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读书 > 都市小说 > 奋斗岁月正青春 > 正文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三章

    高二的学习生活很快就要结束了,同学们忙于复习迎接物理c化学c政治和历史等科目的统考。经过统考后,部分课程高三时再也不用学习了,高三时只要按照文科和理科的要求开始分理科班和文科班进行学习,以便更好地为即将到来的高考作好准备工作。

    张小红高三读的是理科班,他马上就要高中毕业了,他不得不进行着紧张而忙碌的高考冲刺复习准备工作,每天过着教室c宿舍c饭堂三点一线的生活。终于迎来了高考的日子,一九九六年七月的七号至九号的两天半时间,这三两天半时间是紧张的高考时间。张小强已经放暑假回家了,张小红则进行着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也是最紧张的两天半高考考试。十号是估计考试成绩的时候,张小红按照自己考试的感觉和成绩的估计情况,也根据家中的经济状况,他在父亲的当面建议之下,他选择了报考西安的一所军事院校,作为其填报的第一批次录取的志愿。第二志愿则是石油大学和北京工业大学,第三志愿为宁夏大学。

    志愿填报完毕之后,张小红在父亲的帮助下从学校将自己的被褥c书本等全部带回了家中。此时正值夏收的农忙季节,家家户户都在忙着抢收小麦,翻耕麦田的土地。张小红又投入到繁忙的农村劳动之中,他还要在家中帮助收割小麦,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并在劳动中等待着高考成绩的出炉。全家人在焦急的等待之中迎来了七月二十六日的成绩公布的那一天,张小红清晨便骑着自行车赶往县城,他要到教育局设置的公布栏的位置查看自己的高考成绩。将近中午时分,张小红到达了县城的教育局门口的成绩公布栏前,当看到他自己的高考成绩高出一本线二十分,他非常的高兴,此时的他觉得有机会去上军事院校了,上军事院校可以不用交学费,国家提供了上学的一切费用,那样他就可以为家中省不少的钱了,也许弟弟张小强第二年上大学时家中就没有那么沉重的负担了。

    成绩公布栏旁边还张贴着其他通知,其中一个通知就是报考军校的人员参加体检的时间和地点,张小红得知体检工作定于三天后在宁夏银川的陆军第五医院进行。张小红报考的是军事院校,这在之前他已经与堂兄张小维沟通过了,他也希望堂兄到时候能够给予必要的帮助,此时他的堂兄张小维也知道军事院校的体检定于三天后在银川组织。堂兄张小维曾答应陪同前去体检,但因其临时有事而无法前往,也许不是亲兄弟的原因,张小红的事与他张小维没有多大关系,或者就是一种推辞而已,总之他不能陪同张小红前去参加体检。张小红带着些许的失望回家,但他的心情也有更值得让他高兴的地方,那便是他考上了大学。张小红的心情还是比较高兴的,他当天没有耽误一点点时间便于下午返回了家中,将自己的考试成绩告诉了全家,张金平c李银兰夫妻两人和全家对他在这次的高考中所取得的成绩感到非常的高兴。

    张金平c李银兰夫妻对于自己的远房侄子没有给予帮助而感到非常的失望,张小红及全家人也感到了非常的无奈,关键时刻有时也指望不了别人的帮助,有时候期望别人帮助的确是不现实的问题。本来他们夫妻两人一辈子识字不多,他们两人也从没有出过远门,半辈了也没有去过省城银川,他们也不知道如何前往,看来体检的事情夫妻两人也不能提供什么帮助了,他们夫妻两人只能由儿子自己去面对和解决了。张小红没有别的更好的办法,他决定由弟弟张小强陪同他前往省城银川的陆军第五医院参加体检。

    体检工作即将开展的前一天,张小红兄弟两人带着父母提供的几百元路费,母亲制作的维持两人两天的干粮,他们骑着家中的一辆自行车来到了西集街道。兄弟两人乘车到达海阳县汽车站,他们买到了当天中午一点钟发往省会银川的汽车票。海阳县距银川市有四百公里的路途,客车经过长达八个小时的行驶,张小红兄弟二人从山区来到了塞上江南的省城银川,客车于当的九点钟到达了银川长途汽车站。银川作为宁夏的省会,城市的规模远比海阳县城要大许多倍,兄弟两人一出汽车站,他们立刻就感觉到了夜晚银川城的明亮。

