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读书 > 其他小说 > 风起长安 > 第 3 章
    人,这样才能一生福泽绵长。”大丫鬟一板一眼地回道。

    小宁长安气鼓鼓道:“可我今年才三岁,十八岁要等到何时呀!”

    十五岁的流云蹲下来,拉过小姐的白嫩柔软的小手,安抚道:“小姐您想啊,一个人一辈子要活五六十年的,这么一比,十八岁就很短了;再说您已经三岁多,只要再等不到十五年就可以了,很快的。”

    闻言,小宁长安水灵的小脸皱成一团,最终无力地垮下来,对她的大丫头道:“去把字帖拿来,我要描红。”

    “是,小姐。”流云应道,笑问:“小姐,您饿不饿,要不要去厨房端些点心来?”

    “那就准备两碟糕点吧。”

    大丫鬟欢喜地应一声,走到门口招呼一个小丫头过来,吩咐两句,便去给小姐拿字帖,准备笔墨。

    小宁长安望过去,似乎透过那扇房门可以看到家中的热闹之景,咬咬小嘴角,光彩熠熠的眸子暗了暗,一脸向往之情。

    下一年再去拜祭宁宴清,小宁长安已经四岁半了。

    这两年来,每次拜祭过后,宁祥远都会单独把孙女留下陪他一起在巨石上坐坐,这次亦然;不同的是,他没有再抱着孙女,而是让小宁长安自己在巨石上坐着,他独自站在父亲的墓碑前。

    宁长平想不通,祖父跟曾祖父说话,把妹妹留着做什么?去年特意问了问,知道后更奇怪了,今年刚走出几步便又重新跑回去,果然看到妹妹一个人坐在那块巨石上。

    “祖父不是说让你们先下山去,你偷偷跑回来,眼中还有祖父吗?”宁祥远面色不见多严厉,斥责的意味却颇浓。

    宁长平认错,可是实在不懂:“祖父,您让妹妹坐在石头上,这究竟是为何啊?”

    宁祥远本不yù作答,转念一想,道:“你妹妹跟父亲有缘,就让她陪陪曾祖父吧。”

    “可宁儿才这么小,祖父,让孙儿留下陪妹妹一起坐着吧。”

    “长平,你这是把祖父的话当成耳旁风了不成,你妹妹已经四岁多,难道还能连坐都坐不稳吗?”

    小宁长安看祖父像是要生气,当即安慰道:“没事的哥哥,宁儿可以一个人坐着的,哥哥先下山去吧。”

    宁长平看祖父一眼,跟祖父告罪后对妹妹叮嘱道:“那好,不过宁儿记得要乖,千万不要在巨石上乱动。”

    “宁儿知道的,哥哥。”

    宁长平点点头,向祖父施礼告退后无奈地离开了。

    小宁长安目送哥哥消失,目送祖父走到一旁去,然后才缓缓地转头,看着眼前的竹林和小湖,忍不住想,曾祖父应该很喜欢竹子和水吧,要不然怎么选择在山水竹林旁安息呢?

    不知道曾祖父是怎样的,真的是跟她一样的眸子吗?她跟爹娘、哥哥、祖父、祖母没有一点相像之处,那是不是她长得像曾祖父呀?

    四岁大的小娃娃,这一刻忽然觉得早逝的曾祖父很亲切,不知怎的就联想到曾祖父一定是个很好很好的人。

    待到坐上大半个时辰,祖父走过来抱她下山时,思维已经不知扩散到哪里去了,也就没问祖父,宁儿是不是长得跟曾祖父相像呀?

    ☆、许诺

    小宁长安七岁生辰过后,便从母亲的跨院里搬出来,拥有了自己的小院子。

    论起来,宁家的后院是很空的。宁祥远没有妾室,是他自己没想要,他上头父亲早逝,没有母亲,大伯和大伯母即血脉上的生父生母远在千里之外的盛京,朝堂风云变幻,还真管不到要不要给过继出去的儿子纳妾这些事。

    宁怀山求娶秦宜芝时曾许诺过三十岁前不纳妾,如今他们夫妻都已年过三十,不过宁怀山不曾纳妾;杭氏心善,和儿媳fù又相处融洽,当然想一家子和乐融融的,哪会给儿子塞人弄得家里不消停。

    小宁长安的小院子叫芯苑,坐落在杭氏和秦宜芝的院子之间。芯苑不大,但布置的精巧华美,从院门进去便是一条九曲回廊,廊下是一汪小池,池中朵朵睡莲酣眠,火红的小金鱼来回穿梭,相映成趣。

