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读书 > 玄幻小说 > 大学爱情故事 > 正文 第六章
    一次旅行会给一份感情带来怎样的变化?

    五月以后,他们的感情稳定了。当杨州回忆两个人的旅行时,他发现,他们平日的学校生活,更像是两个人的独立的生活,而在旅行中呢,两个人更像一个人,因为他们的身边都是陌生的人群,他们就会模糊地觉得存在一个小小的世界,这世界就只有他们两个人,旅途的风景属于另外一个世界,他们需要观察,分享,和容忍。

    在旅行中的互相帮助与照料,毋庸置疑,给两个人的生活带来了非常美好的一面。这似乎已经是通常的习惯:因为相信那旅行是只属于他们两人的,即使回忆随着时间模糊,终于只剩下破碎的片段,他们还是愿意为此展现更多的容忍和关心,似乎这是理所应当的。偶然的心有灵犀,故意的关心,故意的争吵。他们可以做很多事,李萌把她的书借给杨州看,他们又跑到市里从前去过的地方,他们打一把伞,此时得到的欢乐与往常是不同的。

    他们一点一点地发现着对方。

    关于回公寓这件事,其实这实在说不上是分别,李萌总是爽快地道一句“明天见”,杨州就总微笑应对,他们好像默认拒绝了“矫揉造作”的分别,杨州真想和她一起呆上一个晚上,他们能察觉彼此的不舍,因为了解,大约就美好。在杨州以后回忆起那无聊和迷茫的的岁月时,想到有另外一个人,他们是那样的相像,有共同的冲动,欢乐和烦恼,照顾和爱着彼此,真不知该以怎样的心情来面对。

    对于家庭和未来,他们知道,这些事情只能聊聊,但有一点,就很好。杨州有时开玩笑说要娶她,不过他们深知那是很久以后的事情。

    另外一方面,杨州感到,似乎,欢乐和愉悦永远不是感情的常态,相反,贯穿感情始终的是空虚,尴尬,烦恼和痛苦。无论从前还是现在,他都有许多这样的感想。走在路上,他们都不可避免地注视人群的眼光,他想他们是如此遥远。他有时觉得,李萌更像一位朋友而不是恋人,而如果她是一位朋友,这样反而更好。在交往中,必然展现出观点和见解的不同,性格的缺陷,令人生厌的习惯。解释,狡辩,冷漠,猜疑,尴尬,习以为常。

    而现在呢,九月,他们分开,回到各自的家里。

    他们无数次的想到对方,好像分开就应该想念,他们自然地忘掉彼此的不好,忘掉在一起时的不适,只记得双方的好,心里唯有眷念。杨州多么想见到这个姑娘,一直看着她,听到她的声音。杨州又想到李萌爱吵架的习惯,此时也可爱起来,异想天开要和她吵架。

    每天做的最多的事情是问候,甜蜜而无用的问候,但谁又能否认,这是那无聊的岁月里最有趣的事呢。清晨,清新的阳光和空气陪伴着他们。夏季的炎热的中午,这是一年中最应懒散的时候,蝉躲在树木浓郁的树叶里叫,阳光把地面照的发白,物影分明,窗外没有什么事,也没有风,最好是躺在凉席上,流一点汗,翻一翻书。

    他们讲着生活中发生的事,他们见到了什么人,去到哪里玩了一圈,他们听到了什么故事,他们的朋友有什么遭遇,他们谈论看的电影和小说,讲着未来的计划。

    夜晚,他们守着各自的寂寞,繁星点缀着天空,灯火亮起来,他们的心绪像一缕缕灯光在明暗的边缘激荡着,又被黑暗吞噬。关上灯,他们看着远处的天空,用思念安慰着彼此,夏天的温度烘焙着他们的感情,于是思念就扩散弥漫在空气里,围绕着他们。

    有一次,杨州谈到要去烟台找李萌。想到了,杨州决定立刻去做,于是不辞辛劳来找李萌。“我真等不及要来见你了。以前的生活总在回忆里渐渐地模糊,只呈现出一些固定的片段,我就厌倦了回忆。我只想看到你,看着发生在你身上的一切,那些都是我不曾知道的。我想见你,又不能见你,我又不愿回忆,我就来找你了。”这是杨州见到李萌时说的话。杨州到烟台时,已是黄昏,将近晚上,六七点钟的样子。

