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总是杂乱无章》 第一小节 短句太短 生活微光 在喧嚣里勤恳工作,等退居寂静时,再把自身的心灯点亮。借着微光,为昏暗的角落带来光明。 穿梭的幸福 幸福总是以一种无人注意到的形式,在人们之间来回穿梭。 掉发 有些希望掉得太快,跟人上了年纪的头发一样,只掉不长。 生活微光:来源于个人在夜里醒来后的感想,由于将睡未睡会看看书或者看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影视剧,之后才重新入睡。夜里的灯光是微弱的,却是人可以思考最深入的时候。后来想到,人们辛勤工作了一天,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反而才有空为充实自己,为自己疲劳的身体和精神补充营养。便以此记录了下来,当是一种自我勉励。。 穿梭的幸福取自朋友圈的喜事连连。有一段特别日子里,几个互不打扰的朋友们接连了几条喜讯,纷纷表达出自己对于生活的喝彩与欢呼。而恰巧我正想到一句“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这一句本来是写时间流逝得快的,却让我联想到“穿梭”一词,所以就有了穿梭的幸福的描写与记录。我总觉得就像新闻传播一样,幸福也可以在人与人之间串联起新的可能。 掉发取自朋友圈一些同学对于掉发的牢骚满腹,因为对于掉发的无可奈何与不可挽回。加上情绪化的影响,感觉和失望总有些许类似,觉得形容虽不够贴切,却表达出同样的情绪宣泄,根据这点我便写下了这句话。 div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第二小节 本质的比拟 写作的本质 教育的本质,感觉就像是一只手在推动一代人前进。而写作的本质是造一座庭院,树立招牌,招待往来的客人。客人多给好评,就生意兴盛。然后就是设立分店,遍地开花。 自由的本质 自由的本质,就是约束自己。具体的做法就是把自己变小,而把世界放大。这样一来,周围的空间一大,你就自由了。 写作的本质:写作本质的考虑是一次关于本质的瞬间想法,平时写写记记的,偶尔会考虑一下这样写下去的状态该怎么形容呢?记一下也可以罢?? 后来考虑到对于现成的知识传授——教育,这一种行为的本质。教育在于把已经有的东西教给他人,对不谙世事的学生来说,教育是一种助推,是时代的一把手在推动着。而写作是一种个人的创作过程,本身可能受众比较局限,一般也只有接受了作者写作观念的人才会去看。两者相互促进往来有点像是一种商家与顾客互动,加上现在写作本身也多少受着商业化的影响,故而写下这一段。 关于自由的本质,那是因为有时候看新闻,出现关于言论自由的讨论。关于这个自由的范围界定有多少是拿不着底的?我也只是知道自由是相对的,在道德约束和法律约束下。因为有不少人觉得受到束缚,想挣脱。那时候电影院上线了《蚁人》,我从中想到,人会不会是把自己看得过于高大臃肿了。所以,要是把自己变小一些,会不会有一些变化呢? div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第三小节 回顾的另一种说辞 日子就像电子文件 或许人们现在只会考虑到昨天和明天。其他的日子很多,就像电子文件,要不隐藏着,要不就是被压缩打包了。如果有一天想回忆里面的内容,首先要做的事,就是显示隐藏文件或者解压。 年末,年初 旧岁一过,新年伊始。等跨年夜,即将迎来新的日子了。不同于以往,这次新的日子不仅是明天,它还有了一个新的称呼,叫做明年。对于中华儿女来说,虽然元旦比不上传统的春节,却也是较为正式的世界纪年。 不过,我不打算把跨年视作为一种告别和划断,而是为生活做一次标记。就像看书之时,贴上一个新的书签。当新的一年过得乱了,回头就可以回翻到书签标记的地方,重新理顺生活的轨迹。年末了,过去不说再见。年初时候,开始憧憬新愿。。 日子就像电子文件:写这一段是关于“解压”一词,这是在使用电脑发送大文件的时候想到的。于是,就想到了文件的隐藏属性,这个似乎也和日常生活中,人们为了更好地区别出来,不得不隐藏自己的内心想法一样。当在有所需要的时候,才会把隐藏的自己显现出来,或者让自己得以像压缩文件一样解压出来。然后,回顾着自己不得不隐藏起来的一面。或者让自己得以在回顾自己承受多大的压力的过去时,找到释放压力的方法。 年末,年初:这一段写在元旦的时候。对于新年的到来,人们总是别有另一番滋味。感叹自己又老了一岁,或者功成身退又近了一步,新的一年的愿望与新的开始。当天,我无意间撇到了一本夹了书签的书。想起来一年就这么过去了,也真的是有点“岁月不饶人”的感觉。但心底还是希望自己可以变得更好的,毕竟现在这个时代让这可能得以存在。机遇是存在的,努力是一直要做的功课。回顾过去,好好整理自己也是必要的。所以,记下来这一段,也就是一种心态上的准备罢,自己也得好好加油。 div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第四小节 以和平为贵 向往和平 假若和平不在,我们只要活着就好,无论在哪个地方。因为混乱中,任何道德人性总是荡然无存的。我们会期望和平回归,哪怕是天方夜谭。因为除此之外,日子没有其他盼头。