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读书 > 穿越小说 > 大清风云全8册 > 第 110 章
    不过他看到了一个本质xìng的问题,就是两者都是邪教)。根据新柱的说法,老官斋教是由浙江处州府庆元县姚姓远祖普善传来的,普善留下了《三世因由》一书,书中说初世姓罗,二世姓殷,三世姓姚。他们都是天上的弥勒佛化身的,号为无极佛祖。男女老幼都可以加入这个宗教,不过必须吃斋,凡是教徒,都必须用普字作为教名。

    乾隆初期,庆元县姚氏后人姚正益每年都会来福建传教一次,刚开始的时候教徒不多,后来人数越来越多,教徒们都把姚正益奉若神明。

    这些教徒们自号老官斋教徒,经常聚在一起吃斋,地方官当时没在意。后来,他们的声势越来越大。乾隆十二年十一月,斋明堂首领陈光耀搭建长篷,聚集大量乡民,大家一起点烛念经,引起了地方官的不安。事情告发后,官府派人把首领抓住。

    这事发生后,各堂的堂主都惶惶不安,担心牵连到自己。于是,一些首领居然商议劫狱。其中,有一个叫宋锦标的教徒,他的妻子严氏是一个女巫,自称能通神。她竟然扬言受到祖师的感召,弥勒佛降灵到自己身体上,准备治理乱世。这样一来,很多教徒深受鼓舞,他们搜集各种兵器,还模仿政府军设置了元帅、总兵、副将、游击、守备、千总等军衔,每人头上裹一块破布,正式拉开暴乱大旗。

    几千名教徒就这样浩浩dàngdàng地直奔宁府城,最先告诉官府老官斋教徒叛乱消息的是一个叫张国贤的布贩子。当时,张国贤经过县城附近,被教徒扣押。幸亏张国贤机灵,中途逃出,匆匆赶往府城,向知府徐士俊禀报。徐士俊觉得张国贤是大惊小怪,太平盛世怎么可能有暴乱,一定是张国贤弄错了,那些教徒不过是私下里聚会什么的。后来收到官兵报告,徐士俊才知道这一切都是真的,立即派遣官兵镇压。

    这些教徒毕竟只是一些乌合之众,官兵一来,轻易就把他们打散。许多教徒往山里窜,结果官兵进山捉拿了三百多人。

    事情报告到乾隆这里,他不但没有赞扬徐士俊弹压有功,还将他撤职,理由是:邪教创建斋堂,发展到图谋不轨,作为知府平时不注意防范,导致酿成事端,理应承担责任。

    对这次bào dòng,乾隆非常关心,当他得知为首的魏现逃脱后,指示地方官一定要把此人缉拿归案,乾隆说这个犯人的情节特别严重。对于其他教徒,乾隆也主张从严处理,多杀几个人,让jiān徒们知道畏惧,有助于维护稳定。

    后来,官兵在深山老林中将魏现抓捕。在处理此案过程中,乾隆一反往日的宽大,定了六等罪:首犯凌迟处死,助谋斩立决,宣传邪教蛊惑愚民的处以绞刑,被胁迫的犯人充军,知情不报的流放,不知情的教徒暂缓处理。

    结果,一人被凌迟处死,四十九人斩首,九人被绞死,一人绞候(有待进一步审理),发配充军的八十八人,杖责有九十九人,罪犯家属入奴发配的有十九人,还有几十人或自杀,或瘐死狱中。

    这个案子的处理是非常残酷的,从中可以看出乾隆的统治思想,仁政只是表面文章,治国根本还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这次bào dòng虽然规模小时间短,但是给乾隆的冲击很大,他觉得这些乱民真是不知好歹,实行仁政他们反而得寸进尺。随后,乾隆决定清查邪教,将老官斋教全部关门大吉。

    清水教大劫

    乾隆三十九年,被历史学家称为盛世转衰的转折点,这一年也是多事之秋。

    自从康熙平定三藩之乱后,中原大地再也没有bào发大规模的战争,一百年的平静积累了大量的热能,终于在这一年bào发。

    这事还得从乾隆三十七年春天开始。自从乾隆先后以铁腕取缔大乘教和老官斋教之后,民间的地下宗教更加隐秘,教徒们再也不敢招摇过市,以至于官府认为在政府的铁腕打击下,国内基本肃清了邪教势力。

    山东濮州人谌梅打破了官府的幻想,这一年春天,他带着“邪书”来到河南临颍县,不幸被官府查获。随后,官府顺藤摸瓜,找到了邪教的头领,濮州人王中。由此,将潜水极深的清水教拉出水面。

    王中被捕之后,山东巡抚徐绩准备拿他开刀,当成政绩献给皇上。徐绩先搜罗王中的逆书,希望从中发现谋逆的证据,别说,他真让他搜到了。在王中的“邪书”中有这样的话:平明不出周刘户,近在戊辰己巳年。徐绩问王中作何解释,王中也相当聪明,说“平明”是天明时运气流转,讲的是气功导引之术,练习气功应该在天微明时起来。徐绩心想,你厉害,旋即挑出更致命的句子:也学太公渭水事,一钓周相八百秋。这句话谋反的意思还不明显吗?王中也有自己的解释,说太公、八百秋等话不过是教导人们修身行善,这样才能延年益寿,活得像姜太公那么长。

