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读书 > 科幻小说 > 东鲁传 > 51章 精打细算
    之前,她从没听女儿一口气说这么多话。也从来不知道,女儿会是这样的口吻:不紧不慢c不冷不热,却丝丝入扣c入木三分,扯得人浑身的筋都紧绷绷地。

    你会觉得,她的每句话都暗藏玄机;每句话都有峰回路转般的下文;每个字都有缘由根底。

    就是阅历深厚的老人家,也未必个个都能做到这般冷静c从容。

    她说的是自家的事吧?

    这是她的女儿吧?

    还是说,这些话有人教过她?

    可能吗?

    而她的话,总是能够一语中的,戳到最关你痛痒的地方。

    简直比神医的银针还灵验。

    “惩罚孙浣裳这种人,不能急在一时。”

    这话冷得叶氏暗中打了个寒颤。

    孙浣裳。

    叶氏将这个名字用牙齿细细地撕扯。

    她开始还觉得,以若萤这样的小小年纪,直呼一个成人的名讳有些怪异,可转念一想,很快就释怀了。

    也许是因为恨透了,才会这样居高临下斥责某人吧?

    “那要怎么办?”

    “他那种人,一般都很谨慎,疑神疑鬼的。须得等他放松了警惕,最好是等他得意至极的时候,狠狠地给与打击,就如同打蛇打七寸,只一下,省时省力又省心,让他一辈子畏惧,这样才好。”

    是很好,简直绝妙。

    叶氏点点头,心不在焉地接过女儿递过来的筷子,端起了饭碗。

    “这些事,是谁教的?杜先生?”

    “哦。”

    若萤的回答含混不清,不过不要紧,因为叶氏的关注点根本不在这上头。

    她一心想着怎么解气,就算是眼下不成,只要有可行的好法子,她都会用心去听c去记。

    若萤留心觑着,见母亲对杜先生如此的深信不疑,心里越发好奇杜c叶两姓的关系了。

    娘幼时在京中住过,那个时候认识了杜先生,彼此应该有所了解,或者说,非常了解。

    后来,外祖一家迁徙到了昌阳。为了能够在地方上站得稳,别让人欺负,叶氏选择嫁给了坐地户的钟家。

    就在这个时候,杜先生忽然又出现了。

    虽然大家都避免跟杜先生见面,父亲去芦山干活儿的时候,也从不去杜先生居住的附近转悠,在这个家里,也有意地回避着谈论与杜先生有关的一切事项。

    可是若萤相信,母亲一定私下里见过杜先生,只是碍于某种原因,不便往来,所以才会打发了最不易引人注意的孩子,偶尔上山探望他。

    为什么杜先生不能出来见人呢?

    除非是身负重罪的通缉犯。

    像杜先生那种远庖厨的君子,定是不屑舞刀弄棒街头火拼□□,学问那么好,举止那个高大上,极有可能是作过官的,而且,还是个不小的官。

    仕途比市井还复杂,朝令夕改c波谲云诡是哪朝哪代都避免不了的。

    或许,杜先生就是这种政斗中失败的一方,为躲避政敌的追杀,不得已隐居在一隅,只等着某一日拨云见日c东山再起。

    叶氏见她忽然沉默了,只道有什么难以启齿的,便惴惴道:“他c还说了什么?”

    他?

    若萤收回心神,摇摇头。

    杜先生没说什么,可她有太多的不解:“娘,你一定要留在钟家是为什么?”

    为什么?

    被赶出家门,这是奇耻大辱啊!以后会遭到怎样的非议与白眼,不用脑子就能想到。这是数代都无法根除的隐痛,三言两语怎可能说得明白!

    你觉得受了冤枉,可外人知道什么是真相隐情?他们只相信自己的所见c所闻,相信申明亭里白纸黑字写着的,那才是事实。

    就算是谎言又如何?从古到今,因为蒙冤屈死的多了去了:屈原,伍子胥,戾太子,窦娥还差三房一家?

    三人成虎啊;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啊;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啊!

    叶氏觉得才刚吃下去的一口面条,瞬间变成了绳索。

    若萤只做不知,静静地表述出自己的态度。

    “娘不甘心,只是因为多年的付出未得到回报。娘不死心,冀望着有朝一日,他们能够良心发现,认识到你的好,而后公正地对待你。按理,人都有梦,只是娘这个梦,太遥远了。不但要赌上你和爹的一辈子,还要再填上儿女们的一辈子,娘觉得这划算吗?”

    凡人过日子,没有个不算计的,小到针头线脑,大到房舍耕牛,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不会算计的,都是败家子c不会过日子的愚妇c蠢人。

    算计得好的,能够一世富足安闲。

    算计不到的,多半都会衣不蔽体c食不果腹。

    怎能不算?

    别人不说,若萤可是很了解她娘,那个精打细算,整个合欢大街上,都难得找出第二个堪与之媲美的。

    既然要算,她就跟母亲好好地算一下,看看哪些是母亲漏算的,哪些能赚c哪些会赔,哪些是保本的,哪些是糊涂帐。

    “娘你对外祖,从来就没有这样的心思吧?难不成送一碗箍扎过去,就为了等外祖还你两碗?送的时候,肯定是没有想过任何回报的吧?从私心里,外祖才是最亲的,因为娘知道,外祖才是那个宁肯自己饿着,也绝对不会让咱们吃不上饭的人。

    因为不信任,所以才会想到索取。落袋方能心安。可是,你却没想到,他们偏能那么狠心c做得那么绝。如果娘觉得这已经够叫人气愤的了,还有一件事,不知道萧哥儿有没有跟你说过?