我们如此微弱渺小,没有武力捍卫自己的一切。但崇尚武力的结果是,这武力可能会使混乱加剧,进而毁了我们的家园。我们不想参与到战争中,但如果有机会,哪怕献出生命,也绝不会向来犯的狂徒与敌人屈服。我们是如此明了,倘若能反抗的时候我们放弃了,不止自己会显得无助,连我们的家园,也将遭受沉重的苦难。因此,我们向往和平,也会以一切必要的手段来维护和平。战争是人类的愚蠢所导致的,因为它无视生命,摧毁一切。因此,我们向往和平,是不想自己像一个笨蛋一样,为了自私而无聊的理由参与战争。 向往和平:新闻上看到中东的局势一直动荡不安,忽而觉得我们生于中国是幸运的。但我们清楚,并不是生于和平年代,这些战火就曾远离我们。地球上的战事摩擦不断是常见的,我们能做的也就只有一个,守护属于我们的和平。毕竟小至家人安危,大到祖国的万里河山,美丽的土地都是让我们深深爱着的。。 近代中国的剧烈动荡,我们总要在历史里面找到属于我们民族的根和荣誉感,才会越加珍贵和平的来之不易。我想,哪怕不是中国,世界上的极大多数人,都是如此。他们有家与国,有他们珍视的东西,这是一种使命般的存在。 社会不管如何看待,说辞不一也可以,但是心底的想法很多相信都是很明显的。居安思危,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div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第五小节 自然与人文 土地 苍黄土地,涓涓河溪,土丘的脉络铺展开,像是支气管四处蔓布。一群羊,骑马的赶羊人,为这里输送生存的氧气,避免了这片土地的窒息。 暖年 深邃的眼,透过车窗,有星星流入其中。公交车往前走,暗夜给它一种别样的安静,灯火零星片点。人们默声不作响,只有车辆引擎声和车上广播的声音,提醒着人们下一站就快到了。那里有什么呢?可能是期待罢,也可能是一丝烦恼苦忧。只有在这个时间,人们感觉疲乏,有事心想无心说话。而却是这种不发一语的默契,反而成为不少人的暖心事。因为大家在此时,都是大同小异的同志,为着理想生活而劳作的同一阵线的战友。终于聚在一起短暂的休息,心里稍微暖和了些。等到站后,余下的路还很长,也要坚强地走下去。车上大家相互有所共鸣,相互间体谅的余温,希望可以再给生活多些美好的鼓励罢。 土地:在看记录片的时候,看到了关于黄土高原的高空俯视图,感觉跟想象中看到的要更加壮观一些。或许亲身过去那边看看会让人有更加贴切的感受。后来看着看着,高空的云雾,想到了“大地的呼吸”这样一个印象。 在镜头切换下,还看到了零零散散的牧羊人骑着马在沟壑之间行进。觉得人类真的有一股坚强的韧性,扎根于荒芜之地也可以全力的活下去,这样的人是真的有一股力量,足以证明生命的存在的意义。 而至于后来,想到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一样。黄土高原也像极了这片土地上的肺,故而写下这一段。。 在人类与地球的相处之中,人类对环境的破坏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然而实行破坏的是人,实施挽救的也同样是人,所以,人类该为此做出些改变了。 暖年:夜晚下班回家,搭公交的时候记录下来的。公交内外和每一站的停顿,都上演了一次次社会劳动者的心理电影。在描写这一段的时候,时常在想人接下来的每一站都将面临的来自生活的挑战是什么。觉得人类本身在社会活动的重要性就在于劳作之后的思考与醒悟。这对于一个人而言,往往能决定他们的未来。 div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第六小节 镜花水月 蜻蜓点水 羽翼轻薄,承载着细小的未来,盘旋在水之上空。曾有几次,蜻蜓触碰了平静的水面,一朵朵花开。 临近月圆 近来的晚月明亮,快到圆满了。团聚的时候,沉默无言,或者畅怀聊笑。向满月许愿,是一种庄重的虔诚,毁不灭的愿景。月色多美啊~人应该懂得欣赏,活得更加明朗。 蜻蜓点水:闲来无事,听歌听到了周杰伦的《千里之外》。歌里唱着“……那薄如蝉翼的未来,经不起谁来拆……”突然有了一个“羽翼承载着未来”的想法,后来便记住了这个形容的句子。 直到后来有一次出去外面逛一逛的时候,看到了蜻蜓点水,这让我想到了之前留存的句子。小时候捕抓过蜻蜓,羽翼也是薄薄的一层,只要把牠的羽翼折了去,便不会再飞走了。 现在倒是没有再去捕抓过,一来是我住宿的地点附近没有地方可以见到蜻蜓的影子;二来是没有捕抓的工具;最后则是现在觉得捕抓蜻蜓折断羽翼,禁锢牠的自由想来也是挺残忍的。所以现在即便看到了,也只是乐得开心,不再像小孩子一样对这些小动物那般好奇。最多的,还是静静地在一旁看着,一种静谧的时光。 看完之后,觉得有时候蜻蜓本身真的和人一样。靠着薄弱的力量活着,心情好的时候,还会到平静的水面上画画,点出生命的花。 临近月圆:元宵节刚过,从老家赶回深圳上班,路上的一切似乎总归是在变化的。唯一相同的,除了天上那一轮明月外,似乎也没其他了。。 后来过了将近一个月,晚上出去超市买菜回来的时候,碰上了堵塞。短暂的停顿,无意识间抬头看了一下挂在天上的明月,才忽然想起来时间就这么过了近一个月,还真的挺快的。 晚饭后,透过阳台看,月亮依旧亮如白玉,只是位置稍稍挪了挪。以前,曾对夜空宇宙之类的很好奇,那时候还没有“地球”这一个概念。