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谋霸道》 定江东 第一章:江南雨 五月,江东,细雨淅淅沥沥。 亭台楼阁笼罩在烟雨迷蒙中,勾勒出一幅极具江南意蕴的画卷。 若有文人雅士想是会俱怀抒意一番,此刻孙权却没有丝毫心情。 净白的面颊上,两行泪水坠于碧眸之下,泪痕还隐隐清晰可见,之前是悲伤现在是惆怅。 孙策死了,就在一个时辰前。将这人心动荡的江东推到他手上后,便甩手欢快的去找他们的老父亲孙坚了。 只留下一个年方十八的少年,哭晕在他的病榻前。 孙权心累,整日吐槽十万不行,现在好了,你行你来。早先还不如吐槽曹操和刘备的好。最起码身边的文臣武将是好用的。 现如今,除了孙策留下的一批需安抚的旧文武,孙权几乎就是个光杆司令。 为了不让自己过于被动,孙权决定先把孙策的首席内政大臣张昭拉拢住。 张昭字子布,徐州彭城人,习《左氏春秋》,当世名士。少年时与琅琊人赵昱、东海人王朗一道闻名,文章深得徐州才士陈琳追捧。 孙策征战江东时,张昭恰避难于此。感念孙策顾拜之情,出仕辅佐。而孙策对他也极为信任,将文武之事都委任他。 所以对于眼下的江东来说,张昭的话其实比他应该更管用。 但孙策临死前却又对张昭说:“若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虽然这是为了笼络住他的心,让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可却让孙权的心境悬浮起来。即使张昭当面拒绝了,可还是得等他亲自过来,确立主从关系才行。 然而等待恰恰是最令人不安的。 扭头望着阁楼外的蒙蒙细雨,孙权怔怔出神,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主公,朱然在阁外请求面见!”此时一名青衣仆从外间过来恭敬的向孙权禀报道。 “我知道了,你们先退下吧,让他进来!” “唯!” 孙权努力让语调悲伤,讨逆将军新丧,孙氏众人尽皆悲戚,孙策往日里对孙权也极为照顾,此时悲伤难以自持,才合乎情理。 仆从纷纷退下,不多时,一名身着士子素服,束腰綁腕的英武少年缓步行到堂内,拱手向上首位的孙权行了一礼。缓声开口,“仲谋唤我前来,可是有吩咐?” 来人不是旁人,乃是孙氏宿将朱治养子,与孙权一同读书且交情甚笃的朱然。 互相对视,朱然被孙权那碧眸投射来的幽芒震撼的心惊,但凭借多年的相处,他还是坚定的等待着。 “义封,我能信你吗?” 半晌,一直默默盯着朱然的孙权忽然开口问。朱然也是一愣,但旋即目光更加坚定看向他,肃穆认真道:“然愿誓死追随主公,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朱然不笨,情知孙权此时召他必然有要紧事嘱托,没必要再假装矜持。说完,俯首拱手的他便要伏跪在地。却被不知何时来到他身前的孙权,稳稳托住。 抬头看向孙权,只见他神情凝重,“义封,时局危及,需你镶助!” “主公尽管言语,但有所命,然必肝脑涂地!” 点点头,知他此时已经心有决定,孙权也不再废话,当下直接道:“兄长临终前将江东托付与我,然而如今吴中世家与诸将皆在观望,我若想平稳过渡却不得不防!” 说着,从怀中掏出一枚玉珏,递给朱然,“我也不与你推诿,出府后,持此玉珏去寻潘璋,令他集结人手在府外潜伏。傍晚之前,我若还未出府,亦未遣人通知他,则直接冲进来!一切罪责自有我在!” 朱然眸光一凛,慎重接过玉珏。接着,孙权直接把住他的手腕,沉声继续道:“此事后,你便立即披甲回府拜禀汝父,请他领兵关闭吴中四门,没有我的命令,务必不让任何人进出!” 抓朱然的手不由用力,孙权格外慎重:“烦请转告君理公,其追随孙氏征战多年的功勋,权很是感念。