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读书 > 玄幻小说 > 电影求索路 > 正文 第17章 中国艺术的观念
    中国艺术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和演变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风格c传统和精神,中国古代的艺术观念都是源于中国传统美学,传统美学是以源于礼乐传统的儒家美学为主体,并在发展中逐渐与老庄c佛禅等美学思想相异化相融合的一个异于以酒神型为主体的西方美学的自成体系的美学系统。

    1儒家思想的艺术观。

    传统儒家始终对艺术持肯定的态度,高度重视艺术陶冶c谐和c提高人们伦理道德情感的心理功能,强调艺术对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积极作用。

    它从人的内在要求出发,将艺术和崇高的道德精神相比附,强调艺术的道德内容,强调艺术的教化作用。

    兴观群怨。

    出自《论语·阳货》:“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兴观群怨完整地表达了孔子以及儒家对艺术意义和目的的思考。

    “兴”:孔安国注:“兴,引譬连类。”朱熹注:“感发意志。”就是说诗是用比兴的方法抒发感情,使读者感情激动,从而影响读者的意志。

    “观”:郑玄注:“观风俗之盛衰。”朱熹注:“考见得失”,就是说诗歌是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因此通过诗歌可以帮助读者认识风俗的盛衰的政治的得失。

    “群”:孔安国注:“群居相切磋。”朱熹注:“和而不流。”就是说诗可以帮助人沟通感情,互相切磋砥砺,提高修养。

    “怨”:孔安国注:“怨刺上政。”变是说诗可以批评指责执政者为政之失,抒发对苛政的怨情。

    “事父”c“事君”c“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则是强调诗的教化和认知作用。

    兴观群怨作为孔子诗教文艺观的代表,呈现出两个相互联系的特点“一是特别看重文艺的社会作用,强调文艺的教化功能;二是这种对文艺教化功能的强调是中建立在遵循文艺的审美规律基础之上,尤其突出艺术的审美情感特征。

    尽善尽美。

    出自《论语·八佾》: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旧注认为孔子是所以对《韶》乐和《武》乐做出两种不同的评价,是因为《韶》乐表现了尧c舜以圣德受禅,故尽善;《武》乐则表现了武王以征伐取天下,故未尽善。

    朱熹注曰:“《韶》,舜乐。《武》,武王乐。美者,声容之声。善者,美之实也。”

    美是从艺术形式上说的,善则是指艺术作品的内容而言。

    孔子把美和善结合起来评价作品,这一点很值得重视。

    儒家美学理论将美c善的哲学范畴创造性地引用到自己的艺术观念中,既肯定善和美的关系,又首次将二者加以区分,也体现其思想体系中道德至上的内容。

    这种区分实质上是将儒家至善的德行形象地贯穿到了艺术理论中,善表达的是人的内在美,也是理想人格的最终体现,美则是其形式表现,只有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才是最高境界。

    将儒家这种内容与形式统一的思想应用于人格评价的领域,于是就有了“文质彬彬”的概念。

    《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文”是指外饰,外部的表情c动作c语言以及外观,“质”是指本质,“彬彬”是指文质并茂。

    与人交往中,性情过于直率就显得粗鲁,礼仪过于恭敬就显得虚浮,恰当的礼仪与性情,才是成熟的人格该有的样子。

    文质彬彬就是强调文质统一,体现着儒家在人格理想中对内容与形式统一的要求。

    尽善尽美是儒家艺术观念的重要标准,它强调美和善的高度统一。

    哀而不伤。

    出自《论语·八佾》:“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被儒家文艺思想的继承者称为温柔敦厚的诗教。

    艺术在抒发个人情感时,要哀乐适度,要受伦理道德的制约,达到情与理的中和。

    中和出自《礼记·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中”就是正,就是合适c合宜,“和”就是和谐。

    中和之美要求处理好艺术内部的各种因素,任何一种因素都不能“过”,也不能“不及”,而是要和谐适度,达到恰到好处的理想状态。

    中和之美是儒家美学的特定性太,也是君子处世的总原则。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正是中和原则在艺术上的运用,要求艺术和美的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完美统一,要求辩证地把握和处理艺术内部各对立因素,使之彼此制约而又相互依存c渗透。从而使艺术达到一种适当c恰到好处的理想境界。

    2道家思想的艺术观。

    道家美学的重要特征是强调了审美的超功能性,即“天和”(与道冥同),它要求审美情感必须是一种内向的精神观照。在艺术审美观念上,道家强调人与外界对象的超功利的无谓——审美关系,推崇内在的c精神的c实质的美,这与儒家的艺术——审美传统恰恰相反。

