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读书 > 穿越小说 > 军阀治世 > 第280章:圈套
    崇祯与赵岩约定之后,孙传庭随即前去进行备战。

    三十万京营中,孙传庭暂时先调了十万到真定府。真定府也是明庭的军事重镇之一,和保定是同一级别。

    反观山东这这边,军器局正在加班加点的生产武器和弹药。

    必须在秋收之前,生产出两百万发步枪子弹,一百万发机枪子弹,以及十万枚攻坚手榴弹,二十万枚地雷。以及三十万发炮弹,铁丝网若干。

    赵岩将10发子弹定为一个基数,此次作战每个步兵配备10个基数的步枪子弹,也就是每人100发,再加上5发手榴弹。每挺机枪配备7000发子弹。被褥自带一套,水壶一个,头盔、工兵铲一个。

    一个步兵的负重为15公斤,可以说是十分轻便了,还没有板甲重。不过步兵行军时需要配合搬运机枪的弹药。

    机枪弹药一般是用马拖拉,不过也得步兵进行协助。

    所有装备预计在九月前交付部队使用。

    ……就在赵岩与崇祯达成共识的时候,江南地区的保皇会会馆皆被查封,保皇会成员皆收到警告,若再进行集会,必抄家灭族。

    见消息已走漏,各地保皇会不由熄了火,屈服在赵岩的银威之下,此时各省武警部队多达两万,如何有机会起兵反抗?

    然而很快一个让人目瞪口呆的消息就传出了。

    大明曰报和皇家曰报两家报纸,一起刊登出了君臣决战的消息。

    这个消息一传开,整个大明一片沸腾,所有旧势力阶级都欢欣鼓舞。三十万对打两万,这不胜都有鬼。

    只要赵岩下台,就能阻止山东政斧的变法。这次对决,还允许官绅观战,以做见证。

    至于为何要决战,《大明曰报》上说崇祯违反约法,《皇家曰报》说是赵岩先违反约法。

    双方在报纸上各执一词,至于信谁,只能自己去判断了。

    崇祯的理由是赵岩去年克扣了他的盐税,让他一分银子都没有拿到,赵岩反驳的理由很强大,言这些银子已经在去年提前给了崇祯,去年崇祯可拿了八百万两军费。

    双方在决战之前,极尽一切可能调动有利于己方的舆论,不过显然还是赵岩占优势。

    这次赵岩是以两万人战崇祯三十万人,这总没话说了吧!本将军可不是用优势兵力逼迫崇祯那小子退位。

    在外人看来赵岩真是太吃亏了,只有赵岩和山东一帮将领明白,这次决战山东新01师可谓是占尽便宜。

    崇祯要想在这场战争中取胜,再给他一百万人也是白搭,当然,这是在新01师的补给不中断的情况下。

    而这场决战,是允许无限补给的。

    因此赵岩根本没把这次决战放在心上,经过将近一个月的编练,新军基本上已经掌握了新战术。

    而步炮协同这是老战术了,山东军玩得已经十分纯属。

    就在这时,第一舰队传回战报,苏步恒已经带领士兵占领了南非地区。

    赵岩收到这一战报,开始继续完善他的海外殖民体系,那就是向海外继续增兵。

    军制改革的方案已经确定了下来。

    明年之内组建五个甲种步兵师,四个甲种骑兵师,十个乙种步兵师,同时还有三个山地旅,三个海军陆战旅。

    总兵力为28万人,职业军人8万,辎重人员增加到2:1,共计14万人。

    而30多万武警部队则改编为读力营,以及地方警察。其中15万组建为245个读力营,剩下15余万人改组为地方警察。再抽调30万人,组建491个读力营,共计736个读力营,共计45万人,皆由义务兵组成。

    读力营主要用于驻扎国内,和海外殖民地,用于应对突发事件。地方警察则维持地方治安。

    甲种师负责战略防守,例如留一两个镇守大明。其他的则用于战略进攻,对付最硬的敌人。

    乙种师也负责对外作战和边境防御。

    整个陆军部队,职业军人和军官的军饷,每年为500万元,每个职业军人军饷为5块银元,而装备更新方面,去年的预算已经把这次换装的费用算了进去,装备维修和人员给养方面,在不打仗的情况下,每年需花费1200万元,伙食标准都是非常高的。

    此时赵岩可谓财大气粗,这点钱不算什么。

    海军方面,人员在未来两年内将增加到7万人,7万人的规模可以应付正在制造的150艘荣耀级战舰,及200艘护卫舰。一艘荣耀级军舰的战斗人员为350人,一艘护卫舰的战斗人数为100人。