还曾认为电视上神话剧里发生的事是存在的,所以从那时候开始就会对着明月许愿,是真的很虔诚无。然而现在,周围很多人时常忽略了一些平平淡淡的东西,也遗忘了很多美好。也不知他们会不会在未来的某个时刻,惊觉到其实某些美好的事物或者人一直就在他们身边呢? div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第七小节 二零一七年,立冬 立冬小记 面试完后回租房,晚上七点多,路上一如往常的小安宁。周围的住户人家在自家里围坐在一起打麻将或是打牌,大概都是附近的房东和长租户罢。经常路过一户,只有一位花白鬓发的阿婆一直静静的坐在房里向外望着,门是一直敞开着的,她一直像是在想着什么,好像印象中她也没有挪动过位子,坐的也一直是同一张椅子,眼睛里似乎透着一丝光亮。另外一家子正围坐在一起吃着晚餐,时不时望向旁边的电视机。 路上,隔着不远,碰到一位正在送货的快递员。我们打了照面,互相礼貌地微笑示意。接着那快递员咧着笑,好像他注意到了我当时无精打采的样子。他似乎有意向着我特意提了一下声音招呼说:“帅哥,你好啊!”我倒是愣了一下,然后经过他的身边时,笑着回了一句:“你也是!” 虽然礼貌的招呼对那快递员也仅仅只是职业使然。但显然看得出来,他身上应该有微妙的力量,笑的灿烂,我不知觉中也像是被感染了一般变得愉悦很多。小人物真的有时候是神奇的存在,即使在社会劳动底层还能过得那样容易满足和真挚善良,当真令我羞愧难当与感激不尽。 二零一七年,立冬,深圳。。 立冬小记:这是此前找工作面试的时候碰上的一件小事。不过我记得那快递小哥的一句话确实起到了消解情绪的作用。 生活中很多人偶尔会有情绪低谷的时候,而恰好只是一句话或者一个动作,往往能给他们迈出低谷的第一步的勇气。这种感觉好像命运共同体一般,不知觉间彼此的互助与鼓励。 div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第八小节 夜晚 夜路 霓虹灯光两侧缓缓后退,但是并未给人一股光鲜亮丽走康庄大道的感觉,多的是一种疲累感和油然而生的浓浓睡意。初冬的风搜刮着周身,一股清冽的冷,突然让自己清醒了不少。 深夜里,路上显得安静。行人寥寥,连车辆也像是被封了喇叭,闹也没闹出声。一位司机在路边打转了半圈停了下来,候在路边的炒粉摊上等着夜宵。路边的灯火打在司机呼出的粗气上,烟雾缭绕,飘着的一阵虚幻的影子。不久,我也随着凑了过去,在人间烟火环绕的路边摊等着老板的炒饭,似乎总觉得暖和了点。 过后,顺着摇曳的影子,拐了弯,深入居所。炒饭还温着,一切还好。 夜路:加完班回家,走的夜路。夜里还有不少的霓虹灯亮着,这是只有城市才会存在的。记得在乡下老家那边,入夜后基本上所有活动都会逐渐停止,所以是见不到路边摊的,但这在城市里是再寻常不过的情况。 好像有一个现象,久住城市的人,生活方面的压力往往比得乡下重了许多。平常时日都是在忙着工作挣钱,为了生活费尽心力地奋斗着,竟忘了偶尔给自己喘息的间歇,人们逼自己逼得有点紧。 似乎除了工作挣钱,他们不会做过多的事。人情冷暖都在逐渐分化出来,有种在繁忙中迷失,在迷失中愈加繁忙的感觉。他们经常忘了为了什么而劳作一整天,多数劳累得忘记了思考。更多的仅仅是通过娱乐消遣来缓解——游戏或者综艺娱乐。。 生活里很多虚无缥缈,但工作并不算。工作是谋生的前提,还是要专心努力去踏实做好。虚无缥缈的,应该是工作中的牢骚情绪罢,不知道有多少积累的压力是来自于其间。 工作本身是没好坏,只是人把他们划分出个三六九等才让人拿去做了比较,这是人们对工作本身持有怀疑的顾虑。因为人们总是会在选择一份工作的时候高估自己,似乎他们总觉得应该获得更多工作上的回报。 div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第九小节 情感的反面 情感的反面 情不知何起,伴身未曾熄。从来,我的过去铺满了许多未解的疑惑,有幸在一些机遇中寻得不少解答。或许只是零星的片段,也足够让自己更加充实满足。 我在读书时代是不太好学的,因为心思不在学业之中,而在周围的人和环境上。所以学习成绩一般都是平平,说不上好与坏。不过我也不得不感谢那些日子,让我想了很多,尽管有很多只是疑问的开端。 像是关于喜欢与情爱之类的,也是从学生时代开始形成的情感观念。那时,很喜欢在书里,电视剧和小时候的露天电影找一些让自己向往的东西,真的是一种天真浪漫的念头。 对于喜欢的人,我不知道喜欢过多少。有单纯的喜欢,有一些是崇拜的喜欢,有些则是关于情爱的喜欢。渐至学业往后,再者就是年龄的成长,了解了更多。那时候明白除了情爱,还有关于恨与愁,哀与怨,悲与愤,好与恶等等会影响到我自己心情的东西。也曾冒出过一个想法:不长大多好,这样就不会懂得这么多不想要的。但这是不可能的事。 记得在书里看过,爱的方面,是遗忘。第一次觉得,原来爱的反面并不是恨的结论是一个钝钝敲响脑海的哲言,我深深对于这个结论有了打从心底的认识。那时,我读的高中。这是影响我以后一切关于情感判断的一句话。 几年后,我甚至觉得,其实所有的情感的反面,都是遗忘。因为遗忘了,就连触动情感的所有条件都失去了,那时,所有情感都是苍白无力的存在。无论痴情,钟情如一,还是喜新厌旧甚至反目成仇或是厌恶都比遗忘好得多。所以,老年痴呆是一种绝情的癌病。。 遗忘像是无底洞,深不见底,埋没了很多。所以我曾认为我某种程度上是绝情的,好恶也是希望落得干脆的人。