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读书 > 其他小说 > 狼心王者 > 正文 第三章 :弓箭与弩机
    冀州将士的转射机上发射的大箭如此可怕,但不足以击垮真正的勇士,这些依然保留着心理优势的凉州骑士不但没有退缩,反而因为身边兄弟的战死而被激发得更加凶狂,他们狠狠的抽打战马,瞪着通红的眼呼啸着冲向敌阵。

    在他们迅疾的冲击下,这种需要数名战士熟练协同才能开弓,上弦,击发的冀州的转射机暴露出了它们虽然威力巨大但射速缓慢弱点——一波箭雨后,往往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再次击发,凉州铁骑抓紧这一时间空档全速冲锋,他们要和死神竞赛速度。

    在他们的全速冲锋下,两军之间的距离被缩短了一大截。

    此时,凉州骑士已经开始意识到:这是一场真正的恶战,绝不是之前预想如狩猎一般的容易,胜利绝不会轻易的倒向任何一方,要想获得胜利,必须要付出血和生命为代价

    但这仅仅是开始,当徐家军的转射机威力受到局限时另一个更加致命的武器出现了一一早已箭在弦上的冀州弩兵

    这些弩手早已在枪盾兵身后严阵以待,在徐铭的号令下,枪盾兵身体半跪,长矛抵地,矛尖向前,为弩兵提供良好保护的同时也不影响他们的射界。

    而枪盾兵身后的弩兵则交替轮番射击,一波又一波的箭雨飞向敌群,带走一条条鲜活而英勇的生命。

    而此刻,凉州骑士所携带的弓依然无法够及对方,只能处于被动挨打的状态,因为冀州弩兵手中所持的是比他们的弓箭射程更远,威力更大的战场杀器一一蹶张弩。

    蹶张弩也叫踏张弩,开弓时脚踏弓干,腰拉臂拽,用全身之力开弓,它可以被设计成单兵使用的最大张力的弹射武器,由于它可以单兵操作,所以比需要多人操作的弩机使用起来更简单,自然射击速度也就更快,但是其射程和穿透力又可以远超步弓。

    说到这里,我觉得有必要解释一下弓与弩谁强谁弱,我曾在一个论坛上看到有人在争论弓与弩射程和杀伤力谁强谁弱,双方的持不同观点的人都举了大量的例子来证明弓强还是弩强。

    其实,这个问题本身就不成立,弓与弩的张力和动能都来源于弓臂的强度,古代有个计量单位叫做石(各朝各代关于一石是多少拉力计量不同,三十到六十不等)。

    我想说的是:只有一石强度的弓肯定没有数石强度的弩射程远,杀伤力大,同样,一石强度的弩也绝对没有数石强度的弓射程远,决定它们威力的不是因为它们是弓还是弩,而是它们弓臂的强度。

    不过,从理论来说的话:弩可以把自己的强度设计得无限大,它可以利用杠杆,绞索的扭力,或者动物筋腱的力量来上弦,一些大型的弩机可以数十上百人同时操作,比如秦的一些大型弩机,汉的大黄具努,唐宋的床子努等等!

    而弓的强度却只能设计到单兵运用上肢可拉开的范围,但是冀州的弩兵手持的蹶张弩,它的工作原理是将弓臂踏在脚下,背拉腰拽,用全身的力气上弦。

    这就好比,一个人可以灵活运用全身肌肉发挥出来的力量肯定比他坐着只能运用上肢的肌肉发挥出来的力量大得多。

    所以,这种弩的弩臂的强度可以设计在远超局限在只能依靠上肢力量上弦击发的弓箭之上。

    自然,它的射程和穿透力自然远在弓箭之上。

    当凉州骑兵承受了大量伤亡之后,终于冲到了可以发挥他们马弓威力的射程,他们弯弓搭箭,开始反击,但冀州枪盾兵的大盾让他们的反击大打折扣,但更不利于凉州骑兵的是:在此同时,他们也进入冀州弓箭手的射程范围,冀州弓兵的加入弥补了转射机和弩兵虽然穿透力强,但射速依然相对缓慢的弱点。

    凉州骑兵与冀州弓箭手们的对射依然吃亏,原因是:步兵的作战平台是坚实的地面,骑兵的作战平台是颠簸的马背,步兵可以心无旁就的专心射箭,骑兵还要分心控马。

    而且,中箭的战马因为发狂坐在它上面的骑士一不小心就可能被甩下马背,加上冀州弓弩手还有盾牌兵的保护,这些原因的叠加让冀州弓箭手无论在精准度还有射击速度方面都占尽优势。

