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读书 > 其他小说 > 离魂记 > 第 90 章
    石径曲回,庙宇重叠。历朝历代的人们在沧桑的岁月积淀中,凭着丰富的想象和心中的奢望在名山之上,日积月累修建了yīn阳界、奈河桥、十八层地狱等众多的景点,并根据道、佛、儒教的学说,塑造了大量的人、鬼、神的形象,同时把人世间原有的机构和设施一一搬到了yīn间,构建了自身想象中的一个完整而庞大的yīn间政府,充分发挥yīn间政府的职能,把人不能在阳间实现的愿望和理想以及种种恩怨都放到yīn间解决,用自己心中的理想鬼神去惩恶扬善,使理想的鬼神成为人们生存的精神支柱。因为在他们心中相信善恶之人是存在因果报应,生死轮回的。传说人死之后yīn魂不散,都要到长江北岸的丰都鬼城这个地方来报到,在这里接受阎罗天子的审判,判定功罪善恶,安排来世去向。这些游动的亡魂手持盖有yīn司、城隍、丰都县府三枚大印的路引,匆匆赶到丰都鬼城转世升天,不敢耽搁,否则来迟一步就会成为孤魂野鬼,永无宁日。奈河桥是丰都鬼城中一个蕴含中国传统文化意味的地方。它位于丰都名山寥阳殿前,由三座大小、形制完全相同的石拱桥并列而成。桥面窄小,青石铺砌,略成弧形,每次只能行走一人。桥的两侧石栏雕花,桥下为一方池塘。桥头设有关卡,由yīn间厉鬼日游神和夜游神昼夜把守。民间传说,奈河桥是人死之后,到yīn间报道的必往之路。如果人活着的时候品行端正、行善积德,那么就有神灵保佑平安过桥;如果人活着的时候品行恶劣、行恶积怨,那么亡魂就会打入桥下血河,被池中铜蛇铁狗狂咬。《丰都宗教习俗调查》一书对此有过这样的描述:‘桥分三层,善人的亡魂可以安全地通过上层的桥;善恶兼半者的亡魂可以通过中间的桥;恶人的亡魂则过下层的桥’。恶人过桥时,都会被守桥的厉鬼识破拦住,并推往桥下波涛翻滚、血水横流、腥风扑面、尸骨满布的血河……

    我本来就对于有关丰都鬼城的传说很是怀疑:如果这个地方真的是鬼城的话,这里人们将如何能够正常地生活?如果地狱采用那样的方式审判、发配鬼魂的话,那种方式也太落后和低级了吧?

    我和清云看遍了整个景区,给我感觉就是雕塑、人们想象中的雕塑。我甚至在这个地方没有看到一个游魂!

    我和清云相对苦笑。

    不过,我和清云在县城的一家地方特色饭店吃饭的时候却听到了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故事:

    “你们知道吗?今天丰都中学的一位女老师被车撞死了。”我们刚坐下就听到一位食客说道。

    “这种事情有什么大惊小怪的?这年头车多了,出这样的事情酒难免了。”另外一位食客却不屑地说道。我顿时感到了一种悲哀人们总是对别人的死亡竟然那么的淡漠。

    “不是这样的。”刚才那人继续说道,“这位女老师在昨天晚上做梦梦见了一个电话号码,同时还梦见了一个长得非常帅气的男人。在梦中那男人对她说:‘你如果愿意的话,就给我打这个电话吧。’”大家都被他的故事吸引过去了。有人却问:“她做梦你是怎么知道的?”

    那个人回答说:“这位女老师今天上班的时候把这个梦对她的同事讲了的。同事还对她说梦中的事情别太相信。可是她却在同事的面前拨了那个电话号码!你们猜猜,结果怎么样?”

    人们都问:“结果怎么样?”

    “电话居然拨通了!”那人说道,“电话的那边居然有人接听:‘这里是火葬场,请问你有什么事吗?’这下可把这位女老师吓坏了!同事见她被吓得够呛于是便安慰她说:‘这是遇巧罢了,别放在心上。’但是她却当场被吓得哭了起来。另外一个同事对她说:‘你去找个算命先生看看再说吧。’于是她便回家了。”

    这人故意停下不再讲述后面发生的情况,只是笑着看着大家。人们都很着急:“快说啊,后来发生了什么事情?”

    “我刚才不是说了吗?她被车撞死了。”那人笑着说,“不过她在回家的路上确实是去找了一位算命先生的。考完试那位算命先生看了她一眼直叹气却什么也不给她讲。于是她就更加地着急了。她哀求那位算命先生说:‘求求您救救我吧。’那位算命先生没办法、然后对她说:‘你回家后七天不能出门,过了这七天后就没事了。’可是她在离开了算吗先生后不远处、在她过人行道的时候就被一辆车撞死了!”

