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读书 > 都市小说 > 大唐贵女沦落七十年代 > 正文 12.去二嫂家
    十二、去二嫂家

    从供销社出来,就去隔壁屠夫王那儿割了两斤猪肉。屠夫王姓王,因为肉割的准,说要多少,割下的就是多少,时间长了,大家就都叫他屠夫王。这会儿的猪肉有七毛五的纯瘦肉,八毛五的一半瘦一半肥,和九毛五的纯肥肉三种。王素娟买了两斤八毛五的,又给一毛钱拿了三根大骨头,让王屠夫给砍开了。骨头没要肉票,就给了屠夫王两斤肉票和一块八毛钱。到了这会儿,卖鸡蛋的钱就都花光了,还多花了几毛钱。

    买过肉,王素娟和崔楚依推着自行车沿着中心路往东走,街边零零散散地立着几个店铺,有理发店,修车铺,卖菜店,书店,饭店店铺不多,但是生意不差。

    镇上的中小学都在另一条叫做学府街的街道上,这会儿刚好赶上放学,同学们三五成群急匆匆地往家走。下班的工人们三三两两结伴拐进人民饭店。

    镇上有个食品厂,就在镇子北边,二哥崔子信就在食品厂上班,现在已经做到车间主任了,二嫂李秋香的爹李铁柱是食品厂的老会计,现在二嫂接了她父亲的班,现在也是会计。二哥二嫂在门前路上租了个院子,上班的时候都在那边住,就放假回靠山村。

    到了二嫂家,二嫂已经在家了。

    门前路靠着一条五米多宽的金水河,金水河原来是护城河,后来,老城门扒了,河上建了两座桥,从中间分开南头是南桥镇,北头是北桥镇。

    二嫂家租的老院子,正对着金水河,河边种着柳树,环境还算不错。这房子原是一个老教授的,前几年批[斗],没了老伴儿和儿子,自己也被拉到乡下牛棚住了两年。这两年平反又搬回来了,但是老教授的姑娘怕父亲一个人,住在母亲和大哥死去的院子里,会触景生情,就把老人家结接过去了。房子急着出租,因为死过人不吉利,一直没找到人,最后便宜租给二哥二嫂了,一个月也就十块钱。二哥二嫂觉得挺方便的,已经和老教授商量好了,等他们过年回来就把房子买下来。

    “秋香今天休息啊?”王素娟看李秋香在家里就问道。

    “嗯,去了,我这工作您也知道,不出帐也就用不着我,提前回来好给他们爷仨做饭”李秋香向王素娟解释。“妈,你咋现在来镇上了?”

    “这不是后天冬至吗,我拿了点鸡蛋去供销社换点钱,一会儿割点肉,回去盘饺子馅。你和阿信后天能回去吧?”王素娟问道。

    “能的,厂里现在不景气,和领导说一声就能走。”李秋香应承道。

    “那行,我回去多盘点馅,等你们回去吃饭。看能不能把若文若武也叫上,一年也吃不了几顿饺子,让俩孩子也回去尝尝鲜。”王素娟说。

    “哎,行。谢谢妈惦记他俩”李秋香笑道。

    “谢啥,虽然阿信不是从我肚子里出来的,但也差不多是我看着长大的。依依和阿俭上学也都全靠你们和阿礼帮忙,要是只靠我和你们爸,这俩孩子估计也养不活了。对了,这是给你留的鸡蛋,别省着,吃完回家拿。”王素娟对崔子礼和崔子信两兄弟也确实很满意,他们从来不会说因为王素娟是后娘而对她不尊重,和她作对什么的。上辈子,虽说和原主断了亲,但是,对于原主的母亲王素娟,两兄弟并没有说因为原主的事情迁怒,更是在崔建军去世之后,继续当做母亲照顾。

    这边王素娟说完,就拿着篮子去了厨房,从篮子里把留的十颗鸡蛋拿出来放在厨房放鸡蛋的瓦罐里。

    刚把鸡蛋放好,就听见院里有人在说话“姑姑,姑姑,你来了啊,早知道今天就不去上课了,在家里等姑姑多好。”原来是孩子们放学回来吃饭呢。一听这话就知道是若武,若武不爱学习,一心想等到十八岁去参军。

    “若文若武回来了啊。”崔楚依看是兄弟俩回来了,笑着和两人打招呼。“若武想在家等姑姑是学校的学习都会了吗?”崔楚依逗崔若武。

    “没学会呢,但是,我想早点见到姑姑啊,在我心中姑姑比学习重要多了。”崔若武仰着小脸,嘻嘻地对崔楚依说。

    崔楚依听了崔若武的话,拿指头点了下崔若武的额头,“小马屁精。不想上课就那姑姑做伐子是吧?”崔楚依说完崔若武又问崔若文,“若文,你呢,你不想姑姑吗?”