    逍遥自由。

    中国艺术史中体现的顺应自然c乐天安命的现世逍遥,都来源于老庄道家的主体艺术精神和观念。

    老庄道家的美学思想特征就是“逍遥游”。

    《庄子》第一篇《逍遥游》,其主旨是说一个人应该摆脱功c名c利c禄c权c势c尊c位的束缚,而使精神活动达到悠游自在c无挂无碍的境地。

    “无待”的逍遥才是真正的c自由的逍遥。

    这种“逍遥游”以两种方式来体现,即游心与游世。

    老庄道家的“逍遥游”主要是游于心,现实性品格不够强烈是其典型特征,即使游于世,也主要着眼于心灵的自由体悟及对日常生活情趣的享受,现实参与性依然不够强烈。

    道家“逍遥游”思想不仅提倡艺术的创作超越现实的束缚,而且推崇一种任性逍遥自由的生存状态。

    道法自然。

    中国传统艺术中,水墨画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虽然绘画之初亦是“随类赋彩”,或青绿或金碧,博彩染色,绚丽夺目,一派金碧辉煌,满眼豪华富丽。但是物极必反,艺术绚烂之极则归于平淡。

    玄色被认为是中国画艺术中最美c最高的颜色,即黑色。

    这其中道家朴素的自然观道法自然起到关键作用。

    道是原始的,它包含了自然界的一切,也包含了自然界中千万事物的自然本色。既然自然的五色都包含在朴素的道中,那么最朴素最单纯的水墨,便是最接近于道的了。

    用水墨作画,其中自然包含五色。

    而画家通过对水的利用,使墨色分出层次,用于表现自然界万物的本源。

    在中国画中过于用心的布置c运用色彩,反而会与自然原状不符,产生欲盖弥彰之嫌,故而庄子说“五色乱目”。

    “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从艺术创作的角度出发,艺术的最高境界是“既雕既琢,复归于朴”。

    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的概念最早是由庄子阐述,后被汉代思想家c阴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当然也体现在中国传统艺术的观念中。

    《庄子·达生》曰:“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

    在道家看来,天是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天人本是合一的。

    道家讲“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到“万物”后还要归一,天人合一。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气韵生动。

    谢赫“六法”讲“气韵生动”,正是指人与天相会相融c反馈互动所形成的一种生机勃勃c动静有序的生命韵律。

    美学内涵:物我交融c迁想妙得。

    黑格尔《美学》中曾经有过类似的说法:“艺术家把灵魂灌注到石头里,把它柔润起来,活起来了,这样灵魂就完全渗透到自然的物质材料里去,使他服从自己的驾驭。”这就是天人合一的艺术的最高境界。

    3禅宗思想的艺术观。

    禅宗是中国佛教的最大宗派。

    禅宗美学思想是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十分丰富,对整个中国古代艺术观念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像。

    区别于儒家或道家的美学思想,禅宗所蕴含的对本性的关怀,以及由此展开的处世方式c人生追求c直觉观照c审美情趣c超越精神,凸显着人类精神澄明高远的境界,从而保持了它持久的魅力。

    作为佛教的一支,禅宗是一种中国化的精神现象哲学。

    在中国美学史上,继第一次意义巨大的美学风潮——先秦的庄子美学之后,作为一股外来文化的西域佛教进中国的文化系统,与魏晋时期的玄学美学相融合发展形成禅宗美学。

    禅宗保留了中国古代美学的人格主义和自然主义思想,吸取中国道家的自然观念来诠释人的生命自然状态,用“空”的观念去面对一切世俗的烦恼和迷惑,从而达到体认心灵本真c提升精神境界的目的。

    佛教在中国艺术史上的重大影响,主要体现在禅宗对中国人尤其是士大夫精神生活和美学境界的推动作用上。

    意境境界。

    意境是中国古代美学最重要的范畴之一,一般认为意境孕育于先秦至六朝时,这一时期主要受道家美学与儒家美学的一些思想影响。而这一时期的佛教的一些思想,如佛经中本就存在的境界之说,对于意境说的孕育具有极大的启迪意义。

    真正的意境论的出现则是在唐朝,受禅宗思想影响而建立,由王昌龄提出意境概念,皎然《诗式》再度强调,到司空图真正建立起意境本质的主体部分,以后又由严羽c王士祯c王夫之等人进一步完善与完成,到近代则由王国维的境界说而使其渗入新的因素与内涵。

    韩经太在《中国诗学与传统文化精神》中认为意境的诗学特质必须在物镜与情境的交合中求得落实的可能。

    李淼在《禅宗与中国古代诗歌艺术》中认为,有意境即是指表现了难以把握的玄味意味,具有极其迷离朦胧含蓄特征的诗。

    意境的本质特征就是扑朔迷离c意味无穷。

    意境论与传统的情景交融说还是有本质区别的。

    所谓情景交融说,还是比兴说c意象说的翻版,是建立在可知解c言能尽意的基础上的形象说。它与由禅宗造就的完全以直觉思维,以否定语言文字作用,否定日常逻辑为基础的意境说是截然不相容的。