    徐绩没辙了,只好将整个审案过程上报给乾隆。与此同时,河南巡抚何熠奏请将王中绞死。

    收到徐绩的奏折后,乾隆没有研究案情,而是仔细观察“平明不出周刘户,尽在戊辰己巳年”这两句诗,他觉得其中大有蹊跷,绝不像王中所说的那样是气功导引之术。经过仔细辨认,乾隆发现“明”字有改动痕迹,很可能是“胡”字。如果是“胡”字,那么这个案子就大了,不仅是邪教,而且是企图推翻大清的邪教。文化深厚的乾隆认为根据王中的诗,幕后应该还有两个更高的首领,这两个首领分别姓周和刘。得出这个结论后,乾隆立即命令军机大臣传谕徐绩,暂停对王中处置。乾隆想揪出幕后黑手,而且他相信自己的直觉。

    可惜,乾隆的谕旨还没有到山东,巡抚徐绩就已经把王中绞杀。

    这样一来,线索突然中断,幕后黑手似乎可以逍遥法外。然而,随着案情的发展,竟然证实了乾隆的判断。从一句诗居然能够判断出篡改的痕迹,还能推测出幕后的元凶,不得不佩服乾隆见微知着的本领。

    五月,河南巡抚何熠审理案犯李孟炳,王中的头上还有一个姓刘的老教主,这个人本是个监生,本名刘省,祖上有做官的。刘教主旗下有三个教派分支,分别为先天、中天、后天,王中只不过是支教的首领。乾隆得知,为自己的智慧兴奋不已,立即下令捉拿刘省,最后在刘省的卧室地下刨出一万两千多两白银,这笔钱是教主刘省多年从教徒手中搜刮而来的。

    就这样,清水教萝卜带泥,被连根拔出。

    清水教原名八卦教,是由康熙初年山东单县人刘佐臣创立的,是以刘佐臣是清水教第一代教主。第二代教主是他的儿子刘儒汉,第三代教主是他的孙子刘恪,刘省是第四代教主。像所有的宗教一样,清水教也有一些神神鬼鬼的东西,清水教的头目们自称喝一杯水,七七四十九天可以不吃饭不喝水,清水教的名字就是这么来的。

    在刑讯逼供下,刘省供出了离卦、震卦、坎卦等八卦教主要头目,从而揭开了邪教的隐秘网络。刑部给刘省拟罪凌迟,他的弟弟刘省愆和长子刘铨斩立决。八月,乾隆将刘省的处罚改为斩立决,其弟和其子改为斩候。到秋审时,刘省愆处斩,刘铨仍然有待进一步审理。

    如果清水教案子就这么结束的话,那它充其量还是一个小案子,远远谈不上是大劫。刘省虽然是清水教的教主,但他没有翻起多大的浪花。

    清水教最重要的人物不是这个刘教主,而是一个叫王lún的人,正是这个人,用自己的实力在清王朝的心脏部位跺上了三脚。

    王lún起义

    王lún究竟是何方神圣,能够震撼一代雄主乾隆,让他体会到害怕的感觉。

    王lún也是山东人,家住寿张县党家庄。二十三年前,王lún认识了清水教的一个堂主张既成,跟随他加入清水教。在清水教中,王lún是一个本领高强的人,拳脚功夫了得,据说还会气功,经常在家乡左近的几个县行医传教,跟刘省装神弄鬼故作高深藏在家里是完全不同的两种风格,王lún的教徒很快发展到几千人。

    名誉教主刘省被抓住后,王lún知道自己的好日子也不长了,与其等人用刀来砍,不如自己先拿起刀去砍别人,还能占个先下手为强的便宜。

    王lún虽然属于清水教一个分支的首领,但事实上他的权力最大,加上他为人看病不收钱只收徒,所以三教九流的人士都愿意跟他混。而王lún也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收的,王lún应该很早就开始想造反,一路上他胸有成竹,注意挑选那些精干强壮的人。说明王lún多少还是有见识的,知道造反群体贵精不贵多。

    王lún被大家称为是“收元之主”,以区别清水教的刘姓教主。

    王lún之所以选在乾隆三十九年春,固然跟刘省被抓有关,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山东发生了饥荒。官府不但不赈灾,反而额外征收,许多农民无以为生,清水教此时就像一个巨大的海绵,而这些民众正如唐太宗所谓的“能覆舟”的水。

