党郡太守、都尉和各位佐官,特别是贼曹掾史等人。酒宴饮乐和休息,轻轻松松地就能拖个两三天,等长子县那里派人赶到潞县后,群盗们早就得手窜入太行山了。 至于事后追查,只要没有直接的证据,即使有人心里有怀疑,也无法将傅家与冯家被抢劫之事联系上。毕竟,傅家远在常山郡石邑县,与上党郡潞县的冯家又没有深仇大恨,怎么会勾结太行山贼盗来抢劫冯家。 与群盗勾结的可是要被腰---斩弃市的,别的罪行,只要不是谋反、大逆的罪行,还可以用爵位、谷物和钱来赎买罪行,与群盗相通只要证据确实,可是抓住就弃市的。 傅家在群盗抢劫冯家的时候宴请上党郡太守、都尉、贼曹掾史以及长子县的县令和县尉等官吏,只能说是巧合。而傅家长子任潞县县尉的傅广利带着县吏卒们外出,没能及时救援冯家,也只能说是冯家的不幸了。朝廷早就有规定,农闲时节,县尉要带领属下修武备,进行操练的。至于操练时跑的远了些,谁也不能说有罪。 朝廷追查下来,傅县尉最多是个失察。真要追究失察的话,首当其冲的是常山郡和太原郡的各级官吏,太行山群盗已经存在了三四年了,常山郡和太原郡的各级官吏都会落个“不胜任”的结论。 对于群盗抢劫冯家,傅家主君傅彭祖从来没有想过群盗会失手的可能性。太行山贼盗有四十余人,贼盗头张敖不仅自身有勇力,而且他手下的贼盗里面也有好几个身手好的恶盗。群盗们只是去抢劫冯家,又不是去攻打潞县县城,怎么可能会失手。 要说这冯家也是摆在那里让人来抢的。冯家修建的冯陂和潞县县城可是隔着一条浊漳水的,现在是夏季,浊漳水的水势大,水流猛,只要毁掉河水上的桥,潞县的人就是想去救援冯陂也要先想好怎么过河的问题。 就凭着冯陂那些留守的屈指可数的奴仆和那道一人高的土墙,四十几个恶盗要不了半天就会打下冯陂来。 据长子信中所说,冯家的老主君和几个孙子女春夏的时候常宿在冯陂,不住在县城中的辛安里冯家。这很好嘛,只要抓到了冯家人,不怕冯家不拿出方子来换人。似乎,冯家除了辛安美酒之外,今年春天的时候又造出了一种叫做“纸”的新物使,到时候,一块拿来换人。 冯家的方子换冯家的人,上党郡潞县的冯家也不亏嘛。傅彭祖想到这里捻着胡须笑了起来。 考虑了各种可能性后,傅彭祖派傅衡去联系打着太行王旗号的贼盗头张敖。 chapter;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第24章 合谋 第24章合谋 常山郡石邑县富贵里的傅家主君傅彭祖派自己的亲信傅衡去联络太行山贼盗。 傅衡去都乡啬夫那里申请了“传”。富贵里在石邑县城内,属于都乡,居住在县城内的一般百姓如果有事情要外出的话,按照律令的要求需要去乡啬夫那里申请外出的通行证“传”。 如果没有通行证而出入关口等地,一旦被查出,想蒙混出入关的人就会按照“无符信出入为阑”,男子会被“斩左趾”,女子则为“城旦舂”。 如果想要贿赂官吏,蒙混出入的话,被贿赂的官吏被查出后,也会被处以刑罚,严重的会按照相同的刑法严惩。如果是路上不幸丢失了通行证,那么,会被罚款。 普通的百姓一般很少会离开居住地,外出服徭役时,会有带队的人负责这些事宜。一旦需要外出的时候,就会去乡啬夫或者乡有秩那里申请通行证“传”。 傅衡是一个行商,对于出行的这套手续很熟悉。 他先去石邑县的都乡啬夫那里口诉自己因为何事要外出,离开石邑县,去往哪里。然后,都乡啬夫会移文给县丞代为申请“传”,最后,由县丞签发给传。 太行山贼盗头张敖的贼寨位于常山郡与太原郡之间的太行山这一段。太原郡治所晋阳县有盐官,傅衡去联络张敖时常以去晋阳市盐为借口,这次也不例外。 很快,他就拿到了县丞批下来的传。 传上所载文字如下: “本始四年五月庚午都乡啬夫忠敢言之富贵里市人傅衡自言为家私市太原郡晋阳谨案衡毋官狱征事当得取传乘所占黑色牛车一两谒移过所县邑门亭河津关毋苛留止敢言之 五月庚午石邑丞胜之行丞事移过所如律令 掾宴令史建” 印曰石邑丞胜之印 看起来很头疼嘛,按照现在的话说就是: 本始四年五月二十八日,主管都乡役赋等事物的名叫忠的乡啬夫,代本乡富贵里的商人傅衡申请出行去太原郡晋阳县的传。 傅衡是市人(商人的古代叫法),其户口归属于市籍。傅衡自言要为家里去太原郡晋阳县买货。申请人傅衡没有赋税徭役在身,即“毋官狱征事”,有资格申请传。 傅衡是合法出行,出行乘坐黑色牛车一辆,其所经过的县邑门亭河津关等地方,不要“苛留止”。 然后,五月二十八日名叫胜之的石邑县县丞同意并签发了给傅衡的传。同时,在传上加盖了县丞胜之的印。 下面就是两个官署属员的名字。 有了这份写在木简上的传,商人傅衡及他所乘坐的一辆黑色牛车就不会被沿路的各个关口扣押,他可以一路行进到太原郡的晋阳县,买了他所需要的物使,比如盐,然后,再返回常山郡石邑县。至于中途,他在两地之间的路上消失个一天也没有人会去注意,毕竟要翻越太行山嘛,路险难走,走的快些慢些,谁还管这么多。 拿到了传,准备好糇(hou)粮,带上革橐。糇粮也就是干粮,路上用于垫饥,革橐“羊韦一枚为橐直三千”。傅衡带的这种革橐是用经过熟制的羊皮制作的用来携带日用物品的包裹。乘坐着牛车,傅衡开始了他去寻找太行山贼盗张敖的路程。 从石邑县出来,驾着牛车,傅衡一路向西。先是抵达土门关,在土门关内休息一夜之后,就开始进入太行山。 大汉立国之初,楚汉相争之时,韩信和张耳曾经从土门关东下,击赵,斩陈馀,获赵王歇,置常山、代郡。 这场记录在【高帝纪】中的短短的几句关于韩信破赵之战的话,就发生在以土门关为中心,向西到后世的井陉微水,向东到获鹿县城,其间约四十多里范围之内。 据战后人们口耳相传所载,当时赵国的李左车让陈馀集重兵于土门关,坚壁清野,不要与韩信交战,而是用奇兵走小道截韩信的后路,这样可以放韩信入旧的关内,不让韩信出土门关,就比如把老虎关在笼子里,可以干掉韩信。可惜的是,陈馀却固执己见,不在土门关设防,而是在后世的获鹿县城东北的旷地驻兵。其结果就是,让韩信有机可乘,用奇计一战灭赵。 李左车是大名鼎鼎的赵国名将李牧之孙,初时辅佐赵王歇,为赵国立下了赫赫战功,被封为广武君。汉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韩信出兵攻打赵国,李左车向陈馀建议带兵绕道汉军后方断其粮草,但陈馀不以为然,后赵军大败,赵国被灭,李左车被俘,获韩信礼待,韩信向他求得计策,采用先虚后实之兵法取得燕齐之地。 在土门关内的客舍休息的时候,傅衡想到李左车对韩信说过的那句“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名言。再三思量了此次与贼盗头张敖交通之事,觉得自己也应该有所准备。 次日天亮,关口放行,傅衡出了土门关,进入了井陉道。 绵延几郡的太行山陡峭无比,穿越太行山的道路有八条,井陉即是其中一条。井陉之道可行大车,不过,因山路崎岖,道路最狭窄的地方,大车不能并行,马队也不能并列,司马迁在【史记】所写:“今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成列。” 傅衡出发的时候正是清晨时分,道两边的野草上还悬挂着满满的露珠,傅衡赶着牛车缓缓地驶入井陉。 一进井陉道,光线陡然暗了下来,抬头仰望,头顶上只有一线细细的蓝天,道旁两侧是耸立的绝壁,路的右边有一条河流,河水清澈。流水蜿蜒到哪里,小路就延伸到那里。小路越走越窄,就如同羊走的路一样。 走了数百步后,道路中出现了一条岔路,在这里车辆可以回还转折。岔道缓缓地向山坡上逶迤伸展,山坡的半山腰处长着郁郁葱葱的杨树,树叶在山风中哗哗做响。绿树之中掩映着十几间房屋,房屋前方的一颗大杨树的树干上钉着一块长条形的木头牌子,上面用隶书写着三个大字“井研亭”。 走到井研亭的时候,已经临近晡食。 井研亭的规模不小,因为它处于井陉道的中段,位置重要,房屋数量是外面一般乡亭的两倍。亭舍的两侧都有望楼,可以下瞰峡谷里的动静。 傅衡只是一个地位卑贱的市人,井研亭的亭长在验看了傅衡的通关的传符后,看着四十二岁肤色偏黑的傅衡,与木简上所记载的“石邑县富贵里贾衡年卌二长七尺三寸黑色牛车一两”无误后,就打发了一个下吏给傅衡在后堂的厢房安排了一间偏舍。 这段时间路过井陉的官吏们少,傅衡运气不错,还能有一间房舍晚上可以睡个好觉。如果,正好赶上有官吏们路过此地,作为商人的傅衡别说有间屋子休息了,搞不好,还会被赶至亭外,随便找个草窝子睡一晚。 傅衡进了屋舍后,拿出了五枚五铢钱给了带路的下吏,向下吏求了些热水,然后,打听了亭父的行动。 汉时一般的亭有亭长一人,亭长下有求盗一人,主管缉拿盗贼等;有亭父一人,掌关闭扫除。如果是小亭的话,求盗和亭父就由一人担任。 井研亭因为位置重要,太行八陉里井陉是唯一可以通行大车的道路,经常有官员等人从这里经过,故而,人员设置较多。其配备的有亭长一人,亭长之下有亭佐,负责佐助亭长处理日常事务;有亭候,主管盘查行人;有求盗和亭父等。除此之外,亭舍里还雇佣的有厨人。 有的时候,赶上井陉谷里有山石坍塌,堵住通行的道路,还需要派人去关口两边的石邑县和上艾县召集县吏和百姓来修路。到那时候,这条狭窄的道路上,来来往往的都是穿着红色公服的县吏和穿着白色麻衣的百姓。 