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读书 > 其他小说 > 大明小衙役 > 正文 第五十二章 录用
    “五千两从哪来?粮食产量拿什么保证?”王辰按耐住心头的怒火,韩大人不会如此智障,一定是被杨绍花言巧语蛊惑的。

    杨绍从容不迫道:“那是我的事,你们若能做到,农资站也可以让你们主持。”

    王辰嘴巴张得大大的,脸色好似吞了一只苍蝇。

    用农资站挣钱,他是毫无把握的,铁定亏钱,更别说怎么增加粮食产量。

    许鸿仪脸色一阵青一阵白,红着眼道:“你一个衙役,凭什么主持府衙的事?说不去不怕被人笑话?”

    同知和通判气愤的是杨绍的嚣张气焰,他们一个是正五品,一个从五品,比知县还要高两个品级,被府里的衙役挤兑,这口气是很难咽下去的。

    为了缓解紧张的局面,韩文镜开口道:“本府已提拔杨绍为壮班班头,职位虽小,要说主持府里开办的农资站,也说得过去。”

    “大人既然做出了决定,我不好多说什么。只是府里的名声恐怕要被败坏,连累大人的口碑。”王辰摇摇头,重重的叹了口气,韩大人是被小衙役诓瘸了。

    许鸿仪冷着脸道:“如果出现问题,希望韩大人一力担当。”

    韩文镜露出一抹苦笑,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本府为了府衙创收,被同知和通判当白痴一样看待,出了事还得一个人背黑锅,容易吗?

    经过紧锣密鼓的张罗,杨绍把农资站选在距离自己宅子不到一里的一栋大宅院,门前路面齐整,铺着碎石子,对面就是汶河,周围店铺较少,路上行人不多,倒是个合适的地点。

    这天上午,天气阴沉,绵绵春雨下个不停,李永昌领着一群书生进了农资站,在一进房舍的大堂中与杨绍会面。

    身为壮班班头,杨绍不客气的让四名衙役负责农资站的守卫,钱没少给,每个人月酬三两。

    令杨绍意外的是,之前在文昌阁见到的王玉藻也和汪之瑞一道来了农资站。

    “各位,知道府衙为何成立农资站吗?”杨绍端坐在堂上的大椅上,捧着陶瓷茶杯,目光缓缓的扫视众书生。

    一个面如冠玉的书生答道:“小生以为,这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创举。我们读书人应该和百姓多做交流,体察民情,不能闭门造车。还要让百姓知道读书的用处,训导百姓,有道是,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杨绍差点喷出满嘴的茶水,好不容易控制住自己,一本正经道:“说得不错,腐儒”

    看到白面书生脸上变色,杨绍戏谑一笑,拉高音调道:“腐儒应该走到民众之间,知民众所需,解民众困厄,仓廪才会实。你训导百姓,拿什么去训?三从四德能训出粮食来?”

    当然了,这个读书人的思维方式,在杨绍看来其实没有错。

    读书人的服务对象是科考的考官,文官的主要服务对象是上官,朝廷要官员们训导百姓,文官和读书人自然不会违背。

    “你,不合格,帕斯掉了。”

    杨绍一指白面书生,当面试官,决定个人工作和钱袋子,这感觉不错。

    李永昌毕恭毕敬的站在厅堂的最中间,擦了擦额头上冒出的冷汗,面朝杨绍小心翼翼道:“过来的读书人,十之都是这么想的。”

    白面书生满脸惨兮兮的样子,却挺起胸膛,不服气的辩解:“这位公差,小生以为没错。若百姓不知礼仪,没有开化,与蛮夷无异,又怎么可能精心务农,增产粮食?”

    “你就是个没开化的腐儒,能训导出什么东西?快快离开,休得多言,浪费我的时间。”杨绍不耐烦的摆摆手,朝其他书生道:“这是我的第一道面试题,各位各抒己见,不用紧张。”

    白面书生是个普通的农家子弟,但是家里为了让他读书,从来不让他干活,务农的事两眼一抹黑。

    听李永昌说农资站高酬招人,兴冲冲跑来,却被当头浇了一盆冷水。

    他左思右想,没有离开,深吸一口气道:“小生细想之后,方才察觉,农资站应该是为了钻研农事,给百姓提供物资。”

    “算你还没蠢到家。”杨绍轻拍案桌,微微笑道:“你被录用了,月酬五两。”

    看起来似乎不多,可做满一年,便是六十两,足以买上千斤粮食,就是三十亩地的收成,对白面书生而言可是一笔巨款。

    “小生吴正思,多谢公差录用。”吴正思喜极而泣。

    杨绍目光淡然,开口道:“第二个问题,如何增产粮食,从哪些方面着手?”

    王玉藻赶紧开动脑筋,拍着脑门苦想,但是没过一会就翻起白眼,双手捧头,蹲在地上头痛不已。

    “督促百姓勤苦劳作,不分老弱,全家上田,起早摸黑干活。”一个瘦长书生答道。

    杨绍叹息道:“越是在田里勤苦劳作,越占用劳力,懂不懂?杨广开了个大运河,把隋朝都败掉了。”

    瘦长书生一阵发懵,抓头道:“可百姓若不勤苦劳作,如何种好田地?”

    杨绍笑道:“这世上没有永远正确的道理,你的任何一句话,在特定的条件下都会是错误的。百姓的人力劳作,要投放在最关键的地方,想要一个人力出产更多的粮食,便要懂得哪些环节可以偷懒。”

    “开农资站,根本的目的,是让百姓懂得怎么偷懒,这也是增产粮食的根本思路。”

    闻言,一众书生面面相觑,胡说八道的衙役,即便是个班头,也不学无术,连最基本的常识都不懂,带着府衙的任命在这哗众取宠。

    这话如果说给农民听,还不被唾沫星子喷死?

    懒汉当然听着舒服,可多数百姓只想获得更多的收成,偷懒还增收,这衙役头子简直昏头了。

    “师叔,恕我愚昧,偷懒怎么增产?”李永昌颤巍巍的问着,只觉得智力受到了极限挑战。

    如果可以直说,他差点就要骂杨绍吃错药了。

    一群书生听到四十岁的李永昌喊杨绍师叔,一个个脸色惊异,画坛名师李永昌会有这么年轻的师叔?不大像啊,难道他当上农资站站长,全靠傍上了这衙役的大腿,所以才不顾体面的阿谀奉承?

    发现被众人用古怪的眼神看着,李永昌脸色发红,局促不安道:“杨公差乃是我师父画圣韦公子的表弟,我理所应当尊称师叔。”

    他将画圣理直气壮的说出口,不但没有羞臊,反而一脸的自豪。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