    看到饥民纷纷投奔自己,王lún以为大势所趋,是时候造反了。七月,他召集清水教的骨干人员,决定在八月二十八日起事。

    造反是中国历史中风险最大的一个行业,当然如果成功的话,收益也是最大的。若非拥有非凡能耐的人是不敢轻易造反的,所有造反的人都需要一个旗号,换句话说,都要一套蛊惑人心的宣传。王lún的舆论也非常蛊惑人:“在八月以后,有四十九天大劫,跟随我的人可以免遭劫难。”王lún还预言在大劫之时,将会有大风雨。

    八月二十八日五更,清水教部众如期起事,寿张县内的教徒在半夜打开城门,迎接其中一个头领梵伟进城,他们随即围住衙门,杀掉知县沈齐义,占领城池。第二天,教徒们迎接王lún进城。这几天果然如王lún所预言的那样风雨大作,于是,相信王lún的人越来越多。王lún随后又攻下堂邑县和阳谷县,部众发展到几千人,还缴获了数百辆车,由于寿张、堂邑、阳谷三县城池低矮残破,王lún决定攻下临清作为暂时的大本营。

    九月五日,起义军占领距离临清四十里的柳家庄。七日,山东巡抚徐绩带兵五百,围攻柳家庄。说是围攻,其实非常荒唐,官兵们胆子非常小,老远看到义军,就稀里煳涂乱放qiāng,结果起义军到他们跟前时,他们的qiāngpào已经用完了。徐绩等人反而被围住,最后一个叫惟一的满人总兵带兵救了徐绩。

    徐绩捡回一条命,当即躲在临清城里。在攻打临清的过程中,王lún不知用了什么计策,让官兵们的qiāngpào失效。守城官兵认为王lún用了邪术,把鸡血狗血往下面洒,官兵们昏庸至此,战斗力可以想象。

    后来,德州、青州和直隶相继派兵增援,才解了临清之围。

    乾隆是九月五日收到奏折,才得知王lún叛乱的消息。乾隆传谕徐绩:“这种jiān民,实在罪大恶极,这个案子特别严重,要按叛逆案来处理,跟平常百姓yóu xing示威有所不同。一旦抓获,为首的立刻凌迟,同党斩首。要多办一些人,给他们点颜色看看,让大家知道怕处。抓到王lún后,将他全家斩首。”

    临清有两个城,旧城城墙坍塌,但是面积很大,人口稠密。新城主要是做军事用的,城墙坚固,但里面人相对较少。看到新城久攻不下,王lún带着部众在旧城宿营,为了抵御官兵,王lún将车子堵在街头巷尾。这时候,王lún的部队已经发展到上万人。可以想象,这个人还是有一定的领导能力的。

    没过多久,兖州总兵惟一、德州驻防城守尉格图肯率军来到临清旧城外和王lúnjiāo战,没想到官兵不堪一击,没坚持多久就败退东昌。王lún接着这个机会阻断漕运,趁机劫夺漕粮,义军控制运河之后,官兵就不敢再南下。

    乾隆最担心的事情出现了,就在这朝野震动的关键时刻,给事中李漱芳站了出来,上了一道见解深刻的奏折,他说jiān民之所以滋事,主要是由年成歉收和地方官隐瞒灾情引起的,这些“jiān民”主要是还是一些填不饱肚子的饥民。李漱芳还说,山东的很多饥民往京畿之地流徙时,路过卢沟桥,官兵居然派兵拦截,不准他们北上,目的就是怕皇上知道灾情。

    在奏折中,李漱芳也承认,其中确实有一些jiān民,譬如像王lún这样的,但大多数都是平常老百姓。李漱芳是希望官兵在镇压时把握好一个度,不光是镇压,也要安抚饥民,改良吏治。

    李漱芳的建议应该说是很好的,但是敏感的乾隆认为李漱芳是在为刁民说话,纯属沽名钓誉。乾隆甚至否认山东遭灾,乾隆的理由很简单,如果山东受灾,地方官早告诉我了,既然没告诉我,就说明没什么灾情了。话虽如此,乾隆还是派大学士舒赫德去山东实地查访。

    舒赫德以钦差大臣的身份到山东指挥剿匪,舒赫德来到德州后,了解到惟一和尉格图肯临阵脱逃之事,上奏给乾隆。乾隆指示,立即将这两人在军前斩首。舒赫德还密奏徐绩被围时惊慌失措的样子,乾隆说徐绩的事以后再处理。

    舒赫德毕竟精干,他率领三路大军围攻义军。义军在城外阻击,终因寡不敌众退回城里,随即展开了巷战。巷战非常惨烈血腥,义军势单力孤,终究不是官兵的对手。有两千多义军在巷战中战死,官兵们后来得知王lún在一栋楼上,将楼团团围住。见此情景,王lún的副帅王经隆劝王lún投降,王lún说:“我宁愿烧死在楼上,也不投降。”

    最后,王lún点火,烧死在楼上,有人看到他头发和胡子烧焦了,仍然站在楼上,目光淡定。这人确实不是等闲之辈,如果不是生活在专制时代,应该能做成一番大事。

    正如王lún所预言,有一场大劫,但这个大劫不是什么天变,而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