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几乎把自己同外面的世界分开了。当时,在全国范围bào发了五四运动,各校学生纷纷采取一致的爱国行动,举行罢课,组织"通俗演讲团",成立"国货维持股",以声援北京学生的爱国运动。一时间,南开大学、北洋大学、天津高等工业学校学生1万多人参加了行动。学生运动、工人运动、市民运动互相配合,爱国运动的浪潮汹涌澎湃,科学、民主的口号响彻云霄。然而,这一切都没有惊醒陈立夫的"睡梦",由此可见,陈立夫"睡得有多么的沉"。

    第三部分 9.蒋介石与陈果夫初次谋面(1)

    陈果夫在南京陆军第四中学学习才半年,武昌起义bào发了,并迅速取得了胜利。这一胜利极大地激发了广大革命群众的革命热情。散布在全国各个地区的革命党人纷纷发动新军和会党起义响应,人民群众到处掀起自发的反抗斗争,革命浪潮激dàng全国。陈果夫为武昌起义的胜利而欢呼雀跃,但又不知如何响应。这时他二叔陈其美从上海来到南京,准备在南京发动起义,带动东南各省,以响应武汉的革命。陈其美将自己的意图告诉了陈果夫,陈果夫也深受鼓舞,表示愿随陈其美一起行动。

    一天深夜,蒙蒙的夜雨给古城南京增添了一丝寒意,街上已经没有行人了,古城一片宁静。但在这平静的夜幕之中,南京陆军第四中学的一间教室的窗户上却长夜辉映着昏黄的烛光。这是陈其美正召集陆军第四中学的同盟会会员密谋起事,为避免清廷爪牙的发觉,只点了几支小蜡烛。灯光虽弱,但大家热情很高。陈其美用他那特有的吴兴调鼓动大家说:"武昌起事,全国响应。我等革命青年切不可坐视。南京在长江之下游,如能起事成功,与武昌相应,则长江上下自可连贯一气,江南可自立。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缔造共和,肇于此进,我愿与诸君共同努力。"

    陈其美的慷慨陈词很快引发了大家的革命热情。一个青年应声而起:"我等加入同盟会,便已立下革命志向,愿为革命献身。如今正是革命之良机,我愿追随陈先生,争取南京光复,即使肝脑涂地,也在所不惜。"这个青年的话立刻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大家纷纷起身表示愿为革命而战。即使是因古板而被同学称作"老太婆"的陈果夫也是激动不已,热血沸腾。

    随着愿意革命的人数日益增多,教室已经容纳不下这么多人,以后开会只好改在cāo场。几乎每晚都在开会,做组织工作、宣传工作、联络工作等。而且,由于人数越多,保密工作越难做,终于引起了清廷的注意。两江总督张人骏派人加强了对四中的防范。四中原来储藏的qiāng支弹yào也被秘密运走,藏了起来,镇守南京的江宁将军铁良、江南提督张勋拥有重兵,而且同情革命的南京新军第九镇也被调往城外。这就是说,南京起事已不可能了。

    在这种情况下,陈果夫心情十分沉重,他独自一个人思考了许多问题,也回想起许许多多的往事,他想起了自己的少年壮志,也想到了父辈的业绩,还想到了母亲的厚望,在这些错综复杂感情的激励下,他最后还是下定了决心:去武汉当兵参战,像二叔那样,轰轰烈烈干一番事业。于是陈果夫与另外两名同学商定,先去看望卧病在床的陈其美,征求他的意见。

    第三部分 10.蒋介石与陈果夫初次谋面(2)

    来到陈其美家,见到一个身材瘦削、表情严肃的青年正坐在陈其美的床前,与陈其美正在谈什么事情。陈其美见陈果夫进来了,很是高兴,马上向那个青年介绍说:"这是我的大侄儿果夫,现在在南京陆军第四中学读书,很想参加革命,你以后可以多多帮助他。"

    介绍完果夫后,陈其美又转过头来对果夫说:

    "这是我常给你提起的我的义弟蒋介石,他是浙江奉化人,对于军事颇为熟悉,是革命党人中不可多得的人才,现在主持杭州方面敢死队的工作。以后你可要多多向他请教。"果夫垂着手答应道:"是,我一定向蒋先生多多请教。"这就是陈果夫与蒋介石的第一次见面。

    这次见面,因为正赶上陈其美与蒋介石商议杭州起事计划,陈果夫不敢多说话,只是在一旁听他们两人商讨训练军队、起义的时间、地点等。他们谈得十分投机,陈果夫也听得入了迷。对于这一次见面的情形,陈果夫一直记忆犹新:"蒋先生威毅稳重的风度,使我第一次所生的印象非常深刻。"

