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读书 > 都市小说 > 驻足回首岁月匆 > 《驻足回首岁月匆》正文 第十八章 大夫及时救性命 兄弟帮忙度难关
    “哎,怎么振国就突然病倒了呢!真是修桥补路双眼瞎,杀人放火子孙全,没有天理呐!”秃奶奶长出一口气,无奈的叹息道。

    “是啊,这老天爷呀,为啥就让俺国儿哥受这个罪呢!这是多么善良、多么仁义的一个人呀。”秋香姑姑也感到很不平,心里一阵酸楚。

    也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天色已经完全转黑,继上次欢子开刀以后,母子二人再次经历了度时如年的一个下午。黑色的夜空,散发着诡异的气息,空气中弥漫着压抑的感觉,那感觉,可怕的让人窒息。

    院里忽然传来振邦、欢子爷爷跟周大夫的说话声,欢子和淑玲悬着的心终于放下啦,他们知道振国得救了。

    母子俩试图站起身来,但是因为坐的时间太长,腿都已经僵住了。小姑把欢子抱起来,秋香姑姑把淑玲搀起来。几个人来到门口,众人正把周大夫送出门来。

    “振国家里的,别哭了,振国抢救过来啦。他就是这些天劳累过度,导致血压突然升高,引起了急性心律失常。现在得好好养些日子喽,你快带着孩子去看看他吧。”周大夫见到淑玲,微笑着说道。

    “谢谢您了,周大夫。”淑玲向周大夫鞠了一个躬,她的声音异常沙哑,就像一个严重的咽喉炎病人。

    “嫂子,你快回屋吧,俺先把周大夫送回去。”说完,振邦推着自行车,背着急救箱把周大夫送回家,淑玲拉着欢子一路小跑来到屋里。

    这时候,院子里的人早都散了,欢子大爷爷、二爷爷和几个堂叔大爷们都坐在屋里说着话。见淑玲拉着欢子进了屋,几个堂叔大爷们都起身来到了外屋。

    振国正躺在炕上,盖着一床薄薄的棉被,左手手背上扎着针正在打点滴。他的脸色比中午的时候好了很多,没有那么苍白了,头发不长但是乱作一团,眼睛紧闭着,鼻子喘着粗气,嘴唇又肿又干,显得非常的憔悴。

    振兴对欢子爷爷道:“大爷,俺们先回去了,有啥事您再叫俺们过来,等明天俺们先帮振国把麦子给收喽。”

    欢子爷爷点点头,摆摆手道:“都回去吧,忙活半天了,都回去歇歇吧。”

    说完,欢子的叔伯们就都各自回家了,欢子大爷爷和二爷爷也紧跟着回家去了。

    淑玲拉着欢子来到振国身边,看着炕上的父亲,欢子的心里很不是滋味,又难过、又心疼、又愧疚。因为下午在院墙那边的时候听小姑说,幸亏中午秃爷爷来家里借东西,看见父亲病了,通知了几个邻居又找来了周大夫。要是再晚一会,周大夫就要下地干活了,那可能就来不及抢救父亲了。

    欢子既后悔又自责,当时自己为什么没有跟附近的邻居说一声,为什么在后街竟然也没告诉小姑一声。很可能因为自己的一根筋,这辈子就再也见不到父亲。

    淑玲看着振国,用手把振国蓬乱的头发梳了梳。她的眼睛又有些湿润,嘴角也一下下的抽动。为什么会是这样?她的心里思绪万千。

    振国的眼睛渐渐地睁开了,看到淑玲和欢子,脸上满是歉意和悲伤。他努力的挤出一丝笑容,但是很快还是被泪水淹没了。振国似乎想说什么,但是嘴角抽动了几下也没有发出声来,现在的他非常虚弱而且他也不知道该跟淑玲说些什么。

    “国儿,你现在身子太弱了,先好好休养,咱先不说话。”在一旁的欢子爷爷看到了,心疼的对振国嘱咐道。

    “振国家里的,你先跟俺出来一趟。”欢子爷爷小声又对淑玲说道。

    欢子爷爷走到了屋外,淑玲也跟了出去。

    欢子趴在炕沿上静静的看着振国,但是不敢直视振国的眼睛,他的心里像挂了十五个吊桶,七上八下,感觉有愧于父亲。

    “振国家里的,国儿也不知道咋回事,今个突然得了这么重的病。幸亏抢救的及时,这才保住了一条命。他这病也不知道啥时候能好,能恢复成什么样。”

