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读书 > 其他小说 > 小霸王再起 > 正文 第十五章·王以玺尊?玺凭王贵?
    “府君,请稍安毋躁。”孙策却慢慢悠悠的说道。

    “稍安毋躁?汝以此物戏耍于孤,还妄图让孤稍安毋躁?今日汝若不将玉玺奉出,定惩不饶!”看着一脸淡然的孙策,要不是如今年老体衰,袁术恨不得就是一脚踹过去。

    “府君请听策一言,如果不能消明公雷霆之怒,孙策愿以此头悬于城门之上,任凭鸟啄雨打c风吹日晒亦无怨无悔。”孙策一拜倒低,态度恭敬非常,语气诚恳至极。

    “哼!且在听尔一言,若再有半句虚言,定叫尔人头落地,必诛尔满门家小!”袁术扔开孙策衣襟,余怒微消的道。

    “世人多传闻我父于旧都得此玉玺,可此言皆属谣言误传,我父自始自终实未得此宝。”孙策跪于地上仰起头来,满脸“委屈”的说道。

    “嗯?”袁术自然明显不信,当下扬起手臂就要召唤左右。

    “府君!明公!”孙策连忙跪行几步,来到袁术身前,紧拽其袖:“明公可设身处地而想,若我父果得此宝,以当日其势,岂肯再居明公之下,又怎么会心甘情愿为明公东奔西讨,最终身死襄阳城下?”

    “这”袁术听孙策之言,觉得有几分道理,一时间,扬起的手僵立在空中。

    “有戏!”孙策眼中精芒一闪,连忙“悲”声泣道:“再者,我若果有此宝又怎会拖延至今日方献?必于三年前我父身亡之日而立奉于明公案前!”

    袁术已经被孙策说动了,只是尤自不肯相信,将到手的玉玺竟然没了。

    “看来还得再加一把火。”孙策以三指指天,满面决绝又道:“若我孙策果有此宝,必如我父一般,来日亦死于万箭之下!”

    孙策虽然表面信誓旦旦,心中却暗自冷笑不已。

    “若是誓言有用,那还要警察干什么?”

    况且,孙坚虽然中誓,但与其喜欢浪的性格可是脱不了干系的,大不了以后孙策就如同诸葛亮一般稳坐中军帐好了,反正以其谨慎的性格也实在不喜欢冒战场之上以命相搏的风险。

    “你c你”袁术这才完全相信了孙策所说,他指着孙策良久说不出话来:“汝既无此宝物,又为何要戏耍于孤?”

    “孙策报仇心切,不得已而出此下策耳,望明公息怒。”孙策拜伏道。

    “唉!如今堂外满座客,皆知玉玺在孤,如此竹篮打水一场,叫孤如何下台?”袁术长叹一声,忧心忡忡的在堂内来回踱步。

    “策以为明公多虑了。”孙策却突然起身,笑道。

    “哦?何意?”袁术看着孙策心中一动,问道。

    “策虽出于无奈,但亦是三思而后行,此皆我之计也!”孙策一笑。

    “何解?”袁术重新跪坐道。

    “恕孙策直言,今汉室祚衰,恐不久将亡。且,武帝早有谶语在前,代汉者当涂高也。”孙策口出大逆不道之言。

    “继续言之。”袁术却既未勃然大怒亦未大惊失色,反而像是起了兴趣一般。

    “如今,主少国疑,皇帝又困于李傕郭汜等贼,汉之危亡只怕存于旦夕之间。然,国不可一日无君,民不可一日无主,届时何人可为天下之主?策观今天下,能继此大任者,唯有明公一人耳!而且明公字讳公路,路者途也,途则通涂。此语必是言明公而无误!明公不论就名就实皆当承继汉之大统,只是如今还尚缺一物。”

    “所缺者何物?”袁术眼中闪烁着莫名的光。

    “所缺者传国玉玺耳!”孙策一指案上之朱红小匣。

    袁术看着小匣,心中大动,眼中精芒四射。

    “故有孙策今日之计。”孙策锐利盯着袁术,探身前道。

    “原是如此!”袁术恍然大悟道。

    “此计不仅上承天意,中合时势,下顺民心,亦可为孙策报得父仇,故孙策乃为之,望明公念策对明公一片赤胆忠心,对亡父之拳拳孝心,恕孙策自行其事之罪。”孙策离座而拜道。

    “这”袁术一时之间拿不定主意看着匣中芦菔迟疑起来:“可是如今这玉玺?”

