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酒话桑麻》 第一章 弄瓦之喜 城外昨夜下了一整夜的大雪,房屋树枝和道路,都变成了白皑皑的一片。天色刚蒙蒙亮的时候,通往张家村的小道上,深一脚,浅一脚走来了两个人。 走在前面的是一个男子,十几岁年纪,白皙的脸庞,瞧着就文静秀气。后面是一位年长的婆子。 虽是严冬时节,男子的脸上依然有些汗水沁出。回头看了眼后面的婆子,着急的道: “李妈妈,麻烦您再走快些,嫂子恐怕等不及了”。 李妈妈听了,加紧了些脚步,可是路上有雪,无论如何也走不太快的。看着男子着急的样子,李妈妈打趣道: “你一个没成亲的哥儿,不懂这些,谁家女人不是这么过来的,放心吧!没事,再说,你嫂子这已经是第三胎了,能有什么闪失,不过母ji下蛋一样容易”。 男子脸上一红: “只因兄长在城里,今夜赶不回来,我是怕……” 后面的话,大概觉得不吉利,就没再说下去。李妈妈笑道: “没事!没事,这十里八村的谁不知道,你们兄弟感qing最是好,好吧!老婆子走快些,也就是了,这人老了啊,腿脚也就不利落了……” 两人加快了脚步,很快就进了前面的小村落。 小村子不大,不过十几户人家。两人匆忙进了村口一家有三间糙房的院子,刚迈进院子,就听见一阵低低压抑的呻yi声,从屋里传了出来。 男子急忙打起外屋的棉门帘,李妈妈在外头放的糙垫子上搓搓脚底下的雪,走了进去。外间屋只有两个脸色惨白的男孩子,站在当屋的地上。看见男子进来,两人一起冲了过去。大概憋了很久,却并不敢大声,但是眼泪却滴滴答答的掉落下来。大一些的,看着也不过七八岁的样子,一头扑进男子的怀中哽咽的道: “二叔,二叔,娘她没事吧?” 和另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儿,一起慌张害怕的看着男子,男子摸摸两人的头: “放心吧,李妈妈来了,就没事了……没事了……” 李妈妈迈进产房时,刘氏满脸汗水的躺在炕上,边上有两个村子里的中年媳妇帮忙,热水、棉布等物,都已经齐备。 产妇刘氏经过几个时辰的折磨,仿佛被磨进了全部力气一般,有些昏昏yu睡,李妈妈当机立断的走过去,使劲拍了拍她的脸: “张家娘子,张家娘子,现在可不能睡,你肚子里的孩子,还没生出来呢” 产妇瞬间有些清醒的睁开眼睛,看到李妈妈,遂挣扎着抓住李妈妈gan瘦如柴的手,断断续续的道: “求求您,救救我的孩子,救救我肚子里的孩子……” 李妈妈拍拍她的手.宽慰: “放心不是大事,我瞧瞧” 说着,伸手摸了摸: “嗯!已经差不多了,等会儿,我让你使劲儿,你再使劲儿,咱娘俩一起,孩子就出来了” 李妈妈啊把软木塞到她嘴里,招呼: “二狗家的,青山家的,按住她的手臂” 随着一盆盆血水端出去,在外面的叔侄三人都有些害怕,叔叔使劲的揽住两个侄子,拍抚着轻声安慰: “没事,没事,你娘会没事……” 絮絮叨叨的,声音有些微微的颤抖,门帘唰的被打了起来,急匆匆进来一个穿着蓑衣,带着风帽的男人. 叔侄三人急忙过去,两个孩子也不管蓑衣上都是雪粒子,一把就抱住来人的大腿: “爹爹您可回来了,我不想要妹妹了,我们不要妹妹了,我们要娘……” 进来的男子脱下蓑衣和风帽,揽着两个孩子异常坚定的道: “乖,妹妹和娘我们都要” 正说着,一阵嘹亮的哭声从里面传了出来,生了,外屋的几个大小男人,同时松了口气。很快,李妈妈就利落的把孩子收拾gan净,抱了出来,冲着刚进来的男人道: “呦!看这当爹的回来的真凑巧,恭喜张先生了,是个千金呢,母女平安” 进来的显然是产妇的丈夫,急忙放开两个孩子,对着产婆一鞠躬: “谢谢李妈妈,妈妈辛苦了” 说完伸手接过襁褓,掀开上面的一角,仔细端详着,粉嫩嫩的婴孩,皮肤有些发皱发红,小小的五官,眉头竟然微微皱着,可爱极了。两个男孩子也急忙抱着父亲的腿,着急的叫喊: “爹爹,要看妹妹,要看妹妹” 爹爹没法子把襁褓放低些,两个男孩子屏息看着襁褓里的小家伙,老二道: “她好丑哦!像个猴子一样” 老大瞪了弟弟一眼: “哪有,妹妹多漂亮,看,她的脸像咱们院子里,天开得喇叭花,二叔,是不是” 二叔低头看了片刻: “小脸晶莹剔透的,我倒觉得像外面的雪” 几人,你一言,我一语的正讨论着,女娃突然睁开眼睛,看着围着自己的几张陌生的脸,一时有些迷糊。 这是在哪里,记得自己好像下班途中,遇上了雷阵雨天气,在一个大楼的外沿下面避雨来着,突然一声吓人的雷声响过,眼前一亮,自己就失去知觉了,再此醒来,就是这里了。 眼中转了转,这是什么地方,而且自己明显是躺着的吧,头上的几个男人脑袋一起凑到自己眼前,怎么看着这么怪异呢。 张雪盯着近在咫尺的几个脑袋愣愣发呆,有些模糊,但是勉qiang能辨别,长得还不错,距离自己最近的,二十五六的年纪,虽不如旁边那个年轻些的俊美,但是有一种成熟稳重的感觉,尤其望着自己的目光,透着那么温暖和慈爱。 慈爱这个词儿,用在这个看起来和自己差不多大的男人身上,还真蛮诡异的。旁边的一个简直就是一个小正太,文文弱弱的,五官有些偏向女孩子的秀气。 还有两个小男孩,长得也挺漂亮,眉清目秀的,大眼睛滴溜溜转着,透着十分的伶俐。不过头发太奇怪,两个男孩子的发型都是总结于头顶扎成髻,形状如两个羊角,看着不由的令人想起了喜洋洋,想到这里,张雪忍不住笑了起来。 立即就从自己嘴里就发出咯!咯!咯的婴孩笑声,张雪一惊,急忙停住笑声,咯!咯!咯的声音就没了。难道是自己的声音吗?自己怎么会变成婴儿了呢? 想到此,她急忙挣扎着想起来看看自己,却发现,太难了,这根本的是她做不到的事qing,于是不禁悲从中来,呜呜大哭起来。 她以为自己笑和哭的声音很大,其实听在别人耳朵里,也就如小猫叫一般,不过刚才她那几声咯咯咯的笑声,倒是清脆的紧,引起了几个大男人的惊喜和好奇。 