昔日举孝廉之恩情,权更铭记于心!” 心下震惊,孙权这番托付恐怕是有所警觉,面上露出担忧,朱然不由轻声道:“不如我将事情告知家父,请他直接领兵来将军府,主持时局!” “不用!”缓缓摇头,孙权凝声,“眼下局势尚不明朗,或许兄长的这些旧吏和吴中世家,也都在等我表态。况且公瑾大兄此时尚且领兵在外,他们不敢乱来!” 看向朱然,“你先将此事告知朱将军,请他务必要确保吴县安全!” 默默颔首,朱然闻言也不再多说,拱手退步后便转身匆匆离去。 重新回到榻座上,孙权不由轻叹一口气,希望他这样可以先笼络住昔年追随父亲孙坚的老将们。 朱治丹阳故鄣县人,早年便追随孙坚南征北战,后来又劝说孙策攻伐江东,对于孙氏的感情,应该比对孙策个人要重一些。 且朱然与他相交多年,此事一出,孙权脑子里蹦出可以用的第一个人就是朱然。 现在的他还需要等以张昭为首的一众江北避难文臣的表态和吴县世家的意思,他能做的就是尽量让局势变化,在自己可以控制的范围之内。 说实话,孙权此时的处境并不算好,孙策遇刺身亡,诸多流言中也有揣测是他暗中使人所为,毕竟他获益最大。 可换个角度来说,让一个十八岁尚未弱冠的少年为君主,对于如今的江东而言,到底谁的益处更大。 其中意味,不言自明。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孙策的霸道肯定是促使他遇刺的因素。 默默的看着窗外的细雨,任由蒙蒙雨丝浸润脸颊,净白的面庞上两行泪痕虽覆上了层水雾,却依旧清晰可见。 不多时,阁外终于响起了窸窸窣窣的动静,孙权知道,他等的人来了! ----------------------------- 策临亡,以弟权讬昭,昭率群僚立而辅之。上表汉室,下移属城,中外将校,各令奉职。权悲感未视事,昭谓权曰:“夫为人后者,贵能负荷先轨,克昌堂构,以成勋业也。方今天下鼎沸,群盗满山,孝廉何得寝伏哀戚,肆匹夫之情哉?”乃身自扶权上马,陈兵而出,然后众心知有所归。--《三国志·卷五十二·吴书七·张顾诸葛步传第七》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定江东 第二章:时局 楼阁外的瑟瑟细雨渐渐小了下来,倒是突显出阁内产生的响动声音。 随着阁屏外与仆从的轻微交谈停止,便传来有人步入内阁的窸窣声。 一名身着素色服袍头上裹着白巾的文士缓缓行到内堂,文士须发微白,目光中虽有悲戚,却神情刚毅,方正持重。 来到孙权身前也不多言,只是躬身作揖拱手一礼,“孝廉!” 而此时一直注视着窗外的孙权,才犹如梦初醒一般,迅速从榻上下来,来到老者身前,躬身拱手深深作揖行了一礼,口称:“先生!” 来人正是为孙策定鼎江东殚精竭虑的当世名士张昭。 抬头互相看向对方,待瞧见孙权面颊上泪痕处流淌的泪水时,张昭先也是面有戚戚,继而迅速面色板正,再次朝着孙权一礼。 “孝廉还请节哀!讨逆将军意外离世,乃天下损失,江东举境皆可哀,唯孝廉当迅速振奋起来!提领江东诸俊贤稳定不安局势!” 面上流露悲戚神色,孙权眸角含泪看向张昭,“先生,我尚且年幼怕很难担当如此重任,不若先生与公瑾择一人任之如何?” 瞬间瞪大眼眸,张昭直叱,“孝廉怎可如此妄自菲薄,且不说我与公瑾皆乃从属于讨逆,受知遇之恩。便是孝廉你也是十五就出为阳羡长,颇有政绩的。岂有不继承先贤遗志,建立勋业的道理!” 君子欺之以方,此时的孙权隐隐便是这般做的。张昭当世名士,即便受故主所让,又岂会真的趁着孙氏妇孺孤幼之际,行那篡逆行径。 若当真有此想,恐怕周瑜会是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的了。 “先生!”伸手托住张昭的手臂,将他扶到榻座上坐下。