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读书 > 其他小说 > 大宋匪徒 > 正文 第三十二章 金辽之战(求收藏,求推荐,求评论)
    “事情不是你想得这么简单,我与林道人虽名义上是师兄弟,但实际上并无太多交情,而且我也不想和他走得太近。”王浩解释道。

    “这又是为何?他可是被称为‘道家两府’的人,权势熏天,走他这条路可是一条捷径。”王康疑惑地说。

    “你刚刚还振振有词,现在又不明白了?”王浩笑着反问道。

    “难道”王康恍然大悟道。

    “是的,林道人的性格直率而又急躁,难以成事,而且他树敌太多,明年他可能在京师就待不下去了,他可以离开京师,可我现在还不行,我暂时不能走。”王浩道。

    “可你和林道人牵扯太深,朝廷之中又很难保守秘密,林道人一旦受到打压,很可能会殃及池鱼。”王康还是非常担心王浩。

    “你忘了,我们是在王黼身上下了注的。一旦王黼得势,应该就不会有任何问题了。而且我现在最多只能算是一个小喽啰,对任何人都构不成威胁,就算林道人失势,等波及到我的时候,余波肯定已经很小了。”王浩不以为然地道。

    “你不要忘了,你现在可是武功大夫,武功大夫随时都能成为皇城司的勾当皇城司公事,这个位置职轻而权重。”王康提醒道。

    “如果林道人先失势,我很可能就不会被任命为勾当皇城司公事。如果王黼先得势的话,就算有人想对付我,只要钱到位了,王黼也会保住我的,所以你想的情况应该不会出现。”王浩安慰道。

    “可是情况”王康不依不饶地继续分析道。

    “放心吧,船到桥头自然直。”王浩微笑着道,“文伯过来了,看来卖报郎已经陆续回来了。”

    “文伯,小报卖得怎么样?”王康迎了上去问道。

    “放在书坊卖的《新闻报》情况很差,最好一家也才卖了不到十份,而卖报郎手中的《新闻报》却是卖得极好,从目前的反馈来看,回来的三十多人中,超过八成人都卖完了,而最少的也卖掉了六成左右。”沈长卿高兴地答道。

    “那不如将书坊中的《新闻报》全部都收回来,交给卖报郎来卖。”王康提议道。

    “我正是有这样的想法。”沈长卿赞成道。

    “子华,只要你的活字印刷弄成功了,那《新闻报》就一定能赚钱了。”王浩对活字印刷始终都念念不忘。

    “快了,快了。”王康对今天销售成绩也非常满意,他也估算过,只要使用活字印刷,成本最少能降低两成。

    “子华,我提议必须尽快雇佣一批内探,这次《新闻报》之所以能畅销,跟王浩的广告有很大的关系,下一期《新闻报》可就不知道用什么来吸引百姓的眼球了。”沈长卿也意识到这次《新闻报》畅销的关键所在了。

    “知道女直人与辽国的战争吗?”王浩问道。

    “只是略有耳闻,难道二郎的意思是下一期《新闻报》报道女直人与辽国人之间的战争?。”沈长卿略有所思道。

    金国距离大宋路途遥远,中间又隔着辽国。辽国人被金国人打得抱头鼠窜,大批土地被金国人占领,但辽国人却封锁了消息,就连大宋朝廷都不了解金辽两国之间的战争,民间就更不用说,整个大宋了解金辽战争的人绝对是屈指可数的。

    “宁江州一战,女直人以三千七百骑兵击败当时号称十万大军的辽国大军,使得女直人完颜阿骨打在政和五年正月于会宁称帝,建立大金,年号收国,当年九月金国攻占黄龙府,十一月女直人以两万人击败了天祚帝亲率的辽国大军,你们知道当时辽军号称多少人吗?”王浩说到这里,突然问道。

    “号称二十万人?”沈长卿想了想了说了一个保守数字。

    王浩摇摇头,又看向王康,王康想了想大胆地报出了一个数字:“五十万人?”

    “错,当时辽军号称七十万。但据我估计辽军实际兵马数量应该在十五到二十万之间。”王浩不再卖关子了。

    从北宋末一直到南宋初之间的这段时间里,这是一个非常奇葩的时代,无论是金辽之间的战争,还是金宋之间的战争,甚至宋辽之间的战争,获胜的一方似乎都是人数少的一方,以少胜多在这个年代好像根本就不是事,生在这个年代的将军,如果不是以少胜多获胜的,王浩感觉这个将军应该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打了胜仗。

    “女直人居然如此骁勇善战,如果说宁江州一战,是辽人轻敌,女直人侥幸获胜的话,那么这一战足以证明一切了。”沈长卿感叹道。

    “按二郎刚才所说,立国两百年的辽国说不得会亡于女直人之手。”王康也感叹道。

    “政和六年,女直人已经夺取辽国的东京辽阳府,去年女直人已经准备进攻辽国的中京和上京了,据我推测,女直人拿下中京和上京只是时间问题。还有,官家今年已经派人去金国与女直人商谈合作功辽之事”王浩将金辽战争大概说了一遍。

    “与金人和谈之事,我也略有耳闻,我猜测朝廷的本意应该是驱虎吞狼,只是今日听二郎这么一说,我怕到最后会变成驱狼迎虎了。”沈长卿担忧地说。

    “此次和谈之前,朝廷之上曾有人极力反对,但是反对意见官家并没有采纳。”王浩无奈道。

    “二郎的意思莫不是让《新闻报》反对宋金和谈?”王康问道。

    “不能反对,如果反对的话,《新闻报》肯定就办不下去了,我们只需陈述事实即可。”王浩摇头道。

    “不行,我之所以殚精竭虑地去办《新闻报》,就是想办一份为国为民的小报,我绝不允许看着大宋陷入危难而无动于衷。”沈长卿毫不迟疑地反对道。

    “文伯,现在朝廷的主和派占据了上风,如果你极力反对宋金和谈,那《新闻报》的结果可想而知,你的一番心血也一定会付诸东流。”王康极力劝阻道。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