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读书 > 玄幻小说 > 超时空城管 > 正文 第507章、不一样的伦敦(下)
    第507章c不一样的伦敦下

    “哎,年轻人,如今的伦敦就是这样啊!什么人种和民族都有的‘世界多元文化之都’嘛!”

    沈岳一边扶着方向盘,一边用略带玩味的语气说道,眼神中带着一丝了然,仿佛早就明白了王秋的惊异,“在如今的伦敦,外国移民数量已经超过了英国本地白人的两倍数量。英国人都纷纷往乡下和郊外搬迁,到萨里伦敦郊外著名的宜居乡镇,风景颇为秀丽这样的郊野地方去住了。至于伦敦市区嘿嘿,简直成了一个微缩版的世界帝国,全球各地什么民族的人都有,不过还是北非和南亚的移民最多。

    比如说,这边的阿克顿自治区是北非移民聚居区,在这里最好不要当街喝酒或者穿得太暴露,否则会被人骂的。嗯,如今这天气,似乎不会有这样的烦恼”

    趁着堵车的间隙,沈岳从后视镜里看了一眼诸位来自祖国的旅客,发现他们个个都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甚至还有人穿了羽绒服——三月初的伦敦确实还很冷,而大多数中国人都没有能够在零下二十五摄氏度之时露天洗澡的俄国毛子那么耐冻,“但即使是这样,你们没事最好也别去北非和印巴裔移民扎堆的地方,那里没什么好玩的地方——那地方的‘巴扎’集贸市场里面尽是假货,而且到处都是小偷c劫匪和卖粉的软毒品,以大麻为主,甚至据说经常有女孩子在那边失踪,伦敦的饭桶警察根本管不住。

    哎,我上个月有一次坐错了巴士,居然在深夜里到这边转车,结果在巴士站被一帮凶神恶煞的印度佬围观,那眼神给人的感觉真是到现在想起来都有点后怕,国内那些玩西瓜刀的所谓狠人跟他们一比,简直就连三岁小孩都不如——他们当中有很多家伙,据说都是到中东那边去打过仗的

    当然,比较安全的移民聚居地也有,比如说咱们的唐人街,还有新莫顿区,那里是整个欧洲最大的韩国人聚集地,到处都是口味纯正的韩国餐馆和烧烤店,保证吃一口就能让你辣死,隔着老远就能闻到那股泡菜味儿,此外,还有韩国人不可须臾或缺的美容院和整容医院”

    ※※※※※※※※※※※※※※※※※※※※※※※※※※※※※※※※※※※※※※※

    众所周知,时光的流逝可以改变一切。

    ——正如十九世纪的晚清老北京与二十一世纪的现代北京,有着截然迥异的面貌一样,我们在十九世纪古典名著之中读到的那个维多利亚时代的伦敦,也跟如今真实的伦敦城存在着天壤之别。

    事实上,对于那些没去过伦敦的人来说,即使是通过《哈利波特》书中对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英国面貌的简略描写,也可以隐约察觉到这种改变——有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就是,二十世纪末的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已经不再是那头傲视全球c统治七海的约翰牛。而霍格沃兹魔法学院的招生范围,也仅限于大不列颠岛。那么为何在霍格沃兹魔法学院里,还有那么多的华裔c印度裔和黑人“麻瓜”巫师学生呢?

    注意!他们可不是告别祖国去英国打工或留学的成年人,而是只有十一岁的小孩子啊!

    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很简单:因为这些外国移民都是在英国土生土长的。早在《哈利波特》描写的那个时代,全英国就已经有超过一百万的小学生不是用英语作为母语了!而到了现在,伦敦在英国人眼中更是已经快要变成一座“外国人的城市”,就如同美国的底特律逐渐变成一座黑人城市一样。

    虽然在整个欧洲范围之内,英国的外来移民比例还谈不上特别高,但由于这些移民绝大多数都集中在有限的几座大城市里,所以就显得特别醒目。而东亚人在这里面居然也占到了不小的分量。王秋他们不管在哪一个街区,基本都能看到几个黄色面孔——按照沈岳的说法,伦敦各族移民混杂,这边的华人还不是最多的,如果是在利物浦的话,就算你完全不会说英语也没事,因为随便在哪里都能找到华人。其中一部分来源是留学生:来英国或者“假装”的,凡是学费越便宜,招生分数越低的地方,华人留学生就越多,而且玩得也特别疯。另一部分来源则是移民:当然,我国的对欧移民早已过了塞集装箱偷渡的“低级阶段”,转向了撒钱搞投资移民为主的“高级阶段”,比如说,今天来接他们的向导沈岳大叔,就是这么一位投资移民,当年出国前就有了上亿家资,至于现在嘛哎,不说也罢