傅衡打听井研亭的亭父也是事出有因。井研亭亭父名叫王季,是关口东面石邑县西平乡的人,他的另一个身份是太行山贼盗张敖手下的谍报之一。那王季一年多前被贼盗头张敖抓住后为了活命,答应了当贼盗的谍报。开始的时候,王季心惊胆颤,惶惶不可终日,时间长了后,他发现只要他行动谨慎些,也不会出什么大事。 王季在井研亭当亭父,主要是把过路井陉的人的情况隔几天汇报给贼盗们,好让贼盗们选择下手抢劫的对象。其次,如果有人要联系贼盗们,王季则充当中间的联络人和消息传递者。 申时末,傅衡用干粮和热水对付着解决了飧食,然后,找到井研亭亭父王季,让王季传话给贼盗头张敖,如果,张敖联系不上,则联络太行山贼盗们的二首领司马护。 为了不留下交通贼盗的证据,王季传达的是口头约定。傅衡交代王季,让他转告张敖等人,等傅衡从太原郡晋阳县市盐归来后,商议打劫上党郡潞县辛安里冯家。为了双方合作的成功性,还请王季转告张敖司马护两人,最好到时双方见面亲自详谈,制定好具体的打劫冯家的计划,以及打劫后双方如何分赃。 趁其不备,出其不意,上党郡潞县的冯家必然逃不脱被打劫的命运。 chapter;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第25章 出行准备 第25章出行准备 上一回说到那常山郡石邑县富贵里的市人(商人)傅衡受同住一里的傅家主君也就是傅衡的旧主人傅彭祖的指使,借口赴太原郡晋阳县买盐,联络太行山贼盗们,准备打劫上党郡潞县冯家。 傅衡在井陉谷中的井研亭与亭父王季合谋时,自以为行动机密,除了他和那王季之外,再无旁人能得知消息。至于那王季,因为清楚与群盗交通的厉害,也不怕他会泄露消息。等到回程时,与贼盗头张敖、司马护等人商议好具体事宜,之后,禀报给旧主傅彭祖,其它事宜就无需他再操心了。 第二天一早,天亮后,傅衡赶着牛车继续西行,他要赶在天光还明的时候,走出井陉,之后,去往太原郡的郡治所晋阳县市盐。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时间已经进入了夏六月。虽说天气炎热,可是,上党郡潞县浊漳水东侧的冯陂还是熙熙攘攘,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自从冯媛的大伯父冯骥与潞县县长商议后已经过去快二十天了,可是,出行的事宜还是没有完全准备好。 汉代的人们出行,如果没有随身携带货物的话,那么,倒也简便,带上干粮,行橐,拿上传,出发就行了。但是,如果有货物的话,就比较啰嗦了。在路证“传”和“过所”上会要求详细记录都是什么货物,数量几何。这样在过关口的时候,可以按此缴税。 冯家输谷物去长安仓,因为天子有诏令,“民以车船载谷入关者,得毋用传。”“得毋用传”,就是说过关的税是不用缴纳了。问题在于,冯家输谷的数量庞大,一万五千斛,放在孝文皇帝时期,都可以被朝廷封个仅此于列侯和关内侯的十八级的高爵—--大庶长了。 输谷的数量庞大,需要的运力就很多了。考虑到路上的不可知因素,冯家说不定还得走轵关陉出太行山。 轵关陉,也就是秦时的轵道,因其道路狭窄而得名,“轵者,车轴之端也,轵关者,通道仅当一轵(车)之险关也。” 轵关陉号称太行八陉中的第一陉。轵关陉走大车比较困难,走牛车没有问题。人推的鹿车比牛车小的多,走轵关陉也不是问题。 汉时运粮去长安,可不像后世,今天粮食装上卡车,明天出发,走省道、国道和高速公路,要不了三天时间就能到达。吃喝嘛,路上有的是饭店可以解决。汉代的人运粮食,要么人拉人推,要么用牛车马车,要么船载。不但人要准备路上的干粮,如果有牛马的话,还得带上给马牛吃的草料“刍藳()”。 冯家的二百头牛拉的牛车,最多能装不到一万四千斛谷物,余下的千余斛就需要雇佣僦了。人推的鹿车最多能装十斛谷物。除了需要输给长安仓的谷物之外,还有路途上人和牛消耗的粮食和草料等。 牛的草料,简单,冯家准备的充足,“刍藳”这物使,冯家不缺。既有牛爱吃的竹草和紫花苜蓿,又有干草料。 人的糇粮(干粮)就必须考虑的多些了。夏天天气炎热,许多饭食不能久放。干糒就是必须的。 冯家的儿郎们和家仆们要在陆路上行走一个月,有些人还要乘船押送谷物去长安仓,去长安的人没有两个月是回不来的。 为了给他们准备夏日里路上的干粮,冯家的妇人女子们都忙碌了起来。有的忙着做干糒(bei干粮),就是将蒸熟的米饭或者麦饭晒成干饭,磨成粉,然后,放入陶罐中保存,带到路上,饥饿时,配上水,垫垫肚子。干粮的制作方法中,也有将米、麦和大豆等一起炒熟,制作成干饭,这类干饭被称为“糗”(qiu)。 “糗糒”方便保存,也方便食用,饿的时候,只要有水配着就行了。 汉时的大路上“十里一亭”,亭处修建的有供路人饮食、休息、住宿的地方。行人饿的时候,取出随身的干粮,再取些水就可以解决饭食。 早前为了造纸,冯家修建了水碓房,如今,为了磨粉,在冯陂挨着浊漳水的河道上选择一处水流落差大的地方,又修建起一座水力磨坊。 水力磨坊里主要由引水道、水轮、磨盘和磨轴等部分组成,水流日夜不息,水磨坊里的器械就日夜旋转,一天下来可以磨粉几千斤。 水力磨坊利用水力将谷物或者干饭研磨成粉状。在磨坊中,将谷物或者干饭倒入两个石制磨盘之间,其中一个缓慢旋转。随着磨盘的转动,谷物、干饭就被碾磨成了粉末。 以前潞县的磨坊里是采用畜力或者人力拉动磨盘的,这种磨粉的方式需要人或者牲畜,而且,磨粉的数量也不大。冯家目前短缺人手,牲畜倒是够用,不过,既然有可以省力的方式,那么选择在水力磨坊中由水来推动磨粉,从而解放了人力和畜力以在其他地方使用,自然是极好的。 新麦已经在夏天的太阳中晒好了。冯家用石硙(磨面的工具,古代称为硙weì,目前考古发现中最早出土的石硙在汉代)将收获的宿麦粒磨成粉,然后,用来做成各种饼。 自先秦时期,人们就认为“啖麦使人多力”,做好的麦饼是路途上的好干粮。 当时,人们已经有了花样繁多的“饼”,有用笼蒸的“蒸饼”,也有用火烤的“炉饼”。“蒸饼”里头有白饼、蝎饼等;“炉饼”里头有烧饼、胡饼、髓饼等。胡饼是在饼上撒上芝麻烤制出来的,而髓饼则是用动物油脂和在面粉里,然后,再烤制出风味独特的饼来。烤饼这类物使据说是从西域流传而来。胡人们行走几千里从西域到达长安,一路上就是靠着烤饼来充饥。烤饼可以长期存放的这一特征,正适合走长远路途的行人。 烤饼和粉质的干糒有了,肉干怎么能少得了。各种味道的羊肉干和兔肉干自然是要带上的。至于菜,夏天嘛,野菜遍地都是,这个就不用装入行橐里了。 除了准备上述的这些干粮之外,小冯媛还指挥着家中的庖人和婢女,赶制豆肠,也就是后世的豆腐干。 冯家因为干活计的人多,为了加个菜,黎祁,也就是豆腐是每天都做的。从豆腐再加工成豆腐干,需要的是时间和阳光的帮忙。好在夏日的阳光不是问题,时间也有,冯媛的兄长们出行差不多还得二十多天。二十天,在炽热的阳光下,豆腐干怎么也制好了。 冯媛从驹衍空间里选择了可以长期保存的不宜腐坏的洛南豆腐干的制作方法。 先是将切成小块的豆腐用干净的麻布包裹起来,挤压水分,然后,放到配好料的卤水里卤制一遍,之后,晾干,再后,放到卤水里再次卤制,再次晾干。如此反复两遍,就大功告成了。 制好的豆肠,咬起来很有嚼劲,味道香,能放上几个月不坏,冯家儿郎们带在路上,正好配麦饼。饿的时候,把麦饼掰开,加几片豆肠,再加上切薄了的肉干片,就是一顿好饭食。 冯家的儿郎们和家仆加上县寺派出的人员,不过七十余人。陆路这一段行走到晋国故都新田就可以返回了,这段路程上往返差不多需要一个月。抵达新田后,部分冯家儿郎和家仆们会从新田乘船继续去长安,部分则和县寺派出的吏员们以及雇佣的僦返回。 雇佣人运粮,“一车载二十五斛”,与僦直“一里一钱”。这种能拉二十五斛的人拉车,一般需要六个人来拉。这种六人拉车相比之下,虽说装的比鹿车多,可是,不如鹿车省人手。鹿车作为独轮车,平地一人足矣,上坡过山岭,再加一人在前面牵引帮忙拉车。 千余斛的谷物和准备的行李草料等,都需要人,这样一来,雇佣的僦不会少于二百人。 毕竟不是官寺征发徭役,输送赋税。冯家是民间行为,自家捐谷物给朝廷,雇佣人手需要考虑的问题很多。像什么记录了人员特征和年龄的符与过所,这是在路途上过关隘等时所需要查验的。还有路上近三百人的组织管理等。好在这次县寺派出的是曾经几次送服“屯戍之役”的乡人去边关的经验老道的吏员。 这些县寺派来的人路途上的经验丰富,这让冯家省了不少事。 雇佣僦出了问题,前后耗费了不少时间。这一路上要行走上千里,往返一个月,又是在炎热的夏天,有些人原先还准备去,但是,在家人的劝说下,又心生退意。最后,冯家还是从临近的襄垣县雇佣了一些僦,才解决了运力这个问题。 纷纷扰扰,忙忙乱乱,时光一晃近二十天了。这天,当冯媛的大父冯遂、两位伯父冯骥和冯昌与准备出行的冯信、冯武等几兄弟商议时,冯陂的管家冯清急急忙忙地跑来求见家中的主君。 冯清带来了一个消息“太行山贼盗张敖、司马护等四十余盗要抢劫冯家”。 chapter;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第26章 小人物郑彭祖 第26章小人物郑彭祖 上党郡潞县辛安里,冯家一众人等正在商议过几天家中儿郎们输谷物去往长安仓的事宜,管家冯清就带来了一个消息“太行山贼盗张敖、司马护等四十余盗要抢劫冯家”。 