一旦决定不值得自己记住的,会先去忘记这件事本身的那种感觉,再接着把其当成再自然不过的事物,悄然无息地忘却。之后再重新学,从零开始也是另一个起步。 不过我也是矛盾的结合产物,我不会让自己完全从零开始,甚至是从不愿回头。因为,我还有自己不曾想忘记的东西,不至于让自己一无所有。我在某一段时间体会过这种无可倚仗,空空如也的感觉,我明白这是让我自己恐慌的一个源头。我真心希望自己能够坚强地站立在一些关口,把守自己背后不愿被侵犯的珍贵的一切。这时,我只愿自己不被恐慌吞噬了自我,忘记自己该坚持的。我不清楚的是,一旦我遗忘了坚持的理由,或是另一种情绪攻占了坚持本身,那时候的我还会不会是我。 div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第十小节 一个人的世界 一个人的世界 一个人的世界多大呢?没大到哪里,周遭方寸既是。一个人目所能及的一切,绕不出地平线,但实际能够触及的人和事,总归有限。 走路,看的人总是无所目的,不知他们是平凡还是平庸。可能只有自己会想着自己是地球上的一个生命而已,脆弱得很,又坚强地拼命地活着。感知到的很多都是一种新的体验,每天都能有所改变,稍微有点奇妙。 听歌,先听歌的曲调,而后再看歌词。若歌词不足自己的心,便弃之而去。近来还觉得该加上歌手的嗓音,不是自己喜欢的,也不会多听,一遍即过,再无瓜葛。因为似乎能从歌手的声音中听出来什么,是不是用心总会听出来种感觉。虽说见效不大,偶尔为之倒也是兴趣,乐意。 历史,从来当成故事来记。喜欢就去记,必要的也记。除去专业的研究深入,不做过多功课。然而,对于战争的峥嵘历史,却是值得劳力去认识,用心去体味的。一个民族的兴亡(除遭遇天灾与意外)与战争的发生存在必然的联系,所以,即使身居和平年代,战争历史也从未在时间上有褪色。 从历史谈及民族与国家意识,是个人的一种荣耀与骄傲。然而这不意味着战争是值得表扬和称赞的事。捍卫民族尊严,为和平所抗争到底,为真理殉道等反而比战争本身要更有份量。战争是人间的悲剧,其无视性命轻重,惨痛无情。 人命关天,无分贵贱。死总是很容易的,但活着各有困苦。这反而更加显得生命的可贵。人拼尽力量存活下来,本身就是一件伟大的事。至于有无意义,那是另外一回事了。 看新闻,时政方面少有兴趣,但基本是由于不喜过于严肃的氛围,偶尔会留意一下看看。而更乐见于看社会生活的热点,毕竟更贴近身边的人与事。 娱乐新闻于我来说并不能当成娱乐。社会里曲解娱乐的有很多,这是不光彩的一面。所以,时常觉得娱乐新闻的不端正影响和败坏了社会风气。还是卓别林好。 读书,可以的话想重新多学习知识。知识是有用的,开化整个世界,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进入社会工作后,尤其深感知识是多么重要的事。所以,获取知识的一个最重要的手段——读书,就成为了一件大事。人读书多了,借由知识的开化,人与人之间才有可能以理服人,养出一个好德行,和谐相处与尊纪守法也就水到渠成。否则就像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一般,惹出不少哭笑不得的事。 继而谈起教育。教育应先育人,再授知识。否则身心不正,无论如何学知识都是糟蹋。学不好又身心不正,到头来常常给他人添麻烦,误人误己。学好知识了呢?可别期望过多。知识是一把双刃剑,钻漏洞的可比因无知而添麻烦的人要更具有危险的意味。 言传身教,是为传承。以继优良而去糟粕为贵。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一般。总要目光看得清看得远,为后世留下来一些珍贵的东西。无论是传统文化与美德,还是客观的历史现实与科学真理,或是一方净土,遍地盛景等等。让后世得以继往开来。。 说到底,这是一个人的世界,也是一群人的世界,更是生物的世界。这是从小到大的认知。 从来根脚吃不稳,人微言轻,不足为道。现在也只因心血来潮,随笔书记。想想,就个人来说,虽不曾觉得孤单,但饱尝孤独是避免不了的。 div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第十一小节 生与死并不在一念之间 人一旦有所觉悟,其实看重的就不会只是生与死这些事了。而是如何活得更加有价值,更有意义或是更加尊严。在生与死之间的选择其实隔了多个层次分明的界限,所以生死并不在一念之间。 除去意外事故和疾病,其他的因素的死亡更像是一种阵痛形式的人口流失。但造成死亡的原因往往才是人们真正所在意的。平平凡凡的也好,罪大恶极也罢,对于死亡的思考才是给予生命最起码的尊重。 生命的生死是全世界每天都会上演的,其实这是自然存在的普遍现象。伤心只是一时,缅怀与反思却是一世甚至更加长远的。 战争是一台生命的绞肉机,出于一个生命的良知,我们从来不希望战争的存在。引发人们思考的,是战争的起因和战时的人员伤亡背后,到底是人为罪恶还是间接的人间悲剧。抑或两者都有。 至于自杀,不管是生活所迫或者受外界迫害都是不得不面对的一个严峻的问题。存在自杀的原因很大程度在于一些心理压力无处释放所带来的恶果。 不得不说到的,我们对于心理医生和心理辅导还存在很大的误区。在我的个人认识当中,心理医生和具备心理辅导的人其实还是很少的。 