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读书 > 玄幻小说 > 再见!北京 > 正文 第42章 葵香园
    职场混沌,太公无用,“仕途”不顺的人们多想归野,然而今时今日的乡间会是陶渊明的“世外桃源”吗?又如何能恬然归野!

    大概是盛夏时节,李妈妈中暑病倒了,李老爹也因喷洒农药轻微中毒躺床了,老两口同时病倒,跟前没了人照顾是不行的,李莎只得请了半个月的假回老家照看二老。

    李老爹还好,没两天就下地继续锄地去了,李妈妈是着实难受的厉害,请了镇上医生来看,大夫说是由于中暑又淋了雨,感冒中暑并发了,只得输液。

    李莎是变着法儿地给李妈妈做吃的,可李妈妈却是吃一点儿就吐,输了几天液看看好转才渐渐吃得下东西。问想吃什么,只说是想吃苦荞凉粉儿。

    李莎就做了一大锅,晾了十个碗坨子,扣了两个来,用刀沾着凉水切了一厘米见方的长条,泡在凉水里;当院儿菜园里摘了两根黄瓜,又拔了一把鲜嫩的香菜和小葱,擦丝切花,撒盐倒醋凉拌,灶膛里烧热了半铁勺菜籽油,撒一把撕碎了的干红辣椒,淋几滴酱油,然后泼到拌好了的黄瓜丝里,立时满屋飘香,直勾出病人的馋虫来。捞出激凉了的苦荞凉粉儿,浇上凉拌的黄瓜汤汁,端到李妈妈面前,直吃个碗底儿朝天,心满意足。

    就连下地回来的李老爹也被这口儿馋住。

    晚间湖塘蛙鸣,一家三口坐在院儿里的海棠果树下纳凉,树枝上挂着李老爹的老式收音机播放着李莎听不懂的戏曲,李老爹听的不亦乐乎,李妈妈拉着闺女的手谈心。

    话题聊到了家里滞销的瓜子上,李妈妈说:“先前种的时候是参考的前年的时价,葵花是价最高的,我和你爸特意多种了几亩,可巧年下收成也好,一下收了几千斤,我和你爸当时还说呢今年收着了,谁能想到价跟不上了,你爸又不愿意贱卖这不就搁下了!唉,今年开春儿的时候,人们都说玉米价高多种玉米,我和你爸也信了,这会儿还没收呢,这价就又缩水了。”

    李老爹却说:“缩就缩了呗,又不是咱一家,要卖不动大家伙儿都卖不动,怕啥?”

    李莎不解地问:“北京散称的瓜子也基本上是八块多一斤,就算有加工运输成本,收货的时候应该也不能低多少吧?”

    “北京卖多少?”李老爹来了兴趣问到。

    “散称的八块多钱一斤!”

    “嘿嘿,这中间的差价还不知道被谁赚了去呢,来咱这收货最好的才给到一块二,饶这么地还没人愿意要呢,咱这邻近几村几镇基本上都是一村儿种啥都种啥,这种的多了,自然收(货)的人就抓尖儿!就这行情,你没办法。”

    “要是放在网上卖呢?”李莎突然有了想法。

    “啥玩意儿?你就一天没点儿实际,别说别的,明儿你带一袋子走,去北京卖卖给我看,咱不是吃那饭的那块儿料,哪有人家那脑子呢?”

    “在网上是可以实现的,网上是针对全国各地,甚至是海外的很多很多人的,如果咱们创立一个自己的瓜子品牌挂在网上去卖或者批发,总会有遇上有人买的机会,最起码比现在这样干等着被收货的粮贩子晾凉了敲竹杠好。而且,一旦我们打通了这条道儿,将来就能准确地知道市场需求,量需种植了。我感觉其实咱们这样的困境有点儿像缺了跟市场需求做一个宏观调控,最关键的就是咱们盲目跟风种,而不是根据市场的需求去种,如果用网络的大数据估算出全国或者某一地的瓜子全年需求量,然后我们再特供某地需求的种不就不会出现现在的困境了吗?”

    “那需求多少是你想知道就能知道的?”李老爹不信地问。

    “我当然不知道了,但网络大数据能估算一部分。”

    “啥数据不数据,都让你知道了,人家那收货的人们咋活呀?尽说点儿不靠谱的,你有那闲心还是考虑考虑你自个儿的婆家吧。”

    李莎见李老爹不理解她说的内容也就不多做争辩,然而这个事却算是在她心里埋下了个种子。

    李妈妈略精神了就带着李莎去跟李老爹一起下地给新的葵花打头(葵花会长出很多分叉头需要砍掉,以保证留下唯一的正头吸收更好的养分),李老爹休息时,坐在田埂边上看着忙碌在葵花田里的闺女感慨道:“哎呀,这农村有你们这些年轻人才好嘛,都扎到那城里去干啥去嘞?山青水绿的,有你们这些年轻的男男女女才像那么回事嘛!叫我说,你们该回来建设建设新农村啦,这都留我们这帮快干不动活儿的老头老太太在这儿有啥意思?”

    “城里交通c通信发达,高楼大厦建的也美观,生活购物啥的都方便,人们谁还愿意回来再种地,受这份儿罪?”

