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读书 > 都市小说 > 永宁赋 > 正文 37.入V三合一
    ,第三十七灯火阑珊

    大军离开洛阳之后, 并未奉旨回泗洲,而是驻扎在了黄河岸边的河东县。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

    倒是宇文鸿,带着宇文将军的兵马又回了南境。

    可那穆家宗府八万府兵, 这尔荣竟再未提归还之事。

    昭昭野心, 不言而喻。

    洛阳倒是和往日没有什么不同, 日复一日, 夏去秋来。

    天气也日渐微凉, 元曦的寒疾还没有好转, 才入秋就已经穿上了冬衣。

    阿澈今日托人带了信来,说是在南朝琅琊找到了余扁鹊的仙踪。

    自元曦得寒疾之后,无论是穆家还是阿澈, 甚是还有墨者们,都没有停止对余扁鹊的寻找。

    然而除了孟津渡那次和他擦肩而过外, 余扁鹊就如同石沉大海一般, 再没有任何消息。

    这次终于得到余扁鹊目前可能身处琅琊的信息, 阿澈便约了元曦,子时在外城宣阳门相会,然后一同南下琅琊。

    想来因是时间紧急,阿澈竟计划深夜出发,连夜赶路。

    是夜,夜已渐深,元曦给仆役们留了信, 独自一人便从后门出了门。

    洛阳城此时已是夜深人静, 黑漆漆的一片, 元曦有些后悔自己出门时走的匆忙,没能带上一盏风灯。

    她在黑暗之中踽踽独行,不时还听见远处永宁寺的金铃声,不觉步子越发的快了。

    未行几步,已来到铜驼大街,昔日热闹非凡的大街现以杳无人烟。

    她鼓起勇气,迎着寒风,带上披风后的兜帽,踏上铜驼大街的青砖街道。

    忽然就在这时,道路左边的一间布坊,和对街的钱庄亮了,温暖的灯火霎时照了前方的路。

    当她走过,第二间的客栈和书铺又亮了,接着香铺和裁缝铺亮了。

    每当她走过一间店铺,前面那一间就会继续亮起来。

    一步一步,温暖的灯火照亮她的前路,替他赶走那些来自黑暗的恐惧。

    铜驼大街,从宫城的长乐门,一直通向外城南门宣阳门,为洛阳城最长且最繁华的街道。

    这一日,子时深夜的铜驼大街,因为一个女郎的脚步,被逐渐点亮,一时灯火通明,宛如白日,甚至有出来点灯的仆役,还看着她微笑。

    元曦不知道怎样形容她此刻的心情,忽然她听见背后嘭的声响,她回过头,看见长乐门外的双阙上,燃放起了烟火,火树银花,绚丽如春。

    她突然好像什么都明白了,那夜她对他说,真希望有一天着铜驼大街能如汉时西京一样,东风夜放花千树,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她突然感觉有些想哭,看着路旁一一点亮的灯火,她的步伐已经有些踩不稳了。她紧紧抓住袖口,忍住那些眼泪。

    她路过灯火辉煌的茗芳斋,走过亮如白昼的露凝香,甚至还看见了露凝香挂满的元日花灯,莲花灯c白兔灯c寿桃灯,五彩斑斓。

    长长的铜驼大街,她一步一步走了大半个时辰,伴随着背后天空中绚烂的烟火。

    于是她看到那个人,不用暮然回首,他就在灯火阑珊处。

    宇文澈看着那个女郎,见她眼里噙着泪水,握紧了衣袖,踏着光向他走来,穿过那些斑斓的色彩,映着背后灯火通明的铜驼大街,天上还有如星般闪烁的流火。

    元曦看着她,觉得快要控制不住自己了,她突然提裙角向他跑去。

    她看他张开了手臂 ,她便直接扑进了她怀了。

    她紧紧的抱住他的腰,踮起脚尖,吻住他的薄唇。她的泪,就这么一下滚了出来。

    他紧紧的把她锁在自己怀了,回应她的那个吻,他感受到咸涩的味道,就好像她的泪,一直滴在了他的心里。

    背后的铜驼大街灯如昼,远处的永宁寺高塔也被层层点亮,烟火还在不停的升腾,然后落下。

    也许是那烟火之声,竟然让整个洛阳城都慢慢亮了,许多人从屋里走出来,抬起头看着那漫天花火。

    那些萤火之光,终会汇聚,照耀这场盛世繁华。

    他放开她的唇,抱着她说:“我的女郎,今日是她十五岁的生辰,想祝她及笄快乐,但在下愚钝,不知女郎喜好,选不到礼物。只知她一生所求,不过就是天下太平,盛世繁华。

    然我不能给天下以太平,我只愿护她一世太平,我不能让盛世繁华,但我只想她所到之处,再无黑暗。希望这个礼物,她能喜欢。”