不是说简单粗暴的认为心理压力大看心理医生或者进行心理干预就能轻易地解决问题。存在的原因、心理干预治疗的资源与效果都是有很深的意味在里边。 观念上的改观也是一个需要循序渐进的过程。像是对于艾滋病的宣传和认知一样,对于存在心理压力的人员来说恐怕无法及时及时进行心理干预的原因就在于恐惧。这恐惧有外面对他们的看法,也有自己不愿意承认或者把看心理医生这件事当成了洪水猛兽。所以,及早干预治疗才是最有效的避免压力过大致使悲剧降临的手段。 至于他杀的存在,是一种直接或间接的悲剧,生命的代价是惨痛的教训。罪犯本身固然得为此付出代价,但如何防止同样的事情发生就更加需要关注了。当今社会其实对这些的认知与反思后的行动都是值得肯定的。一个社会的好坏从来不是由当前的现状做出判断,而是有没有做出改变(让社会变得更加美好)的决心,加上目前的现状综合得出的。 为了他人付出生命值不值得?这是一个严肃的话题。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为了挽救或者守护他人而做出必要的牺牲是值得的。 前阵子网上有一些关于儿童读物的话题有谈到这个问题。孩子的母亲讨论分析得出“没有人值得你(指孩子)为他付出生命”的结果,这个有不少人表示赞同。 但这其实是另一个层面的事了——这是一个为了一个信念或者信仰(或者真善美)付出生命的例子。问题不在于付出生命的代价,而是值不值得付出生命的情况。如果不必要付出生命的代价追求某些珍贵的信念与信仰,那何必选择付出生命呢?但如果是外界环境(像是封建社会那样)所迫或者类似的压力逼压,非得以付出生命为代价的才得以继续追求的话,我想情况就要另当别论了。 当然,对于和平年代的儿童读物来说,生死的观念可能影响会很大,父母为了不懂事的孩子效仿,必要的干预是无可厚非的。可以的话,以其他非生死方面的类似读物替代是最好不过了。。 但从我个人小时候的经历来看,其实故事里面主人公的生死对那时不懂事的我影响并不大,我也只记得生死反而没那么重要了,而是故事本身反而很重要,我也喜欢读。 如若可能,以生命为大;如若不得已,则生若如愿,死而无憾。故而,生与死从来并不在一念之间,而是从一开始到现如今的认识所决定的。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第十二小节 传统的传承 刚刚过了立夏,看了不少关于立夏的消息,虽说并不太上心,但心底里是感到高兴的。能开始关注到二十四节气的存在和其内在存在的复苏的活力,就好像国家定了十规划一样有了一个的发展目标。我们对于二十四节气需要的,是传承。 在悠长的历史中,直到清朝末,农耕一直都还是重头戏。而对于在科学未曾普及的时代,农业是一门靠天吃饭的学问。为此,华夏文明中,便诞生出了关于气候的季节性规律手册——二十四节气。而正是由于二十四节气的诞生,各个节气里的农作内容似乎就像安排好的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这里其实与时代发展的概念有所不同,这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可持续发展的智慧生活方式。 选择传统的生活方式会不会是一种发展上的倒退呢?不见得。我们选择回归传统,是为了继承文化的智慧所在。中华文明传承了几千年,怎么说传统都足以验证代代累积下来的关于生活的最佳方式就在我们已经逐渐忘却的传统生活方式里。不过回归传统并不是照搬照套的死模式,我们足以依靠现代科学的助力,站在更高的上去回归、继承和发展优秀的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一种生活智慧上的认识与继承,实际靠的是现在技术来实现这个结果。像是在传统观念里“天人合一”的理念本身就很好,这本就是一种人和自然和谐共存的智慧总结,只是以往古代和现代的实现方式不一样而已。在古代,气候很难以预测,所以在发展的时候无法避免很多在现在看来只要做好防范就可以避免的天灾。现代科技的应用,本身就减少了这种不必要的损失,从而让生活更有保障。。 现在的发展路子,感觉有点意思的是,感觉是一种文化上的回归与可持续发展。中国很多传统文化在清末到新中国建立的初期几乎被连根拔除,近现代思想的涌入,刺激这一直饱受欺压的中国人愈发对自己的文化失去自信心。所以,一开始的改革和发展,几乎是踩着传统文化的尸体上杀出来的血路。如今随着科学的发展,很多人发现不少的所谓的新发展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太多大同小异的地方,这不是一种偶然存在的结果。科学发展到最后是为了保障人与自然的可持续性发展,这最终结局和回归传统文化再利用科学技术重新发展的结局似乎是一样的。不同的地方在于先发展后治理,还是一开始就良性科学地发展。 最近刚刚看了关于中国旅游的纪录片,感觉有点心理上的刺激。我禁不住想:我们到底是什么时候忘记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带给我们的巨大财富的?如果从一开始就科学看待传统的优秀文化,有机结合地发展,我们是不是可以更早实现中国梦?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第十三小节 关于提笔写小说 写作虽说人人可写,但是写得好坏就要各凭本事。