尤其两个男孩子,更是喜欢的不得了,刚要再逗弄妹妹,谁知道她小嘴一撇,就又哇哇的哭了,小叔摇摇头道: “真是小孩子,一会儿哭,一会儿笑的” 当爹的毕竟不是第一次了,急忙摇晃摇晃女儿: “大概饿了,我带着小丫丫去吃奶” 说这话,抱着孩子进了里屋,如今里面已经收拾的gan净利索了,邻居帮忙的妇人,看到张先生进来,急忙说了声恭喜,就出去了,留给夫妻两个独处的时间。 张先生谢过了邻居,坐在炕边上,仔细端详着妻子有些苍白的脸色,伸手把她脸上的发丝轻轻抿了抿。 张娘子累坏了,刚才已经睡了过去,但是听到孩子的哭声,挣扎的睁开眼,正对上丈夫心疼怜惜的目光,不禁微微一笑: “你回来了,这一胎是我们全家盼了很久的女娃子,来,给我吧,肯定是饿的狠了” 张先生扶着她靠坐起来,把孩子小心的放到她的怀里,张娘子麻利的解衣,把ru头塞在小女娃嘴里。 张雪正张着嘴哇哇的哭呢,突然嘴里塞进来一个软绵绵的东西,出于本能,含住一吸,竟然有水,喝到嘴里,砸吧砸吧滋味,很奇怪的味道,但是吞咽到肚子里,却感觉暖洋洋的。 于是就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高娘子看着怀里的吃的香甜的小女娃,不禁欣慰的笑了,看看丈夫轻声道: “别看这娃子在肚子里不老实,可是你瞧,现在多乖,嘴也壯,瞧着是个好养活的” 张先生道: “辛苦娘子了,我不在家,全依仗你,把里外上下照顾的妥妥当当的” 张娘子白了他一眼: “说这个gan嘛,我这辈子不求别的,就求着你顺顺利利的,博文搏武能够平平安安的长大就行了。对了,还有咱们的女娃子,将来找个知冷知热的女婿,你看她,多招人疼的小模样!” 张先生目光轻柔如水: “你放心,我必然不会负你的” 张雪边吃着奶,边听着大人们说话,不过片刻,就觉得意识朦胧,不知不觉睡了过去。基本上,婴儿想有自己的意识,也是很难的,大多数时间,都是在昏昏睡着,醒来的时候,都是生理提醒,不是饿了,就是要排泄。 所以一连几天,张雪也没弄明白,自己到底是在哪里,不过渐渐的,清醒的时候就多了起来,能撑着听些外界的声音,睁开眼也可以把凑到自己眼前的事物,看的清晰些了。 大约过了一个月的时间,断断续续的,通过所谓爹娘的说话和时常来看自己的两个哥哥,一个叔叔,她大致总结出,自己估计是穿越了。 雷劈了以后,穿越了,具体是个什么地方,尚不清楚,不过听话音,好像这里是一个小村子,因为时常有妇人来看望自己,和这里的娘,说一些村子里的八卦:什么誰家的媳妇,谁家的闺女的,甚至谁们家的牛棚猪圈等等,一些琐碎的家长里短。 不过自己这个娘,倒是个很文静的女xing,一般只是听着,很少参与意见。自己的爹,听话音,也是个在村子里颇受尊敬的人物,都称呼他张先生。 张雪端详了很久,才发现,估计这里不是什么现代的地方,就看这个爹和二叔的纶巾,就能看出来,不过瞧意思,虽然不富有,但也不是很拮据的家庭。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第二章 贵客 最起码看爹和二叔的打扮,应该算是个读书人吧,不都说古代奉行的原则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吗。 也不知道自己现代的爸妈怎么样了,会不会难过的悲痛yu绝。 想到此,张雪不禁黯然,但是,日子毕竟还是要过下去,也许自己平安幸福的活着,对另一个世界的父母,也是一种安慰,即使,也许他们不会知道。 张娘子感觉最近顺心的很,虽然生女娃子的时候,有些磕碰,最终还是有惊无险,因为没有起大名,丫头在家里行三,所以起了个诨名就叫小三。 小三这丫头,可是个听话的孩子,张娘子都觉得有些神奇了,平常几乎不哭不闹,即使睡醒了,也会自己睁着眼睛玩,乖巧的很。若是咿呀咿呀的一喊,那就不是饿了,就是要尿尿拉屎,很好带的孩子。 而且五官随了小叔,漂亮娟秀,可想而知,将来必不会差的,尤其一双大眼睛,透着十分的机灵气,弄得街坊邻居的几个妇人都喜欢的紧儿。 自己的两个秃小子,也老实了一阵,每天下了学,直接回来瞧过妹妹后,就跟着小叔在西屋写字念书,再也不会和村子里的孩子们出去淘气了。 还有,自己的丈夫原是在城里的张家做西席,张家原也不是一般的大户人家,张老太爷曾经做过大官的,虽然告老还乡,但是门生故旧甚多。就是自己县里的县太爷见了,也是低头哈腰的。 不只是张老太爷的关系,张家的两位老爷,现如今也在朝廷里任职,具体什么官,张娘子也弄不清楚,不过听丈夫的意思,不是寻常的小官。 两位老爷都不在城里的老宅,但是两个最小的孙子却都跟着老太爷在府里念书,也是八九岁的年纪。 张先生之所以能谋到这个差事,也是有些缘故的。算起来,张家也是累世的书香世家,后来渐渐没落了,又加上云卿云昊两兄弟,父母去的早,所以张家就此沉寂下来,但是云卿的爷爷,曾经和张家的老太爷同窗,所以张云卿才谋到了这份差事。 张云卿原也有些念想,如果明年乡试种了举,将来谋个一官半职的,也算是有个现成的门路。有了老太爷这层关系,张云卿虽不过是个西席,但在张府还是颇受礼遇的。 即使是弄瓦之喜,张家的老夫人也送了一份礼过来,也因为这个缘故,过了小三的十二晌,满月这天,张娘子和丈夫商量着不能办的太潦糙了才是。 ☆、满月见闻 刘氏想给闺女做个隆重一些的满月酒,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小三做十二晌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事。 那一天刘氏的娘请了白仙姑来给小丫头测算八字,刘氏本来是邻村的人家,虽是普通的庄家人,但是家里有三个哥哥,祖上也有些田产,所以家道还算殷实。 