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读书 > 穿越小说 > 汉末孤峰 > 正文卷 第462章 为抑佛教,整治尼姑
    曹操在忙着布局汉中,田峻也没有闲着。

    新年过后,田峻只在后院中与家人相聚数天,数天之后,与曹操约定的……用泰山郡换上郡的时间也就到了。

    这一次,双方都没有耍什么阴谋诡计。

    田峻痛痛快快地让管亥和廖化等人退出了泰山郡,临走时,只是带走了投军的黄巾旧部及其家属,有些百姓想要跟着迁往青州,也让管亥以与曹操有协议为名给劝住了。

    当然,搞些小动作是免不了的。比如说:将库存的粮食全部分给百姓收买人心;安插更多的黑冰阁成员;在泰山群峰的某些岩洞中藏了好几批武器和粮食;宣布了泰山郡免税五年的惠民政策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和圣庵”里的那些年轻尼姑们,这次几乎全都还俗了,那美艳的小尼姑薇燕师太,也跟着廖化来到了邺城,

    狡猾的田狐狸有意将这件事情闹大,便乘机亲自做主,让廖化娶了还俗的美尼姑为平妻,并亲自为廖化和薇燕师姑主办了盛大的结婚仪式。

    这件事影响很大!而且……绝对是居心叵测!

    那么,田狐狸居心何在呢?在尼姑身上……错了,是在尼姑、和尚等佛教徒身上。

    以田峻在河北的声望,竟然亲自为一名尼姑主婚并主办盛大的结婚仪式,这影响能不大么?

    一时之间,田峻治下的尼姑们全都成了香饽饽,男人们争相仿效廖化,使得那些尼姑们再无静修之所,都被那些浪荡子们软硬兼施,破了色戒,然后乖乖地做了那些男人的妻妾。

    其直接导致的后果便是……原本佛风甚隆的青州和徐州,几乎再无出家的尼姑,仅剩下那些“上下两光头”的和尚们在寺庙中……毫无生趣地、孤单寂寞地打飞机……

    至于像“师姑田里挑禾上”这样的妙言妙事,恐怕再也不会在田峻治下出现了。因为师姑已经是稀有生物了,何用她去“挑禾上”,“禾上挑”师姑还差不多!

    佛教这东西好不好?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田峻不反对也不支持,但是,站在发展人口的角度上,田峻还是不希望佛教盛行的。

    因此,田峻除了给廖化和还俗的尼姑举行了盛大的结婚仪式之外,还规定佛教徒必须自食其力,耕种按人头分配的土地自己养活自己,不提倡那种不劳而获的化缘。

    现在天下未定,田峻不敢禁止佛教徒化缘,只能“不提倡”,让人们意识到不劳而获是一种可耻的寄生虫行为。

    ……

    在给廖化办完婚礼之后,田峻便带了一支亲兵,顶风冒雪来到了并州上郡。

    上郡,也就是后世的陕北延安及周边地区,郡治在肤施县。上郡地域广阔,秦时有21县,到东汉时,因胡人渗入太多,汉人东迁,朝廷官吏便将21县并为9县。

    至汉末时,上郡已为胡人所有,后来田峻将袁绍赶到并州,袁绍便对胡人软硬兼施,重新恢复了在上郡的官府吏治。

    插一句,【\咪\咪\阅读\app\\】真心不错,值得装个,竟然安卓苹果手机都支持!

    在原本的历史记载中,上郡的官府在籍人口仅2.4万人。

    这个数据,你相信么?

    当然不信,相信这种数据的读者基本上都是哼啍,还有一小部分是二哈。

    能够混历史圈的读者,都是不简单的人物,绝无哼哼和二哈,所以,英雄所见略同,没有人会相信这种无聊的数据……陕中陕北直达内蒙古这么大的地方,怎么可能只有2.4万人呢?

    那么,这个官府在籍人口又是怎么回事呢?是给官府交税的人数,即:交纳人头税的人数。

    在上郡地区,因为胡汉杂居,民风剽悍,朝廷官府不够强势,很多人就抗税不交。

    很多人抗税不交交的结果,就是官府没钱养兵养官吏衙役;兵力和衙役不足,又导致了官府更加弱势,然后就是更多的人抗税不交,再然后……恶性循环,最后就只剩2.4万……“老实人”交税了。

    当然,这还不是“最后”,最后的最后是朝廷干脆撤回了官吏,放弃了对上郡的统治。

    袁绍被田峻赶到并州后,曾经强势带兵进驻上郡,派官兵清查人口户藉,胡汉居民一体纳税,使得上郡重新纳入官府管辖之下,最后清出的人口是汉人有二十多万,胡人五十多万,总计七十多万人口!

    不得不说,在这件事上,袁绍还是做了一件好事。

    当然,这是为田峻做了一件好事,因为,按协议,曹操用上郡与田峻交换泰山郡,上郡马上就要归属田峻了。

    田峻这次是带了两万亲卫骑来的,这点兵力不算多,但是算上太史慈在西河郡的五万人马,兵力也不算少了。

    驻守上郡的曹军将领是原高干手下大将郭援,也就是在原本历史上多次把他舅舅钟繇打得满地找牙齿,最后他舅舅找“社会人”马超出面,被砍了脑袋的那员猛将。

    当田峻到达上郡时,郭援已经得了曹操的命令,在与太史慈和李儒交接了。

    在太史慈的的监督下,郭援也没有搞什么鬼,逐城退出官吏和军队,太史慈和李儒则逐城接管。双方表现得很友好。

    当然,府库中的钱粮等物是不会给田峻留下的,这与田峻在泰山郡的做法一致。田峻也不在意,只是让人紧急从并州上党和冀州转运过来。

    到二月底时,所有的交接工作便已全部完成,接下来,便是上郡的治理问题了。

    关于汉未的内政治理人才,后世有人给出的排名是:李儒第一,田丰第二,之后才是荀彧,诸葛亮等人。

    对于这个排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田峻并不是很当真。

    但既然有这个排名在,那就说明李儒的内政能力也不会很差。

    于是,田峻便向李儒请教道:“关于上郡的治理,先生有何建议。”

    李儒想了一下,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田峻道:“主公应该知道凉州乱了多少年了吧?”

    这个问题,田峻也是大概知道的,便随口说道:“大概是两百多年了吧?”

    “不是两百多年,而是三百二十一年!”

    李儒叹了气,又说道:“其实,凉州羌乱从武帝收复凉州开始就没有消停过。那么,主公知道羌乱的根源么?”

    “根源?”

    田峻似乎意识到了李儒这问话的目的,遂开口答道:“其根源在于羌人太多,胡人太少。”

    “主公英明!”李儒点了点头,又说道:“不过,凉州羌族虽多,也只是与当地汉人人数相当而已。

    但是,在这上郡,胡人的人数是汉人的两倍还不止,若不能妥善处置,恐怕以后又是一个凉州。”

    说到这里,李儒停了下来,然后一脸郑重地说道:“上郡的治理,首在……治胡!”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