冯家祖孙三代人从震惊中回过神来,管家冯清不是一个妄言之人,那么,他说的就是确有其事。冯遂先让一个孙儿给冯清让出坐席,然后,一家人听冯清交代消息的来龙去脉。 当初在浊漳水东侧建立冯陂的时候,冯清就被冯家老主君冯遂派到冯陂做了管家。作为冯家的老仆人,冯清自幼就跟在冯遂身边,陪着冯遂走南闯北,经历和体验过的事情少有人能及。 去年,也就是本始三年的大旱刚刚有苗头的时候,冯清就提醒了家里的主君,之后,有了冯媛折腾出的翻车等灌溉工具,先是冯家后是潞县基本上没有受到那场影响范围上千里的旱情的波及。 当第一户流民出现在冯陂门前时,冯清也做出了妥善的安置。那对从邻县襄垣过来作流庸的父子俩因此对冯家感激涕零。本始三年,因为旱灾在冯陂当流庸的襄垣县的农户前后不下百家。灾情过去后,年前农户们都回了家,一家家拿着从冯陂赚来的谷物和钱布过了个高兴的年。 本始四年开春,有些农户安排好自家的农事后,又来到了冯陂,继续做庸。农户们的想法很简单,冯家土地多,缺少干活计的人手,自家的田地是下田,一家人辛苦一年,收获的谷物也不够全家填饱肚子的。 在这些农户们中就有当初最早来冯陂的襄垣县东乡东利里的郑彭祖父子。关于郑家父子不得不交代一二。 郑彭祖有四十来岁,他的妻子赵大女是同里赵家的长女。赵家儿子小,赵大女经常下田干农活,农事上可以说不输给许多男人,可惜的,不擅织布。 当初两人成亲时,郑彭祖远嫁太原郡上艾县的姑母曾经因为赵大女不擅于织布而反对过,不过,郑彭祖和赵大女同在一里长大,可以说是青梅竹马,两人依旧成婚了。 婚后,感情甚笃的夫妻俩,连着几年生了五子三女,由于频繁地生育孩子,赵大女的身体也垮了,孩子也夭折了几个,最后活下来的只有长子、次子和幼子三个儿子。 郑彭祖的姑母虽然在开始时反对过赵大女嫁入郑家,开始的几年,两家联系很少,后来看着郑彭祖家的生活越过越凄惶,姑母还是软了心肠,时常让自己的儿子们给郑彭祖捎带些谷物钱布,帮着郑彭祖家度过了好几年的艰难时光。 郑彭祖家贫,没钱给妻子赵大女看病,赵大女只能在家养着,做些家务活。好在有着亲戚的相帮,郑家的三个儿子都慢慢长大了,长子和次子已经是大男了,可以下地干活,就连才六岁的幼子,都能帮得上手了。 郑彭祖的姑母嫁到了太原郡上艾县东乡鹿泉里吴家。吴家姑父是个忠厚的汉子,对于自己妻子帮扶娘家侄子的事情从不多言。郑彭祖的姑母生育了三子一女。吴家三个表弟每年都会来上党郡襄垣县东乡东利里的郑彭祖家来看看,每次都不空着手。而郑彭祖每次都只能红着脸送走表弟们,因为家贫,他实在是拿不出什么像样点的回礼。 郑彭家的田地是下田,可以说,整个襄垣县东乡因为地势的缘故,土地基本上是下田,连中田都没有几亩,上田更是没有影子。 下田没有便利的灌溉条件,只能是靠老天爷赏饭吃。风调雨顺的年景,一家人勉强能填饱肚子,年景不好呢,只能靠挖野菜混个半饥半饱。同里其他人家还能靠妻女织布补贴下家用,郑彭祖家就不行了。郑彭祖妻赵大女织不了布,家里还得额外拿谷物去换些布回来,这让本就紧张的粮食更紧张了。 前些年,每到农闲的时候,郑彭祖就在襄垣县城或者周边的乡给人帮庸。后来,长子十五岁后,他就带上长子一起出门给人帮庸。靠着四处做工一家人的生活勉强维持了下来。 本始三年的旱情,襄垣县受灾严重,郑家父子找不到活计干,只好冒着风险选择成为流庸,离开襄垣县到临县的潞县来做工。秦汉时期对户籍的管理严格,没有符、传、过所等身份证和通行证,一旦被查到,会面临律法的重惩,农户们除非是遇到大灾,一般是不会选择离开自己的土地成为流民的。 话说郑彭祖父子在冯陂开始做工后,因冯家雇佣条件优厚,郑彭祖派长子回家报信后,又带来了同里的一些农户们。 郑彭祖带着十五岁的长子在冯陂做活计,郑家的次子因为不到十五岁,只是“使男”,而不是“大男”,农活重,不适合。后来,冯陂让人割青草换谷物,郑家次子就挑着自家小弟和阿母割下来的青草,每天到冯陂换些价贱的粗谷,然后,再带上父兄省下来的粟饭和肉等饭食回家。 本始三年的大旱灾让郑家自家的田地里颗粒无收,郑彭祖姑母家的田地因为也在旱灾的范围之内,同样受到了影响。 如果是在以前,郑家只能等着朝廷的救济。虽说孩子已经长大了,夭折的可能性不高,但是,这么大的一场旱灾,郑彭祖病弱的的妻子估计就撑不下来。两人成婚二十年了,郑彭祖也曾打骂过妻子,心里也有过抱怨,不过,共同生活,共同经历了艰辛,早已是血---肉相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 对冯家,郑彭祖是当成救命恩人来看待的。 特别是年底结算完做庸的佣直后。郑彭祖父子两人拿到了以前从来不敢想的钱谷后,父子两人红着眼睛与管家冯清见过礼之后,离开冯陂,回了襄垣县东乡东利里的郑家。 这一年的年节,郑彭祖一家过得很是快乐。家里的孩子们第一次穿上了新衣,家里的饭食也是第一次摆上了满满的肉食,让家人敞开肚子吃。 当姑母家的大表弟年前十一月时挑着五斗菽(五斗豆子)来看望郑家,解释说因为受灾,家里只能拿出这点谷物来,等过年,在外当庖人的弟弟带回家钱谷时,年后,会再来郑家送些谷物,让郑家先暂时对付着过个年。 郑彭祖拉住放下豆子就要走的大表弟,让妻子安排了饭食,第一次豪气地请表弟喝了酒。吃饭时,喝着酒的四十岁的男人哭的眼泪鼻涕全流。受姑母家恩情这么多年,他终于也可以回报一些了。 这天晚上,他觉得自己在表弟面前终于像个男人了,能自己养得了家,不用再拖累姑母家了。 第二天,郑彭祖到东乡的乡啬夫那里申请了一家人去太原郡上艾县鹿泉里姑母家探亲的传和过所。带上妻儿,挑着给姑母家的回礼,一家人同着表弟去了上艾县。郑彭祖快二十年没有见过自己嫡亲的姑母了,特别是三个儿子,从落地就没有见过姑大母。 一家人第一次正式走亲戚。为了给姑母做脸,郑彭祖和妻赵大女早就准备好了上好的粟谷、从冯陂带回来的冯家给雇佣的庸们过年准备的年礼,从同里的人家借了辆鹿车,一家人打扮的整整齐齐地走亲戚。 且不说这一次走亲戚,郑彭祖的姑母如何的欣喜流泪,也不说两家人聚在一起多么的热闹。远隔几百里的郑吴两家因为这次走亲戚,关系又重新近了起来。 救急不救贫,郑彭祖姑母的孩子们也都已经长大成家,分了出去。家家也不过是普通的农户人家,谁也不富裕。以往,郑姑母给自己娘家侄子的都是老两口自己省下来的。几个新妇(儿媳妇)虽说有意见,确也不好说什么。这一年大旱,太原郡也受到了影响,上艾县也没有什么收成。自家儿女还吃不饱呢,舅姑竟然还要省下谷物给远在几百里之外的娘家侄子。 碍着孝道,新妇们不好说什么,不过,心里都不乐意,多在自家男人耳边嘀嘀咕咕些难听话。 有些话语传到了郑彭祖姑母的耳朵里,郑姑母有苦说不出,只好晚上一人偷偷地抹泪,郑彭祖的姑父呢,也说不出安慰的话来,相比于自家的儿孙,妻子娘家的侄儿自然远了很多。不过看在老妻操劳了一辈子的份上,忠厚了一辈子的老头也说不出什么指责的话来。 郑彭祖一家带着厚重的表礼到达上艾县鹿泉里吴姑父家的时候,引起了一里人的轰动。 一方面,鹿泉里的住户们早就知道同住一里的吴孟的妻有个要救助的娘家侄子。靠着吴家三个新妇的宣扬,大家都知道了吴媪的那个娘家侄子自己立不起来,靠着吴家帮着养一家妻子儿男。几个新妇不停地宣扬自家舅姑只关心那个窝囊废,不关心自家的孙男孙女。那个窝囊废受了吴家这么多年的恩惠,也不说来看望下他家姑母和姑父。 另一方面,今年大家都遭了灾,听说,上党郡也没有比太原郡好到哪里去,可是,这吴媪的娘家侄男带来的礼物也太丰厚了吧。二十斛上好的粟谷,两匹麻布,几条肉干,几盒糕饼。谁家过年走亲戚也不会准备这么厚重的礼啊。 同里的人家在围观了吴媪娘家侄男带来的礼物后,就用某种诡异加晦暗不明的眼神看着吴家的三个新妇。 chapter;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第27章 冯家得警 第27章冯家得警 话说因着郑彭祖一家人带去的厚礼,太原郡上艾县东乡鹿泉里的吴家可是在同里的人家中露了一回脸。谁家不夸他家有个秉性忠厚的好侄儿。听说自家姑母家也遭了旱灾,宁肯自己省吃俭用,也要给姑母家送来二十斛粟谷。那可是上好的粟谷啊,拿出去换成粗谷,得换多少啊。 吴家这回可是不得了,大家都发愁饿肚子的时候,他家不用愁了。还有那上好的麻布,那看着就流油的肉干。说这话的人咂咂嘴,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这人明显在胡说八道,肉都熏成肉干了,哪里还会流油。不过,聚在一起话短长的人不在乎,反而是听的津津有味。大家都好几个月没怎么吃肉了,旱灾开始后,即使有人家打猎猎到了野物,也都拿去换了能活命的粗谷,肉几个月不吃,也不会死人不是。 至于那三个新妇说的话,那三个长舌妇人的话能听吗?吴媪就这么一个嫡亲的侄儿,照顾些也是人情。说什么人家是窝囊废?窝囊废能给姑母家送这么多粟谷?!这样的窝囊废别说是侄儿了,给我当儿子,我也欢迎啊。 啊,呸,还给你当儿子,也不看看你有没有那个命?