孙权撩起服袍后退一步,继而径直大礼伏跪与地。 当下,张昭也是面色大惊,他方才还以为孙权要与他谈论事情。此时连忙起身,上前弯腰将孙权扶起,“孝廉这是何意?” “先生,小子驽钝,以未及弱冠之年,便要从兄长手上接过这江东诺大的基业重担。心中惶恐难安,常私下不敢任之。今闻先生一番怒叱,顿时醍醐灌话间,张昭已经大步向外间走去。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定江东 第三章:猛潘璋 讨逆将军府外 数名身着兵甲的孙氏扈从在将军府卫长的率领下,正与面前的健硕猛汉对峙。 猛汉看起来年岁不大,身上也没有披甲,或许是天热的缘故,上身只套了件短褐。 胸口大开着,两臂扎实的肌肉、胸口早已结痂的刀疤,无不宣示着汉子的勇猛。汉子身后,此时同样跟随十余名精壮汉子。 围拢在汉子左右,随着他一同虎视眈眈的盯着将军的卫长。 “潘璋,你可知道擅闯将军府乃大罪!” 护卫长孙奕,孙氏家仆。虽然他手持兵刃,但面对眼前人的冲撞,他还是保持谨慎的态度。 不仅仅是周围聚拢围观的精壮汉子越来越多,更因为潘璋乃是孙权看重的猛士,颇得信任,有引为心腹的意思。 所以孙奕在不清楚具体内情的情况下,还不想率先动手。 “孙卫长,往常少君每日都会对我有指导训斥,今日已经临近傍晚都还没有令人传信与我。”拱拱手,潘璋继续嗡声,“所以潘璋才领弟兄们前来,想见一见少君是否安康!” 皱眉看着他,“潘璋,今日若没有张公的允许,我是不能让你入府的!” 浓眉瞬间睁起,潘璋也丝毫不怂,朗声喝问,“此乃讨逆将军府,将军不做主,难道一直让长史指挥我等!” “潘璋!” 当他喝问出口的同时,孙奕也同样面色难堪,如今宅中情形尚未稳定,他虽然不能断定将军继承人,但潘璋公然质问将军府长史就是以下犯上了。 “怎么?”嘴角讥笑,“吾等闻孙将军威名而来,如今遇到不平竟不准说了吗?” “你放肆!”当下,孙奕面色震怒,随手将腰刀入鞘丢给身旁卫从,直接便挥拳攻了下去。 “来的好!” 潘璋恐怕早已等他多时,见他终于出手,当场一声大喝,握起拳头便迎了上去。 两人的重拳迎面直接撞在了一起,嘭的声响,只震的四周炸裂爆响。紧接着两人没有丝毫停顿,各自再次挥舞起拳头,攻击起来。 壮硕的肌肉上,拳头锤击的轰轰作响,须臾间,竟让外人分不出上下。 潘璋心中惊叹孙氏护卫长果然有些本事的同时,那孙奕也心中惊异,此等勇者早便可追随孙策建功立业了,却是一直甘愿作为孙权复从。 此时,孙奕心中也是暗叹,孙权识人用人的本事果然名不虚传。 而就在二人你来我往的比斗时,从将军府已经快步走出两人,正是孙权和张昭。 “你二人停手!” 当先出来的张昭,瞧见打的激烈的二人便直接出声喝停。 孙奕闻言也有心收手,可潘璋岂会理他,拳脚招式威猛丝毫不减的向他招呼过去。于是在外人看来,二人根本不听从张昭的命令! “放肆!”当下,同时出来的孙权骤然怒喝,直接抽出腰间宝剑,“众卫从听令,将军府外再有滋事者格杀勿论!” “噌!” 随着孙权拔剑出鞘,一众扈从纷纷抽刀,瞬时间整个将军府前皆是兵刀摩擦的声响! 眸瞳中紧张闪现,两人对视一眼,迅速停手。低头俯首向上方的两人,拱手行礼。 将宝剑归鞘,孙权直接无视潘璋,看向孙奕:“为何在府前比斗?” 扫了眼张昭,孙奕只得硬着头皮向孙权说了潘璋执意擅闯将军府的事,当然潘璋言语怒斥张昭的话他并没有提及。 终究他是孙氏家臣,虽然之前是孙策当家,但如今孙策故去,按长幼秩序也是孙权接管孙家。即便他心中比较倾向于尚武的孙翊,可眼下明显张昭已经属意孙权了。 扭头看向潘璋,孙权冷声,“孙奕所言可是真的?” “回少君,潘璋多日不见少君,心中担忧所以才有此莽撞之举。”说着潘璋单膝叩地,昂首抱拳,“一应罪责,潘璋甘愿承担!” “哼哼!”