    元曦靠在他的怀里,她说:“阿澈,我很喜欢,没有比这更好的了。”

    其实自那一年,元曦在生辰时逃出宫城,穆太妃也在那日之后仙逝,她就再也没过过生辰,甚至连她自己都忘记了自己的生辰。

    他低头看着她,温柔的笑了。她感觉,那笑恍若春至。

    她看见他的眼里有万千繁华,有星汉灿烂,有人生四季。

    他从怀里掏出一把白玉梳,解开她头上的发带和发簪,一点一点梳着,慢慢用那支牙簪挽成发髻,他的动作并不熟练,甚至有些生疏。但他眼神专注,如同当年在木架上绘着那些羽毛一般。

    最后将她那些披散下来的青丝,用银白的发带系住。

    这一场及笄礼,没有赞者,没有摈者,也没有主人。但有满城的灯火,炫目的烟花,还有他。

    他将她的发梳好,再在她的唇角落下一吻。

    他对她说:“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志,顺尔成德。元氏有女,祥钟华胄,秀毓名门,温慧秉心,令吾倾之,慕之,爱之,怜之,心悦之。”

    她听罢红着脸答道:“妾虽不敏,敢不祗承。”说罢退后一步,对他行了一个拜礼。

    元曦起身,就听他说道:“嗯,今日汝已及笄,明日便可入我家门。”

    她听他说完,知是诨话,道:“无聘礼,无媒人,谁想去你家。”

    说罢迈着步子上了他身后不远处停着的那辆马车。

    宇文澈跟在她身后也不恼,抬起手,握着拳,抵在唇间笑。

    跟随着她上了车,马车缓缓驶出洛阳宣阳门,逐渐将那些灯火都留在了身后。

    车上,他搂着她问:“女郎可是要跟着在下回故里?”

    元曦推开他的手道:“谁要和你回故里,咱们是要南下琅琊。”

    “嗯,在下不才,琅琊正是吾乡。”

    ——————————————————————

    第三十八 乌衣巷

    南朝江左豪门琅琊王氏,因前朝永嘉之乱,随帝南迁至建康,定居在距建康城不远的白下城。

    后因王氏之人思念再也不能归去的原乡,故将白下城改名琅琊郡。为区分江左琅琊,世人亦称白下城为南琅琊。

    南朝皇室倒是几度换了姓氏,然而那些高门,依旧风光无限好。

    “阿澈是南朝人?你爹不是宇文大将军吗?”元曦问道。

    “嗯~卿卿去了自会知晓,不过在下倒是很期待带着卿卿归家呢。”宇文澈道。

    “谁是卿卿呢。”元曦听罢红着脸,想着阿澈真是越发的厚颜无耻了。

    阿澈靠在车厢后的软垫上,半闭着眼,说道“汝不卿卿,谁当卿卿?”