    “还发达c美观,还遭罪,咋?吃了几年北京饭还不知道家乡美咧?你有交通c有大楼,有咱这青山绿水么?有咱这空气么?再说了,没有这遭罪的,能有你们吃的东西?不遭罪天天喝西北风去?”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社会风貌,我们这不是赶上城镇化了吗?将来没准儿还能赶上返农呢,这谁说得准?”

    “哎,这句话算你说对了一半儿,我们那时候是赶上了农村建设的时候,那时候村里比现在红火多了,那时候你看看这地里头都是年轻人,干劲儿也大,像这样的活儿,用不了半天儿就打完了,哎呀,就是那会儿饿得慌。现在啊,日子好过了,你们这帮年轻人都奔城里走了,剩下我们这帮原来的年轻人也不年轻了,干劲儿也没那么大了,这一天干完这点儿活就算好劳动力啦。”

    “那时候最红火的是黑夜吧?尤其是我老爹,那时候可是村里的红人呢”李莎想起了李妈妈说的李老爹年轻的时候如何多才多艺,因此故意勾他的话题。

    “可不嘛,吹拉弹唱你爹我还真都能拿得起来,哎呀,现在不行啦,再没那心思啦!”李老爹说着丢了手里的烟头继续起身去干活。

    李莎却又陷入了沉思,她想起了自己小的时候,李老爹用蛇皮c树胶和马尾鬃做二胡的事儿,做好了就聚集了村里的人到她家的海棠树下拉小曲儿,其中还有一位没牙的老爷爷总喜欢喝着二胡唱歌。

    李莎还记得李妈妈说李老爹年轻的时候能吹口琴c会拉二胡,还会吹笛子,读书不多却也写得情诗,李莎和哥哥小时候甚至偷偷在大衣柜里找到过妈妈珍藏的李老爹写得情诗,其他的都忘了,只有一句是“井边打水一条藤,你我二人一条心”因为太过形象,让李莎还记得。

    小时候李莎也听过李老爹吹竹笛,家里也有一本厚厚的歌书,然而渐渐长大了,家里的乐器和歌书就都不见了。北漂的第五个年头的时候,李莎攒钱给李老爹买过一把红木二胡,然而也没听李老爹再拉过了,大概是真老了吧,老得记得起很多事却无心无力再做某些事。

    李妈妈身体彻底好伶俐后,李莎就返京了。

    回京后,李莎一直琢磨这网上卖瓜子的事,并且真的在淘宝上注册了一个“葵香园”店铺,还开通了葵香园的微博,一反大家买瓜子放瓜子的图片,她放的是自己在自家大片葵花田里照片。

    金灿灿一片的向日葵,映衬着碧油油的叶子,越发显得朝气,也衬托着掰着两株向日葵甜笑的李莎格外阳光清纯。

    这搞得摸不着头脑的人纷纷留言逗她是不是卖门票的,做的是葵香园旅游基地,这倒是启发了李莎的思路。也许自己可以做个瓜子一条龙,从开花时做葵香园旅游基地,瓜子成熟时做葵香园采摘,收成后就做葵香园品牌的瓜子。

    不过眼下要做的是在网上找到合适的买家先出手老爹和村里人滞销了的瓜子。李莎做足了花样,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遇上了一位靠谱的批量采购买家愿意收购,但对方人在内蒙,并且要求李莎送货到内蒙加工工厂。李莎虽然有点儿害怕,但是还是想做下尝试,因而答应了对方的条件,双方谈妥价格后,李莎带买家先做了实地验货,然而规划运输路线时,无论怎样都难以实现,最终不得不放弃。

    不过李莎倒也不灰心,继续等着新买家,这期间她找董研做了葵香园原香瓜子的包装设计,毕蕾给她出主意是做定量小包装,她说:“现在网上卖瓜子的远不止一家两家,想要抓人眼球就得跟人与众不同,想抓客户二次回头就得在贴心的服务上下功夫,定量小包装的核心概念是卖健康,大家可能有的知道食用瓜子过量对身体不好,有的不知道,还有就是很多人还不清楚适量食用瓜子对身体的好处,只把瓜子当消遣零食。而我们要做的是让所有吃过葵香园的人都知道人均每天适量食用瓜子对健康有莫大好处,而这个适量的量就是我们小包装的容量。而服务上还可以定购买标准送特制剥壳器,索性我们就健康到连客户的牙齿都保护。这样一来就重新定义了人们吃瓜子的习惯,也就有了我们自己的市场。”

    李莎完全同意毕蕾的说法,并且按照她的说法让董研设计包装,在淘宝上进行试卖,果然反响很好,只是苦于李莎没有现货,只得产品下架。不过这坚定了李莎做起葵香园的信心。

    另一方面批发上合适的新买家再次出现,对方同意上门采购,但要求产品质量,李莎给对方拍了产品实图,并让李老爹给对方邮寄了试吃品,最终拍板采购。李莎又跟李老爹商量询问其他家的是否要卖,卖的话统计报上自家的多少,最终汇中报给买家,看对方是否全部采购,一切核实明白后,才带着买家上门拉货。

    大家各自欢喜,李老爹也通过这次网上卖瓜子彻底认可了闺女,先前他总说闺女是不知天高地厚地想上天,现在他人前人后的承认c夸赞:“我闺女真能上天!”李莎却紧锣密鼓地在部署他即将新产的瓜子的销路。

    (本章完)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