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读书 > 其他小说 > 玉琳國師傳 > 第 13 章
    走向师兄玉岚住的地方来。“师兄!顶礼!”玉琳走进玉岚的小房间,随地就是一拜。“不敢当!不敢当!”玉岚傻笑着赶快从被窝里爬出来。“想到外面参学去,特来向师兄告假!”“到外面参学去?那里有参学的地方?你不是已经修学得很好了吗?你看我每天都是睡觉吃饭,吃饭睡觉。”玉岚说时,还用手指着他乱七八糟的床铺。“师兄已是无学位的菩萨,师弟怎敢和你相比!”“好了,好了,不要说这些话吧。要不要师兄送你走过惊涛骇浪的长江?”“不要,只是希望师兄指示我出离迷津就好。”玉琳知道师兄又在玩弄禅机,但不知究竟长江是指的什么用意。“指示你的迷津,好!师兄一生吃饭睡觉,对佛教没有贡献,现在让你出离迷津,飞向天上去吧。师兄有三个锦囊jiāo给你!”“三个锦囊,我要他何用?”玉琳感到很奇怪。“你此去有灾难,不易避免。有疑难的问题不易解决的时候,有此三个锦囊,可以使你逢凶化吉。你如逢危险,打开第一个锦囊;如遇息福之处,打开第二个锦囊;如对前途发生怀疑,打开第三个锦囊,里面自有妙用无穷。师兄虽知你有不凡的福慧,自会处处化险为夷,但为你此去参学,相聚何时,很难预料。我既无金银财宝,又无贵重物品,没有什么送给你作临别纪念,送你三个锦囊,可能你还记着有个师兄。”玉岚说后,就去枕头旁拿出三个用方盒子包起来的锦囊,玉琳没有再客气就接受过来,他知道师兄已是一个明白过去和未来的智人。玉琳告别了师兄,又往各寮口去辞行,磬山寺中的大众,此刻都很敬服玉琳,在依依送别的时候大家都叮嘱玉琳,希望玉琳将来功成行就,要提拔提拔他们。是在清世祖顺治皇帝十六年己亥年间,玉琳像浮萍似的踏上人海中云游。玉琳从宜兴磬山出发,经溧阳、金坛,往来在各方,千山万水,一钵千家饭,他走遍了大江南北。一天,玉琳行脚在扬州高?寺参访完了以后,他搭船再回到江南来。船行至江心,忽然yīn云密怖,狂风大作,白浪滔天,一条帆布的民船,在江心失去了控制,浪头不时打进舱来,全船的乘客,惊呼号叫,吓得不知如何是好。这时候大清朝开国的世祖顺治皇帝,为了察看民间隐情他穿了便服,装作平民也正坐在这只船中。顺治皇帝,面临如此惊险的场面,吓得失魂落魄,总以为这一次逃不掉要去海龙王水晶宫了。当顺治皇帝正是惊慌失措的时候,忽然情急智生,传下圣旨,说明自己就是当今天子,并对天祷告,向船中宣布,他说如果有人能救了他,他决定把江山和那个救他的人对半平分。船中的乘客,此时知道当今的天子也在船上,惊喜jiāo集,大家跪下来三呼万岁,但谁也想不出办法来。这时,船头边坐着四方云游的玉琳。玉琳看着这只小船颠簸在一片汪洋的江中,风浪又是一阵大一阵,他此刻一心的称念着「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的圣号,置生死于度外。后来,玉琳知道当朝顺治皇帝也在船中,加之他看到全船惊慌恐怖的情形,慈悲救人的恻隐之心,不觉油然而生。然而除了念观音圣号仗菩萨威神力的庇佑之外,又有什么别的办法呢?玉琳此刻闭目端坐,把一切都jiāo给观音菩萨。在这时候,隐约间他好像见到云端中坐着慈悲庄严的观世音菩萨,手中净瓶杨枝,身穿白衣,玉琳赶快跪在船头,向菩萨祈祷,菩萨用手指了一下他的衣单包袱,就慢慢的隐去,玉琳心想,我的包袱中有什么呢?他这一念生起,忽然间,他像若有所忆的记起他师兄的三个锦囊放在包袱之中。他想:‘师兄当初jiāo给我锦囊的时候,告诉我如有灾难危急之时,锦囊中自有解救的办法,现在,不但自己生命危险,当今皇帝和全船人民都将遭遇同一危运,这正该打开第一个锦囊来看看的时候。’玉琳这么一想,随即把第一个锦囊打开,只见一张纸上写着两个大字:‘免朝’!玉琳看了不懂这个意思,再仔细一看‘免朝’的大字之下,还注了两行密密的小字:‘当朝天子过江,四海龙王来朝,故有风浪之险,如用牌请天子写‘免朝’二字,挂在船舱之外,自会风平浪静’。玉琳一见,原来如此,心中非常欢喜,即刻依锦囊的指示而行。他告诉顺治皇帝,如此这般,当可解除危难。顺治皇帝一听,满心大喜,即向船主索笔,亲书免朝二字挂于舱外,果真不负人望,即刻云消日现,风平浪静,船就安抵岸边,全船的乘客,一面向顺治皇帝高呼万岁,一面向玉琳顶礼膜拜,感激他救命之恩。玉琳想起师兄说要送自己过惊涛骇浪的长江,原来就是指此,他现在佩服师兄已经到了极顶!顺治皇帝问了玉琳的法号及出家的祖庭后,只是相视而笑,即日要玉琳和他同时进京,请住西苑,恨相见之晚。