冷哼一声,“以我看,你们有些人是见兄长病重,心生异志,想坏了规矩!” 声音冷冽,虽是五月天,却格外的寒气逼人。一众扈从,武卒闻言纷纷叩地,不敢出言。 细雾迷蒙在空气中,此时天色已经昏暗了下来。早有从人将府们前的火光点燃,此时四周除了火光,只剩静悄悄的宁静。 碧眸扫过一众汉子,目光最终落在潘璋二人身上。 孙权讥笑一声,“既然你潘璋如此担心我,那你就带着这群人,从现在开始不分昼夜的给我守在这。只要敢乱动,府兵护卫就地格杀!” 面色一怔,潘璋梗了梗脖子最终也没有再说什么,拱手应诺。 不再看他,孙权将目光投向孙奕,冷冷道:“孙奕府前私斗,除去护卫长职责,由副卫长孙循接替卫长职位,你可有不满?” “属下不敢,谨遵少君命!”孙奕低头拱手,不敢多言。 自始至终,与孙权一同来的张昭都没有出言,而是默默的看着这一切。轻抚颌下胡须,并未出言的他,眸中若有所思。 当下,处理完这一切,孙权才扭头看向张昭,躬身询问得失。 张昭自是颔首赞同,此时他自然不会出言反对孙权的决断。虽然他也隐约瞧出了孙权的布置,但并没有说什么,毕竟凡是有雄心的人,都不会坐以待毙。 再次被孙权引入府,经过潘璋这么一闹,讨逆将军府也变得安静了许多。后堂的哭泣声也渐渐弱了下来,张昭随孙权一起前去安抚一阵孙策妻子后,便让他先去客舍休息了。 今夜,张昭不拟定个章程出来也是无法离去的。 而孙权将张昭送回客舍后,则独自一人迅速回到自己的阁舍。将左右侍奉的人全部驱逐出去,再三确认屋内没有人后,他才缓缓将手再次伸向腰间宝剑。 心下有些激动,方才他抽剑的刹那明显感觉到一股力量涌入体内,若不是他强制压制,可能就当场劈砍出去了。 此刻他有些兴奋,因为再次抽剑的他,又体会到一股热血狂飙,浑身充满力量的感觉。 迅速将宝剑归鞘,孙权握着剑悄悄向外间摸去,他得验证一下,是剑还是人的问题! ----------------------------- 三国吴大帝孙权有六柄宝剑,一曰白虹,二曰紫电,三曰辟邪,四曰流星,五曰青冥,六曰百里。--晋·崔豹《古今注》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定江东 第四章:白虹贯日 拎着宝剑,孙权悄悄的向将军府门外摸去。 原想着不打搅任何人,却不想在靠近门扉的时候,还是被值宿的孙循撞见了。 低头拱手,“主公,此时入夜不知要去何处?”瞄了孙权手中握着的剑,孙循又道:“那潘璋也是关切主公,何必...” “想什么呢!”直接上前给了孙循一脚,“将门打开,我去寻他有事。” 怔了怔,孙循不再多话,让人将侧门轻轻开启。默默跟在孙权的身后,走了出去。 府外 潘璋狠狠的瞪了眼那几个幽怨盯着他的儿郎,低声怒斥,“尔等瞧着我作甚,又不是我硬要来的,是奉了少君的命令而已!难道你们敢违抗命令吗?” 瘪了瘪嘴,汉子没有驳斥,只是肚子出来的咕咕叫声,在说明他们真的饿了。 “饿了也没用,忍着!”扫了他们一眼,潘璋的肚子也不争气的发出咕咕声,低头瞅着瘪下来的肚子,潘璋不由幽怨嘀咕,“说好了他承担责任的,最后还不是让我在这挨饿!” “文珪是饿了吗?” “不然呢,肚子都咕咕叫了。”下意识回答一句,紧接着潘璋浑身一激灵,眼眸瞬间放大,连忙扭头朝声音来源处看去。 这声音他再熟悉不过,正是孙权的声音! 黑夜中碧眸亮光闪烁,此刻潘璋只感觉周身冰凉。倒吸一口凉气,连忙躬身拱手,“主公!” 面带微笑缓缓向潘璋走来,孙权语调温和,“文珪无需如此拘谨,今日你也是辛苦了。” “为主公效劳,万死不辞!” 点点头,孙权没多说话,伸手将他扶起,欣慰的拍了拍他壮硕的臂膀。又见他身着单薄,随即便将身上的袍子解下来,披到他的身上。 “主公!”潘璋受宠若惊,连忙想出声拒绝。 “文珪切莫推辞,夜间清冷,别着凉了。”