    “敢问明公,王以玺尊?玺凭王贵?”孙策忽然不明就以的问道。

    “何意?”袁术问道。

    “昔年和氏璧在汴河手中,不过顽石一块,后经楚文王剖而成和璞,这才闻名于天下。后又流入赵惠文王手中,秦昭王闻之欲与十五城而换之却不可得。然此壁终归于秦,继秦始皇命李斯篆刻成玺,这才号为传国玉玺。”

    “恩,此事孤亦知之。”袁术点点头。

    “为何,同是一物,在帝王之手却是传国之玺,而在汴河手中仅为山边顽石?无他,皆因玉凭王贵而已!”孙策近前一语。

    袁术则若有所思。

    “如今,以明公之声威比之楚文赵惠亦不再其下,即使这匣中仅芦菔一颗,但若此匣在明公之手,则不是玉玺胜似玉玺,不是玉玺也是玉玺!”

    “哦,何解?”袁术问道

    “明公尚记得昔日之东郡太守桥瑁否?”孙策却突然反问道。

    “桥瑁?”袁术有些疑惑的看着孙策。

    “就是初平正月,矫诏号召群雄会盟讨董卓之桥瑁。”孙策提醒道。

    “孤知其人,然不知汝意也!”袁术不明就里道。

    “桥瑁为何能仅凭矫诏一封而可以号令群雄耶?无他,昔日,群雄皆恨于董卓无道,只是无有名号,桥瑁虽传之诏书为假,然群雄却皆视其为真,难道群雄中无明目之人耳?非也,此诏皆其所愿也,故桥瑁能以此而一呼百应,众群雄亦闻之响应。”

    “策今日之芦菔可比昔日桥瑁之矫诏,今,天下望明公承继大位者广矣,实非孙策一人耳,故,此之芦菔亦比真玺尚真!此乃鱼目混珠c偷天换日之计。”

    孙策一语双关的道,此虽是孙策献之鱼目混珠之计,又何尝不是孙策之偷天换日之计?

    袁术闻言猛地看了一眼紫匣中的芦菔一眼,沉吟不语。

    “更何况,就算来日有人不服攻汗之,试问普天之下,又有谁人能令明公开此朱匣?”:孙策表面上侃侃而谈,实则内心仔细观察着袁术的表情。

    看到袁术愁眉不展,锁梁不开,孙策心中一沉:“难道这样都说不动这货?要实行b计划了吗?”

    孙策当然不会天真到,仅凭自己一番口舌就一定会说服袁术,以他的谨慎怎么会不可能准备备用方案?

    而他千方百计得到和袁术共处的机会,不光光是为了避开人前耳目,不让匣中假货被众人所目睹。亦是准备此时,若袁术不从,便依凭自身勇力,劫持其为人质,从而全身而退。

    此时此刻,孙河等一干从属,皆以借口而离开寿春城内,在城外某处偏僻之地静候,等待与孙策回合。至于区阿家小?只不过是前任之家小,与孙策何干?前任难免顾念骨肉亲情,但是对孙策来说“家人”两字只不过是一个巨大的枷锁和把柄,日后,他可不想体验一下刘邦和项羽之间的故事,虽然说此事发生的概率很大。

    孙策当然有父母,但绝不是此时空之孙坚和吴夫人,不像有些穿越者,仅仅相处几日便忘了亲娘而认了新爹,不管别人如何,孙策却始终无法做到。

    而且,万一“家小”被袁术愤而屠之,不光可以使孙策有了名正言顺的借口直接反袁,并且还可以间接的消灭来自孙权等“弟弟”们的可能威胁,要知道身为人主,有的时候,有一个曹操刘备这样可怕的敌人并不是最可怕的事情,最可怕的反而是自己有一群如此出色的“弟弟”。

    虽然历史和传记中皆记载孙策是被许贡门客所刺,但是后世何人认识孙策?何人了解许贡?何人又亲眼见过那三个门客?而刺客得手后立即被屠戮一空,且没留一个活口,这其中就难免有些蹊跷了。

    况且孙策素来喜欢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皆因为历史上的君子们大多都下场悲惨,而那些残害君子的小人们往往皆安乐善终。有备无患,防人之心不可无,虽然是不同的话语,但说的不都是相同的道理么?

    想到这里,孙策离陷入了沉思中的袁术,不由得又悄悄近了一分。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