    回廊尽头,假山环绕,顺着假山往前走,花木扶疏,一座小巧的凉亭掩映其中,凉亭边,安置着一架紫藤萝秋千架。

    小宁长安搬入芯苑后,每日都喜欢在午睡过后去dàng秋千,秋千把她抛得高高的,银铃般的笑声四溢,飘落在花草池水畔的余音袅袅不绝。

    芯苑的下人亦不多,总共十人,都是精细挑选出来,嘴巴严实,不能随意传主子是非。

    一个管事妈妈,这是祖母给她的;她的nǎi娘,两个从她出生便开始照顾她的大丫鬟,流云,彩云,如今一个19岁,一个17岁;娘亲说再过一两年,这两个丫头就该出嫁了。

    还有出袖,是宁家的家生子,9岁,跟她玩的比较好,前两年就在她身边贴身伺候。

    娘亲说,等她的两个大丫鬟嫁人了,就让出袖做她的贴身大丫头。这些都是能进屋子伺候的,另有三个小丫头,两个老妈子,这是不能进屋子伺候的,她们照顾她一个人完全够了。

    小宁长安的课业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宁祥远jiāo代下来的,她如今已经学完《史记》、《汉书》、《三国志》,目前正在学的是《通鉴》,记录着从很久远的夏朝到我朝太丨祖年间的大事件。

    另外一部分是秦宜芝jiāo给女儿来陶冶情cāo的,教了《论语》和《诗经》,教了诗赋作画,教了下棋。

    如今女儿七岁,她打算再多教一部分,弹琴、煮茶以及女红;等女儿十岁,再开始教管家、看账本;女儿及笄后,再教一点厨艺,等孩子18岁后嫁人,正好。

    学这么多,若问小宁长安她最喜欢的或是印象最深刻的什么,应当是《诗经》“邶风”里的《击鼓》篇中的两句:“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七岁的小姑娘,对着情爱懵懵懂懂,可娘亲跟她解释过了,她知道什么是嫁人,女子及笄后就可以准备嫁人,女子一生的幸福就是嫁一个良人,恩恩爱爱,白头偕老。

    “……乍可匆匆共百年,谁使遥遥期七夕。想知人意自相寻,果得深心共一心。一心一意无穷已,投漆投胶非足拟。只将羞涩当风流,持此相怜保终始。相怜相念倍相亲,一生一代一双人。”

    小宁长安正在学唐代诗人骆宾王的《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读到“一生一代一双人”忽的有种别样的感触,忍不住多读两遍,嘟嘟小嘴,叫守在外面的出袖进来。

    “小姐,您有何吩咐?”

    “出袖,你找个小丫头跑去娘亲那里问问,娘亲忙不忙呀,不忙的话,我找娘亲去。”

    小丫鬟应下后退出去,到院子里招呼一个跑腿的小丫头去太太的院子递个话。

    秦宜芝正在看嫁妆铺子的账册,知道后亲自过来看女儿了,“怎么了,宁儿有哪里看不懂吗?”

    小宁长安点头又摇头,指给娘亲看,她好像懂,又好像不懂。

    秦宜芝带着暖暖的笑意,见此笑意更深了,把女儿抱入怀中,柔声道:“宁儿要知道,这世间最难得的就是这七个字了,一生一世一双人。”

    小宁长安抬头看着娘亲,美丽的小脸写着困惑,璀璨的眼眸尽是疑惑:“娘,一双人就是指两个人呀,丈夫和妻子不就是两个人吗?爹娘是这样的,祖父祖母是这样的,大家不都是这样的吗,怎么会最难得呢?”

    “因为这世上大部分男子都想三妻四妾,没有几个男子是愿意一生就只守着妻子一人过,所以难得。”

    “娘亲,什么是妾呀,男子不是只能娶一个妻子吗?”

    秦宜芝眉眼间尽是为母的柔情,摸摸女儿的头,温声解释道:“三妻四妾是概括,指的是男子有很多女人。男子是只能娶一个妻子,但除妻子之外还可以有妾室,通房,外室。

    妾室有贵妾,良妾,贱妾之分。贵妾指的是这女子的出身很好,比妻室可能不差多少,我朝的律历,贵妾是可以扶正为妻室的;良妾指的是女子出身一般,家中并无作jiān犯科之辈;贱妾是妾室中最低的一等,通买卖,可转手送人。

    通房指的是没有名分的女人,一般是男子身旁的丫头,主母给恩典,赏个名分后一般会升做贱妾。至于外室,是男子安置在外面的女人,那是比通房丫头还不如的,正经人家,都看不起外室。”

    小宁长安似懂非懂地点点头,迟疑道:“娘,为何世间的男子想要这么多女人呀?”