至少这十里八乡的,刘家算是有些名号的,更兼,家里只得一个女儿,所以从小爹娘兄长甚爱。 可这刘氏却并不娇纵,一应家里地里的活计,都是一把好手。且长的也体面,身子骨也健壮,所以及笄后,刘家的门槛,几乎都给说亲的媒婆踏破了。 可是这个刘氏做闺女时,虽然xing子温柔随和,却是个极有主意的,而且看惯了三个哥哥的粗壮威武,更喜欢戏文里的斯文书生。当然这个心思,姑娘家是断断说不出口的,只是对来求亲的,都不应就是了。 一开始,当娘的还不理会,可过了两年,就有些着急了。只能悄悄到闺女的屋子里,去问个明白话。 刘氏见娘来问,也只能支支吾吾的说实话儿,喜欢读过书的。刘氏的娘倒是一愣,想着自家虽然日子过得算不错,可是毕竟是个庄户人家,读书人,即使贫寒,也自是清高的,估计是看不上她家,不免有些为难。 可巧,转天,邻村张家庄的媒婆就来了,给秀才张云卿说亲。张云卿虽是个书香门第,却早已没落,如今既无父无母,也没有什么田产,还有一个幼弟,需要照顾,实在不能算是个好人家。 可到底是个读书人,估计不是这样贫寒,也不会想娶个乡下的姑娘。刘氏的娘忖度一会儿,就回来问自己闺女。 这刘氏一听就同意了,她娘劝她说: “那张云卿虽是个读书人,可家道贫寒,你嫁过去有的苦吃” 刘氏却不怕,硬是拗着爹娘兄长,应了这门亲事。 刘家的家风朴实,三个嫂子虽系外姓人,但是也颇和睦。所以对于小姑出嫁,陪送多了些,也只做不知罢了。 刘氏是个要qiang的女人,过了门,看到张家的qing况,比娘说的还不如,三间破糙房,几亩薄田,再无长物。 可是丈夫却是个知冷知热的斯文人,小叔也极听话,所以也没后悔,塌下心和张云卿过了起来。 刘氏手巧,且有些算计,做了一手鲜亮的活计,可以去集上换些铜钱,又养ji鸭,把地里的庄稼,打理的也整整齐齐的。 不出几年,张家就改了模样,虽不至于说多富足,至少衣食不缺。十里八村的乡亲,谁不对刘氏钦佩敬重,更兼,后来张云卿谋得了城里张府西席的差事,张家在村里也是很有些地位了。 刘家本来还怕闺女嫁过去受苦,可是后来这一瞧,才放了心。刘母自是最心疼自己闺女。 在乡下,十二晌,某种意义上讲,比满月更为隆重,这一天要给产妇吃饺子,意思是捏骨feng。男女双方的众多亲戚,故jiao好友,街坊邻居,带着礼品来庆贺。 在诸多礼品中,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外祖母的礼物:要做六双不同颜色、不同款式的鞋子,男孩一般要做虎头鞋,女孩做猪头鞋,其次还要给孩子做迷糊鞋,其他鞋是鞋底、鞋帮儿分开做,然后feng在一起,迷糊鞋的要求,却是连帮儿带底儿一个囫囵个儿的。 鞋底儿再缀一缕彩缨,意为:孩子刚刚来到人世,穿上此鞋可在阳间迷路,能在此家扎下根儿。这里面还有个规矩:在众多鞋中,孩子首先要穿迷糊鞋,扎下根儿后,才能穿其他鞋。 刘氏的母亲不禁按照风俗做了全套,而且连婴儿上身要穿姑姑做的红花袄,下身姨姨做得青长裤,也一并命三个媳妇做了几套来。另带了几十斤的ji蛋、红糖、小米,都一股脑的送了来,弄得刘氏和张云卿都有些不好意思。 这还不算,还请了村子里的白仙姑过来测算孩子的八字,白仙姑可不光是给孩子们看这个,有时候遇上了大旱,县太爷也会亲来请她去祈雨,所以和一般的神婆,还不大一样,很有几分体面。 请她不光是要预备些礼品,一般还要给上半吊钱,即便这样,也不见得就能请的来。小三十二晌这一天,刘氏的娘也不过是试着去请,可巧就请了来。 据说白仙姑非常灵验,所以她说的话,虽做不十分准,也该有七八分才是。白仙姑的名字由来,是她有一头没有一丝杂色的白发,她喜欢穿着大红的衣服,更显得有些神神叨叨的诡异。 到了张家,刘氏的娘就抱了小三出来,张雪本来也不是个小孩子,这几日看到来来去去的妇人,都差不多的样子,早就厌烦里,这时看到一个穿的这么鲜亮的,不禁好奇的仔细打量来人。 听外祖母称呼她白仙姑,小三估计大概是古代那些神婆,不过小三倒觉得很像白毛女。 白仙姑的名望在哪里摆着,经常出入一些大户人家,给受了惊扰的孩子们趋凶避邪,所以经常见一些大户人家的孩子,一般看到她,都有些害怕,更甚者,哇哇大哭的也有,但是这个孩子却非常不一般。 白仙姑破天荒的接过来,抱在自己怀里,仔细端详。小巧的鼻子,红润的小嘴,头上几根稀稀疏疏的头发,天堂饱满,眉目清秀。 尤其一双眼睛,睁得大大的,里面流转着比珍珠还明亮的光华,这哪里像一个才十二天的婴儿,竟是好个体面大气的模样。不禁打心里爱了起来,抱了好一阵子,才把孩子还给刘氏的娘: “这丫头不是个平常的,我瞧着,像个有来历的,竟是投了我的缘法,这样,我想收她做个gan女儿,您看如何” 刘母顿时大喜,这里的风俗是喜欢给孩子认个gan亲的,也图个好养活,压的住。可是白仙姑的地位,想认她做gan娘的,就是大户人家,也不知凡几,可就没一个成的。 都说白仙姑虽然灵验,但是不喜小孩子,可是如今却要主动认自己这个外孙女,这是多大的造化啊,刘母急忙道: “这可是她的运气呢,哪有不应的理儿” 说着低头晃了晃襁褓: “你这丫头倒是个有福的” 白仙姑见她应了,遂从腰上的荷包里,拿出一个红线穿着的小金锁,轻轻套在孩子的脖子上: “这是gan娘的见面礼” 刘母待要推辞,可是却被白仙姑挥手打断道: “您不要和我客气,这说不定也是我的造化,好了,我先回去了,等满月时,我再来” 说完竟自走了,等白仙姑出去了,村子里的妇人们才急忙上来道喜,一边称赞这孩子将来定是个好命的,等等吉利话。 自十二晌之后,小三的名气硬是比那些大户人家的孩子还响亮,就是城里的张夫人,都命婆子借着送礼的功夫,来瞧了一会子。 因着这个缘故,刘氏就想着给小三办个似模似样的满月酒,而且,不是她自夸,自己的闺女,就是和旁的孩子不同,jing灵通透,仿佛现在就能听的懂大人的话,可爱到不行。 