人家是窝囊废,能把自家三个儿子养的那么壮实,就跟小牛犊子一样,看着就让人喜欢。也不知道这家的小竖子娶亲没有,我家有个女子,年龄正相当,回头去吴媪那里探探风。 郑彭祖一家在姑母家里快快活活地过了年,之后,带上姑母硬塞上的礼回了襄垣县。侄儿一家走了后,吴媪就把三个儿子和新妇都叫到了眼前,话里话外地敲打了三个新妇一顿,然后,每家给了五斛粟谷,又让自家儿子给出嫁的女儿家送了两斛粟谷,老两口自己留下了三斛粟和郑彭祖带来、过年没有吃完的肉干、以及那两匹麻布。至于那些农户家里很少吃的糕饼早就在待客的时候吃完了。 本始四年,开春后,郑彭祖忙完自家田地里的农活后,又带着长子到了冯陂做庸。家里的小竖子们也到了说亲的年龄了,需要赚些钱谷,把自家的房子翻修下,也要准备些聘礼,好找个媒人帮自家的长子相看相看。过年时姑母提过的那户人家,离的太远了,自家小竖子也不答应,就推了。自家小竖子成人了啊,以前没谷物没钱,每天想着就是怎么让一家人能不饿肚子,没注意自家的孩子都可以说亲了。 夏天太阳炙烤,晚上做完一天活计的郑彭祖正与长子辅年在老榆树下,趁着天光还亮,编制着一些箩筐。冯家要输谷物去长安仓,需要些装粮食的箩筐。只要结实耐用就行,好不好看的,不讲究。郑彭祖和邻人学了编箩筐的手艺,编的结实,但是,没法看。以前,也就是编些箩筐自家用,拿到野市上属于没人会光顾的。 郑彭祖刚刚编完手头的一个,正在指导长子如何收边,就看到冯陂的一个小管事匆匆跑来,说是他家次子有急事来找他。 郑彭祖扔下手上的物使就跑向大门处,郑辅年也急急忙忙地跟了上去。 跑到大门处,见到自家次子广宗,郑彭祖着急地问:“可是你阿母和你弟出事了?” 郑家次子郑广宗看着一头大汗、气喘吁吁的阿父,赶紧摇头:“阿母和幼弟都好,没有事情,咱家没出事。” 郑彭祖听说自家没事后,脸色好看了些,接着又问次子:“既然家里没出事,你这么晚跑来这里做什么?” 郑广宗赶紧说道:“今天正午时,姑大母家的表叔父来家说让阿父和长兄快些回家,说是,有什么太行山贼盗张敖和司马护要来抢劫冯陂。贼盗有四十余人。是三表叔偷听到贼人的话后跑回家告诉姑大母,姑大母让大表叔来给咱家报信,让你们赶紧离开冯陂回家。” 郑彭祖听到这些话后,吓的差一点坐到了地上,还是赶来的长子扶住了他。父子两人又让郑广宗复述了一遍,确认之后,彼此之间面面相觑。太行山贼盗,这个以前他们只听人提到过的群盗,原以为,这些人远在天边,没想到,有一天居然会遇上。 考虑之后,郑彭祖决定当下就去找管家冯清报信。冯家对他一家人有恩情,现在,冯家被贼盗盯上了,他们不知道也就罢了,既然老天有眼,让他们知道了,就必须告诉冯家,好让冯家能够防范一二。 郑彭祖带着次子和长子一同去求见管家冯清,交代了次子带来的口信。冯清再三盘问了郑广宗,事关重大,在确认了郑彭祖一家和太原郡上艾县东乡鹿泉里吴家的关系后,知道这个消息不是无中生有,冯清赶着县城关闭城门的时候进了城,又敲开了辛安里的里门,赶回了冯家。 以前冯家主君中总有人住在冯陂,多数时候是老主君冯遂带着家中的小女君冯媛住在冯陂,这一旬的时间,由于冯家儿郎们即将远行的缘故,冯遂和小冯媛又住回了辛安里的冯家主宅。 冯遂等人在听完冯清的交代之后,知道了这个消息是被在太行山井陉谷里的井研亭作厨人的郑彭祖的三表弟偷听来的。 据郑彭祖家次子交代,太行山贼盗会如何抢劫冯家不清楚,因为,与亭父商议的人只是让亭父传个口信,等几天后会再次与贼盗头亲自商量。吴家三表弟只听到了是傅家主君派人与贼盗头张敖交通,要抢劫上党郡潞县的冯陂。 他知道自家阿母挂念的郑家表兄就在冯陂做庸,郑家表兄人忠厚,要是出了什么事,阿母不得心疼死。所以,第二天他给亭长打了招呼后,就急急忙忙地跑回家,告诉阿母,让阿母派长兄去给郑家表兄报个信。 太行山贼盗头张敖、司马护,冯家听说过,这伙群盗有四十余人,当初,杀害官吏,抢劫武器,攻打朝廷的亭舍。这些人是穷凶极恶之辈,被他们盯上了,冯家就不要想安宁。 对于同贼盗交通的傅家,因为,吴家三子传来的话中只说到是常山郡石邑县都乡富贵里的市人傅衡。这个傅衡几次路过井研亭都要在那里住宿,吴家三子认得他。 常山郡石邑县都乡富贵里的市人傅衡的主君,冯家一众人等都在考虑这是哪号人物,冯家什么时候与他结了仇,让他干出这种勾结群盗灭人门户的事情来。 冯家众人都在沉思之中,突然,坐在下排第二个坐席上的冯定国嚷了一句:“我知道这个傅家是谁了。” 堂上众人的眼光都看向了出声的冯定国。冯定国看着自家大父和阿父严肃的眼神,赶快交代:“大父和阿父可还记得傅县尉是哪里人吗?” 冯骥看着自己的次子,皱着眉头问道:“傅县尉,可是那个与你有嫌隙的县尉?” “就是他,阿父。”冯定国回答道:“我记得他就是常山郡石邑县都乡富贵里的人”。 “那么,就是说,可能是他因为与定国有嫌隙,为了报复而交通太行山贼盗来我冯家抢劫。”冯家长孙冯延年说到。 “可是,这也说不通啊,哪有人为了一点小小的嫌隙,就会干出这种勾结群盗的事情来?与群盗交通的人可是要被腰斩弃市的啊。”冯家孙辈中的老三冯信摇摇头,觉得有些匪夷所思。 “不全是为了嫌隙”冯定国反驳道。 “自从咱家的辛安美酒出来后,有一次,我宴请县长、县丞和同僚们,因为不好绕过顶头上司,所以,也邀请了傅县尉。”冯定国一脸的懊恼。 “喝过咱家的辛安美酒之后,这个傅县尉就明里暗里地打听咱家的酒。由于不好给顶头上司没脸,我只装作没听懂给推了。” “看来一定是他家了”冯定国想起了什么,继续说道:“前段时间,我想起来了,就是差不多一个月前,傅县尉在王县丞家的宴会上,借着喝酒对我说些,要想家宅安宁,一些方子就不要看的太紧的话语。” “我当时当他是酒话,没往心里去,因为,这种类似的话,他已经说过不止一两回了。”冯定国打了自己一巴掌:“我差一点害了咱家。” 坐在上首的冯遂听着儿孙们议论纷纷。看着冯定国说:“定国也无需过于自责,这种事情总会发生,不是这次,就会是下次。好在祖宗佑护,有人给冯家报了信。” 冯遂扫视着儿孙们,继续说道:“现在想想,这也是天意。老天不绝我冯家,让我冯家提前得到了消息。如果,冯家没有得到警示,还不知道会遭受多大的损失。” 冯遂看向长子冯骥:“骥儿明天陪同为父去见见这郑彭祖父子。为父要亲自向这家人表达感谢之意。” 冯骥点点头:“阿父说的对,这是应有之意。” 冯遂扫视了番众儿孙们,交代道:“好了,天也晚了,今天就到这里吧。各自回去后闭紧嘴,不要把太行山贼盗的事情告诉妻子女。一则,人多嘴杂,如果消息传出去,会引来不必要的恐慌和麻烦;二则,告诉她们只是徒增烦恼罢了。回去后,都想一想,看看我冯家应该怎么应对此事。” chapter;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第28章 仙迹再现 第28章仙迹再现 冯家的权威存在让家里的儿孙们回各自的小家,多想办法,考虑冯家如何应对太行山贼盗。 冯遂在打发走自家的众儿孙之后,让婢女去老妻那里把孙小女媛(汉代人们管小孙女的叫法,就是小孙女媛)带了过来。 等小冯媛到后,冯遂把刚才众人的议论告诉了小冯媛。他想看看这个孙小女会有什么样的应对。 冯媛听完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心里一片懊恼。重生之后,一直顺风顺水,让她忽视了冯家所面临的风险。前一世,冯家并没有遭遇太行山群盗的抢劫。 冯媛是出生在长安的。出生时,冯家已经从上党郡潞县迁移到长安南的杜陵好几年了。 前世冯家是因为冯媛的阿父冯奉世任职二千石的官员,属于迁居陵邑的对象,冯家本身没有多少钱财宝货,自然也不会引人觊觎。 今生,冯家先是有了酒精、二锅酒,酒精让冯家获得了美名,而被天子赐名辛安美酒的二锅酒又给冯家带来了巨大的利益。光是送于相----好的各家所获得的明的暗的种种好处,就无法细数。后来,又有了纸张,不过,因为冯家目前被输谷的事情牵引了全部注意力,还没有顾得上运作纸张,故而,纸张的益处还没有显现出来。 最要紧的是谷物。宿麦的高产就已经很引人注目了,一旦,秋天,粟谷收割后,那时候,冯家可就真得是处于风口浪尖上了。凭他是谁,也无法心平气和地面对一亩能产出五十斛谷物的田地不动心。那时候,土壤肥沃、灌溉便利的上田也不过一亩出产一钟约十斛。(作者查了很多资料,有的说一钟等于十斛,有的又说一钟约六石四斗。按照,一石等于一斛来说,一钟约六斛四斗。好吧,作者君也糊涂了。不知道哪个产量靠谱些。为了故事需要,还是一钟等于十斛吧。) 长安的权贵众多,冯家目前对上谁都是个分分钟就灭门的下场。特别是那位说立谁为皇帝就立谁为皇帝,看着不顺眼了,说废帝也就废了的大司马大将军光。霍大司马可能还看不上冯家的这些田地,可是,他那个夫人却是个不折不扣的贪婪之人。那个霍显仗着霍光的权势为所欲为惯了的,说毒杀皇后就毒杀,想害太子就害的主,指望她能给冯家留条生路?!还是想想怎么才能死的痛快吧。 想到这里,冯媛整个人都不好了,脸色变的惨白,人也摇摇欲坠。冯遂看着不对劲,连忙抱住小孙女,一边拍着小冯媛的后背,一边哄着她:“乖,大父的乖孙小女,咱不怕啊,不怕啊,大父在这里呢。” 