    这次见面虽然蒋介石、陈果夫并没有多谈,但陈果夫既然对蒋介石"印象非常深刻",自然为他以后投靠蒋介石作了铺垫。

    从此,陈果夫与蒋介石开始了jiāo往,但这种jiāo往还只是建立在情谊基础之上的。陈其美死后,蒋介石爱屋及乌,将感情移到陈家的下一辈。当陈果夫与陈立夫在上海时,蒋介石曾给予多方照顾。但这只是一般的感恩之情,实际上蒋介石与陈果夫并无太深的jiāo情。

    陈其美死后,陈果夫常去蒋介石那里拜访,两人的jiāo往开始增多,但此时的jiāo往是以一种同情作底蕴的。如果没有陈其美这层关系,蒋介石这时绝对不会理睬陈果夫这样一个无名小辈。但在陈果夫的感情世界里,蒋介石对他来说越来越重要,因为,他觉得与蒋介石jiāo往受益特别多。一方面,蒋介石能给他带来许多新的信息,谈论有关革命的指示,分析政治格局给他听。另一方面,蒋介石能给陈果夫以心理上的依托。陈其美死后,陈果夫所迫切需要得到的也正是这种依托。所以,蒋介石与陈果夫这时的jiāo往也是一种必然,一个想报恩,想给予,另一个找依靠,想得到。

    陈果夫对这个时期与蒋介石的jiāo往一直是怀有好感,念念不忘的。他说:"二叔殉国之后,我常常到他生前许多同志好友处拜访,屡屡见他们生活不整饬的情形,甚至有吸鸦片赌钱等腐化行为,会客的时间也无限制。其时革命环境至为恶劣,而党内一部分同志生活毫不振作,为之太息。但每次去晋谒蒋先生时,情绪就不同了。先生生活严肃……他不在家时,我就在他的书架上抽阅很多有益身心的书籍。蒋先生生活有规律。来客到了黄昏10时,他就请你回去,明日再谈。因此,我对他的敬仰之心便与日俱进。"

    应当说,陈果夫在这里讲的情况,大部分都是事实,但也有过分夸张的一面。实际上,陈果夫在蒋介石的面前,是一个后辈的身份,蒋介石在他面前,当然是装模作样,故作严肃,"所谈不外乎对革命的指示和大局的分析"。也就是说,此时的蒋介石是以长辈的身份与陈果夫来往的,而陈果夫则是以晚辈的身份来接近蒋介石的。因此,如果说此时蒋介石与陈果夫有关系的话,那么,这时两人之间所具有的主要是责任关系。就是说,关心与被关心的关系,帮助与被帮助的关系,因为,此时的陈果夫并不能为蒋介石分担些什么。

    第四部分 1.陈果夫与孙中山(1)

    在陈果夫满怀报国激情投身革命的时候,陈果夫始终认为自己在二叔的支持下,一定能干出一番事业,有所作为。尽管他与蒋介石相识,并从心里敬佩蒋介石,但在陈果夫的观念里,有二叔这大树足矣。可是,当陈其美这棵大树倒下时,他在心理上转向了蒋介石,只是一直没有机会,两个人的关系始终停留在"相识"的水平上,相知谈不上,更谈不上相jiāo。俗话说患难方能成知己,机会终于出现了,二次革命失败后,陈果夫、蒋介石都成了落难者,于是,才有了证券物品jiāo易所,两个人遂成了知己。

    想当年陈果夫同蒋介石一样也干过一番轰轰烈烈的革命事业.

    陈果夫见了蒋介石第一面以后,当时并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只是留下了一些"深刻的印象"而已。因为,他心里还有比这更大、更重要的事,这就是革命。陈果夫认为,自己同蒋介石一样,都是革命者,关键的是要有所作为,所以,他又去找黄兴、宋教仁这些同盟会的领导人了。

    黄兴等人听陈果夫介绍情况后,提出自己的看法,他们认为,在清军加强防范的情况下,南京起义暂可推迟,现在主要的任务是以各种方式直接支援武汉革命。黄兴还告诉陈果夫,现在清王朝为了扑灭革命的火焰,挽救失败的命运,已调动大军攻打汉口,革命的策源地武汉面临的局势十分严峻,若是武汉根据地失了,各处很难响应,因此,应动员广大同盟会员到武汉从军,参加武汉保卫战,发展革命的大好形势。

    黄兴等人的一席话,使陈果夫热血奔涌,他立即决定不回南京,去武汉。这样,他与另一同学,登上轮船,逆水而上,前往汉口参战。

    陈果夫之所以要这么做,一方面是因为武汉情势紧迫,刻不容缓;另一方面就是陈果夫知道父亲将在那几天内从北京回到上海,而陈果夫当时正咳嗽吐血,恐怕为父亲所晓得了,去不成,所以急于要离开。