就像武林高手比拼,谁胜谁负只有较量一下才可分出结果来。 但关于写说的理解,我个人倒有些话想说。首先,说说白了就是写一个故事,故事好坏自然靠的是作者个人从一开始的设定了。但这是后话。 前提是写说还要有一定思想准备,守好自己的底线。故事原创,尊重国家和各少数民族间的风俗习惯,避免纠纷。原创生活故事写好需要善于观察和感悟,不一定要有很长很多的日常经验累积(有的话更好,但这也仅仅只是一开始的优势而已),做好前期的写作准备,每个人其实都有可能成才。 另外一个,就是写作创作的时候,现实类说应贴着人物来写,尤其写对话的片段。 对话要显出日常简短扼要的效果,但又要把自己想表达的内容融入到其中是要花费不少功夫的。对话要避免说得太长,说话内容尽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尤其是说教或者感言),其实只要你把这句话套用到实际情况中去“模拟”一下大概就会知道是不是这样说是合理的,会不会觉得有些刻意了? 避免两个聪明脑袋的打架,这句话其实是借用了沈从文先生对汪曾祺写的说的一句训诫的话。但是不得不说的是,很多时候人物对话实际都是作者本人在扮演的,所以很难避免两个人都跟作者本人一样,说话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而且一针见血。这种对话并不是很现实,除去一些话题的讨论和交流,日常说中的对话基本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而且取材自现实中,自当要尊重风俗习惯,这是个人的教养。如果是非主观故意犯了错引起了众怒,自当要承认并改过。 文笔上的好坏在于内容的精进,一句话能说完就直接写出来,滥竽充数反而会让说显得臃肿。但是现如今的说在字数上的要求让很多写作人在这件事情上不断地折了腰。这也是让人想不明白的一种现象,好像是一个写作的怪圈或是陷阱。。 很多人很想写,但是当他们信心十足地写出来的时候,发现字数少得可怜,可能远远达不到很多站上的要求。很多写作人就想着玩起了扩展句游戏,把一句话写成一段。这个本身无可厚非,如若把剧情写细,写充实倒是无伤大雅,但这些也只有少数人可以做得到。更多人想到的是写无意义的字数来填充,写一个物件恨不得把所有形容词都用上,但最后这个物件对剧情来说无关紧要。结果,在这样的游戏下写出来的说和一开始的初衷完全就是背道而驰,都不知道这到底是什么四不像的东西了。写说的热情就此被扑灭得一干二净。 当然,以上的都是写说的题外话。现实中写说的只有一步,就是一句话概括你想要写的内容,像是“这是一个关于……的故事”。可别看这一句话,这个是一本说的根基所在。如果你写的说无法用一句话来概括总的剧情,那么这部说很有可能就没什么看头了。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第十四小节 电子社交 社交电子化,现代社交的标准化配置。想要认识一个人,习惯性地在社交络上寻找个人的相关信息,进而才决定是否与他人相识相交。接着是上发个好友请求,互加联系方式,从线上到线下。但到了线下见面的时候,许多问题就突然间冒出来了。 见面的流程操作是什么?有什么忌讳的?什么场景搭配什么衣服的,见面怎么打招呼等一下子就出来了。为什么呢?线下和线上社交已经分化出断层了吗?络上,始终隔着屏幕给人遮羞,现实中却是实景演出,谁又甘愿出丑被对方看笑话? 面对面社交好像在某个时间段被人给彻底遗忘了,到了真正要用的时候,很多人发觉自己好像脱离不了电子化的社交习惯了。诚然,电子化的社交方式方便了人们更加无所限制,何时何地都可以沟通交流,但是也让人养成了瘾。一旦脱离电子社交,人就会突然掉线,什么都慌,发现什么都做不来。 “你好啊!我叫……。很高兴认识你。”见面开头的这句打招呼的话现在有多少人在用?是不是很神奇地发现很少有人把这句话说完的,而且还礼貌地伸出手来。 低头玩手机在线下见面聊天中越来越常见了,明明最短最直接的对话还绕过络来说。这种事还真的发生过,让人哭笑不得。没有眼神交流甚至是害怕眼神交流成为低头一族最大的痛点,连说句话都不会直接当面说,除非对方和自己相处一段时间后才会逐渐减少这种尴尬的局面。现在络上有一个词语用来形容这个现象——社交恐惧症。然而这种症状并不利于人们之间的日常往来,严重情况下发展成自闭症和抑郁症都是有可能的情况,这个是值得警惕的一件事。 在电子化社交出现之前,沟通交流反而更加直接有效。电子化社交虽然便利于沟通交流,但是我个人时常觉得其实这个作用只适用于已经成为好友之后的事,对线下见面成为真正的好友前其实反而是一种障碍。。 络上虚假的信息太多,隔着屏幕怎么分辨出来好坏呢?说到底还是信任上的问题。电子化社交的弊端很大程度上就在于增加了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感。信息可以伪造,而且造假太低。现在科技发展,促使人们越来越离不开电子化社交,然而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也成为一个严峻的问题。导致了人们不得不依靠络,而又疏远络。 你有多久没和亲朋好友聊天说话了?或者换个问法,你现在每天说几句话?