    人们顿时发出了恐怖的惊叹声。

    “你从什么地方听来的这个故事?那位算命先生在什么地方?”清云走过去问他道。

    “我老婆就是她的同事。我刚才听我老婆讲的。”那人激动地回答说,“至于那位算命先生是哪个,我也不知道!”

    “那麻烦你问问你老婆,这位老师是在什么地方被车撞死的好不好?”清云继续对他说。

    “你爱信不信。”那人却不耐烦地道。

    “你帮我问了,你们这桌的饭钱我帮你结了。”清云对他说。

    “真的?那我马上打电话。”那人立即高兴地掏出了手机。

    “就在老街、保险公司门口那个地方。”那人打完了电话对清云说,“我还可不可以再点两个菜?”

    “可以,你随便吧。”清云对他说。我随即站了起来。我知道清云是想通过那位女教师出事情的地方在那周围去寻找那位算命先生。

    “老板,我们这桌和他们这桌一共多少钱?”清云立即问饭店的老板。虽然我们还没有完全吃饱,但是我知道他现在和我一样地已经没有了食yù。

    第十二章 缘

    “这两个人好奇怪。”我们走出饭店的时候听到刚才那人在说。

    我和清云找到了那人所说的那个地方。果然,我们在斑马线上看到了一片血迹。

    猛然间,我看到不远处有着两个人、两个没有脚的人!那个男人英俊非常,而那个女人却长得非常的清秀。

    我朝他们跑去。

    但是他们却猛然间消失不见了。再他们消失前的那一霎那我看到他们回头对我灿烂地一笑!

    我顿时不再觉得这件事情有多么的恐怖。原来这种恐怖是留给活着的人们的!

    人们对别人的死亡总是那么的淡漠,而人们在由他人的死亡联想到自己的时候才会产生恐惧[奇+书+网],这种恐惧其实是来源于自己对死亡的畏惧。

    但是人们并不知道死亡的人的具体感受。比如这位女教师,她或许在死亡前很恐惧,但是现在看来,她是幸福的。

    “你看到了什么?”清云悄悄问我道。

    我把自己所见到的一切对他讲了。

    “我一定要开天眼。”清云对我说。

    “晚上我们去找陈力华,白天可不大好。”我对他说。他顿时明白了我的意思这种事情还是悄悄去做的好。

    “我们去找那位算命先生。”他随即对我说。

    “从这个地方来看,这个算命先生应该在这条马路两边的人行道上。”我分析说。因为我问了学校所在的方向。那位女教师从学校出来应该是从那个方向过来的。

    我们两人分别从两边朝着学校的方向走去。

    “我看到了。东方,他在那里!”不多久我就听到了清云叫我的声音。

    我顾不得去走斑马线、直接地在车水马龙中横穿到了马路的对面,引来了一阵阵汽车尖锐的鸣叫声。

    “那里。”清云指着前面不远处的一个人说。

    我看见一个五十来岁的人坐在那里,在他的旁边有着一面黄色的布幔,布幔上有着红红的“算命”二字。他的生意却非常的好。因为我看见在他的面前已经排成了长长的队伍。

    或许是那位女教师的死给他做了一次不错的广告吧?

    我和清云走了过去。

    但是,清云却立即拉着我朝着我们来的方向一阵猛跑!

    “怎么啦?”pào了很远他才终于停了下来,我气喘吁吁地问他。

    “那是我师父。他早就仙逝了!”清云说。我听他的声音有些颤抖。

    “那不正好吗?我们不是可以去问他很多问题吗?”我很是不解。

    清云却哆嗦着说:“我有些怕他。”

    我很奇怪,自己的师傅有什么可怕的?

    “他要是知道了我脱离了道观的话一定会惩罚我的。”他仍然心有余悸地说。

    “我可以向他解释啊。这么好的机会,可不能错过了。”我着急地对他说。

    “那我们马上过去?”他犹豫着问我。

    我心里暗暗好笑,我还是第一次看见他害怕某个人。

    我们再次朝那个地方跑去。

    但是那个地方已经是一片空地。

    “请问,你们看见了刚才那个算命先生吗?”我问从刚才那个地方过来的那几个人道。

    “走了,他忽然说不算命了。”那几个人都遗憾地摇头答道。

    我急忙问:“他朝什么地方走的?”

    那几个人顿时满脸的茫然:“咦?真的啊?他从什么地方走的呢?”

    我和清云对望了一眼,相对苦笑起来。

    难道清云的师傅是一位神仙?可是他为什么不愿意见我们呢?