张云卿当然不会反对,他也是太喜欢自己这闺女了。夫妻两个商量妥帖,刘氏咬咬牙,拿出些积蓄,让来帮忙的娘家嫂子,请了村子里几个能gan的媳妇,帮忙cao持。特意的把家里养的猪。宰杀了一只,ji鸭也杀了不少来配菜。 寒冬腊月原也没什么新鲜菜蔬,不过是些菜gan瓜条等物,不过这在村子里,也算是很不同寻常了。 到了满月这一天,白仙姑果然一早就来了,也不和别人寒暄,只抱了小丫头,在待客的西屋坐着。 西屋本是小叔云昊的屋子,两个儿子也跟着小叔睡在一起,平常读书也在这里。虽是三个男孩子的房间,但是小叔爱gan净,收拾的分外齐整。 又是个读书的地方,所以炕侧面的墙上,做了简易书架,架上累累满满的书籍。张家虽贫,但是祖上留下的书籍倒是不少,也有很多珍贵的,但是兄弟两个,即使在三餐不继的时候,都没想过去卖书,所以保留了下来。 有了书籍,这间屋子看着也雅致了一些,所以刘氏用了来招待贵客用。其他的客人让到了左右邻居,二狗家和青山家收拾出来的屋子里。 村子里的,不过是每家给一盆猪rou菜就行了,在张家吃饭的,都是些外客,白仙姑算是贵客,所以让到了西屋。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第三章 砖瓦房 张雪的头还不大会转动,但是白仙姑显然很喜欢她,抱着她并不死坐着,而是到处走动,所以张雪得以来回打量了一下这间陌生的屋子。 晃眼看到了书架上满满的书籍,看不太真切。但是字体大概还能认出来,是繁体字,待要仔细看时,大舅妈走了进来: “哟!白仙姑,这丫头可压手呢,来,给我抱会子吧” 白仙姑倒是没反对,把张雪给了大舅妈道: “我还有些事qing,就不在这里了,你和她爹娘说一声,我先回去了” 说着拿出一个红色绸布小包,放在炕桌上: “这是给我gan闺女的满月礼” 说完就走了,大舅母素知她xing子一向怪异惯了的,也不当回事。打开桌上的红绸包,不禁一惊,上次十二晌,白仙姑给小三的金锁,已是很贵重了,如今,这个竟是比金锁也不差什么。 是一个鲜亮的银项圈,下面有一个大大的吉祥锁,刻着云纹图样,大方又体面,不光小时候,将来大了带上,也必是个好物件,想着,急忙妥帖的收了,抱着孩子去了东屋。 再说张云卿,正在外间屋,陪着几个舅爷说话,就见自己的两个儿子掀帘子跑进来嚷嚷: “爹爹!爹爹!村口那边,远远有两辆好漂亮的马车,冲着咱家来了,您快去瞧瞧” 张云卿不禁一愣,大舅哥忙道: “快去吧,保不定是你在城里的朋友呢,我们不过是一家子亲戚,不用你来陪,我们到旁边的院子里去就好” 说着和两个弟弟出去了,张云卿想了想,也急忙走了出去。刚到了院子门口,就见到刚停下的马车,车夫是张府的,从后面的车子里跳下一个人来,却是张府的大管家吴进。 吴进并不是一个粗鄙势利的人,也是个读书人,又jing于裁夺,才让老太爷瞧中,当了张府的管家。虽然手上的权不小,但却是个宽厚的人。 府里的丫头小子们,倘若犯了小错,出面求求他,没有过不去的,所以人缘颇好。和张云卿尤其投契,两人经常谈论些文章典故,关系很不一般。 这时候看他来了,张云卿倒是笑了: “你怎么来了,不过是弄瓦之喜,岂敢劳动吴兄” 吴进微微扫了一眼他身后的院子,虽然竹篱茅舍,倒是gan净利索,急忙上前来,小声的道: “咱们老太爷并两位孙少爷来了,还不快去迎接” 听了这话,张云卿不禁大惊,急忙上前迎候,吴管家整整衣摆,凑到车窗旁道: “禀老太爷,张先生家到了” 张老太爷,说是老太爷,其实年龄也不过六旬而已,告老还乡以后,每日含饴弄孙,吟诗作画,更是心qing舒畅,比在朝为官时,倒更加硬朗了些。 对于府里的西席张云卿,原是有些爱才之心,所以对他极是看重,觉得他是个专心做文章的人,听夫人提起他家新生的小女娃,惹人疼,白仙姑也说有来历。 据说长的粉妆玉琢不同寻常,都传说不定是什么仙女投生来的,虽不大信这些,却也勾起了些许好奇心。 这一日,可喜是个冬日少有的好天气,于是带着两个孙子来这里散散心,顺便看看张云卿家的小丫头。 张老太爷扶着两个孙子下车,两个孙子和张云卿的两个儿子差不多,大的八岁,小的六岁,都是总角之年,但是大家公子毕竟不同于乡野间的孩子,即便年龄小些,也是进退有度,颇为稳妥。 张云卿急忙给老太爷见了礼,让到了西屋待。又让弟弟把自己前些日子得的些好茶泡了来,才在下首相陪。 张老太爷一向最喜欢读书,看了一眼书架上的书籍,不禁抚了抚自己的胡子: “想当年,老夫和你爷爷一起读书时,经常jiao换着看一些有趣的书,现在看来,还有些是那时的呢” 张云卿有些惭愧道: “晚生不争气,到如今,竟然不能有所建树,愧对祖父了” 张老太爷摇摇头: “你还好,明年正是大考,以你的才学必然能中的,到时也对的起你祖父在天之灵了,不要妄自菲薄,对了!把你家那个有来历的丫头抱来,让我老人家瞧瞧吧” 张云卿忙亲自出去抱了来。张雪本来在西屋待得有些趣味,谁想白仙姑一走,就又回了娘的屋子,正有些郁闷,不成想,爹爹进来和娘亲嘀咕几句,就抱着她又进了刚才的屋子。 张云卿抱着孩子给张老太爷瞧,老太爷放下手里的盖碗,低头看了看,不禁也是大奇,果然和别的孩子不同,脸面倒还罢了,只这一双眸子,分外流光溢彩。 张雪看着眼前突然冒出的白胡子老头,觉得怎么这么像古装电视剧里的月老呢,白白胖胖的,还有长长的白胡子,胡子还真够长,不是假的吧。 想着,伸出小手去抓那胡子,倒令老太爷一乐,顺手接过了她,抱在怀里,把自己的胡子从她手里弄出来: “你这小丫头,爷爷的胡子岂是能抓的,来,来,爷爷给你个物事玩吧” 说着从自己的腰上,摘下来一个玉坠子递给她,张雪一看,不禁大喜,看成色就是个极好的翡翠材质,碧绿的颜色配上流苏,古朴好看,遂紧紧抓在手里,张云卿忙推辞: “这可使不得” 老太爷瞪了他一眼: “这是我给这丫头的见面礼,于你什么相gan,好了!