一边替潘璋披上,孙权一边道:“待会让阿循送些吃食过来,让你们先填填肚子。” “多谢主公!”闻言,潘璋当即抱拳单膝叩地,声音哽咽,一众汉子也纷纷叩地,低头深埋。 “诸位先起身吧,地面潮湿,不必如此!”说着孙权扶起潘璋,又摆手示意众人起身。 待潘璋起身后,孙权又从孙循手中拿回宝剑,递给潘璋,“此时出来一是为了看看诸位,二是想让文珪试试我新得的这柄宝剑。” “喏!”小心翼翼接过孙权手中的宝剑,潘璋缓缓拔出。 只见黑夜中一抹亮光,刺耀众人的眼眸,孙权连忙道:“文珪感觉如何?可曾浑身力量充沛?” “是的!主公,璋感觉浑身充满了力量,日间若持此剑,我敢言那孙奕绝非我的对手!” “当真?” “当真!” 微微皱起眉头,孙权心下凝重,难道这是宝剑的附加属性,不是自己特有的。 而就在他凝眸沉思的时候,忽然听见潘璋身后一名同伴笑了一声。孙权面色一愣,随后又看向潘璋,瞬间有了明悟。 当下也不由气结,方才的笑声提醒了他,这货恐怕因为宝剑是自己的所以才故意出此言语来奉承的。 于是孙权背过身去示意孙循将随身的宝剑拿给自己,随后他又当着潘璋面将其拔出,对着月光扬了扬,“这柄宝剑也不错!文珪以为如何” 从孙权的手中接过宝剑,潘璋也不停顿,直接抽了出来,顿时眸光一亮,看向孙权,“主公,此剑也是把好剑呐!握在手上顿觉清明不少,好剑!” 借着月光潘璋竟就端赏起了手中的宝剑,还不忘口中啧啧称奇。一把从他的手中夺过宝剑,孙权横了他一眼,直接归鞘抛给了孙循。 “主公,这当真是把好剑!” 转身直接离去,孙权理也不理潘璋。嘴角擎着笑容,孙循也是好笑的瞧了眼潘璋,随后竟也将剑拔出来瞧了瞧。 下一刻,孙循面色一变,笑容迅速收敛,目光惊疑不定的在孙权与潘璋间来回逡视。 终究不等孙循开口,孙权已然转身入内,孙循当下也只好连忙跟入。 此时,府门外终于响起了一阵欢快的哄笑。 扭头狠狠环瞪众人,潘璋轻喝,“你等懂什么!”面色似有愤愤不平,但瞧着黑夜中一众牙齿龇着都反出月光的汉子们,他终究没有再多做解释。 而这边,孙权郁闷的提着宝剑回到府中后,左思右想还是不痛快,索性直接让人将孙奕唤了过来,要拿他练练手。 孙权小院的空地上 两侧并排插着火把,将宽阔的庭院照的通亮,所有的侍从都被赶到了门外。只有孙奕一人留在庭院中,手握一把环首刀与孙权对峙着。 眸中神色十分凝重,孙奕虽然心里偏向孙翊,但从来都不曾表露出来。只不过他并不是如孙循一般,自幼侍奉孙权左右,一起长大而已。 却不料会被直接唤到庭院之中,以刀剑相对。 孙奕不知道孙权想要做什么,即便不是杀他立威,可刀剑在手,又岂会没有误伤的可能。 “少君,此时夜已深,虽有火光映照,但难免会有误伤。还请三思,明日白间再比也未尝不可!” “明日我还有诸多事情要办,此刻左右闲来无事,你我先比斗一番便是!” 再次拱手,“少君,刀剑无眼,卑下贱命不足惜,但贵人安危关系江东数万生民,还请慎重!” “此事无需多言,你我比斗,胜负皆在天意。看剑!”话毕,孙权已经一剑直接刺了过去。 面色大惊,孙奕不敢含糊,多年握刀经验让他随手便侧翻出大刀,以刀面格挡。 “呯!”的一声脆响,长剑直刺刀身,孙奕一时不慎,竟被这一刺逼得连连后退数步。面色惊疑不定的看向孙权,此刻,他心下也不由震惊孙权的力道强悍。 收起谦让心态,孙奕当即屏气凝神,手握大刀,目光游走,紧盯着孙权的动作准备伺机反击。 见其反应,孙权手握长剑,只感觉心中激荡不已。浑身充满力量,多年习剑练就的招式加上涌入的劲力,直接将那孙奕斗的连番退让。 心中惊骇莫名,目光盯着孙权,孙奕有些不敢置信。可手臂传来的酸痛,却让他心中清晰明白,方才真的是孙权对他造成了重创。 没有废话,孙权此刻却是越战越勇,再次冲上来一番劈砍挑刺后。只见他深吸一口气,双手握剑蓄力轮出半圆的弧度后,直接高举起势。 