    李萌来车站接他。见了面,盯着对方看了一眼,仿佛害怕认错人,然后就像老朋友似的,微笑,随意聊点什么。模糊的印象又清晰起来。

    他们乘车到住的地方,杨州要住在一家青年旅舍,在某某区,旅舍附近就有海和一些民国时建的房子,还有一座山。李萌住在她的某个亲戚家。

    去看海吧。这是杨州第一次看海。他对这件事已经向往很久了,此时身临其境,他想着怎样用一种特别的心情来面对它呢。他不愿表现出如何的激动,反而故作镇静,但由于他压抑着自己的感情,也可能身边是不曾相识的海边夏夜,他的心情又起伏不定。

    他回忆学过的诗,想找一句来附和眼前的景色,却只想到“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可是此时海面上没有船,也就没有帆,太阳已经落了,天色渐黑,他又想到“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听着海水拍打岸边的声音,颇觉豪迈。

    两个人沿着海边走,虽是夏天,温度却不高,海风吹着他们。海面很平,又宽又远,像一张折皱的深蓝色的纸,海的颜色比天空深。海上可以看到小岛,此时已有船在慢慢地移动,船没有帆,近处的地面延伸出一片,上面长着许多树,可以看到白色的房子,它们把海面和天空的交界遮住了。

    海水冲过来又退回去。沙滩上可见海水冲刷的痕迹。许多人还在沙滩上玩。马路上的人大概见惯了海,很快地走过去。还有很多人站在海边的护栏旁。

    “你还记得我们刚认识的时候,我说有一天要来烟台找你。如今这愿望就实现了,我更没想到这一天来的这么快。”他们站在海边,杨州说。

    “我当然记得。”

    “我以后还要带你去更多的地方。”

    “这如果也是你的誓言,那我们‘山盟海誓’就都有了。”

    杨州看着李萌,海风吹在身上已经有点冷,她的头发随风飘扬,他回忆起往事,他对眼前这个人的感情从没像今夜这么激烈而难以抑制,他真想永远跟她呆在这里,永远,他想说话来告诉她此时的心情,却又不知从何说起,只是默默地看着她。

    李萌看着眼前的一切,却又无法将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件事上。对往事的回忆,对现实的感受和对未来的思考交织在一起,她清晰地明白自己对杨州的感情,性格一向平静的她,此时也沉湎在对眼前的景色和这份感情的渴望之中,只是想到那未知和遥远的未来,又深深地烦恼起来。

    他们的心情都像大海一样,平滑如镜又波澜起伏。

    第二天早上,李萌到旅舍来,杨州一见到李萌就说:“我们现在的约会,我是说你来找我,和那些小时候就认识的青梅竹马一样,好像你就是我的邻居,你就住在我的隔壁。”

    李萌说:“我们也好,青梅竹马也好。赶紧出去玩吧,不要辜负了今天的天气。”

    阳光真的很好,照在这一片巷子里,这里亮,那里暗,这里凉,那里热。去哪里呢,去海边。白天,海面已经明亮起来,抬头看天空很蓝,昨夜浸在海里的黑色仿佛已被阳光蒸发,剩下明丽纯净的海水。此时的海的清新,让人想到带露的花草,和像李萌这样活泼动人的女生。

    海边有一处用石头堆积的池子,很多小孩在那里捉螃蟹。老人在广场上散步。几个戴着帽子和墨镜的中年男人在海边钓鱼。还有要给旅客拍照的妇女。杨州李萌走在海边,这时突然跑过来一支队伍,五六十个人,都穿着灰绿色的迷彩,人群向路两边避开,看着他们跑步,当最后几个体力稍差的人也跑过时,人群就又占据了道路。

    他们去看那些民国时候的房子。红色的房子依旧整洁清新,毫无破败的样子,一座一座排列过去,像灰色单调的城市里种着一片红树林。可以看到它们红色的交错的屋顶,墙面上打磨平整的一块块石头,精致的窗子和烟囱。他们看看海水,又看看房子,自然地羡慕起从前住在这里的人,站在阳台上就可以看到大海,房子,海水和天空比现在还要精神,行人更少,环境非常安静。杨州更联想到那些小说里描写的带着帽子和手套,穿着笨重的裙袍的妇人。

    他们看了每一栋房子。

    下午他们到市中心去,看了烟台市的博物馆,这当然是很无聊的事情。只有一件事情,杨州在博物馆里了解到戚继光——这位抗倭名将,原来是烟台人,他就突然想起昨天他的那句诗,“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从而又想到他的另一句诗:

    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是横戈马上行。

    晚上,旅舍放映电影,他们就坐在厅里看。电影很晚才结束,因此李萌很晚才回去。杨州第二天便回家了。

    ------题外话------

    喜欢就多多支持。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