    随即把元曦也拉倒了身侧躺下,又取了被褥给两人盖上。

    元曦只见阿澈这辆马车布置的时分精巧,依旧比一般的马车大一些,茶案,小柜一应俱全,甚至角落里还有一只红泥小炉,上面放着一把鎏金的小茶壶。

    小柜上还有一只博山炉,炉里正燃着香,微热的青烟,映着窗棂里透入的一丝丝月光。仔细一看,这小炉c小柜c博山炉皆是固定住的。

    只有中央的茶案可以挪动,挪开之后车内便成了一榻,地上铺着厚厚的软垫和羊皮毯。四周还散落着几只圆形枕。或卧,或跪坐,或踞坐都十分的舒适。

    夜已深,有了小柜上的那只博山炉,元曦也不觉冷了,又盖着锦被,窝在阿澈怀里,伴随着马车的哒哒声,她很快便进入了梦乡。

    阿澈看着怀里那个小小的人儿,面色有些微红,打着几不可闻的小呼噜埋在他怀了,看着她那随着呼吸微微起伏的睫毛,像两只小扇子似得。

    他忽然觉得内心柔软,觉得异常满足。他忍不住将头靠在她的额头,“晚安,卿卿。”他对她说道,随即也闭上了眼睛。

    两人醒来时,天已大亮。为了不耽搁,就只停下来简单梳洗一番便接着上路。在车内吃了一些点心,阿澈又煮了茶。

    昨日太晚了些,没有看清,今日元曦才发现,赶车之人竟是那个闷葫芦宗明。

    宗明一大早见着元曦,又给跪了下去,还叫了声钜子,倒是把元曦吓了一跳,感紧把他给扶了起来。

    几人就这样一路星夜兼程,终于到了南朝首都建康。

    建康之繁华,元曦只是曾经在父皇给她的话本子里看过,然而今日一见,发现洛阳比之建康,真是远远不及。

    秦淮河蜿蜒而曲折,浩浩荡荡穿过这座巍峨的城池。马车驶过一架宽阔的朱雀航浮桥,便看见建康宏伟的朱雀门。

    元曦掀开马车的木质窗户,见车正沿着一条宽阔的御道向城内行驶,两侧有官署府寺,甚至还有秦淮河不时的穿过。

    马车沿着御街行了几里,又转入一条沿着河修筑的大道。元曦看见河中川流不息的浮舟,觉得甚是有趣。

    那些商贩,就在浮舟上叫卖,大多卖的是一些水产品,引的许多人驻足观看。

    马车又行了不多久,过了一座文德桥,驶入一居里,元曦见巷外有一牌坊,牌坊上有乌衣巷三字石牌匾一个。

    行至一处,马车便停了下来,阿澈先走了下去,又扶着元曦也下了车。

    元曦见有一府,是典型的南朝建筑,灰墙青瓦,墙上还有些许藤萝,但那府门却是十分气派,门旁立有两只石鼓,门上悬挂着一排巨大的灯笼。

    门框上有一匾额,上书王府二子,左右还有一对联。

    宗明上前敲门后,出来一仆役,见着宇文澈后,赶紧领着一群人进了府。

    众人在大厅之中等不到多时,忽见一矍铄的老太太,银色白发,带一镶着宝石的抹额,在一群女眷的簇拥之下来到前堂。

    “阿澈啊~我的阿澈回来了啊~想死奶奶了。”那老人见到宇文澈后快步走来,握着他的手道。

    宇文澈见了老人,也挂了丝微笑,叫了声老祖宗。

    又对老祖宗道:“这是阿朝,此次来建康,就是为了带阿朝去琅琊寻医。”

    那老祖宗看了一眼元曦,不可置否,也没给什么好脸色。

    想来南朝长久受儒家思想的熏陶,自是难以理解会有未婚女郎,就这么跟着郎君独自上路之事,虽说是求医,总该有家人同行,最起码也该有个仆役。

    可这女郎倒好,只身一人,虽穿着讲究,头上的发簪一看也不是俗物,但却如此没有礼数,果然是北方蛮子。

    宇文澈见了老太太的表情,便直接牵过了元曦的手,道:“阿朝乃外孙心悦之人。”

    元曦听着他的话,虽有些害羞,但还是不忘给老太太行了一个礼,道:“阿朝见过老太太。”

    “敢问女郎是哪户人家的女郎?”老太太问道。

    元曦正欲回答,便被阿澈抢过了话头道:“日后自然是宇文家的。”

