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要稿子,可是等了好几个月,他们寄来的稿子还是很少。后来我因为右臂伤了,于是用左手又写了许多封反字的信,并限定时期请他们jiāo卷,这样给他们一个特别的刺激,他们才如期jiāo了许多稿子来。"除了向朋友们约稿外,陈果夫自己也写了一些文章在《碧浪》发表,这些文章后来收在由王凡夫编的《果夫小说集》里。

    1917年冬天,陈果夫的岳父觉得他闲居在家终非长远之计,便从上海写信给他,劝其经商。但他考虑到自己是革命党人,恐与金融界人士不好相处,便没有同意。第二年春天,岳父又来信说,有一家银行,一家钱庄,都是新开,且与他有关系,他要陈果夫选择一处。陈果夫也的确在家闲得太久,百无聊赖了,开始感到,这样下去太平淡了,不可能有什么大作为,不如出去活动活动,总不能一棵树上吊死吧。但究竟是到银行,还是进入钱庄呢?经过认真考虑,他觉得自己对于银行制度、业务还比较熟悉,而且还可看书研究,而钱庄是老式的,里面情况如何,自己一无所知,而且没有现成的书可看,因此想借此机会对钱庄作一番考察,就这样,他选择了钱庄。为此,他还专门写信给蒋介石,商量此事,蒋介石回信也赞成他进入钱庄,并希望他学点旧式的东西,并在必要时可作革命工作的掩护。这更加坚定了他进钱庄的信心,于是他便写信给岳父,表示自己愿入钱庄做事。

    1918年5月15日,陈果夫告别家人,离开湖州,进入上海晋安钱庄做事,担任助理信房。这可以说是他首次就业,虽然工作繁忙,待遇微薄,他还是蛮高兴蛮有兴趣的。

    信房的工作就是处理各地与钱庄业务联系信件。刚开始由于当助理,工作有一定限度,倒也可以应付过去,后来信房先生病死,陈果夫便奉命代理信房,而助理信房也再没配备,这样,原来两个人的工作只由一人负担,这种压力就更大了。陈果夫说:"后来信件一天多一天,我实在办不了,请经理找人,经理始终没有找,累得我病了。我的岳父向他们说话,结果,总算每月加我四元的薪水,如是者两年。第三年春,又加我两元。"虽然如此忙碌,陈果夫还能偷闲,他拼命做完自己的工作,然后去帮助别人,他以为这样可以得到钱庄上各部门的知识。白天工作一天后,到了晚上,他还要从事革命工作,或者翻阅银行或经济学的书籍,遨游于知识的海洋。他说:"我有我的兴趣所在;我愿一天忙到晚,自己找事做,可不愿和庄上的同事同流。"

    这一时期,陈果夫在钱庄的收入虽然很少,但开支却很大,除自己零用外,还要负担他的弟弟陈立夫的学费。这时,陈立夫已入天津北洋大学读书,所需学费几乎都由陈果夫支持。兄弟之间的联系比以前要密切,但由于陈立夫此时受工业救国的思想影响很深,正一头扎入自然科学的王国,为将来做一个工程师而奋斗,很少过问政治,所以,与陈果夫之间通讯往来,多限于经济和兄弟情谊方面。

    大约在五四运动前后,孙中山为了筹措革命经费,以救济革命先烈遗族并掩护革命秘密工作,便命一些guó mín dǎng同志在上海筹设证券物品jiāo易所。蒋介石首先将此事告诉了陈果夫,陈果夫立即同意,于是,他们便开始进行筹设证券物品jiāo易所的工作。

    第四部分 8.jiāo易所里,两个落难者成了知己(…

    据曾任上海物品jiāo易所理事的魏伯桢说:大约在1917、1918年时,戴季陶、张静江、蒋介石等因为经济非常拮据,共谋生财之道,于是和一日本企业代表协商,共同开办jiāo易所。他们在上海组织了一个名叫协进社的秘密社团谋划其事。又和上海大买办虞洽卿等拉拢,成立了上海证券物品jiāo易所,1919年正式开始营业。理事长是虞洽卿,常务理事6人,理事17人,监察人是周骏彦,此人曾当过蒋介石的老师。jiāo易所有资本35000元,1000元为一股,共35股,股东17人。其中张静江五股,张静江兄、侄共八股,蒋介石四股,戴季陶两股,陈果夫一股,这样,张静江一家和蒋介石、戴季陶、陈果夫共20股,占全部股份的4/7。

    jiāo易所成立后,陈果夫即为第五十四号经纪人,号名"茂新",专做棉花、证券两种生意,开始,"茂新"的资本,不过3000多元的现金,而第一天开张,就亏本1000多元,陈果夫经过慎重的考虑,把那位错误的经办人开除,决定以后谨慎行事,刚开始不必多拉生意,兢兢自守,稳扎稳打。这样,不到半年的时间,陈果夫的"茂新"便在商业场中站稳了阵脚。这时,由于"茂新"的业务增多,陈果夫便从晋安钱庄辞职,一心一意做起他jiāo易所的生意来了。