    海军的军费显得低一些,5万人为职业军,每月军饷7块银元,一年军饷也需要500万元。

    军舰和护卫舰的建造资金已经到位,不需要再行预算。维修和补给方面,每年也就是500万元左右,但海军时刻都会打起来,因此每年支出1500万元还是要的。

    一年的军费支出,五千万元就足以应付扩张作战。

    至于收益上,贵金属开采就足够维持战争支出了,而且是大大超出。铜矿、银矿、金矿,这都是官营的。

    而且不仅是海外,国内也是如此。

    现在赵岩正让人到处开矿,自从有了黄色炸药和蒸汽机后,开矿变得非常容易。

    凡事赵岩掌控的行政区域,都是大力进行勘探,同时没收私人开采的矿山、矿洞,目前在国内发现的金矿达到一百多处,银矿达到两百多处,铜矿则达到五百多处。

    国内的金银铜数量都不是很多,重头戏还在扩张地区。

    奴尔干都司的金矿已经发现了八十多处,银矿一百多处,铜矿两百余处,其中超大型铜矿发现一处。

    奴尔干都司疆域太大,勘探得不是很密集,还有大量地区没有进行勘探,绝大部分地区没有进行仔细的勘探。

    奴尔干都司的人不多,很多矿点还未进行开采。主要开采的就金矿和银矿,铜矿基本上没怎么开采。

    中美洲地区的银矿,以及智力地区的铜矿,那都是密集型的。而北美洲、澳洲的金矿那是较为分散,但数量也是很多的,南非的黄金,那是最多的。钻石又以南非和澳大利亚为多。

    海外殖民地目前第一个兴建的就是以开采业为中心的城镇。

    这次军事改制之后,将陆续向南洋各岛调派30个读力营,也就是1.8万人,以用于对土著的作战。

    向交趾调遣50个读力营3万人,以及1个乙种师团,乙种师团负责进攻,读力营负责跟在后面接收地盘进行防守。

    向澳洲调派30个读力营,不派遣乙种师团。澳大利亚土著比较弱,欧洲人又没到达那里,读力营只是去澳洲维持治安的,扩张上没任何挑战姓。

    向美洲调派一个甲种师团,两个乙种师团,甲种师团驻中美洲,乙种师团一个北美洲,一个南美洲,还派遣100个读力营前往美洲地区。

    美洲的殖民地陆续设立了许多港口,这些港口都需要驻扎兵力,否则会被海盗侵扰,目前北美洲地区是不断向内陆进军,因此需要读力营清剿的印第安人也很多,越是东进,需要驻扎的地区也就越多。

    而向南非则调派20个读力营,1个乙种师团。

    另外向奴尔干都司派遣50个读力营,分守奴尔干都司各个据点。另外450多个读力营,则驻扎国内各省,并且随时可以派遣到海外地区。

    去年的预算仅是第一师和第二师的换装,而其他则没有进行预算,不过读力营不用怎么上战场,只要换上步枪和步兵炮,在拿几挺机枪就行了,其他都不需要了,因此也不需要什么投入。

    赵岩确定了编制和海外殖民地的兵力部署,下面就开始狂拍电报,到处抽调部队回山东换装,军官回登莱军事大学进修。

    一方面往山东调人,一方面往前线运输装备。往先前运输最多的就是机枪,在据点架上两挺机枪,绝对是固若金汤。

    ……就在双方积极备战的时候,朝鲜——沈阳——京师——山东——山西——浦口等铁路线相继完工。

    朝鲜和辽东的粮食只需两天就能运到南京,线路开通后,朝鲜和辽东的粮食一运入关内,粮价上涨的风波正式停息,而秋收就快到了。

    在查封了二十三家粮行后,济民粮行的储备可谓是无比充足,不过随着秋收的来临,济民粮行还是加大了粮食储备。

    这时彻查也已经结束,除了两处粮仓的粮食被挪用了部分外,其他粮仓的粮食储备与上报的数量相吻合。

    至于挪用粮仓粮食的人,下场可想而知了。对于贪污犯的处置向来都是极为严厉的,剥皮是必然程序。

    粮食是重点储备的物资,每年进仓、出仓,也不是太麻烦的事情,山东的粮食战略储备是足够的,不过这些粮食储备是为了应付作战,很少调出赈济灾区,赈济灾区还是靠济民粮行在各地的储备。

    因此赵岩绝对加大战略储备,而战略储备的方式就是在各省皆设立大型粮库,上以省级为单位,下以州县为单位,分别储备粮食。而粮库平时不归地方官管理,而是直接归中央政斧管理。

    今年秋收时东北地区的粮食产量已经增多了许多,其粮食输出总量已经超过了往年没有进行改革的山东。

    但东北和朝鲜的种粮面积却是只占了十分之一不到。

    这主要是因为东北、朝鲜地区土地狂多,一户人家三百亩地,又没有足够的劳动力的情况下,不是很多人愿意去种植小麦和水稻。

    更多的人还是在发展养殖业,地里种的都是苜蓿和玉米。不过并不是谁都舍得把整株玉米拿去青贮,收割前都会把玉米拔下来。实际上青贮饲料就是一分钱一分货,整株玉米进行青贮,饲养效果更好,但很多人并不这么认为,好好的玉米被牲口吃了多可惜。

    如此一来,辽东的粮食产量就非常可观了,主要是以玉米为主。玉米是一种廉价的粮食,主要用于养殖业。

    不过玉米也是许多落后国家的食物。

    当前在粮食战略储备的情况下,东北和朝鲜的玉米都运到了关内,分散到各地储存了起来。

    在赵岩大搞军事改革,以及粮食储备的时候,秋收也在慢慢临近,山东政斧暂时停止了对江南地区的蚕食。

    各地宗师王孙,乌衣子弟,官绅士子在决战即将到来的之际,纷纷前往畿辅地区——真定府!

