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读书 > 科幻小说 > 虫洞惊魂 > 正文 《第二卷》第十二章:诚参佛寺动诗情
    由于昨晚酒喝得太多,大家第二天早晨都起得很晚。孟夫人由于急着参加娘家侄子的婚礼,早早就领着儿子回娘家了。她心里知道:孟浩然见到知音,特别是才华横溢的李白,以及难得一遇的海外高士,绝不会擅自离开,因而,根本就不需征求意见,只是告诉书童,等孟浩然醒了,让他代为向李白及云龘等人致歉。

    李白同云龘等人知晓内情之后,都感到不好意思,仓促叨扰,竟将人家侄子婚礼给耽搁了,不禁连连道歉。孟浩然不高兴了,大手一挥,爽朗地说道:“无需如此,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妻侄婚礼,自有拙荆代劳致贺;高朋驾至,蓬筚生辉,怎可不箪食壶浆,奉侍左右乎?列位若再歉责,愚兄无地自容矣!”

    众人知道孟浩然是性情中人,也就不再做作。吃罢早餐,孟浩然令男仆打扫庭院,女仆收拾房间,书童跟随左右,带领众人启程前往半山之处,参观久负盛名的鹿门寺。他家后院开有便门,就是方便孟浩然上山之用,可见其佛缘之深。于薇薇是一行人中的向佛之人,一听拜祭寺庙,最为高兴。

    鹿门寺始建于东汉建武十六年(公元40年),据史志记载“汉建武中帝刘秀与大臣习郁俱梦见苏岭山神。命郁立祠于山上,营建殿堂数百楹,刻二石鹿夹道口,百姓谓之鹿门庙,遂以庙名山”。西晋时期,改名为万寿禅寺。等到唐朝,又恢复原名——鹿门寺,现保存有石鹿c龙头喷泉c瀑雨池c天井c大殿等古建筑和碑刻。

    孟浩然同鹿门寺方丈处贞大师交往甚厚,平素一有闲暇,即来寺院,同处贞大师谈经论道,增长了不少佛学和哲学知识。同样,处贞大师也对孟浩然的文学造诣以及浩然正气所倾慕,沟通就更为融洽。由于孟浩然经常入寺,寺内的僧侣都对孟浩然非常熟悉,并且还有方丈大师的这层关系,自然都对孟浩然高看一眼。

    众人沿着修筑的山路,走入鹿门寺院里,早有小和尚报入寺内,遇到的僧侣也都纷纷同孟浩然恭行佛礼。

    鹿门寺内风景秀丽,院中,古木参天,百花盛开,蝉鸣鸟语,香客不绝。举目向山下望去,蜿蜒东去的汉水像是一条发光的彩带,向襄阳东南逶迤前行。占地十几平方公里的鹿门滩,与鹿门寺遥相呼应,点缀出一幅优美的山c水c滩c人油彩画。往上回眸,孟浩然的隐居之处,憧憧入目,错落的篱笆墙围成一个不太规则的椭圆,椭圆中绿色如茵,红色似火,簇拥着一处茅庐,显得特别的别致。无怪乎那么多的文人雅士来到这里,都禁不住豪情万丈,诗兴大发。

    众人在孟浩然的引导下,来到会贤楼,身披袈裟的处贞大师早已在此等候。他见众人进门,双手合十,垂首诵佛,以此为礼。孟浩然也以此回礼,其它人也学着孟浩然的姿势作比成样。

    孟浩然将李白c云龘等人,一一向处贞大师介绍,没想到一向波澜不惊的方丈大师,竟眸光闪烁,似是非常感兴趣。莫非刚一出道的李白,真有如此大的名气?或者说是先天自带的某种超凡脱俗的气质,能够摄人于无形,就连修为深厚的高僧都挡不住魅力,似乎有些夸张了吧?

    然而,接下来的交谈,着实令见识广博的处贞大师吃惊不已。李白还真不是银样蜡枪头,浪得虚名,确实是胸怀经纬,饱学诗书之士,谈天论地,铄古切今,引经据典,志向高远,绝不似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所应表现出的气度。

    处贞大师手捻佛珠,不禁夸奖道:“施主骨骼清奇,仙风道骨,大鹏未起,早已携呼啸之势,纵人如苍海,亦不多见,翌日必成奇峰翘楚,令众山尽小,繁星失色,勿莫以菲薄而轻天意矣!”

    李白躬身合十,尊道:“末学定不忘大师教诲。”

    见处贞大师如此说法,云龘心内震惊,这老和尚果然是得道高僧,只见李白一面,便已笃定李白将来的登峰造极。

    孟浩然见处贞大师对李白如此高的评价,更是兴奋异常,能为同李白结成知己而襟怀庆幸。他望了望云龘等人,也请处贞大师给点拨一二。

    处贞大师佛眼微盿,合十诵道:“阿弥陀佛,列位施主,虽未开言,然一颦一式,足以展示居高视下,海纳百川之态。列位何来?非仙非道,非僧非俗,非古非今,非我非夷,纵老衲穷尽思维,亦难窥点豹!佛曰:当来者来,必定有因,心如止水,淡然不惊。”

    云龘等人被处贞大师一席话,说得目瞪口呆。这老和尚简直太厉害了,险些就让他点破云龘等人的身份。好在他并不是真的神佛,能够洞晓天下万物。但是他的洞察力已远非常人可比,高僧之名,并非虚言。