电子化社交让人们沉没在心中的话摆到了络上,然后在线下的现实生活中把人的口给堵住,让人变成一个哑巴。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第十五小节 无人知是荔枝来 中午过去附近的餐馆吃午饭的时候,经过了水果摊,无意间瞥见了荔枝的身影,感觉好像一个许久未见的故人一样,当真是心喜不禁流露。 以前还在老家的时候,吃荔枝是一件值得开心的大事。那时候零食匮乏,还没有像现在这般泛滥,所以当季的水果就成了孩子们热切渴望的美味了。谁家有了荔枝,不管如何都会第一时间拿来招待客人。那时候馋嘴,经常跑各家各户去串门,总能吃上几个来解馋。 然后等过了几天,村里的种植户全面采摘荔枝的时候,多的还会送予街坊邻居,剩下的才会送往集市上去卖。我家没有种植,但是由于是本地地方的盛产荔枝,到集市上买也很方便,价格也还便宜。所以没多久,母亲上菜市场赶集买菜的时候总会捎带几斤下来。那一阵子看到母亲去菜市场买菜总是怀着期盼渴望的心情,待在家里等母亲回来,然后总能在各式菜样里发现荔枝的身影,瞬间就迫不及待地提了水果走人。转身过后跑去冲洗了一下,剥开一口咬上去。那甘甜是很幸福的味道,能让人全然忘了帮身后的母亲把买来的菜提进来。 家里的孩子也多,平常这些水果都是抓准时机,立马收拾得一干二净的,后来的人只能干巴巴地咽一咽口水而无能为力。后来稍微长大了,家里经济好了不少,所以荔枝倒是不至于吃不到,因为总会多买几斤。 上中学后,村里的卖部什么的就都开起来了,零食平时吃得不少,倒是逐渐少了最初对荔枝的那种渴望,而把荔枝当成真正意义上的水果来享受食用。母亲再赶集买菜去的时候,回来我们倒不再急于把荔枝给消灭干净,而是先帮母亲把买来的菜拿去洗,最后在吃过晚饭后再把荔枝拿出来当成饭后甜点一样,边看着电视边往口里送,津津有味地过一晚,当真是一件乐事。 到后来出来外地读书上学,家里就少买了很多。因为孩子们都跑外面,没空回去了,买来的荔枝也就少有人吃。为了避免浪费,也就自然少买一点。 在大城市里,水果一般也不算得便宜,而且当季的荔枝要比老家那边贵不少,平时都舍不得买。到了真正想吃荔枝的时候倒是会去买上一些,解解馋的同时也想尝尝一下回味时候的滋味。。 在稍早几年的大城市的水果摊上,荔枝的品种总会要比老家本地种植的要多出一两样。后来交通便利了之后,情况就开始发生改变了。有一次回老家,母亲还从菜市场买来了几样新品种的荔枝——在我们老家那边习惯统称“外地”品种,让我们尝一尝。在那时候真的打从心里觉得生活上真的方便了很多,不出远门也可以跟大城市一样,有各式各样不同品种的荔枝可以挑选购买。虽说价格会稍微贵一些,但买些来尝一尝味道那倒也无妨。母亲还学着时兴的话说现在我们这一辈人赶上了好时代,有很多东西都可以尝一便真的是要比以前幸福得多。 生活变化在近些年也是挺大的,虽说在大城市感觉不到。但很多从乡下到大城市打工和生活的人回去老家那边的时候,总会发现自己的老家每几年翻新一个样,恐怕再过不久,老家也就和城市差不了多少了。就跟买荔枝一样,出个门不远就可以随意购买,家乡味还是异地味都有。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生活总是杂乱无章》正文 第一章 到底谁在理? 这两天的热搜出了一件“教师扔学生毕业论文”的事,大家都对此议论纷纷,但我在看完视频愿文的时候觉得此事并无什么可作文章的地方。 先就视频发上络来说,有人质疑起发视频的人的动机不纯,有人则怪视频发布者给母校摸黑。但这些猜测并没有实际的依据,谁也不能说出视频发布者本人的意思。我想此时此刻,该发布者本人也是会有压力的,事情发生可能都已经超过他本人的预期了罢。 在动机揣测上我也有自己的考量。首先,动机不纯论。现在自媒体发达,每个人都想寻求在热点新闻上沾点边。所以,有没有可能学生本人并不是有意针对教师或者答辩的学生本人,而是单单想上“头条”。至于如何对视频进行渲染和夸大,本身就是视频转发者的个人判断了,我们无从得知。 二者,鄙视论。发布者本人可能是对答辩的学生带有一定的鄙视色彩,所以把视频发布到上是想让答辩学生出洋相。因为从后来新闻里,按学校和班里其他学生的说法本身可以判断,事情起因皆是答辩的学生本人毕业论文准备不充分。这让本就有着“嫉恶如仇”的抱有“正义”感的学生来说正是他们出场的最佳时候。 三者,仇恨抹黑论。答辩学生对老师本人的做法怀恨在心,发视频是想曝光老师方面处理不当,让大众指着老实数落一顿出口气,然后借此也讽刺抹黑一下学校方面对教师的监管不力。 最后还有其他的两种可能,虽说可能性不大,但也说一说。 学生戏耍大众论,发布者本人只是纯粹抱着看热闹的心态,不管媒体如何渲染夸大,只要事情搞大了就好,他也可以借此观看大众舆论到底会为谁站脚跟。说句难听的话,大家都成了发布者本人看热闹和乐趣所在。当真如此,发布者行为着实有些缺德。 合谋论。教师本人甚至是学校方面也参与其中,他们事先和视频发布者本人有过接触,并同意其把视频发布出去引发社会的关注,让教师和学校方面蹭热度。最后最多就是教师本人被大家数落一句说做法不当而已,实际上没多大的损失。最后这推测是有个别微的可能,但以最的损失登上热榜,我想有些人做得出来,这某种程度上跟商业化策略一样。但我相信这种事本身并不是什么好事,学校和教师并不会冒险去蹚这滩水。 那么,排除视频的发布者的主观,全面看待这件事情又是怎样的呢? 