    前者要求知解,要求言能尽意,以显豁为目的,后者否定语言文字c概念知解,以不可解为目的。

    意境的本质特征只能是不可知解,无穷意蕴。

    宗白华在《美学散步》中说:“中国自六朝以来,艺术的理想境界却是‘澄怀观道’,在拈花微笑里领悟色相中微妙至深的禅境。”

    禅是动中的极静,也是静中的极动,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动静不二,直探生命的本源。

    静穆的观照和飞跃的生命构成艺术的两元,也是构成“禅”的心灵状态。

    意境最终成为一种能令人感受领悟c意味无穷却又难以用语言阐明的意蕴和境界。

    它是形神情理的统一c虚实有无的协调,既生于意外c又孕育象内。

    它是情与景高度融汇后所体现出来的艺术境界,成为艺术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顿悟妙悟。

    顿悟本是禅宗的一种修行方法,《坛经》云:“迷闻经累劫,悟则刹那间”,“一刹那妄念俱灭”,顿悟是指思维在瞬间的改变和飞跃。

    禅宗认为人生来就具有佛性,只不过被世俗的欲念蒙蔽,因此拨开欲念的乌云,让本性重见天日就是成佛的根据,而本性显现是人内心在瞬间的根本质变,不是渐进完成的,这就是“顿悟”。

    悟c悟入c悟门c顿悟等是禅宗所谓的“终极话题”或曰“本分家业”,禅的特色即在于悟。

    悟构成了禅的灵魂。禅宗提倡“顿悟成佛”c“渐悟成佛”,经过妙悟审虑的诗作才可能韵味无穷。

    妙悟之理就是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统一之理,就是在自我心灵中整体把我真如本性和宇宙万物的本体精神。

    葛兆光在《禅宗与中国文化》中指出艺术顿悟与禅宗顿悟很相似。

    第一,艺术欣赏是以自己的体验为主,它的主观随意性很强,欣赏之后的理解总是被强烈地渲染了欣赏者自我的感彩与审美理想。

    第二,它的直观性很强,它需要把握的是一种复杂微妙的艺术感受,同样需要向意识深层突进式顿悟。在意识深层里发生的审美情趣c内在情感与哲理体验的共鸣,是欣赏者通过艺术品而得到美感享受的最佳状态。

    皮朝纲在《静默的美学》中指出作为美学范畴的悟,首先是审美活动和艺术构思中一个特殊的阶段,它的表现形式就是兴会的爆发,审美感受的获得,审美意象的产生。

    其次,悟是对艺术的审美特征的玩味和领会。

    再次,悟是对创作规律和娇俏的体验和把握。

    他同时指出,悟的产生与许多因素有密切关系。

    第一,对前人创作经验和优秀作品的总结c学习c体验,提高审美能力,丰富审美经验。

    第二,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

    第三,长期艺术实践和审美实践。

    禅体验与审美体验之悟均有超越世俗物质功利的特征。

    空寂静心。

    禅宗认为,一切皆空,不仅意味着万物只是因缘和合而生住异灭的幻象,而且意味着“生生不息”的因缘聚合的过程也是虚幻的。

    禅宗的空寂以“贫困”作为本质构成,“贫困”是空寂根本属性。

    这种“贫困”事实上构成的是雅致的设计,它培养出明显的质朴的格调。公然展示财富,夸耀或引人注目的消费都被一种自然的微观世界中美学的愉悦感觉所代替。

    慧能大师云“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就是一种空寂美。

    这种美可以看作是有与无的对比,是有与无构成的形式美,简单大方却又充满内涵,是禅宗空寂思想的典型表现。

    慧能大师又说:“我此法门,从上以来,顿渐皆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

    “三无”理论是禅宗的核心学说,“无住”可理解为真心应物,任运随缘的主体超越。

    王士祯在《带经堂诗话》中说,文艺创作和文艺鉴赏,“须如禅家所谓不粘不脱,不即不离,乃为上乘”。

    除了艺术形式的空寂,艺术创作或鉴赏主体内心的静心也体现着禅宗一切皆空的思想。

    审美活动是采取审美观照和情感体验的方式去把握世界,既然如此,审美者就必须具备虚空明净c杂念全无的审美心境。

    只有用经过净化的,排除了各种世俗欲求的心境去对审美对象进行审视观照,才能体悟宇宙万物的内在本质和生命律动,从而进入审美境界。

    (本章完)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