    陈果夫力争把"茂新"办好,他为此规定了做生意的四条原则:一、不作弊;二、不随便拉客人;三、不劝家人做多;四、认真。要求职员认真执行。一次,陈果夫发现内部职员有自己做生意的,他便作出规定,禁止职员自己做生意。他又考虑到,消极的禁止不一定有效,于是他又把各人的生活费重新加以调整,同时向股东会提出,将红利的分派额酌情予以增加,这样一来,职员们都能比较安心地工作,不再为自己打算了。陈果夫还规定:当天的账一定得当天晚上结清,所以每天晚上9、10点钟了,别的经纪人号都熄了灯,唯有"茂新"的职员还在进行工作。这些严格的规章制度,确实使"茂新"的面貌焕然一新从而在商业场中赢得了信誉。

    当然,陈果夫制定的这些原则,"茂新"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不一定都做到了,为了赚钱,他们可以突破这些规定,在他们看来,不管有千条规定、万条原则,赚钱就是最高原则,而且jiāo易所本身就是赚钱的产物,为了获得最高利润,进行着买空卖空的jiāo易,充满了冒险与残酷,只有昧着良心才能发财。据魏伯桢说:"开始时股票价在30元左右。到了1920年春已拍到每股50多元,及至年终每股涨到120元。这时每股所欠缴的股款四分之三,即37.5元,已全数缴清,jiāo易所收股500万元。"

    第四部分 9.jiāo易所里,两个落难者成了知己(…

    "茂新"股本不断增加,由原来的3000多元增加到30000多元。过了不久,陈果夫又开了一家"鼎新"号子,自己兼任协理,排在第四号,专营棉纱与金银生意,这样一来,一门之内,可做花纱、金银、证券4种大生意,营业更加畅旺了。这一期间,陈果夫的经纪号子大约做了好几亿元的jiāo易,佣金收入总在20万元以上,可谓左右逢源,白手起家。经济上的收获只是其一,重要的是他在政治上的收获,这一时期,他与同在证券物品jiāo易所的张静江、蒋介石、戴季陶等人开始了密切jiāo往,这几个浙江人以地域作为纽带,紧紧地抱成了一团,成为江浙财团及上海帮会势力在政治上的代表。特别是他与蒋介石的jiāo往,更为他今后的政治活动及权势的不断提高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从严格意义上说,陈果夫与蒋介石的深jiāo,是从经营上海证券jiāo易所开始,两人的感情在投机取巧的风险活动中建立并逐步加深。当时,上海滩是冒险家的乐园,在这个国际都会的市场上,从事jiāo易所买卖是极其冒险的事业,在买卖供求中,充满着赌博、投机、欺骗、诱惑、冒险、凶残等,一个人的发财建立在多数人的倾家dàng产上,由于共同的利益驱使,陈果夫与蒋介石走到了一起,并在饱尝了经营中的甜酸苦辣后结成了知己。

    后来,蒋介石的母亲王太夫人逝世,陈果夫就像自己母亲去世一样伤心至极,他专程赶赴奉化,代表孙中山致祭并恭读祭文,当读到"文与郎君介石游10余年,共历艰险,出生入死,如身之臂,如骖之靳,朝夕未尝离失"时,内心的伤感一下子表现出来,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对此,蒋介石也深为感动。之后,又帮助蒋介石料理丧事,在溪口陪蒋介石守灵数日才返回上海。当蒋介石的大公子蒋经国在上海求学时,蒋介石在给儿子的家书中嘱咐说:"……每月可于果夫哥哥处,挪零用钱三元。如果想买各种书籍,并与果夫兄商定为要。"并说:"你有空暇的时候,可以托果夫哥哥拣选几本小说看看。"从这里可以看出,陈果夫与蒋介石的关系,已经超过guó mín dǎng中的一般同志了,蒋介石要远离家乡、父母,叮嘱儿子以陈果夫为倚重,学习、生活等均要与其商量,这种亲密的程度,不是旁人所能相比的。

    经营证券物品jiāo易所的成功,不仅使陈果夫个人能支持在上海的不菲的生活费用,也不仅能支持在北洋大学读书的弟弟陈立夫的学习、生活费用,而且也多少资助了孙中山的护法革命运动,这当然是一举数得。

    jiāo易所获利越来越多,陈果夫等便将股票价格越抬越高,1921年初,jiāo易所股票每股市价抬高到156元,到年底竟涨到二百数十元,陈果夫的jiāo易所生意兴隆,达到顶点。

