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人为我》 惊醒 公元二零一八年,六月四日诉下。 曾也迷失灯红酒绿,转身又跌入文字的迷宫。 是夜,陌生老友来访。谈笑间,一语惊醒迷惘人。 折扇轻摇间,忆起初心。 听晚风抚琴一曲,看星河流转婆娑起舞。 曾自诩庸人散仙。 也曾独步世间,一人笑看尘世万千。 原来,散人为我! 房间里没有开灯,一片黑暗中,唯一的亮光只有我手中燃烧着的香烟。 扭头,我看见了对面房中的灯火斑斓。一家人其乐融融,孩子们看着电视,大人们把酒言欢。 为什么不开灯呢?我自问着。也许是我喜欢黑暗,也许。又自答着。 这没有任何意义,人呐,总是喜欢虚度光阴。 忽的,我能感觉到床上短时间的微微震动,随之,一束光亮打破黑暗,照在我脸上。 拿起手机——是两条消息。 一条是我的作家助手发来的作家日报:打赏次数:0;月票:0;推荐票:0;收藏:0。 很失望,我苦笑一下。这是我的玄幻的数据。但这已经很不错啦!前段时间还少了两个收藏。虽然说,我现在还是上不了台面,但我却并不想放弃,因为我曾对一个好友说过“哪怕只有你一人支持着我,我就不会停下”,这句话可是必须实现的诺言。 因为,那也是我的梦想。 但这两天,也不知是什么原因,也许是人的惰性,我一点儿也写不出来。 吸了一口烟,心情并没有舒畅多少,反而是愈来愈烦闷,以及愁。 一根香烟燃尽,口中的青烟缓缓呼出。抬手,烟头划破夜色,留下火红的弧线,接着,消散。落地的瞬间,溅起火星点点。一只脚踏了上去,狠狠呲了两下。最后一点火星,也熄灭了。 另一条qq消息是一位“陌生的老朋友”发来的。他说:“!” 这很有趣,符合他的风格。忽然间,我想到一件事,我和他,许久不曾相见了。引用朋友和其他一文中的一句话“虽然都是极熟的朋友,却是终年难得一见,偶尔电话里相遇,也无非是几句寻常话。” 我和他是发小,也算不上什么终年难得一见,他家和我家相隔不过百米,见面的机会倒是挺多。只是我们缺少的是“时间”而不是“机会”。这个十七八岁的年龄中,所有人都在为了未来的未来而努力着,那还有时间去顾其他。 “怎么了?” 我询问。 “大事!你就说在哪里碰头。” “最高机密。” 末了,他又补了一句。真是有趣,这勾起我的好奇心了。我不禁思索起来,会是什么大事。为生活发点牢骚?那不可能,若非他所说的大事,是不会到一定要见面的地步。 “我家。” 简简单单,三言两语。我们连问候都没有,否则简直就像客套的社交。 所以,我和他都喜欢着同一首歌陌生老朋友,这首歌来形容我们两,简直再合适不过。 我记不起来以前和他玩耍过的、讨论过的时光。脑子里是空白的,但我还是坚定不移着,他是我最好的陌生老朋友。 两年前,我曾在火柴盒写下这样一段话:记性太好,有时是一种负担。人生多少悲喜,都是在一念之间,不会忘掉过去,才不会迷失自己。无论你经历了什么,在经历着什么,你总该明白,人生的路总要走下去的。总是在失去了什么,才能学会珍惜什么;总是在碰了壁,才能学会改变什么,放弃什么。 我想不起来当时是在什么情况下,或者说怀揣着什么样的感情才写下来这段矛盾的话。开头说着记性太好是负担,后面又说着不会忘掉过去,才不会迷失自己。或许,人生本来就是自相矛盾的。这两年我只记住了“记性太好是一种负担”,所以我现在迷失了。 但我总有个预感,那就是今晚老友的来访,会将我从迷失中拉扯出来。这是来自我第六感的预言。 思绪万千,打开火柴盒,我看到了我的id:林散仙。那是我的自诩。我选择好了话题,写下了一段话: 曾也迷失灯红酒绿,转身又跌入文字的迷宫。 是夜,陌生老友来访。谈笑间,一语惊醒迷惘人。 折扇轻摇间,忆起初心。 听晚风抚琴一曲,看星河流转婆娑起舞。 曾自诩庸人散仙。 也曾独步世间,一人笑看尘世万千。 原来,散人为我! 末了。意犹未尽。在等待老友的时间里,我又忐忑不安的翻起以前的发帖——为什么忐忑不安?忐忑的是我不知道能否找回以前的自己,不安的是我不知要如何面对以前的自己。 我不知道重读两年前的文字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或许能给我启示,又或者是幼稚无比的戏谑? 一滑到底,我看到了那段两年前写下的文字,它是我的第八条发帖。 打开评论,我看见了当时一位背包客给我的留言。 他说:一直在成长。 我当时的回复是这样的:成长的过程中总是不断遇见,然后告别,然后再遇见,接着再次告别。谁能够保证永远陪在你身边呢?他们也有着自己的生活。像我,可以放下一切只为了旅游。一个人也好,一个背包一部单反作伴,去记录自己所见最美。在我看来,这就是最美的生活。所以,享受珍惜着现在的一切,才是最美的。你好,晚安。 他回复:我独自一人在遥远的新疆旅行,我很享受这样的生活。愿你以梦为马,随处可栖。 我说:谢谢,期待两个旅行者的相遇。 他说:相逢的人终究会相逢。 本约定了,在西藏相遇。但只说了西藏,却不曾细说,一切都看缘分。所以我们终没相遇。但在此,我却想说谢谢。 相逢的人终究会相逢。 这是一句很美的哲理。 原来,两年前的我并不可怕。也是时候找回自己的初心了。 故事未完,请别失望。 本章末尾,将我收到的最美好的祝福送给本书的你们: 愿你走出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不迎合他人,不亏得自己。 愿你三冬暖。 愿你春不寒。 愿你, 天黑有灯,下雨有伞。 愿你无疾无忧,百岁安生。 愿你既能够朝九晚五,又能够诗情画意。 愿你,一生努力、一生被爱。 想要的都拥有,得不到的都释怀。 孤独是成长必经的路牌。 享受孤独,学会成长。w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偷书贼 这一节,是为了说明一件事。 我在微博上发不出去,很可笑,只能在这里写给大家看。 中国人再次病了,病的很彻底。 鲁迅先生说,学医救不了中国。可悲的是,这是一句真话。 5月25日,一个生命的离去再次告诉我们中国人病了。 生命离去的瞬间,有撕心裂肺的哭喊。也有哄堂大笑。 阿q听到一个人说,枪毙不好看,没有砍头好看。 我实在是无法模拟出那些人的心态,为什么会对生命如此轻视?冷嘲热讽,怂恿,嘲讽,叫好。所有围观的人都冷眼看着“砍头”。刀落下去,头掉下来,围观的人纷纷喝彩,有些人捂了一下眼睛,但面上确实挂着笑的,仿佛这是一种消遣,一种享受。末了,尸体已动弹不得,围观的人也觉得没了意思,散开了。 从小悦悦事件到现在为止,中国人的病没有改变什么,反而愈来愈重。我也想不明白是因为什么。鸦片没有了,封建没有了,但人却越活越麻木不仁。 这个社会的病根早该铲除,但法律是给不了围观起哄之人惩罚的,但他们也不能不承认,他们每个人都推了跳楼者一把。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