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读书 > 其他小说 > 极品枭臣 > 正文 第11章 登闻鼓响
    其实万古艾和何寿让人飞鸽传书汤浩根本就是多此一举,大理寺闹出这么大动静正在垂拱殿召见武安郡王的皇帝朱崇礼想不知道都难。

    “圣上!不能再犹豫了,欧阳东身为太学生,居然煽动百姓冲击大理寺,这是藐视朝廷啊!一定要严惩不贷,切不可姑息养奸。”汤浩已经顾不得宰相从容淡定的风度,现在必须快刀斩乱麻,将欧阳东速速定罪。否则拖的时间太长,万一自己利用李越案陷害文彬的阴谋败露,那可就大大的不妙了。

    朱崇礼坐在龙椅上一声不吭,满脸黑线游动。朱寻和齐格穆雍唇枪舌战了三天三夜,对方才勉强同意将额外索要的三十万岁币降低到二十万。昨日递交完国书,幽梁两国此次议和终于完成了最后一步程序,幽使也已北返。

    今日召见刚刚抵达临安的武安郡王,两淮节度使文彬老将军,君臣正欲商议北伐大计,就听内常侍李宦禀报,说临安百姓把大理寺围了。然后左相汤浩火急火燎的进宫了,说在大理寺带头闹事的是太学生欧阳东。

    登基即位才不到半年啊,怎么闹心的事情一件接一件,都不让自己喘口气。朱崇礼此刻心中的阴影面积趋于正无穷大,差点就张口骂娘了。你汤浩是当朝左相,文官之首,你倒是先斩后奏把那欧阳东结果了啊。遇到难办的事情就知道扔给朕。

    朱崇礼都恨不得赐给那个叫欧阳东一杯毒酒或者一丈白绫,那样耳根就清静了。奈何大梁太祖皇帝建国之日就立下铁碑誓言:不得因言罪及士大夫。有违此言者,天下共诛之!

    脑仁发疼的朱崇礼向文彬投去了求救的目光:“武安郡王以为此事该如何处置啊?”

    文彬缓缓答道:“老臣以为临安百姓聚集在大理寺肯定事出有因。”

    “他们要求释放朝廷要犯李越,真是一群可恶的刁民。”汤浩狠狠的说道。

    “李越是谁?”政务繁忙的皇帝早忘了是自己下令把李越关进大理寺的。

    “圣上,这几日李越的诗词风行整个临安城。陛下不是对他那首《关山月》还赞不绝口吗?”

    汤浩没想到立在皇帝身旁的李宦抢在自己前面开口了,暗觉不妙。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朱崇礼随口就来,长叹一声道:“此诗最后四句既是时事写照,更是朕的心结啊!祖宗传下来的大好河山沦丧于北虏铁蹄之下,至今不能光复,朕之过也。”

    新皇帝牢记国耻,也重新唤醒了文彬内心深处的豪情壮志,他躬身一礼道:“圣上无须自责,只要陛下励精图治,选贤任能,整训士卒,待我大梁兵精粮足之日,老臣愿提一旅之师光复故土,直捣北虏巢穴,让幽人血债血偿,一雪定难之耻!”

    “武安郡王似乎忘了,议和刚刚达成。两国和好的局面来之不易啊!”汤浩不以为然的说道:“岂不知一将功成万骨枯。王爷欲建盖世功名,难道就忍见百姓流离失所,妻离子散的惨景。”

    “幽人侵我国土,残我百姓,掳走道宗皇帝,终使先皇客死北国。此等不共戴天之仇,凡我大梁百姓莫不深以为恨,皆愿雪耻国耻,纵然血洒疆场亦无怨言。”文彬冷哼一声道:“汤相公也是读书之人,难道连君辱臣死的道理都忘了吗?”

    “武安郡王忠义可嘉!”朱崇礼拍案赞道,“议和只是权宜之计,日后整军备战朕还要多多仰仗郡王啊。”

    文彬凛然答道:“老臣万死不辞!”

    “郡王刚才说让朕选贤任能,朕深以为然。自登基以来,朕深感时下朝中人才匮乏。”朱崇礼接着问道:“郡王可有青年才俊为朝廷举荐啊?”

    “大才就在眼前,何须老臣举荐。”

    朱崇礼问道:“郡王说的可是李越?”

    “正是!有这两日在临安城传唱的二十多首诗词,此子才名无须老夫多言。更为难得的是,老臣从这些诗词中看到了一颗杀贼报国的赤胆忠心和一副宁折不弯的铮铮铁骨啊!”

    文彬之所以这么讲,那是因为李越那日在狱中给文信的诗词多是陆游和辛弃疾的作品。这两位的文章多是描写金戈铁马的军旅生涯,抒发光复故土的豪情壮志,一上口便会让人觉得作者之志在于驰骋疆场,伐虏雪耻。

    事情朝着汤浩最不愿意看到的方向发展了,他不得不开口道:“李越前几日冲击幽国使团,可是差点坏了两国议和的大计啊!”

    “汤相公,据老夫所知,李越之所以教训幽使,那是因为幽人无礼在先。”文彬不紧不慢的讲道:“幽国副使齐格穆明当街调戏李越未过门的妻子,他是不得已才出手的。这些幽人着实可恶!”

    “有这等事?诸臣误朕啊!”朱崇礼懊恼不已,下面只给他说李越殴打了幽国副使,却并不清楚还有如此缘由。

    没办法啊,自打故都封州被幽人攻占后,大梁的官见了幽人就直不起腰来。幽使说使团受到冲击,那必然使己方不对,上上下下只想着平息幽人的怒火,哪里还有据理力争的勇气。没有人会关心事情的始末,更不会汇报给皇帝了。

    现在两国议和已成,想找人理论人家也回国了。最终幽人在临安当街调戏妇女,完了大梁给人赔礼道歉还要增加岁币。

    朱崇礼心有不甘的说道:“朕若早知此事原委,断不会答应幽人的无理要求。”

    “咚!咚!”

    就在此时一阵急促的鼓声响起。殿内君臣四人脸色大骇,因为这是有人敲登闻鼓了!

    登闻院乃大梁太祖皇帝所设,百姓若有冤情无处申诉可至登闻院击鼓鸣冤。登闻鼓若响,皇帝必须受理申诉之事。

    不过不到万不得已,寻常百姓谁又愿意去告御状。所以这登闻鼓响,民间必有天大的冤情。

    朱崇礼对身边的李宦下令道:“你快去看看是何人在击鼓鸣冤!”

    “遵旨!”李宦领命而去。

    (本章完)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