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读书 > 穿越小说 > 蒋介石日记揭秘 > 第 12 章
    毫不客气地指责中国为何向保定和石家庄地区增兵。并以胁迫的态度表示:如

    中国方面不撤兵,则局势必急变,必然引起中日全面之冲突,由此引起严重后果,必由中国方面负责。何应钦当即予以驳斥:“中国

    军队之移动,全系出于自卫,日本新增加之军队如撤退,中国方面亦可考虑将新增加之军队撤退。当然之扩大与否,在日方,不在中

    国。”

    事实上,日本政府是在向中国下“战书”。

    1937年2

    【7月23日】

    明轩(宋哲元)只报告11日与倭方所协商之三条,而对19日所订“细则”,尚讳莫如深,似以不加深究为宜,

    使其能负责也。  7月19日,蒋介石的“最后关头”的讲话引起国内外、敌我方的强烈反响。第二天,蒋介石由庐山回到南京,召集

    全国军政负责人研讨抗战的对策。20日,反蒋派的桂系李宗仁、白崇禧通电表示拥护中央,决心抗日到底。随后,其他反蒋派系也纷

    纷表示拥护蒋抗日,并表示服从蒋介石的指挥。

    7月20日的这一天,日本驻华大使馆参事日高信六郎拜会外jiāo部长王宠惠。日

    高信六郎提出强烈要求:

    (一)南京方面应承认在华北当地的一切协定。

    (二)立即停止煽动反日,并停止中央军北上。

    王宠惠反复申明:任何协定都必须在事前得到中央的承认。

    然而,作为29军军长和卢沟桥事件当地jiāo涉的负责人宋哲元却

    对中央表示动摇,故意不经中央批准,就在“最后关头”讲话发表的7月19日,擅自承认了日军方面提出的7项协定的条件,并撤除北

    平防御工事。

    蒋介石闻此情况,震惊不已,于7月22日急电宋哲元:

    “闻38师阵地已撤,北平城内防御工事亦已撤除。

    如此,则倭寇待我北平城门通行照常后,彼必有进一步要求,或竟一举占我平城,思之危险万分。务必刻刻严防,步步留神,勿为所

    算。与倭所商办法,究竟如何?盍不速告?俾便综核。”

    但宋哲元的复电却是38师师长张自忠与日方的松井太久郎于7月11日下

    午8时签署的三条协议内容。这其实已是迟到的报告,而且措辞模糊,看不清是已经签订了,还是仅仅是商定而已。蒋介石很气愤,

    但从全面考虑,他在7月23日写这篇日记的当天,又向宋哲元发了电报,其内容如下:

    “中央对此次事件,自始即愿与兄同负

    责任。战则全战,和则全和,而在不损害领土主权范围之内,自无定须求战,不愿言和之理。所拟三条,倘兄已签字,中央当可同意

    ,与兄共负其责,唯原文内容甚空,第二条之不驻军(宛平县城、龙王庙),宜声明为临时办法,或至某时间为止,并不可限定兵数,

    第三条之彻底取缔(抗日团体)必以由我自动处理,不由彼方任意要求为限。此点应明加区别。

    “至此事件之真正结束,自应以

    彼方撤退阳(7)日后所增援部队为重要关键,务希特别注意。”