    “因为这世上的男子多风流啊。”秦宜芝叹息道。

    “娘,宁儿不想嫁风流的男子,要跟祖父、爹爹这样的,只守着妻子一个人过,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一生一世一双人。”粉雕玉琢的小女郎眨着满目生辉的大眼睛看着母亲,小脸上满是希冀。

    “好,娘亲一定给宁儿找个这样的夫婿。”秦宜芝怜爱地点点女儿的小鼻子,心想着要不要跟孩子提一两句。

    她二妹嫁的是镇国公府,镇国公的爵位世袭罔替,家风又好,几乎都没有纳妾的儿郎,还是姨母家的表哥,足以能护住宁儿一生无忧了。

    转念一想,罢了,女儿要养到18岁再出阁,如今还有十来年,早的很,等宁儿及笄过后再提都可。

    “来,宁儿,我们接着看下去,看看宁儿还有哪里不懂的?再过个两日,娘亲就教宁儿女红好不好呀?”

    小宁长安欢快地点头,对她来说,学一门新的知识,无论学什么都是开心的:“好,娘亲,宁儿一定会好好学的。”

    年复一年,随着光yīn的流逝,小宁长安的学识愈加丰富,她已经把《通鉴》学完,并且知道了本朝从太丨祖至先帝时的事迹,很惊讶地发现,他们宁家竟然是开国功臣,曾经是后族,她的曾祖父被誉为天下第一智者,还曾是本朝的首富……

    惊叹过后,祖父又跟她讲宁家的发家史,如何鼎盛,又逐渐没落,现今的宁国公府在帝都,只能算二流世家了。

    他们这一支也早已不是本朝的首富,在江南这里,富商巨贾遍布,大约排在前三或前四,是曾祖父留下的底子深厚,他们做后人的,要是守不住家业,那就真的无颜面见先祖了。

    “虽然跟曾祖父不能比,但不管怎么说,咱们还是该做到江南首富,要不我觉得还是愧对先祖的。”宁长平闷闷道:“毕竟伯祖父是国公爷,姑母是贤妃娘娘,要是我们不争气,我们这一支算丢人的。”

    宁长安有点不知道该怎么接这话,她对这个真没多少感触,想想还是转移话题:“哥哥,你有见过姑母吗?我这里有好些姑母赐下的首饰布料,姑母是不是很好呀;还有,皇宫是怎样的,是不是很富丽堂皇呀?”

    宁长平一听这话,果然被转移想法,当即给妹妹说起来:“哥哥见过的,哥哥出生时姑母还没嫁人,后来去宁国公府小住,姑母就没再回来,嫁在盛京了。再后来,皇上登基,姑母就成了贤妃娘娘。”

    “宁儿满月后,哥哥跟祖母一起去盛京探望姑母,那是哥哥第一次进皇宫。”宁长平不由地叹一口气,无奈道:“君臣有别,就是祖母见到姑母,都要下跪行礼了。

    今年上半年,我陪爹去盛京,我们一道进宫去探望姑母,爹见到姑母,还是要下跪的;不仅是姑母,路上见到宫里的主子,都要下跪行礼。

    妹妹,你听哥哥的,等18岁后不要嫁到盛京去,先不说嫁的太远,我们想见一面都难;就说你嫁到盛京,你要是被姑母召进宫里说话,你也要动不动就给人下跪了。”

    宁长安听着觉得好笑:“哥哥你说什么呀,你们都在扬州,我为何要嫁到盛京去呀?”

    “盛京是天子脚下,遍地勋贵豪门,人才济济,能挑的夫婿比扬州这边多多了,家里当然想妹妹你嫁一个最好的男子;

    再说咱们外祖家、姨母、姑母、伯祖、叔祖都在盛京,那么多亲戚,要是这里找不到适合的夫家,你嫁到盛京也不用怕受欺负。”

    这么一想,宁长平又有些纠结:“何况爹每年都要去盛京,我们一年见个一两次总行的,妹妹你嫁到盛京也不是不行。”

    宁长安就没把嫁去盛京放在心里,她家里人都在这边,她何必要去那么远的地方挑夫婿?盛京的亲戚再多,她都没见过的,又能亲到哪里去呢?

    “哥哥,为何爹爹每年都要去盛京呀?”

    宁长平对着妹妹疼宠有加,基本是有问必答,因此哪怕这些事不是妹妹该知道的,还是说了,只是特意把声音压低,哪怕这是妹妹的书房,只有他们兄妹两人,并无丫鬟伺候在侧。

    “爹是去给宁国公府送钱。”

    宁长安一讶,不解道:“为何呀?”

    宁长平对此也郁闷,谁乐意一年到头辛苦挣来的银两白白送人呐,哪怕是同族,但总归不是一家子呀!“爹是这么说的,做生意需要权势的支持,每个富商大贾身后,必定都有靠山,否则别想出头。

    我们做生意,有时要跟官府打jiāo道,有时会被欺压,有宁国公府这块牌子会顺畅很多。换言之就是向宁国公府借势,但要是白借,会伤了亲戚情分,所以要还礼,就是要去给他们送钱。”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