事情发生到现在,我看到的更多是站在为答辩学生说话的,但这是我所不愿看到的。因为这事情的重点落在了教师的行为过不过火了,而不是落在答辩学生学术态度不端正上,这让我看着觉得有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 新闻里也采访了校方和知情学生,事情过程也算明朗。视频中有两个学生,一个答辩不带自己的论文,一个则是没考专八考试的学生答辩却谈转八。这显然是学生学术态度本来就不端正。试问?态度不端正,答辩不带论文和论文答辩牛头不对马嘴对教师本人就足够尊重了?如若你本人当了教师,用心教人还让学生这样糊弄,你又该作何感想? 接着是学校方面的调查询问和学生的表态描述了老师本人是一个比较严格的老师,对学生来说一直是“刀子嘴豆腐心”,本班学生也不认为这件事做得有哪些不对。所以,老师生气是在情理之中。 有些人则只是瞄准老师扔学生论文这一点大作文章,认为教师的做法不妥。老师不尊重学生?那请问学生的客观评价是怎么做到的?对这件事,当事学生本人也没有其他异议。那么不依不饶揪着教师的问题不放是不是应该?? 在我看来,这没什么不妥。治理学术态度不端正,就该跟尊纪守法一样,绝不留情,绝不姑息。社会新时期,从严治党,也该从教育上从严对待,论文本身水分过多,弄虚作假,滥竽充数,这就该扔。丢学生脸上了?原视频里老师本人虽然生气,但有分寸地把论文丢在学生旁边,并不是凶神恶煞地直接往学生脸上扔过去,这一点请仔细看。有节制地发火和仗着“官微”欺压学生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在事件发生至今,有多少人是盲目跟风对此事做出评论的?事情经过有多少人了解过?社会热点新闻很多,有些新闻媒体本身就不以身作则。以“教师扔论文”作标题博读者眼球,把视频放在教师扔学生的重点上误导大众事件的重点,让大众一时没反应过来。这是不是该作反省了?标题里为什么不把学生学术态度不端正也加上去?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生活总是杂乱无章》正文 第二章 野兽发威 新闻里又见反转一幕,三人殴打一人,最后被打的人拿刀反杀了打人中的两个,另一个打人的则受了轻伤。校园里又一桩血腥暴力事件再次发生了,如今的校园暴力真的到了非得弄出人命才能收场了吗? 既然是同个学校里的同学,再加上都已是成年人,不管如何都应该有最起码的法律意识罢,杀人成了正当防卫怎么说都过于极端和恶劣了。紧急情况下才会发生的情况什么时候成了校园暴力的标配?在这一起事件中,我始终觉得杀人者不应该轻判,而是从重处罚。 事件虽然看起来是被打的人处于弱势,但事实却并非如此。被打的人身上随身携带的刀具该作何解释呢?唯一的可能,就是被打者在事先就已经清楚会有人来欺负他,并计划实施报复性的手段,所以才会事先带上刀具在身上。此时他其实是打算把事情做绝了,才会在被打的时候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刀具反扑刺杀施暴的一方,这无论从哪个角度上看都是主观故意杀人。 虽说被打者被欺负的时候令人同情,但在其杀人的时候,他本人,才是真正的恶魔。所以,杀人者在这种情况下不应该获得减刑或是缓刑。更不应该以处于“弱势”一方认定为正当防卫,至少是防卫过当甚至是故意伤害。 在处理校园暴力的同时,也应该清醒认识到杀人是不得越过的底线,况且成年人无论如何总要在杀人这件事情上有绝对的自制能力。在这件事情上,对杀人者从轻发落反而是一种纵容和怂恿,其结果会反作用于社会里更多普通的校园暴力事件当中,无形之中会让他们以为被欺负了就可以杀了对方泄恨。这样发展下去无疑是可怕的和极度危险的。 我们关注校园暴力的同时,正当防卫也要注意不危及性命才是首要的关注点。纵使有个别情况特殊,确实已经到了危及被施暴人的性命才采取的适当防卫才能酌情从轻判罚外。但也不该在任何情况下,都以此认为被打的人把正当防卫当成杀人的借口是合情合理甚至是合法的。 在此次事件上,被杀害和刺伤的一方才是结果中的弱势。他们打人是不对,但杀人者是蓄意已久,日常的累积仇恨在一个看似正常的环境里爆发,像是猛兽发威一样反扑,造成毁灭性的伤害,怎么看都是残忍的。这种局面反而不是我们所不愿看到的。 在平日里被打的人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反应被人施加暴力的事,让周围人给施暴者施加监管的压力从而扼制暴力的发生。如果施暴者屡教不改还可以申请强制措施,极端情况下的正当防卫是不得已的最后方式,这应该是要极力避免的。 我们不仅要反省校园暴力,还要减少甚至杜绝校园暴力的发生。日常教育应该把人命教育当成重点,必须再三强调生命的重要性和不可逆性。再者才是关于怎么检举揭发校园暴力,通过正当手段和流程保护好自己的教育。。 一味地同情一开始弱势的一方是错误的。狗急跳墙,鱼死破或者同归于尽都是一开始看似弱势的一方在结果上占据了强势的主动权。所以客观上来讲,是存在弱势与强势双方互换阵营的可能的,而最终的结果才是判断的重要依据。 一次打架互殴葬送了两条命,这么做都已经着实过火。这都不是简单的校园暴力事件了,而是公共暴力事件,处理不好反而是负面的和不公正的。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