    当天,蒋介石特地派遣参谋次长熊斌秘密到北平,意在把中央

    的抗战决心及对事件的意旨当面传达给被日方要求“就地解决”而不可自拔的宋哲元。宋哲元也借故提出:“须赴北平一行,使部下

    遵守协定”,取得日本驻屯军司令官香月清司的同意,由天津到北京会晤熊斌。

    熊斌向宋哲元语重心长地讲:为维护国家主权

    与领土,必须坚持抗战的信念,千万不能被日军的甜言蜜语所迷惑。熊还传达了蒋介石的抗战决心。宋哲元这才对中央的坚定意志有

    所体会,从而定下了抗战决心。

    【7月24日】

    日来运用军事与外jiāo,费尽心力;而倭寇迫我形势之险恶,亦于昨今两日为甚--以彼恐我反对宋哲元所订条约而

    不肯撤兵耳。

    7月22日宋哲元与熊斌在北平会晤后,宋得知蒋介石的抗战决心,觉察到自己备受蒙骗,于是转变了态度,7月23

    日下令21日开始从北平撤出的37师立即停止撤退。

    至于日军这一边,一方面公开宣称遵守“就地协定”不扩大事态,一方面向

    平津地区秘密派遣8个师团约16万人的军队,并有满载战车、重武器、弹yào等军需品的火车连日由山海关驶入华北。

    7月24日,

    中国驻军38师师长张自忠为了解日军撤军情况,到天津的日军中国驻屯军司令部,求见司令香月清司,但香月闭门不见,声称有病在

    身。

    宋哲元听此报告后,进一步体察到以往所有的就地jiāo涉均为徒劳,日军不过是实行缓兵之计,面对日军的狂妄野心,宋哲

    元将一度撤退的军队全部进驻原来阵地。蒋介石得知29军的动向,很高兴,为了充实该军力量,把河南省的高shèpào部队调驻河北保定

    ,归宋哲元指挥。

    何应钦签发命令,命各地补给基地通力支援河北省,并将300万发弹yào急发河北。

    在蒋介石“最后关

    头”演说的精神鼓舞下,全国上下团结一致,决心奋起抗战,对给日本侵略者以迎头痛击、打响抗日第一qiāng的29军,给予热切的期待

    与鼓励。北平、天津的大中学生们,纷纷跑到前沿阵地,协助29军构筑防御工事,并组织歌咏队为阵地的将士演唱。北京大学全体教

    授在同一天(24日)发表宣言:“我们为人道正义、为自由、为和平而牺牲,在所不惜。唯望全世界明达认清这个破坏和平、摧残文化

    的罪魁是日本,而不是中国!”

    第29军全体将士在举国上下的声援下,精神无比振奋,誓与来犯之敌决一死战。

    蒋介石

    在写这篇日记的当日致电宋哲元,促其做好应战准备:

    “以中(蒋介石)判断,不久彼(日本)必有进一步之动作,我北平城内及

    其附近尤应严防。若我能积极准备,示人以无机可乘,随时可起而抵抗,则或可消弭战端,戢其野心也。兄有否准备?盼详复。”

    【7月26日】

    廊坊、广安门之挑战,是倭必yù根本解决冀察与宋哲元部也。……遭必不能免之战祸,当一意作战,勿再作避战

    之想矣!

    7月18日蒋介石曾电示宋哲元:“倭寇不重信义,一切条约不足为凭。”但当时的宋哲元被日方要求“就地解决”所迷

    惑,直到22日与熊斌会晤后,方有觉醒。

    日寇果然先以“就地解决”为缓兵之计,到了7月25日,日军业已完成全面进攻平津

    的一切准备,河北日军已增达10万之众,只等找个导火的借口了。

    7月25日下午4时,由天津开往北平的一辆装甲列车到达天津

    与北平之间的廊坊车站,从车上跳下100名日军,借口修理电话,将该站占据。此时,驻守廊坊的中国军38师刘振之的113旅要求日军

    撤走,日军毫不理会,双方僵持到午夜。

    当晚12时,日军突然向廊坊驻军开火,两军进入战斗状态。与此同时,日本中国驻屯

    军司令香月清司向宋哲元提出最后通牒:

    “(一)卢沟桥及八宝山附近配备之第37师须于27日正午以前撤至长辛店。

    “(

    二)北平城内之32师、西苑之第37师部队亦须于28日正午以前移至永定河以西。”

    并要求29军退出北平,由警察维持秩序。最

    后言明:

    “如不实行,日军则采取独自行动。”

    7月26日,日军14架飞机,对廊坊进行轰zhà,接着,在上午7时,由天津

    派来日军增援部队,对平津分三路实行分割包围。廊坊驻军的营房、车站均被摧毁,上午10时,中国军队顽强抵抗无效,被迫放弃阵

    地。

    这一天,蒋介石向宋哲元发出指示电:

    “此刻兄应下决心如下:

    “一、巩固北平城防,立即备战,切勿疏失

    。

    “二、宛平城防,立即恢复戒备,此地点重要,应死守勿失。

    “三、兄本人立即到保定指挥,切勿再在北平片刻停留

    。

    “四、决心大战,照中(蒋介石)昨电对沧(县)保(定)、沧(县)石(家庄)各线从速部署。”

    同日(26日)晚上,日军又袭

    击了广安门驻军。当时,有载满日军的数十辆军车,驶达广安门,声称是野外演习归来的日本总领事馆的卫兵要返回北平城内。担任

    广安门城防的第29军独立25旅679团团长刘汝珍识破敌方诡计,并认出他们乃是驻屯丰台的战斗部队。于是刘团长命令士兵打开城门

    ,诱敌入城后,开qiāngshè击,日军陷入混乱,死伤10多人,最终来犯之敌被击退。

    这一天,蒋介石在他的日记上记下了他的感想

    。他从廊坊、广安门之挑战,看到日军的险恶用心,一切情势表明,战争在所难免,和平解决“卢沟桥事件”已是不可能,只有“一

    意作战”了!