冯媛被大父冯遂的声音唤回了魂,“哇”的一声,哭着抱住了大父。冯遂看着小冯媛这个样子有点后悔了,自家的孙女再有奇才,也不过是个几岁的孩子而已,怎能对她要求那么多呢。 冯媛想到因为自己的行为,差点又害了冯家之后,哭的撕心裂肺。如今被大父像哄小娃娃地哄着,冯媛的心里就更内疚了。 哭了有半个时辰,大父冯遂也哄了半个时辰,冯媛终于把潜藏在她的意识深处连她自己都不知道的恐惧给发泄了出来。 半个时辰之后,冯媛终于不哭了,大父冯遂也是大大地松了一口气,再这么哭下去,老妻肯定要找他麻烦。不哭了就好,再哄哄,小孩子嘛,还是要哄的,冯遂如是想。 冯媛呢,也终于是哭累了,想想,谁哭上一个小时,也会累的。 哭累了后,冯媛倒是想开了,贼盗来人挡,祸来天挡。贼盗好对付,咱手里有利器。不过,如何对付来自于长安的权贵们的恶意,还是要与大父好好商量商量。 已经临近子时,夜很深了,小冯媛却是一点睡意都没有。她在等待着大父换掉被她哭湿的衣服的时间里,好好地考虑了一番。等大父冯遂再次出现后,祖孙两人开始了密议。 冯媛讲述了她对于长安的大司马大将军光的夫人霍显的忧虑,大父冯遂听到这些后,也深深地沉思起来。冯遂知道自己刚才错怪了孙女,他以为小孙女是被太行山贼盗吓哭的,没想到,孙女想的是来自长安权贵的威胁。 孙女想的对,自己一个九十多岁的人了,居然也忽视了冯家的潜在危险,看来真得是被这些年的安逸生活消磨了警觉性啊。 冯遂一面检讨着自己,一面听着冯媛的想法。等他听到自家孙女提到给冯家找个天大的靠山,让人想动冯家的时候、需要掂量的靠山时,突然心思一动,他怎么就没有想到呢! 冯家的先祖,那位在酒精出世的时候已经被人传开的先祖,那位已经成为了神仙的先祖。想想也是,有一个神仙先祖庇护着的冯家,谁想针对的时候都会掂量再三。有个神仙祖宗,只要冯家不参与谋反大逆,谁想的都是先拉拢冯家,拉拢不成才会考虑下手对付冯家的。 现在考虑的是如何坐实冯家先祖确实是个神仙,神仙嘛,显露仙迹,自然不能是只有一二次就算完了,这样的神仙,谁会在乎呢。其二,冯家神仙先祖要很护短,至少要让世人知道,冯家的先祖很是庇----护冯家的子孙们。 对付太行山贼盗,不是什么大问题,冯家可以先修一道坚固的高墙出来。只要能将贼盗挡在高墙外面,拖得时间长了,就会有人来救,不救都不行的那种。 不救,好吧,朝廷的律法等着呢,重的,直接腰斩弃市;轻的,流配或者去修城墙。也可能会被发配去当铁官徒,每天和炼铁打交道,吃的是能磨碎牙齿的粝米,睡的是土,每天都会有些铁水溅到脸上和身上。朝廷正缺人炼铁呢。 用什么来快速修建坚固的高墙呢?很明显,水泥。既快速,又特别坚固。 水泥中,首选灰粉。 灰粉,也就是土水泥,制作起来并不麻烦。原料,潞县就有,甚至,冯陂就能解决了。石灰石,冯陂东侧的太行山里有的是。粘土和石膏,还是那句话,太行山里有的是。将这几种材料粉碎,磨成粉,煅烧成熟料后就成了。粉碎和磨粉,有水碓房和水磨坊;煅烧,有烧石灰和烧瓴甓(砖瓦)的窑。从本始三年起,为了建设冯陂,修造可以供冯家主君们居住的楼舍重阁,冯家就在靠近太行山的山脚下修了几座烧石灰和烧瓴甓的窑出来。 有了土水泥灰粉后,在冯陂现有的土坯围墙内加建一道高三步(四米)的水泥墙出来。 冯陂以前修的防御太行山野兽的土坯墙,不到两步高的土坯墙,能防得住不会撞墙的野兽,却防御不了会用大木头撞墙的贼盗们。可是,有了灰粉墙后,撞墙?嘿嘿,让贼盗们来撞着试试。水泥的坚固性,贼盗们能在墙上留下印子就算他们力气大了。 水泥墙上可以建几处望亭,以及防御箭枝的垛墙。有了可以四面观察的望亭,无论是贼盗们从哪个方向来,瞭望的人都会很快报警。白天用烟,晚上用牛角号。 贼盗们靠近墙下的时候,躲在垛墙后的人们可以用弓箭射伤那些贼盗们。土坯墙损坏了没关系,有水泥墙在,贼盗们是攻不破冯陂的。冯陂只需要坚持三天,临近的几个县就必须来救援冯陂了。超过五天没有救援,别说临近的县,就是上党郡太守和都尉都逃不过朝廷事后的追查。不救,还是那句话,朝廷正缺人炼铁呢。 因为傅县尉的缘故,冯遂和小冯媛有志一同地没有把潞县本地的救援力量考虑在内。 冯家此次的劫难十之八九是傅县尉带来的。虽然不知道傅县尉的傅家是如何与太行山贼盗头们商议的,但是,不外乎是那几样。最明显的就是,趁着冯家儿郎们输谷物去长安仓的时候动手,那时节,冯家只剩下了老弱妇孺,怎么抵御四十几个穷凶极恶的贼盗们。等到救援的人们赶到的时候,贼盗们早就杀了人,放了火,抢了谷物和钱财,逃进了太行山里。 天意有人报警,冯家得了时间,可以提前做些准备,建好坚固无比的水泥墙。别说是四十几个贼盗,就是上百个贼盗,也撞不破冯陂的水泥墙。冯家留守的人们,只要不让贼盗们攀上墙,翻进来,坚持个几十天还是容易做到的。 太行山贼盗们攻不进来,最迟五天,救援必到,到时候,贼盗们要么跑路,要么被灭。 支撑过这次危机后,冯家有了时间可以详细地好好地规划下家族日后的发展空间和方向。 冯遂和小孙女冯媛商量好了,决定第二天由冯遂出面,带领着家中的儿孙们去家庙祭先祖,祷告先祖保佑冯家儿孙们灭掉太行山贼盗。之后,拿着先祖显示的神迹----一块记录着如何炼制灰粉的玉简,按照计划行事。 chapter;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第29章 傅县尉避嫌 第29章傅县尉避嫌 上回说到冯遂与小孙女冯媛商议,准备让近两百年前的冯家先祖华阳君冯亭成为上党郡潞县冯家的最大靠山。 此计划要点就是向世人再次强调:冯家先祖华阳君冯亭早已经位列仙班了,且冯家的神仙先祖对自己的子孙们很关心,是属于有求必应型的。先是酒精,后有翻车,之后,有了高产的谷物,现在,听说了太行山贼盗要来抢劫冯陂,就又赐下了神奇的灰粉。 这些事情传扬出去,长安的权贵们就会好好考虑下动冯家的后果了。大家都会想捏软柿子,谁也不会脑抽地选择大石头来砸,这万一,石头还没碎,自家就被砸伤了脚,那个后果想想也是蛮让人头疼的。 远在长安的新天子宣帝算得上是个好人,是少有的有情有义的皇帝。对于天子无须防范。冯家目前主要是考虑如果大司马大将军光的夫人霍显对冯家起了贪念后,冯家应该怎么做。好在,按照冯媛前世的记忆,霍光没几年好活的了。等霍光一死,霍显和霍家就能自己把自己作死。 对于潞县的县尉傅广利,冯家准备等此次太行山贼盗抢劫事件过去后,追究傅县尉以及常山郡石邑县傅家的罪责。一定要把对冯家心怀恶意的傅家连根拔起,杀鸡儆猴,也好警告其他有可能对冯家心怀恶意的人家。 第二天,一众冯家儿孙们再次聚集到冯遂居住的主宅。冯遂先让众儿孙们提出各自考虑好的应对方案。 有的提议,密切监视傅县尉的行踪,以便得知太行山贼盗们会何时抢劫冯家;有的提议向位于长子县的上党郡太守和都尉等求援;有的说,暂停向长安仓输谷,等把群盗们干掉后再说。冯家孙辈中排行第七的冯恽干脆建议冯家儿郎们主动出击,带上家仆人们,找到太行山贼盗们的巢穴,干掉群盗们。 冯恽的话音刚落,就被几个兄长一人拍了一巴掌,其他的弟弟们也奉送了几枚白眼。大家心里的话是:“这个没脑子的真的是我的弟弟/兄长?” 次兄任游徼的冯安国拍着七弟冯恽的肩膀,告诉他:如果太行山贼盗们的巢穴那么好找,冀州常山郡和并州太原郡的官吏们也不会几次围剿都没有彻底消灭贼盗们,还让他们有机会来上党郡潞县抢劫冯家。 听完众儿孙们的建议,冯遂向子孙们宣布了他要带领大家去冯氏家庙祭拜祖先。此次,太行山贼盗抢劫事关重大,必须禀报先祖们知晓。 不提冯家众人如何祭拜祖先,冯遂又是如何获得祖先华阳君的指示,得到了神物灰粉。 此后的日子里,上党郡潞县浊漳水东侧的冯陂再一次开始了大规模的围墙建设。不过,这一次的围墙建设,为了不打草惊蛇,修建围墙的劳力主要是冯家自家人。上到小冯媛的大伯父冯骥,下到家中的僮仆婢女们。 为了避免围墙修建的消息外泄,以及贼盗们来攻击冯陂时带来的危险,冯家在动手建墙之前,就已经先把在冯陂做工的庸们找借口劝了回去。冯家人自然要与冯家共存亡,家仆人们也当然要与主君家共同度过这段劫难,但是,做工的庸们却没有道理承担这些风险。不过,郑彭祖父子两人却硬是要求留了下来。 当冯家的当家主君们去拜谢过郑彭祖父子后,郑氏父子就打定注意要与冯家共存亡。世人们都说:“士为知己者死”。郑彭祖觉得虽然郑家只是一个小小的农户人家,但是,他也不能让人小看了郑家。特别是,他一家的好生活都维系在冯家身上,可以说,如果没有冯家,没有冯陂,郑家早不知道流落到哪里去了,怎么可能会有现在这种他们以前想都不敢想的生活。 郑彭祖父子坚持要留下来,与冯家共度难关。冯家得知后,也由得他们父子去了。等冯家解决掉那些太行山贼盗们之后,再与郑家父子商量下,好好安排他们以后的生活,也算是报答了他们父子的高义。 不到二十天,冯家就在冯陂原有的土坯围墙内又修建起了一道水泥围墙,冯遂给之取名“灰墙”。 灰墙比原有的土坯墙高出两倍多。墙上修的有垛墙,墙后修的有两步多宽的步道,人们站在步道上,可以很轻松地拉弓射箭,对付外来的贼盗们。同时,又选择了四个方向,修建起了六座高高的望亭,其中三座望亭针对的是东侧的太行山的方向,一座望亭注意着县城的方向,两外两座则监视着其它两个方向的动静。 