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读书 > 其他小说 > 我爹孙仲谋 > 正文 第七章:将捧杀进行到底
    神凤元年五月。

    经百官合议,大行皇帝孙权,溢号“大”,庙号“太祖”,史称吴大帝。死后葬于蒋陵,与步皇后c潘皇后合葬。孙权因避祖父吴孝懿王孙钟名讳,而把钟山改名蒋山,孙权陵因在蒋山而称作蒋陵。

    至此一代枭雄孙权,终于领盒饭了。

    ············

    孙权第七子,太子孙亮于神龙殿登基为帝。改元建兴。是为建兴元年。

    孙亮称帝,大赦天下。封赏有功之臣。

    太子太傅,大将军诸葛恪晋太傅,兼大将军。

    太常滕胤,加封卫将军,掌尚书事。

    荡魏将军吕据,晋右将军。

    侍中孙峻升任武卫将军,封都乡侯。

    上大将军吕岱,晋大司马。

    乐乡督朱绩晋镇东将军。

    西陵督步协封西亭侯。

    夏口督孙壹晋镇西将军。

    ··························

    各在位的文武官员都晋爵加赏,闲散官员加升一级。

    穿越者孙亮,开始了他的皇帝之旅。

    同时诸葛恪也开启了他的权臣之路。

    建兴元年五月,建业,太初宫。

    “去你玛歌比”孙亮将宦官刚刚呈上来的竹帛,愤怒的扔在地上言道。

    吓的宦官直接以为自己犯了什么错,触怒龙颜,慌忙跪在地上,颤颤巍巍的说:

    “陛下恕罪,陛下恕罪”

    孙亮根本没有理宦官,而是指着大门愤怒的说道:“出去,·····滚”

    只见宦官如遇大赦一般,慌张匆忙的从内宫中一路小跑出去。

    “把门关上,没有朕的命令,谁都不许进来。”孙亮对着宦官怒吼道。

    宦官只得轻轻将门带上,这个宦官比孙亮大了5岁。约莫15岁左右,今天是第一次服侍孙亮,姓黄,叫黄皖,之前服侍孙权的宦官,现在去给孙权守陵了。

    本来以为能够服侍皇帝,本是三生有幸的事,君不见,皇帝贴身服侍的宦官,虽然品级不高,可是哪个大臣敢小看?哪个大臣不得对其恭恭敬敬。

    历史上因为皇帝昏庸不问政事,宦官当政的事还少吗,秦朝赵高,明朝魏忠贤,都是一顶一的权臣宦官啊。

    话虽如此,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就像今天吧,皇帝看完奏折,迁怒于黄皖,你说黄皖找谁说理去。没办法,宦官嘛,皇帝内侍,有气也得受着。

    孙亮之所以生气,是因为诸葛恪呈上来的一份奏折,这份奏折呈上来不是跟你孙亮商议的,而是让你孙亮盖章签字的。是的,你孙亮没有讨价还价的权利。

    这他妈孙权才走几天,诸葛恪行事就如此霸道。这份奏折就说了两件事,这两件事都是对皇帝不利,对他诸葛恪有利的事。

    这两件合起来叫:罢视听,息校官,原逋责,除关税。

    简单来说就是取消密置视听之事,裁除军政冗员,免除拖欠的赋税,取消货运关税。

    密置视听之事,说白了就是监视文武百官的,孙权在世时,对文武百官不信任,特别是孙和和孙霸二宫争夺太子时期,设置了秘密监视百官之事,类似后世的锦衣卫,但没有锦衣卫的权利大,可也是相当于悬在百官头上的利剑。

    虽然也发生许多冤假错案,但是皇帝一般养于深宫,与外界基本失去联系,为了防止百官架空皇帝,设置了类似于锦衣卫的组织,对皇帝来说,这是很正常的。

    但是对于百官来说,这就太不正常了,你皇帝设置这个玩意,你就是不信任我们奉周公之礼的孔子门生,百官也怕自己的小秘密被发现,更怕这些校官为了讨好皇帝,或者为了一己私利,铲除祸害其他不利于己的百官。