随后猛然爆喝一声,宝剑直劈而下,当下,火光照映在剑面之上,反射出的光芒犹如昼日般耀眼! 孙奕根本来不及多想,连忙下意识的举起环首刀便去格挡!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定江东 第五章:震惊 “咔嚓!” 在孙权宝剑劈下的同时,小院的木门直接被人从外面撞开了。 方才的那一道白光,直接耀射到院落之外,紧接着便听到孙权的爆喝声。心中大惊的众人哪里还顾得上那么多礼仪,直接撞开院门冲了进来。 “当啷!” 孙权手握宝剑,站在原处呈劈砍结束的姿势。对面,孙奕呆呆的瘫坐在地,手中握着一把断刀,另一半却掉落在不远处的地砖上。 看那断刀的裂痕,恐怕是被人力硬生生的从中折断的。 再看孙奕,此时就那样失魂落魄的摊在地上,右臂不停的颤抖,说不上来一句话。 兀自咽了咽口水,孙循等人艰难的看向孙权,仿佛看怪物一般。而他此时犹然喘着粗气,浑身酣畅淋漓,十分舒畅。 将宝剑归鞘,孙权上前伸手想要将孙奕拉起。见他手伸过来,孙奕才算反应过来,咕噜一声,直接伏地叩首,口称恕罪! 见状,抿嘴笑了笑,孙权只得收回手。碧眸扫过前方的一众,孙氏扈从,当下众人尽皆呐呐低头,不敢出声。 孙奕算是众多孙氏扈从中武力最为出众的一位,此时竟然直接被孙权打到叩首请罪的地步。 这让一众白日还对孙权有几分轻视之心的扈从,瞬间乖巧懂事了起来。 手中握着配剑,孙循虽然没有说话,但看向孙权的目光却早已充满了敬仰。他是孙权的童年仆从私属,早已深深的烙上了孙权印记。 此时能看到自家主公如此耀眼,他自然是心中振奋不已。 或许自家主公向来都是这般勇武的,只是昔日讨逆将军尚在,他不想张扬罢了,所以今日才会露这一手。 低头扫了眼地上的孙奕,孙权语气淡漠,“起身吧,以前你们心中如何想,我不去管,然而从今往后若让我再察觉有心思不正者,必格杀勿论!” 孙权一席话,众人更是呐呐不敢言。 最后,摆摆手让众扈从退下,孙权回到阁舍抱着宝剑,喜滋滋的睡去了。 而院外值守的护卫则一个个皆是精神抖擞起来,纷纷围着孙循七嘴八舌的问着问题。 “循大兄,是不是少君之前就这么厉害,一直隐藏的?” “循大兄,我看今夜少君这勇武比昔日讨逆将军也不差多少啊!” 闻言,孙循自是一边笑呵呵的点头应承,一边毫不谦逊的开始鼓吹起孙权是如何勇猛、如何藏拙的。 一夜无话 孙权实在太累了。消耗了极大的精神力,回阁舍洗漱一番后,直接倒在榻上睡去了。 而这一夜,吴县城内则早已暗流涌动起来。傍晚时候,讨逆将军府门前发生的冲突,还是被有心人传播到吴郡世家的耳朵里去了。 自从孙策遇刺后,吴郡世家们一直对孙策的病情密切关注。虽然今日将军府外只是因为一个跳脱的潘璋,发生了冲突。 但深谙阴谋诡计的世家们已经敏锐的嗅到了一股风起云涌的气息。 翌日清晨 当勤劳的吴县百姓想要赶着朝露出城劳作时,却愕然发现四门禁闭,从榜文上得知今日闭城的消息后,才恍然惊觉恐怕出大事了。 今日清晨,当天色还没有亮的时候,将军府的卫从便将正式的文书传达到了朱治的府上。 原本已经被养子朱然说服,今日晚些开城门的朱治,直接让亲卫将榜文昭示于四门后,便起身向将军府行去。 天色蒙蒙亮,朝阳还没有升起,将军府中已经迎来了第一批客人。 以程普、董袭、朱治、凌操、陈武为首的一众孙氏宿将,纷纷矗立在将军府的偏堂之中。 上首位孙权端正跪坐在案几之后,面有悲伤却很稳重。下方右首位,张昭默默的立在那里。 片刻,张昭扫了众人,沉声道:“讨逆将军辞世,我与诸位一样悲伤。然而江东不可一日无主事之人,诸位也都是孙氏宿将,老朽这里便直言了。” “依讨逆将军遗嘱,二公子孙权十五出为阳羡长,颇有德政,又天生纯良,思虑忠贞,为孙氏诸人冠。今使其继承遗志,秉持江东,望诸位能倾心辅佐,恪进勋业!” 说完张昭双手抱拳,向正堂方向拱了拱。 