    欢子爷爷停顿了一下,他压压情绪接着说道:“今儿过午,国儿说的话俺也都听见了,你还年轻,俺们老刘家不会耽误你的,你要是想离婚俺也绝对同意。俩孩子你想带走俺也不拦着,不带走俺就养着他们。”

    说着说着,欢子爷爷的声音颤抖起来,眼眶也有些湿润。

    “俺哪都不去!俩孩子俺也会好好把他们养大。”淑玲红着眼圈、哽咽着,但是语气异常坚定,说完她又回到屋里。

    “欢儿,你看着点你爹,这瓶液快输完了你就喊俺,俺先去给你们做饭。”淑玲摸摸欢子的小脸,看看墙上的吊瓶,对欢子吩咐道。

    “娘,你放心吧。”欢子挪到椅子上坐下,把脑袋埋进胸脯里,不时的抬起来看看吊瓶。

    过了大约有二十几分钟,淑玲把饭做好了,她把欢子喊出去放上桌子。淑玲从锅里端出来一大碗蒸鸡蛋糕,放在饭桌上,又拿出来一个小碗,舀出来一小碗。

    “欢儿,你把这碗鸡蛋糕吃了,不够咱还有馒头,锅里还有大米饭。”

    淑玲把那个大碗端到屋里放在小橱上,对振国笑了笑道:“他爹,吃点东西吧,多补充点营养,病才去的快呀。”

    淑玲拿过来一个枕头,抱着振国稍微坐起来一点,把枕头垫在振国的脊背和脖颈下面,又在他的脖子上围上一块旧毛巾。

    淑玲用小勺一口一口的喂着振国,振国的眼睛目不转睛的看着淑玲,脸上满是歉疚和无奈。从此,淑玲就做起了丈夫的全职保姆,欢子和芳芳也做起了兼职。

    喂完丈夫,淑玲自己并没有吃饭,她把锅里的剩饭盛出来,把锅和碗筷都刷洗干净,欢子也帮着收拾桌子。

    淑玲的脸上满是难过和无奈,但更多的还是坚毅。为了相濡以沫、一直深爱着她但是不善于表达的丈夫和两个懂事的孩子,今后的路不管有多苦多难她都会毅然坚持下去。

    第二天,欢子的叔叔大爷们帮着收割麦子,淑玲也很早去田里割麦子了。因为正好赶上周六放假,欢子和爷爷在家里守着振国。

    上午周大夫早早来到欢子家,给振国量了血压,又做了一些其他检查。接着他边吸起一支烟,边给振国配起药来。配好药,他又拿出绳子,熟练的把吊瓶绑好挂在墙上。

    “叔,振国今儿个的身体状况还不错,就是血压还是高些,还要再给他输几天液。”周大夫边给振国扎着针,边对欢子爷爷说道。

    “哎,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也不能着急,慢慢治慢慢养吧,就是要麻烦你多受累喽,连颇。”

    “这没说的,都是乡里乡亲的,俺一定尽全力给振国治病。”周大夫给振国打好吊瓶,又吸了一支烟,就开始奔赴下一个战场。

    欢子爷爷静静地坐在椅子上,但是他一直打着瞌睡,不时发出“隆隆”的呼噜声,昨天晚上他也是思绪万千一宿都没睡好。欢子倚在炕头上,呆呆的看着吊瓶里的药液慢慢减少,等到快打完一瓶时就唤醒爷爷。

    到了快十点的时候,院里想起了自行车的绷簧声,原来是欢子姥姥、小姨和舅舅、舅妈们到了,芳芳也跟着他们回来了。芳芳前几天在姥姥家住着,这次姥姥来正好把她捎回来。

    欢子姥姥拎着一个大大的包袱,小姨和舅妈们每人提着一个篮子,上面盖着一条新毛巾,里面装着罐头、奶粉、鸡蛋等营养品。

    “哎呦,老嫂子,你们一家人都来啦,快点进屋吧。”欢子爷爷见亲戚们来了,忙起身来到院里,笑着对欢子姥姥说道。

    “俺听人说振国病了,就过来看看,俺几个孩子也合计着一道来了。”姥姥看着欢子,心里一阵酸楚,欢子爷爷赶紧把他们让进屋里。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这句广为流传的俗语来自对生活的切身体会,几乎没有人不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可是现实生活中,除了农村人能深刻体会到这句话,有几个城市人对这句话有所感触?城市里的楼越筑越高,人也越住越高越住越舒服,但是人们的心却越来越疏远,有几人能感受到邻里间的温情。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