    “我也想姑姑呢,但是,我是大人了,要以学业为重,不能儿女情长。”崔若文认真地说道。

    “呦~几天不见,小若文就成大若文了?”崔楚依说完两只手伸上前揉着崔若文的脸,笑了起来。

    这会儿,王素娟和李秋香从厨房走了出来。崔楚依笑着对李秋香说道“二嫂,你这俩孩子太可爱了!”

    “可爱什么啊,淘起来要人命呢”李秋香嫌弃道。

    “妈~”两兄弟表示不满。

    “叫什么叫,回来了赶紧去洗手准备吃饭,一会儿还要去学校”李秋香催促道。

    “哎,知道了。”崔若文往厨房走去。

    “啊~还要上学啊。姑姑和奶奶好不容易来镇上一趟,我不得陪陪啊?”崔若武准备和妈妈讨价还价。

    李秋香不说话,只拿眼睛瞅着崔若武。

    “好了好了,我知道了,这就去洗手。”被李秋香一看,崔若武就赶快投降。把王素娟和崔楚依看得直乐。

    中午在二嫂家吃的是杂粮米饭,大米、小米、糙米、高粱米还有红薯搅在一起蒸的,多加点水,蒸的软软的糯糯的,也没有菜,就滴几滴酱油拌着就吃了。

    吃过饭,崔若文和崔若武就要去上学了,李秋香也差不多到了上班的时间。

    王素娟把买的点心拿出来,递给崔若文和崔若武“来,这是奶奶给你们买的点心,给你们路上吃。”

    “谢谢奶奶!”崔若文和崔若武接过点心一块儿向王素娟说谢谢。

    李秋香看到了连忙摆手“妈,您看您买这个做什么,又不顶的,吃完就没了。”

    王素娟呵呵地笑着“没事儿,就是给孩子尝个新鲜。”

    李秋香看王素娟这么开心,也就没在推辞了。亲戚间就是这样,我拿出来了你就接着,这可比光耍嘴皮子说我给你买什么什么吧,最后什么都没有的好。

    其实,李秋香刚结婚的时候,听说要供小叔子和小姑子上学,挺不满意的,还是当会计的父亲李铁柱劝她“姑娘,你看看阿信大哥家,还有个姑娘也要上学,自己也退伍了,家庭条件不比你们还差,人家说什么了?我和你娘当初让你嫁给阿信就是看中的他们家里够团结,几个叔伯兄弟谁家有事儿不出手的?我和你娘就你一个闺女,将来我们老两口和亲家百年之后,你们靠谁啊?不还是阿信这些叔伯兄弟?你现在吃点亏,把这事儿办漂亮了,真心地供你的小叔子和小姑子上学,将来,不管他们兄妹俩成就咋样,你们做的,大家伙儿了都能看见,真有点什么事儿,总会有人乐意帮你们一把的。闺女,眼光看长远点,你们的好日子在后面呢。”

    确实,从七零年结婚到现在,家里的事儿李秋香从来没有发过愁,生孩子坐月子,也是婆婆伺候的。生完孩子上班,把孩子丢给他奶奶,王素娟也照顾特别好,不会说像别的家老人带孩子一样,最后孩子只和老人亲,不要爸妈的。王素娟一直有和孩子们说。他们爸爸妈妈多辛苦,上班多累,崔子信和李秋香每次回靠山村,若文若武就赶紧给他们搬凳子,叽叽喳喳地说着在家里发生的事儿。没有一点生疏感。只有有人经常在孩子耳边提起父母,孩子们才会是这种表现。这么多年了,崔家的妯娌们一直都是各家小媳妇羡慕的对象。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