才又看向众人,“诸位,讨逆将军的意思我已经尽数传达诸位了,眼下有何疑问不妨直言!” 下方众人面面相觑,最后程普扫了眼张昭,迈步出列,向孙权拱手道:“程普愿辅佐权公子稳定江东!” 程普乃孙氏老将,也是眼下吴中孙氏宿将中资历最深的一个,此时他出列,朱治随后便也跟着出来表态。 至于董袭等人则是孙策本人收复的战将,与军中他们听周瑜,在内政他们敬张昭。 此刻张昭目光也同样看向董袭,“我已经让人传书公瑾,恐怕此时他也在返回吴中的路上了!” 稍微沉吟片刻,董袭等人互相对视一眼,最后也同样出列拱手,“谨奉将军令!” 默默颔首,张昭不再多说什么。追随孙策是敬服他的勇猛和恩遇,对于孙权他们多少心中还是有些抵触的。 这也是孙策弥留之际,张昭等人曾建议由勇武与他相似的孙翊接管江东的原因,但最后还是被孙策拒绝。 见此,孙权心中才稍稍安定,孙策离世,首先要稳住的必然是这些手握兵马的将领。 如今乱世,有兵权才有话语权。 也不见,今晨张昭再见他的时候,神态就已经变了。不仅仅是府外的潘璋等数百人,更是孙氏卫从在这一夜间的态度转变。 张昭是聪明人,他自然已经看出孙氏卫从已经真正听命与孙权了。 所以此时他才敢在厅堂中,公然对诸将进行劝说。他也相信,如今将军府的情况诸将也都看到了眼里。 一夜之间翻手为云,慑服孙氏众卫从。孙权与孙翊孰强孰弱,已经一目了然。 然而就在一众人各俱心思的时候,厅堂外却突然传来聒噪声。 “翊公子,权公子与张公及诸位将军都在堂内议事,此时不方便进入的!” 闻言,一众将领互相递了个眼神,默契低下了头。 目光扫过众人,孙权嘴角轻笑,朗然向外道:“让阿翊进来吧!” ----------------------- 已经签约,麻烦喜欢的书友,添加一下收藏,投投推荐票,新书期很重要,劈叉~谢谢~!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定江东 第六章:刺奸 随着孙权的话音落下,堂外也不再有争执之声。 稍倾,门口处阔步走来一位身材魁梧少年,身着疏衰素裳、腰系牡麻绖,头顶以布缨束发,脚踩疏屦,缓缓向堂上而来。 少年面色刚毅,与孙权有五分相似,虽不曾加冠,单看其体魄也是素有孙家猛将姿态的。 无视两侧的众人,孙翊直接来到孙权的面前,目光也没有避讳,看着他,“仲兄,我觉得兄长遇刺必有蹊跷,我要替他报仇!” 由于孙策已经留下遗嘱将江东托付给孙权,所以府中诸事,张昭等人一直都与孙权沟通。而孙翊则同孙策妻子孙绍等人一样,在堂上守丧。 也不知是突然想到还是受人挑唆,原本好好守丧的孙翊突然在众人议事的时候,直接来到厅堂之中。向孙权,提出要为孙策复仇的话。 同样身着素麻丧服的孙权闻听孙翊此言,并没有多少惊讶,而是缓缓起身,来到孙翊跟前,握住他的手腕。 “阿翊,如今兄长新丧,你我皆是悲痛欲绝。”孙权咬牙切齿,“恨不能将那贼人揪出,杀之以祭奠亡兄。” “但江东黎民是无辜的。”稳稳握住孙翊手臂,“父兄披坚执锐多年,固然想建立不世功勋,可也想造福州郡百姓和家乡父老。而今若因兄长的死,而荼毒吴郡无辜之人。阿翊,你觉得兄长知道了会欣慰吗?” 虽然相差两岁,但身高却是相近。而且孙权力量向来都弱于孙翊,然而今日被孙权握住后,孙翊却怎么也无法挣脱! 数次挣扎无效,孙翊才凝重目视孙权,瓮声道:“仲兄,服丧期妄动刀兵确实不吉利,但请仲兄答应我,待兄长丧期过后,一定要找出凶手,以告慰兄长英灵!” “这是当然!”深沉一气,孙权声如洪钟,“我孙氏虽爱惜生民,却也不是任人愚弄之辈。我已有决断,待查清贼子后,必然诛他满门!” 再次握紧孙翊手腕,孙权格外郑重,“今日兄长丧期,不宜动刀兵!但仲兄既然允诺你,必然会做到。孙家儿郎,岂能平白枉死!” “对!”闻言,孙翊当下气势汹涌,孙氏虎子也非浪得虚名。 