(此段出自雍正皇帝御选语录中--作者注)“寡人当初受难时,有平分江山之言,现在想拟实行此项诺言。”顺治皇帝驾至西苑亲对玉琳说。“陛下!僧侣是方外之人,三衣一钵足矣,要国土有何用处?请陛下不要因此挂怀,玉琳想于明日再往各处行脚!”“法师既是如此推辞,那么寡人及全国人民,正式礼拜法师为国师。”“不敢!陛下!”玉琳谦虚的说:“玉琳年轻德浅,不敢受此恩宠,全国高僧甚多,还望陛xià tǐ察。”“法师年龄虽轻,而德学饱满,佛法中向有依法不依人之语。法师如无菩萨福慧,何能指示寡人脱险?”“不敢欺瞒陛下,这完全是家师兄玉岚锦囊中所指示,陛下为国觅师,也该以家师兄为先!”玉琳照实的把玉岚所指示的第一个锦囊,告诉顺治皇帝。对于第二和第三个锦囊没有提起。“寡人和你有缘,希望不要过分推辞!”顺治皇帝意甚诚恳,玉琳想到为佛教为僧人争一口气也就老实的承认。他现在对于名利的观念本来是很淡泊,但他想能为出家僧众扬眉吐气,这也是他很乐意的。他想到追求名利荣华是一种执着,舍弃名利荣华更是一种执着。最好对名位能得之不喜,失之不忧。他对这些没有要求,他只觉得能成就众生,有益佛教,也就心满意足了。顺治皇帝得到玉琳的允许,很快的颁诏天下,叙明原委,要全国的人民在拜国师的这一天,家家户户摆设香案,当五更三点的时候,皇上亲自率领全国臣民,一同礼拜。圣旨刚传下来,第一个知道的是王老宰相,王宰相听到皇上要拜国师,惊疑万分,他心下想,这位国师是谁呢?圣上轻衣简便的出去,前日回来,听说还带了一位年轻的和尚,难道就是要拜那位年轻的和尚为国师吗?王宰相得到顺治皇帝的允许,先参见国师。“呵!是你!玉琳!……”这出乎意外的事,使王宰相过分的紧张,但随后知道喊得太冒失了,很快的改换了口气说:“呵!不!国师!丞相王参见!”“相爷!免礼!这儿请坐!”玉琳也客气的合掌问讯。对王宰相的惊奇一点没有介意。王宰相想到当初要他招亲的事,面上现出愧意,内心好像感到非常的歉疚!玉琳好似忘记过去一样,一点也没有把那逝去的岁月,和那些发生过的事情,放在心上。最后,王宰相恭维玉琳一番,并说他的女儿能先拜玉琳为师,真是无上的光荣!“呵!相爷!想起来了,吴师爷的事情,后来不知是如何处理?”玉琳没有怀恨吴师爷的心,只有挂念吴师爷的心!“说起吴师爷来真是该死!”王宰相说:“本相起初接到小女来信,说师父冤屈被捕,本相本可将公事jiāo代一下回乡,但第二日小女又有信来,说明吴师爷犯罪经过,我即刻回覆她着当地县衙,重重办罪。可是,没有数日,吴师爷竟然病死狱中,恶有恶报,倒也罢了。但险些儿害了师父,这都是本相用人不明,还请原谅!”“唉!”玉琳叹一口长气:“这都是玉琳的不是,方使吴师爷犯罪!”他们都为吴师爷不好好的做人惋惜了一阵。随后王宰相也就告辞退出了。时光迅速,等到全国都得悉圣旨以后,大清朝顺治皇帝和全国臣民礼拜国师的典礼于四月八日佛诞节的早晨五更上朝的时候就隆重举行。在前一天夜晚,玉琳无论怎样也睡不着,他一时静坐,一时念佛,但心中盘结着的问题,还是想不出办法解决。他想明天将要接受天子及四万万多人的礼拜,这样岂不是要把福折光了吗?他为这个问题考虑着,最后,他终于想起师兄的第二个锦囊,师兄当初说过如要在息福的时候,打开来看,自有解决的办法。他带着满腔兴奋的心情,打开第二个锦囊一看,里面是一尊小巧玲珑的佛教教主释迦牟尼佛像,别的什么也没有。玉琳见了好像恍然大悟似的,他知道是师兄指示他在明天早晨当皇上和全国臣民礼拜的时候,把释迦牟尼佛的圣像放在自己桌前,让他们拜佛好了。玉琳这才安稳的睡去。景阳宫中钟声响起,是快上朝的时候,玉琳起来,在朝庭上受君臣人民礼拜。顺治皇帝给玉琳加封的名字是:‘大觉普济能仁玉琳?国师!’玉琳国师被拜封以后,住在西苑中,皇宫中的生活当然是舒服极了,但因此却又勾起玉琳师父解决不了的问题,他现时虽是做了国师,别人都将认为他荣耀到极顶,但他觉得这样住在皇宫里享福,与佛教与众生究竟有什魔好处,今后如何为教为人?他感到这是很大的问题,他又记起师兄最后的一个锦囊中是指示的前途,他当即打开一看里面是:‘弘法利生’四个大字,他见了心下想:‘弘法利生的道理谁不知道呢?师兄这是太小看了我了’。正当他作如是想的时候,他把那张纸反过来一看又有一个很大的字写的是‘行’!这一个字他看了以后,这才触目惊心,他体悟到师兄是要他现在就去实践自己的抱负。他--玉琳国师从此荷担起弘法利生的责任。他的名字,像太阳的光明一样,照亮了无数人的心房;他的法语,像和暖的春风一样,使垂死的万物,又有了复生的希望;像佛菩萨的圣像一样,皇帝、宰相、醒群,和全国的臣民,对他都永远的崇拜敬仰!