二十天的时间,冯陂的防御措施已经基本建好了。 冯家的家庭会议再次召开,与会的冯家众人们经过热烈的讨论之后,认为,如果冯家儿郎们不向着长安出发的话,太行山的贼盗们看来是不会来打劫冯家的了。为了大家的身心健康,秉持着早打早结束的会--议--精--神,既然,冯陂的防御已经准备好了,那么,冯家的儿郎们还是按照原计划向长安输谷。 当潞县县长又一次光临辛安里的冯家,询问起冯家向长安仓输谷物的准备做的如何,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出,县寺会大力帮助。冯家主君之二的冯骥告之县长,冯家准备与六天后也就是夏六月庚子日(六月二十八日),开始装运谷物,向长安仓进发。 县长回到县寺后通知了佐官和众属吏。县尉傅广利主动提出,他准备率领县吏们提前两天出发,一路上按照冯家运谷物的大队人、牛队伍准备走的路线扫--荡一番,消除贼盗等不安--定因素。 傅县尉已经于两天前收到了他父亲傅彭祖的来信,信中说明了如何打劫冯家的计划。要求他尽可能不引人注意地把潞县的县吏们带出去,这样,当太行山的贼盗们攻打冯陂的时候,无法得到潞县县庭的救援。 至于长子县那边的上党郡太守和都尉等,傅家已经在想办法了。现在,就等着傅县尉这边的消息。一旦,冯家运谷物的队伍出发,张敖、司马护等太行山贼盗们也会出发,从常山郡顺着太行山脉赶往上党郡的潞县。 这一路上行走在太行山里,不会有人发现太行山贼盗们的行踪。等贼盗们出现在冯陂时,冯家必然会猝不及防。出其不意之下,贼盗们很快就会得手。不过,考虑到如果冯家不愿意痛痛快快地交出方子,拖延时间等待救援,傅县尉将潞县的县吏们带走是上策。 一方面,可以达到釜底抽薪的效果,断了冯家等待救援的念想,说不定能让冯家痛快地交出方子。 另一方面,日后,朝廷追责,傅县尉也可以避开嫌疑。谁也不知道太行山贼盗们会来抢劫冯家,冯家被抢,只能怨他们运气不好,做事情太张扬,这才被贼盗们给盯上了。 为了避开嫌疑,有什么比主动去为冯家运谷物的队伍探路要好呢? 瞧我,为了保证冯家运粮队伍的安全,在这炎热的夏六月和夏七月里,带着县吏们,不辞幸苦地走在路上,一路护送着冯家的运粮队伍翻山越岭、趟水过河,到达河东郡。这一路上的艰辛咱就不说了。总不能因为太行山贼盗们打劫冯家时,我赶不回来救援就责罚我吧?! 傅县尉想的很好。自从几十天前他通过邮亭寄信给常山郡石邑县老家的父亲后,这段时间为了避嫌,他从不关注冯家和冯陂的动静。在他眼里,冯家不过只是小小的潞县的一户人家而已,冯游徼几次三番地拒绝让他失去了耐心,有了贼盗们出面,不但是酒,连同方子傅家都要了。 傅县尉有意躲开冯家的消息,再加上冯家的有意封锁,冯陂加修了一道高墙的事情,潞县,特别是县寺里没有多少人知道。 即使傅县尉知道了,他也不会在意。道理很简单,这么段的时间里,修起一道高墙,想也知道那墙能有多厚实。冯家自身人手有限,又没有从周边雇佣人来修墙。四十多个大汉,用大木头桩子,很快就会撞垮。贼盗头张敖和司马护曾经带领着群盗们攻打过朝廷的武库和亭舍,也不过是一天的时间,就打下来了,杀了朝廷的官吏,抢了武器和钱谷。 冯陂的防护连亭舍都比不上,又怎么能和朝廷的武库相比?估计,用不了半天,冯陂就完了。哼哼,到时候,冯家的酒方子就是傅家的了。可惜的是冯家那满仓满窖的谷物了,特别是那些据传上好的宿麦。阿父答应了傅家只得方子,其它的归贼盗们所有。 傅县尉咂咂嘴,摇摇头,然后,心里又幸灾乐祸了起来。哼哼,等冯游徼那些外出的冯家子弟们得到消息赶回来,太行山贼盗们早就跑没影了。让冯定国抢我傅家子的游徼职位,让冯定国在我傅广利面前得意。 傅县尉心里美滋滋地,等我傅家拿到辛安美酒的方子和那个什么纸张的方子后,常山郡石邑县的傅家会风风光光地重返长安城。 chapter;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第30章 强盗来了 第30章强盗来了 本始四年夏六月丁酉日(六月25日)上党郡潞县县尉傅广利带着几十名县吏从潞县出发,一路向西,为潞县辛安里冯家输谷物的大队人牛探路。三天后,也就是夏六月庚子日(二十八)冯家的二百辆牛车和雇佣的上百辆鹿车,装载着上万斛的谷物和草料,几百人的大队从冯陂出发,渡过浊漳水,一路向西,开始了前往长安的上千里的输谷路程。 夏季,天气炎热。大队人牛车每天走不了百里。中午日头最晒的那两个时辰,人与牛都找个树荫处休息。人推牛拉、走在路上的时间只有清晨天亮之后到午时前、以及下午申时后到天黑之前,每天赶路不足五个时辰。有时候,为了将就宿头,或者多走点,或者少走些。 在冯家儿郎们率领着大队人牛车出发后,冯陂的警戒就开始了。冯家余下儿郎们年满十五岁不足十人,家中的男性家仆们随着车队向长安去了。冯家女眷中的老弱被安排留在了辛安里,孙辈中的男丁和小冯媛则住在了冯陂。辛安里在潞县县城内,县城城墙高大,几十个贼盗们是不会去攻打县城的。 十五岁以上到五十六岁的大男和大女们都由管家冯清安排了时辰,主要在夜间轮流警戒。其余人丁,则排在了白昼。小冯媛和她的三位兄长就被安排在了上午的辰时和巳时这两个时辰。 冯家众儿郎们的出发很快就被太行山贼盗们派出的谍报发现了。 贼盗头张敖和司马护从与常山郡石邑县富贵里的傅家商议好后,就派出了谍报,远远地监视着冯家的动静,就等着冯家输谷物的队伍出发了。谍报有两人,一人远远地尾随着冯家的车队,看冯家是否是真的向长安去了。另外一人则爬山越岭地赶回老巢去报信。 在冯家众人警戒了十五天后,第十六天的未时六刻,也就是后世的下午两点半,东北侧的望楼吹响了牛角号。 按照事先的约定,发现贼盗十人吹一声,牛角号被连着吹响了五声,这说明有五十多贼盗们从东北方向出现了。 为什么那么肯定从太行山出来的五十余人就是贼盗? 一则,不会有这么多的普通人从太行山上下来。进太行山打猎的猎户们多是五六人相伴而行,除非猎虎等,很少有十人以上的猎户们成群出行。 二则,太行山贼盗们抢劫冯家,路上如果不想被关隘等地的兵卒们发现的话,走太行山山里是最好的选择。 冯陂的东北侧正对着太行山脉,时值夏季,山上林木森森,山草茂密,野花盛开,悬崖峭嶂满是风来松卷翠屏张。 早前为了防备从太行山这一侧下来的野兽,冯陂在建立之初,就从冯陂的围墙开始,将高于一尺的野树和草木都连砍带伐地割掉了。当有人从太行山里下来时,立刻就被望楼里的值守人员发现了。 牛角号吹响后,还在田地里劳作的人们迅速地跑向了冯陂的大门,进入大门后,厚重的木制大门就紧紧地关闭了起来,然后,从上到下上了五道厚重的门闩。 冯陂里的众人,按照事先演练好的,迅速地穿上了皮甲,拿上了五兵中的弓箭和矛,背上了装满箭的箭筒,跑上了灰墙内侧的步道上,密切地注视着出现的贼盗们。 冯家的箭枝都是竹草制成的。竹草的茎秆近两寸宽,与小斑竹一样,做箭杆很合适。将竹草的茎秆用刀劈开,修一修,就可以做成竹箭。 矛也是用竹草的茎秆加工成的。特别是长矛,将近两丈长的竹草茎秆的一头修尖,就是一根可以刺伤人的长矛了。 从望楼发现太行山里出来五十余人,到这些人跑到冯陂的围墙前二百多步远的地方,期间过去了一个时辰。一个时辰相当于后世的两个小时,冯陂里的人们早就做好了准备。 这一个时辰里,除了东北方向之外,只有县城方向又过来了十余人,其它方向再未发现有人向冯陂而来。 县城方向的十余人在浊漳水的河岸上刚一冒头就被望楼里的人注意到了,本着小心无大错的想法,望楼里的监视人员同样在一开始就发出了警报,吹响了牛角警号。 县城方向来的十余人远远地绕过了冯陂的围墙,跑到了东北方向,与从太行山里出来的五十余人汇合在了一处。这下清楚了,太行山的贼盗们不止四十余人,而是近七十人。 冯陂的成年男丁刚二十人,大女有七十人。 其他的“使男”和“未使女”不算。“使男”,七岁到十四岁的男丁;“未使女”,七岁以下的女童。这主要是小冯媛本人和她的三位兄长。 发现贼盗们汇集到一处后,冯家众人都松了一口气。 冯陂的人不多,如果贼盗们分几处攻打冯陂的话,冯陂人手不足的缺点就会立刻暴露出来。如今贼盗们都汇集到了冯陂的东北方向,那么,冯家除了在其余几座望楼上留下几个人监视情况之外,余下的主要战力都可以集中在东北方向,对付贼盗们。 太行山贼盗们选择从冯陂的东北方向进攻,其目的就是为了尽量延迟潞县县城的人们发现冯陂的异常情况。 先前从县城方向过来的十余个贼盗们,就是在群盗的二首领司马护的带领下,毁坏了浊漳水上通往县城方向的桥梁。夏天雨水多,浊漳水的水势大,水流急。冯陂与县城之间的桥梁被毁坏,那么,想要从县城过来救援冯陂要么绕行,要么搭桥。搭桥的话,没个三四天是搭不起来的。绕行,更是花得时间多。 贼盗们在毁坏了桥梁之后,就放心地跑去汇合了,连一个监视县城动静的人都不留。在贼盗们看来,别说三四天,两三个时辰的时间,他们就能打下冯陂。这样正好赶着天快黑的时候带上打劫到的钱谷等物跑进太行山里。只要一入山,那就是山高林密任贼逍遥。 太行山贼盗们因为以前攻打过朝廷的武库和亭舍,对冯陂没有放在眼里。在花费了一个时辰的时间跑到冯陂围墙前的二百步远的地方后,贼盗们纷纷躺在了地上休息。 过了一刻钟,躺在地上的贼盗们被从县城方向跑过来的贼盗们用脚给踢了起来。