    在进入伦敦的中心市区之后,街道边的景色总算是比较有“英国范儿”了,不过黑人和有色人种的出没数量,依然多得让人难以相信这是在欧洲。

    接着,他们这一行人总算是来到了马克思墓。

    王秋原本一直以为,马克思墓的位置应该是在伦敦的海德公园。因为他依稀记得有一篇叫做《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的课文,是恩格斯在海德公园马克思墓前发表的演讲稿。但真正到了伦敦,他才从旅游手册上得知,在1954年的时候,“阔起来了”的欧洲各国员就集体筹资,把马克思墓迁移到了伦敦北区一个叫海格特highgate,意译为高门的公墓里,这附近是个富人区,家家户户都是环境优雅的独栋别墅,到处古树参天,绿草如茵,显然要比喧闹的海德公园更适合伟人安眠。

    虽然坟墓挺气派,可惜访客却十分稀少,总是冷冷清清,因为有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太太在这个墓地看门,向每位访客收取付4英镑的进门费,带相机的还要再加2镑——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很贵的坑爹价钱。而那位老太太同时还兜售一些纪念品,譬如马克思的肖像画和英文版《宣言》等等。

    掏钱买了门票进去一看,王秋发现这里面还真是没啥花样。总共就是孤零零地一块墓碑,在墓碑上方雕刻着马克思的巨大头像,正面刻着墓中人的姓名及生卒年月,还有《宣言》最后一句:“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墓碑前摆着几束已经干瘪的鲜花,看来是之前的旅客献上的。

    于是,众人就向马克思的墓碑鞠躬祭拜,献上各自带来的鲜花,而几位政委又举着拳头复述了一番自己的誓言,也就算是结束了。而出门的时候,那位看门老太太还开心得合不拢嘴——之前平均每天只有几个人前来参观这鬼地方,根本赚不到钱。辛亏今天来了这么一大帮肥羊,总算是收到了几百镑

    接下来,当他们再次登上大巴车,来到下一站海德公园之后,就立即被眼前人山人海的景象给震惊了。

    ※※※※※※※※※※※※※※※※※※※※※※※※※※※※※※※※※※※※※※※

    在伦敦的海德公园,有一个世界闻名的“自由论坛”演讲角,许多赫赫有名的历史名人都曾经在此驻足,例如恩格斯就曾经在这里发表过怀念马克思的演讲。它还是群众集会和游行的场所,许多大规模的示威游行,都以此地为出发点或终点,大批警员也只好在此地“加入”游行的行列,维持治安,防止冲突。

    而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这片地方也同样热闹非凡。虽然此时的伦敦依然潮湿而又阴冷,但却丝毫没有影响那些演讲者的热情,当王秋他们一行人来到海德公园“自由论坛”演讲角的时候,这地方已经是人山人海,同时举办着二十几场演讲,起码数千人在这边围观和拍照,实在是热闹至极。

    由于是在环境嘈杂的公众场合,所以凡是在海德公园演讲的人,都会想办法提高海拔,让自己醒目一些,以期引起别人的注意。那些不怎么讲究的家伙,随便站在一个什么东西上,比如自带的小凳子或者啤酒箱子之类,就唾沫横飞地开讲了;而另一些人则比较讲究,在公园里搭设了附有话筒的演讲台,基本上就跟华盛顿白宫新闻发言人开记者发布会时的那个台子差不多,甚至在背后还拉了宣传海报和投影屏幕。

    无论他们给自己准备的演讲设备是好是差,但每个演讲者都有自己的主题,而且一般都是热门话题,要不人家谁会去听他们的废话呢?

    在此时的伦敦海德公园“自由论坛”里,有宣讲社会主义的激进派学者,有推崇保守主义的顽固派教授,有拿着福音书布道的基督教黑衣牧师,有悲叹自己生活困难c家境凄惨的长期失业者,有抨击金融资本家祸国殃民的工会领袖,还有抗议教育部门提高收费标准的学生领袖

    由于水平和话题的不同,有的演讲者身前门庭若市,热闹得好像超市大抢购;有的演讲者面前却一个人也没有,但依然兴致勃勃,自己给自己演说而到这里来的听众们也是五花八门,什么人都有。有不少是脖子上挂着相机的旅游者,有一些手持笔记本和录音笔,专门来听演说的学生,也有一些是来凑热闹的无聊闲人而且听众的位置从来不固定,经常是在这边听一会儿,觉得无聊又跑到另一边。

    故而就算你不了解其中内情,只要根据围观听众的数量,就能一眼看出演说者的口才高低。

    5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