    我忽然想到了一个问题。“会不会是那人长得像你的师父呢?那人的年龄似乎与你的师父不相当啊?”我问他。

    清云却直摇头地道:“不会。我只有在看到师父的时候才有那种特殊的感觉。这种感觉是不能用语言来描述的……反正就是那种一看到他就完全会相信他就是我师父的那种感觉。就好像一个孩子看到了自己的父母那样的感觉,这是一种很自然、很随意的感觉。”

    我明白了他的意思。这种感觉虽然难以用语言来描述,但是我可以大概地用“心灵相通”这个词来作一个简单的理解。

    可是,还是那个问题:为什么他的师父不愿意见自己的这个徒弟呢?我带着疑惑问了他这个问题。

    “我们今天看到了了他,这就是我们的缘分。”清云说,“我刚才在看到他后忽然吓得转身逃跑,其实这也是一种缘。我现在都还很后悔呢。可是我刚才的第一反应就是要逃跑!”

    这确实是一种缘,一种不能与他师父亲近的“缘”。准确地讲,是一种遗憾、一种错过、一种“非缘”。

    人生不也是这样吗?一个偶然的机会你认识了某个人,然后这个人却成了你的朋友或者是仇人,这不也是一种缘吗?有的缘分往往是人们自己不能左右和控制的。

    我看着清云落寞、失望的样子便劝慰他道:“别难过了。我相信今后你还会见到他的。”

    他却直摇头,双手朝我摆了摆,说:“别劝我了,我心里难受。”

    我心里想你现在难受那你刚才跑什么跑啊?但是随即想起他刚才的话,忽然明白了:这或许是他师父给他的信息?他一见到那人转身就跑,源于心中对师父的害怕。那么这种害怕为什么还比对师父的想念来得更加的厉害呢?难道是因为他的师父真的不愿意与他见面?

    这里面一定是有原因的。不过这原因之一他的那位师父才知道罢了。

    我和清云因为受到了这件事情的影响便再也没有了游兴。“怎么样?我们去喝点酒?”我问他。

    他随即朝我点了点头。

    “在鬼城喝酒,可真刺激!”我笑着对他说。

    “这有什么刺激的?鬼城只不过是一个名字、一个传说罢了。刺激的是真正地与鬼们一起喝酒!”他面无表情地说。

    “前不久不是喝了一次吗?我也没有觉得怎么刺激啊?”我回答说。

    “那是在我们不知道的情况下啊。”他忽然笑了起来,“要是开始就知道那老人是鬼的话,你还敢吃那些菜、喝那坛酒吗?”

    我忽然想到自己在小时候曾经听过的一些关于鬼请客吃饭的故事。那些故事几乎都描述说鬼请客后在天亮的时候人们才发现那些菜品原来是蚯蚓和各种虫类,米饭则是泥土。在自己幼小的时候还一直相信那些故事的真实xìng,但是现在却知道了那些原来只是人们的臆想而已。不过要是在那天晚上一开始就知道那位老人是一个鬼魂的话,我是绝对不敢去吃那些菜、喝那坛酒的。

    因为小时候听到的那些故事毕竟已经根深蒂固。

    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人们往往对小时候的事情印象深刻、那些深刻的印象有时候还会影响到一个人的一生,很多人成年后的习惯、xìng格甚至各种心理疾病似乎都与他小时候的某段特殊的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从这点来看,我认为他的理论似乎还有一定的道理。

    我记得他所记载的一个经典病例:埃米.冯.N夫人,四十岁,生长在一个富有家庭,二十三岁结婚,丈夫是个显赫实业家,比她大很多,婚后不久即死于中风。这之后的十四年中,埃米一直为各种病痛所苦,频繁在各地旅游,接受过电疗、水疗等。她患有神经过敏,还有抑郁、失眠、疼痛等症状。后来她被被推荐到弗洛伊德处就诊。弗洛伊德通过在催眠状态下与埃米谈话,并引出了埃米的一连串童年的经历::“最初是我五岁时,我弟弟和妹妹经常向我扔死的动物,那是我最先有的晕倒和痉挛。但我姑妈说这是不光彩的事,我不应当有那样的发作,因此我不再有那样的发作;当我七岁时,我出乎意料之外地看到了我妹妹躺在灵柩中;八岁时,我弟弟经常披着被单,扮成鬼来吓唬我;九岁时,我看见姑妈在灵柩里,她的下颌突然掉下来,我再一次地受到惊吓。”

    在现实世界中,我们很多的儿童仍然在接受着各种恐吓。其中,我们的传统教育中的“熊外婆的故事”、“大灰狼的故事”等其实已经让很多儿童遭受了巨大的心理伤害。以至于很多在成年以后仍然害怕与陌生人接触、害怕黑暗、恐惧未知……

    现在清云问到了我这个问题,我只能实话实说:“我确实不敢!”

    “我敢!有什么不敢的?假如我吃了那些东西死了,那么我不也会变成鬼魂了吗?到时候再找他麻烦就是。”他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