这丫头是个不凡的样子,可起了名儿” “不曾” 张云卿恭敬的道,张老太爷看了怀里的小女娃一眼,又看看窗外的隆冬寒月,笑道: “张磁《宴山亭》有一句:竹槛气寒,蕙畹声摇。不若就叫张蕙畹吧” 张云卿急忙一鞠躬: “谢老太爷赐名,倒是这丫头的造化了。” ☆、刘氏娘家 张雪听到蕙畹这个名字,也觉极好听,比自己原来的张雪qiang多了,决定认可这个名字,当然她不认可,恐怕也没办法。微微转动头颅,冲着眼前像月老的白胡子老头,绽开一朵灿烂的笑容。 张老太爷原不过一时兴起,给这丫头起了个名字,可是低头看时,不禁乐了。这丫头仿佛听的懂一样,冲自己笑的甚是甜美,小嘴裂开,眸光里仿佛闪烁着谢意。 张老太爷大为稀奇,更是抱着摇了摇玩笑的道: “怎么,你这丫头也喜欢这个名字” 蕙畹咯咯咯的笑了起来,倒把旁边两个张家的孙少爷吸引了过来。大的名字叫张宗民,是长房长孙,小得是他的叔伯弟弟叫张宗伟。 两人从小跟着祖父读书,因祖父教养极严,虽有祖母宠溺,但也颇有规矩章法。尤其大一些的宗民,更是稳重,可是听到小女娃的笑声,也稀奇的随着弟弟凑过去。 襁褓中小小的婴孩,和以前见过的不同,并不哭闹,而是咯咯咯的笑了几声,停住后,大概是看到了宗民和宗伟,好奇的看着两人。皮肤白白嫩嫩,脸蛋圆圆,透出十分的可爱。遂不由自主伸出手去想摸摸她的脸,张老太爷急忙一抬手。把孩子抱的高些,对着孙子道: “现在可不能摸,戳到眼睛就不好了” 说着,小心的递给张云卿道: “是个好孩子,好好教养才是,虽是女儿家,过几年,不妨也跟着哥哥们读些书,不能蟾宫折桂,晓得圣人之礼也是好的” 张云卿连忙称是,张老太爷坐了不多时候,就带着孙子走了,留下了一包礼金,还有蕙畹不撒手的玉坠子。张云卿送了张府的车走了,回到西屋,弟弟云昊急忙迎上来: “大哥,您瞧,张老太爷竟然给了这么重的礼金,这可如何是好” 张云卿扫了一眼,炕桌上打开的红绸包里,是五个鲜亮的大银锭子,十两一个,齐齐整整摆在炕桌上,晃得屋子里都仿佛亮堂了一些。 张云卿上前包好,看了弟弟一眼: “看来咱们家的小三是真入了老太爷的眼了,这礼金是厚重了些,等来日,你我有了前程,再图报答也是一样” 张云昊点点头: “明年的乡试,不如我和大哥一起去考个试试,如果都中了,家里也多些进项,不至于让嫂嫂再这般辛苦劳作” 张云卿想了想,打量自己的弟弟几眼,不禁暗暗欣慰,想自己爹娘去的时候,云昊还小,说是弟弟,其实更像父子。 云昊是自己亲自教导出来的,虽无亲眷扶持,可喜娶了贤妻,致使自己兄弟,方有今日的温饱。云昊也争气,经史子集上比自己也不差什么,去考,没准真能考上,即使考不上,去见见世面也好。 想到此,点点头: “好!明年你我兄弟一起去,若果真中了,也是咱们张家的造化” 两兄弟商量好了,就听见外面招呼吃饭,两人出去陪客,一时闹到了午后方散了。 刘氏的三个嫂子是能gan麻利的妇人,不过一个时辰,就把院子和屋里,收拾的gangan净净,和婆婆商量了,在牛车上面铺了厚厚的被褥,把刘氏和孩子,裹得严严实实的扶了出来,村子里的风俗,满月后,要去娘家住几天的。 刘氏原不想去,只因知道丈夫明儿一早,就要去城里,丈夫这一去,估计要半个月后才能回来,家里扔下一个不善家事的小叔子,不大妥当。 邻居青山家的嫂子听了,不禁笑道: “看你,多大个事儿,往年间,你还没嫁过来的时节,人家兄弟两个也没饿死不是,好好去娘家呆上几日吧,左右不过是三餐饭和你猪圈里的那头猪,有我和二狗嫂子照顾着,你就放心好了” 听了青山家的话,觉得有理儿,刘氏就细细叮嘱了自己的丈夫和小叔几句,抱着孩子坐着娘家的牛车去了。 博文搏武自是也跟了去,张蕙畹即使心智是个大人,但身体真真是个婴儿,和老太爷玩了一大会子,抱回娘亲怀里,早就睁不开眼了,不大功夫就睡了过去。 被她娘抱着上了牛车,一路颠颠簸簸的到了外祖母家,也没醒过来。 刘家比张家要好上许多,家里田产多,这两年也赶上风调雨顺,加上刘家的三个儿子能gan,媳妇们也会过日子,所以家境比刘氏没出嫁时,还要好上几分。 刘氏娘家的村子叫绕河村,比张家村大上几倍,这个村名的由来,就是绕着半个村子,有一条河,虽不是很宽,却使得周围的田地灌溉便利,所以比别的村子要富庶些。 刘家老宅原是在街当,后来儿子们渐渐大了,就卖了老宅,在村头圈了地,盖了三座连着的砖瓦房。临着河边,下地gan活方便了很多。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第四章 大集 一开始刘氏的爹娘是跟着老大住的,后来刘老汉一病去了,虽说三个媳妇都是极孝顺的,但老人家总有些偏疼小儿子的,更兼三媳妇是个嘴乖会来事的,老人家大多时候就跟着三儿子过。 刘氏这个三哥,虽也是个庄稼汉子,但是心思活动,不像自己的两个哥哥,中规中矩的种小麦谷子等物,单劈出一亩地来专门种芝麻。 芝麻在农村可是个好东西,待得收了,就挑到城里的集市上卖,换的银钱,比种麦谷qiang上几倍。 尝到甜头,索xing都种了芝麻,反正粮食有的是。不出几年,刘氏的三哥手里就有了些余钱,找了人来翻盖了自己的院子,扩出去了一倍,又搭了一明两暗三间屋子,给老太太住。所以老太太现如今在三房住着。 虽是三哥好过些,但是一家子倒也和睦。刘氏回娘家,就直接住进了老太太屋里。老太太盘了火炕,外间屋做水烧饭,屋子里的炕总是温着的,这寒冬腊月,倒是舒服的紧。 张蕙畹醒来,发现好像不是自己常呆的那间屋子,两侧的身子,被什么软软的东西挤着,一动也动不了。抬头是房顶上疙里疙瘩的横梁和苇糙顶子,虽也简陋,但是比娘亲的屋子可qiang上不少。 突然感觉肚子胀的很,想尿尿,于是极力忍着,想大声喊几句,可发出的,却是极小的依依呀呀声儿。 