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读书 > 科幻小说 > 大秦崛起 > 《大秦崛起》正文 第一百零二章 兵铸局的难处
    有了天衍石的出现,将命悬一线的军器监彻底拉了回来,甚至锻造出的军械还要比兵铸局打造的更为精良,但陈蔺芝显然不想这么早就反击兵铸局,毕竟这一切才刚起步,一下子就要从兵铸局那里抢单子,现阶段的实力也不允许他们这么做。

    在倭国那边,工部尚书柳士贤已经派心腹前往倭国监理着采矿之事,一条从倭国到朝歌的运输道路在柳士贤的帮助下迅速打开,第一批天衍石已经在运输的路途上了。

    而陈蔺芝今日打算去军器监,毕竟昨日军器监的局丞王甫派人传来消息,他们准备迁址了。

    从府中前往军器监的时候,陈蔺芝便发现那些一直徘徊在军器监的兵铸局郎官已经不见了,在军器监里面不时见到身穿着甲胃的军卒来回行走。

    这些军卒,几乎年级都在四十岁左右,看似迟暮,但身上的气质深敛而发,绝非普通的军卒能比,就像是久经战场的老卒一般。

    军器监的局丞王甫告诉陈蔺芝,这些军卒都是来自柳国府的府卫,这些平均在四十岁左右的府卫,那可都是上五军出身的老卒,尽管他们的力气与灵敏已不如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但事实上,那些年轻气盛的年轻人在这些老卒面前几乎讨不到便宜。

    毕竟这些,皆是训练有素,身经百战的老卒。

    而这些人当年都是跟着老将军柳河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一起打过仗,一起杀过人的兄弟,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不得不被迫退伍,柳河老将军便将一批人留了下来,成为柳国府的府卫,守护着诺大的柳国府的安全,没想到今日竟然在军器监见到了这些府卫,想必是为了天衍石,特意从柳国府调过来的。

    局丞王甫一直小心跟在陈蔺芝身后,他的目光不免多看了一眼这位实在年轻的将领,他们军器监派出了上百人在泗水广阳一带勘探矿洞,一直苦苦无寻,不料这位跟在柳尚书身旁的年轻将领竟然最后在倭国找到了他这一辈子都未见过含铁量如此之高的矿石,这让他兴奋的明白,军器监有救了,终于不是毁在自己手里了,如今陈蔺芝的到来,使得王甫对他恭敬有加。

    “大人,这些都是柳尚书从柳国府调过来的府卫,暂时负责军器监的安全,你知道天衍石的重要性。”王甫见陈蔺芝目光一直逗留在这些府卫身上,于是笑着解释道。

    “嗯,我知道,天衍石的重要性不比我多说,王局丞也应该知道。”陈蔺芝微微点点头,说道。

    “下官明白!”

    陈蔺芝看着军器监内所有人都在忙碌着搬运东西,想到王甫之前派人传话,说是军器监迁址,于是问道:“军器监为何要迁址,迁到哪里去?”

    王甫解释道:“昨日尚书大人遣下官去工部讨论事情,尚书大人提出了要军器监迁址,毕竟城中人多眼杂,打算将军器监迁址到城外。”

    “城外?何处?”

    王甫说道:“打算在西南城外建造新的军器监。”

    对于军器监的迁址,陈蔺芝也是赞同的,毕竟天衍石的存在,就是连宗门都垂涎的东西,还是要做到万无一失才可。

    “对了,大人,兵铸局昨日派人过来了”

    “兵铸局?”陈蔺芝闻言不禁皱了皱眉头,疑惑问道:“他们来做什么?”

    王甫低了地头,说道:“兵铸局要求我们军器监替他们熔炼一批铁胚,用于打造武器和甲胄,下官上禀过尚书大人,但是尚书大人说这一切全凭大人定夺。”

    “回绝他们。”有了天衍石的存在,军器监何须还要看兵铸局苟活,陈蔺芝二话不说就说道。

    然而,王甫听了这话,脸色却露出了为难神色,小心翼翼地提醒说道:“大人,可兵铸局拿出了兵部的任务文书,上面还盖在天策府的朱印。”

    这时候,陈蔺芝脸色露出了一抹惊讶之色。

    兵铸局拿出了兵部文书,这不算什么,着只能说明这件事是有兵部牵头做事,工部和兵部同属六部,职位相当,大可回绝他们,毕竟兵部可管不了工部的军器监,所以这事有回绝的余地。

    但是,文书上并不是盖着兵部的朱印,而是盖着天策府的朱印,这就不好回绝了。

    天策府成立之初,便是凌驾于六部之上,直接听命于秦王,如今兵铸局拿来的文书上盖着天策府的朱印,着就意味着,这件事是秦王点头的。

    工部再大的胆子也可以回绝了这份任务文书,否则就是回绝了秦王的旨意,这可就是违抗秦王旨意啊。

    为何这次秦王要让天策府来给军器监增加军械单子,自从一个月之前,军器监通告六部不再对外接任务文书或单子,而这件事工部尚书柳士贤也上禀秦王过了,秦王也是同意了,毕竟兵铸局的胃口大的很,根本不给军器监留活路,揽下了全国上下所有的军

    械单子,以至于最后军器监根本没活路。

    “任务文书上要求我们军器监打造多少军备,他们兵铸局接不下吗?”陈蔺芝疑惑地问道。

    王甫摇了摇头,说道:“大人有所不知,每年基本上是为了上五军更替军备,事实上兵铸局在没有我们军器监的帮助下也是能完成打造,但是天策府今年要求各地驻军也要更换军备。”

    “各地驻军,他们不是向来就是用上五军更换下来的军备的吗?”

    “是的,但是从兵铸局的人口中得知,秦王要求明天开春之前,要求全国各地驻军更换军备,基本上要达到各地驻军军备在四代之上。”

    “四代之上?上五军才第五代,偏远地区的驻军军备才三代,这数量简直不敢相信。”陈蔺芝闻言也是吃了一惊,但也很快想清楚了缘由,这意味之大战前的准备,秦王的意欲很明白,要求各地驻军军备全部都达到四代,意味着兵铸局打造近二十多万军备,也难怪兵铸局的人要来军器监协同熔炼武器和甲胄。

    “可知兵铸局要打造多少四代军备?”陈蔺芝问道。

    王甫如实说道:“据兵铸局的人说,兵铸局要打造二十五万军备,就连当初广阳和泗水铸造兵器的地方也开始恢复开工,打造军备。”

    “现在离明白开春还有半年之余,他们兵铸局要打造二十五万军备,应该做不到吧。”陈蔺芝看向王甫,问道。

    王甫回想起那位递交任务文书的兵铸局郎官低声下气的样子,突然笑道:“确实做不到,以往打造十万军备都要半年之久,如今二十五万军备,当然不可能完成,所以兵铸局才会如此低声下气来我们这里,恳求我们打造四代军备。”

    很显然,情况已经很明了了:朝廷多半决定要打仗,需要全国上下各地驻军军备达到四代,为之后做好充足的准备。

    在这个大趋势下,军器监若是在一副拒人千里之外拒绝帮助兵铸局打造兵甲,那可就是违抗秦王旨意,这件事也不得不去做,毕竟这关乎到未来秦王的野心计划。

    与其如此,还不如主动接下兵铸局的任务文书,抢一部分国家的军备订单,反正兵铸局也消化不掉。

    这可是光芒正大介入军工,抢兵铸局饭碗的好机会啊!

    没想到风水轮流转,处处打压军器监的兵铸局也有苦难的时候,这个时候若不好好抢夺一番,也真对不起这天载难逢的机会了。

    (本章完)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du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