    [17]十七.山寨改佛殿

    十七.山寨改佛殿年轻的玉琳,被当朝的天子顺治皇帝拜封国师以后,住在顺治皇帝特为他在西苑内建筑的精舍里面,其声名荣耀,一时无二。这正如他师父过去对他说的:‘你很有福报善根,将来名播四方,胜过师兄。’在玉琳的心中,他虽尊为国师,可是一点荣耀的念头也没有。几年来的风风雨雨,重重魔难,使他在佛陀的真理中,更体验到世态的炎凉,人事的沧桑。那巍峨壮丽的皇宫,那山珍海味的饭食,在他是如木人看花鸟,名闻利养,一点没有打动他的心源。自从玉琳荣封国师以后,智慧悲心,日有所增。他那年轻人的好胜傲慢的习气,几经磨炼,均已瓦解冰消。过去一些不平凡的遭遇,以及那悠悠的岁月,在佛法体验中,使他养成谦虚稳重的风度,他每天一串念珠在手,一领方袍在身,像泰山,不可摇动;像莲花,清秀芬芳。玉琳住的是皇宫,过的是国师的生活,每日像和纷扰的世间离开,他想和师兄,还有过去的一些道友见一面,因皇宫森严,都很不容易。有时他对着窗外那变幻莫测的云霞,偶然也会想起当初在王小姐府上招赘的往事,吴师爷的刁难,更想起那些受着苦难的芸芸众生,心中也不无感慨,对着云天,他会轻轻的嘘气。这样止水一般的平静的生活,过了大概有半年的光景,玉琳国师想到师兄的第三个锦囊,指示自己要弘法利生的金玉良言,他终于有一天当顺治皇帝探望他的时候,就说道:“陛下!我想明天到各地去行脚,特地先向你告辞一下。”“你,国师,难道寡人有不是的地方吗?为什么要到外面行脚受苦?”顺治皇帝很感到意外。玉琳国师知道皇上误会了,就解释道:“陛下是开国的君主,雄才大略,不但爱民如子,对圣教也真心护持,你没有不是的地方,我只是想到出家的使命是弘法利生,所以我才想到各地走走。”“那么,先请国师在宫中讲一座经吧!等到宫中讲经法会圆满,你要到那里去,我就叫人护送你去!”玉琳国师没法,只得在宫中讲了一座《楞严经》,讲经完后,顺治皇帝为玉琳国师准备了几十大箱在外旅行用的东西,并令千百人护送,国师到那里,护送者要到那里。玉琳国师很庄严的推辞道:“陛下!你这样做法是违背佛制的,当初教主释迦牟尼佛以太子身出家修成圣果,各处云yóu xing化,也只有三衣一钵随身,你给我这些东西,除成为累赘外,我带了有什么用?”“不!”顺治皇帝解释道:“我不是要你宾带这些东西,这只要命令随从的人负责就好了。”“随从的人?我要随从的人去做什么?我是行脚,我是方便弘法,很多人跟着我只有搔扰地方。”“那国师究竟带几个人侍奉?”顺治皇帝像是很不解似的问他。“依佛制三衣一钵就够了,不要别人随到我!”玉琳国师坚决的,庄严的回答。虽然玉琳国师坚决的拒绝顺治皇帝的美意,但顺治皇帝,为了国师的荣耀,怎样也不承认玉琳国师的做法,玉琳国师不再讲话了,顺治皇帝只得怏怏的告退。第二天,玉琳国师悄悄的离开皇宫,怎样的走法,大家都不知道。顺治皇帝供养的东西,仍原封未动,国师的金印,玉琳是随身带了。顺治皇帝知道圣者的意志是不可勉强,他对玉琳国师圣洁的风格,更是敬仰。他并没有派人去追赶玉琳国师,但随即传旨,全国官吏如知国师弘法之处,要加意护持,并要随即奏报朝廷。顺治皇帝怀念国师的心情,无时获释,一天,他在南方小国进贡的象骨折扇中,取了一把,御笔手书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