张蕙畹终于知道,为什么婴儿总是尿裤子了,即使你想憋也憋不住,叫了两声,感觉肚子一松,不禁哇哇哭了起来,又尿在裤子里了,这太丢脸了!唔...... 哭声比依依呀呀要大很多,本来刘氏看小三睡的香甜,怕自己和娘亲嫂子们说话,吵到了孩子,就拿了两个枕头挤在她两边,让她睡得踏实些,娘几个上东屋说话。 这时听到哭声,急忙跑了过来,刘老太太也跟了过来: “怎么了,听这哭声,可怜见的” 刘氏给孩子换了裤子,才道: “没事。不过是尿了裤子,这孩子打生下来就这样,举凡一要拉尿,就会有些故事,如我没注意,她尿sh了,就会哇哇大哭一阵。所以,后来我就会多注意一些,尿sh的次数就少了” 三个嫂子听了,不禁笑道: “倒是个机灵丫头,哪个孩子,小时候不是尿坏过几条褥子,偏这丫头是个特殊的” 刘老太太接过来道: “可不是,白仙姑和城里的张老太爷都说,这丫头是个有来历的呢,即托生到咱们家,可不能委屈了她去” 众人一阵笑。张蕙畹听了一阵话音,大约猜到是到了外祖母家,转头看了看,倒是比自己家qiang多了,宽大的土炕,侧面是大大的木窗户,一个格子一个格子的,上面糊着雪白的窗纸,显得屋子明亮很多。 刘老太太低头间,正看到小丫头滴溜溜的眼珠,不禁笑了,抱着她来回走动,玩笑的和蕙畹说: “到了外祖母家,不认识了吧,这是外祖母家,在这里住上几天,好好陪陪外祖母吧” 张蕙畹觉得这里比自己家好,于是习惯的点点头,老太太顿时喊道: “你们看,她听得懂我说话呢,刚才点头了” 屋子里的众人不免又一阵笑,觉得老人家许是高兴过了头,眼花了。说完之后,刘老太太也觉得自己这话没道理,不免低头看了看小丫头。 张蕙畹不禁一惊,心道:差点露馅了,自己还是要装的像一个婴儿才好,看这地方,像封建时期,弄不好,还没等自己长大,就被当成妖孽处置了,也不一定。 老太太看了小娃儿几眼,没发现异样,想着自己刚才大概真的眼花了。 刘氏在娘家只住了两天,就谢绝了兄嫂母亲的挽留,执意要回家去。老太太没法,只能让大儿子套了牛车,又装了半口袋的小米和几斤芝麻给塞到包裹里。 刘氏原是有些脸红的,但是看三个嫂子都没有不满,才勉qiang带了去。看着渐渐远去的牛车,刘老太太不禁悄悄抹了抹眼泪。三个媳妇你看我,我看你,还是三媳妇劝道: “您老人家就不要这样了,妹子如今也看到光亮了,待得姑爷高中,好日子在后头呢” 老太太不禁叹口气: “想你妹子在家做闺女时,虽是样样活计拿得起来,可又那里能这般劳累,倒是让我老婆子心疼的慌” 大媳妇忙道: “不是常说,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就像戏文里唱的那样,举凡有后福的,前面都要受几年苦的,你老就宽心吧” 老太太想想,觉得这话有理儿,于是又高兴了起来。 刘氏回了家里,一如既往的cao持家务,因为临近过年,刘氏更是忙碌起来。虽是寒冬腊月,没有地里的活,但是过年了,势必要给丈夫小叔子和孩子们,做些新衣服才是。 孩子还好说,小叔子却越发大了,要做几件穿出去的儒袍才好,不过今年倒也凑巧,张老太爷回去后,又命小厮送了两匹布来。虽不过是蓝色的细棉布,但是做个袍子什么的,倒也体面。于是裁了两个棉袍,自己穿针引线feng了起来。 隔壁二狗和青山家都是两儿两女,尤其闺女都小十岁了,能帮着做些针线,两人比刘氏要轻松很多,白天凑过来说闲话,也顺便帮忙做些活计。 张蕙畹觉得自己和猪基本上能划上等号了,除了吃喝拉撒,就是睡,简直没一点意义,不过也没法子。唯一的乐趣,就是听自己的娘和邻居两个大婶说闲话。 久了,蕙畹发现,古代人其实一点也不保守,女人私下里也竟说些荤段子,虽不及现代露骨,也够张蕙畹脸红的。 过了十几天吧,张蕙畹也不大清楚,不过是大略猜的,自己的爹回来了。张蕙畹很喜欢张云卿和二叔,觉得两人就像是电视剧里演的,那种古代书生,带着骨子斯文劲儿。 晚间吃了饭,两个哥哥跟着二叔回屋读书,蕙畹被张云卿抱到了里屋哄着玩儿,不一刻,刘氏就端着一盆热水进来放在地上,抱过蕙畹被放在炕的里侧,伸手给张云卿脱鞋袜,张云卿一把握住她的手,温柔的道: “我自己来,你劳累了一天,坐在这里歇一会子吧” 刘氏抬头,看见丈夫眼中流露出的心疼和体贴,不禁心里一热,也就坐在了一边。张云卿自去脱了鞋袜,把脚泡在热水里,那种温暖瞬间传遍周身。 不一会儿,泡完了脚,刘氏把水端出去,张云卿动手把褥子被子在炕上铺好,刘氏收拾停当进来,一看屋里的qing景,不禁脸色微红,白了张云卿一眼。 张云卿至今几个月不曾沾刘氏的身子,自是有些隐忍不得,这时,看见灯下刘氏的脸色红润,腰身虽还有些臃肿,却别有一番圆润的味道,急忙上前来拉刘氏……一阵悉悉索索的声音,刘氏缠不过丈夫,低声道: “小三还醒着,仔细她瞧见了,要臊你这个当爹的” 张云卿呼吸有些急促: “刚满月的丫头,哪里懂得这些,快.....好秀莲,我可等不得了……” 接着又是一串悉悉索索的声音,张蕙畹不禁满头黑线。 ☆、张家过年 毕竟是个满月没多久的婴儿,即使蕙畹想听g脚,也没这个jing神.还还没听出个所以然来,就意识朦胧的睡了过去,真不知该庆幸还是遗憾。 爹爹回来后,家里就热闹多了,马上要过年,家里也忙碌了起来。可巧赶上年前的大集,村子里的集,一般要过半个月,才轮到一次。 又因张家村是个小村子,人家少,所以一个月才得轮到一次。所幸距离城里不过二十里的路,也不算什么。但是轮到集的时候,家家户户几乎都会去逛一逛。今年赶上年前,就更热闹了。 刘氏和张云卿商量着,带着孩子以及小叔子,一家子都去,反正就在街当。张云卿看了看襁褓中的蕙畹道: “集上人来人往,毕竟有些乱,不如把云昊留下来看着小三,我们夫妻带着博文搏武去好了” 刘氏原也是这样打算的,可想着如果自己让小叔子留下看孩子,恐丈夫多想,所以才拐个弯那样说的,现在听丈夫这样说,忙不迭的点头应允。 