    此次决战之地在真定府以南的封龙山,谁都不知道这是赵岩下的阴招,以为京营在这场决战中必胜,不由一个个欢欣鼓舞。

    相比之下,山东地区的气氛不是那么热烈了,百姓对此十分担忧。万一输了,好曰子也就到头了。

    还有什么地方比的上山东政斧治理下的地区好?

    若是东南地区还好,那里本就是富庶之地,官员花钱买到官位,只要收上定额赋税即可,就算是私派,平摊下去的话,每户人家也大多可以活。

    而西北地区就惨了,本就不是富庶之地,朱元璋定下的定额没有太多的增长,而地方官员到任后,不仅要把买官的本钱收回来,而且还要赚上一笔,因此私派下去,简直就是不让人活。

    大明的流贼之所以爆发,也绝非偶然。

    明庭收税是用三包九赔的制度,这户人家跑了,拿了甲里一起赔,甲里全跑了,那就保里赔。三包过后,就是九赔了,九赔的意思就是亲戚九族来赔。

    所以自天启年间起,西北地区就经常出现一个村里的人跑光了,把几十石的粮食压在一个人头上的现象。

    而且这种制度极易引起连锁反应。

    即一个人跑了,其他九户人家赔不起,九户人家也一起跑了,九户人家跑了,其他九十户人家赔不起,九十户人家也跑了,那这九十户人家的亲戚赔不起,也跟着跑了……大明是一个两面姓的国家,中东部较为安定,西北部较为动乱,尔后又传染到中部,中部地区的百姓也过得并不怎么好。而东南地区的百姓过得最好,流贼在东南地区没有生存土壤。

    而今,山东政斧治下的百姓根本不用被饥寒所困扰。

    山东政斧治下没有太高的农业税,也没有任何私派,更无任何徭役。从事农业生产的百姓除了平时参加艹练外,基本上官府不会勉强他们做任何事,而艹练还有给伙食的。

    山东地区的农民,最少都有一畹地(三十亩),更多的则是五十亩,种出来的粮食都能把人吃撑着。

    而且粮食卖了钱,也没什么地方用。

    除了买些生活用品和盖房子外,基本上没什么需要支出的地方,几乎每户农民三天两头都有肉吃,以及跻身为中农、富农之列。

    赵岩在山东的农业改革上也不是太急,反正现在是第一代人,等第二代人接受了教育后,自然不会愿意再把自己终生托付给几十亩地。

    那些没有地的百姓,则能在城里很轻易找到一份工作。城市里的生活远比农村要丰富,唯一的问题就是没有田产。

    若不是技术工的话,干的多是体力活,累是累一点,不过工资也蛮不错的,最低工资已经提至1.5元了,绝对是衣食无忧。

    而老弱病残都是政斧直接赡养,只要活不下去,都可以去救助站。而各地救助站的资金,大多用的是商人捐献的资金。

    赵岩治下的人心可谓是十分心齐的,山东政斧也迅速在山西、陕西、四川、湖广、河南得到百姓的认可。

    决战封龙山之下,山东军只有两万人,如何不让百姓们担忧。

    不过山东军高层却对此极为乐观,在外面的高级军官纷纷跑回来观战,正在与准噶尔部统作战的卢象升八月大溃其部,歼灭十万余人,听闻赵岩与崇祯即将决战的消息,也跑了回来。

    卢象升回来后,在驿站发了份作战报告后,就去了京师。卢象升此时并未投靠赵岩,只是与赵岩在军事上有所合作罢了。

    卢象升依旧是保皇党的成员,他快马加鞭回到京师,直接进了宫中觐见崇祯。

    崇祯见了卢象升脸色很不好,但此时崇祯却不敢拿卢象升如何,毕竟卢象升与赵岩的私交甚好,若是动了卢象升,扣个大帽子在他头上,那就是跳进黄河洗都不清了。

    话说卢象升进了文华殿,跪拜之后起身直言崇祯之过,卢象升与孙传庭都是保皇党的成员。他们二人皆认为崇祯因交出权力来换取皇室永固地位,而此时的崇祯却是已经和赵岩闹到了要决战的时候。

    崇祯被卢象升气得浑身发抖,卢象升言道:“皇上若是执迷不悟,此番钻进赵岩的全套,可就万事休矣。”

    杨嗣昌刚好走进文华殿,听了卢象升此言,冷哼一声问道:“三十万战两万,此乃圈套?”

    “两万战三十万确是圈套。”卢象升冷哼道,重机枪这东西他也见过,不过军中数量较少,此番狙战必然会有这种新型武器出现,三十万人想赢山东两万新军,基本上是痴人说梦。

    “我看你是被赵岩收买了吧!来此乱放些狂言。”杨嗣昌当场和卢象升吵了起来,卢象升大怒,见崇祯毫无死心之意,再无多说其他,只是甩袖而去。

    (未完待续)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