    但好景不长,"……到第三年,jiāo易所风潮一起,所有盈余全都倒了,几乎连本钱也赔蚀进去,好比一场春梦"。陈果夫与蒋介石、张静江、戴季陶等的经营陷于破产,从买空卖空的顶峰一下子跌落下来,陈果夫沮丧不已,在树倒猢狲散的情况下,他一边收拾残局,进行善后工作,一边为维持生计,继续做些小生意,经商自给,并企图重温旧梦。

    第四部分 10.jiāo易所里,两个落难者成了知己(…

    这一时期,陈果夫在做jiāo易所经纪人的同时,还替戴季陶主办的《星期评论》做发行工作,业余还喜欢剪报,阅读报上的辩论文字,并有时向《星期评论》、《商报》投稿,据罗时实回忆:"陈布雷先生在沪《商报》主笔政,以'议论周匝,文字雅俊'蜚声报界。先生时相过从。guó mín dǎng有重要动作,先生则与陈布雷先生晤谈,无不撰刊评论,为党作侧面的宣传。guó mín dǎng之一切主张,乃成为一时之公论。"后来,陈果夫还担任过《民国日报》的编辑。

    证券物品jiāo易所破产后,陈果夫大发雅兴,居然写起小说来,一时写出了《大家庭中之故事》、《为什么这样快》等小说及《提灯会》、《瞎说》、《做大总统》等短剧,并曾发起组织少年演讲会,以训练儿童的演说口才。

    对于jiāo易所当经纪人的非常经历,陈果夫后来写过一篇文章,专门作过总结,他说:"我到jiāo易所做经纪人之前,曾去请教岳父的朋友们(这时岳父已故),如钱业董事及银行、钱庄经理之类,同时,要求他们多帮忙。他们个个晓得我在钱庄做事的情形,不嫖、不赌、不喝、不穿,都认定我是一个古板先生,不宜作经纪人。我说:'做经纪人难道必须如此吗?'他们说:'非此不可!'我乃发生一种新的感想,就是老子所谓'天下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的道理也许是对。我自信如不与他人同流,我的工作未必不能胜任,所以在jiāo易所时,以至于上溯在钱业时期,始终保持这种态度,没有把我的信念动摇。这在事业的初期。当然要吃亏,第一天的亏本即其实证。不过结果我还是不失败,并且可以说是成功,因为我们生意不在十名之下。……歇业之后,清算结果,有几笔作抚恤同志遗族的股本,都能提出,加倍送去,可见事在人为;而且只要自己立得稳,人家相信你可靠,更不怕自己没有地位了。"

    从这段文字不难看出,陈果夫是在为他的jiāo易所商业行为辩解,好像他们在商业竞争中是清廉的。笔者以为,陈果夫可能比那些欺骗、诡诈发财的大亨要正派一些,但在当时激烈竞争的上海商业舞台上,真正的清正廉洁是不能站住脚跟的。但不管怎么样,陈果夫有失有得。失去的是证券物品jiāo易所,得到的是一个影响自己一生政治命运的知己蒋介石。所以,此时的陈果夫并不感到特别的失意,闲暇的时候,陈果夫的眼前总会出现蒋介石的形象,浮现他与蒋介石在jiāo易所里的那一幕幕、一件件。有时情不自禁地自言自语,思绪飞向了广州,他热切地盼望着蒋介石能在政治活动中发迹,因为,蒋介石的成功也就是他的成功,这一天很快便到来了。

    第五部分 1.蒋介石没有辜负陈果夫的期待(1)

    在广州,蒋介石以其特有的精明和胆识,取得了孙中山的赏识,并且以此为契机,充分发挥自己的政治、军事才能,使孙中山越来越感到,要取得革命的成功,必须重用蒋介石。这样,蒋介石力克胡汉民、许崇智,成为仅次于汪精卫的第二号人物。应当说,这份成功的果实里绝不仅仅浸透了蒋介石自身的努力与汗水,这里面也凝结着陈果夫的一份盼望、一份等待、一份辛勤。所以,当蒋介石成功以后,陈果夫、陈立夫南下广州也就成了心安理得的事情了。因为,这时蒋介石一方面急需忠诚于自己的得力人才,蒋介石当然会想到陈其美的两个侄子陈果夫和陈立夫。另一方面,蒋介石一直没有机会报答恩师陈其美,所以,他成功以后,马上开始考虑重用陈果夫、陈立夫,以了结他欠恩师的情。

    正如前面讲到,蒋介石能被孙中山发现,应得益于盟兄陈其美为其铺路架桥。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继续组织力量进行讨袁。由于在建党问题上,黄兴与孙中山意见分歧并出走,孙中山更感军事人才缺乏。于是陈其美便将蒋介石推荐给孙中山。

    那还是在1914年6月,陈其美电召蒋介石赴日。因为此时孙中山接到东北革命党人宁孟的报告,说吉林、黑龙江两省的军队已经运动成熟,倾向革命,请孙中山立即派干部来主持工作。孙中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