    【7月28日】

    “历代古都,竟沦犬豕矣。悲痛何如!然此为预料所及,故昨日已预备失陷后之处置,此不足惊异也。”

    日

    军已经急不可待。那个他自己所定的“期限”还未到,便于7月27日凌晨3时整,突然向北平东方的通县中国驻军发起进攻。紧接着于

    清晨5时,又有在18架飞机配合下的日本骑兵突袭北平南方的团河中国驻军。29军该地驻军牺牲千人以上。当日午后,日军又陆续攻

    击北平北方的高丽营、昌平、汤山、沙河等地。至此,北平已陷入日寇的三面包围之中。

    7月28日拂晓,日军中国驻屯军司令

    香月清司亲自率领日军铃木混成旅团、河边旅团及机械化旅团向北平城外的南苑发起猖狂进犯。日军20架飞机轮番轰zhà,驻军阵地一

    一被摧毁,官兵大量伤亡。第29军副军长佟麟阁、师长赵登禹并力指挥,与敌激战竟日,给日军以重创。在孤军无援的情况下,佟副

    军长和赵师长身先士卒,沉着指挥。两位将军身中数弹,依然斗志昂扬,直到最后与许多官兵一同殉国。

    同时遭到日军猛烈攻

    击的还有北苑、西苑和黄寺等地。

    28日下午,宋哲元在北平召开紧急会议。会上讨论北平是死守还是放弃的问题。本来蒋介石

    希望他们选择死守这条道路,这也是全国民众的心愿。但当地绝大多数人不忍使这座文化古城毁于战火之中。于是决定退守保定,留

    张自忠代理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北平绥靖主任、北平市长之职。宋哲元与秦德纯在当天晚上9时按照蒋介石的指令,离开北平,

    撤退到保定。

    7月29日,北平陷落。

    在日军进攻北平的同时,天津也遭到攻击。驻守天津的guó mín dǎng38师在副师长李文田

    的率领下,于29日凌晨2时,反攻企图占领天津警察机关的日军;奇袭并攻克了天津火车东站和西站;又奔袭日军东局子机场,破坏

    了机场,捣毁了飞机;还pào轰了日军华北驻屯军司令部,给不可一世的日寇以沉重打击。但在日军的飞机轰zhà与pào击下,30日被迫放

    弃天津。

    在通县方面,于7月29日,伪原“冀东防共自治政府”的保安队3000人高举义旗,投入抗日战线。他们歼灭了日军特

    务机关人员和警备队员300人,并逮捕了伪主席殷汝耕(后被日军夺回)。

    guó mín dǎng军队在平津战斗中,伤亡官兵达5000余人。

    蒋介石于29日,在南京就放弃平津的计划向新闻记者发表讲话,其内容如下:

    “军事上一时之挫折,不能认为失败,而且平

    津战事不能认为已经了结。日本既蓄意侵略中国,不惜用尽种种手段,则可知今日平津之役,不过其侵略战争之开始,而绝非其战事

    之结局。国民只有一致决心,共赴国难。”

    蒋介石在7月31日发表了《告抗战全体将士书》:

    “……这几年来的忍耐,

    骂了不还口,打了不还手,我们为的是什么?实在为的要安定内部,完成统一,充实国力,到‘最后关头’来抗战雪耻。”

    “

    现在,和平既然绝望,只有抗战到底。那就必须不惜牺牲来和倭寇死拼。我们大家都是许身革命的炎黄子孙,只有齐心努力杀戮、驱

    逐万恶的倭寇。”在此书中,虽然有为其以前“攘外必先安内”的误国政策辩解之嫌,但毕竟表达了他在日本逼他订立城下之盟,而

    使他别无选择之时,决心奋起抗战的态度。

    1937年7月31日,蒋介石开始部署全面抗战,成立大本营。编组全国军队,急速调

    动军队投入战斗。

    【8月1日】

    苏俄之外jiāo诡诈无比。如苏俄先与我订立互不侵犯条约,借以威胁倭寇,亦要求倭寇订立互不侵犯条约,而作固守

    中立之计,此亦不可注意也。

    蒋介石对斯大林一直不存信心。虽则他能对日抗战则必联俄,何况当时苏联提出签订互不侵犯条

    约。

    蒋介石原指望日俄开战,中国中立;现在的局势则是中国与日本进入长期的战争,苏联中立,斯大林观望。蒋介石对这事

    态的发展也不能无介于怀。

    【8月11日】

    对倭取胜之要诀,在于深沟、广壕、坚壁、厚盖、固守、坚拒、乘机袭击,大敌则避,小敌则战,制敌死命,全

    在于此。而临战之时,则须负伤不退,宁死不屈,cāo胜之道,如此而已矣!

    蒋介石为扭转局势,先命驻扎在绥远省平地泉的汤

    恩伯所属十三军移驻察哈尔省要冲张家口,接着命令其所属主力第89师于8月6日从居庸关南下进驻南口,由北而南向北平推进。8月

    11日,孙连仲的27师,挺进到北平西南的窦店,由南而北向北平逼近。到这一天为止,空军也完成了华北的作战准备。

    8月9日

    ,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