先到的五十个贼盗中有七人和后来的贼盗们打了起来,听着风中传来的贼盗们的骂声,冯陂的众人才知道原来这些贼盗们踢同伙时用的力气不小。有些跑累了的贼盗们已经睡着了,被人用力踢醒后,脾气大发,这不,有几个就打起来了。二百步外,站在围墙后的冯陂众人们看着这些还没有进攻冯陂就先内讧一场的贼盗们,大家的表情很是怪异。 一开始,在得知会有四十多人的太行山贼盗们要来抢劫冯陂时,大家都很紧张。这些贼盗们在常山郡和太原郡两郡的官兵们的围剿下都没有被消灭,这从侧面说明了贼盗们很凶猛。受过长期的正规军队操练的一郡的官兵们都无法剿灭的贼盗们,让冯陂这些平日里主要是种田的普通人们,心情非常紧张,压力极大。 让大家能够坚定信心和贼盗们对抗的原因就在于冯陂加修的灰墙上。在贼盗们还没有出现的那些天里,冯家留守的人们就在冯遂的要求下,纷纷拿着各种工具和武器与灰墙对抗了一番。经历过亲自动手,冯陂的一众人等对于灰墙的信心是无限高涨。 灰墙在前,贼盗不怕。来两个射一双,来四十个射他二十对。 从冯家输谷物的大队出发之后,冯家留下的无论男女,只要能拉开弓的,皆忙于练习射箭。竹箭有的是,射裂了,射爆了,没关系,接着来。只要能在四十步之外射上靶子就行。臂力大的除了练习射箭外,还练习如何用竹矛刺人。围绕着灰墙,冯陂众人们集思广益,练习各种对付贼盗们的战法。 望楼的牛角号吹响的那一刻,冯陂的众人们有种“贼盗们终于来了的”感觉,大家既紧张又兴奋,练习了十几天了,终于可以对付活的贼盗们了。 发现太行山的贼盗们不是报信中的四十余人而是七十人时,冯陂的人们除了老主君冯遂和小冯媛之外更紧张了,不少人开始担心冯陂能坚守多长时间,能不能等到救援。 贼盗们的内讧被贼盗头张敖和司马护等人用手中的棍棒制止了。 司马护带着贼盗们破坏了浊漳水上的桥梁之后,跑向事先与张敖约好的汇合地点,在远远地绕行冯陂的围墙时,司马护就感觉情况有些不对。 一方面,冯家人的反应太快了些,像是提前知道了消息,有了准备的样子。 另一方面,冯陂的围墙不像是傅家说的那样,只有一人高。那墙远远地看去,绝对比四个人都要高。傅家居然谎报情况。 司马护把他的发现告诉了张敖,同时,也说了他对冯家提前得到消息的猜测。 贼盗头张敖不以为意。在他看来,冯家就是只待宰羔羊。他令群盗中嗓门最大的几个大汉冲着冯陂喊话。 “冯家的人听着,我,太行王张敖,来向冯家借点钱和谷物,乖巧的话,就赶紧照办,绕你们一命,否则就别怪我不客气了。你们不用想着会有人来救你们,浊漳水上的桥已经被我们毁坏了。” chapter;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第31章 对峙 第31章对峙 太行山贼盗们大喊着他们已经破坏了浊漳水上的桥,让冯家的人不要指望救援了,赶快投降,否则,就杀的冯家不留一人。 听到贼盗们破坏了通往县城的桥梁后,守在围墙上的人都吃了一惊,嘈杂声响起。 冯陂与潞县县城之间只有一座桥,木制的桥梁。平日里往来浊漳水东侧的冯陂和西侧的县城就走这座木桥。桥坏了,如果是冬天到也不是什么大事,冬天河水浅,完全可以涉水过河。可是,现在是夏天,河水高涨,没有桥,人们无法过河。 大家没想到贼盗们中间会有聪明人,居然想到了断绝冯陂向县城求援的路。 冯家的老主君冯遂告诉守墙的人们,让大家不要被贼盗们的话动摇了心智。冯陂有着坚固的围墙,贼盗们是攻打不开的,时间长了,县城的人自然就会发现。桥坏了也没关系,从浊漳水上绕行过来也不过两三天。靠着坚固的围墙,别说守三天了,守三年都没有问题。再者说了,冯陂里吃的喝的尽有,贼盗们可没有多少吃的。 太行山贼盗们打不破冯陂,大家可以利用这次机会,多杀伤几个贼盗,免得他们以后再去祸害人。官府说了,杀伤太行山贼盗有赏,到时候,大家可以凭借着这些贼盗们去领赏。 初期听到没有救援的消息,守着围墙的人中间难免有些会恐慌,毕竟这里的有些人以前虽然也在农闲时受过军事训练,可是还没有真正与人交过手,更别说是穷凶极恶的贼盗们了。原本这些人想着,冯陂一旦和贼盗们打起来,县城得到消息后就会来救援。现在,救援没有了,心里自然就慌了。 在家中主君和经历过战场的老人们的提醒和鼓励之下,大家的士气又重新鼓涨了起来。大家一想,对啊,冯陂的灰墙的坚固性,可是大家都试过的。贼盗们又打不破,怕什么。有些年轻的小郎和女郎们脸红了,纷纷嚷到:“贼盗们没有吃的,打不了几天的,大家不要怕,干掉他们,免得他们再去祸害人。” 两边都在嘈嘈杂杂地说话。太行山贼盗们这边,因为离着冯陂的围墙还有着二百多步的距离,只能听到围墙里面有杂乱的声音,却无法听清楚围墙里的人在说些什么。以往贼盗们这样喊过话后,被他们打劫的人都会惊恐地扔下手中的武器,交出钱财宝货和谷物,以求贼盗们能绕过性命。 贼盗们想着这一次的打劫也会很顺利,谁不知道,冯家现在没有强壮的男人,家中多是老弱妇孺。喊喊狠话,要的物使就会到手。 贼盗们又大喊了几遍,等了一刻钟,冯陂那里居然没见有人来开门,围墙上的人似乎手中还拿起了弓,这是怎么回事?这些像羔羊一样的老弱妇孺们居然敢反抗?贼盗头张敖的怒火涌了上来。他大声嚷嚷着,指挥着贼盗们逼近了围墙。 站在围墙步道上的冯陂众人们看着涌过来的大批青壮年的男子们。他们个个头上裹着粗布头巾,有的手里或拿着刀,或拿着戟,有的手里则拿着盾,有的拿着钩,各个背上都背着□□。 这些贼盗们中间为首的一个大约三十岁左右,挽着硕大的发髻,下半边脸上的短须横七竖八,此起彼伏。他的脸就像核桃皮一样,疙疙瘩瘩的,散步着细细的星罗棋布的疤痕。他的双手也黑不溜秋,积满了黑色的污垢,那些污垢是如此陈旧,看来已经和他的皮肤融为了一体。 这个人手中挽着弓箭。望着围墙里的冯陂众人,这个三十来岁的中年汉子冷笑了几声,露出一口黑中带黄的牙齿,好像被虫蛀过的朽木,零落不堪。看到这些参差不齐的牙齿,有点经验的人都知道,这是一种天天吃粝米的人独有的牙齿。粝米这种饭食是只有奴隶和刑徒们吃的。 这个人张开大嘴,冲着围墙上的人喊道:“我,太行王张敖。刚才的喊话你们听到了吧,乖乖地交出钱谷,我就绕你们一命,否则,就让你们一个个都到地下去陪伴先人。” 自从冯家得到警示太行山贼盗们将在张敖和司马护等贼盗头的带领下抢劫冯陂后,就四处搜集了这些贼盗们的消息。 张敖此人,没有人知道他的出身来历,只知道他以前曾经是铁官徒,后来被人赎买。之后,听说因为劫狱,篡取县狱里的犯人,被抓住后又被判了徒刑。几年前在常山郡太守命令押解犯人们去辽东修城墙的时候,于同行的犯人一起杀官吏,逃到了太行山里当起了群盗。因为为人凶恶有勇力,被群盗们推举为贼盗头。 另一个贼盗头司马护,据说是太原郡人,家贫,父亲生病,为了还债,把家中耕田卖给县城官家大户。卖田时,大户有意苛难,司马护气愤不过,与这家大户发生争斗,被关进牢狱。后来,又被大户送到了冶铸厂成为了一名铁官徒。 大汉立国之初,朝廷对盐铁经营采取放任政策,盐铁商人们“冶铸煮盐,财或累万金”。因为这些商人们“不佐公家之急”,武帝时期,盐铁被收归官营。特别是冶铁,在全国四十个郡国设有铁官近五十处,统领采矿冶铸。铁官徒就是在铁官监督下从事制铁劳作的刑徒。 这个宣称自己是太行王张敖的中年汉子,头上裹着黑色的头巾,穿着褐衣直缀,窄裤麻鞋。在这个中年汉子大声嚷嚷的时候,围墙里的人静了下来,围墙外随着这个汉子的话语声落下,其他的贼盗们纷纷附和着“交出钱谷”的声音。 围墙里的人则小声地传着话,“夫子说了,先不要射,等贼盗们进到三十步时再射。”一般的弓能射五六十步远,对于神射手和强弩来说,能射七八十步远。冯家选择放贼盗们到三十步才射也是有原因的,那就是箭头的问题。 汉时,每到农闲的时候,乡与里就会组织民众们习武备,进行一些诸如射箭等的基本武技的训练。冯家因祖先的缘故对于家中子弟的武技战阵等训练更多。家中的女郎们都能射箭上靶,更别说儿郎们了。不过,由于受箭头材质的影响,离得远了,箭枝的穿透力不强。 西汉时期虽然已经有了冶铁术,且铁质兵器也早以使用,不过,朝廷对铁的管制比较严,铁箭簇在民间并不多见。冯家还是在得知有贼盗来袭击后,多方努力之下才换得百余枚铁箭簇。民间用的箭头多是骨制,也就是所谓的骨矢。有的则干脆就是木头或者竹子削尖做的箭簇。这后两种的穿透力自然没有铁箭头强。 如果贼盗们穿了皮甲,三十步外射箭的话,竹箭头很难穿透皮甲,除非是用弩机来射。骨箭簇倒是可以穿透皮甲,不过,杀伤力不大。冯家早先没有预料到这么快就会有贼盗抢劫这种麻烦上门,所以,家中并没有预备弩机等这类属于管制武器的物使。 目前守卫冯陂的众人手里主要的武器是弓箭,此外还有自制的长矛。有限的几柄刀则握在几个服过正卒之役、上过战场的冯家人手中。还有些农户手中则拿着自家的柴刀和斧头。此外,冯陂的围墙里还放置了不少石头,这是准备好用来砸攻到围墙下的贼盗们的。 单纯就武器方面而言,冯陂众人手中的武器是比不上贼盗们手中的。太行山贼盗们由于以前攻打过官府放置兵器的武库,装备上比冯家强多了,不但有刀、戟、盾、钩,甚至还有远程打击兵器--□□。 奇怪的是,贼盗们好像并没有穿皮甲。不知道是贼盗们没有抢劫到皮甲,还是因为什么原因,他们没有穿皮甲。