    解放军陆军第五医院在什么地方,那儿将是张小红第二天参加体检的地方。从长途汽车站出来的他们,顿时失去了方向感,偌大的一座城市高楼密布,城市中的道路纵横交错,行驶的车辆川流不息,他们一时难以辨别出东南西北,当然也不知道如何能够抵达陆军第五医院。兄弟两人四处寻找着公交车站台,他们在长途汽车站附近的几个公交站台找了个遍,就是没有发现前往陆军第五医院的直达公交汽车。张小红发现附近有交通警察值班,他便上前向交通警察询问了前往陆军第五医院的路线。原来陆军第五医院距长途汽车站要二十公里的路程,中间需要倒一次公交车才能够到达,也难怪他们在长途汽车站的公交站台看不到陆军第五医院的站台号。兄弟两人按照交通警察的指示,先后乘坐了两路公交汽车,终于在当晚的十一点多钟抵达了体检的陆军第五医院。

    临近十一点钟的深夜,医院的几栋楼中透出零星的光线。医院外边的大街上已经漆黑一片,道路中间行驶的车辆明显减少了许多,道路两边的高大建筑物内的大部分灯光已熄去,偶尔能够看得见少量的宾馆,还有一些零星分布的录像厅还在亮着灯光。张小红弟兄两人第一次来到如此大的城市,也是他们两人第一次出这么远的门,他们对城市中的一切都相当陌生。他们不敢到附近的宾馆中去住宿,生怕夜间十一点后住进宾馆不够安全,他们的身上还带着回程的几百元路费钱呢。

    兄弟两人从挎包中取出母亲捎带的干粮,喝着带来的一瓶凉开水,简单地解决了当晚的温饱问题。没有可供休息的地方,弟兄两人只能在大街上游荡,他们无心感受银川城市的美好,只心想着第二天的体检活动。为了他们自身的安全,兄弟两人找到相对有路灯照明的地方,累了就靠在街道旁边的墙壁下休息会儿,困了就相互轮流交替着靠在墙壁上睡一会儿。说是睡一会儿,其实张小红兄弟两人却怎么也睡不着。西海固地区环境比较干燥,没有空气污染,他们在那儿生活了十几年,根本没有见过蚊子,没有被蚊子叮咬的经历。可是,当天晚上他们第一次经受着成群蚊子的叮咬,蚊子在他们的耳边嗡嗡直叫,他们的混身上下多处被蚊子叮咬,被蚊子叮咬过的地方发痒,他们从来没有经历过蚊子叮咬的感觉,他们要时不时地用手予以抓挠中子叮咬过的地方,以便减轻蚊子叮咬后的痛苦。

    终于迎来了黎明的曙光,兄弟两人整整在夜晚的大街流浪了六个多小时,寒冷和饥饿使他们感到非常的疲劳。天亮之后,兄弟两人找到了路边的一家小摊点,要了两碗稀饭c几个刚出锅的热馒头,热乎乎地吃了一顿早餐,顿时减轻了夜间带给他们的寒冷。

    早晨体检开始之后,第二军医大学和第四军医大学的招生人员已经贴出了面试的公告,两所军医大学在全区共招收六人,张小红不知道军医大学的面试公告为什么会出来的那么早。张小红按照医院的检查指示要求,加入到参加军校招收体检学生的队伍,按照体检的流程逐项进行着体检,张小强只能在医院的楼外等待着哥哥的体检结果。经过一天的时间,完成了所有的体检活动。

    第二天还要参加西安那所军事院校的面试活动。兄弟两人来到医院外边的大街上,四处寻找着价格相对比较低廉,感觉相对比较安全的宾馆居住。他们要赶在天黑之前找到住宿的地方,经过半小时的寻找,兄弟两人终于找了一家感觉到较为安全的宾馆,花去了八十元的住宿费用,总算解决了当晚的住宿问题,这一夜他们再也不用承受蚊子的叮咬了。张小红兄弟两人拿出了家中带来的干粮,就着宾馆中烧的开水,解决了当晚的温饱问题。张小红向弟弟谈论了当天体检的一些环节,然后估计着第二天面视时可能面临的相关情况,不知不觉中已经到达了深夜,这一夜他们睡了一个舒服的好觉。