    秘密视听之事,对于皇帝来说是有利的,对于百官来说,恨不能食其肉。对于国家来说,遇到明君,也是有利的,遇到昏君,可能真是霍乱的根源。

    但现在对于孙亮来说,极为不利,本身就是一个10岁的孩子,可以说空顶着皇帝的帽子,对国家的掌控几乎为零。在取消直属于皇帝秘密视听,几乎可以是刺瞎了皇帝双眼。

    原逋责,除关税,更是不要脸到极点,意思是说老百姓欠皇帝的钱,从现在开始,可以不用还了。

    说实话对于老百姓这确实是个好事,但是对于孙亮来说就是坏事,这诸葛恪是拿着国家的钱收买自己的人心。算盘打的精妙的很。

    除关税,就是不收工商税,等于是变相收买东吴世家大族的人心,因为东吴豪族都属于自己不同的各项产业。百姓什么的,连吃饭都成问题,哪有余财去做生意。就算有,也是极少数。

    如果这是孙亮去颁布收买人心,孙亮当然愿意,可是颁布这项政策的却是以诸葛恪辅政大臣的名义去颁布。那孙亮能不生气吗?

    那么孙亮能反对吗?

    反对?哼。你有机会吗?换句话说你有这个实力吗?在换句话说,百官和百姓会同意吗?

    首先诸葛恪送来的奏折,其中话语词句,根本没有跟你商量讨论的意思,相当于直接告诉你皇帝,这是咱们国家的新政策,百官和百姓都期待好多年了,你抓紧签字吧。

    其次,孙亮如果反对,反对有用吗,答案很简单,没用,目前的孙亮还没有亲政,话语权很低。

    孙亮如果提出反对,百官肯定不同意,最后肯定是百官获胜,这样孙亮的这个皇帝的威信将会大大折扣。所以如果没有把握,或者没有实力通过的事情,最好还是不要提出来。

    举个简单例子,比如美国总统。

    如果总统想要提出一个施政理念,那么他首先要做的就是算票,算算在议会自己能得多少票,哪些人支持自己,那些人反对自己。

    票够通过的,那么就提出来。如果票不够,那他根本都不会提。

    为什么呢?这就是关乎一个总统威严的问题。

    如果总统每提出一个方案,就被议会拒绝,经此反复,时间长了,总统威望降低,议会都不鸟总统了。

    假如总统想与其他国家达成了什么协议,其他国家都不敢和总统谈,因为他们怕和总统谈妥了,结果议会没通过,等于白谈。

    孙亮也是面临这个问题,而且中国历史上很多皇帝,为了能够通过自己的施政理念,都会偷偷让自己的心腹在朝堂中提出来。

    然后朝堂分为反对派和赞成派,最后两方争执不下,闹到皇帝那里,最后皇帝勉为其难的裁决,选择赞成。

    如果这个施政理念取得成功,那是皇帝功劳,如果失败则跟皇帝没有关系,怪下面的臣子出馊主意,这样皇帝的威严既不会损失,反而会增加。

    那么问题来了。

    朝堂中有孙亮的心腹吗?答案是,没有,如果非要算的话,全尚(孙亮的老丈人),全纪(孙亮的小舅子)算两个,但是无法形成势力。

    因为全尚现在官位很低(相当于后市京城警察局分局局长),是城门校尉。而全纪是黄门侍郎(帮皇帝传诏的)。

    孙亮很无奈,能做的只有忍耐,

    呵呵,孙权才走几天,你诸葛恪就如此霸道行事,好,就让你膨胀。

    建兴元年,诸葛恪颁布政令,罢视听,息校官,原逋责,除关税。

    吴国上下,欢呼雀跃。诸葛恪的声望大振,诸葛恪每次外出,都有很多人引颈相望,想一睹其风采。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