不管怎么说,这对冯陂里的众人来说是好事,只要贼盗们达到弓箭的射程之内,众人就可以杀伤贼盗们了。 看到贼盗们手里有□□,特别是□□后,冯家有战场经验的老人们再次告诫众人,注意防护弓箭的伤害,不要把自己暴露在弓箭的射击范围内。冯陂众人的身上都穿的有皮甲,尽管天气炎热,没有一个人敢脱下皮甲,热的流汗总比被箭射伤要好得多。 冯陂的围墙上按照惯例修的有垛墙,能够对射过来的箭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为了保护众人的头部,小冯媛甚至从驹衍空间里找到了纸头盔的制作方法,带着家中的婢女,花了十几天时间,不眠不休地赶制出了一百顶纸头盔。这样一来,不但守墙负责作战的人们一人派发了一顶纸头盔,连同那些安排在开打后承担运输任务的女郎们也派发了纸头盔。 仓促之间,从得到警示起,冯家已经尽力做好了准备,来应对这场人祸。 太行山贼盗头张敖又等了一刻钟,看到冯家众人对他的喊话没有反应,张敖怒吼着,大喊着,驱赶着贼盗们冲向冯陂。 贼盗们挥舞着手中的武器跑动起来,冯陂围墙后的众人也纷纷拉开了弓箭。 chapter;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第32章 初战 第32章初战 太行山贼盗们啊啊地喊着,冲着冯陂的围墙冲了过来。围墙这里,众人早已经张开弓箭,等着射击的命令了。 当贼盗们冲到了三十步左右的时候,“射”,一声大吼,众人下意识地就把手中的箭射向了冲过来的贼盗们。然后,又是一声大吼“换右箭”。就看见原先还在围墙垛口处的弓箭手迅速地退回了垛口的左侧,取箭搭弓,而原先站在垛口右侧的弓箭手们则迅速补到垛口处,放箭射击。右侧的弓箭手射击完后,快速退身,换上了左侧的弓箭手。而退身回去的右侧弓箭手们则重复着先前左侧弓箭手的动作,取箭搭弓。 一弹指的功夫,两轮箭射了出去。一波一波的箭像下雨一样射到了贼盗们的身上。冲击的贼盗们一开始被箭雨惊吓住了,他们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密集的箭射过来。不停地有贼盗被射中,发出惨叫声。 同伙的惨叫声惊醒了贼盗们,没有任何征兆,贼盗们转身向后飞跑,看那样子是只恨少生了两条腿。贼盗们像受惊的兔子一样在前面奔跑,箭枝像飞蝗一般在后面追着他们。跑出去百余步,发现没有箭再射过来,贼盗们大口喘着气,停了下来。他们知道自己跑出了弓箭的射程,安全了。 觉得安全了贼盗们互相搀扶着,看向了冯陂。这一看,众人都惊住了。刚才只顾着逃跑,没有注意身边的同伙少了不少。现在回头看,距离冯陂围墙前的二三十步的地上,躺倒了三十几个贼盗。各个身上插着箭枝,少的有十几只箭,多的简直就跟个刺猬一样了。这短短的几分钟时间,冯陂射出了多少只箭啊。 躺在地上的贼盗们惨叫着,让同伙来救他们。跑到安全距离的贼盗们一个个惊魂未定,谁也不想去救人。 第一次冲击就这样被打败了,冯陂的众人们兴高采烈,有的儿郎们甚至扔到了手中的弓箭,跳了起来。跳起的儿郎还没来得及跳第二下,就被家中的老人一棍子敲在了腿上,然后,被训斥了一顿。训斥的大意是:贼盗们还没有完全被打退,现在还不到高兴的时候。家中老人们的训斥让其他兴奋的儿郎和女娘们都沉静了下来。大家又都拿好了自己手中的弓箭,守在垛墙后面,注视着贼盗们的动静。 垛口处的冯陂众人们小声地议论着,躺在地上的贼盗们哭喊着、大骂着、不停地叫着求着同伙救命,跑到弓箭射程外的贼盗们,有的抱着头,蹲在地上,喃喃自语,有的则跳着脚,大骂着。 这一波冲击,贼盗头张敖因为冲击时跑在众贼盗的后面,冯陂开始射箭时,他第一个察觉不好,带头转身跑了,故而,一点伤也没有受。张敖喘着气,想找手下的二首领司马护商量下怎么办。在贼盗们中见看了一圈,也没有发现司马护。张敖赶紧看向那片躺在地上的贼盗们,这才发现,司马护已经变成了个刺猬,脸朝地趴着,一动也不动,也不知道是死了还是昏了。 张敖大声喊着,让躺在司马护身旁的贼盗看看司马护死了没有。由于此时众贼盗们的哭骂声、□□声和惊魂未定的大吼声互相混杂,张敖的声音被掩盖了下去,司马护旁边躺着的贼盗只顾着哭父喊母地嚷痛,没听到。 一时之间,张敖也没有办法,只好就势往地上一躺,想想后面该怎么办。 时间过去了一刻钟,这一刻钟内,趁着围墙外的贼盗们慌乱,冯陂里的人们被安排着轮流休息,吃了些早就准备好的饭食,喝了些清甜的竹草汁,等待着贼盗们的第二次攻击。冯家的老人们经过商议,一致认为第一次的攻击是贼盗们轻视冯陂而导致了失败。第一次,贼盗们扔下了一半人跑了回去,等他们缓过神来,第二次攻击就不会再像第一次那样了。那时候,冯陂才真真是面临考验的时候了。 看天色已经是酉时三刻了,从贼盗们出现到第一波攻击完结,过去了一个多时辰了。夏天天色黑的晚,贼盗们很可能还会再次攻击,冯陂众人抓紧时间填饱肚子,安排人手监视着一众贼盗们,其他人则坐在步道上讨论着刚才射箭的得失。 贼盗们这边,经过了两刻钟的歇息,跑到弓箭射程外的众贼盗的情绪也平定了下来。那些受伤了躺在地上的贼盗们在大喊大骂了两刻钟后也累了,同样安静了下来。 贼盗头张敖将余下的三十几个贼盗招集到身边,让众人出主意,看看下面该怎么办。 众贼盗正在纷纷议论时,突然又嘈杂了起来。原来是躺在地上的一些贼盗们看没有同伙过来救自己,慢慢地爬了起来,向着贼盗的方向爬过去。这些贼盗们还能爬的动,就说明受伤轻。围墙上监视的人赶快把情况报告给了指挥者。负责此次反击贼盗们的作战指挥,冯家的老人目光相会之后,就派出了箭术好的冯家人拿上装有铁箭簇的箭支,射向了那几个爬动的贼盗们。 十来箭射出去,那八个爬动的贼盗们不动了。其他的贼盗们看到后,又鼓噪起来,纷纷大骂冯家。有几个动作慢的,刚开始爬动,看到前面那八个的样子,吓得立刻停了下来,不敢动了。 这次的射箭,让躺在地上的一些贼盗惊醒了过来,这些人受伤不重,还能活动,为了不成为冯家的靶子,有的快速地爬到已经昏迷的同伙身边,将同伙翻了起来,盖在自己身上,有的则抢到了不远处散落的盾牌,挡在自己前面。 一些离的近的贼盗们商量了之后,有的背着昏迷的同伙,有的背着盾牌,同时发了一声喊,从地上跳了起来,快速地向七八十步外的贼盗们跑去。 当地上的贼盗们动起来的时候,冯陂这边的箭也同时射了出去,不过,因为这十来个贼盗都有盾牌,或是人盾,或是木盾,射击的效果不好,除了有几个腿上中箭,到底还是让他们跑到弓箭的射程之外,与先前跑掉的那伙三十余贼盗汇合了,加起来有四十六人。 地面上还躺着的贼盗们有二十人,这其中有太行山群盗的二首领司马护。司马护在贼盗们中间被称为“小子房”。贼盗头张敖自封为太行王,将司马护视作自己的谋臣张良。以往每次行动都由司马护出谋划策,现在,司马护躺在几十步外,死活不知。张敖的心情很烦躁。 出事不捷,还没有摸到冯陂的围墙呢,就损失了二十个兄弟,这让张敖的火气很旺。另一方面,张敖不想承认,他有些害怕了。原本以为就是些老弱妇孺的冯陂,一个冲锋就能打进去,没想到冯家的箭术这么厉害,一个照面,他们就丢下了三十人。 打吧,明显不好打;撤吧,张敖又不甘心。赶了十来天的山路才跑到地方,路上光草鞋就磨坏了两双,还不说谷物等其它的消耗。山寨里的谷物也没有多少了,想着冯陂的谷物多,抢劫一回,怎么也够吃上个几年。有谷物,今天的冬天总算不用再饿肚子了。有钱财,说不定还能买几个女人上山寨,让大家泻泻火。要不然,一群大老爷们呆在一起,总是成天打架斗殴。 上回抢了两个路过井陉的商队中的妇人,那个小的长的到是美,可是,兄弟们还没有享用过几回,就死了。另一个三十多的妇人,因为请的建除家说那个妇人不吉,最后听了建除家的话语,杀了那个妇人以求得禳(rang)解。 此次出发前,建除家卜出了一次“小凶”,两次“大吉”。难道说,这次被这些个观天象占测吉凶祸福的人给骗了?张敖有点不确定。就是因为建除家占出了“大吉”,大家从山寨出发的时候才会嫌弃夏天穿皮甲累事而没有穿。如果都穿着皮甲,现在也不会有那么多兄弟受伤了。一想到这一点,张敖的火又起来了,他暗暗地打定主意,这次回去后就把那个建除家杀了。 没有司马护给自己出谋划策,接下来该怎么办呢?是继续打呢,还是打呢? 撤?肯定不行。如果兄弟们都没有受伤,那么,撤了也没有关系,换一家打劫就行了。现在,已经与冯家打了起来,受伤的兄弟们不能留下,否则,官府会通过这些人找到山寨,今后大家都不好过。带上受伤的人,又无法跑远。 张敖左右思量着打还是不打。其他的贼盗们也纷纷吵嚷着打还是不打。 主张打的人说,刚才只是轻敌了,下次考虑周详,一定能打下冯陂。我们连官府的武库和亭舍都能打下来,还怕一个小小的冯陂。 不想打的人嚷着,冯家的箭厉害,到不了围墙前就会有人受伤,还怎么打? 想打的人又接着嚷,我们有盾牌,刚才是忘了举盾牌才会被箭给射伤,举上盾牌了,还怕箭吗? 如此这般这般如此,两边争吵了一刻钟,最后,张敖喊着让贼盗们都闭嘴,决定了继续攻打冯陂。这次,由贼盗们手中的□□开路,□□手射箭,其他的贼盗们拿着盾牌保护。 chapter;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