    第二天上午九点钟左右,张小红参加西安那所军校的面试,面试的军官是军校临时派往宁夏负责招生的军官,两杠一星的军装穿在身上真是让张小红羡慕不已,他也渴望着自己能够成为一名真正的军人,穿上那身绿色的军装。面试的军官介绍了自己所在军校的一些基本情况,向张小红询问了家中的主要情况,父母对报考军校的看法,本人报考军校的原因,以及将来想在部队发展的打算等问题。张小红临机地回答着面视军官的问题,他的回答流利自然c平和普适。

    张小红的成绩高出一本分数线二十分,面试军官表示其分数还是比较高的,有很大的希望被录取。同时也要求张小红做一些简单的蹲下c起立c行进等动作,查看其体能情况。面视的军官对张小红的情况还比较满意,他告诉张小红回家后等待结果,如果被录取后学校会及时告知录取结果。两天的体检活动终于结束,兄弟两人也没有欣赏银川城市美景的兴致,他们便急匆匆的离开省城银川返回了家中。全家人对张小红考取军校怀有了极大的希望,满心期待着可能的录取结果。

    假期的姚永艳除了帮助家人干点农活,逢集时到集市上买菜,她还要抽出时间复习学校的功课,及时地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秋日的一天清晨,姚永艳要和自己的嫂子前往西口乡街道中的粮库交粮。西口粮库距姚林村约十公里,西口粮库负责西集乡c西口乡c西河乡三个乡的粮食收购任务,农民们每年都要将家中的种植的小麦和胡麻上交于粮食,作为家中土地承包税而上交于国家。

    姚永艳与自己的嫂子一起出发,她们拉着家中的架子车,车子中装载了二百多斤小麦和一百斤胡麻,麦子和胡麻的数量是按照家中所承包的土地数量确定。她们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步行,终于到达了西口粮库。当她们到达时,粮库中前来交粮的农民早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他们也加入到排列的队伍中间。轮到每一个农民,收粮人员都要认真地检查粮食的质量,都会不同程度的提出一些质量问题,要求农民当场进行整改,整改之后才能上交入库。姚永艳和嫂子从家中带来的小麦和胡麻,粮库工作人员以粮食不够干净,粮食里面有少量的草截,粮食的干湿度不符合要求,要求她们现场进行整改。

    姚永艳发现大部分农民第一轮都会被提出质量问题而推迟上交,粮库的工作人员对农民的态度极不友好,不能体谅农民的辛苦,对农民上交的粮食挑三拣四。姚永艳感觉到农民真辛苦,农民真不容易。她和自己的嫂子按照粮库工作人员的要求,找到一块空的水泥地,她们用筛子将二百多斤小麦和一百斤胡麻重新筛选了一遍,然后将小麦和胡麻摊开晾晒了三四个小时,经过筛选和晾晒后的小麦和胡麻,质量基本能够达到粮库工作人员的要求。

    偌大的粮库大院内,到处都有农民筛选和晾晒的粮食,你收拾上交完毕之后,他会来继续筛选和晾晒,整个院内几乎没有闲置的地方,到处都是紧张的繁忙劳动。姚永艳和嫂子完成了粮食的筛选工作之后,她们又一次排在了农民的队伍之中,准备第二次上交粮食,这一次还算比较幸运,粮库的工作人员也没有提出过多的要求,她们两人终于完成了粮食的上交任务。时间已经是下午的五点左右,她们还得急匆匆的赶回家中,就为了上交三百多斤的粮食,用去了她们两人一整天的时间。