然而与此时肃重威严的孙权相比,却犹如稚虎遇盘龙,气势被稳稳压制着。 孙氏自孙坚起,父子两代皆是人杰。孙策勇武多断,孙权心思缜密,只有孙翊虽然性格暴躁且勇猛,可多数时候是喜怒快意都写在了脸上。 这样的人攻伐沙场或许能名震敌军,但统御一国,孙权觉得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所以孙权有自信将他吃死死的,毕竟随着身体力量的涌入,他明显感觉到体格强健许多,慑服勇将的底气也更足。 最后,在孙权的好言相劝下,孙翊面带悲伤的哀容离开了议事厅。 而这次的悲伤却多了几分凝重,方才的握手言和,孙翊其实几次想挣脱,借机发怒的,却一直被孙权稳稳的按着。 暴躁脾气被压下的同时,心中也平添了几分慎重!恐怕孙权并没有看上去那么简单! 送走孙翊后,宽敞的厅堂内再次陷入了安静。所有的人都保持了沉默,诸将对于孙权允诺诛杀贼人的话语,自然是不会反对的。 杀便杀了,手中握有刀兵的时候,还不使用这份权力,非要等到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时候,才后悔,那岂不是自作孽。 战场厮杀毫不含糊的孙氏众将,皆没有说话。反倒各自心中对孙权三言两语劝走孙翊的事情,默默沉思起来。 眼下,整个厅堂中真正比较着急的就属张昭了。他原本的计划是今日先稳定诸将后,再将江东当地的世家们召集过来,大家心平气和的坐下来好好谈一谈。 其实张昭本身代表的就是,江北及其他地区,避难迁徙到江东来的文人集团。 先前由于孙策在攻打庐江时,杀了陆康近百余族人,重创了吴郡陆氏。所以导致孙策占领江东后,双方的关系变的并不融洽。 江东士族瞧不上豪强出生的孙策,孙策又因为强悍的个人魅力,吸引着一大票来自中原的士人,治理江东这几个地方还是绰绰有余的。 可如今,孙策遇刺身亡。孙权并没有他的名望和个人魅力,所以就不得不考虑与江东世家握手言和了。 虽然张昭也心有不甘,但事已至此,只能暂时低头,否则孙氏恐怕真有倾覆在这场风波里的危险。 背后的暗流涌动,牵扯着很多人的利益纠葛,本身利益盘就那么大,在外系势力大量涌入的江东,若不能整合江东的本土力量,恐怕很难扎根下来,更遑论发展壮大。 张昭的谋划,必然是从大局考虑的。可方才孙权与孙翊的对话,明显就是还要再延续着,孙策同江东士族势不两立的方针政策。 这样必然是不行的。 沉寂半晌,张昭终究还是跨步出列,向孙权拱手,“眼下江东局势不明,主公又是刚刚接手基业,老臣以为还是以稳妥为主。讨逆之仇必须要报,但眼下还是最好不要多提此事。以免有心人顾虑重重,不愿参与到此次的整合当中来。” 张昭一席话落,下方众人皆是面色各异。部分人吃惊张昭竟称呼孙权为主公,但大多数人则对张昭口中的整合之事充满了思索。 没有在乎下方众人的反应,孙权听完张昭的劝谏,先是默默的点了点头,遂道:“方才张公也看见了,不仅是权,便是阿翊对此事也是耿耿于怀。” 抬眼扫了一众诸将,孙权又道,“今日诸位将军与叔伯皆在,权也都以诸位为心腹亲人,所以才不会顾及与阿翊说那些话。张公所谏也是中肯之言,这数月间我也不会再提及此事!” 闻言,众人纷纷俯首躬身回礼,孙权的话说的很暖心,他们也只能以命相报而已。 “然而”,目光再次看向张昭,孙权又道:“此时虽然不能宣扬诛贼之事,但我有一建议,或可使人为刺奸,与吴县集市等处先探查一二!” --------------------------------- 《仪礼》丧服第十一:丧服:斩衰裳,苴、杖、绞带,冠绳缨,菅屦者。 《汉书·王莽传下》:“莽大怒,免常官。置执法左右刺奸。”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