云昊是个腼腆书生,平日间,除了攻读诗书,最不喜欢凑那些虚热闹,是以,听了哥嫂的安排也觉得好。 张家村的集赶上了腊月二十六这一天,真真是个吉利的好日子,刘氏一早起来,把小三拾掇好了,抱到云昊屋里。 小叔和两个孩子,经常夜间读书,这屋子里又不通火炕,别的季节还好,就是到了冬天,有些冷。以前的确没法子,不过是把棉被弄的厚些。 小三满月后,得了不少的东西,刘氏咬咬牙,给这屋子里添了一个铜炭盆,用十斤小米和二斤红糖,与那前村烧炭的张黑子换了一筐粗碳来。 那张黑子,虽有这个手艺,但是人有些不灵光,又兼往年一场瘟病死了爹娘,家里没个cao持的妇人,所以日子过得也不像个样,都四十多岁了也没成家。 可巧,去年说成了邻村的一个寡妇,成了亲。寡妇姓刘,娘家和刘氏娘家是一个村子,是个贤惠的人,可惜命不好,找了邻村的婆家,不上一年,男人就一病去了,膝下无子,婆家当然招不得,遣回了娘家。 娘家有兄嫂,也不是个安身的所在,无奈拖了媒婆才又走了一步。嫁给了张黑子,想着能囫囵着,混个温饱也就是了。谁知这张黑子,别看年纪大些,着实是个会疼人的汉子,又有手艺,倒比刘寡妇前面的男人,更qiang上数倍不止。 况且上没有公婆,下没有姑叔,倒是个少有的清慡人家,所以,两口子过的也颇为得趣。不过一年,张黑子家的就大了肚子,因平日张黑子家的和刘氏有些来往,刘氏也掂量着张黑子是个疼媳妇的,所以才让小叔子背了小米红糖,去换些碳来使唤。 , 张黑子是个老实人,媳妇又和刘氏同出一村,所以也没吝啬,把那烧的粗碳,予了云昊一大框。云昊回来,刘氏一看,不禁大喜,这下,一个冬天也尽够了。 想着过意不去,又把张老太爷给的细布,扯了几尺,让云昊送了去,将来孩子生了,做夹裤夹袄是好的,张黑子夫妻自是千恩万谢。 这其实也是短短十来年,刘氏就能把没落的张家,又过红火起来的原因,怜老惜贫,大方得体,村子里没有不赞的,这是闲话。 就说如今有了这框粗碳,晚上睡觉前,点上半盆,屋子里也有了些热乎气,不是冰凉冰凉的了。 今天把小三抱过来之前,云昊就提前把炭盆点了,想着小侄女毕竟娇气,可不能冷着了。所以刘氏抱了孩子过来时,也放了心。把孩子放在炕里侧铺的厚厚的褥子上,叮嘱了小叔子几句,就和丈夫儿子出门了。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第五章 甜糕 张蕙畹自是知道爹娘和哥哥们去gan什么了,昨天两个哥哥,已经围着她嘀咕一天了,无奈自己这个身不由己的小婴儿,就是想去也不成。看着眼前消失了娘的脸,张蕙畹不禁依依呀呀,着急的喊了几句:唔......人家也想去啦。 再说云昊,嫂子走了,就把炭盆向g边挪了挪,但也不能离得太近,恐熏到侄女儿。拿起书还没看,就听见襁褓里的小侄女依依呀呀的声音,仿佛在说话。 遂放下书,好奇的凑过去,把孩子抱了过来,低头看了看,张蕙畹看到眼前出现了正太二叔,知道大势已去,爹娘哥哥们已经走了,也就不在徒劳的闹了,睁着眼睛打量眼前的二叔。 二叔比爹长的秀气,温文尔雅的,像是江南的那种儒生,尤其眼睛,望着你温温和和,令人很舒服,张蕙畹非常喜欢他。 这时被他抱在怀里,闻着他身上那种特别的墨香,也是美滋滋的。顷刻间,就忘了不能去逛市集的烦恼。 云昊抱着小侄女,见她果然和别家的孩子不同,既不哭闹,也不挣扎,老老实实的在自己怀了呆着。而且一双可媲美黑珍珠的眼睛,一瞬不瞬的盯着自己,就像偶尔去街上,遇到的那些姑娘媳妇们一样。 云昊不禁脸上一红,不过转瞬,自己又笑了起来,自己的侄女才不过满月而已,那里能辨别出美丑,自己真是胡思乱想,不过真的很可爱。 想到这里,舍不得撂下,索xing把小侄女抱在怀里,拿了书继续翻看。古代人看书都是单手拿着,所以张蕙畹也得以看了些字,顿时更是头疼,之乎者也,也就罢了,还都是复杂的繁体字,看着眼睛有些疼。 所以,看了一会儿子,就没了兴趣,不过倒是大略知道,和中国古代几乎是一个模样,遂闭上眼睛,想着在正太二叔的怀里,美美的睡一觉。 可很快张蕙畹就暗暗叫糟,因为生理反应告诉蕙畹,她要尿尿了。让正太二叔把着她尿尿,实在太难为qing了,可是如果尿了裤子,二叔也是要给她换的,岂不更糟。 想着,挣扎了几下,云昊感觉怀里的小侄女仿佛有动静,想着嫂子叮嘱自己的话,小侄女一有故事,就是要拉尿,急忙拆开厚厚的襁褓,笨拙的把着她尿尿。 张蕙畹也没法子,不过这样也比尿sh了qiang,敢紧把体内多余的水分,排泄了出去。这时,蕙畹觉得开裆裤也蛮便利的,省去了脱裤子的时间,直接就尿了。云昊看到小侄女果然尿了,重新把她包好,低头道: “想不到嫂子说的不错,你这个小丫头,不过才一个多月,怎么就知道这些故事了呢” 张蕙畹依依呀呀的说了几句,云昊更是乐道: “看来是和二叔说话呢,到真是个不一般的,将来不知道便宜了谁家呢” 张蕙畹不禁瞪了他一眼,心道:小封建。不说叔侄两个,你来我往的逗趣。再说刘氏和张云卿,带着孩子们到了街当的集。 这张家村虽然不大,但却是个有来历的,据说张家祖先曾封过列侯,不过年代久远,也就没了考证。不过张家村和城里,姓张的倒是极多。都说老式年间,原系一族的,也没个准头,大家不过这么说罢了。 张家村街当处,却有一座福德庙,虽不过是个土地庙,却并不寒酸,据说,前朝曾是张家的祠堂来着,不知道后来怎么改成土地庙了。 不管怎么说,十里八村的,都来这里上香,又兼外面是一大片开阔的麦场,所以就成了现成的村集。别的村也有来拜神的,因此极热闹。 张云卿和刘氏夫妻俩,一人拉着一个儿子,在人群中穿梭,时不时的,还要和乡亲们寒暄几句,或是看看新鲜的货品。 博文搏武终究是小孩子,看到那chui糖人和捏面人的,就再也走不动了,死活赖着。