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读书 > 玄幻小说 > 梨园春 > 正文 第70章 十三大辙
    语言的韵味不光是从各地方言渐渐形成的,自《诗经》开始,文字的韵味就正式体现出来,各朝各代的文人墨客考取功名后,就会饱暖思淫i欲,闲庭漫步,喝酒赋诗赏月上青楼是常有的事。

    不学诗,无以言。所谓诗,分为古体诗,格律诗和近代诗,除了诗,有宋词,元曲,楚辞,赋,诗歌,甚至是现代歌词都会感觉有韵感。

    体现韵感有两种方式,一是让整体看起来流畅,读起来朗朗上口,二是注意押韵,一般会在韵脚处进行押韵,韵脚就是每一句的最后一个字,押一个字的韵叫做单押,押两个字的韵叫做双押,比如酸菜和山寨,白云和海军。

    尤其是在嘻哈音乐中,为了让人感觉更加有韵律感,通常会使用双押,三押,这样的方式会让人觉得比一般的歌词要用心。

    其实单押和双押的难度并没有多么大的差距,押韵的词语一大片,想到的每一个词语都可以顺手拈花,甚至还可以借助押韵软件来进行一键搜寻,不管怎么样,只要将认定的词语运用在句子中变得很吊的样子就行,三押,四押甚至是七押八押,也就是那么回事。

    在戏曲中,押韵这个词语叫做合辙,从《诗经》里衍生出来的韵感概括叫做十三大辙。

    十三大辙总体分类为发花c梭波c乜斜七c姑苏c怀来c灰堆c遥条c由求c言前c人辰c江阳c中东。

    发花辙的意思就是以a为韵尾的字都属于发花辙,因此也含有ua,ia的字,比如挂,辣,家,爸,掐

    其余十二种的概括跟上述的介绍一样,在整体的文字当中,只要选择一种合辙,再加上行文的流畅,不蹩脚,就可以让整体变得更加有律动感,如果在文字的基础上,增添一些伴奏的乐器以及人声,就会让文字变得更加有音乐性。

    只不过在戏曲中,又多出了三个合辙,分别是则蛇辙,日池辙和小儿辙。

    小儿辙又叫做小辙儿,“儿”字指的是缀词,它出现在字或词的尾后以增强韵感,比如:一股脑和一股脑儿,媳妇和媳妇儿,混蛋和混蛋儿

    通过对比就能够感觉出来,带儿的语境会显得不一样。

    在豫剧中,虚词的字眼运用已经司空见惯,小儿辙也是比较唱法的手法,无论是哪一种辙,都是可以的。

    十三大辙属于北方的说唱艺术,后来南北都有,在相声,唱戏,歌词等文字里都会体现出来,比如在绕口令里:打南边来了个喇嘛,手里提拉着五斤鳎目,打北边来了个哑巴,腰里别着个喇叭。

    也比如在戏曲《对花枪》中:老身家住南阳地,离城十里姜家集,那个棋盘大街就在路西。老爹爹一身好武艺,姜家的花枪谁不知。

    只是这十三大辙的传统分类比较难记,于是就有了现代版本。

    比如:学会毛i泽i东思想就不害怕困难。

    这句话起源于京剧琴师王瑞芝先生,每一个字都代表一个辙,形成一句话后就变得浅显易懂,一目了然。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