    因此,在双方的对射中,凉州骑兵一直处于被压着打的劣势,不过此时双方的距离已经十分的接近,于是凉州骑兵军团改变战术,利用骑兵的冲击力直接冲击冀州步兵。

    在平原野战中,这种战术是是骑兵对步兵的又一杀手锏。

    因为在平原野战中,一般来说步兵是无法对抗骑兵的集团冲锋的,他们在骑兵如狂潮般的集团冲锋下就如狂风巨浪中的一叶小舟,唯一有效的方式是结成严整而合理的战阵,利用团队的力量结成一堵坚固的矛墙盾堤,才能挡住骑兵集团冲锋这股席卷一切的洪流。

    话虽如此,但是实际操作起来却并容易,尤其是步兵在没有其他兵种的协助下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这是因为:一个严整而合理的战阵就像一部精密的机器,它必须是有众多齿轮和部件合理而正确的组合在一起才能发挥作用。

    在战场上,严整而合理的步兵战阵就是一部精密而高效的战争机器,它考验的不光是士兵在面对巨大压力时的整体素质和军官临危时的应变能力。

    在这部战争机器中,士兵和军官是他的齿轮和零部件,他们的盾牌手,长枪兵,弓弩手,轻甲兵,重甲兵,两翼侧卫部队,后卫部队等等武器系统都必须在迅速而果断的处于正确的位置才能发挥作用,然而在其他如行军,宿营等其他情况下这些齿轮和部件都是散开的,把这些众多部件要组装在一起是个繁复的过程。

    打个比方,一支部队在行军中,主帅发现敌骑即将来袭的情报之后,他必须果断的做出判断,拿出应对之策,做出应对之策后,他必须把他的决策传达给各级军官,然后各级军官开始带领士兵进入正确的岗位列阵应敌

    而这一系列繁复的过程都需要时间,决定生死成败的也是时间,而像徐铭他们这种行军中突然遭遇敌骑的飓风般闪击,正常情况下,他们根本不具备从容布阵的时间。

    正因为这些原因,刚才一直被动挨打的凉州骑兵现在似乎终于要出一口恶气了,他们眼前似乎已经浮现出那些冀州步兵在他们铁骑冲击下像树叶一样飘飞的场面。

    但徐铭设计的战阵的精妙所在,想必大家已经明白他的这个移动城堡的作用了一一在遇到敌袭时只需立即停下,最外层的枪盾兵原地转身就可御敌,里面几层的人可随时为他们提供支援,从而节约了从新排兵布阵的时间,而警报解除,他们又可照常行军,可以说是可随时可战可走,但绝不追击。

    这一点极为重要,古代蒙古数次西征,打得欧洲那些厚实坚固的方阵如摧枯拉朽一般,很多情况下就是引诱对手追击,从而创造对自己有利的战机。

    此时面对凉州骑兵的集团冲锋,冀州枪盾兵的长矛一头抵地,矛尖齐刷刷的指向凉州骑兵,组成森森的矛墙,

    冀州兵的长矛长达六七米,这是徐铭专门为对付敌人骑兵准备的,凉州骑士扑到这森森矛墙之上瞬间被串成肉串,而躲在枪盾兵身后的冀州弓弩手们也抬高射角,越过枪盾兵,对骑在马上的凉州骑士继续打击,在这种双重的打击下,死伤惨重的凉州骑兵只得暂时放弃从这一面冲破敌人阵型的企图。

    但在平原野战中,骑兵对步兵的固有优势可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尤其是面对如凉州铁骑那样的精锐,他们仍有可能改变战局

    他们通常用的战术之一就是:攻击对方阵型的侧翼和后方,这是任何步兵阵型几乎无法改变的软肋一一侧翼和后方永远比正面脆弱。

    所以,即使步兵已经列成严整的战阵,也并非无懈可击,合理严整的步兵战阵的正面能有效抵抗骑兵集团,但它的侧翼和后方却相对脆弱,若没有地形上的优势和其他武器系统保护在被袭击时也往往陷入被动和劣势,而且只要一处被攻破整个阵型就不再严整,通常以点及面,一处破而导致整个阵型崩溃。