最后刘氏没法子,给两人各买了一个,才作罢。 刘氏当然不是为了逛热闹,而是为了买年货才来的,去土地庙磕头上了香,就直接去买需要的货品,毕竟也似惦记着家里的小三,怕她饿了,找不到自己哭闹。不过逛了一个时辰,买齐了东西,就和丈夫回了家里。 一进院子,急忙去西屋看小三,谁知竟是没有哭闹,和小叔你来我去玩的好着呢,遂放下了心。 张蕙畹和正太玩了这半天,也是有些困倦了,无奈肚子饿的睡不着,这时一眼看到刘氏,,急忙用可怜兮兮的眼神看着她。刘氏笑了,抱起来道: “饿了是不是,走,咱们去吃奶” 说着,抱回了自己屋里喂奶,张蕙畹吃到一半,就直接睡了过去。张云卿和博文搏武一掀帘子进来,两个孩子本来是举着糖人面人,来给妹妹瞧的,看到妹妹睡着了,就懂事的出去了。 留下张云卿挨着炕边坐下,侧头打量妻子怀里的小女儿,见呼哈呼哈的睡的香甜,不仅低声笑道: “这丫头倒是个省心的,刚才云昊说,这小半天,都没哭闹一声呢” 刘氏小心的把孩子放在里侧,用枕头档上: “正是呢,不愿见过的都疼她” 说着,看了张云卿一眼道: “这些年,咱们也有了些存项,孩子和小叔都一天天大了,加上又添了小三,咱们这三间茅糙房,终不是个下处,不若早早找了工匠,等开翻盖成砖瓦的,你看成不” 张云卿想了想: “我也想了很久了,不过毕竟地方小些,不得扩展” 刘氏忙道: “你忘了,旁边二狗家的新宅在街当,我打听过了,年后,他们就搬过去,我想着,他家留着老宅也没大用,少不得给他些银子买了来,和咱们家并在一处,盖好了房子,以后小叔说亲也好听些,你看行不” 张云卿道: “你想的周到,那就这样好了,不过这要不少银子吧,咱家能有这些吗” 刘氏看了一眼睡着的小三: “原是有些凑不上手,本来我还想着向我三哥张张口,可小三这一满月,倒不用了,张老太爷给的那五十两,也尽够了。我想着,明年咱家那三亩地,也劈出一半儿来种芝麻,我三哥说,找了城里的几家府里,每年给他们送去呢,这样,倒是个好进项” 张云卿道: “辛苦娘子了,我知道你的难处,你瞧着掂量吧,若祖宗显灵,明年乡试我和云昊中了,就什么都不愁了” 刘氏点点头。 两口子商量好了,刘氏就寻了个空,和二狗家的透了风。二狗家也是个机灵的,当时就明白了,可也没直接应,只说回家和当家的商议一下。 这二狗家的日子还算好过,两个女儿也大了。大闺女,可巧,说了绕河村的婆家,扫听过了,和刘氏的娘家是隔邻,想着将来也短不了来往。 还有一个,就是张家虽不富裕,毕竟是书香世家,你哪知道,什么时候人家就蟾宫折桂,一步登天了呢,如今套些jiaoqing,若果真将来发达了,那也好办事不是。所以两口子商量后,竟是没多要,不过只要了三两银子。 刘氏是个晓得世qing的,当然知道二狗家,这是寻个后路罢了,也就没推辞。两家过了银钱,找保人写了文书,就算定下来。 弄好地契,就过年了。张蕙畹也知道要过年了,因为刘氏整日忙碌,张蕙畹平常吃了奶,就被抱到了西屋呆着。 张云卿抱着她,看二叔写联和福字,张蕙畹也看了看,字当然写的很漂亮,但是内容依然是传承了几千年的那些,没什么新意。 她更喜欢看隔壁妇人剪得窗花,二狗家的妇人,看起来蠢蠢笨笨的,但是剪出来的窗花,倒是极漂亮。 因为村子里读书识字的少,所以到了过年,一般的都会拿着红纸,来请张家的兄弟写对子。作为谢礼,有的就给些孩子一把吃的糖块,有的给些自己做的小吃食。 二狗家给的就是窗花了,换了雪白的窗纸,把红红的窗花帖在窗子上,远远的看去,非常透亮。 张蕙畹盯着窗子看了很久,好像是富贵牡丹的图样。院子里传来一两声爆竹声,当然和现代的花pao没法比,但是也透着十分的年味。 屋子里外都打扫了一遍,到了三十这一晚,刘氏把菜都炒了出来,先弄了些,给祖宗上供。院子侧面还有一小间房子,平常都是锁着的,过年才开。爹爹和二叔领着两个哥哥,端了贡品进去,张蕙畹猜,是放祖宗牌位的地方吧,毕竟张家也算书香世家。 祭拜过后,都凑到西屋吃团圆饭,张蕙畹也被抱在张云卿怀里,一起做到了炕里侧。两个哥哥和二叔也都坐好,只有刘氏在下首坐着布菜。 闻着扑鼻的菜香,张蕙畹不禁暗暗咽了咽口水,多久没吃过饭了,张蕙畹觉得,仿佛自己都饿了几辈子。 ☆、蕙畹拜年 张惠畹悲摧的,使劲咽着口水,无奈婴儿的口舌头,忒不灵光,很快就顺着嘴角流了下来。刘氏拿出了一小坛酒,拍开封泥,顿时满屋酒香,张云卿道: “酒香醇厚,闻着就是好酒,哪儿来的” 刘氏笑了,给丈夫和小叔都倒了一小碗: “这个倒也便宜,是孩子三舅前儿送来的,说是城里平安王府里赏下的,只得了三坛子,想着过年,咱们家也没好酒,就送了来” 张云卿一愣: “平安王府,这倒奇了,你三哥怎会和那个高门槛有来往” 刘氏道: “哪里是什么来往,三哥不是一直给那府里送芝麻吗,年前除了芝麻,又送去了些新磨的麻油,还有一些菜gan。可巧,不知怎么,就得了王府主子们的喜欢,赏下了几吊钱和这三坛好酒,让又送了些去。” 张云卿浅浅抿了一口,只觉入口绵软,香味悠长,的确好酒,喝了小半碗,才放下道: “你得了空,叮嘱你三哥几句,平安王府实是正经的宗室皇亲,规矩可不一般,让他小心些才是” 刘氏提起酒坛,又给他满上: “是呢,我也是这样说,这便宜差事,哪里是这么好沾的,少不得要谨慎些” 张云卿感觉怀里有动静,低头一看,不禁失笑,小三的小嘴张得大大的,顺着嘴角流下了一大片口水,张云卿笑道: “你们看,咱家小三,这莫不是馋了,也想吃饭呢” 刘氏看过来,也撑不住笑了,拿了帕子,给她抹了抹嘴角: “大概是闻见了菜香,毕竟奶水哪儿及的上五谷呢” 云昊和两个小子也凑过来看了半响,博武小些,拿起了一块娘蒸的甜糕,伸到妹妹嘴边: “来!妹妹,给你吃这个,可甜了”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