    张小红终于等来了录取通知书,他没有被西安的军事院校所录取。当时体检的时候,西安的军事院校的体检人员较多,面试的人员比录取的人员多两三倍,自己虽然成绩靠前,但他还是没有被军事院校所录取。张小红也为自己没能被军事院校所录取而感到非常的遗憾,家中无人无关系,许多事情可能没有那么容易的去实现,大学的录取通知他只能接受,那就是需要家中提供几年的学费和生活费了,这给家中造成一定的经济压力。

    张小红被第二志愿北京工业大学所录取,录取的专业为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北京工业大学的学费c住宿费和生活费用共计需要约三千五百多元,这对西海固地区的农民家庭而言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张金平c李银兰夫妻两人长期准备着张小红上大学的费用,家中还小有一点积蓄。半年前的大黄牛出售的价款基本可以保证张小红第一次上大学所需的全部费用,但他们还是要为接下来几年的上学费用做一些前期的准备。他们卖掉了家中的近两年增加的几只绵羊,历年剩余下来的小麦等粮食,家中能够用于变现的粮食和牲畜,全方位筹备着儿子上学的经费,同时还要考虑预备部分以备张小强上学的费用。

    张金平c李银兰夫妻两人担心张小强第二年也会考取大学,那样供养两个孩子读大学,家中的经济负担将会十分沉重。九十年代的国家教育政策发生了一些相应的变化,对于贫困地区的学生提供免息住学贷款。学生在上大学期间,每年可以从学校免息贷款,以解决贫困学生的上学问题。按照通知书的要求,张小红可以获得免息贷款两千元,只需开学之前家中开具相关的证明,到学校可以办理相关的免息贷款手续。有了免息贷款帮助,就可以暂时缓解家中的经济压力,只需要大学毕业后一至两年将贷款还清即可。

    张小红考取了北京工业大学,也是一所重点大学。整个西集乡当年只考取了两个大学生,另外一位同学考取了云南大学,这在当时的西集乡全乡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张小红考取北京的大学当然也在白小村引起了轰动。张小红给父母争了光,也给自己的初中母校西集中学添了彩。他终于考取了大学,意味着他将不会再成为农民了,他将会成为一个国家工作人员,以后能够过着比农民稍微轻松的生活,他将会离开生活了十几年的白小村,到外面去学习生活和工作。

    农村农民家中孩子去当兵,去上大学,全村人都要前来祝贺送行。张金平c李银兰夫妻高高兴兴地准备着这一庆贺活动,他们把儿子的送行活动当作一件大喜事来操办。张金平c李银兰夫妻花去几天时间,制作油饼c馒头,从集市上购买一定数量的蔬菜。送行活动的前一天,还杀羊宰鸡,准备其他必要的食品。送行活动的当天,全村人都来到张小红的家中祝贺,赞扬张小红考取一个好的大学,部分村民还鼓励张小强继续努力学习,争取第二年也能够考上大学。张小梅带着自己的女儿和丈夫,回到了娘家,准备给自己的弟弟送行,预祝他在大学学习更上一层楼,将来有一个更好的生活。张小红的几位叔叔和婶婶c舅舅等亲戚也前来送行,当然也是对张小红大学生活的更好祝愿。所有来的客人吃着简单的饭菜,烘托着张金平c李银兰夫妻家中的节日氛围,共同为张小红上大学而送行。

    张小红带着父母的企盼,带着全村人的情意,他穿着新买的衣服,揣着三千多元的银行卡和路费,还有一挎包的行礼离开了白小村,他终于要离开西海固的贫穷地区了,他要到北京去上大学了。离别之际,父亲c叔父和张小强将他送往了西集乡的车站,他将从这里出发,开始人生下一个阶段新的旅程。

    张金平c李银兰夫妻看到自己离去的儿子,高兴的心情不免也多了一分惆怅,儿子要离开自己的身边,只身到外面去学习生活了,其中也有许多的不舍和担心。鸟儿大了就要离开自己的巢穴,翅膀硬了就会飞向更高的蓝天。孩子长大了也是一样,只要有足够的学识和本领,他们也可以走出家乡,走向更好更宽广的外部世界。张小红感激父母多年来供养自己读书的恩情,他将要远走高飞,离开他生活过的黄土地,到更广阔的天地中去学习生活,他终将会有属于自己的生活和不一样的人生道路。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