    若是以往,面对其他对手,强大的凉州铁骑完全有可能成功,不过这次得例外了,关于这一点徐铭同样有应对之策,还是那句话,这里的平旷地形能适合骑兵作战,但同样方便他摆出任何阵型,他在这个近乎四方形的移动城堡里每一面都布置了相等的防卫力量,阵中也布置了大量的机动兵力增援受到压力的那一面,可以说它没有正面和侧翼之分,每一面那都是正面。

    所以,凉州骑兵在数次冲击都如同撞上铜墙铁壁,除了损兵折将之外毫无收获,不甘心的他们在远处游弋寻找机会,可是只要稍微一靠近立即遭到冀州远程武器的打击。

    凉州铁骑这支善战雄师,第一次在适合他们作战的地形处处受制于本该处于传统劣势的冀州步兵。

    当然,在冷兵器时代,任何一种战阵都不是完美的,各兵种之间也没有绝对的强弱,决定他们之间胜败的除了统帅的指挥艺术的高低,士兵的军事素养,战场上的态势之外还有其他很多因素,徐铭把自己的军队布置得像堡垒一样但同样有其弱点的。

    举个例子,西汉时的李陵率领五六千步兵在十几倍于他们的匈奴骑兵的追杀中转战千余里,毙伤敌军万余,最后箭矢耗尽,孤立无援,导致全军覆没,这也是骑兵的另一战术:消耗战。

    徐铭设计的堡垒一样的战阵虽然把敌人挡在了外面,但同时也把自己关在了城堡里之中,一旦补给耗尽,难免重蹈李陵覆辙,而且这种龟缩阵型适合防守却不适合进攻。

    但是,战术没有严格意义的高低优劣之分,这些按照传统的军事常识看起来很笨的方法如果最适合当是实际情况和最能达到作战目的那么它就是高明的战术。

    徐家军在如此地形不利的情况下面对如此强悍的敌人能活下来已经不错,他们本来就没有进攻的打算,他们的目的只是到达幽州城下与付子期汇合,届时凉州铁骑自然就无法在对他们构成威胁。

    而且他堡垒最里层的民夫补给队带了大量的补给,足以撑到他们到达目的地,而且此刻徐家父子统帅的援军离付子期的伐幽大军相隔并不太远,凉州骑兵要实施如同匈奴一样的消耗战术话不具备足够的地域空间条件。

    说到这里可能有些书友会问,西汉李陵对战匈奴时不会像徐铭和凉州骑兵作战的战术相同呐?

    关于这一点,我个人的回答是很可能不同,关于那一战的作战细节虽然史书没有确切的记载,但在当时绝不会有骑兵冲击步兵坚阵这一战术。

    原因是一一西汉时的骑兵还没有发明马镫,当时的骑兵更多的是作为马上弓箭手来使用,骑兵的战斗力远没有后来的有蹬骑兵那么强大,那时的骑士坐在光秃秃的马背上,即使是他们一枪刺空的惯性都有可能让他们从马背上跌落,去冲击步兵坚阵或短兵贴身近战无异于站在钢丝或独木桥上人搏斗,这是十分不明智的。

    不过,由于骑兵的机动灵活优势,他们还有另一种战术:古代骑兵常常利用其高机动绕开敌人的主力去攻击敌方的薄弱环节,造成敌方一点破而全线破的局面。

    凉州骑兵的战略目的是解幽州城之围,他们只要能击溃付子期的围城大军,徐铭这支万余人同样孤掌难鸣不具备攻破幽州城的能力,凉州骑兵依然能达到解幽州之围的目的。

    但是他们首先就排除了直接攻击付子期率领的攻城大军打算,对方有十三万精锐,虽然在攻城中有不小的战损,但依然远远比徐铭这支部队强大。

    而且,他们在幽州城下修了大量的如寨墙壕沟等工事根本不适合骑兵作战,凉州骑兵一旦在攻击中受阻,从背后赶到的徐家军就可以从背后夹击,那时凉州骑兵将陷入及其危险的境地。

    要解幽州之围,击败徐家父子成了凉州骑兵军团唯一可行的选择。

    徐铭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能合理综合各种因素,结出最适合当时战场态势的战阵,还是那句话,战术没有严格意义的高低优劣之分,这些按照传统的军事常识看起来很笨的方法如果最适合当是实际情况和最能达到作战目的那么它就是高明的战术。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