    记得上次我刺伤了人家的马,获赔了十两银子的事吗?你以为你把银子藏得很好?萧哥儿到前头玩儿,大太太c二太太,二伯父几个妾,甚至包括家里的下人,绕着弯地套他的话,问咱们得了多少赔偿?银子都藏在哪儿了?

    萧哥儿那就是小,不管事。不然,家里头哪还有什么秘密。这也罢了,那可是你闺女拿命换来的钱,她们居然还要算计。有这样的亲人c亲戚,娘你能睡得安稳吗?”

    “这群杂碎”

    叶氏的牙根都要咬断了。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瑶。小老百姓过日子,讲的不过是个礼尚往来。光吃不吐的,那是貔貅,是禽兽。娘你想过没有,这些年咱们打了水漂的东西,要是拿来孝敬外祖,可能二舅早就娶上媳妇儿了。为了无情无义的人,而让对自己最好的人受苦受穷,娘你心里不难受吗?一个只给了你一双筷子两个碗的人,怎比得上连棺材本都送给了你的人?当别人想看你笑话的时候,你固然会难过,可是,你想过没有,外祖会不会因为你的难过而难过c内疚?”

    叶氏的眼泪流了一道又一道,把手帕子都打湿了。

    若萤便将自己的小手绢递了过去。

    叶氏一接住手绢,当时就觉出异常了。

    泪眼朦胧看不清那是什么,她赶忙揾了揾眼睛,仔细一看竟然是一张二十两的银票,顿时大吃一惊。

    再看若萤,依然是那个样子,天掉下来都不会让她惊慌失措的模样。

    只是,与往日不同。眼前的女儿含着微微的笑意,笑容里有安慰和鼓励。

    叶氏忽然就头不疼了c气不虚了c肚子也不饿了。

    “我抄了点东西,上次去县城的时候卖了。”

    叶氏至此再无疑惑。

    若萤可以帮徐图贵抄功课,她的字必定是不会太差劲。至于抄的什么东西,能卖这么多钱,叶氏决定不予追根究底。

    女儿肯跟她说这么多话,她已经相当地满足了。女儿没有傻,相反地,这孩子简直早慧得令人瞠目结舌。

    听听她说的那番话,哪句不通情达理?哪句不世故圆滑?哪句不合情合理?

    都能考虑得那么周全了,做母亲还担心什么?不但能够自保,小小年纪,都有了保护亲人c光耀门庭的思想了,谁说女儿都是赔钱货?得这么个孩子,胜过给她一座金山银矿。

    二十两呐!

    简直就是一笔横财!丈夫在衙门里做苦力,一年下来,才拿得回六两银子,其中还包含着饮食。要攒下这二十两,就需要不吃不喝干上将近四年!

    一个秀才,一个月能有一两银子的补助;

    令人艳羡的生员,一年能领到的也就是四两廪讫银;

    街上杀猪的王屠,那算是个赚钱的,一年下来,收入将近四十两;

    一把菜刀,值三十文钱;

    四十两银子,能买临街的二层门面一处;

    有失去才有得。如果不是遇上这此的事儿,这个钱,怕是看不到吧?

    加上上次的十两,女儿已经给家里赚了三十两银子。这是怎样一笔账目?

    一户平民人家,一年的花销只要一两半的银子,就够了。这三十两银子,足可以让三房舒舒服服过上七八年。

    当然,前提是这笔钱得是自用。倘若像以前那样,就必须将孝敬钟老太爷的那部分刨出来。

    一想到那些响当当c金灿灿的铜板落入别人的口袋中,叶氏的心不由得抽紧了。

    也好。

    香蒲说的对,一拍两散,没什么不好。

    赔上她的一辈子也就算了,孩子们何辜?凭什么要继续给那些狠心绝情的人当牛做马?

    “这银票没问题吧?”叶氏就着窗口,翻来覆去地端详。

    “是真的。”拿到银票后,若萤特意去“天机票号”里咨询过了,事实证明,崔玄真的没有骗她。

    “娘快吃饭吧,吃完了,咱们再商量以后的事儿。”

    “吃,吃。”

    叶氏长长地呼出一口气,感觉到女儿递过来的碗里装着的都是金银珠宝。

    家里的人能够清晰地感受到叶氏的的变化,从伤悲到振奋,她的声音越来越开朗,底气似乎越来越充足。

    恢复了往日雷厉风行的叶氏,无形中也给家人增添了信心。

    她甚至一反常态地给了老三几文钱,叫去大街上买了两斤桃酥回来。

    老三就觉得身子轻飘飘地快要飞到天上去。肯指使他干活儿,这可不是个小事情,这表明,妻子是彻底地原谅他了。

    香蒲大刀金马地坐在紫藤架下,一手攥着一块桃酥,一手端着茶碗,冷眼觑着他眉飞色舞地进来出去,不禁嗤笑道:“爷,你就是个贱皮子。非要人鞭赶着才自在。”

    老三啐她:“你懂什么!”

    他自认自己没眼光c没远见c没打算c没胆量。可是一家之中,怎可能缺少个主心骨?

    所以,他巴不得妻子强硬一些。妻子越能干,他就越省心。

    而且,他发现自打二女儿跟妻子说了话,妻子的心情就变得格外地晴朗,该吃就吃c该喝就喝,举手投足间,似乎多了点儿什么。

    嗯,是大气c阔气。

    这不,居然叫他去买桃酥吃。又不是过年过节,这不是很稀罕么!

    为什么?

    老三抬头望天,阳光灿烂,瞬间花了眼。

    但他确定了一件事:老天爷并没有下下铜钱来。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