    那老太太听罢颇为不喜,但也未在说甚,顺着转了话题。

    问了明日前去琅琊之事,又想安排一些随从,但被阿澈拒绝了。

    接着又介绍了各位女眷,那些女眷也是个个如花似玉,一看也不是普通人家出生。

    元曦这才知道这里竟然就是那鼎鼎大名的江左豪门琅琊王氏府邸。

    屹立几百年不倒的真正南朝高门,历经几代王朝,出过三十四位宰相,三十一位皇后,三十七位驸马,文人名仕更是不计其数。

    她忽然想起,的确多年前阿澈曾说过他的母亲姓王,只是她未注意到罢了,又或许她根本不会想到阿澈的母亲会出自如此显赫的南朝豪门。

    这倒可以解释阿澈总喜欢穿南朝服饰,喜欢踩着木屐,出生将门,却有氏族之风流。

    过了不久,王家几位大人也下朝归来,一家人一起用了膳,席间倒是可以看出王家之人对阿澈那是极好的。

    几位大人对元曦也甚是友善,甚至阿澈的大舅舅还提到多年之前作为南朝使臣前去洛阳,偶遇一女郎摆下擂台,欲试天下才子。

    王家大舅舅虽没有前去挑战,但对那女郎倒是印象深刻,现觉阿朝女郎同那日那位才女,生的颇像呢。

    元曦当初只听闻胡太后说母妃曾名满天下,没想到果然是到了南朝都有人认识母妃。

    元曦知这位王大人并无恶意,便也只是笑笑,没有作答。

    两人在王家住了一晚,第二天一早便启程前往琅琊。

    ——————————————————————

    第三十九 一苇渡航

    三人一路疾行赶至琅琊,哪知竟如上回一般,又是人去楼空,仙踪难觅。

    话说求医之事,本就在于一个求字,千山万里,又不能用强,如此说来只能是有所遗憾。

    三人在琅琊也耽搁了数日,便只能无功而返。

    回到建康,却见阿澈的大舅舅王丞相正带着一干人马急急忙忙的出门。

    两人打听之下才知今日同泰寺正在举行四部无遮法会。

    本是一佛教盛典,哪知这南朝萧皇帝竟然比那曾经的胡太后更加笃信佛教。

    脱下了帝袍,换上了僧衣,要舍身出家。

    这倒是把南朝一干大臣急的是如同那热锅上的蚂蚁,一大早便要到那同泰寺。

    王丞相说罢就带着那一干人等匆匆忙忙的赶去。

    阿澈见元曦觉得有趣,如今回洛阳也不需再赶路,便提议一同去看看。

    三人顺着络绎不绝的人流,很快就到了同泰寺。

    只见那寺中法坛上已站着多位高僧,其中一位僧帽下还露出些许青丝,想来应当就是这南朝皇帝陛下。

    坛下一干穿着朝服的大臣们,皆已匐匍在地,只听那领头的王丞相说道:“我等欲像三宝祷告,请求能赎回皇帝菩萨。”

    “公欲如何赎回?”那皇帝问道。

    “臣等愿捐出银钱,修筑佛寺,只求佛祖能归还我主,南朝百姓离不开吾皇啊~”王丞相呼唤道。

    “朕认为众爱卿所提之事可行,那就请丞相大人率先随喜功德吧。”那皇帝道。

    王大人随即让仆从抬上一朱红漆箱,打开之后竟见满满一箱五铢钱。

    想来那皇帝也颇为满意,便又向其他大人道:“爱卿们以为如何?”

    正在众朝臣议论纷纷之时。

    人群突然分开,走出一人,见那人穿着泛黄的僧袍,淡蓝色的眼睛,头上还留着微卷的棕发。

    元曦一看,那人竟是昙提流支法师。法师自那日南下以来,好像并无变化。

    见法师上前道:“贫僧认为此举甚是不妥。”

    那皇帝正欲发怒,但见是一外邦沙门,也就忍下了,便问:“朕自继位以来,广修佛寺,渡人出家不知多少,法师认为这有何功德?”

    昙提法师不疾不徐答道:“并没有功德。”

    此时那萧帝已是青筋暴起,问道:“哦?那法师认为为何无功德?”

    “这些只是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随形,虽然有,却不是实有,并非真正功德。”昙提法师答道。

    “那如何才是真功德?”那陛下又问。

    “清净c睿智c圆妙,体自空寂。这样的功德,不是在尘世上追求的,也非用这些俗物可求。”昙提法师说道。

    那皇帝暴怒,大吼道:“回答朕问话的到底是何人?”

    群臣见陛下如此,又全俯身跪下,齐声呼:“陛下息怒。”

    然而那昙提法师依旧面无表情,立于众臣之间,泰然答道:“贫僧不知。”

    此时的南朝皇帝正处于震怒之中,那里领会法师此中真意。

    想是那陛下碍于法师乃一出家之人,自己又是佛教信徒,只是下令将法师赶出城外。

    元曦见法师被一群披甲卫兵羁押着正向外走去。

    随即也牵着阿澈跟了过去,三人挤开拥挤的人群,追上法师。

    那些卫兵见到三人,本欲赶走,却见宗明上前塞了一些钱,那几个卫兵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由着他们去。

    元曦走到法师跟前,同法师并肩而行。听法师对她问道:“阿朝之心可曾寂静?”