    陈果夫到达武汉当天,正是汉口战事紧急之时,袁世凯以冯国璋接统第一军,驰抵大智门,进窥汉口。10月28日,冯国璋出动全军向汉口进攻,革命军英勇拒敌,死亡无数,汉口岌岌可危。陈果夫即到起义军军务部找到部长孙武,请求安排具体工作,孙武考虑一下说:"现在汉口眼看要丢失,汉阳则必须守住,我们准备加强汉阳的军事力量,你们愿意去汉阳吗?"陈果夫回答:"我们为赴难而来,任何危险的地方都可以去。"孙武见他们态度如此坚决,随即给他们发了护照,要他们到汉阳去报到,这样,陈果夫便随着其他人员一起去了汉阳。

    汉阳民军司令部设在汉阳兵工厂内,房子里挤满了前来从军的青年,乱哄哄的。陈果夫报到后,被分配到pào兵排当了一名士兵,按他陆军中学的程度,本可充当一名下级军官,但他志愿当士兵。当时守卫在汉阳的民军听说汉口即将失守,一部分便失去革命信心,有很多人胆怯开溜,于是一些阵地上有pào无人能放,堆在那里派不上用场,陈果夫在军校学过放pào,正好可以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他便成天在阵地上摆弄大pào,并教其他一些士兵学放pào,的确成了大忙人。

    第四部分 2.陈果夫与孙中山(2)

    当兵的生活是艰苦的,晚上没地方睡,大家便穿着衣服挤在一起,随地躺下,第二天照常进行活动。此时,陈果夫病情刚刚有所好转,吐血已愈,但咳嗽未止,再加日夜工作,休息不足,身体慢慢支持不住了。一天晚上,他参加部队运送子弹到黑山,回来时摇铁道上用的手摇车,精疲力竭,便觉天旋地转,一下子倒在藤椅上不省人事,十多小时后才苏醒过来。同伴们见他身体如此虚弱,都劝他回去休息,但他坚决不肯,与其他人一起,继续投入紧张的战斗。

    由于冯国璋出动全军疯狂进攻,汉口终于失守。汉口失守以后,汉阳便成了前沿阵地,汉阳民军集中力量,几次反攻汉口,都没成功,革命力量损失很大,在这种情况下,指挥部作出决策,一部分继续坚守汉阳,一部分向武昌退却。这样,汉阳明显空虚,清军便组织更大军力向汉阳进攻,汉阳立刻处于危急之中。

    清军在武力包围汉阳的同时,还派了大量jiān细,潜入汉阳城进行破坏,以作内应,这些jiān细在汉阳兵工厂附近放火放qiāng,闹得整个汉阳城非常紧张。在这种情况下,汉阳兵工厂的民军司令部也日夜紧张的工作,司令部里的工作人员有的深入到民军各部队以加强领导,有的出去救火,也有一部分人临危远避,有几次连主持工作的头面人物都走光了,只剩下几名普通的兵士,有一次只剩下一个管军需的,另外就是陈果夫与四五个守门的卫兵,司令部几乎成了一座空房。有人提议干脆走光算了,陈果夫挺身而出,他坚决不同意这种临危脱逃的胆小行为,他说服其他人都留下,并尽最大的努力,维持司令部的正常工作。他选了一支最好的qiāng,带足了子弹,坚守在司令部大厅里,外面的火警声,对河的qiāngpào声,清晰入耳,不远处一片火光映红了夜空。陈果夫精神高度集中,随时准备应付一切突然情况。

    守门的卫兵不断接到人民捉来的jiān细,一个个送进来,jiāo给陈果夫处置,这使他十分为难。司令部人手太少,不能进行审问,因此不能确定其真假。即使确定了谁是jiān细,在当时十分紧急的情况下,也不能怎样处置他们。陈果夫没有什么再好的办法,只好将这些jiān细分别关在旁边的房间里。几小时后,清军攻势渐衰,出去的人陆续回来,才将jiān细一一审问,进行处置,民军负责人对陈果夫的果敢行为进行了表彰。后来,陈果夫想起此事,还真有些后怕,他十分庆幸地说:"幸而那些汉jiān没有知道我们的虚实,否则我们虽扣着门,而窗子是洞开的,又没有把他们缚住,假使他们中间有几个有勇气的跳出来挣扎,或者我们胆怯了些,就不会得到这样顺利地处置了。"

    就这样,陈果夫随革命军在汉阳坚守了一星期之后,黄兴很快率领大军到了汉阳,民军士气为之一振。黄兴见陈果夫还只当一名士兵,便把他转到汉阳府中的军政科办事,军政科的任务主要招募、训练新军,陈果夫到职后,很快就协助科长组织起约一千多人的防城营和巡城营。他的努力工作赢得了科长的赞赏,所以深得厚爱,科长常常有事要到武昌去,在他到武昌时,总是委托陈果夫代理其科长的职务,并全权处理科长的事务。

    第四部分 3.陈果夫与孙中山(3)

    这期间,到武汉来参战的南京陆军中学的同学不少,仅在汉阳的就有100多人,在陈果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