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读书 > 其他小说 > 大明天子录 > 正文 第78章 布局
    想了想,朱祁钰试探性的问道:“孔圣人曾言有教无类,作为孔子的后人,不能只说不做,深居曲阜不出。孔子也曾周游列国方才集天下学问于一家,如今孔子家族作为孔子后人,教书育人责无旁贷。而且,说不定君子六艺孔氏后人不曾断绝。”

    众人不明所以,有些人则是皱着眉头,继续等着朱祁钰的下文。

    “我大明虽说文风鼎盛,学子如云,但是在一些偏远地区依然没有学堂先生。曲阜孔氏世受皇恩,且是孔子后人,当担此重任。”

    一番铺垫,朱祁钰这个时候露出了獠牙:“朕提议孔氏后人分出五支前往蜀,滇,闵,粤以及辽东等地传授圣人之言,君子六艺,教化万民!”

    话音未落,满朝哗然!

    “这是要拿孔子后人开刀吗?”于谦嘴角扯了扯,最终没有开口反对和拒绝。

    “皇上!”

    看到有人急匆匆的站出来反对,朱祁钰冷笑道:“怎么,是想劝朕收回成命。孔子身为圣人,都有教无类,周游列国以传播学说。身为孔子后人,世代深受皇恩,却只知道屈身曲阜,不思传教学问,教化百姓。朕只不过是让他们派遣一些族人赶赴全国各地传播孔子学说,难道这种于孔圣大有好处的事情你也要反对。”

    那个官员脸色涨红,默然退下。

    “借口找的好!”

    在场的大臣就是有心反对也无从下口。

    对于曲阜孔氏,朱祁钰心中的不满可是由来已久。

    其他的不说大家也都明白;

    众所周知,孔子的儒家学说自汉以后历朝历代都被封为正宗,备受推崇。

    为了尊孔,从西汉开始,首次将孔子的后裔封为世袭的奉祀官。到了宋朝又被封为衍圣公,世袭罔替。

    从汉朝开始,曲阜孔氏便一直延续,不曾间断,地位堪比皇帝还牢固,随着历朝历代的不断加封。曲阜孔氏嫣然成了千年世家,在曲阜的地位无人可以撼动,有且有着自己的宫殿,庙宇,亩产等,其规模和享受也是仅次于皇帝。

    而在曲阜孔氏俨然就是土皇帝,这里的官员任免朝廷都插不上手,全是孔氏在控制。

    甚至整个曲阜的税收也全部都交给孔府而不是朝廷。

    可以说,孔府就是一个大朝廷中的小朝廷,而且地位稳健,只要历朝历代尊崇汉文化,孔府的地位就会一直延续下去,是名副其实的第一大家族。

    对于这种过分神话,却不事生产,如同寄生虫一样的家族,而且为了延续所作所为更是为人不齿。

    但是这满天下的读书人都视孔府为圣地,朱祁钰也是没有丝毫的办法,轻易不能动它。不过,抽丝剥茧般慢慢的削弱孔府的实力,逐步瓦加倒是可以试试。

    借着这次机会,朱祁钰第一次向以往历朝历代都无人敢动的孔府开了第一刀。

    “传旨衍圣公!”

    见再无人站出来反对,朱祁钰朗声道:“为传播中原文化,恢复君子六艺,教化百姓万民,令衍圣公从孔子后人中抽出五支各二千人分散前往蜀,滇,闵,粤以及辽东宣扬中原文化,孔子学说。”

    “另,抽调曲阜孔氏后人未婚男女各两千人前往京师,入京师南北大营于军中宣扬教授文化学识,有教无类。”

    这哪是传播文化,这分明就是釜底抽薪,要灭孔府啊!

    可是众人能说什么,朱祁钰开口闭口不离传播孔子学术,教化万民,这种高大上的口号谁敢反对,谁绝对第一个倒霉。

    不说别的,就是一向有特殊地位的孔府也无法反驳,不敢反抗这种理由。

    “是不是人数太多了些,孔府弟子人员不多,一下子抽调如此之多,恐怕就是孔府都无能为力。”辅政大臣何文渊有些不忍的说道;

    “孔子后人传世近千年,直系旁系早已人口无算,从中抽取一些有学问的弟子问题还是不大的。”左都御史李实冷哼道;

    见此,在没有人开口。

    朱祁钰笑笑,道:“告诉衍圣公,如此千载难逢的机会可不要懈怠,自收到旨意起就筹备起来。待到来年过了春耕农忙就开始启程。如有延误或是敷衍了事,即便是孔子后人朕也要重责。”

    这是定了调调了,看来这次孔府是要遭大难了。在场的大臣们心里对孔府默哀三秒钟。

    对于孔子,在场的诸位大臣或许还会有所顾忌,毕竟要扯虎皮嘛!一些不利的言论即便是皇帝也要出来坚决抵抗。可是孔府代表不了孔子。甚至在场的一些大臣们看来,孔府不过是扯着虎皮的寄生虫而已。他们可没有因为尊孔而就对孔子后人也一同尊敬的意思。

    说白了孔府就是仗着孔子的名头,至于学术学识,在场的哪一个不是名士大儒,学问一点不比孔氏后人差。

    朱祁钰没有想到事情这么顺利,握着大义的名号果然好办事。

    至于孔府尊不尊圣旨,朱祁钰在心中冷笑,以旨意行事最好。不然,他不介意拿孔府的一些人头洗洗刀。

    消息第一时间就传了出去,可是和以往不同,这一次无数学子没有因此闹情绪表示不满,反而纷纷支持,大力宣扬,更加让孔府坐蜡,如果敢阳奉阴违,那对孔府声誉的打击不是一般的大。

    可以想象当孔府知道这个消息后的反应。

    对这,朱祁钰可没有丝毫兴趣知道,喝了这么多年的民血,是时候反哺了。

    此时的大明京师和京师保卫战前相比,早已焕然一新,像是浴火重生,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以紫禁城为中心,朱雀街,玄武街,青龙街,白虎街,麒麟街五条宽阔超过四十米的街道向着北京城纵横延伸。这是五条主道,也是率先铺设的水泥路面,直通京师九门。而在九门之外,则是官道直通全国各地。

    其中,朱雀街位于紫禁城前,宽度更是超过六十米,分为左右双行道,路面是一水的平滑水泥路。道路两边这个时候还是光秃秃的一片,只有等来年入春才能撒上草种种植绿化。

    道路两旁还有专门的排水沟,不必担心下雨天淹了路面。简直就是后世的现代化公路的翻版。

    紫禁城的两边暂时还没有任何建筑,但是在朱雀街的另一边,也就是紫禁城的对面,一些钢筋混凝土的大楼已经开始有建造完成的了。

    有人会说短短几个月不但铺设了数条宽广的水泥路,还将整个北京城的建筑大面积的推倒重建,是不是不切实际。

    古时的百姓吃苦耐劳这一点毋庸置疑,他们是最能忍饥挨饿,也是最能吃苦的一群人。一群不吝啬体力的劳动者,模具化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加上有效的管理以及庞大的人数,四者结合所创造的动力超乎人的想象。岂不知大会堂也只用了一年,还是在那样一个年代里。

    沉鱼前后雇佣十数万冬季农闲的百姓和流离失所,无家可归的流民,加上京师本地的普通百姓,这种速度丝毫不以为奇。

    况且,京师的改建只是完成了一部分,还有一部分并没有完成。

    (本章完)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