    “身于红尘如何能寂静?”元曦反问之。

    “在胎为身,处世为人,在眼为见,在耳为闻,阿朝之寂静当在于本心。”说罢,又问“今日阿朝可有所求?”

    “求天下太平,百姓安宁,求我爱之人,长生无极。”元曦答。

    “可阿朝并未为自己所求。”法师道。

    “嗯,当是阿朝同少时一般并不信佛。”元曦微笑着道。

    法师听罢嘴角也微弯,抬手摸了摸元曦的发髻。

    几人已行至城外,那些卫兵便自行散去。

    三人陪着法师走过朱雀桥,又走了一会儿,行至江边。

    法师道:“你们不必再跟随贫僧。”

    “那敢问法师要去向何处?”阿澈问道。

    法师未答,转身在江边摘下一些芦苇,聚成一束,又道:“缘分未尽自会再见。”

    只见法师将那一束芦苇丢至江中,竟踏了上去,一苇渡航。

    三人站在江边,看着滚滚江水中的法师就这样渐行渐远。

    “再看他也不会回来。”

    三人闻声转身,竟见那芦苇丛中坐了人,正在啃一块干饼。

    那人一脸黑泥,也看不清相貌,但见头顶花白的头发,想来是一老者,也不知为何坐在那江边淤泥里。

    就在三人欲问之时,突然听见一阵轰隆之声。

    就见一队骑兵赶至江边,那头领见到江边众人,便问道:“昙提流支法师在何处?”

    “鬼知道在哪里,早不找,人都不再了,倒是想起找人了,真是有病。”见那老者依旧啃着饼说道。

    那头领哪里见过如此无礼之人,甚是愤怒,竟直接叫人将那老者从那泥中给抓了起来。

    元曦看不下去,正要出声,这时便听阿澈道:“将军对一耄耋之人如此行径,不感羞愧吗?”

    那将军看了一眼阿澈,愣了一下,竟大惊道:“竟然是你。”

    说完也未再说,好似甚为惊恐,赶紧让人放了老者,带着一队人匆匆离去。

    那老者见又从获自由,弯身捡回他那块已掉到泥里的饼,看了看,当是觉得实在无从下口,一声叹息,又将饼丢了回去。

    阿澈见状,便示意宗明从随身的包袱之中,掏出一块干粮递给老者。

    那老者接过来吃了一口,仿佛觉得颇为满意,囫囵吞枣的一口气吃完,还拍了拍手上的碎屑。

    阿澈随即行至老者面前,行了一礼道:“在下想恳求余扁鹊医治吾妻之寒疾。”

    元曦听他此话,很是惊讶,这老者竟就是余扁鹊,同样在她吃惊的同时,也忽略了阿澈那句称呼。

    余扁鹊看了看元曦,元曦见状赶紧伸出手来。

    见他搭了脉,问了些病情,又问元曦的名讳。

    元曦也未隐瞒,皆具实以告,哪知那老者听闻元曦之姓氏,直接撒手,道:“我曾发誓不医皇室中人。”

    转身就要走,这时只听阿澈说道:“公吃了我的饼,又该如何偿还?”

    那余扁鹊听了直跳脚,伸手摸了摸自己怀中,才想起自己早已身无分文。

    气的涨红了脸道:“小郎君怎可如此吝啬,刚才给老生之时也并未说要偿还。”

    “余扁鹊可以不医皇室中人,在下也可锱铢必较。”阿澈道。

    那余扁鹊欲走,哪知又被宗明给拦了下来。

    一时气急,抓耳挠腮跳了半天后,竟然从怀中摸出一物,直接丢到宇文澈怀里,随即转身就走。

    元曦见那余扁鹊已走远,凑到阿澈身旁一看,他手里拽着一本《金匮玉函方论》,元曦不知是何物,但见阿澈翻开来竟是一本医书。

    好像是余扁鹊根据多年行医经验所著。

    阿澈翻着那本医书道:“阿朝想要学医术么?”

    元曦这些年每日一碗汤药,早就被折磨的苦不堪言,哪里还想学什么医术,赶紧回绝了。

    又听阿澈道:“既然如此,那只好为夫钻研之后,替卿卿治病了。”

    手机用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更多完本小说 关注微信公众号xbqg 新进入首页 很多精彩小说等着你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