    云龘等人见识了处贞大师的读心之术,因此,在后来的交谈中,不敢有似乎的卖弄。处贞大师也没再感觉出什么?只是孟浩然同李白二人时不时地,用一种奇怪的眼神偷瞟云龘等人几眼,意图在他们的脸上探查出什么蛛丝马迹?然而云龘等人心知肚明,口风收得很紧,他俩的火力侦察也就没有什么效果。时间一长,这两个本就不注意小节的家伙,也就恢复了原样,天上地下的海侃了起来。

    时间过得好快,不觉到了中午。处贞大师早已令知客僧安排了素宴,请众人入席。三杯素酒下肚,李白觉得不过瘾,非要孟浩然吟诗助兴。云龘等人也都鼓掌欢迎,处贞大师也微笑颔首。孟浩然经不住大家的热情相邀,也不做作,这本身就是他的性格,于是站起身清清嗓子,把他刚刚完成几天,尚未示人的新诗献给众人。

    《登鹿门山》

    清晓因兴来,乘流越江岘。

    沙禽近方识,浦树遥莫辨。

    渐至鹿门山,山明翠微浅。

    岩潭多屈曲,舟楫屡回转。

    昔闻庞德公,采药遂不返。

    金涧饵芝朮,石床卧苔藓。

    纷吾感耆旧,结揽事攀践。

    隐迹今尚存,高风邈已远。

    白云何时去,丹桂空偃蹇。

    探讨意未穷,回艇夕阳晚。

    这首诗先写乘船赴鹿门山沿途所见,再写登山后遥想庞德公当年的行踪,感叹古人高风久逝,丹桂犹存,表达对名哲先贤的缅怀。全篇从清晨写到日暮,从眼前写到天边,景物随着时间转换成空间,运笔洒脱自然,或骈或散,状山意水,生动逼真,传达出一种宁静致远的飘逸韵致。

    孟浩然刚刚吟诵完毕,立即引来一片热烈的掌声。本来佛门不许吵闹,可孟浩然的诗作太好,大家还是捺不住性子,纷纷鼓掌祝贺。一时间,竟招来几个小沙弥探头观瞧,老和尚自然修养较深,但也是有几个从旁走过的时候,故意放慢了脚步,竖起耳朵细听,即使有违戒律,别人也看不出来,绝对是狡猾大大的!

    孟浩然吟罢,见李白一副钦敬的样子,不由分说,非要让李白即兴作一首诗,以祝酒兴。处贞大师也是以眼神鼓励。其它人也纷纷鼓掌,要李白即兴发挥。云龘知道:按照史书记载,大诗人定是要作那首《赠孟浩然》了。

    好个李白,剑眉微拧,玉面上扬,略一沉吟,一首享誉天下的名篇脱口而出: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此诗把孟浩然风流潇洒的品格推崇到极点,首联点题,抒发了对孟浩然的钦慕之情;二c三两联描绘了孟浩然轻权蔑贵,白首归隐,醉月豪酒,迷花不媚的高雅形象;尾联直抒胸臆,把孟浩然的仙风道骨比为巍峨挺拔的高山,令人仰望难及。

    “好诗!真是好诗!”孟浩然大叫着,一拍桌案站了起来,激动地就想拥抱李白,但碍于凳子相隔,才悻悻地与李白握手相贺。处贞大师也是连连颔首,目光中满是钦许之色。他赶紧让知客僧取来纸笔,让李白当即书写下来,以免他酒后误事,浪费了千古才情。

    众人这时算是开了眼界,难怪李白成了中华亘古第一大诗人,他一出口,才思便如滔滔流水,奔腾不绝,思想情绪,完全随感而发,毫无矫揉之意,哪似贾岛“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那么辛苦啊!

    有这两首千古绝唱助兴,不开怀畅饮,还等什么?尽管这是寺庙,但也禁不住这几位“东邪西毒,南帝北丐”放浪形骸!况且,处贞大师也是动了凡念,难怪耶,谁遇到这俩宝贝,不被传染那才叫怪了。

    酒酣之时,李白提议:要云龘等人也出一个节目,好让大家一睹为快。

    云龘心里早有准备,侧脸对尚文说道:“既然大诗人有此提议,尚文不妨乘兴,把醉剑舞上一番,如大诗人垂惜,以此相赠若何?”

    尚文也不含糊,拱手离席,来到宽敞之处,抽出赤霄剑,右手一字拜佛,左剑倒背,斜跨四十五度,亮出颇为得意的醉剑起式。这套醉剑他在徐州表演了一次,收到的效果奇佳,甚至连赵云都为之倾服。此次尚文为送给大诗人最好的礼物,更是心无旁骛,把这套醉剑演绎得出神入化,扑朔迷离。剑法结合醉态:点c崩c撩c刺c劈c拦c抹c截c挫c击c挂c斩c云c提,背摔反刺剑c倒摔反卷帘。54个组合动作:连绵起伏c神形兼备。真个是:腾挪闪赚,法醉藏匿,忽右忽左,往还不绝,窜跃翻飞,身轻手捷,意前剑后,进退有节。

    一套演罢,立刻引来热烈的掌声,就连看热闹的几个小沙弥也情不自禁地跟着鼓起掌来。奇怪的是,一向严谨的处贞大师竟没表现出责备之色,委实是醉剑之妙,深入人心。孟浩然也是喜剑习武之人,见到如此赏心悦目的剑法,也是连声叫绝。李白更是如醉如痴,竟连鼓掌都已忘记。他平生最爱三件事:赋诗c饮酒c击剑,今天一见尚文的醉剑,恰恰切合他醉中赋诗c舞剑的心境。加之,云龘c尚文又承诺将这套闻所未闻的剑法相送,怎不让他心花怒放,欣喜若狂?这不就是为这个酒仙量身打造的吗?孰演,亦不如他演也!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